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林地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林地栽培技术视频解说词: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地区进行了大面积退耕还林工作,使林业面积不断增加,大量林地开始闲置,如何把林地的长效经济和农民的近期收入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研制出了一种香菇林地栽培的方法。这种栽培方法既节约了种植成本,又增加了香菇的产量。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高温季节不能生产,但是利用林地的小气候较为稳定,风速小,相对湿度高于林外,夏季气温低于林外的气候特点,可发展反季节香菇栽培。因此香菇的林地栽培不仅使闲置的林地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还能很好地解决夏秋季节因大棚香菇淡季而出现的市场空白。下面我们就向大家详细介绍香菇林地栽培方法。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林地生产香菇在季节上是如何安排的。
 
一、   生产季节安排
 
由于林地香菇采用的是反季节栽培,因此根据市场需求,要求在6月份左右开始出菇,于是制菌棒时间需选择在1-2月。
 
二、   品种选择
 
要想在林地种好香菇,栽培品种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根据生产季节安排,林地香菇的出菇期应在6月-10月之间,由于这个时期气温较高,因此栽培品种应选高温品种,如武香1号、931和地栽1号。
 
三、   栽培袋制作
 
林地栽培香菇的第一步是栽培袋的制作。
 
1.      栽培料配制
 
香菇的菌丝是接种在栽培料上的,因此生产前要进行栽培料的配制。栽培料的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0.3% 。要特别指出的是木屑指的是阔叶树的木屑,也就是硬杂木木屑。松、杉以及含芳香类物质较多的楠木、樟木等不能用于香菇的栽培。 
 
栽培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质,是香菇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要求栽培料的含水量在55%~60%之间。另外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在3~7之间香菇都能生长,但pH值为 5时最适宜生长。在生产中正气灭菌会使培养料的pH值下降0.3~0.5,菌丝生长中所产生的有机酸还会使栽培料的pH值下降1左右,所以栽培料的pH值应在6.5左右。一般栽培料的酸碱度都会低于这个数值,可以用在栽培料中添加碳酸钙的方法进行调节。
 
2.      装袋
 
栽培料配好后就要装袋了,栽培袋要求厚薄均匀,无沙眼,封口要结实不漏气。装袋用装袋机进行,将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轻轻握住袋口,一手用力顶住袋底部,尽量把袋装紧,越紧越好,然后把料袋扎口,扎口时一定要把袋口扎紧扎严。装好料的袋称为料袋。装袋时要集中人力快装,一般要求从开始装袋到装锅灭菌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否则料会变酸变臭。
 
3.      灭菌
 
料袋要经过蒸汽灭菌后才能接种。蒸汽灭菌系统是由一个锅炉和一个灭菌室组成的,锅炉通过管道与灭菌室相连,灭菌时锅炉中的水蒸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装有料袋的灭菌室中,从而达到对料袋的高温消毒作用。将料袋码放在灭菌室内,料袋的码放要有一定的空隙,这样便于空气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角。码放好后,关上门就可灭菌了。开始加热升温时,火要旺要猛,从生火到灭菌室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否则会把料蒸酸蒸臭。当温度到100℃后,要用中火维持8~10小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用旺火猛攻十分钟,再停火焖8小时就可出锅。
 
4.接种
 
林地香菇的菌棒接种是在塑料大帐中进行的。在棚中用塑料薄膜隔出一块空间,(然后)用空气消毒剂熏蒸对隔离区进行消毒。把灭菌后的料袋运到消过毒的帐内一行一行、一层一层地垒排起来。全部料袋排好后。接种用的菌种要到专业的生产厂家去购买,在接种前要将菌种外层的菌皮剥掉,否则会影响发菌。接种采用的是侧面打穴接种的方法。侧面打穴接种一般每棒接3穴。用(直径3厘米的尖)木棒在料袋侧面均匀打3个穴。把菌种掰成大枣般大小的菌种块迅速填入穴中,菌种要把接种穴填满,并略高于穴口。上面的一层接完种后,移开再接下面的一层。按照这个方法将帐中所有的料袋都接好种后,再把塑料大帐撤下,在料袋堆上覆盖塑料薄膜,压严四周就可以进行发菌了。(林地香菇的菌棒接种是1-2月份,这时气温较低,空气中杂菌较少,菌棒成品率较高。)
 
四、   发菌管理
 
发菌管理是指从接完种到香菇菌丝长满料袋并达到生理成熟这段时间内的管理。发菌场地的环境要暗,强光和直射光对菌丝有抑制和杀死的作用。气温最好控制在28℃以下。开始7~10天内不要翻动菌袋,第13~15天进行第一次翻袋,这时每个接种穴的菌丝体呈放射状生长,直径在8~10厘米时生长量增加,呼吸强度加大。这时由于菌丝生长产生的热量增加,要加强通风降温,最好把发菌场地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为了降低温度,白天加厚遮盖物,晚上揭去遮盖物;菌袋培养到30天左右再翻一次袋。一般要培养45~60天菌丝才能长满料袋。这时还要继续培养,待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占整个袋面的2/3,手捏菌袋瘤状物有弹性松软感,接种穴周围稍微有些棕褐色时,表明香菇菌丝生理成熟,就可转入菇场转色出菇。
 
五、   菇场选择与菇棚搭建
 
林地香菇种植地块的选择和菇棚的搭建也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1.      菇场选择
 
林地栽培香菇首先要求选择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因为水分是香菇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出菇时菌棒含水量应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5—90%。因此充足的水源可保证香菇出菇时的正常需要。
 
选择菇场时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林地密郁度要在0.8以上。也就是林中地上树阴面积应占整个林地面积的80%以上。这是由于香菇的出菇期需要散射光。直射光对香菇子实体的发育有害。因此,0.8以上的密郁度可保证香菇对光照的这一需要。
 
2.  &nb

[1] [2] [3] 下一页

篇二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直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14厘米,柄长3.5—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 22℃,以14—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5—7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9月—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13厘米,柄长3—4厘米,易形成花菇;

