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带水造句

| 初二 |

【www.guakaob.com--初二】

拖泥带水造句篇一
《初二语文》

初二语文

大河一中 1藤野先生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文中的8个字:

绯 耸 髻 舜 畸 剖 熳 挟

2、学习用“抑扬顿错”“深恶痛绝”造句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鲁迅青年时代的心理历程

二、能力目标

1、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认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严谨、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2.我的母亲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文中的7个生字词:

糜 翳 责罚 质问 广漠 管束 宽恕

2.了解胡适成长的经历、体会母亲的高贵品质

3.把握自传体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三、情感目标

1.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的影响

3.我的第一本书

一、知识目标:

1.识记8个字:嘲 掺 鬃 蹭 塾 斥 眶 哄

2.理解:酷似 奥秘 塾师 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 陈勇波

3.造句:知书识礼

二、能力目标

1.重点理解本文由物写人、生动形象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把握本文叙事清晰、语言平实顺畅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1.理解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4 .列夫-托尔斯泰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髭 髯 鬈犀 牛 锃亮 禁锢 甲胄 粲然 盎然 9个生字

理解:滞留 愚钝 禁锢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无可置疑 广袤无垠 9个词语

并用“鹤立鸡群”“粗制滥造”造句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

二、能力目标

3.重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难点: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三、情感目标

4.感受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5.再塑生命

一、知识目标

1.识记7个生字:

搓捻 繁衍 迁徙 觅食 小憩 簇

2.理解5个词语,并用后三个词语造句:

繁衍 期期艾艾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二、能力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2.欣赏本文优美的文笔

三、情感目标

1.学习海伦-凯勒顽强进取的学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品格

综合(一)献给母亲的歌

一、知识目标:

1.收集积累几篇描写母爱的文章,背诵几篇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句

2.练习写歌颂母爱的文章

二、能力目标:

重点:感受和体会母爱,学会爱亲人和表达对亲人的爱

难点: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爱,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爱

三、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感受和认识母爱的崇高伟大,学会尊敬、爱戴和感激身边的亲人。

知识目标:

1.识记:磐口 褪尽 嗡嗡 朔方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凛冽 8个字词音形

2.理解:博识 灼灼 朔方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7个词语

能力目标

1.重点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

2.勾出描写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的特点的句子,并能概括其特点

3.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对富有深意的句子理解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在优美与壮美的比较中对壮美的欣赏,培养自己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昂扬向上的品质。

知识目标

1.识记8个生字:伫立 睥睨 污秽 虐待 驰骋 鞭挞 稽首

2.理解5个词语,并用后两个造句:睥睨 鞭挞 拖泥带水 犀利 忏悔

能力目标

1.了解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理解《雷电颂》的主旨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情感目标 6.雪 7.雷电颂

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8.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识记3个字:

yang谷 heng娥 一瞬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3.联系两篇文章,概括贯穿两者之间的中心思想

4.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了解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式

知识目标:

1.识记:苍茫 胆怯 翡翠 蜿蜒 能用‘苍茫’‘蜿蜒’造句能解释‘精灵’并造句

2.学习朗读的技巧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3.理解课文中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及作用。

4.理解本文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特点;理解对比、衬托的作用。

情感目标:

5.学习革命先驱的乐观主义精神,认识革命斗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10.组歌

学习目标:

1.识记:执拗 璀璨 千山万壑 4个字

理解词语5个,并用最后一个造句:憔悴 璀璨 酷肖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云

2.发挥想象力,借助丰富联想,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3.把握诗文的节奏与美妙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

能力目标:

4.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9.海燕

5.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综合(二):寻觅春天的踪迹

知识目标:

1.诵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诗歌和雅词佳句

2.借鉴描写春天和歌颂春天的文章,学写这类散文

能力目标:

重点:观察和描写春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难点:学写描写春天的文章,并写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悟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

1.识记4个生字:

