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生物链技术显奇效 轻轻松松挣大钱

  您也许曾有过辉煌的养殖成果,但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使您陷入了困境,您可能正在为寻找生产绿色食品、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的良策而费尽心机,您也许正在为您的养殖场的大量动物粪便如何处置而伤透脑筋,您也许在为您养殖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鸡、鸭、猪、鲶鱼、鲟鱼、塘角鱼、黄鳝、甲鱼、鳗鱼、桂花鱼、对虾、螃蟹、蛙、蝎子、蜈蚣、蛤蚧、蛇、鸽子等)因需要大量廉价的活体动物蛋白饲料而四处寻觅,这一切长期困扰您的养殖技术难题,都可以由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致富带头标兵、蝇蛆和蚯蚓养殖行业专家蒋爱国教给您破解的方法。蒋爱国发明的生物链技术,将让您采用人工处理大量廉价的人、畜、禽的粪便养殖蝇蛆和蚯蚓来代替昂贵的商品蛋白饲料成为现实。此项技术不但能显著地降低您的养殖成本、提高经济动物的抗病能力,而且生产出来的动物产品为绿色无公害食品。

  

  一、主要技术环节

  

  1.蝇蛆养殖新技术:新型的蝇蛆立体房养及蝇蛆自动快速分离新技术,仅一间面积为30平方米的蝇蛆养殖房,每天产鲜蝇蛆在30公斤以上,相当于180元动物蛋白饲料的价值,每天可满足4000~6000只鸡的蛋白饲料需求或可满足500公斤黄鳝一天的全部饲料需求。生产蝇蛆的原料为鸡、猪、牛等的粪便,每100公斤新鲜动物粪便可生产出蝇蛆10~30公斤(根据粪便的质量而定),每生产1公斤新鲜蝇蛆的成本仅0.5元左右。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您每天有几十到几百公斤廉价的高蛋白蝇蛆来饲喂您的经济动物,它们能长得不快、成本能不降低吗?

  2.蚯蚓养殖和利用新技术:蚯蚓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利用蚯蚓饲喂经济动物,具有生长快、肉质好、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但传统的养殖方法由于不会对蚯蚓进行提纯复壮,蚯蚓在养殖过程中不断退化,使养殖蚯蚓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向您传授的是一项高密度蚯蚓养殖新技术,能使蚯蚓的繁殖速度、产量比传统养殖方法提高3倍以上。特别是能完全把大小蚯蚓分开养殖,独特的饲料配制就是把蚯蚓养在室外也不会逃走。不仅教会您高产蚯蚓养殖技术,还教会您怎样对蚯蚓进行提纯复壮,防止蚯蚓品种退化的专有技术。每生产1公斤鲜蚯蚓的成本约1元。

  3.高效保健促长液的制作技术:每公斤制作成本仅为0.4元,有效活菌极为强大,对动物具有显著的保健促长作用,是功能极为强大的饲料发酵剂,十分轻松地发酵各种饲料、糟渣、潲水、秸秆、粪肥;也是除臭剂,使用后的养殖场,臭味降低80%以上,饲料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发病率降低80%,生长速度加快。如果您还被没完没了的动物生病弄得焦头烂额,被居高不下的饲料成本开支举步维艰,被养殖场的臭气弄得环保部门和邻居经常找你的麻烦,被动物的药物和激素残留问题影响了销售和效益,面对动物缓慢的生长速度又不敢使用激素而困扰……功能强大、效果神奇的高效保健促长液将是你走出困境的法宝。

  参加培训的学员除能获得以上技术和VCD光盘外,还可另获赠送以下科教VCD光盘和技术资料:1.《生物链在养殖业上的应用》;2.《家庭养殖黄鳝技术》(配黄鳝生态养殖技术资料);3.《水蛭的人工养殖》;4.《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5.《甲鱼的养殖技术》;6.《乌鱼的养殖》;7.《鸭的饲养》(配全发酵料养鸭新技术资料);8.《

[1] [2] 下一页

篇二 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黄雄芳种植余甘果年收入千万元

  在广西平南,有一种漫山遍野生長、味道有些酸涩的余甘果,在村民眼中它既不值钱也没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个叫黄雄芳的人,却利用这种野生小杂果做成了非常赚钱的产业。如今其产品不仅在北京、上海各大超市是俏货,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他一年的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并且带动几千户山民发了财!

  一条信息让他放弃养鱼,自种“苦”果 【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今年70岁的黄雄芳,是广西平南县丹竹镇廊廖村人。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万元户还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时,他通过承包水库养鱼,已成为县里第一个10万元户。当人们拼命跟风想通过养鱼发财时,他却培育出一种叫金丝塘角鱼的新品种,再次成为当地养殖业的领跑者。然而,这位“神人”有一天却突然放弃养特种鱼,在地里种起了一种叫余甘果的野生果树。

  黄雄芳改行种余甘果的事慢慢地传开了。人们无法理解,这种野果子拇指般大小,因为味道又酸又涩很难吃,根本不值钱,再说山上野生余甘果树那么多,黄雄芳为什么要把它移到地里种植呢?

