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诗集

| 澳大利亚留学 |

【www.guakaob.com--澳大利亚留学】

篇一:《诗歌类图书》

诗歌类图书

1929 《慈母的悲哀》王显庭译(上海: 世界书局, 1929)

收《慈母的悲哀》([爱沙尼亚]F.Tuglas),《祖母》([瑞士]E.Rod),《屋顶老人》([澳大利亚]R.M.Rilke)等3篇外国短篇小说。

傻按:此书影印本正在搜集中。此内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将里尔克归为澳大利亚人,疑为手民之误。据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卫茂平著; 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第193-198页)介绍,此书中的译文,为里尔克文字第一次被翻译成汉语。

1934 《交错集》梁宗岱译(桂林: 华胥出版社,1934年)

傻按:译有里尔克《老提摩斐之死》、《正义之歌》、《欺诈是怎样到了俄国》、《听石头的人》。

1936 《西窗集》卞之琳著(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6. 3)

傻按:收卞之琳据Sussane Kra法译本转译《旗手》。据“卞之琳主要著译书目”(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卞之琳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第271-272页),似乎卞仅译过里尔克此种。

《一切的峰顶》梁宗岱辑译(上海: 时代图书公司, 1936. 9)

傻按:收梁译《严重的时刻》、《这村里》、《军旗手底爱与死之歌》,亦见湖南文艺出版社“诗苑译林”丛书《梁宗岱译诗集》。梁译“旗手”缺里氏原文的“作者题记”。 《新诗》1936年第1卷第3期(上海: 新诗社,1936)

傻按:52-69页“里尔克逝世十年祭特辑”下,是冯至早年的全部里尔克译诗并一篇纪念文字《里尔克》,所谓冯至译里尔克诗,最具影响的尽在此,因此,《新诗》虽为期刊,亦列入。

1938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8年) 1943 《罗丹》梁宗岱译(正中书局, 1943年)

傻按:《交错集》、《一切的峰顶》、《罗丹》,再加上《诗与真》(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中题为《论诗》的致徐志摩的信中有里氏《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第13章)片断译文,乃宗岱先生译里尔克全部。梁译里尔克,诗情勃然,瑕不掩玉。惟憾此后宗岱先生于德语文学独着力于Faust,一生未竟。 1944 《黎尔克诗选》吴兴华译(中德学会,1944年)

傻按:收为“中德对照丛刊第三种”,据《吴兴华诗文集·文卷》介绍,收译诗30首,部分诗歌采用德文、中文对照的形式(参见吴兴华著;《吴兴华诗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297-300页。惜,独不存《黎尔克诗选》)。臧棣编《里尔克诗选》(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9,第96-150页)收有27首。

1947 《春情曲》林凡译(南京: 正风出版社,1947)

傻按:Dasha未见此书。据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介绍,收有里尔克诗5首。(参见《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第196页)

1958 《时间之书》黄时枢译(台北: 现代诗社, [民47])图书馆的诗集

傻按:黄时枢,笔名方思。据“国家图书馆(台湾)”数据库存目。 1959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建文书局,1959年) 1967 《里尔克诗及书简》李魁贤译(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7[民56]) 1969 《给奥费斯的十四行诗》李魁贤译(台北: 田园出版社, 1969[民58])

《杜英诺悲歌》李魁贤译(台北: 田园出版社, 1969[民58])

1972 《和亚丁谈里尔克》程抱一著(台北: 纯文学出版社, 1972年[民61])

傻按:将程抱一此书列入,因其所译里尔克亦尽在其中。惜,译著此书时,程先生年龄尚轻,迄今未做修订。

《马尔泰手记》方瑜译(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72年[民61])

傻按:是为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惟一汉语全译本。方瑜于《译序》中说:“执笔翻译《马尔泰手记》,对我而言,实在有点不自量力。起初也没有想到终于能够将它全部译出来,如果没有外子的帮忙,这本书决不能有完成的一天,他根据四本不同版本的日译本,帮我解开了书中许多难解的语句。”此语诚然。

1976 《一切的峰顶》沉樱编(台北: 大地出版社, 1972[民65])

傻按:沉樱,即陈锳女士,至死,名义上仍为梁宗岱妻。林海音《念远方的沉樱》中对此书的出版缘由有记载。

1977 《形象之书》李魁贤译(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民66], 初版)

《杜英诺悲歌》李魁贤译(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民66], 初版)

李魁贤自注:依据富士川英郎日译本和麦金塔尔英译本译。

《给奥费斯的十四行诗》李魁贤译(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民66], 初版) 《里尔克及其作品》叶泥著(高雄市: 大业书局, 1977[民66])

傻按:据“国家图书馆(台湾)”数据库存目(数据库中将出版社“大业”被误作“大舞台”,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改)。