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18、,以9-13℃为最适;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遇夏季高温会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关键技术。①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积累少,第一至二潮菇的畸形菇多。从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来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种期分别为:241—4为2-5月,庆元9015(花菇939)为4-7月,花菇135为2—4月。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秋季出菇适温要比南方来得早,接种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必须安排在气温5℃始日之后。

②合理的培养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适宜用杂木屑7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的常规配方,花菇 135品种的培养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③适时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工具常用1.5寸元钉制成,每段菇木刺孔的总量视菇木划分别进行。较紧实的菇木刺孔数要多些,含水量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一般掌握在100个左右,深度为1.5厘米。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一般刺三次孔,第一次在接种孔香菇菌丝圈直径6—7厘米,第二次在香菇菌丝蔓延到培养料50%左右,第三次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第 1-2次刺孔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内1.5厘米,第三次刺孔则在接种孔的背面。第二及第三次时培养料袋壁必须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状物。 ④调整菇木堆形,调节料温。接种的菇木一字形排列,堆高8-10层,第二次刺孔通气的菇木横二纵三排列,堆高8层,第:次刺孔之后的菇木六角形排列,堆高5-6层。堆与堆之间要有空隙,行与行之间须有40厘米通道。在室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 ⑤菇木适时转场。促使菇木转色形成均匀菌膜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线。241-4、9015(花菇939)的菇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转场,最迟为出菇前30天;135菇木不宜全面转色后再转场,因为转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发生,应采取长期的较暗光线培菌,出菇季节转场,边转场边出菇。 ⑥促使菇蕾发生均匀。香菇241-4和庆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发生型的品种,在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适温季节来临时,采取温差刺激出菇较宜。若采取震动、击木(惊蕈)刺激,菇蕾就会大量发生影响香菇质量;花菇135菌株则必须有一定的震动或击木(惊蕈)刺激,否则出菇不均匀。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春栽迟生型品种,在杂菌和虫害预防上的重点是越夏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有:精细管理,尽量疏散菇木,及时通风降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发生局部污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涂刷,菇蚊可用专用蚊香、敌敌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武香1号,是目前应用的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子实体大叶,菌肉肥厚,菌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易的接种期为3-4个月,出菇期5-11个月。其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可作为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为茶褐色,有鳞片,有时盖顶有稍突起的尖顶,柄中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10-28℃,最适18-23℃,菌龄7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1-4月,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保鲜和脱水烘干销售。

③广香4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盖大肉厚,菌盖黄褐色,柄中粗,稍长,出菇温度范围14-28℃,最适14-24℃,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5—11月,出菇高峰期分别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极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④800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单生,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肉质肥厚,菌盖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为18-23℃,菌龄60天以上,适宜接种期2-4月,出菇期5—11月,冬季低温不宜出菇,适于鲜菇销售或脱水烘干销售。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2)栽培关键技术

①选择合理的培养料配方,培养料要求有充足的营养,并且碳氮比合适。局部地区在配方中加15%-20%棉子壳,2%— 3%玉米粉。

②菌丝生长阶段进行刺孔通气,菇木接种口不用石腊或胶纸等材料封口时,刺孔通气2次,总刺孔量50—60个,先少后多。刺孔结合散堆,加强通风降温。

③出菇适温前10天左右,日最高温度25℃左右的天气转场,待菇木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白色瘤状物软冗时脱袋。

④脱袋后保湿促转色,然后拉大温差催蕾。

(3)杂菌及虫害预防

夏季高温高湿,杂菌及虫害主要发生在脱袋后的出菇管理阶段,具体的措施有: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及消毒杀虫工作,掌握适宜的排场脱袋时间,降低菇棚温度,加强通风散热,发现杂菌污染可在没长香菇时用清菌素、扑霉灵喷雾或涂刷,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3,秋栽早生品种

(1)名称和来源、基本性状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L82-2、856、L9612、133、L62、L66、L26、Ct02、申香2号等。 ①1.82-2,该品种系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与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生型高产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中大叶型,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深褐色,柄较细,中等长,畸形菇少,菇质较好,出菇温度8—22℃,最适为14-19℃,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为7-9月,出菇期为10月~翌年5月,为秋春多生型。菌丝抗逆性强,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应用,适于鲜菇脱水烘干销售。

②865,该品种系福建三明食品工业研究所引进筛选的早熟高产品种,其朵型圆整,中叶,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茶褐色至黄褐色,肉质肥厚,柄稍长较细;出菇温度8-22℃,最适14-18℃,菌龄55天,适宜接种期为7月—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以9月-11月和翌年3-5月出菇最集中。一般地区均可栽培使用,高海拔地区更理想,适于鲜菇和脱水加工干品。 ③L9612,该品种由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其朵型圆整,大叶,菌肉肥厚,菌盖茶褐色至深褐色,菌褶较疏,柄短而细,菇质优,产量高而稳;出菇温度12-25℃,最适17-22℃,菌龄55天,但在菌丝不够成熟时脱袋畸形菇较多,适宜的接种期 6月-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在秋春季出菇量最多。该品种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均可引用。适于鲜销和脱水烘干销售。 ④133,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早生型高产品种,其子实体大叶,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颜色较深,柄较短而细,产量高,菇质较优;出菇温度10-25℃,最适15-22℃,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6—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在秋季和春季各有一个出菇高峰期,在一般地区均可栽培应用。主要适于普通鲜菇或脱水烘干销售。 ⑤L62,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的高产型早熟品种,其子实体中等大小,朵型圆整,菌盖平整,黄褐色或茶褐色,柄短而细;出菇温度9-23℃,以14-20℃为最适,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6-9月,出菇期9月—翌年4月,为秋春多生型,能适应一般的栽培环境,可适用于栽培普通菇,也是栽培花菇的理想品种,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⑥L66,该品种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为早熟型产稳定品种,其子实体中大叶,朵型圆整,肉质肥厚紧实,菌盖茶褐色至深褐色,柄中粗,稍长,菇质较优;出菇温度10-23℃,最适为14-20℃,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6-9月,出菇期 9-翌年4月,属秋春出菇型。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一般地区均可栽培应用,适于保鲜销售,也适合脱水烘干。