咫尺 见绌 深邃 混淆

理解6个词语:

不自量力 咫尺 可人 喜形于色 演化 混淆

能力目标:

2.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3.理解本文的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知识目标:

1.学习7个词语,并用后一个造句: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滩 沧海桑田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

3.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加强社会责任感。

11.敬畏自然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拖泥带水造句篇二
《应用写作》

一、应用写作的主要特征

应用写作,首先是写作。所以,它具备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例如,写作具有个体性,写作活动受写作主体个性的支配;写作具有实践性,只有经过写作实践才能把写作主体的思维物化;写作具有创新性,作品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创造了前人没有提供过的作品;写作具有综合性,作品是写作主体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写作具有系统性,文章的写作不仅基于写作课题(材料、主题等),而且不容忽略写作受体(读者)的参与和制约等等。除了具备这些写作的基本特征之外,应用写作还具有它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

(一)目的对象的明确性

写文章要考虑写给谁看,既具有一定的对象与目的;文学写作是这样,应用写作也是这样。但就对象、目的而言,应用写作更具明确性。就文学创作而言,其对象只是一个笼统的范围,并不十分固定,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对读者对象并无明显而不可动摇的约束力。而“一定的对象”对应写作而言,意味着有明确的范围、特定的读者。它是为明确的对象特意而写的,如日常书信、公文中的请示等,写给某某人,一定得由某某人看。应用写作具有更为明确的目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应付日常生活。例如,撰写自荐求职信是为了向对方展示自我,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撰写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介绍、推销自己生产的商品;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专利权,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等等。

(二)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应用文体在内容上,要求事实完全真实可信。文学写作可以虚构,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应用写作则必须追求实施的真实,即反映客观事物时应当是如实、客观的。

如实,就是实事求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不可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假”“大”(三)文面格式的规范性

一般写作只有体裁上的区别,而在同一体裁中,写作成果却是千姿百态的,文面格式是不允许雷同的。应用写作则不然。它有其特殊的文面格式要求,甚至还有习惯用语。例如公文要先列发送机关,书信须先写上收信人的称呼。即使是表示称谓,在不同的应用文体中————如书信、祭文中——不但用语各有所定,安排的方式也各有所定。这些格式和习惯写法的产生,最初就是为了应用方便,阅读起来醒目、清晰。以后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约定俗成,逐渐定型化,终于成为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征。

(四)文体风格的质朴性

应用写作是直接处理事务、工作的,要做到准确、鲜明,必须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应用写作通常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无论叙述、说明,还是议论等都力求干净利索、直截了当,不能拖泥带水,不要啰嗦繁复,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遣词造句,追求朴素质直,力避虚文藻饰。古人云,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这用于应用写作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五)流通运作的时效性

应用写作总是针对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工作而发的,问题不是已经摆在面前亟待解决,就是不就即将出现,必须未雨绸缪,预作考虑。写作与实际处理紧密相关,当然非“席不暇暖”。古代诗人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能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而应用文书常常具有“御前文书,不得留铺”的特点。不在限期内把事务办好,将直接影响信息的流通,妨碍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铸成极大的工作失误。

二、应用写作的语言特点

应用写作是一种实际写作,是为了处理、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因此特别要求语言的准确、严谨、庄重、平实、规范、简约,因为这涉及到如何正确地按照所表述的文字理解并进行具体的工作的问题。

(一)准确、严谨

应用写作语言是否准确、严谨,主要体现在用词准确、符合逻辑、符合事理三个方面。

1、用词准确

(1)词语限定要恰当。所谓恰当的限制,是指在该有限定时,就要有限定词;不该有限定时,不要随意加限定词。比如某部门制发一份批评性通报,标题为《关于司机某某开车去杭州的通报》,由于表述不周,就令人费解。如果在“开车”前加上“私自”、在“杭州”后加上“旅游”这两个限定词,意思就明白了。这是由缺少限定词而造成的语言表达的不严谨,进而导致意思的不准确。还有一种是由多余的限定而产生的问题。比如某机关就廉政问题作出规定,严禁党政机关干部以任何形式收取钱礼,规定中有这样的条款:“不该收的钱礼要坚决拒收……”,言下之意,似乎还有“该收的钱礼”,这就给反腐倡廉工作添了麻烦。

