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习题6.2

| 初二 |

【www.guakaob.com--初二】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一:初二数学练习题17629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初 二 数 学 练 习 题上虞实验中学 杨建娟一、 填空题:1、(x-y)2+(y-x)3=(x-y)2 2、因式分解ab3-a3b= 3、4a2-12ab+( )=(2a-3b)24、因式分解a2b2-a2-b2+1= 5、因式分解m2-3m-10= 6、多项式a2-ab-3a+3b有一因式是a-3,则另一个因式为 7、多项式a3-3a2+2a经分解因式,所得结果中含有因式 个8、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 9、当x 时,分式 有意义10、当x 时,分式 的值是正的11、如图: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以∠C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1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1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14、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 15、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16、如图:△ABC中,BD、CD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BDC=110°,则∠A的度数为 17、如图:△ABC≌△EFC,AB=EF,∠ABC=∠EFC,则对应边 ,对应角 18、如图AO平分∠BAC,AB=AC,图中有 对三角形全等19、"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逆命题为 (真、假)20、△ABC中,AB=4,BC=8,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择题1、下列因式分解变形中,正确的是( )A.ab(a-b)-a(b-a)=-a(b-a)(b+1)B.6(m+n)2-2(m+n)=(2m+n)(3m+n+1)C.3(y-x)2+2(x-y)=(y-x)(3y-3x+2)D.3x(x+y)2-(x+y)=(x+y)2(2x+y)2、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 a2b2-1 B.4 - 0.25y4 C.1+a2 D.-x4+13、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的是( )A.m2-mn+n2 B.(a-b)(b-a)-4ab C.x2+2x+ D.x2+2x-14、在一边长为12.75cm的正方形内,挖去一个边长为7.25cm的正方形,则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A.20cm2 B.200cm2 C.110cm2 D.11cm2 5、(a+b)2+8(a+b)-20分解因式得( )A.(a+b+10)(a+b-2) B.(a+b+4)(a+b-5)C.(a+b+5)(a+b-4) D.(a+b+2)(a+b-10)6、多项式xy+ax+by+c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x+m)(y+n)的乘积,则( )A.ab=c B.ac=b C.a=b=c D.a=b+c7、下列各式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3x+1)(3x-1)=9x2-1B.x2-2x+4=(x-2)2C.a4-1=(a2+1)(a+1)(a-1)D.9x2-1+3x=(3x+1)(3x-1)+3x8、用分组分解法把x2-y2+6y-9分解因式,分组正确的是( )A.(x2-y2)+(6y-9)B.(x2-9)-(y2-6y) C.x2-(y2-6y+9)D.(x2+6y)-(y2+9)9、在① ,② x2y-3xy2, ③- x, ④ ,⑤

各式中是分式的有(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⑤ D. ①④ 10、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变形是( )A. =- B. = C. =- D. =- 11、按照定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或中线、或高)应是(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D.射线或线段或直线12、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A.a<12 B.a>2 C.2<a<12 D.2≤a≤1213、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6:1:5,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14、如图AB‖CD,∠A=35°,∠C=75°,则∠E的度数是( )A.35° B.40°C.45° D.75°15、如图,OA=OC,OB=O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2对 B.3对C.4对 D.5对16、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④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A.1 B.2 C.3 D.417、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那么a2=b2 B.若a>0,b>0,则a+b>0C.若x=y,那么∣x∣=∣y∣D.若a、b者是实数,且a2+b2=0,则a=0且b=018、已知:如图,△ABD和△ACE均为等边三角形,且∠DAB=∠CAE=60°,那么,△ADC≌△AEB的根据是( )A.边边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角角边19、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化简│a+b-c│-│b-a-c│的结果是( )A. 0 B.2a C.2(b-c) D.2(a+c)20、如图, AC⊥BC, AD平分∠BAC,DE⊥AB 于E, 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D平分∠CDE B.∠BAC=∠BDEC.DE平分∠ADB D.BD+AC>AB三、因式分解1、- m n2(y-x)2 + 2m2n (x - y) 22、a (a2 - 1) - a2 + 13、(x2 - 4x)2 + 8(x2-4x)+164、x4(x4-1)- x4 + 15、m4 + m2 n2 - n2t2 - t46、(x2 - x)(x2 - x - 8) + 127*、(x + 1)(x + 2)(x + 3)(x + 4) - 248、a2+b2-c2+2ab-12a-12b+36四、解答题1、已知x+y = - ,xy= - ,求多项式x3y+2x2 y2 +xy3的值2、当a=(- ) 4 ,b=2001,c= 时,求多项式a2 + a(2b-c)-2bc的值3、当a为何值时,多项式x2-2(a-3)x+25是一个完全平方4、证明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4整除5*、若a、b、c为△ABC的三条边长,求证a2-b2-c2-2bc < 06、如图,画出BC边上的中线、高和∠B的平分线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21cm和12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8、已知:如图△ABC中,∠ABC=56°,∠ACB=44°,AD⊥BC于D,AE为∠BAC的平分线(1)求∠DAE的度数(2)指出AD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9、如图,△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E、CE

