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 英国留学 |

【www.guakaob.com--英国留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得益于他们体制的发展,考试中一般都会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问题,但解答题较多!今天历史君列举几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易混及考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辨析:所谓君主立宪制,即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英国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注意: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18世纪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得以最终确立。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易混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国王、议会、内阁的作用。国王: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其作用是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经国家元首任命。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只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的监督。

真题扫描:2008年上海单科B,13题考了英国光荣革命后政治体制的变化,海南单科,13题考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颁布的嗣位法所发挥的作用;2009年上海单科主观题考了英国革命期间政体的变化;2010年山东文综,15题考了1688年政变,江苏单科15题考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

高考视角:高考常考点,客观题重在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可提供相关材料,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旨在客观反映君主立宪政体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政体的比较

辨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政府首脑是首相,议会是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和首相负责,法律依据是1689年《权力法案》。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权力在议会。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每届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对议会负责。法律依据是1875年宪法.

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不得超过两届。总统对选民负责,国会与政府之间坚持制衡原则。法律依据是《1787年宪法》。注意:宪法还规定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制等,“联邦制”指国家的结构(组成)方式,“三权分立”是权力运行机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掌握行政、立法、军事大权。宰相是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议会和政府对皇帝负责。法律依据是《德意志帝国宪法》。

易混点:第一,英、德国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权,而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具有专制主义色彩;英国政府首相与内阁一起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首相对皇帝负责;

英国议会掌握国家大权,可有效限制王权,而德国议会只拥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

第二,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相似处:国家元首都是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掌握行政大权,并与议会形成分权制衡的关系。不同点,议会制共和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国家元首由议会选出,没有实权,对议会负责;总统制共和制的总统掌握着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民选产生,不对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国会。

真题扫描:2010年天津文综主观题考了“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浙江文综主观题考了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限制的,并对三权分立进行评价;2009年上海单科,10题考了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天津文综考了1787年宪法的作用,福建文综主观题考了法国政体。

高考视角: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准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供相关材料,利用材料信息分析相应国家选择政体的缘由及作用;能利用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客观地评析。

3.美国1787年宪法

辨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一、在国家结构上,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二、宪法将政府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各个部门的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北美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等。

明确:第一,1787年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利益的体现。北美独立战争后,北方工商业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从本质上讲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种植园主实质上是农业资本家;第二,宪法是大州与小州、蓄奴州与自由州之间妥协的产物;第三,它所规定的政治模式,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成功实践。第四,宪法暂时保存奴隶制,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并没有对生产力形成阻碍。奴隶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后。

易混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的内涵。《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其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法典,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法国和欧洲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宣布人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

真题扫描:2010年安徽文综,18题考了《人权宣言》产生作用的原因,天津文综主观题考了“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影响,浙江文综主观题涉及1787年宪法中三权分立理论的内容、实践及评价;2009年天津文综,9题考了1787年宪法的作用;2007年天津文综,23题考了拿破仑法典的历史作用。

高考视角:是高考常考点。客观题重在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准确理解;主观题可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件材料,要求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比较;或提供某法律文件不断完善的过程材料,从变化分析其原因并作出评析;或将法律材料与政治事件相联系,从中分析其内在的联系。

4.关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辨析:“复辟”是指政权回到原来统治者手里,并不表明整个社会退回到封建制度下,也就是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英国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复辟”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妥协的产物,“复辟王朝”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变通方式。复辟后的王权已今非昔比,过去从君权神授作为王权合法性、权威性,现在的国王权力是议会给予的(不是武力打来的),议会有权决定王位继承人。所以,当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时侯,他们又通过“光荣革命”的方

式更换领导人。相关概念,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不可能倒退到封建经济时代,与英国不同的是,波旁王朝是在反法联盟的军事保护下复辟的。

5.北美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区别

辨析:①政治、经济基础不同: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经济制度、议会制度和文化宗教信仰都移植到北美殖民地。到独立前,北美的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得到发展,且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拉美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之下,盛行封建大地产制,没有形成统一市场,更没有形成统一民族。②从过程看:北美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即大陆会议,统一的领导人及军队,即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统一的旗帜,即《独立宣言》,同时还得到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国际援助;而拉美是各自为阵、分散行动,无统一纲领,也无外援。③领导阶级:北美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领导;拉美主要是白人地主领导。④性质:都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北美在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⑤结果:北美独立后,不仅推翻了殖民统治,还完成了广泛的政治、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很快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拉美独立后,大庄园制等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政治上处于独裁统治之下,发展困难重重,只完成了民族革命。