(2)栽培关键技术

①秋栽早生品种的菇木制作正处在高温的夏季,要时刻注意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按操作程序做好灭菌接种,提高接种成品率。 ②在进行菇木的刺孔通气时,要注意培养场地的温度。温度最高在30℃的天气不进行刺孔通气。 ③菇木转场安排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之后,日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气。菇木脱袋时需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瘤状突起物软化,个别菇木出现菇蕾。 ④脱袋的菇木覆盖薄膜保湿促其气生菌丝萌发,然后掀动薄膜降湿促其菌丝倒伏,喷洒清水促其转色,拉大温、湿差催蕾。冬季应尽可能提高棚内温度,每潮菇结束后,视菌棒情况合理养菌,及时补水。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

杂菌和虫害的预防重点是接种时杂菌污染(主要有链孢霉、木霉、毛霉)、培菌期的闷堆烧菌、脱袋后的木霉和青霉污染及翌年春季的菇蚊。预防的措施有:搞好环境卫生,应用“增温剂”新技术制作菇木,严格接种无菌操作,加套外袋,脱袋后加强通风,发现严重污染的及时处理。脱袋后木霉污染的可用清菌素或扑霉灵进行喷雾或涂刷,对菇蚊等可用专用蚊香进行熏蒸防治。

4.地栽品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Cr04、L33、L26、CrO2。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Cr04(见春栽夏生品种)。

②L33(见秋栽早生品种)。

③L26,该品种系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其子实体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菌肉肥厚,菌盖深褐色或棕褐色,少有鳞片或纤毛,菌柄短而细,产量高,菇质优;出菇温度10-25℃,最适18-22℃,菌龄70天,适宜接种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份。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各菇区栽培应用,中高海拔地区更优,是覆土地栽的优良品种,也用于秋栽,主要适于鲜菇销售和脱水烘干。

CrO2系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的早熟高产品种,其子实体中叶,朵型圆整,单生或少有枞生,菌肉厚度中等,菌盖黄褐色至茶褐色,柄短较细,后期菇朵型相对偏小,肉较薄,出菇温度10-28℃,最适14-20℃,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适宜地栽,也可作秋栽早生品种使用。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在各地栽培应用,适合鲜菇和脱水烘干销售,也适于制作罐头。

(2)栽培关键技术

①配制合理的培养料,一般在培养中加入3%-5%的玉米粉和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并适当增加麦麸。 ②选择好出菇场地,搭建遮荫度最好的菇棚。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日照少,水温低,排灌方便,没有白蚁,棚内不应有直射阳光。

③覆土前7-10天对畦面及覆盖用土进行消毒灭菌和杀虫工作,消毒的方法有撒石灰、喷福马林及气雾消毒盒熏蒸等,杀虫一般用敌敌畏喷雾和熏蒸。

④在培菌期视发菌情况需进行1-2次刺孔通孔,总刺孔量为50-60孔。

⑤适时脱袋覆土,脱袋覆土期为接种后50-100天(接种早的发菌较慢,发菌要适当长一些)。当菇已有部分转色,手握菌棒有弹性,瘤状突起物已变松软,即为脱袋覆土适期,绝对不可以在已经有大量菇蕾发生时再覆土。 ⑥科学的出菇管理:关键是降温、通风、喷水保湿三项工作,覆土后2—3天盖膜保湿促转色,之后就一直不盖膜。但在整个出菇期都是禁止雨淋菇木,每潮菇结束后,停止喷水

一周,后提高畦沟内水位,及时给菇木补水。

(3)杂菌和虫害预防

杂菌和虫害预防的重点是脱袋后的木霉,虫害则为菇蚊、跳虫、蛞蝓等。预防措施:将有局部污染的菇木与好菇木分开覆土,防止传染,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对畦面及覆盖用土进行全面的、彻底消毒灭虫工作,提高菇棚的遮荫及四周通风性,防止雨淋菇木。发现有杂菌污染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进行喷雾或涂刷,虫害则可用菊酯类农药对整个菇棚及四周进行喷雾。

参考资料:/myweb/js6xg.htm

大棚种植木料香菇的方法

一是防止菌盖过大。商品香菇以菌盖直径6厘米以下者为最优。而直径超过6厘米以上,甚至达到8-10厘米的大花菇看起来很稀奇,作为观赏不错,但商品和食用价值不高。

二是适时采收,防止过“老”。香菇适时采收,不仅滑嫩细腻,而且营养价值高。采收太迟,孢子成熟弹射,消耗营养,粗纤维增加,食用时口感欠佳。对香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进行过测定,结果是当菌盖大卷边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栽培香菇,特别是培育白花菇,要及时采收,防止长老。

三是培育白花菇要防止用“明火”加温。在白花菇生长期间,有些菇农为了加温排湿,培育优质花菇,多采用在冬季菇棚放置煤球炉“明火”加温。“明火”加温虽然可以使花菇菌盖的裂纹宽、深、白,但由于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未排出棚外,对香菇子实体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当温度达20℃以上时,将菌褶烤黄、烤焦、烤糊,致使菌盖断裂、倒塌,甚至脱落。特别是棚内温度达30℃以上时,菌肉内部发生变化,呈胶质状,难以烘干。食用时失去脆嫩特征。因此,“明火”加温不是理想的加温方法,要改为火道加温。控制菇棚内温度在20℃以下。

四是推广脱水机烘干。太阳晒、土法烘干等干燥的香菇.菇形不好,颜色差,降低了商品价值,因此要推广脱水机烘干,用脱水机烘干的香菇菇形圆整,颜色鲜,商品价值高。

五是分批采收,一是菇棚内生长的香菇大小、长短不一,要分批采收,不要一次采收,这样可以适时采到优质菇,提高商品价格。

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2000年从浙江丽水科达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香菇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示范,目前已形成占地100050平方米的香菇生产基地。2003年生产1.50万袋,产鲜菇1085千克,平均每袋650克。经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栽培香菇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5~6月准备材料,7~8月制作菌袋,10月产品上市,翌年5月结束,产品收获期7个月。