分别平分∠ABC和∠ACD求证:∠E= ∠A10、已知:如图AB=AC,AD=AE,∠BAC = ∠DAE求证:BD=CE11、已知:如图AD⊥BD,BC⊥BD,AB=CD求证:(1)AD=BC(2)AB‖CD12、已知:如图,AB=CD,AD=CB,O是AC的中点,EF过O点求证:OE = OF13*、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C=CB,点D在AC上,AE垂直BD的延长线于点E,AE、BC的延长线交于F,又AE= BD求证:BE是∠ABC的平分线14*、已知:如图,AD‖BC,∠1=∠2,∠3=∠4,直线DC过E点交AD于D,交BC于C求证:AD + BC = AB(提示:在AB上取点F,使得AF=AD)15*、如图,已知在△ABC外作等腰直角△ABD和等腰直角△ACE,且∠BAD=∠CAE=90°,AM为△ABC边上的中线,连结DE求证:DE=2AM(提示:延长AM到F,使得AM=MF,连结BF)初 二 数 学 练 习 题 解 答一、填空题:1、y-x+1; 2、ab(b-a)(b+a); 3、9b2; 4、(a-1)(a+1)(b-1)(b+1); 5、(m-5)(m+2);6、a-b; 7、3;8、(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来分解;(3)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来分解;(4)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9、x≠ ; 10、x >2 11、 3,△ACD,ACB;12、钝; 13、9; 14、22; 15、40°,60°,80°;16、40°; 17、BC=FC,AC=EC,∠ACB=∠ECF,∠A=∠E;18、4; 19、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 20、0<AD<8二、选择题:1.A; 2.C; 3.B; 4.C; 5.A; 6.A; 7.C; 8.C;9.D; 10.A; 11.B; 12.C; 13.B; 14.B; 15.C;16.C; 17.D; 18.B; 19.C; 20.C三、因式分解:1、- mn(x - y)2(n - 6m); 2、(a - 1)2 (a + 1)3、(x - 2) 4; 4、(x - 1)2 (x + 1) 2 (x2 + 1) 25、(m - t)(m + t)(m2 + t2 + n2)6、(x - 3)(x + 2)(x - 2)(x + 1) 7、x(x + 5)(x2 + 5x + 10); 8、(a + b + c - 6)( a + b - c - 6) 四、解答题:1、(- ); 2、0; 3、a = -2或 a=8;4、提示: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n,2n+2,n为自然数;7、14cm,14cm和5cm;8、∠DAE=6°,△ABD,△ABE,△ABC,△ADE,△ADC,△AEC;????????1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二:八年级数学_实数习题精选(含答案)