(2)词义轻重要注意。汉语词义丰富多彩,词义微妙多变,同义词、近义词不少,动词十分活跃。因此要正确用词,就必须反复推敲、辨别和掌握与词之间的差别,找出最符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的词。不如某厂的一份工作总结中写道:“自从采取经济处罚和行政管理措施并举的办法制裁了一些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后,厂内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迅速减少”。在这句表述中的“制裁”一词,显然用的过于严重,换成“处理”要合适些。

(3)词义褒贬要分明。在词汇中,词除了有语义轻重外,还有感情色彩的不同。选择具有恰当的感情色彩的词,不仅是为了表现生动,也是为了表义准确。比如“‘九.一八’以后,,与“控制”是近,,就把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厌恶感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若用“控制”,句义就大不一样。

2、符合逻辑

所谓符合逻辑,就是语言表述要与事理相符合,不能有歧义,推理要恰当。

(1)符合事理。比如:“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劳动节里,我们在镇党委书记李立关的陪同下,来到了这个村的第二生产队。”这句中“生产队”就是不符合事理的表达。因为现在的农村已没有生产队,代之而起的是“村民组”。不符合事理的表达,往往会给人以不真实,不认真,办事不周的感觉。

(2)不能有歧义。比如在报纸上经常会读到这样的招聘广告:“学历:大专以上,硕士生优先。”这里是否包含大专生?想要获得这个职位的大专生就要费一些脑筋了。这样的表述自然谈不上准确、严谨。

(3)推理要得当。比如有这样一个句子:“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他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前面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后面只出现了一个方面的结果,显然推理不当。

3、符合事实

所谓符合事实,即语言的选择要与实事相吻合,力求反映实际情况。比如,写总结时,某单位在某段时间内取得的成绩,是“很大”、“较大”,还是“一般”,在选词时,再三斟酌的就不仅是词语本身,而更为关键的是实事究竟是怎样。又比如,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对某产品的销售状况言之凿凿,充满乐观,但实事却是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年滑坡,这样的表述再生动,也谈不上准确、严谨。

(二)庄重、平实

文章有不同的规范样式,文体的不同也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应用文体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一般不需要运用“文学笔法”,不必运用描写、抒情的表现手法;语言表达力求信实客观、雅正不俗,通常不用口语和俚语,不用深奥古僻的词语,不用或极少使用积极修辞法。总体上讲应用文体具有庄重、平实的语言风格。

1954年,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五项基本原则:国与国之间必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试想若将这段表述为“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不要欺负我,我也不来惹你;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我之间是平等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虽然意思也差不多,但由于使用了口语、俚语,词语中充斥了一种随意与不规范,失去了行文的文雅与严肃,因而会从根本上丧失它作为外交文书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三)规范、简约

应用文体的实用性,决定了它在语言运用上的某种规范和简约的特点。正如实际的社会生活一样,有些是属于常年来人们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律,随意打破它,就会影响特定的格调气氛,从而影响实际的效果。例如:在一次追悼会上,因主持人误认“默哀”成“难过”,便让大家“难过三分钟”。此话一出,现场有人忍俊不禁,悲哀肃穆的气氛为之荡尽。从语言的特定角度看,问题的症结主要在打乱了特定环境中语言运用的气氛,而这种“特定”性,即是我们所讲的“规范”。

下面是一份学生的请假条:

校长先生:

我惭愧地提起笔,写信给您。

昨天,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本来烈日当空,不料走到中途,突然却下了一场大雨,我不能及时避雨,妈说我着凉了。我暂时不能到学校来上课了。希望过两天之后,我能够痊愈,就回校补课。而且,今后我就要更认真地做早操了。现在,妈妈叫我向学校请假两天,希望你能够给我批准。

学生某某某谨上某月某日

从应用文体语言表述须规范、简约的要求看,很显然,这是一份充斥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表述啰嗦、违反语体常规的请假条。

一般来说,应用写作的语言在把事情说清楚的前提下,愈简单愈好。比如“地质勘察队非常希望各民族人民予以帮助,现在特地发布以上各项规定,切不要轻信谣言,阻碍勘察队正常的工作”的表述中:“非常希望”可以简化为“切望”;“现在特地”可以简化为“现特”;“切不要”可以简化为“切勿”。

应用文写作·函

[概念解说]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关于XXX的函”。

2、主送机关。

3、原由。

4、函告的事项。

5、结语。

[范例参考]

关于鄂穗两地携手联合打捞“中山舰”的函

湖北省人民政府:

现沉于长江金口赤矾山江底的“中山舰”,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物,尽快将“中山舰”“保卫大武汉会战”时被日军炸沉。尽快打捞“中山舰”,使其重展英姿,是一件深得海内外同胞和两岸有识之士拥戴的义举。这对于充实完善中国现代革命史文物,并重现其历史价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大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中山舰”在广州的时间长达21年,且围绕“中山舰”的几次主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广州。因此,“中山舰”是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教育基地,向广州、全国乃至海内外同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缺少的文物。近几年采,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中的不少代表、委员、成员,各界有关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广州市政府采电来函。希望广州市政府主动与贵省联系章一起尽快组织打捞“中山舰”,并进行修复和陈列。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由两地政府本着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态度,协商联合打捞,修复。展出的办法和有关问题。

专此函达,请答复。

广州市人民政府(盖章)

XX年x月X日

应用文写作·会议纪要

[概念解说]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

[格式内容]

1、标题。由“会议名称+会议纪要”构成。

234、希望。

[范例参考]

关于协调解决沙面大街56号首层房屋使用权问题的会议纪要

xx年2月2日上午,市政府办公厅xxx主任主持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沙面大街56号首层房屋使用权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府办公厅交际处、广东胜利宾馆、市商委、市国土房管局、二商局、市外轮供应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会议认为,沙面大街56号首层房屋使用权的问题,是在过去计划经济和行政决定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早几年曾多次协调,虽有进展,但未有结果。最近,按照省、市领导同志“向前看”、“了却这笔历史旧账”的批示精神,在办公厅的协调下,双方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互谅互让的原则,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这宗矛盾的方案。

拖泥带水造句篇三
《八下试题》

3.26

1、给加点字注音:觅食 花团锦簇 期期艾艾 冥思遐想 ....

2、补充词语:繁 脂粉

3、改错字:不可明状 繁花似棉 美不盛收 由然而生

4、选2个词造句:风云突变 落英缤纷 无可置疑 鹤立鸡群

5、默写

(1)风烟俱净, 。 , 。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冰霜正惨凄,终岁终岁常端正。,

3.27

1、给加点字注音:博识 消释 污秽 雷霆 蜿蜒 ......

2、补充词语: 利 胆

3、改错字:正禁危坐 粗制烂造 暗然失色

4、选2个词造句:郁郁寡欢 诚惶诚恐 拖泥带水 盛气凌人

5、默写:

(1)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

3.28

1、给加点字注音:苍茫 精灵 搓捻 真谛 海誓山盟 .....

2、补充词语:执 憔 赠 璀 镶

3、选2个词造句: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4、默写:

3.29

1、给加点字注音:执拗 憔悴 馈赠 璀璨 镶嵌 .......

2、补充词语:苍 精 搓 真

3、选2个词造句: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期期艾艾 花团锦簇

4、默写:

3.30

1、给加点字注音:蓬蒿 狼藉 相形见绌 美味佳肴 .....

