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一
《2014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忖度cǔn .

B.孝悌 .dì

C.脸颊 .jiá

D.谬种miù .

A.嫡亲

B.凑和

C.厮混

D.烟霭 敕造chì .朱拓 .tà迁谪 .zhé爆竹pào .必竟 杜撰 崔嵬 寒喧 敛声屏气bǐng .锲而不舍qiè .笑靥如花yàn .咀嚼 .赏鉴jué驽马 辜负 阜盛 骐骥 纨袴膏粱kù . 放诞无礼dàn . 孽根祸胎niè . 栩栩如生x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甜言密语 雕粱画栋 揭竿为旗 成群结对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美洲巴塔哥尼亚附近的大海里,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___出水面,正___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___着它们,得意洋洋地“___”向海洋。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___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

A.露、背、吹、游、泅

C.举、对、推、驶、潜 B.浮、朝、拉、航、钻 D.探、迎、送、奔、划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晓松获释后,自叹狱中的六个月是“最长的半年”。他的自叹不仅给广大公众敲响了警钟,而且

流露出对自己醉驾行为的悔意。这也正是高晓松“倾情”唱出的一首“警世歌”。

B.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

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C.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

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D.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有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叙述了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在海上同鲨鱼搏斗的故事。

B.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王勃、李白、韩愈、李商隐分别为这四个阶段的代表诗人之一。

C.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司马迁的《史记》是史传文的典范,贾谊的《过秦论》

是政论文的代表,杜牧的《阿房宫赋》是汉赋中的名篇。

D.《楚辞》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艺

术感染力,它和《诗经》一起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 “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

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且

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

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

为“书法”。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

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

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C.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

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

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

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 “尝闻吕.

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

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

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

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

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 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注]楮币:纸币 蹇驴:跛驴

A.欲一见而不能 吾尝终日而思矣 ..

B.先生岂其人邪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君何以知燕王 ..

D.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东割膏腴之地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不理睬他。

B.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的办法。

C.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人敬重。

D.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4分)

译文:

(2)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4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祝英台近 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

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宝钗分”,古代人分别时,常将钗分作两股,男女各执一股,以为纪念。

(1)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___________派。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代诗人张籍

《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结合全词,简析画线词句的表现手法和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6个小题作答)(6分)

(1)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3)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注],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

(5)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6)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8)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那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嚷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炉火前,然后伏案写道:“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力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仆人送来报纸。

他打开报纸念道: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热心的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恳切的介绍信„„我们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二
《2012届毕业生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湖北省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十堰、恩施、孝感七市州

2012届毕业生联合考试

语 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芳菲/菲薄 狙击/拮据 金瓯无缺/呕心沥血 ......

B.背篓/背阴 乘机/惩罚 毁家纾难/自出机杼 ......

C.薄饼/薄面 央浼/分娩 笑语朗朗/书声琅琅 ......

D.坊间/牌坊 远岫/柚子 不卑不亢/引吭高歌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寄予 发祥地 安分守己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B.侯爵 老俩口 拨乱反正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跟贴 打圆场 偏安一隅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D.涵盖 无名火 信而有征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宜昌西陵区某政协委员认为,在夷陵广场谢洪恩烈士就义处树立纪念碑,有利于抒发宜昌人民..

的爱国热情,并能够更好地展现宜昌的革命历史厚重感。

B.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的京剧唱段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其声穿云裂石,其曲荡气回肠,....

真有金戈铁马、气壮山河之慨。

C.201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于近日揭晓,山东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潘查分时惊奇地发现,他的政治理论成绩居然是负分。在确认了几遍考生编号之后,小潘只得接受了这个不可理喻的事实。 ....

D.台湾知名网络作家柯景腾最初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训练,他为了赚钱和鼓励患癌的母亲才开始写作,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曾一年写了14本书,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小说作家。 .......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户居。”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B.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深邃,思想之丰富,不是我们轻易能够领会的。

C.2月22日,国内上百家媒体聚集于福建省惠安县,近两百名记者实地探访了归真堂药业黑熊养殖基地,并现场见证了“取胆汁”的全过程。

D.据美国多家媒体26日报道,中国网民在发现奥巴马的Google账户后,该账户就成为数百中国网友点击、评论的焦点,这使得奥巴马主页上的留言几乎全成了中文。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忏悔录》,作者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

B.马丁·路德·金,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我有一个梦想》是他最有影响力且最广为人知的一场演讲,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

政策为非法政策。

C.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作者怀着被压抑的愤懑和对受侮辱受迫害者的深切同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丑恶现象和资本家的伪善本质,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D.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推陈出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毛佩琦

国人大多都有一点历史癖,所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史占多少,剧占多少?哪些史实可以剧化,哪些史实不可以剧化?史与剧怎样结合?等等。其中一些讨论,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不如说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讨论历史剧,首先要区分古装戏和历史剧。古装戏不等于历史剧,古装戏的古装仅仅是一种假托,可能只是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均可虚构,剧中人可以穿着古装演现代故事,甚至可以移植外国故事。仅仅以古代服装为道具的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历史剧则不然。历史剧要求真实。真实是历史剧的基本品格。