实数单元测试题

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2、34= _____________。 3、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化简aab

c

2

bc=________________。

5、若m、n互为相反数,则m

5n=_________。

6、若

m1(n2)2

=0,则m=________,n=_________。

7、若

a

2

a,则a______0。

8、

21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9、

8=________,

8=_________。

10、绝对值小于π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代数式x

2

1,

x,y,(m1)2,

3

x3

中一定是正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若3x7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

73

B、x≥ 

73

C、x>

73

D、x≥

73

13、若x,y都是实数,且2x12xy4,则xy的值( )。

A、0 B、

1 C、2 D、不能确定

2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4的算术平方根是2 B、

81的平方根是±3

C、8的立方根是±2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15、64的立方根是( )。

A、±4 B、4 C、-4 D、16

3

16、已知(a3)2

b40,则

a的值是( )。

b

3

A、

14

B、-

14

C、

3 D、

34

4

17、计算

274

8的值是( )。

A、1 B、±1 C、2 D、7

18、有一个数的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A、-1 B、1 C、0 D、±1

1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无理数不是实数

C、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 D、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B、两个无理数的积是实数

C、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两个有理数的商有可能是无理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求2

79

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22、计算628252的值。

23、解方程x3

-8=0。 24、若x1(3xy1)

2

0,求5xy

2

的值。

25、计算

5(5

1)

5

26、若y3x223x1,求3x+y的值。

四、综合应用:(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7、若a、b、c满足a3(5b)2

c10,求代数式

bca

的值。

y2xx2

25

28、已知

)-20的立方根。

5x

0,求7(x+y

实数单元测试题 1、6 2、1 3、±

2 4、0 55 6、1,2 7、≤ 8、12 9、-2,-2 ±1,0 11----20、ADCCB CDCDB 21、55

3,3

22、92 23、2 24、3 25、4 26、3、27、-2 28、-5

10、±3,,2,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三:初二数学测试题(第二章_实数)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章测试题

(实数)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倒数是1 B、-1的相反数是-1 C、1的算术平方根是1 D、1的立方根是±1

2、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 )

A、7 B、0.5 C、2 D、0.151151115…(两个5之间依次多 1个1)3、若xy0,则x与y的关系是( ) A、xy=0 B、xy C、xy1 D、xy≠0 4、式子2x1x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x≥

111

B、x≤1 C、≤x≤1 D、x≤ 222

5、-27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是( )

A、6 B、-6 C、0或-6 D、0

5

6、化简:︱3-︱+︱︱的结果( )

2

212

A、 B、2 C、 D 、27

11211

7、现有四个无理数:57,其中在2131之间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已知:x,yx4y26y90,则xy的值是( )

99

D、- 44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 B、-4 C、

图1

A、2 B、2222 C、632857 D、

49 2

10、实数a、b在数轴的位置如图1所示,那么化简aba2的结果是( ) A、2ab B、2ab C、b D、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①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有

212、已知:.354≈1.164,则.4= ,( ) =13540。

13、在数轴在表示5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14、化简:80 ;742 ;15、若x3250,则x= 。 16、化简:2

3

 。 11

103

;3 278

17、计算:(1)232= ;(2)5218、

 32= 。

2

2010

2

2011

19、若3x,则x。

11

20、已知a<0,则4(a)24(a)2= 。

aa三、解答题(60分)

21、(16分)计算:

(1)435; (2); (342)(5)(5223)

(3)340

2127273

; (4)。 2()

510373

22、(6分)如果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a+1、a-10,求这个数。

23、(6分)已知x24x4y1=0,求xy的值。

24、(6分)已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b,求a,b的值。

25、(6分)已知yx44x5,求x-y的值。

26、(6分)已知x1有意义,求

x1x1

的值。

27、(6分)在数轴上分别作出和-的对应点。 28、(8分)用计算器探索:

①= ; (121)②= ; (12321)③= ; (1234321) …… 由此猜想

321(1234567654321)= 。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章测试题答案

(实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B; 3、A; 4、A; 5、D; 6、C; 7、B; 8、B; 9、C; 10、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①0,1;② 0; 12、11.64,116.4; 13、5; 14、4,7, 15、25; 16、

