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中蜂饲养

   中华蜜蜂搬家记(2009.12.1) 

  (主持人)中华蜜蜂是是古老物种,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前不久我们在中华蜜蜂保护区,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村了解到,村里有一部分村民养殖中华蜜蜂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多养殖中华蜜蜂的村民没有太大的收益。为什么同在一个村,养殖同一种蜜蜂,收益却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就是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村,也是辽宁省的中华蜜蜂保护区。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都养殖了中华蜜蜂,养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可一年养到头有人欢喜也有人愁。

  (采访)蜂农黄佳勤:我今年七十多箱蜂,能收一千多斤蜜,一斤蜜现在市场价一斤5,60块钱,不用打60按50块钱大伙就能算出这个账,这不就是五,六万。要是蜂养不了还可以卖蜂,我去年一箱蜂卖一千多块钱,我卖十箱蜂就是一万多块钱。

  (采访)以前的蜂养得不行,我一桶就是得个二三四斤蜜。

  大概一算,他家一个蜂箱平均产蜜十几斤,她家一个蜂箱只产三、四斤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  

  (采访)蜂农黄佳勤:桶养有几家养了三十年五十年,还是那么三个五个桶在那拙着,蜂根本发展不起来,

  传统的中华蜜蜂都是用桶养殖的,每年把自然界原始蜂群里飞逃出来的蜜蜂收集后,进行人工饲养。野外的中华蜜蜂就住在在古老的树洞里,为了不让这些中华蜜蜂再飞走,当地的老百姓就依着它们的居住习惯,直接用木桶进行饲养。这种简易的养殖方式经过世代相传,一直延用到今天。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这种方法就是原始的桶养方法,这种方法与现在的养蜂法相比它有二个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它管理不便,因为这里是一个较笨重的大木头它比,前面只开一个小门,里面具体什么情况呢,外面观察不到

  在宽甸县大西岔村的山坡上、树林里,我们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养蜂桶。中华蜜蜂生活在这个封闭的桶里,蜂农从外面无法观察蜜蜂在里面的生活情况,更不便于蜂群的扩繁和对一些疾病的预防。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第二个缺点就是产量低蜜的品质差,为什么呢,因为它一年只能取一个蜜,而且采取的是毁巢取蜜,杀蜂取蜜的方法,把蜜蜂赶跑或者是熏死,然后把巢割出来采取压榨取蜜的方法,这种蜜呢相对品质要差一点,而且一年只能取一次蜜,产量是肯定低了。

  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桶里面蜂脾满没满就无法得知,即使蜂脾里已经有酿造好的蜂蜜,因为没法单独地取出来,也只能等到秋季,蜂农赶跑蜜蜂后,毁巢取蜜。这种桶养的方法不仅使蜂蜜的产量低,而且给蜂种资源造成浪费。

  (采访)辽宁省宽甸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局长孔繁臣:往年大伙都是以桶来饲养,这样就是秋天取蜜的时候往往对中蜂损失比较大,就是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

  为了取蜜赶走了蜜蜂,这时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有些蜜蜂因为无处安家,就会造成死亡,这对于中华蜜蜂的种群也是一种破坏。

  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当家品种,它们能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而且适应性、抗病能力强,这些优点都是意大利蜜蜂无法赶上的。也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定地饲养。

  2003年中华蜜蜂已被辽宁省畜牧局列为十大畜禽牧产保护名录之一,要保护好这个品种,养殖模式就要改变。村民黄佳勤现在就把桶换成箱,开始了箱式饲养,这样养下来不仅壮大蜂群,提高蜜的产量,自己增加了收入,也保护了中华蜜蜂。

  (采访)宽甸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局长孔繁臣:后来从省蜜蜂原种场推广活框饲养以来,很多户都采取了这项技术,这些年逐渐推扩开来,现在活框饲养占三分之一以上,应该更加快。

  (主持人)用木桶来养殖,中华蜜蜂就像是依旧生活在野外的树洞里,处于半野生状态,这种饲养方式比较粗放;把木桶改成木箱,看似就是饲养器具变了,其实这是一种饲养方式的变化,现在要让中华蜜蜂生活在人工可控的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养殖中蜂的箱子,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饲养意大利蜜蜂的蜂箱,长约440mm、宽约370mm、高约270mm、板厚20mm左右。前后壁内面都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用于巢脾插入。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现在的饲养方法就是活框饲养,活框饲养的好处就是不伤蜂,更于管理,人可以提脾可以观察

  蜂箱的脾是蜜蜂的巢房,现在蜜蜂的巢框是活的,养蜂人可以随时取出来,看到巢脾上蜜满了,就可以随时摇出来;看到蜜蜂繁殖的数量增多,也可以再多加上几框,让蜜蜂工作积极性始终高涨。

  (采访)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镇双安村黄佳勤:比如说桶养一桶能得20斤蜜,改箱养就能得60斤蜜,也就是说它一群分出个三群,一群二十斤三群就六十斤蜜。

  能让中华蜜蜂能安安生生在这里住下,还得有点特殊的设计。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像这个草帽子对蜂有个蔗荫作用,为什么要用这个帽子呢,因为中蜂它有好飞逃,就是当气温高了它有可能飞逃就是全群逃走了,所以呢当地老百姓就用它起个蔗荫作用。

  在蜂箱盖上面要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覆盖都能起到遮阴的作用。蜂箱的摆放要注意距离一般在1米5以上,如果地方允许尽量的扩散开摆放,因为中华蜜蜂的认巢能力比较弱,如果蜂箱摆放太近了会容易迷巢,迷巢后的中蜂容易互相残杀,造成蜂群损失。所以箱与箱的间距尽量保持在1米5以上,并且根据地形地式错开摆放。