真题扫描:2007年江苏单科,17题考了美国开国者;2008年广东单科主观题,29题考了英国在北美的政策、独立后美国与英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2009年上海单科,8题涉及拉丁美洲,全国文综Ⅱ,17题考了美国联邦政府。

高考视角:提供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相关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或提供对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的评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鉴别分析。

6.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辨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政府为扭转战局而采取的革命措施。注意:第一,只是废除南部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度,没有参加叛乱的蓄奴州,奴隶制继续存在(孤立叛乱者,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第二,解放黑奴不是目的,而是维护联邦政府统一的手段。拯救联邦是林肯政府的最高目标(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利益,而不是着眼于黑人奴隶的利益);第三,“宣言”的颁布,不仅孤立了叛乱诸州,还为美国的发展解决了劳动力。因此,林肯政府不但化解了联邦政府分裂的危害,也为后来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易混点:相关概念之间的差别,如沙俄废除农奴制。俄国是用和平的方式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且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真题扫描:2010年安徽文综,19题考了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看法;2008年四川考区,21题考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2006年广东单科,19题考了南北战争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

高考视角:主观题的可能性较大,可提供与南北战争相关的材料,分析战争的目标、性质及作用等;或提供材料,设置新情境,分析其影响;或将美国解放黑奴与中国解放西藏农奴进行对比,说明维护国家统一、主权高于一切。

7.德意志统一与意大利统一

辨析:相同点:①都有一个统一领导的核心力量和核心人物;②都采取外交和王朝战争相结合的手段,且最后都是按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③统一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都要排除阻碍统一的强大势力奥地利。不同点:①虽都采取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但意大利还出现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加里波第的远征军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运动,但意大利广大地区处于外国统治下,所以还有民族解放的性质;③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是借助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如借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有利时机收回了奥地利和法国控制的地区。

真题扫描:2010年全国文综Ⅰ,21题考了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目的;2008年上海单科考了普法战争、俾斯麦;2009年重庆文综,21题考了色当战役的影响,北京文综,23题将普鲁士战争的胜利与一战、二战相联系;2006年上海单科,27题考了普奥战争。

命题视角:客观题重在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主观题重在国家统一这个主题下摘引相关材料,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8.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综合认识

辨析:新政的“新”,一是新的理论和政策: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二是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三是新的起点:新政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四是新的模式: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给我们新的启示:第一,国家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生活,是新政应对危机的基本思路。国家在解决危机、应对社会问题中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政府不仅要承担起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还应对人民生活保障负责。第二,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法律的权威进行社会救济,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第三,“以工代赈”的方式,既达到社会救济的目的,又有利于国民精神的重塑──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实际上是把解决眼前紧迫的社会问题与促进社会长远发展相结合。

真题扫描:2010年天津文综,6题涉及新政措施产生的影响,江苏单科17题考了新政农业措施的主要目的,上海单科27题用曲线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的变化;2009年广东单科,23题考了涉及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江苏单科18题考了新政中公共工程的客观作用;2008年北京文综主观题,37题考了新政特点及对新政的评价。

高考视角:是高频考点,罗斯福新政可从多方面、多角度给我们启示。客观题重在新政内容的准确把握;主观题可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揭示新政与美国发展的内在联系;或提供新政措施方面的材料,通过有效信息的分析,揭示其精神实质;或将30年代危机与2008年危机相对比,找出其相似点和区别,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二)
必修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必修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5分,共45分)

1.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2.“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山,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由此形成并完善起来的责任内阁制( )

③ 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 ②阁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③内阁首脑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④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确立起来 B.女王掌握行政大权

C.女王已没有任何权力 D.三权分立政体的确立

4.下列两幅图片中,图1是1953年6月2 日,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大教堂加冕仪式上的 情景,真实展现了最隆重的皇家庆典的豪华场面。图2是邓小平会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情景。

图1

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 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图2【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② 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要“临朝理政”

③ 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 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5.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激烈

B.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在法国确立

6.1834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的受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食,因劳动繁重,贫民称救济院为“巴士底狱”。这反映出()

①英国工业化初期的社会贫富差别巨大 ②大量的贫困者有好逸恶劳的倾向 ③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严重 ④政府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

A.①②③ ④ D.①②④

7.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B.②③④

C.①③

英国议会大厦

清军机处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8.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和革命后,往往通过制定法律来确保革命的成果、建设新的社会和调节社会矛盾。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制定《权利法案》的意义是( )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C.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D.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