33。 11

43

,; 17、1,2524; 18、2; 32

19、3; 20、-2。

三、解答题(60分)

21、解:(1)435 (2) (342)(5)(5223)

=(4)(3)3542 =252-10+10-62 =127230 =192。 =12×730 (4)(

27273

)

373

4477(73)2

 =8430。 =

239(7)3

(3)340 =6

2111471667

 = 2

92510

11114

2 =(8)(377) 51099

2361

7。 =6。 =99

22、解:根据题意,得

2a+1+a-10=0,∴3a=9,解得a=3.

∴(2a+1)2=(2×3+1)2=72=49.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四:杭州市大江东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题卷(2015.6.18)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检测卷

八年级数学试题卷 (2015.6.18)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仔细选一选 (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1.设n为正整数,且n<65<n+1,则n的值为( ) A. 7 B. 8

C. 9

D. 10

2.小明妈妈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小明帮妈妈对上个月各种型号的服装 销售数量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决定在这个月的进货中多进某种型号服装,此时小明应重点参考( )

A、 平均数 B、众数 C、加权平均数 D、中位数 3.一个多边形的外角中,钝角的个数不可能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

A.12和2 B.3和4 C.4和6 D.4和8

5.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是( ) A、菱形 B、矩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6.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8x120的两个解恰好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的周长为 ( )

A.14 B.10 C.11 D.14或10 7.已知5个正数a1,a2,a3,a4,a5且a1a2a3a4a5,则数据a1,a2,a3,a4,a5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 ) A、 a,

8. 给出下列命题:①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普查的方式; ②我们知道若关于x

2

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一根是x=1,则abc0,那么如果

2

a3aa45aa45a B、a,3 C、a,3 D、a,3; 226262

9ac3b,则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X=-3 ; 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④点(x1,y1)和点(x2,y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若x1x2,则y1y2; x

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小兰画了一个函数y

aa

1的图象如图,那么关于x的分式方程12的解是( ) xx

A.x=1 B.x=2 C.x=3 D.x=4

10.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和AEFG共顶点A,连BE、DG、CF、AE、BG,K、M分别为DG和CF的中点,KA的延长线交BE于H,MN⊥BE于N。则下列结论:

①BG=DE且BG⊥DE;②△ADG和△ABE的面积相等;③BN=EN,④四边形AKMN 为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9题)

(第10题)

二、 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方程(x﹣1)(x + 2)= 2(x + 2)的根是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若∠ABE=∠EBC,AB=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13. 已知直线y(a2b)x与y

23ba

相交于点(,2),那么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3x

14. 如图,若干全等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要

个五边形 ▲

15.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

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若AG=13,CF=6,则四边形BDFG的周长为

16.线段OA=2(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现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度,且090度。①四边形ABCD中,当等于 ▲ 度 时,点A落在双曲线y②在旋转过程中若点A 能落在双曲线y

上; x

k

上,则k的取值范围是x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本题6分)计算: (1)

21

126; 48227

(2)已知x1

3,求代数式(x1)24(x1)4的值.

18.(本题8分)如图,A、B、C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且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3,3)、(6,4)、(4,6)

(1)请直接写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2)在ABC中,试求出AB边上的高。

19.(本题满分8分)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先假设所

求证的结论不成立,即 ▲ ; (2)写出命题“一次函数ykxb,若k0,b0,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的逆命

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若为真命题,请给予证明若是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

20.(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已知A(﹣4,),B(﹣1,2)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 比例函数y

(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

(3)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

m

(m≠0,m<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C,BD⊥y轴于D. x

2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

交AB于E,F在DE上,且AFAE.

A

D C

(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当B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

并说明理由.