二、原料配比及方法

1.配方 木屑77.8%、麸皮20%、石膏1.1%、红糖1.1%、含水量58%~60%。

2.方法 将木屑、麸皮、石膏、红糖混合拌匀并加适量的水。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下滴,伸开手指,料在掌中成团即裂,掷进料堆即散,表明太干;若手握料指缝间水珠成串下滴,掷进料堆不散,表明太湿,需摊开让水分蒸发一部分。

三、装袋

装袋机口径9.0厘米,配备1000瓦电动机,装袋速度快、质量好。装实后的袋子,口要扎严、扎紧。每袋装料量1.4~1.5千克,拌好的料要在4小时内装完,装完的料在一小时内上锅灭菌。

四、灭菌

1.建灭菌灶

选择没有破损的旧油筒,将口焊死,在油筒壁焊进水管、排气管。在油筒一侧,距顶部10厘米、底部10厘米处焊一钢管,用透明塑料管连接做成水位计,以观察油筒内水的多少,可用20厘米的钢管。油筒焊好后,用砖砌灶,将油筒放置其中,灭菌灶即已建成。

2.灭菌时间及温度

从点火至升温100℃要求4小时内达到,当温度达到100℃后保持48小时,在火力上“攻头、保尾、控制中间”,中途不停火,不降温,及时观察水位,做好补水工作。蒸好的料袋气味芳香,深褐色,色泽一致。达标后停火,趁热出灶,将灭过菌的袋子放入已消过毒的温室内冷却,等待接菌。

五、接种

1.接种帐规格

长2.5米、宽2.5米、高3米、空间15平方米。

2.接种帐消毒时间

采用气雾消毒盒,每平方米4~6克,每盒50克,15平方米的接种帐用二盒。消毒前把菌种、栽培袋及接种工具预先放入接种帐,准备完毕,点燃消毒盒,密闭消毒7~8小时达到灭菌效果。

3.接种工人的消毒

要求接种工人进帐前,保持个人卫生清洁,指甲一定要修剪干净,并在预先配制好的5%~10%甲酚皂水溶液里消毒。进帐时鞋子留在帐外,进帐后再用75%的酒精棉消毒接种工具,在帐内不许说话,无特殊情况在未接完前不许出帐,防止带进杂菌。【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4.接种方法

采用双袋接种方法。双袋法制作菌袋是用装袋机装完袋后,外面再套一层外袋,接种时把外袋解开打五孔或四孔。打孔2~3厘米,将菌种块接入孔内,再立即把外袋扎严,接种完毕。

5.接种数量、时间、温度要求

一般一帐放1000菌袋,用菌种18~20袋,应在3~4小时内完成,帐内以22~26℃最佳。如接种时白天温度过高,应选择在夜间进行。

接种后的菌袋按“井字形”重叠,每行3袋,摆放 10层。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温室上面覆盖草帘防强光。接种15天左右解去外套袋扎绳,20天左右脱去外套袋。每隔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通风透气,发现杂菌污染袋及时处理。污染轻的用1∶2000倍的克霉灵局部注射,污染严重的菌袋,需破袋重新拌匀,装袋使用。

六、搭架

菇床宽1.7米,长度视温室宽度而定,每隔17厘米拉一道16号铁丝,共拉10根,两头用50厘米的木桩固定铁丝,中间每隔3米用横档板支撑铁丝。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七、出菇管理

1.脱袋 接种后70~80天菌丝由白色转深褐色,香菇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此时便需脱内袋上架。排放方式是立式倾斜80℃放于搭好的铁丝架上,菌棒间距3~5厘米,边脱袋边排放。

2.出菇期温、湿度要求 出菇温度维持在15~2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每采完一茬菇后,及时注水,使菌棒含水量达55%为宜,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棒表面喷水,阴雨天不喷,菌棒湿润不喷。

3.采菇 香菇成熟的标志是: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成伸展,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此时为最适采收期。八成熟时开采: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旋转摘下。采收时要注意不留菇脚,轻采轻放,防重压破朵变形。

八、香菇病害防治

1.绿霉的防治 绿霉又名木霉,与香菇菌丝争营养,造成菌袋减产。

篇三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㈡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栽培季节与生产周期

1、 接种期 最佳接种期为8月20日至9月30日。以最高气温不超过28℃接种为最宜。迟至10月份接种,每推迟10天,出菇期将推迟1个月。最佳接种期的确定,是依据当地与香菇栽培有关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的平均日期。

2、 菌丝生长期接种后9月至11月上旬是香菇菌丝生长最佳季节,需60~70天可长满袋。只要外界条件适宜,当菌丝长满袋,出现瘤状物后,10~15天可完成转色。如果11月上中旬完不成转色,出菇要推迟,得不到好的产量和效益。

3、 出菇期 只要菌丝转色及时正常,11月下旬即可出菇,春节前可收2~3茬香菇,春节后收1~2茬香菇及1~2茬厚菇或薄菇。11月至3月正是低温干燥天气,利于培育香菇。 小棚大袋立体培育香菇技术,从接种到采收完毕,整个生产周期约9个月左右。 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培养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础,选料是否最优、配比是否合理、掺合是否均匀、干湿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高低。在多种主料中,以栎树木屑为最佳,木屑粗细以米粒大小为适宜,要求无杂质、无霉变、干燥,桑枝条、苹果树枝条、棉秆等粉碎后也是较好的主料。棉籽壳也可搭配使用。 常用配方是:木屑78千克,稻糠20千克,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料水比1:1.6~2.0。注意水分切勿过量。拌料可用人工,也可用搅拌机,但不论什么方法,一定要拌匀。

装袋与灭菌 常用宽24~25厘米、厚0.04~0.05毫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55厘米长,筒料一端先用线扎紧,用火熔封,以不漏气为准。每千克可截100个左右,每个袋子可装干料2千克,每吨主料可装500个左右的袋子。 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要立即装袋,配制好后放置时间过长会发酵变酸,影响菌丝生长。要求从开始配料到装袋结束尽量在4小时内完成。袋装的松紧要适当,以手指压稍有顶手感为适。装好后用线扎口,再折转扎1次,防止漏气。装袋过程要细心,不要刺破料袋。装好的袋约湿重4~4.5千克。 袋装完后要立即装入常压灭菌灶灭菌。袋在灶内堆放要平稳,上下对直叠放,灶中间和四周要留一定的通气道。当灶内温度达100℃时维持20~24小时。注意严防烧干锅,要勤加水;防料灭不透夹生,要消灭灶内死角;防料变酸,要大火攻头,升到100℃后不能下降。灭菌完毕,当温度降至60~70℃时趁热出锅,将灭过菌的袋子移入接种室冷却。