9.有人说: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以下对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宪章》是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开始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③在责任内阁制下,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④18世纪时英国内阁的地位不断增强,中国内阁地位却不断下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主实际上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从右图中,所得到的重要历史信息有( )

①该大厦位于英国伦敦市泰晤士河畔

②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哥特式的华丽建筑

③大厦的主人是国王

④是英国代议民主制度的象征

A.①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008年11月,轰轰烈烈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诞生,奥巴马顺利当选。而在英国,2007年6月却很平静地更换了首相,布朗接替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据此回答13---15题:

13.在美国当选总统和在英国就任首相的不同点在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A.美国总统议会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民选产生

B.美国总统民选产生,而英国首相议会选举产生

C.两国总统和首相皆为民选产生

D.两国总统和首相皆为议会选举产生

14.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右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

C.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

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15.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 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17. 美国1787年宪法有重要意义,它表现在( )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它确保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④它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有利于革命的完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19.从下列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到的共同信息是( )

A.

B.

C.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④ D.①②

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A.两国的君主实行专制 B.两国的民主发展到最高峰

C.两国的君主复辟遭到失败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20.观察下列图片,对法国社会进行初步改造的是( )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21.某同学在回答老师提问的“简述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时做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参议院

C.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议会采取两院制,具有立法权

22.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23.《德意志宪法》规定: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这表明德意志帝国具有()

A. 民族主义色彩 B.民主主义色彩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三)
第二单元第5课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课时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考纲要求]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学生用书P28~P31]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7王信奉“君权神授”,历行专制。

(2)经过

①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胜,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②复辟:查理二世恢复旧秩序,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③结束:1688年,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王位,史称“光荣革命”。

2.表现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

①确立: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①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②职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同时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政党政治:为获取议会多数席位,政党间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形成和发

展。

[误区警示] 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1)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2)光荣革命不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

[图解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主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史料研读]

史料 前王党分子尼古拉斯莱斯特兰奇证实,只是由于詹姆斯的朋友们偶然的失误,特别是国王出人意料地未能在国内矗起王家军旗,发动战争,才使英国避免了一场中世纪常见的残酷的内战。

当专制主义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在西方世界似乎都是处于上升的时候, 1688年的这种变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应低估的。

——肯尼斯·O·摩根编《牛津英国通史》

[问题] 依据史料说明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

外31个人口在2 000至2 004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 据史料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英国代议制发展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转移趋势

1.特点

(1)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2)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2.转移趋势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主题二 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要点拓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史料探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解读]

史料 ①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

(1)由史料信息①

②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

(2)由史料信息②

③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3)史料信息③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评价

【史界观点】

观点一 “光荣革命”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臵,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一批人的共同执政„„国王和议会达成协议,议会让国王当国王,国王则同意让议会凌驾在自己之上。这就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权力结构可以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加以改变,而这样做的条件是:在被统治者的坚决要求下,统治者做出适时的让步„„总之,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刘成、刘金源、吴庆宏《英国:从称霸世界

到回归欧洲》(三秦出版社·2005,2)

观点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思考感悟】

学者关于光荣革命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1)观点一认为从1640年革命爆发,几经反复,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此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2)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杨小凯论西方代议制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①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实际上没有看到这种革命方式的弊端。②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没有影响,实际上没有看到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均是在美国民主政治影响下出现的。

[对点训练]

(2015·浙江台州高三期末)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 )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制内阁政体

解析:选B。英国议会制度在光荣革命前就已形成,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说明光荣革命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故B项正确;美国、法国代议制建立是暴力方式,不是和平渐进的变革,故C项错误;英国确立了责任制内阁政体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年1考,★☆☆☆☆)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选D。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而在政变后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为王,目的是为这次宫廷政变披上合法的外衣。故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表述错误。

2.(2010·高考山东卷)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选A。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制内阁,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排除C项。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3年4考,★★★☆☆)

3.(2013·高考海南卷)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解析:选D。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D。

4.(2013·高考江苏卷)“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解析:选D。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故D表述符合题意要求。A、B、C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

5.(2012·高考北京卷)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

6.(2012·高考海南卷)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选C。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三、综合链接(3年7考,★★★★★)

7.(2013·高考四川卷)(节选)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

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概括分析归纳、论证说明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论证的能力。第(2)题“历史事件”:筛选历史事件注意题干上规定的两个限制条件,即“近代”和“限制王权”。第二小问应明确中心词是“权力制衡”,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议会、内阁、选民和政党政治等角度思考。第(3)题理解“渐进”和“灵活”的含义,做到史论结合即可。

答案:(2)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guoliuxue/64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