  家安好了,就要帮中华蜜蜂从桶里搬家到蜂箱里。搬家对于中华蜜蜂来说可不是件小事。这是人为的强行改变蜂巢状况的过程,所以难免对蜂群的群内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会对蜂巢内子脾和贮蜜造成损害。中蜂又有害怕干挠,容易飞逃的习性,这个家要是搬不好不仅使蜜蜂的伤亡惨重,造成集体飞逃,就会使蜂农一无所获。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  袁小波:选择适当的时机,就是在在外界蜜粉源比较好时过箱,在我们东北地区应该在五六月份,这个时间群势比较壮,群势壮了过箱就更容易成功。

  当外界的蜜粉源充足时,蜜蜂的工作干劲比较足,忙着采集和哺育;搬家后,蜂群的情绪能快速稳定下来,能对受损的蜂巢进行快速修复,很快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因为搬家时难免要使蜂巢在外暴露,气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子脾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幼虫因受热或受冻而死。所以中蜂过箱的最佳气温应在25~30℃。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  袁小波:再一个就是过箱在傍晚操作,它经过一个晚上蜜蜂的整理,蜂群就容易稳定下来,过箱就容易成功。

  蜂群经过一个晚上的安静和对巢脾的修整,到第二天就能投入采集工作,过箱容易成功。如傍晚气温太低,也可以在午后过箱。

  (主持人)掌握了蜜蜂搬家的最佳时机,成功也就有了一半的把握。为了避免中蜂出现应急反应,家搬的要求尽量快速,时间短,所以在过箱前蜂农黄佳勤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采访)蜂农黄佳勤:中华蜜过箱事先准备工作必需刚刀一把,蜜刀一把,绑绳,梯框,需要几个用几个,撬手一个,标准式蜂箱一个。

  黄佳勤准备做的是翻巢过箱,一般较轻的,易于搬动和可翻转的木桶都用这种方法。过箱时,将巢箱搬离原地。

  蜂桶得倒立过来。

  再将收蜂笼扣上。

  在桶低的一端撬开个缝,先来喷几口烟。烟力不够,再换大烟桶。这时还有人在不断的敲击木桶。

 

[1] [2] 下一页

篇二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苹果授粉:为什么人工不如蜜蜂

  [科技苑]苹果授粉 为什么人不如蜜蜂(20130527)  

  【主持人】:给大家看这样一张照片,白雪、绿叶、鲜花,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在农业生产上,这可是让农民朋友担心的“倒春寒”现象。尤其是对早春开花的苹果树、梨树来说,危险就更大。

  【解说】: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的果农张锁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他经历过的那场严重的倒春寒。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 : 2010年4月13日早上起来,白茫茫一片,呀,我到外头一看,我说,今年完蛋了。零下几度,果花哪受得了呢。

  【解说】:在北方的早春,这样的冻害其实并不少见。

  【采访】果农:没开的也不行了。像这个没开的,已经把里头的组织给冻坏了,全是黑的,要是没冻坏,这个里头是绿的。

  【解说】:遭遇这样来势汹汹的倒春寒,果农们往往是既痛心又无奈。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不仅是我,好几个人在地里头就哭了。

  【解说】:按人们往常的经验,遭过这种冻灾的果园一般都别指望有收成。但是下雪后没多久,张锁红家的果园里,竟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状况,遭过冻灾的苹果树居然坐上了不少果子。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苹果坐得特别好。

  【解说】:由绝望到大喜,张锁红的心情,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像坐了回过山车。到了秋天,他家的苹果不仅丰收了,而且又给了他新的惊喜。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一吃,果味怎么还好了?

  【解说】:而附近很多人家的果园,情况都不太好。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像我们这附近好几个村都绝收了。

  【解说】:在遭受冻灾时,张家坡和附近村果园的受灾情况都是一样的,但是同样遭遇冻灾,到秋收时,就有绝产的,有丰收的!那张锁红家的果园有什么奇特之处,居然在冻灾之后还能大获丰收?其实,唯一的不同,就是张锁红的果园里有蜜蜂!那时,山西省农科院专家邵有全刚好在研究蜜蜂为苹果授粉的课题,张锁红家就是其中的一个试点。就在冻灾发生前几天,蜜蜂进了果园。

  【采访】山西省临猗县张家坡村 果农 张锁红:4月4号5号就给我放了200多群蜂。

  【采访】邵有全:正好是下雪那年,我是第一年在这儿做试验,拉来200箱蜂,就在这个地方。那是一种巧合。

  【解说】:其实,当时巧遇上的这场倒春寒实在是太厉害了,不仅果农对收成不抱希望,课题组成员也心里没底。

  【采访】藤场长:那天早上我们到了试验地以后,看见没有回巢的蜂,有的被冻僵在叶上,有的被冻僵在花上,花瓣都蔫得一边倒了,太阳一晒以后,又发黄了,冻害肯定是发生了。

  【解说】:蜜蜂能躲过北方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但这次,也有个别的被冻死了,可见冻灾非常严重。对遭过这种冻灾的果园能有多少收成,大家不敢抱多大希望,但是项目负责人邵有全却胸有成竹。

  【采访】邵有全:冻害发生达到80%,还有20%的花没有冻,在这种情况下,蜜蜂可以保证这20的花都能坐上果。就可以丰收。

  【解说】:20%一般人可能认为少,但因为苹果花的总量特别大,如果15%的花全部坐住果,那这一年就是丰收在握了。

  【采访】邵有全:张家坡那年发生冻害以后,之所以能丰收,就是这个原因。

  【解说】:张家坡的果园,那时候一直是在靠人工授粉,那么为什么蜜蜂能保证冻灾后存活下来的20%花朵都能坐上果,而人就不能呢?