1979 《马尔泰手记》方瑜译(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79[民68], 再版)

1980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第38-57页:冯至译“里尔克诗文选”(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傻按:张威廉主编《德语文学词典》(张威廉主编; 德语文学词典(Lexikon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10,第944页)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冯至译《里尔克诗文选》。考“冯至年谱”(《冯至全集》第十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12,第674页),当为《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第38-57页的里尔克名下的“诗选”。此后,1991年10月,选译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Die Sonette an Orpheus)八首,刊于《世界文学》1992年第一期,再加上此前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里尔克尽在于此。冯译里尔克,率性而多有创造,晚年选译“十四行诗”八首,不见年轻时风采。 1981 《西窗集》卞之琳著(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 11, 修订版)

1983 《梁宗岱译诗集》梁宗岱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3)

1984 《图象与花朵》陈敬容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第75-115页

傻按:张威廉主编《德语文学词典》称:陈敬容译《里尔克诗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当为此书。“图象”为里尔克“Das Buch der Bilder”(现通称为《图像集》)的选译,“花朵”为波德莱尔“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的选译。陈在前言中说,译诗据英译本转译。

《西窗集》卞之琳著(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10)

1985 《罗丹论》梁宗岱译(成都: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 1)

1987 《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成名小说集》陈苍多译(台北: 名流出版社, 1987[民76]) 傻按:据“国家图书馆(台湾)”数据库存目。

1988 《里尔克》(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 魏育青译(北京: 三联书店, 1988.4)

傻按:此书德文原版有里氏作品的大量引用。魏育青此译本借当年“文化热”并“三联”之威名,影响甚广,比如“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Wer spricht von Siegen?

Überstehn ist Alles),一时之间,成为名言。

《里尔克抒情诗选》杨武能译(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11)

傻按:“四川文艺”此套丛名之为“二十世纪外国诗人袖珍丛书”,杨译本亦译自德文Taschenbuch版。

《杜英诺悲歌》(附诠释) 李魁贤译(台北: 名流出版社, 1988)

《美的人生》李永炽编译(台北: 纯文学出版社, 1988[民77]初版)

傻按:李永炽者,方瑜女士“外子”也,不谙德文。据“国家图书馆(台湾)”数据库存目。图书馆的诗集

1990 《里尔克语录》林郁编(台北: 智慧大学出版有限公司, 1990[民79]初版) 1992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台北: 帕米尔书店, 1992[民81], 一版) 1993 《里尔克如是说》林郁选编(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3)

傻按:为台湾“智慧大学”版《里尔克语录》(1990年)的大陆版,全书文字来源不详,而书中有许多大陆迄今罕见的里氏照片,惜过于模糊。

《西窗集》卞之琳编译(南昌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8. 新1版, 文学快餐丛书. 外国文学卷)

1994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北京: 三联书店, 1994.3)

《里尔克诗集》李魁贤译(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民83], 初版)

傻按:Dasha手中有此书2003年3月的“二印”,李读译里尔克三十余年,“我们自己心脏的高击球技将把我们打杀”(hochaufschlagend erschlüg uns das eigene Herz)句依旧存在。 1996 《里尔克诗选》臧棣编(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9)

傻按:坊间不易得获的吴兴华编译本,此书收有27首。书中郭良译《果园》(Vergers),为里氏法语诗首次汉译。

《里尔克诗选》绿原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11, 1999. 二印)

傻按:绿称其根据里氏德文全集,但观其行文、尤其脚注,颇多英译本的影子。绿译本,郑秀陶已经充分评论。

1997 《〈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林克译(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7. 1) 傻按:译有里氏“哀歌”和“十四行诗”、勒塞(Kurt Leese)和瓜尔蒂尼(Romano Guardini)的阐释文字各一篇。乖舛不论,林译本当为里氏“哀歌”与“十四行诗”目前汉译本中最佳。 《军旗手的爱与死之歌》梁宗岱,冯至译(台北: 洪范书店, 1997[民86], 初版) 1998 《里尔克诗选》绿原译(台北: 光复书局, 1998[民87])

1999 《三诗人书简》刘文飞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1)

傻按:所谓三诗人,为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Пастернак)、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 Цветаева)。刘据俄文版翻译此书。

《艺术家画像》张黎译(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9. 3)

傻按:曾经,张黎先生译的莱辛《汉堡剧评》,滋润了一代文艺青年。是年,张黎先生聚数十年治德国文学的功力译出里尔克的“艺术评论”,精准而畅达。是里尔克汉译中至今最有价值的版本。此书收里尔克的两部艺术评论(或称Monographien):沃尔普斯维德(Worpswede)、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所译《奥居斯特·罗丹》(“奥居斯特”为张黎译名),似比宗岱先生译本更佳。