菌丝培养期间管理 1、管理的任务 菌丝培养期间的管理任务是使香菇菌种迅速萌发、定植、蔓延,在60~80天之内长满全袋,并完成转色,为出菇打下基础。 2、菌袋的堆放方式 菌袋的堆放方式有顺码式和“井”字形两种。当室温低于20℃时,可堆成顺码式;室温达25℃以上时摆成“井”字形。 3、菌丝生长期环境条件的控制 保持发菌室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调节室温在24±2℃,料温不超过28℃;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室内黑暗,不要光线为最佳。 4、及时翻堆 接种后喷洒3%甲醛,一般要密闭发菌室门窗,保持暗光,2天后打开门窗进行通气半小时。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上下、内外互调位置,以使发菌一致,并检查处理污染菌袋。以后每隔10天要进行1次翻堆。 5、适时刺孔增氧 接种后15~20天,接种穴菌丝伸长8~12厘米,把枝条种摇动或抽去以增氧。25天左右当菌丝圈相连时,在菌丝生长前沿1厘米内用牙签刺孔10数个,以增加袋内氧气,利于气体交换。35~40天当菌丝逐渐长满袋时,可再刺孔10数个(用毛衣针刺)。注意刺孔要结合翻堆进行,刺孔后菌丝在袋内呼吸加速,生长加快,会使袋内温度升高,要勤检查,严防“烧堆”。有时袋温比室温高5~8℃,要采取措施,通风、散堆降温。 6、排去袋内积水 50天以后菌丝发满全袋后出现一些瘤状

物,此时再刺孔1次。60天左右,大部分瘤状物突起,从菌丝中会分泌出黄水,此时要把袋内黄水及时排除,或用干净纱布吸干,否则,黄水滞留的地方会引起培养料腐烂。 催蕾、割孔、护蕾、疏蕾 1、 催蕾的条件 (1)温度白天控制在15~20℃,晚上8~10℃,造成有10℃左右的温差;(2)空气相对湿度80%~90%,此时不脱袋的小环境可达到;(3)充足的氧气,即新鲜空气;(4)散射光照;(5)培养料内充足的水分,以含水量50%~55%较适合。 2、催蕾的方法 (1)浸水12~24小时;(2)低温和温差刺激;(3)振动。 3、催蕾的场所 (1)菇棚床架上催蕾;(2)室外地上催蕾,先在地上铺一层麦草或沙,再把浸过水的菌袋竖立在上面,再盖薄膜和一层麦草,经3~7天即可现蕾。低温季节多在地面催蕾。 菇蕾出来后,尚未触及薄膜时,应及时用小刀沿菇蕾外围将薄膜割2/3,以通气增氧。幼蕾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差,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即温度12~20℃,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当通风,散射光照。幼蕾1次出的太密太多时要进行疏蕾,每袋上留下8~10个为适。当幼蕾长至2厘米大小后,开始进行香菇管理。 出菇间歇期养菌与补水 大袋栽培香菇,不仅可培育出香菇,而且可以收5茬左右,因此采完一茬菇后,要让菌丝恢复一段时间,使其生长积累营养,以利下茬出菇,称养菌。此时可保持24~27℃的温度,让菌丝迅速生长,菌袋养菌一般需7~10天,长者可达半月。 在第一茬采完后,如菌袋失水过多,当含水量低于40%时,要进行补水。补水的方法有:①浸水池浸水,冬季一般浸24小时左右; ②注水器加压补水;③负压补水器补水;④淋水。不论采用那种方法,补水量要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菌袋含水量达55%左右为适。要灵活掌握,区别对待,千万不要一刀切,死搬硬套。 每茬菇采后,均要进行养菌和补水,并进行下一茬的催蕾及其它管理工作,数天后又可收一茬。

篇四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一、生产工艺流程

无公害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脱袋排场→转色管理→变温催菇→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二、生产季节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菌种特性(在当前栽培的品种中,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之分),再确定具体的接种和出菇季节。山东一般选择在秋季栽培。

三、培养基配制

1、配方。【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1)阔叶树木屑78%~79%,麦麸或米糠20%,石膏1%~2%。

(2)阔叶树木屑77%~80%,麦麸或米糠15%,玉米粉3%~5%,石膏1%~2%。料水比均为1:1~1.2,调至pH5.5~6.5。

2、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

四、装袋灭菌

1、装袋。栽培香菇专用薄膜筒,有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和高压聚乙烯三种,其筒宽12厘米、15厘米、15.5厘米、16厘米,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筒料,截成长50~55厘米的袋子,装料前先将一端用线扎口,用火融封。培养料配制好后,要在当天装完灭菌,装袋不论手工还是机械分装,都要求装紧实,以用手托起时不留指凹为度。

2、灭菌。培养基灭菌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两种途径,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1.4公斤/厘米,温度126℃,保持1.5~2.0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过程应根据所用塑料袋的耐热性而采用相应的灭菌方式。

3、冷却。灭菌后的菌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内,按井字形4袋交叉排叠,让袋温散热冷却,待袋内温度下降到2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五、接种培养

2

1、打穴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接种室要求在接种前做到“两次消毒”,即空室先消毒,料袋进入后再消毒一次。打穴时,先擦去袋面残留物,用打洞器在袋面等距离打3个穴,再翻至背面错开打2个接种穴。口径1.5厘米,深2厘米,为了使穴内周围平整,最好用与穴口粗细相同的木钻。打穴后要立即接种。接种时用接种刀挖去菌种表层菌膜,并挖除上层老菌丝,用接种器从菌种瓶内取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移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穴。菌种接入穴后,立即用胶布将穴口密封。打穴、接种、贴胶布要连续进行,流水作业。一般750毫升菌瓶的菌种,可接20~25袋。