  【采访】张锁红:邵老师跟我讲了,人工授粉的时候你不知道哪朵花好,哪朵花不好,哪朵花能用,哪朵花不能用,可是蜜蜂它就知道,这就是蜜蜂的最大优点。

  【采访】果农:蜜蜂比人精。老百姓像我是得到实惠了。

  【解说】:而在授粉这方面,跟蜜蜂相比,人就显得很笨拙。

  【采访】邵有全:花期很短,10个花里边就有8个花冻了,他很难一个花一个花去找,找到这两个有效的花去授粉。

  【解说】:10朵只剩2朵是好的,但人不可能挨个扒拉去看,所以就不容易找着。

篇三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传统桶养中蜂人工分蜂初探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36

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OFBEE(MonthlyNO.42016Apr.

●中华蜜蜂

传统桶养中蜂人工分蜂初探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李龙标

(中国电信兰溪分公司,浙江兰溪321110)【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百花盛开的春天,蜜粉源充裕,为中蜂繁殖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环境,蜂群随之日益增长,子丰蜜足。江南一般3月中旬中蜂进入分蜂期,蜂农将迎来一个繁忙的季节。然而中蜂传统的桶养饲养模式,无法查找蜂王,更不用说将蜂王囚禁管控。因此,对于分蜂,蜂农既高兴分蜂能扩群,又担心没见着蜂群分出而随之丢失。为此,笔者对传统桶养中蜂的人工分蜂进行了一些探索,与蜂友们分享。

1传统桶养现有的分蜂模式

现有桶养中蜂分蜂,在笔者生活的浙江中西部地区,多维持传统模式:任由蜂群自然分蜂,蜂群发生分蜂后,有人提着收蜂笼追赶时而向东时而向西飞舞的蜂群;有人用泼水、撒沙等方式干扰漫天飞舞的蜂群,迫使其就近结团。待分出的蜂群停歇后,用收蜂笼将其收捕,轻轻提回,将新蜂群放在拟放置的石(木)板上,上方用黑、蓝等深色布遮盖,在收蜂笼下方用小树枝、竹片、小石块等垫起,保持收蜂笼内空气流通,防止蜂团出现闷热。

从原桶中割出1张巢脾,放入新蜂桶,再将收蜂笼内的分出蜂或倒入桶中,或将收蜂笼反转,蜂桶靠放其上,轻轻拍打收蜂笼,让蜂徐徐向上进入蜂桶,完毕后放在新址。

2人工分蜂准备工作

收蜂笼,为了加快蜂群入笼停留,可对收蜂笼雾状喷吹少许蜂蜜。

蜂桶,有旧蜂蜡迹最佳。对旧蜂桶加热,即可起到消毒作用,又会增添香甜蜡味。新制木桶,有条件的可涂抹旧蜂蜡后再加热,同样能添香甜蜡味,为蜜蜂的入住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捆扎好的艾叶、香草,用于燃制熏烟。割脾刀具,置放巢脾的盆、板等。

3强行分蜂

3.1时间

选“分蜂热”严重,有封盖王台出现的蜂群,王台颜色变深,封盖已有3d以上的,王蛹相对较老,最不容易受到伤害。尽可能选择临近傍晚时人工分蜂,通过夜晚的歇息,降低新分群反应,稳定蜂群情绪。收稿日期:2016-01-13

3.2赶蜂

先将欲分蜂的蜂桶倒立,放在2张板凳之间,蜜脾在下,子脾在上。上放收蜂笼,将捆扎备用的艾叶、香草点燃,使烟向桶内喷熏,轻轻地连续敲击木桶外侧赶蜂。因蜜蜂有向上爬往黑处的习性,蜂群会往上方的收蜂笼内集结。连续敲击10min左右后,稍停3~5min。片刻的静止后,工蜂回脾护子,仍留置在收蜂笼的大多是休闲蜂。查看收蜂笼中的蜂量,估计达到0.50~0.75kg即可,不足的可再敲击木桶,再赶些蜂进收蜂笼。一般来说,赶蜂后又稍作停留的,蜂王回木桶的可能性大,即老王在原桶蜂群中,而敲击后不停歇直接提走收蜂笼的,蜂王在收蜂笼的可能性大。当然,如果有经验能在收蜂笼中查找到蜂王最好。

将收蜂笼用深色布笼罩,确保蜂群安静,放在新址。在收蜂笼下方用小树枝、小石块垫起,保持收蜂笼内空气流通,防止蜂团出现闷热。

3.3割脾

将原桶巢脾一分为二。一般原先木桶中会有6~7张巢脾,割出其中一侧的3脾,下手要狠,割至竹签或木档,以确保割出的巢脾有蜜有粉,有卵虫封盖子,保护好封盖王台不被损伤。

3.4整脾

将割出的巢脾放入新桶,靠桶一侧摆放,小的脾必须紧靠桶壁。割一脾放一脾,保持在原桶中的排列顺序,各蜂路间基本上控制1cm左右。蜂桶上方用原先习惯用的棕丝等盖住扎紧后,加盖深色遮挡物。

3.5回蜂

将收蜂笼轻轻反转,笼口向上,将整脾后的蜂桶大口向下与收蜂笼对接,露出缝隙区用柔软棉布或旧衣裤填塞。尔后,轻轻拍打收蜂笼,让蜂缓缓向上进入蜂桶。

3.6放置

蜂群进入新蜂桶后,可放在原址,也可放在新址。能基本确定蜂王所在群的,老王群放新址。如果感觉分出蜂量偏少的,选择新桶放在原址;如果感觉蜂量很足的,选择新桶放新址,巢门用青草遮掩。笔者习惯分出新群放原址,老蜂桶移往新址。