2000 《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叶廷芳,李永平编(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1)

傻按:收梁宗岱译《论罗丹》、张藜译《沃尔普斯维德》(Dasha注,此“张藜”,即“张黎”)、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选)、冯至译《论“山水”》、王剑南译《亲爱的上帝的故事》和魏育青译《布里格随笔》(选译)。魏译里尔克,嗜词藻而重“意译”。王剑

南译“上帝”,未及比对原文细读,暂不评论。

《亲爱的上帝》龚应恬译(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0. 11)

傻按:龚应恬,Dasha不知其详,疑为“1963年8月生于浙江义乌”者。此书译文比较流畅,但不似从德文翻译。

《关于上帝的故事:里尔克写给童心未泯的人》黄瑞华译(台北: 究竟出版社, 2000[民89], 初版)图书馆的诗集

傻按:据“国家图书馆(台湾)”数据库存目。

《一切的峰顶》沉樱译(台北: 大地出版社, 2000. 7)

2001 《罗丹论》(插图珍藏本)梁宗岱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里尔克传》(德)侯笃生(Hans Egon Holthusen)著; 李魁贤译(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 2001.)

傻按:与魏育青译《里尔克》所据德语原文为同一版本。

《里尔克书信集》李魁贤译(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 2001. 10)

《里尔克诗选》绿原译(台北: 光复网际网络企业公司, 2001[民90])

2002 《里尔克散文选》绿原, 张黎, 钱春绮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1) 傻按:收里尔克部分评论、马尔特手记(选译)和书信若干。其中,钱自拟标题为“贵妇人与独角兽”的译文(第285-288页),里氏原文描述的是著名的一套六幅的法国中世纪壁毯“La Dame à La Licorne”(当年被才女乔治·桑[George Sand]得获,现藏于克吕尼博物馆[L'Hôtel de Cluny])。钱的译文与壁毯画面不一致。

《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集》史行果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2. 2) 傻按:迄今,Dasha尚无精力详细比对原文阅读此书,暂不评论。叶廷芳对此书评价甚高,不过,将《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列入“艺术随笔”,似有不妥。 《里尔克的绝唱》张索时译(台北: 尔雅出版社, 2002.[民91])

《里尔克诗选》黄灿然译(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7)

傻按:据英译本转译。

《罗丹论》(插图修订本)梁宗岱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003 《里尔克的绝唱》张索时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7)

傻按:译有“哀歌”和“十四行诗”。书名很好,封面有模仿德文“马尔特手记”某版封面的痕迹。

2004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冯至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傻按:仅“读秀”()上有此信息,未见此书。

《给青年诗人的信》冯至译(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4[民93]初版) 2005 《杜伊诺哀歌》刘皓明译(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1)

傻按:有“疏义”、精选参考书目、注释,并附译若干与里氏“哀歌”相关的资料。刘在书中写道:“不幸的是,我们有太多这样不负责任的抒情诗翻译了。其中有些这样的翻译的不负责任,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第68页),真的很不幸。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刘小枫选编, 林克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 傻按:此书与林克最初译本内容上没有差别。那时的书名是《〈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此版改为《〈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那时的编者是刘小枫,只是没有署名,此版封面上留下了“刘小枫选编”的字样;那时此译本被列入“基督教学术文库”,此版改为“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此版紧跟时尚添加了许多精美的插图,刘小枫的编者前言也变了。不变的是林克上一版诸如:“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es nähme / einer mich plötzlich ans Herz”,第5页),Lucifer译为“拉斐耳”(第154页)„„刘在“编者前言”最后说:“国朝学界对里尔克的研究相当贫乏,醉心里尔克诗文的人很多,里尔克诗集

译本也不少,但迄今未见有人肯花功夫做注释本,或者编译有关里尔克的研究文献——仿佛个个在灵魂方面是高人,懂得了里尔克。笔者选编这个集子,起因正是自己读不懂里尔克。”(前言第3页)

《里尔克精选集》李永平编选(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4)

傻按:冯至的关门弟子(1993年冯卒,1994年改为叶廷芳带培)、德语语言文学博士李女士,选编了许多从英译本转译、错讹得不堪入目的译诗;或云,北京燕山此“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的校对比以往严谨,此言大谬;北大德语系博士生导师孙凤城女先生的名字,该书从头到尾皆错为“孙风城”。此“精选集”中,第一次出现的有李永平全译里尔克的“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第192-229页)并若干散篇;徐畅译《布里格随笔》(第320-473页);杨宏芹译“随笔”若干(第612-646页);林克译《里尔克书信选》(第651-704页)。其中,徐畅译《布里格随笔》为大陆第一次全译本,译文尚嫌粗糙,但值得一读。 《里尔克格言集》林郁编(台北: 智慧大学出版社, 2005. 4)图书馆的诗集