那么,什么是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乃至服饰习俗等等细节都要符合真实的历史。不能把虚假的、编造的故事当做历史,乃至不能把本不是历史时代的建筑、器物、服饰、习俗作为那一时代的东西向观众展示。

但是,仅仅有史实的真实就够了吗?显然不行,历史剧是对历史形象的解读,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忠奸善恶,有的予以颂扬,有的予以鞭挞,也就是说,作品要表达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应该是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这就是我们对历史剧要求的另一方面的真实,把握历史本质的真实。不允许对历史迸行曲解,不允许颠倒是非黑白,乃至不能够颂扬过侈,贬抑过度。

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其它形式的历史读物一样,应该具备认知功能、益智功能,因此它不能说假历史,不能把错误的历史知识告诉读者或观众;历史剧同时还具有史鉴功能、教化功能。

但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毕竟是文艺作品,还应该具有文艺作品的属性,应该可供观赏。具有娱乐功能。历史剧必须好看。不能简单地说教,也不能罗列史事;不是历史解说图,也不是历史情景的复原。它可以有适当的虚构和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提炼、使之更加集中更加深刻,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无异。历史剧应该比真实历史更生动、更感人。历史剧讲述历史有历史书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把古人请出来。让他们形象地现身说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今人带到古人的时代环境里去感悟,去潜移默化。历史剧是不可以用历史教科书或历史书籍取代的。

从长期的文艺实践看,历史剧的创作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历史剧的教化、借鉴作用片面化、庸俗化。其结果导致说教,毫无艺术性可言。而最忌讳的,对历史剧以至对社会伤害最大的,是在为政治现实服务的口号下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现实作简单比对和影射。历史被当作特定的工具,史实必然要受到歪曲以削足适履;另一方面要避免或者坚决反对的就是对历史的戏说。戏说历史的作品,不顾基本史实,任意胡编滥造,其终极目的是娱乐,是票房。这种作品即使不祸乱人心,也会给观众传达错误的知识信息。

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

(选自2011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各项中有关“历史剧的历史真实”的表述,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中所有的历史背景、人物、情节乃至建筑、器物、服饰、习俗等都必须符合真实的历史。

B.作者认为历史剧的真实是由史实的真实与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构成的,惟其如此,它的认知功能、益智功能才得以彰显。

C.所谓历史剧的历史真实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

D.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是不许对历史进行曲解,不许颠倒是非,乃至褒贬过度。

7.下列对历史剧文艺作品属性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剧应该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更感人。

B.历史剧应有观赏价值和娱乐功能,它必须好看。

C.历史剧适当的虚构和想象,或“移花接木”,或提炼历史史实,能够让历史剧更加深刻。

D.历史剧创作的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多少有点差异。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能够让历史人物形象地现身说法,又能够带观众到历史时代环境里去潜移默化的历史剧,就是好的历史剧。

B.对于历史剧的许多讨论,其实并不是认识上的分歧,而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C.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简单地与现实比对是对历史剧乃至对社会的最大伤害。

D.历史剧在讲述历史方面比历史教课书有更大的优势。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运甓斋记

【明】贝琼

昔长沙公陶侃刺广州,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对曰:“吾方致力中原,故习劳耳。”呜呼!晋自渡江而南,上下俱偷,弃中原而不恤,侃独有志于此,固非一时坐谈老庄者所及也。及都督荆湘等州,检摄军府从事,未尝少闲。尝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其聪敏恭勤,于此见之,非特运甓一事而已。

吾意其拥强兵,据重地,畜威养锐之久,当率诸郡请命北伐,拔黔首于膻腥,以雪宗庙之耻。而即安一方,凡四十余年,其所谓平日习劳欲致力中原者,直虚语耳!

且诸胡迭兴,未易剪也。苏峻④之变,国破君辱,正巨子灰身之日。大兵云集,乃欲违众西还,纵虎自害,亦独何心哉?侃以桓文⑤自任,而所以勤王者如此,又岂果能践其言如运甓时邪?他日且欲正卞敦⑥之罪,敦固可诛矣。侃之夷大难,立大功,亦由温峤辈激以天下之大义,不相异同,故侥幸石头⑦之捷,如其中为进退,事几败于垂成,则何异于敦乎?梅陶称其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亦过论也。

虽然,晋之危而复安,亡而复存,实资其力,此为诸臣之冠,而著之于史焉,予故反覆论之。其行事虽有未至,而所言则可为万世法。何者?人情好逸而恶劳,天下之事,恒成于勤而败于逸。运甓之喻,岂不善邪!

剡山单阳原以名其斋,盖能志乎勤已。初,阳原读书山中,既老不仕。洪武四年,诏征诸儒,郡侯强起之。既至京师,又辞,吏部乃授汉阳湖泊使。然官无崇卑,能志于勤,则所施必有过人,而不虚生虚死矣,因其驰书三千里外,求文为记,故书以复之。若侃之为政,汉阳父老固能道之。而破陈敏于武昌,平杜弢于湘州,求其遗迹,可想见其风流于千载之下乎!