2016年第4期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OFBEE(Monthly

37

4后续处理

移往新址的蜂群,外出采集蜜粉的工蜂会返回放在原址蜂桶,新旧桶中的蜂量与人工分蜂时发生变化。如果在新址的蜂群有老蜂王,则休闲蜂随王留在新址的就多,新址群蜂量减少不大;如果在新址的是无王群,则返回蜂多,新址蜂群蜂量减少就明显。因此,人工分蜂一二天后,需及时查看新址群蜂量多少,并作适当调整。

调整方法是:根据原址返回蜂多的特点,将新旧址蜂群位置对调,使蜂量少的一方得到增加,使新旧二群蜂量趋向平衡。

从笔者2014、2015年二年的实践效果看,传统桶养也能实现人工分蜂。

5效果分析

人工分蜂后,老(桶)群虽有不断出房的新蜂,蜂量日渐增多,但由于人工分蜂时赶出了一大部分休闲蜂,割出了一半的子脾(大多是封盖子脾)且被抽走,大大减少近日将出房的休闲蜂(闹分蜂的主要力量)。同时,割脾后留出了空间,工蜂又可造脾供蜂王产卵,增加了工作量。“分蜂热”因此得到解除,短时间内不会出现。

新址蜂群,若有老蜂王在,则通过人工分蜂,工蜂生活状况得到改变,造脾、采集积极,老王再现产卵高潮;如果无王,则成熟王台不久就会新王出房,尔后婚飞、交尾、产卵……新群发展复壮。

人工分蜂,可有计划地对蜂群进行分蜂扩群,是对传统桶养只能自然分蜂的突破,它不再需要蜂农在分蜂季节或在蜂场等候或托人照看,不用在分蜂发生时跑东跑西去追蜂群,时间上更自由,操作起来更灵活。同时,将原蜂巢割脾时“一分为二”的狠手,基本上使传统桶养不发生二次分蜂,相对维持了蜂群强势,为后期提高蜂蜜产量打下基础。(见图1、图2)

图2“一分为二”

的狠手法,原桶中只留下了一半巢脾图1

未割脾前的桶中巢脾,左一封2d,右二封4d

!!!!!!!!!!!!!!!!!!!!!!!!!!!!!!!!!!!!!!!!!!!!!!!!

收捕大树上蜂团的用具

周传胜

(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三港村,湖南临湘414307)中蜂群在分蜂的季节里,收捕在大树树杈的蜂团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多数蜂友会望“团”兴叹。

我选用长4m多特别直的小圆杉条做长木杆,因小杉条直,干燥后重量特别轻,且结实耐用。用小号10mm、长124cm做两头留16cm的把直径29cm的圆形,把16cm两头焊上2个8mm螺帽,用2个配套螺杆固定在杉条的末端,缝制1个加密长80cm左右的尼龙吊袋。如大树太高,可以把木把加长,用直径与木把相同的圆铁管长30cm左右作连接点,但圆铁管靠近两头的地方要钻2个眼,穿上临时固定加长1.8m左右的木棒,共长6m多。收捕蜂团时,将用

具套住蜂团并用力向胸前一带,蜂团立刻会掉进尼龙袋底,因重心在下,将尼龙吊袋抖一下,好让蜂团全部在袋底,再将未收尽的蜂第二次收捕干净,迅速将尼龙吊袋反绞两下,蜜蜂就在袋中飞不出来了,然后拿下来倒进准备好的蜂箱里,盖好盖。可以说收捕大树上的蜂团就得心应手

了。蜂友们不妨做一个试一试,效果真的好。如图2。

m

图2收捕大树上蜂团的用具

收稿日期:2015-12-11,修订日期:2015-12-21

篇四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1]

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方法

1 均等分蜂法

将1箱强群分成2箱,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配, 1箱有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人1只新产卵蜂王。以原位置作标准,两箱的原位置左右距离都是30 cm。这时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人。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 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2 幽闭法【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原箱不动,从里面提出一半带蜂的子脾和蜜脾,放于一新箱内,同时诱入1只产卵蜂王,在箱上盖上铁纱副盖,关上巢门。然后搬到暗室内幽闭3~4 Et,再移到新位置,打开巢门。或是把分蜂群的巢门用草堵上,放在新位置, 注意巢内空气流通。3~4小时后蜜蜂将草咬开,就很少飞返原巢。

3 远移法

按第2种方法, 把新分的蜂群立刻搬到5 km 外的新地址, 一周后, 再移回场内,打开巢门。3小时后,撤去纱盖,换上副盖,盖好大盖,缩小巢门。

4 1群分为3群法

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则可分为3群。先提出带蜂的子脾3框和蜜脾1框,放于5框箱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蜂3框、子2框和老蜂王,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蜂箱放在原址不动。把2个分蜂群放在暗室内幽闭3~4日后移到新位置,放开巢门。可把2个分蜂群放在一个10框箱内, 中间用严密的隔板把箱内空间分成2部分,各开一个小巢门,蜂箱前壁巢门上方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黄、蓝),以免蜜蜂走错巢门。同样需要在暗室内幽闭3日。

5 1群分为4群法

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也可分为4群。使每一分蜂群都有带蜂子脾2框、蜜脾1框(用蜜脾补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子脾2框、蜂3框,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