编后记:

辗转迻译,言意必致亡失。文学,文字之艺术者也。是以转译者,概不讨论。

刘小枫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第四章《新浪漫诗群的掘起、其思和呼唤》(刘小枫著; 《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10,第184-212页)中,对里尔克有大量的评述,中间引文,多自冯至(《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和梁宗岱。但如“唯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 在颂扬,在欢呼”句、《杜伊诺哀歌》片断等,似为刘氏亲手操觚,颇多灵性。惜未有完整译文,故不列入。此书尚有台湾版本:刘小枫著;《浪漫·哲学·诗:诗化哲学的试探》; 台北: 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90。上海三联书店的“刘小枫论著系列”中有此书修订版的书目,但迄今似乎未见出版。

“早期台湾诗坛的现代派大将”郑秀陶先生,尚据德语译有十首“Duineser Elegien”并里氏其它诗若干,惜目前仅存于诗刊《新大陆》中,未见书籍出版。

此外,尚有两种研究里尔克的专著:崔建军著《纯粹的声音:倾听〈杜英诺悲歌〉》(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十首“哀歌”为李魁贤译本;冉云飞著《尖锐的秋天:里尔克》,成书于1996年,最早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后多次在大陆、台湾重版,译文引自多家。此二书作者,皆不通德文,研究所据,皆汉语译本,徒水中捞月耳,是以不录。

(Dasha,2005年6月24日)

--------------------------------------------------------------------------------

附:里尔克汉译散篇所存部分书目

傻按:如下书目,借助“读秀”()与手中部分纸本。关于里尔克的诔评,如茨威格(Stefan Zweig)、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Пастернак)等的相关汉译,不录;关于里尔克文字的评论、阐释,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等的相关汉译,亦不录。《梁宗岱文集》、

篇二:《图书馆好书推荐24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图书馆好书推荐24

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当自己退去了少年的无知,经历了人生百态,再次品味诗词,体会诗人的心境,不觉会有另一种相知与相识,多了一份少年所没有的感动。

在当今形形色色,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内心的确是缺少了一种宁静,一种去真正品味生活的静。我们总是在喧嚣中渴望功名利禄,不断攀升并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奋斗一生,却鲜有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或是观察下旁边的景物,来抚慰我们心灵的深处。

利用休息时间,真正平下心来去看那一首首诗词,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穿越千年的物,感受同样的情,也才真正打心底有一种对诗歌美的新认知,并感谢诗歌,或者说是千年前的诗人所带给自己的感动。

通过一首首用心灵刻画的诗歌,有拼死沙场的雄壮;有物是人非的凄凉;有单身游子的孤独;也有壮志难酬的悲壮。而对自己感受最深的,无疑是那汪如流水的岁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看着儿子一步步长大,感到欣慰快乐的同时,不免会有丝丝感叹。

当自己的那种感受无法用最合适的词来表达,这时你读到一首正合你心境的诗词,自己内心是多么开阔豁达呀。闲暇时总是抱怨没有心灵倾诉的对象,这时发现原来千年之前,有人和自己一样同感的诗人,何不快哉?

三毛一句诗说得好:“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是啊,其实生活无论是快乐亦或是痛苦的,都是限量版,我们都该好好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在旅行中,不忘观赏沿途的别味风景!

篇三:《我与图书馆》

1

书籍,孕育了千百万年来的学子。好的书籍令我们赞叹,令我们心旷神怡。图书管是知识的海洋,它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我仿佛闻到了那淡淡的书的芳香。

在我居住的小区的大门前,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图书馆,在这个巴掌大的图书馆里却隐藏着另外一道风景线——丰富多彩的知识。这个图书馆的名字和它一样的富有活力“旭日书屋”。象征着我们就像旭日一样朝气蓬勃,充满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这里面井井有条地陈列着大大

小小的旧书柜,在那书柜的饱经沧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走过的痕迹,和知识的源源流传。 我又走进了这个图书馆,有是那扑鼻而来的淡淡的芳香,这是知识和纸张夹杂的香气,这香气弥漫了整整个书屋。这种味道,不是时尚女郎身上散发的香水的味道,也不是满街烧烤羊肉串儿的味道,这是一种无形更胜有形的味道,每当我闻到这种味道,就像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这里的书的种类很多,有中、小学生必背诗集,中、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小学生常背词典等等,学得我不亦乐乎。还有各种各样的奇幻小说——武侠小说让我们走进虚构的古代搏斗时的腥风血雨,网络小说带领我们来到一个刺激的世界,让的大脑生动活跃,富有想象力。此外还有各种杂志,虽然封面的时期已经过时了,经过多人的翻阅,纸张已经发黄,并且带有深深的皱纹。虽然日期过时了。但是他们的类容没有过时,每篇文章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们得到一个真理,真理是永远存在的,类容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有些时候我会在这里借阅一写书籍,有些时候我会停下脚步来,吮吸那淡淡的书的芳香。