22.(本题12分)某公司销售一种新型节能产品,现准备从国内和国外两种销售方案中选择一种进行销售.若只在国内销售,销售价格y(元/件)与月销量x(件)的函数关系式为

1

y =x+150,成本为20元/件,无论销售多少,每月还需支出广告费62500元,

100设月利润为

(第21题图)

w

内(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广告费).若只在国外销售,销售价格为150

元/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成本为a元/件(a为常数,10≤a≤40),当月销量为x(件)

12

时,每月还需缴纳x 元的附加费,设月利润为w外(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附加费).

100

(1)当x = 1000时,y = 元/件,w

(2)w内与x的函数关系式 ,

w外与x的函数关系式 .(不必写x的取值范围);

(3)当x为何值时,在国内销售的月利润最大?

若在国外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与在国内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相同,求a的值。

23.(本题12分)如图(1)所示,已知y

6

(x0)图象上一点P,PAx轴于点A((a,0),x

点B(0,b)(b0),动点M是y轴正半轴点B上方的点,动点N在射线AP上,过点B作AB的垂线,交射线AP于点D,交直线MN于点Q,连接AQ,取AQ中点为C,(1)如图2,连接BP,求PAB的面积;

(2)当Q在线段BD上时,若四边形BQNC是菱形时,面积为23时,,①求此时Q、P点的坐标;②

并求出此时在Y轴上找到点E点,使

EQQP值最大时的点E坐标.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五:八年级数学暑假复习题2

目 录

本内容适合八年级学生竞赛拔高使用。注重中考与竞赛的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在中考中难以上题、奥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和提高。本内容难度适中,讲练结合,由浅入深,讲解与练习同步,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另外在本次培训中,内容的编排大多大于120分钟的容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层次,由任课教师适当的调整顺序和选择内容(如专题复习可以提前上)。 注:有(*) 标注的为选做内容。 本次培训具体计划如下,以供参考: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如何做几何证明题 平行四边形(一) 平行四边形(二) 梯形

中位线及其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复习一:因式分解、二次根式、分式 专题复习二:代数式的恒等变形 专题复习三:相似三角形 结业考试(未装订在内,另发)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试卷讲评

【例1】已知:如图所示,中,C90,ACBC,ADDB,AECF。 ABC 求证:DE=DF

C

F

B

E

【巩固】如图所示,已知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并且使AE=BD,连结CE、DE。 ABC

求证:EC=ED

【例2】已知:如图所示,AB=CD,AD=BC,AE=CF。 求证:∠E=∠F

F

B

B

CD

E

D

【例3】如图所示,设BP、CQ是的内角平分线,AH、AK分别为A到BP、CQ的垂线。 ABC 求证:KH∥BC

B

K

PH

C

A90,AEBF,BDDC【例4】已知:如图所示,AB=AC,∠。

求证:FD⊥ED

B

D

E

A

【例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点E是AB上一个动点,若∠B=60°,AB=BC, 且∠DEC=60°; 求证:BC=AD+AE

【巩固】已知:如图,在中,,∠BAC、∠BCA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O。 ABCB60 求证:AC=AE+CD

A

C【例6】 已知:如图7所示,正方形ABCD中,F在DC上,E在BC上,。 EAF45

D 求证:EF=BE+DF

【专题四】证明几何不等式:

【例7】已知:如图所示,在中,AD平分∠BAC,ABAC。 ABC 求证:B DDC

B

A

DF

B

E

C

DC

【拓展】中,于D,求证:A BAC90,ADBCDABACBCABC

4

B

D

C

1

第二讲:平行四边形(一)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菱形、矩形或正方形 3、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CA,DF∥BA.下列四种说法: ①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②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③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④如果ADBC且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有 .(只填写序号)

【例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A

D

【巩固】已知,如图9,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DF=BE,DF∥B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A

【例3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点E.

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A

C

B

【例4】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CAE的度数; (2)取AB边的中点F,连结CF、CE,试证明四边形AFCE是矩形.

E

【巩固】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 (1)试判断四边形OC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6,BC=8,求四边形OCED的面积.