6 2群分出1群法

如有2个10框蜂群,群势和上述相同,若只打算分出1群, 可先预备1个带纱盖的蜂箱,从甲群内提出带蜂的子脾5框、蜜脾1框,由乙群内提出蜜脾1框加入分蜂群,诱人1只蜂王。再由乙群提到甲群封盖子脾2框。这样甲群内有蜂4框、子5框、蜜1框。乙群有蜂9框、子6框、蜜1框。分蜂群有蜂5框、子5框、蜜2框。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7 3群分出1群法

如有3个10框群, 群势和上述相同, 如果打算由3群分出1群,可先预备1个带纱窗的蜂箱,打开纱窗。由甲群提出带蜂子脾5框, 由乙群提出子脾2框、蜜1框, 由丙群提出蜜脾1框,组成一个强壮分蜂群,诱人1只蜂王。幽闭处置法如前。再由丙群提出子脾2框,补助甲群。

8 分场繁殖法

如要由总场内划出12群蜂作繁殖群, 可每次都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l0框, 每框都附有特选的封盖王台1个,放在1个10框运输箱中,再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10框, 放在另一个l0框运输箱中,把这两箱运到5 km 外的分场。在分场准备10个蜂箱。由两运输箱中各提1框带蜂子脾:1框附有王台,1框没有,放在一蜂箱内,成一小群,一共分成10小群。以后继续这样实行, 结果分成81群,而且还采了540 kg蜂蜜。这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有大量备用的空巢脾,使蜜蜂无造脾之劳,再则此地当年有丰盛的荞麦蜜源。 9 仿天然分蜂法

蜂群发展强壮,其中造有王台时,可将原群移开1.0~1.5 m,原位置放一新箱, 由原群提来子脾1框,上面带蜜蜂、蜂王(注意不要有王台) 和带蜂的蜜脾1框放人。同时在新箱内补加空脾3~4张,再由原群提出不带王台的蜜蜂3框,将蜂扫落于新箱门前,仍把巢脾送回原群内。放在新址的原群不需幽闭,有一部分采集蜂将飞到原址的新箱内。原群选留一个优良的封盖王台,其余的王台完全割除,并加以奖励饲养。

1 0 快速繁殖法

蜂群快速繁殖,主要是采取了用王台繁殖法:在蜂场选出1/3的蜂群作为繁殖群,下余2/3作补助群,即每3群为一组,其中1群作繁殖群,并配以2群补助群。加强蜂群保温,补足巢内饲料,使蜂群迅速强壮。在蜂群发展到7框蜂、6框子时, 开始用补助群来补强繁殖群。此项工作应在天气晴暖,采集蜂大部分到野外工作时进行。从2个补助群内各提1框带蜂的封盖子脾, 仔细检查,不要把补助群的蜂王提出来。把它们放在一个备用蜂箱内2块隔板的中间, 盖上棉布,放上草垫子,开一个让老蜂飞出去的小巢门。经过1~2小时, 飞翔蜂已飞回本群,而在巢脾上只剩下了幼蜂。这时把这两框带有幼蜂的子脾放在繁殖群内的两侧隔离板以内。次日再把它们移到蜜脾以内,靠近子脾。这样用2张补助群带幼蜂的子脾补助1箱繁殖群不会伤害它的蜂王,也不必把蜂王囚在王笼内。过5~8日再一次补助繁殖群。从每一对补助群中各提出1框封盖子脾,但这次不要蜜蜂,立即加于繁殖群内子脾之间,补助群立即用空脾或空巢础补上。繁殖群经过2次补助,获得了2 000~2 500只蜂和4

框封盖子。这就累积了过剩的哺育蜂,因此可以较早地造王台。当王台内出现蜂王产的卵时,把蜂王用诱人器罩在没有王台的子脾上,放于一新箱内,从补助群提1框带蜂子脾、1框不带蜂子脾放人,并给它1~2框含2.0~2.5 kg蜂蜜的蜜脾作幼虫饲料, 妥善保温,缩小巢门,把它搬到新地址,3日后放出蜂王,每隔3日给分蜂群一些水,灌在巢脾的空巢房中, 以后逐渐扩大蜂巢,补助饲料。繁殖群提出蜂王6~7日后,造的王台已经封盖,可搬来2个新箱放在它两侧,将带蜂子脾和蜜脾平均分配在3箱中,每箱内都补加蜜脾,每箱只留1个王台,其余王台全割除,然后把旧箱里的分蜂群搬到新址,飞翔蜂平均分配到新箱内。分蜂群的新蜂王开始产卵后,就补加巢础扩大蜂巢,逐渐培养强壮。补助群经3次提出子脾和蜜蜂后,要及时扩大蜂巢,增殖蜂儿,使其逐渐变强,准备采蜜。第一次分蜂后使蜂群增加1倍,由3群变成2个强群补助群和4箱弱群分蜂群。分蜂群强壮后,按上法把蜂王和1框子脾提出来,再由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子脾和1框不带蜂子脾,放于一箱,成立一新群。没有蜂王的蜂群,按均等繁殖法,把它平均分成2箱,使飞翔蜂亦平均分配到这两箱内。以后在6日以内,逐渐移开两箱,每日移开25 cm。第二次分蜂后的第6天,但是不得晚于王台成熟前的2日,再把每个半群平均分开。在这4个新分的蜂群中每群内留一优质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任何一个分蜂群丧失了蜂王时,最好把它和邻群合并。

篇五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格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比桶养的高级一点的在于可人工分蜂。那么预知分蜂时间尤为重要,掌握了它心里有数就不会出现漫天飞舞的情景了