图书馆的诗集

这里的老板我再熟悉不过了,每次有人借去书的时候,他总会上下打量一下顾客,那是因为他怕会碰到无赖将书拿回去就再也不回来了,想记住他长什么样子。我打心眼儿里恨那些人的自私和不讲信用,与此同时,我深深地喜欢着那个巴掌大的图书馆。喜欢这里隐藏着的知识,喜欢那淡淡的书的芳香。

我和这个小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写下这片文章时,我仿佛又闻到了那清淡而幽雅的书香。

2

我与图书馆之缘 图书馆是书的海洋。图书馆是知识的世界,图书馆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妈妈去湘乡图书馆看书,那里很安静,看书的每一个人都一声不吭,只听见哗啦哗啦的翻书声,每个人都不想惊扰他人。图书馆的摆设很朴素,几张干净的桌子,几排靠墙的书架,各种各样的的报刊杂志等着我们去吸取精神营养。

几年来,我有空就去图书馆,去排解寂寞释放烦恼,让自己丢弃一些伤心而沉重的包袱,让自己花一般的年龄在书海中遨游。

在图书馆,《科学世界》让我知道了很多秘密;《海伦8226;凯勒-----自传》让我知道了一位残疾姑娘的奋斗;《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爱在人间是多么重要,无私的爱是多么伟大。 上学期的一个周末,我与妈妈来到图书馆,那段时间我正和班上一位同学冷战,谁也不让谁,关系很僵。可那次图书馆之行成了我们纠纷的转折点。到了报刊阅览室,我和妈妈分别找了一个座位,我挑了一本《故事大王》,看着看着,一篇故事把我吸引住了。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芸芸的女孩,与同桌君君吵架,君君是个调皮鬼,爱搞恶作剧,这让芸芸很生气,一次芸芸和爸爸去德克士,恰好碰见了君君,两人对视了一下,又若无其事地装作不认识,细心的爸爸发现了女儿有点异常,就问:“刚才那个男孩是你同学吗?”“嗯,是的!”“你为什么对自己的同学这么冷淡呢?”“他是一个超级淘气鬼,上个星期还和我吵架呢。” “朋友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即使你是有理的一方,也要主动和好,这才是一个懂得宽容的好孩子。”芸芸开始很迷惑,后来爸爸又给他讲了一些道理,最后芸芸主动走到君君面前,微笑着说:“你好,和我们一起吃薯条吗?”君君脸上布满了惊讶,激动地握住芸芸的手,口里不停地重复:“你好” 从那以后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看完那个故事,我陷入到沉

思之中,觉得自己与芸芸的故事很相似,同学之间本来是芝麻小事,但因此不说话,就是大事了。想到这里,我在图书馆给那位同学写了一封信。

与图书馆结缘,是妈妈给我最好的礼物,也是我最珍视的情缘。

3

我与图书馆之缘 图书馆是书的海洋。图书馆是知识的世界,图书馆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妈妈去湘乡图书馆看书,那里很安静,看书的每一个人都一声不吭,只听见哗啦哗啦的翻书声,每个人都不想惊扰他人。图书馆的摆设很朴素,几张干净的桌子,几排靠墙的书架,各种各样的的报刊杂志等着我们去吸取精神营养。

几年来,我有空就去图书馆,去排解寂寞释放烦恼,让自己丢弃一些伤心而沉重的包袱,让自己花一般的年龄在书海中遨游。

在图书馆,《科学世界》让我知道了很多秘密;《海伦8226;凯勒-----自传》让我知道了一位残疾姑娘的奋斗;《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爱在人间是多么重要,无私的爱是多么伟大。 上学期的一个周末,我与妈妈来到图书馆,那段时间我正和班上一位同学冷战,谁也不让谁,关系很僵。可那次图书馆之行成了我们纠纷的转折点。到了报刊阅览室,我和妈妈分别找了一个座位,我挑了一本《故事大王》,看着看着,一篇故事把我吸引住了。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芸芸的女孩,与同桌君君吵架,君君是个调皮鬼,爱搞恶作剧,这让芸芸很生气,一次芸芸和爸爸去德克士,恰好碰见了君君,两人对视了一下,又若无其事地装作不认识,细心的爸爸发现了女儿有点异常,就问:“刚才那个男孩是你同学吗?”“嗯,是的!”“你为什么对自己的同学这么冷淡呢?”“他是一个超级淘气鬼,上个星期还和我吵架呢。” “朋友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即使你是有理的一方,也要主动和好,这才是一个懂得宽容的好孩子。”芸芸开始很迷惑,后来爸爸又给他讲了一些道理,最后芸芸主动走到君君面前,微笑着说:“你好,和我们一起吃薯条吗?”君君脸上布满了惊讶,激动地握住芸芸的手,口里不停地重复:“你好” 从那以后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看完那个故事,我陷入到沉思之中,觉得自己与芸芸的故事很相似,同学之间本来是芝麻小事,但因此不说话,就是大事了。想到这里,我在图书馆给那位同学写了一封信。