2、培养。培养室使用前要消毒,室温控制在25~27℃,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70%,送进发菌室的袋子,应以井字形堆叠,横向每行3~4袋,依次重叠10层为一堆,堆与堆之间要留出通风道,袋子的接种穴要朝向袋距空间,不可互相压叠。接种后3~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要控制在27℃左右;接种后4~5天后,应把室温降至25℃左右。培养5~7天后要进行一次翻堆,认真检查发菌情况和菌袋是否有杂菌感染,污染袋及时处理。一般60~9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

六、脱袋排场

经过发菌室适温培育60~70天可以脱袋,但时间并不是决定脱袋的标准,脱袋要适期,主要看袋壁周围菌丝体是否膨胀、皱褶、隆起瘤状物占整个袋面2/3,手握菌袋的瘤状菌丝体,有弹性松软感,而不是很硬,在接种穴四周有微棕褐色出现。脱袋最好在气温22℃以下,无风的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刮风、气温高于25℃以上不宜脱袋。菌棒排放在菇床的竹木条横杆上,与地面成70°~80°夹角,呈倾斜状。棒与棒间距3~4厘米。

七、菌筒转色

在脱袋排场后,如环境条件适宜,需要8~12天,若气温低,则向后拖延3~5天。脱袋后5~6天,菌棒表面长满浓白色的气生菌丝时,要抖动薄膜,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以增加氧气和光照,拉大菌棒表面的干湿差。通常7~8天菌丝开始转色,此时应增加通风次数与时间,每天喷水几次,加快转色。转色的温度以15~22℃为最适,如果脱袋后处于12℃以下的低温或处于28℃以上的高温,均会造成转色困难,因此要注意控制温度。

八、出菇管理

1、栽培场地。

(1)整理菇床。室外菇场确定后,首先开沟作畦。畦面宽1.4米,可立放香菇菌棒8~9个。畦高15厘米,长度以10~15米为宜。畦与畦之间设人行道,人行道宽40厘米。动工时先开好浸水沟,沟宽60厘米,深70~80厘米,长度视场地而定。

(2)设排菌架。菌棒不能平放在畦床上,多采用“鱼鳞式”的斜排法,必须在菇床上搭好架子。架子的搭法是:先沿菇边每隔2.5米处打1根木桩,桩的粗细为5~7厘米,长50厘米,打入土中20厘米,然后用木棍或竹竿,顺着菇床边架在木桩上,形成2根平行杆。在杆上,每隔20厘米钉上一支铁钉,钉头留出木杆2厘米。最后靠钉头横放上长度比菇床宽10厘米的木条或竹竿,供排放香菇菌棒用。

(3)搭遮阳棚。遮阳棚的大小与菇场的大小一致。用直径在12厘米以上的毛竹作柱子,每根长2.3~2.5米,埋入地下0.5米,柱与柱间横距4米,直距3米,横梁用直径8厘米左右的竹子,每条横梁放在柱子上端的叉口中,用铁丝绑紧,最后再作直梁。遮阳程度以三分阳、七分阴为宜。

(4)催菇。白天盖严薄膜保温保湿,清晨气温最低时掀开薄膜,通风降温,从而造成较大的昼夜温差和干湿差。每次揭膜2~3小时,大风天气只能在避风处揭开薄膜,通风时间缩短。经过4~5天变温处理后,密闭薄膜,少通风或不通风,增加菌筒表面湿度,菌筒表面就会产生菇蕾,此时再增加通风,将膜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左右,以培养菌盖厚实、菌柄较短的香菇。催菇时如果温度太低(低于12℃),可以减少甚至去掉荫棚上的覆盖物,以提高棚内温度。

2、子实体形成生长发育期管理。

(1)温度。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5~25℃均可,但以15±1~2℃最佳。气温低于5℃时,子实体无法形成,温度过高,原基就不能形成菇蕾,常会枯萎死亡。

(2)湿度。出菇期以保湿为主,菌棒前期以喷水保湿为主,后期则浸水喷水结合,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为宜。通常薄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适宜。

(3)光线。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分化和发育都需要光,通过控制光强和光照的长短来修饰菇体的色泽。【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4)酸碱度。香菇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酸性基质条件,出菇期基质的酸碱度多在pH3.8~4.2为宜,袋料栽培时,常加入石灰调节酸碱度以控制霉菌的感染,但要注意pH不可过高,否则发菌完成后酸碱度降不到出菇要求,会推迟菇潮的发生,延长生长周期。

九、病虫害防治

1、病害及其防治。

(1)病毒性病害。感染症状:菌丝退化,生长不良,逐渐腐烂,子实体感染后引起畸形菇发生。防治方法:在感染处注射1:500苯来特50%可湿性粉剂,并用代森锌粉剂500倍水溶液喷洒菇场,防止扩大传染。

(2)细菌性病害。

褐腐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孢杆菌,在香菇的组织细胞间隙中繁殖,使受害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和菌褶变褐色,最后腐烂发臭。防治方法:搞好菇场及工具的消毒,及早清除病变的菇体。然后用链霉素1:50倍喷洒菌袋,杀灭蕴藏在菌袋中的病菌,防止第二茬复发。

细菌斑点病:又称褐斑病,病原菌为托兰氏假单孢杆菌,菌落形状大小各异,一般呈灰色。当病菌侵染子实体时,会使菇体畸形、腐烂,菇盖产生褐色斑点,纵向凹陷形成凹斑。若培养基受到浸染,基料会发黏变臭。防治方法:将侵染子实体立即摘除,并喷施1:600倍次氯酸钙溶液(漂白粉)进行消毒。

(3)真菌性病害。

绿霉菌:是香菇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竞争性杂菌。初期菌丝为白斑,逐渐生成浅绿色,菌落中央为深绿,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绿色,严重时可使菌袋全部变成墨绿色。防治方法:用2%甲醛和石碳酸混合液或用克霉灵、除霉剂注射受害部位。亦可用“厌氧发菌”法防治绿霉。将感染严重的菌袋单层平放,上覆盖潮细土3~5厘米,待香菇菌丝布满菌袋后取出,此期间须遮阴,常检查,防高温;也可利用温差进行控制,根据香菇菌丝和绿霉菌丝所需温度不同,把感染后的菌袋处理后运出培养室,置于20℃以下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可抑制绿霉的扩散,香菇菌丝亦能正常生长。