格子与桶养一样,蜂强了,到了分蜂期,雄蜂出房了,见了斗笠壳,就可预知蜂群会造王台了。于是养蜂人开始查台了,有经验的养蜂人一看便知王台有多少,多久出房。余下的就开始计算时间,查看天气,大约就可预算出那天分蜂了。格子与桶养的区别在于,既然知道了王台情况,提前割蜜分蜂就可以了。 蜂王卵期大约为三天,与工蜂相似。蜂王卵孵化后一天半,明显可见幼虫体节,虫体呈弯月c形,王台中的王浆量明显多于工蜂,成点状浸润包围幼虫体。蜂王卵孵化后 三天,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四分之一,王浆已布满王台底部,并较为浓稠。

蜂王卵孵化后 三天半,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 的二分之一,王浆全部浸润包围幼虫体 。 蜂王卵孵化后 四天,蜂王幼虫体已填满王台巢房底部,首尾相接浸润于王浆中。

蜂王卵孵化后 四天半,蜂王幼虫体肥大,蜂王幼虫背血管明显可见。工蜂从此时起开始为王台封蜡盖。

蜂王卵孵化后 五天,王台已经完全封盖,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

蜂王卵孵化后 六天,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完成,工蜂开始啃去王台上部及顶端的封盖蜡,暴露出半茧帽,此时的老熟蜂王幼虫直立呈现前蛹状态。蜂王卵孵化后 七天,蜂王幼虫呈现典型的离蛹状态,蛹体白色而极其幼嫩。

蜂王卵孵化后 八天,蜂王蛹体的复眼着色,由红色逐渐变为酱色。从茧盖仔细看下去,可以看到已着色的复眼。

蜂王卵孵化后 九天,蜂王蛹体的单眼已着色,从茧盖已不能观察。蜂王卵孵化后 九天半,蜂王蛹体已开始着色,由白转黄,复眼已呈黑色,。

蜂王卵孵化后 十天,蜂王蛹体颜色进一步加深,王台茧盖也开始变色,王台茧盖略发黑。此时可以割台移台了,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蛹体活动。

蜂王卵孵化后 十一天,王台茧盖完全发黑,蛹体呈褐色。此时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己经开始羽化,准备出房。

蜂王卵孵化后 十一天半,蜂王卵孵化后272小时。中蜂蜂王的发育期共计14.3天后蜂王羽化出房。综上所诉,如果从王台被封上蜡盖时算起,则大约封盖后7天,新王羽化出房。如果从显露半茧时开始计算,则在大约5天后新蜂王羽化出房。如果茧盖己明显发黑,那么则在大约8小叫后新蜂王羽化出房。作为中蜂养殖者,尤其是格子箱养殖者和初学者,务必掌握以上三项特征。作为格子分蜂前的参考。 认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是判定其龄期,实施人工育王,割取王台诱入他群进行格子人工分蜂等养蜂措施的最基本的依据。

掌握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就可以预测蜂群自然分蜂的大致时间。一般情况下,从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都有分蜂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正逢下雨,那么,在雨后初晴的当天,蜂群必分无疑。如果下雨太久,新王会在台内不出房只是咬开房盖,等待时机有利时再出房。格箱分蜂可分为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因格箱查台查王不易操作,鼓励大家尽可能让格子箱自然分蜂,以利用招收的自然分蜂群发展快,造脾快,交尾易的生物学习性。以往土养与格子箱自然分蜂有不好招收,易飞逃的难题。现在胡子专为此研制了一款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自然分蜂为当出雄查台发现工蜂己修建王台后,使可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在分蜂前的主要任务是囚雄除雄。因为不囚雄除雄会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自然分蜂时因雄蜂太多在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内装不下而发生麻烦。多功能可组合王

笼有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组合一个三面有隔王栅与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两笼的联接有一蜂王通道管。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巢门前,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可挂在蜂箱旁边。一种是组合两个三面有隔王栅王笼。在待分蜂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旁边放一新格箱,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放两箱巢门前,两三面有隔王栅王笼用一蜂王通道管相连接。当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分蜂早迟都会发生。因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已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养蜂人只要看到漫天飞舞的蜂团就可知分蜂已发生,此时可找到是那群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发生了分蜂。可等到分出的蜂己蜂拥而出尽时,并有不分出工蜂封守了巢门,此时可将收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提走它处,让漫天飞舞的蜂团在己收有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处结团。结团后即可将新收分蜂团移至新址格子箱内了。笫二种方法分蜂后更简单,只要把已在新格箱结团的箱移至新址即可。

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可分为简单的一分为二分蜂法,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为二分蜂法的方法是,当己见格箱内出雄现台并封盖时便可分蜂。先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盖上顶盖。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几分钟后用细铁丝或薄刀从格子中间拉断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端离原位上下加底板和盖板至新址;下部分保持原箱址不动,盖上盖板即可。

原理:敲箱或烟雾驱赶时,工蜂上行,蜂王随行,乘势中间割取,原址以下部份子脾为主,新址上部份工蜂与蜜粉脾为主,上部份端离后,外勤蜂回原箱位,原址下部份有台,无王并失去大部分易起分热的幼蜂而不会分蜂。新址上部分无外勤蜂,失去分蜂可能。此法快捷方便,操作简单

原址下部分集中外勤蜂,虽无蜂蜜,不会饿死,。新址上部分饲料充盈,蜂王犹在,虽无采集能力,却无忧患,持续繁殖。10天后,原址下部分蜂群新王产子,新址上部老王群内勤转外勤,两群齐头并进各自繁殖完成分蜂任务。注意事项:如夜间操作,驱赶蜜蜂到新址上部不可过多,以免因夜间原址下部分工蜂过少,子脾受冻挨饿产生烂子现象。。继上

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多群分蜂法的关键点在于隔王栅板的应用,当蜂群强盛有台封盖后,或者人工育台成熟后。先将欲分蜂群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放一隔王栅板后再加一至两格空格后盖上顶盖。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上行聚蜂后将有王格与无王格分开并用沙盖盖好放置,视蜂量多少将格箱分割成几格另置新址并安上成熟王台。各新址按需分配蜂量并做好防回蜂处理。原址留一成熟王台,有王格老王另置新址或者组织蛋群贮王备用。 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活框养殖的优点之一是可调子脾补强弱群并因此减弱强群分蜂热。格子箱虽然不能调脾,但可调取幼年成蜂减弱强群分蜂热,调取的幼年成蜂可补助弱群或者另组新群。其方法可参照格子箱一分多群分蜂法。如补弱可将收取的无王格蜂团开巢门让采集蜂飞回一部分后操作。另组新群则需做好防回蜂处理。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斗笠壳是什么?是不是从雄蜂房掉落在底板的圆锥型的中间带孔的碎屑?