与图书馆结缘,是妈妈给我最好的礼物,也是我最珍视的情缘。

篇四:《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

文/runninglife

1、一无所有的青葱岁月

2007年,我大学刚毕业,因为年轻气盛,放弃了一份别人看来不错的工作,只身踏上北上的列车。

从此,开始了我的漫漫北漂生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女孩和我一样,来到北京,身无分文,或者仅有够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当时我寄住在朋友家里,当然也是换了几个地方,一边投简历,一边找工作,一边找房子。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因为北京的秋天很美,她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现在回想起来,那段青葱岁月虽然拮据,但是也有别样的乐趣,和朋友们去吃烤串肉饼,在三环的天桥上看滚滚车流,和中介斗智斗勇,午夜在无人的马路上奔跑……那样的生活我想这辈子是再无机会体验了,而当年合租的伙伴们也已踏上了各自的生活道路。

好吧,变化是怎么开始的呢?因为人是不可能一直满足于现状的。我希望做语言或者对外汉语的工作,可无奈我的本科学位是旅游管理,管理学学士,加上不是在北京上学,很多公司——我们暂且认为他们的hr都是生活经历有限的人吧哈哈,除了清华北大基本上不知道别的学校,所以我要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工作是很困难的。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在那段灰暗间杂青葱的岁月里,理想之火还在隐隐燃烧,可是对于职业现状的不满又使我郁郁不得志,我常常感觉迷惘和惆怅,然而正是那段岁月我写了许多的诗歌,有一首还发表了,得了60块稿费。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些课程信息,决定几千块钱去b校报一个对外汉语的班,这个专业在国内来讲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对于学术的渴望使我不顾财务状况,也不顾上班的辛苦,每周二、四下班后挤车去学校上课,周六也去。半年下来,我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并且获得了证书,当然其他人也都通过了——可是最重要的是,在这半年里,我对于语言习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了08年的夏天,因为对部门总监的满腔愤怒,我决定辞职,当时我并没有想好后路,一边给人做英语家教,一边查了语言学研究生考试书目。我买下了那些书,并且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考研!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没有攒下什么钱,仅在辞职时拿了一点工资加上家教的三千块,一共5000来块钱。但是青春嘛,没有这么一段还叫青春吗?

2、辛苦的备考路

辞职后,我每天除了偶尔的写作,就是看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因为有一个室友是开淘宝店的,因此白天都是我们两个在家。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有人聊聊天,坏处是她放的音乐严重影响我的学习效率。碰上她去动物园进货的那天,晚上大家回来,一群姑娘们就会抢着试遍所有的衣服。总的来说,这几个月还比较快乐轻松,而那几本专业书我也自信搞得不错。

十月底,因为淘宝店老板娘曲折的爱情故事(当然每个姑娘可能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可是她,决定要离开小伙伴们去广东江门追随他的夫君,而我们其他的室友,一对小情侣决定回湖南或去深圳发展,另外一男一女从朋友变成恋人打算自立门户,还有一个小姑娘因为不堪北京的压力打算去深圳投奔阿姨——于是我,这个最晚加入他们却必须要坚守到最后的姑娘,落单了。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和小情侣合租,可是一来我付不起房租,二来他们也不会舍远求近去海淀找房。于是我开始了一边备考一边找房的辛苦的日子,但是好在运气不算太坏,在学院路近北五环的一个三居室里,我看上了一间主卧,1200的月租让仅剩几千块的我大惊失色,二房东在主卧里安排了一个上下铺,并且把她的新同事找来平摊房租,而且那个女孩竟然和我是老乡,而且这个房子只出租半年,半年以后可以续租!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可见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七八点起床去学校图书馆,晚上十点回房间睡觉。北京的冬天可真冷啊,夜里从车站到房间十几分钟的路程让我痛苦不堪。而白天呢,我为了省钱,常常吃白菜豆腐,并且舍不得买保温杯,只好把塑料杯子放在暖气片上——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终于在一个深夜发了高烧,一个人去小区诊所打点滴的时候,还带着政治考研书呢!