毛霉:又称黑霉、长毛霉。菌丝无色透明,菌落初为白色,菌丝长势极快,每日可长3厘米左右,后期呈灰色或黑色。通过降温、通风、防潮防治。

青霉:菌丝前期多为白色,与香菇菌丝很难区分,后期转为绿色、兰色、灰色、肝色,在20~25℃酸性环境中生长迅速,与香菇菌丝争夺养分,破坏菌丝生长,影响子实体形成。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温,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局部发生可用防霉1号、2号消毒液注射菌落,亦可用甲醛注射,进行封闭。

2、虫害及其防治。

(1)线虫。是一种粉红色线状蠕虫,体长1毫米左右,繁殖很快。蛀食香菇子实体,并带细菌造成烂菇,致使小菇蕾萎缩和死亡。线虫发生时用1%生石灰与1%食盐水浸泡菌袋12小时即可杀灭。

(2)跳虫。又叫香灰虫,米灰虫。幼虫白色。成虫灰蓝色,弹跳如蚤,繁殖很快,常聚集在接种穴周围或菌柄和菌褶交界处。为害菌丝,致使菇蕾和菇体枯萎死亡。若发现跳虫,可用除虫菊脂类药物杀灭。

(3)蛞蝓。俗称粘粘虫,成虫体长5~8厘米,虫体呈灰白色,头尾稍尖,腹部能分泌粘液,爬行后呈白色薄层液迹。白天潜伏在阴暗潮湿处,夜间出来咬食菌伞、菌褶,有时还藏在菌褶中蛀食。发现虫害后,可用1%菜饼液或用5%食盐液喷洒;在蛞蝓经常活动的地方撒生石灰或白碱,沾在蛞蝓体上即死,也可人工捕杀。

十、适时采收

一般在八成熟时,即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为香菇最适时的采获期。过期采收,菌伞充分开展,肉薄,脚长,菌褶变色,重量减轻,商品价值低。

香菇采收前不宜喷水,因为采前喷水子实体含水量过高,脱水加工时菌褶会变黑,不符合出口色泽要求,商品价值低。

采收时要选在晴天,晴天采菇有利于加工,但若菇已成熟,不采就要误过成熟期时,雨天也要适时采收,但要抓紧加工。

采下的鲜菇要按菇体大小、朵形好坏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装入盛器内,便于分等加工。

篇五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杜鹃养殖技术

茶花栽培技术

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

榆树盆景怎样制作和养护

蝴蝶兰温室栽培技术

朱砂

槟榔

红掌的栽培技术

兰花的栽培技术(1)

橡皮树的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技术

巴西铁栽培与养护(1)

香菇栽培技术

月季花的栽培技术

君子兰栽培技术

耐冬珍品——山茶花

吊兰如何防叶尖干枯

室内君子兰如何养护

种植兰花的夏季管理技术

大花惠兰养护技术

菊花栽培技术

何首乌种植要点

绿萝的养护

发财树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香菇是世界上第二大宗食用菌,也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我国栽培香菇历史悠久,从古书上推断,我国民间栽培在宋朝末期已初具规模,距今约有八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目前世界上香菇总产量最多的是日本,我国居第二位。

香菇肉质脆嫩,香郁诱人,滋味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佳肴和佐料。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类及多种维生素。香菇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远远超过一般粮食、蔬菜和水果。故有“素中之荤”、“菜中之王珠称誉。

香菇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香菇性平,味甘,能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理小便不禁“。民间常用香菇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治头痛、头晕,预防感冒、防治各种粘膜溃疡,皮肤炎症,身体衰弱,牙床坏血及婴儿佝偻病。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香菇所含的香菇素可防止胆固醇过高;所含的1·3-β-葡萄糖苷酶有抗癌治癌作用,近期日本医学界报道,香菇对防治艾滋病有较显著效果。故又将香菇称誉为“八十年代的菌星”。在掌握了香菇生产发育规律以后,可用人工繁殖的菌丝做菌种,这就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孢子自然传播的老方法,由于这项改进,近几十年来,香菇的栽培范围和产量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从1957年起,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开始了木屑栽培研究。1979年大面积栽培成功,近年来福建等地又发展了塑料袋人工段木栽培。为香菇生产闯出了新路。现在,代料栽培已从单纯用木屑发展到用甘蔗渣、玉米轴、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料,栽培香菇原料来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并有利于工厂化生产。

香菇在国内市场销路好,仅香港84年年纳量就达二千吨以上,东南亚年纳量一千五百吨,欧美等国家也大量进口。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一直上升,价格也在上涨,而且供不应求。所以,发展香菇生产是有利可图的好门路。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香菇在分类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

一、形态特征

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由无数菌丝交织而成。

1、菌丝体;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呈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粗2—4微米,菌丝不断生长繁殖,相互集结为菌丝体,呈蛛状,菌丝体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和叶,香菇的任何一部分组织均由菌丝组成,取香菇的任何部分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都可萌发新的菌丝,菌丝不断生长,一部分菌丝则在适当条件下发育分化成子实体,菌丝老化后形成黑褐色菌膜,这种菌膜与香菇菌盖外部是同一种物质。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的繁殖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果实,子实体上面产生的孢子即为种子。香菇子实体是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

①菌盖:菌盖是菌褶的依附,产生担孢子场所的保护器官,力盖直径一般3—15厘米,颜色和形状随着菇龄的大小,受光的强弱及其营养的丰缺而有差异,幼时盖缘内卷呈半球状,成熟时菌褶平展,边缘向内微卷;过分老熟时则向上反卷。菌盖表面量淡褐色、茶褐色、黑褐色,往往披有白色或同色的鳞片,有时还产生龟裂或菊裂。幼时边缘有淡褐色纤维状毛的内菌幕,菌幕上方白色,下方茶褐色,此物遗留于菌盖的表面,菌肉肥厚,呈白色。