  原来,当时《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科普文章,将余甘果与我国北方的野生树种沙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生态特征、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药用保健价值,甚至树形都惊人相似。因此有“北有沙棘南有余甘果一说”。沙棘开发在北方热火朝天,已形成产业化,比如沙棘汁瓶装饮料等,一些企业年产值高达数亿元。而余甘果还停在待开发状态,如果把余甘果加工生产成果脯、果酒和果汁罐头等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非常好。因为这种野生小杂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标准的“第三代水果”。黄雄芳敏锐地意识到,只要培育出产量比较高的新品种,就一定能赚大钱!【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转眼5年过去了,黄雄芳播到地里的余甘果种子从没出过苗。难道这种野生果树确实无法进行人工种植?黄雄芳失望地把剩余的果核拉出去倒掉,准备放弃这个项目。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倒掉的种子竟很快发芽!他终于发现原因:余甘果的种子被一层厚厚的硬壳包住,经过太阳爆晒,外壳裂开后,里面的种子才能发芽。 【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种子发芽成長结果后,又一个难题出现了:野生余甘果果质不佳,产量很低。后来,黄雄芳发现岭坡上一棵有230年树龄的余甘果老树结了850公斤果实,而且这棵“树王”结的果个大味道好。于是,他从“余甘树王”上精选200枝在余甘果新苗上进行嫁接。1997年,黄雄芳费尽心血终于培育出个大肉厚、产量高的余甘果新品种,被当地科委命名为“平丹一号”。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人工培育余甘果的空白。【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开出优厚条件,打动乡亲一起干

  这一年,黄雄芳投资几十万承包250亩地,大量培育余甘果苗。他相信当地人会像以前一样,跟着自己一起干,可这一次他失算了。他很纳闷,为什么大家不感兴趣呢?

  原来村民们都怕种了卖不出去。余甘鲜果酸涩,当地人一般将余甘果用盐、糖等腌制成酸品,作为饭前开胃、饭后解腻的零食食用,用量很少。余甘果在采摘季节1元一公斤都没人要。

  没有人愿意种植,黄雄芳着急了。“几百亩余甘果苗在这里,大把的资金投出去了。”黄雄芳争取到一些亲朋好友的支持,发动他们参与进来。黄雄芳的儿子还专门跟他们签订合同,包收购,包技术管理。亲朋好友的带动再加上包技术包收购的合同,局面很快打开。1998年,黄雄芳的250亩余甘果树苗居然销售一空。

  2001年,平南县余甘果种植面积增加到4000多亩,余甘果也进入盛产期。但种植户们此时关心的并不是余甘果的产量有多高,而是黄雄芳如何把在鲜果市场占有量很小的余甘果推销出去。因为果子一旦出现滞销,他们签订的回收合同就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此时,黄雄芳早已胸有成竹。他早已得到信息,在广州、潮汕地区,腌制过的余甘果非常畅销。他到那里考察,并在当地拜师学艺。通过一次次的数据比对,他逐渐掌握了余甘果加工的标准,终于能亲手把酸涩的余甘果制作成美味可口的休闲小零食。

  收购了余甘果,黄雄芳便拿出所有积蓄,另外又贷款2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38亩的加工厂。他首先开发果脯供应广东市场,接着又开发出了果醋、果酒、果茶等余甘果系列产品。产品很快就顺利打开销路。

  与旅游联姻,深山小野果迷倒城里人【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经过改良的新品种鲜果不仅不再酸牙,而且甘甜中有一股香醇,口感非常好。可是因为缺乏宣传,外地人对它根本不了解,真是千年金果“藏在深山人未识”。怎样才能让外地消费者更快地接受它呢? 【唐角鱼养植与技术】

  2006年9月黄雄芳和女儿带着照片来到平南县一家旅行社,找到负责人农君薇,打算跟她合作办旅游,借此推销自己的产品。黄雄芳免费提供旅游景点的想法让农君薇心动,农君薇便过去看看。“那些叶子全部落下来,每棵树上的果子金黄透明,一串串的,太震撼了,美得令人心醉!”

  有趣的是,余甘果每年多次开花,多次结果,从7月到次年2月,果成熟在树期長达7个月。挂果期,一串串晶莹欲滴的果子结满枝条,尤如水果瀑布。更绝的是,别的水果如苹果、柿子等落叶后必须马上采摘,否则一到霜降果子就会被冻得烂掉。余甘果却非常奇特,树叶全部脱光后,还能照样成長,在树上呆三四个月,形成一道非常罕见的奇特景致。

  旅行社很快就开始与黄雄芳合作。在外地人前来游玩的时候,黄雄芳借势增加一些活动。用发奖品的方式,让游客在果园参加的游戏活动中,非常高兴地接纳这些新奇特色产品。比如余甘果酒或余甘果醋等,因为在市场上买不到,大家觉得非常稀罕。同旅行社联姻办旅游的做法很奏效,他的鲜果及其它加工产品很快通过游客的口耳相传打开了桂林、柳州和南宁等地的市场。

  春节期问,公司把部分反季节鲜余甘果放到各大超市,每公斤卖到26元,比正常季节高了近10倍,乐得黄雄芳做梦都在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6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