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了,如果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我也必定没有这么大的决心。

后来,我也找家里要了一点钱,当然不忍多要。

2009年的1月,考完了,走出校门那一刻,华灯初上,我突然流泪了。

3、等待的煎熬

在等待分数和复试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濒临崩溃,各校复杂的分数线和录取机制就不赘述了。总之北语自己定分数线,而且分数出来很晚。我因此常常失眠做梦,同时也在找工作。当我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抱歉我现在忘了,但不管怎样比国家线高一些)可b校是自己划线,于是我又开始了艰辛的调剂之路。我把北京所有的大学网站翻了个底朝天,把所有的相关信息写在本子上。是的,我想在读这篇日志的你可能也和我差不多,一定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也许他们只需要爸妈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事,我们要花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换来呢?当然,这是我后来逐渐意识到的现实,当时的我还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呢。

我跑了很多学校,打了很多电话,甚至还找到被保送到x校的大学室友帮我打听消息,去那里听音韵学的课,想让老教授对我有点印象。我去了a校,那个高中就是我的理想大学的地方,我去那里交了调剂申请表,招生老师很温和,但是并没有看我,只看了一眼我的申请表,问你本科不是这儿的?你也不是应届毕业生?你的希望很渺茫,你确定你还要申请吗?我心想我可是省下了饭钱打车来的,于是很坦然地告诉他,当然交了,既然来了为什么不交。

如果你的人生也遇到了这么一个和善的招生办老师,你真的很幸运,他至少看了你的调剂申请表,至少对你说了一句不是完全敷衍的话,而你呢,也是通过自己十足的意志,一步步走到这时候来了,那么后面的事就交给上天吧。

一个周五还是周六的上午,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问你是xxx同学吧?你还愿意来a校复试吗?我停顿了几秒钟,然后说愿意啊!当然愿意啊!

挂了电话的时候,我嚎啕大哭,真的是嚎啕大哭,即使失恋也没有这么哭过,因为这半年多,的确太辛苦了,我抄了好几本语言学笔记,又背了十遍,我把该死的政治书也吃下去了,我做了这十年来的卷子,不计其数……然后我哭着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五分钟以后,北语终于给出了分数线,我过线了。这一天,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原来上天不会轻易辜负我们的努力。可是我没有好好准备复试啊,而且b校的语言学复试非常难,我很发愁。两个复试在同一天,我必须二选一。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这么幸运可以二选一,最后我选择了相对简单的a校,因为据我了解,a校当年有复试的真题集出售。我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去买了真题集,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备考。

笔试、面试……是的,后来我就去a校上学,这个我曾经多么向往的学校。

4、大龄女硕士的生活

但我仍然没有钱,考研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和家里给的钱,而专业学费是一年10000,我申请了助学贷款,每年可以贷6000,然后报了一个汉办的语言项目,一个月还能领500生活费,当然我不光是为了生活费,这个语言项目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这一年是人生中学得最多最充实的一年,我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德语和专业课,当然每天六节德育课的强度也是这辈子不会再有的学习经历吧。但是出于对语言的喜欢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差不多一直是班里最好的学生,最后也顺利拿到了四级证和优秀学员的称号。很有成就感是不是?201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没有存下什么钱,我的钱本身就很少,还要买衣服,买化妆品——对啊,大龄女青年还不化妆那可怎么办啊,就算平时不化妆,遇到重要的面试还是需要的吧。其实我们宿舍的女孩子都比我省钱,她们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里都有兄弟姐妹,不过也有男朋友的接济的。她们的男朋友有的在部队,有的已经工作,她们还要考虑结婚和房子的事。我也不是觉得省钱不好,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们不需要为了省钱而错失一些机会,一些让自己快乐或成长的机会,一些让自己体验那美妙青春的机会,这些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是的,我们的人生就是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我们的青春也是一样,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呢?

而我,终于等来了我的机会,考研之前我的考虑就是选择这个喜欢的专业,参加一个海外项目。然后我如愿以偿地通过了澳洲项目的考核,虽然没有等到德国项目,那也无妨。但是很遗憾,我是宿舍里唯一一个获得这个机会的人。如果我是另外那几个没有通过的,试想一下,我们交了同样的学费,也同样参加了语言项目(只是语种不同),却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心里会不会怨恨这个世界的不公的呢?我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尤其是求学阶段这样朴素的愿望。可是仔细想想,成长的经历确实不同,每个人获得的机会也不同,可是面试的时候一套漂亮的套装,一双不错的鞋子就是你的武器,而平时所谓的不务正业的兼职或者社会活动也是无形中为你的竞争增加了筹码。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让自己更爱美更有学识更有见识也更沉稳。当然运气也是要有的。

这个澳洲的项目,使我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小桶金。在我们出国以前就得到了七个月的报酬,我揣着10000澳币,踏上了飞机。为什么我没有像别的同学那样拿着钱先去还助学贷款呢?因为贷款是免息的啊,而且那时的我仍然不想存钱,我怀着伟大的青春梦想,打算一边在澳洲教学,一边游澳洲,并且写一本关于澳洲生活的书——虽然写书的计划最后被搁浅了(害羞地笑)。