蜂箱制作要求

1、制作蜂箱的木料,宜选用坚固耐用而又质轻,不易变形、裂缝的木材。北方以白松、红松、桐木、椴木等较好;南方可用杉木。在制作前,应将木料充分风干或烘干。

蜂箱

2、箱身的四壁,最好采用整块的木板。如用较小的木板拼接,最好在拼接处采用凸凹面或面的错口拼接粘牢。采用前者时,有凸面的板放在下面,有凹面的板放在上面;采用后者时。上面的板应做成面。以免下雨日久,雨水渗漏箱身,影响使用寿命。

3、蜂箱的外壁应尽可能刨平。

4、制作蜂箱时,各零部件及尺寸都要符合目前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力求规格、尺寸准确一致。

5、蜂箱的侧壁和前后壁的相接处(接卯),必须做得紧密,粘接牢固,以免使用时松动变形。侧壁和前后壁相接时,要将相邻的两壁上的接缝上下错开,不可将两条缝连在同一水平上,以求箱的牢固。

6、蜂箱的表面可涂刷白漆或桐油,以使蜂箱经久耐用、保温避湿。

巢础制作

巢础是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分为工蜂巢础和雄蜂巢础两种,用蜂蜡或无毒塑料等材料制成薄片,通过巢础机或平面巢础压印器压制而成。

(一)巢础的类型按照规格、用途、制造方式和适用的蜂种。

(二)制造巢础的工艺制造巢础需要准备轧光机、巢础机各一台,熔蜡锅一个,滤蜡器一个,双重沾蜡锅一套.沾蜡板四块,脱片槽一个,蜡片夹四个,切础刀一把,础板一块,5毫米厚的玻璃板—块,此外还有温度计、蜡勺、软毛刷、包装蜡纸等。制造巢础的工艺可简分为:熔蜡、沾片、轧印、裁切、包装五个过程。

1、熔蜡:将纯净的蜂蜡搞碎,放人熔蜡锅中,按锅的大小加1/4~l/3的水,加热熔成蜡液,将蜡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然后静止蜡液,使杂质充分沉淀后,将澄清蜡液倒入沾片的双重锅内。

2、沾片:双重锅外锅的水温应保持在80"12左右,内锅的蜡液温度保持在68℃~75℃。将沾蜡板垂直插入蜡液中,取出后,待蜡稍凝。再插入蜡液中,反复3~4次之后。将沾蜡

板放入水温为25~30℃的脱片槽中,蜡片自动离板,修整后即可轧印。

3、轧印:蜡片要趁热轧印或浸泡在温水中预热。待蜡片内外全部柔软后,送人轧光机。在轧制过程中,要不断往轧光机滚筒上刷中性肥皂水以润滑辊筒。

4、裁切:用清水洗掉附着在巢础片上的肥皂水,等它干燥后,放在玻璃板上,将巢础板对准巢房,把轮刀紧贴巢础板沿滚切四边。

5、包装:每两张巢础间用蜡纸隔衬,每30张一叠封装。

篇六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湘南地区中蜂的人工分群

篇七 2017中蜂人工分蜂视频
格子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箱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比桶养的高级一点的在于可人工分蜂。那么预知分蜂时间尤为重要,掌握了它心里有数就不会出现漫天飞舞的情景了

格子与桶养一样,蜂强了,到了分蜂期,雄蜂出房了,见了斗笠壳,就可预知蜂群会造王台了。于是养蜂人开始查台了,有经验的养蜂人一看便知王台有多少,多久出房。余下的就开始计算时间,查看天气,大约就可预算出那天分蜂了。格子与桶养的区别在于,既然知道了王台情况,提前割蜜分蜂就可以了。 蜂王卵期大约为三天,与工蜂相似。蜂王卵孵化后一天半,明显可见幼虫体节,虫体呈弯月c形,王台中的王浆量明显多于工蜂,成点状浸润包围幼虫体。蜂王卵孵化后 三天,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四分之一,王浆已布满王台底部,并较为浓稠。

蜂王卵孵化后 三天半,蜂王幼虫体已占王台底 的二分之一,王浆全部浸润包围幼虫体 。 蜂王卵孵化后 四天,蜂王幼虫体已填满王台巢房底部,首尾相接浸润于王浆中。

蜂王卵孵化后 四天半,蜂王幼虫体肥大,蜂王幼虫背血管明显可见。工蜂从此时起开始为王台封蜡盖。

蜂王卵孵化后 五天,王台已经完全封盖,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

蜂王卵孵化后 六天,蜂王幼虫在台内吐丝作茧完成,工蜂开始啃去王台上部及顶端的封盖蜡,暴露出半茧帽,此时的老熟蜂王幼虫直立呈现前蛹状态。蜂王卵孵化后 七天,蜂王幼虫呈现典型的离蛹状态,蛹体白色而极其幼嫩。