A

O

E

B【例5】如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 (1)求证: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

E

D

(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不需证明) ①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矩形; ②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菱形;

③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以D、A、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第三讲:平行四边形(二)

【例1】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分别为m、n、p、q,且满足m2n2p2q22mn2pq,则这个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平行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例2】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点G是BC上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AG于点F.

(1) 求证:DE-BF = EF.

(2) 当点G为BC边中点时, 试探究线段EF与GF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3) 若点G为CB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写出此时DE、BF、E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巩固】如图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边上的点,且AEEF,BE2. (1)求EC∶CF的值; (2)延长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如图13-2),试判断AE与E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2的AB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

E 图1

F C

B

E 图2

P C

【例3】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D=12,AB=5,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于E,PF⊥AC于F,求PE+PF的值。

【例4】如图,在△ABC中,∠BAC=90°,AD⊥BC,BE、AF分别是∠ABC、∠DAC的平分线,BE和AD交于G,求证:GF∥AC。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六:八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8页,三道大题,26个小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A.3 B.-3 C.3 D.81 2、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

A.-1 B.0 C.1 D.不存在 3、使x9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9 B.x9 C.x9 D.x9 4、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y-4y+4 B.9x2+ 4y C.- x2-4y D.-4y+ x2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xx B.xxx C.(x)x D.xxx 6、如果x6xa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的值为

A.-3 B.3 C.-9 D.9

7、Rt△ABC中,∠C=90°,∠A=30°,BC=3cm,则斜边AB的长为

A.2cm B.4cm C.6cm D.8cm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上任意不重合的两点一定成轴对称 B.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完全重合

C.设点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AB垂直平分MN

D.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2

3

5

2

3

6

3

2

6

2222

835

9、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则这两个图形必定是

A.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B.形状大小均相同 C.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 D.形状大小均不相同

10、在ABC中,C90,AB10,点D在AB上,且ADC是等边三角形,则AD的长是

A.4 B.5 C.6 D.7

11、如图,∠AOP=∠BOP=40°,CP平行OB, CP=4,则OC= A.2 B. 3 C.4 D. 5 12、已知直线y

35

x6和yx2,则它们与y轴所围

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A.6 B.10 C.12 D.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因式分解:x2y2xy2y3。 14、函数y

5x6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5、(2,-3)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10,则其周长为 。

17、将函数y2x3的图像平移,使它经过点(0,7),则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

18、如右图,已知ABC和直线m,画出与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图形(不要求写画法,但应保留作图痕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满分8分)

化简,求值:(2x3y)2(2x3y)(2x3y),其中x3,y2

20、(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如图,CDCA,BCEC,BCEACD 求证:DEAB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2、(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AD上取两点C、E,使AC=CE,再画出AD的垂线EF,使F与B、C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EF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

(1)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画出函数y(2)借助y(3)借助y(4) 借助y

2x62x6

2x6

和yx3的图像;

图像,写出不等式2x-6>0的解集;

和yx3的图像,写出方程2x6x3的解. 和yx3的图像,写出不等式2x6x3的解集.

2x6

八年级数学习题6.2篇七:初二数学上册习题大全

单元测试题全等三角形

1.如图3,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 _ . 2.如图4,AC,BD相交于点O,AC=BD,AB=CD,写出图中两对相等的角____.

3.如图5,△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

B D

C

D

C C 图4 图6

图5

4.地基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相同的两幢楼上分别住着甲、乙两位同学,有一天,甲对乙说:“从我住的这幢楼的底部到你住的那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等于从你住的那幢楼的底部到我住的这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你认为甲的话正确吗?答:____.

5.如图6,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4,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为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7,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PEPF B.AEAF C.△APE≌△APF D.APPEPF

2.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

F

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

D 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图7

3.如图8, 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结

BF,CE.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 A.形状相同 B.周长相等 C.面积相等 D.全等

C 5.如图9,ADAE,BD=CE,∠ ADB=∠AEC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12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