2、补充词语:千山万 盛气人 蜿

3、选2个词造句:美不胜收 落英缤纷 广袤无垠 油光可鉴

4、默写: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31

1、给加点字注音:文绉绉 迁徙 脂粉奁 播弄 .....

2、补充词语:雷 睥 酷 蓬

3、选2个词造句:不自量力 拖泥带水 油然而生 冥思遐想

5、默写:

拖泥带水造句篇四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语文天地六》.ppt》

拖泥带水造句篇五
《成语词义》

27、百密一疏[bǎi mì yī shū]

[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造句:他们的帮助最终还是百密一疏。

28、百无禁忌[bǎi wú jìn jì]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造句:她直接,热情,大声喧哗,百无禁忌。

29、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造句:他百无聊赖地玩弄着他的表链。

30、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解释]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造句: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百无一能的废人。

31、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殆,危险。每次打仗都不失败。形容善于用兵。

造句:他能审时度势,详察敌情,所以~,人们称他是常胜将军。

32、百无一失bǎiwúyīshī

失:差错,过错。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造句: 这项任务很重要,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百无一失。

33、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1 -

造句:保尔正是以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成就了他美丽的人生。

34、包藏祸心[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造句:瞧这家伙鬼鬼祟祟的样子,准是包藏祸心。

35、包罗万象[bāo luó wàn xiàng]

【解释】: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造句: 图书馆里的书可真是包罗万象,什么种类的都有。

36、饱经沧桑:[bǎo jīng cāng sāng]

【解释】: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造句:从她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可以看出来,这几年她过得很艰苦。

37、饱食终日[bǎo shí zhōng rì]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造句: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38、

38、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 2 -

造句:像他这种抱残守缺的人,真拿他没办法。

39、抱恨终天[bào hèn zhōng tiān]

[解释]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造句:一个人如果虚度光阴,到头来一事无成,那是要抱恨终天的。

40、抱头鼠窜[bào tóu shǔ cuàn]

[解释]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造句:我军勇往直前,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41、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

【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造句:对於对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

42、暴风骤雨[bào fēng zhòu yǔ]

【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的运动。

造句:暴风骤雨之前的宁静是可怕的。

43、暴戾恣睢[bào lì zì suī]

【解释】: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3 -

造句:这个狗官,暴戾恣睢,滥杀无辜,当地乡民对他恨之入骨。

44、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解释】: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造句:1、圆明园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糟蹋了,真是暴殄天物!2、 你这种浪费的行为,真是暴殄天物。

45、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造句:看清楚!那只是块石头!别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46、杯盘狼藉[bēi pán láng jí]

【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造句: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47、杯水车薪[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造句:手头的那些钱,要交医药费,这根本就是杯水车

- 4 -

薪啊!

48、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造句:人不能做卑躬屈膝的汉奸。

49、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

【解释】: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造句: 周恩来年轻时候就怀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50、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造句:钓鱼者不能贪得无厌,这种心态既缺乏远见,又不利于保护鱼类资源,更与垂钓健身与娱乐的宗旨背道而驰。

51、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 5 -

拖泥带水造句篇六
《2013-2014寒假作业(八年级下册)》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五、六班语文寒假作业

老师寄语:本假期作业必要务实,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预祝.............................大家春节快乐......

。 1.阅读名著《红楼梦》,随时写下读书感悟笔记,每章必须要有一个笔记。奖励时首先必须读完,然后按笔记数及笔记的思想价值每个给0.5-1分,最多可获120分。

2.学习八年级下册生词,每个词写三遍加一个拼音;有划线的词语需造句,或每个词写不少于10个字的句子,或者2个词语写一段不少于20个字的一段话。奖励时,共30课,每课分3分,共90分。 3.背诵八年级下古诗文,文章每篇10分,诗歌每首3分。 4.完成《寒假作业》。

第一课藤野先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16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