蜂王卵孵化后 八天,蜂王蛹体的复眼着色,由红色逐渐变为酱色。从茧盖仔细看下去,可以看到已着色的复眼。

蜂王卵孵化后 九天,蜂王蛹体的单眼已着色,从茧盖已不能观察。蜂王卵孵化后 九天半,蜂王蛹体已开始着色,由白转黄,复眼已呈黑色,。

蜂王卵孵化后 十天,蜂王蛹体颜色进一步加深,王台茧盖也开始变色,王台茧盖略发黑。此时可以割台移台了,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蛹体活动。

蜂王卵孵化后 十一天,王台茧盖完全发黑,蛹体呈褐色。此时割下的王台在强光下可见蜂王己经开始羽化,准备出房。

蜂王卵孵化后 十一天半,蜂王卵孵化后272小时。中蜂蜂王的发育期共计14.3天后蜂王羽化出房。

综上所诉,如果从王台被封上蜡盖时算起,则大约封盖后7天,新王羽化出房。如果从显露半茧时开始计算,则在大约5天后新蜂王羽化出房。如果茧盖己明显发黑,那么则在大约8小叫后新蜂王羽化出房。作为中蜂养殖者,尤其是格子箱养殖者和初学者,务必掌握以上三项特征。作为格子分蜂前的参考。 认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是判定其龄期,实施人工育王,割取王台诱入他群进行格子人工分蜂等养蜂措施的最基本的依据。

掌握了蜂王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与特征,就可以预测蜂群自然分蜂的大致时间。一般情况下,从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都有分蜂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正逢下雨,那么,在雨后初晴的当天,蜂群必分无疑。如果下雨太久,新王会在台内不出房只是咬开房盖,等待时机有利时再出房。

格箱分蜂可分为自然分蜂与人工分蜂。因格箱查台查王不易操作,鼓励大家尽可能让格子箱自然分蜂,以利用招收的自然分蜂群发展快,造脾快,交尾易的生物学习性。以往土养与格子箱自然分蜂有不好招收,易飞逃的难题。现在胡子专为此研制了一款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自然分蜂为当出雄查台发现工蜂己修建王台后,使可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在分蜂前的主要任务是囚雄

除雄。因为不囚雄除雄会在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自然分蜂时因雄蜂太多在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内装不下而发生麻烦。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有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组合一个三面有隔王栅与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两笼的联接有一蜂王通道管。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巢门前,另一个六面有隔王栅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可挂在蜂箱旁边。一种是组合两个三面有隔王栅王笼。在待分蜂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旁边放一新格箱,三面有隔王栅王笼放放两箱巢门前,两三面有隔王栅王笼用一蜂王通道管相连接。当王台封盖到出房的7天时间内,只要天气晴朗,条件合适,分蜂早迟都会发生。因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的巢门前已安装多功能可组合王笼了,养蜂人只要看到漫天飞舞的蜂团就可知分蜂已发生,此时可找到是那群格子箱或者土养桶箱发生了分蜂。可等到分出的蜂己蜂拥而出尽时,并有不分出工蜂封守了巢门,此时可将收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提走它处,让漫天飞舞的蜂团在己收有王的多功能可组合王笼处结团。结团后即可将新收分蜂团移至新址格子箱内了。笫二种方法分蜂后更简单,只要把已在新格箱结团的箱移至新址即可。

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

格子箱人工分蜂的方法可分为简单的一分为二分蜂法,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为二分蜂法的方法是,当己见格箱内出雄现台并封盖时便可分蜂。先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盖上顶盖。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几分钟后用细铁丝或薄刀从格子中间拉断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端离原位上下加底板和盖板至新址;下部分保持原箱址不动,盖上盖板即可。

原理:敲箱或烟雾驱赶时,工蜂上行,蜂王随行,乘势中间割取,原址以下部份子脾为主,新址上部份工蜂与蜜粉脾为主,上部份端离后,外勤蜂回原箱位,原址下部份有台,无王并失去大部分易起分热的幼蜂而不会分蜂。新址上部分无外勤蜂,失去分蜂可能。此法快捷方便,操作简单

原址下部分集中外勤蜂,虽无蜂蜜,不会饿死,。新址上部分饲料充盈,蜂王犹在,虽无采集能力,却无忧患,持续繁殖。10天后,原址下部分蜂群新王产子,新址上部老王群内勤转外勤,两群齐头并进各自繁殖完成分蜂任务。注意事项:如夜间操作,驱赶蜜蜂到新址上部不可过多,以免因夜间原址下部分工蜂过少,子脾受冻挨饿产生烂子现象。

一分多群分蜂法,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一分多群分蜂法的关键点在于隔王栅板的应用,当蜂群强盛有台封盖后,或者人工育台成熟后。先将欲分蜂群去掉格子箱顶盖,上加一空格后放一隔王栅板后再加一至两格空格后盖上顶盖。敲箱或喷烟逐蜂上行。上行聚蜂后将有王格与无王格分开并用沙盖盖好放置,视蜂量多少将格箱分割成几格另置新址并安上成熟王台。各新址按需分配蜂量并做好防回蜂处理。原址留一成熟王台,有王格老王另置新址或者组织蛋群贮王备用。 制止分蜂热分蜂法。 活框养殖的优点之一是可调子脾补强弱群并因此减弱强群分蜂热。格子箱虽然不能调脾,但可调取幼年成蜂减弱强群分蜂热,调取的幼年成蜂可补助弱群或者另组新群。其方法可参照格子箱一分多群分蜂法。如补弱可将收取的无王格蜂团开巢门让采集蜂飞回一部分后操作。另组新群则需做好防回蜂处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4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