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 初二 |

【www.guakaob.com--初二】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一)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科学之旅

有趣有用的物理

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7种颜色?

4.冰棍为什么会冒气?冒出的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5.保险丝的应用

6.汽车观后镜的设计

怎样学习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难点

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田径运动会,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都要用到那些工具?这些工具又如何使用呢?

二、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

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单位换算方法: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结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如: 125nm12510cm1.2510cm换算过程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

例1.以下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算式

(1)15.2m=5.2m100cm=520cm

(2)6.510um=6.51010

(二)长度的测量 66675=6.5m

1.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

(2)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4) 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

2.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

(1)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

(2)观察量程是多少,实际情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3)观察分度值是多大,据不同情况和要达到的精确度,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三会”

(1)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放倾斜。

(2)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眼睛不可倾斜,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无单位的记录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例2.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例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 )

例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 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 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 ( )

A.14 cm B.14.00 cm C.0.14 m D.0.140 m

例5.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三)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1.如何测一个硬币和一个球的直径

2.如何测量不规则曲线的长度

3.如何测硬币的周长【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4.如何测铜丝的直径

(四)时间的测量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五)误差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由于受所用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产生误差的原因:

(1)与测量工具有关;

(2)与测量的人有关。

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二)
新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 教师: 授课班级: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三)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复习课第一章机械运动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四)
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与练习

教学内容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 1min=60s。

4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二、运动的描述

1

2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

ss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 ,变形可得:s=vt,t= 。 tv

2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t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一、填空题(1分×33=33分 )

1.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的游船上坐着的乘客,以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的时间,则它在前15 s路程内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它通过72m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s.

3.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某一同学的身高为1.63_____,教室的长为90_____,窗户的高为1.1______,课本的宽度为13.84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____,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___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4.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在水面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以100 km/h的速度飞行时开始记时,经0.25 h完成了40 km的航行,速度达80m/s,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5.“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的.

6.火车的速度是54 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那么______的速度大.

7.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

9.苏州环太湖景区风光无限美.周末,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_______的;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小王是________的.

10.南京到北京的列车第一天晚上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3时半到达,全程1050_km,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krn/h。

11.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______krn/h,合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在10时05分,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______km.

12.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3.一辆摩托车以 1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桥长约 22 米的桥,需 秒 ;以桥为参照物, 摩托车是 的 ( 选填“静止”或“运动”)。。

14.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5.“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

二、单选题(2分×16=32分)

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2.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3.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4.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A.140 m B.170 m C.200 m D.230 m

5.如右图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6.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7.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 )

(1)18.74厘米 (2)1.87X102毫米 (3)0.187米 (4)1.874X102毫米

A.(1)和(3) B.都符合要求 C.(2)和(4) D.(1)和(4)

8.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9.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

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

10. 1600000um可能是 ( )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 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

11. 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12.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1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14.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正确的是(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15. 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

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

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

A.2cm B.2mm C.2μm D.2dm

16. 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乙在2分钟内走126米,丙行进的速度是1米/秒,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则( )

A .V甲>V乙>V丙 B.V丙>V乙>V甲 C.V乙>V丙>V甲 D.V丙>V乙>V甲

三、作图与实验题(10分)

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1分).

图1

2.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间并列于下表:(3分)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从10 m处到30 m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从30 m处到40 m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3分)

1>.本实验的原理: ;

2>.本实验除图2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

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

图2 3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 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

中速度越来越__ ___。(3分)

图2 四、应用与创新(25分)

1.(7分)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⑴15km指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⑵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 (9分)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

3.(9分)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T13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T14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长1462 krn,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T13、T14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1)T13、T14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是多少?

(2)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中途站停车的时间)的平均速度多大?(用krn/h做单位)

(3)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估算,T13与T14列车相遇地点距北京大约多远(铁路线长)?大约什么时间相遇?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五)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机械运动

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考点一、时间与长度的测量及常用测量工具、特殊测量方法

1、长度:需要一个固定的标准------长度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 =1000m 1m=10 dm

1dm =10 cm 1cm =10 mm

1mm =1000μm

1μm =1000 nm

(进行小测试)

例1:2m= cm。

变式: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m=2.5m×100cm=250cm B.75mm=75×10-3m=7.5×10-2m

C.42cm=42÷100m=0.42m D.24m=24m÷1000=0.024km

例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前需要注意:①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②它的测量范围(量程)是多少?

③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最小刻度值)

(进行小测试)

正确的测量方法:①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会放)

②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 端对齐,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 ③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会记)

正确的读数方法:①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正视刻度线。

②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读数时要读出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例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 组成的。

例2: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哪个?( )

例3: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m,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

例4:如图8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变式:下图物体的长度是 ____mm.

3、特殊的测量方法:

累积法、以直代曲法、辅助等长法等。

例: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 _______ cm,铜丝的直径为 _______ μm.如再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4、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为: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

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常用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时钟。

小思考:想一个方法,在没有钟、表等测量工具时如何估测一段时间

(答案)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这样你就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方法建议:两人合作,自己搭测脉搏,请你的同桌为你计时。)

图中是体育教师为某同学测量长跑成绩用的 (填仪器名称),图中的示数是 min s。

考点二、误差和错误

误差: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有人为的原因,也有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的原因(误差过大时,我们就称读数值是个错误值)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的减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小这种误差。

例1:小张和小李合作测量了物理课本的宽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6.75cm,16.76cm,16.78cm,则课本的宽度为______cm。

小问题:例题用的是上述哪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

变式: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

考点:机械运动及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小思考: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钢笔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①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②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体会这首诗中的参照物

总结: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

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 )

3、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参照物不同,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不同。

小思考: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要满足什么条件?

小思考:人有没有可能抓住一颗高速飞行的子弹?如何实现?

例1: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例2: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呢?

例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例4: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第三讲 运动的快慢

1、速度(符号: v):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 定义:路程跟时间的比值

vs

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s可变形为____________ v t 或 ______________。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m/s或m·s-1)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1)

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 10米每秒,

它的物理意义: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飞机的速度是“500m/s”,读作: _____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单位换算:

1km1000m11km/hm/s 1h3600s3.6 1km 1m/s1m3.6km/h1s h3600

小练习:18km/h= m/s

几个常个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为1.1 m/s,骑自行车速度约为5 m/s,大巴车速度约为20 m/s,飞机速度约为250 m/s。

例1: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以13s获得了男子110m栏金牌,试求这项奥运会记录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例2: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65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