②菌褶:菌褶是孕育担孢子的场所,生于菌盖下面,成辐射状排列,白色,呈刀片状或上有锯齿,宽约3—4毫米,褶片表层披以子实层,其上有许多担子,在担子上生有无数的孢子。

③菌柄:菌柄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水份的器官。生长于菌盖下面的中央或偏中心的地方。菌柄坚韧、中实,圆柱形或上扁下圆柱形,其粗细和长短因温度、养分、光照和品种的不同而异。上部白色曲部略呈红褐色。幼小时柄的表面披有纤毛(干燥时呈磷片状),一般柄长2—6厘米。菌环顶生,易消失。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

二、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萌发而成菌丝。菌丝生长发育分化子实体,子实体再产生无数的孢子。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也称为一个世代。完成这个生活史,在自然条件下约需8—12个月,甚至更长一些,在人工木屑栽培条件下,可缩短为3—4个月。香菇的一个世代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即第一次菌丝。香菇的孢子为4微米大小,有“性”的区别,属异宗配合的高等担子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伸长形成菌丝,这种菌丝的每个细胞里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即为单菌核即第一次菌丝或称作初生菌丝。此菌丝较细小,分枝较多,生长速度慢,生活力也较弱。由于它有“性”的区别,所以单个子孢发成的单核菌丝是单性不孕的。因此,是不会长出香菇的,必须有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互相配合后才能正常发育。香菇又是“四极性”的,它受两对基因控制,而不是任意“十”和“一”都可以配合的。

第二阶段:即第二次菌丝,当第一次菌丝到一定阶段,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在靠近部分产生凸起,凸起部分伸长相互接触,使两个不同“性”的细胞彼此沟通,原生质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个细胞核移到另一个细胞内,完成了原生质的配合过程,即锁状联合形成过程,不断分裂形成两个核的菌丝,因此叫双核菌丝,也叫第二次菌丝,次生菌丝或称复相菌丝,它比第一次菌丝粗状,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人工接种的纯菌丝,就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

第三阶段:即第三次菌丝。当双核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生理阶段,在适当的条件下便高度分化,形成十分密集的菌丝组织,进入到第三次菌丝阶段,并互相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分化发育形成菇蕾,最后发育成完整的子实体——香菇,再由香菇产生孢子进入下一个世代。

三、生活条件

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大体上包括营养、温度、水份、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几个主要因素。

1、营养:香菇是一种木材腐朽菌,是依靠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为主,在培养基中,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淀粉最次;氮源以有机氮最好;矿质营养以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为主。在椴木中,菌丝除了吸收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少量可溶性物质外,主要是利用木质部中的木质素作碳源,利用韧皮部细胞中的原生质作氮源,沉积于导管中的的有机或无机盐作营养,因此,选择边材发达,心材软小菇木,有利于香菇的生长发育。

在木屑栽培中,培养料内加入米糠、麸皮、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可满足菌丝的生长需要,也有利于后期子实体的连续发生,获得高产,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在有机氮中,能利用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酸酰胺、谷氨酸酰胺,不能利用组氨酸、赖氨酸等。

2、温度: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它所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

孢子萌发温度一般在13—32℃之间;最适温度23—28℃。低于10℃和高于32℃生长不良;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在—20℃经10小时也不会死亡。段木栽培时,由于木材的保温作用,菇木内的菌丝可忍耐比气温更低或更高的温度。当气温低到—20℃和高到40℃时仍可保持10—20小时生命。

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20℃分化最好。当气温和水温相差10℃以上时,把成熟的菇木浸水若干小时,给于温差、湿差、排除草酸,造成无氧呼吸等刺激,可以促使香菇分化,是提高香菇生产的一个有效措施。

子实体发育温度5—25℃;适温为12—17℃,香菇子实体的形状和产量同样受到产菇期间温度的巨大影响,在适温范围内,较低的温度(10—20℃)香菇发育慢,但质量好,不易开伞,厚菇多;在较高温度(28℃以上)中,香菇发育快,但质

量差,质地柔软,易开伞,薄菇多。

香菇品种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差别。目前将常用于栽培的品种按适宜出菇的温度范围分成三种类型,即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

1、高温型:出菇适温是15—25℃,适宜夏、秋出菇。这类品种有:7405、7838、7839、7925等。

2、中温型:出菇适温是7—20℃,适宜秋、春出菇。最著名的品种有香九和7402。近年来,三明真菌研究所用亲本7402菌株的子实体分离所得的单孢与当地野生亲本菌株分离所得的单孢进行杂交,培育出cr—01,cr—02两个新品种也属中温型优良品种。

3、低温型:出菇适温是5——15℃。适宜冬春出菇。品种有7912、7920等。

(三)水份:水份是香菇生活的首要条件。外界的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是,才能通过香菇的细胞壁渗透进来。所有的代谢产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水分不足或过多会阻碍香菇的生长发育。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香菇对水份的要求也有差别。

孢子在液体中也能萌发(在适温条件下),但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或不能生长(蒸馏水中)。

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最适含水量是60—70%(因木屑种类、粗细而异);在段木中最适宜的含水量是35—40%。空气相对温度以70%为宜。

子实体发生的生长发育阶段,菇木含水量应增加到50—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90—93%为宜,在生产上把成熟的菇木和木屑栽培采过菇失掉了大量水份的菌砖、菌袋浸入冷水中,提高含水率,使其产生温差和湿差,来促使菇蕾的发生,并通过浸水时间长短来控制菇蕾发生的数量。

4、空气:香菇是好气性伞菌,足够的氧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空气不流通、不新鲜、呼吸过程则受到阻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也受到抑制,甚至造成死亡。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菌丝易衰老,甚至很快死亡。而霉菌或其它杂菌都喜欢在这种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因此,选择菇场和建造菇房时,必须注意通风条件,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光照:香菇虽然属于真菌,是异养作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香菇是需水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备条件之一。散射光可以促进色素转化和沉积,没有光线决不能形成子实体;分化后的原基在暗处有陡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则完全不需要光线,光线会抑制香菇菌丝生长,在黑暗条件

篇六 香菇栽培技术视频
香菇栽培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4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