5、美好的澳洲生活

我被分在m市的一所公立学校,运气嘛,人人都会有好有坏,鉴于我这些年运气不赖,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去的学校比较穷,比起那些顶级私校来,我们学校穷得连合约的住宿都无法提供了。我寄人篱下,而且再过两个月就快没地方住了。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的旅行计划,我拿着自己的钱,和项目的小伙伴们去了塔斯马尼亚,又和学生们去了悉尼,在歌剧院花大价钱看了<蝴蝶夫人>,在海滩晒太阳,不过比起那些富有的学生们,我坚持只吃超市买来的食材,自己在旅馆厨房做。因为我的钱不够奢侈的消费啊。后来我又自己设计了一条自助线路从墨尔本-阿德莱德-爱丽丝泉-达尔文-阿德莱德袋鼠岛-墨尔本,这条纵贯澳洲的路线没有人响应,我坚持要自己走,后来豆瓣有个小女孩决定加入我。这场旅行,使我永生难忘。是的,如果没有钱,我们就无法成行,如果我把钱还贷款,或者害怕浪费,那么着永生难忘的体验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我坐上了世界上最长的火车线路,见到了“世界的中心”——乌鲁鲁,了解了土着人的生活,在沙漠的星空下露营,去帝王谷攀登,在达尔文看海,在阿德莱德见到最美的春色,在袋鼠岛遇到海豚海狮海豹……这一切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6、北京,北京

2012,我回到北京,完成学业,并且也是一波三折地找到了一个工作,有户口,专业对口,一切看起来都太完美了。但是,别人看不见的是我顶着病痛复习笔试,为面试买衣服,买皮鞋,做讲课准备,自己一遍又一遍投简历——对,因为我已经经历过一次求职了,这一次我比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女孩子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不再像六年前那样漫无目的地海投简历,也不再对石沉大海的邮件灰心丧气,我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会,不管自己写论文改论文有多累。

12年9月,我入职,在此之前我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就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先生。我的先生当时于我还是陌生人,因为一条搬家的微博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他说09年考研调剂时我曾经从论坛里加了他的msn,问了关于传媒大学的一些调剂信息——这些我可能确实记不清了,因为我问的人太多了——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关注我的博客,后来是微博——直到入职前我一直保留着写作的习惯——然后他就这样出现我的生命中,13年的6月29,他拿着玫瑰和戒指——还有两本印着我名字的诗集,向我求婚了。那些诗,都是一个北漂女青年怀着理想、迷惘写下的贴在博客里的,那些照片,都是那个女青年在北京的点滴时光——我终于相信,我们的现在都是由过去组成的,过去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思考每一段经历造就现在的你,没有那些迷惘的岁月,也不会有我的诗歌,尽管它们并没公开发表过;没有那些艰难备考的日子,我的先生和我也许不会有任何的联系;没有过去的我,就不会有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们。

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准备、创造财富,但财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丰富的人生才是我们的追求。当然丰富的人生,需要我们去设计,去规划,幸福也不总是靠运气。

现在我们成立了小家,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女青年到一个拿着户口和稳定收入的已婚女,我的先生说这真是“屌丝”的逆袭。不过其实,户口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今,我已经褪去了稚嫩的外衣,开始向稳健的理财之路迈进。今天在做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这段北漂的岁月,突然很想与人交流,突然很想把自己的幸福也传递给别人。“理财”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只靠投机的。最开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慢慢走,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许这路会曲折,但是谁的青春又不是呢?

7、向财务自由迈进

如今我们的收入比较稳定,两个人大概年收入三十万(包括公积金)。我的先生在几年前自己购置了一套房产,而我也在不久前在外地购得一处小户型。当然都有贷款。因为我上班早,所以先生的房子出租,月入2700,在二环租了一个5000的两居室(北京的房价确实太贵)。除此以外,我使用十二存单法每月存入2000,已经进行了一年,货基2000,最近开始定投,预算在2000-3000。同时,这两年,我自己购置了一些黄金饰品。保险方面我自己很早就购得两份可返还的重疾险,去年又和先生一人购得一份分红型的年金保险,相当于养老保险的补充。算下来,净资产大概在140万左右,考虑到北京的房价,这样的净资产并不为多,但是对于我们两个都是白手起家的80后而言,我想这已经是不错的第一步了。

关于家庭资产的配置,以后我也会写详细的心得,也会继续学习。这一年,我一改以前毫无顾忌的个性,开始精打细算,研究理财。理论学习加实战,效果还是不错的。

相比起07年那个初到北京的小女孩,我已经成熟了许多,对于财富的态度也自然发生了改变,不变的是追求理想人生的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32289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