(选自《清江贝先生文集》卷十五)

【注】①运甓(pì):搬运砖块。②黔首:古称老百姓。③膻腥:这里是以羊的气味指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④苏峻:原为东晋将领,后发动叛乱,攻陷建康(今南京),被温峤、陶侃联军战败而死。⑤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都曾联合诸侯,帮助周天子稳定了王位。⑥卞敦:时任湘州刺史,当时既不出兵平叛苏竣,也不给其他军队支援军粮。⑦石头:指石头城,即建康(今南京)。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自渡江而南 南:到南边

B.非特运甓一事而已 特:特别

C.侃之夷大难,立大功 夷:平定

D.亡而复存,实资其力 资:凭借、借助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陶侃“聪敏恭勤”的一组是(3分)

①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②上下俱偷,弃中原而不恤;③检摄军府从事,未尝少闲 ④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⑤当率诸郡请命北伐,拔黔首于膻腥

⑥欲违众西还,纵虎自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侃为人勤奋惜时,他都督荆湘等州时勤于事务,还告诉人们要珍惜光阴,不能虚度时光。

B.作者充分肯定了陶侃的运甓之说及历史功迹,认为他可与魏武、孔明相提并论。

C.剡山单阳原将书斋命名为“运甓斋”,请作者作序,作者认为为官者如果勤政,那么无论官职大小,一定能有所作为。

D.本文从陶侃运甓一事说起,兼带议论其生平,更阐发“天下之事,恒成于勤而败于逸”的观点,夹叙夹议,见解精辟。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侃独有志于此,固非一时坐谈老庄者所及也。(3分)

(2)其所谓平日习劳欲致力中原者,直虚语耳!(3分)

(3)剡山单阳原以名其斋,盖能志乎勤已。(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8处)(3分)

大宗伯乔白岩①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②而论学。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

然 予 少 而 好 弈 食 忘 味 寝 忘 寐 目 无 改 观 耳 无 改 听 盖 一 年 而 诎 乡 之 人 三 年 而 国 中 莫 有 予 当 者 学 贵 专 哉!

(选自明代王守仁《送宗伯乔白岩序》)

【注】①乔白岩:时为礼部尚书,“大宗伯”系礼部尚书别称。②阳明子:指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1)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进行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绝云气,负青天。(庄子《逍遥游》)

(2)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4)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8)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短篇小说,完成16-19题。

貂皮大衣

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她随便的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

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呆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

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

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臵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嚎,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接受遗产买大衣——享受大衣——看守大衣——遗失大衣——获赔大衣,情节发展逐步展现了主人公阿曼达的性格特征。

B.“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这一情节一方面说明阿曼达对这件貂皮大衣喜爱至极,另一方面也说明貂皮大衣的华贵,同时为下文情节埋下了伏笔。

C.“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表明阿曼达对奢侈品有了重新的认识,让她认识到财富的罪恶。

D.“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一向最恨的季节的到来,更增添了她心情的烦躁。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E.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同时引起人们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三
《高三语文检测试题》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

(150分钟,150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Ⅰ卷36分,第II卷114分,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和班级、准考证号等填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并将答案答到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愧怍(zuò) 饿殍(piǎo) 按捺(nài) 优胜劣(luâ)汰 ....

B.桎梏(kù) 攻讦(jiã) 脖颈(gěng) 中(zhòng)肯 ....

C.落(luò)枕 麂(jǐ)皮 跌宕(dàng) 纵横捭(bǎi)阖 ....

D.岑(cãn)寂 媲(pì)美 召(zhào)唤 味同嚼(jiáo)蜡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寄予 发祥地 安分守己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B.侯爵 老俩口 拨乱反正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跟贴 打圆场 偏安一隅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D.涵盖 无名火 信而有征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草根性”及“公开性”的网络为弱势群体呼唤正义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 于网络的“人肉搜索”式的语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②有人戏称“2011年春晚如同一本乏味的大书”,只有那些耐性特好的人,才能用极

大的定力,读懂其中 的道理。

③在纯粹的领域中,每颗灵魂都是孤独的,纵然是爱也不能消除这种孤独, 正

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 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 蕴含 也/就 B. 蔓延 蕴藉 也/就

C.漫延 蕴藉 但/才 D.蔓延 蕴含 但/才

4.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无数仁人........

志士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

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

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A.风雨如晦 B.毁家纾难 C.坚苦卓绝 D.移天易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

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一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烟台人,

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中国足球反赌案涉案人员包括原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杨一民

在内,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

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

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

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

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

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

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

“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二者密切相关。

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

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

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

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

以说前者重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

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

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

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

籍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

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按行关塞,武备大饬。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

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曰:‚吾以除秽也。‛居无何,复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相见欢然。既而出位揖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遂劾罢不职者八人。 .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自处必以礼。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①,朝觐谒吏部亦然。或言不可,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将安用之?‛为浙江按察使,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天启初,谥贞肃。

(选自《明史》卷一五九,有删改) 注:①绣服:官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善辨疑狱 案件 .

B.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对待 .

C.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登记 .

D.遂劾罢不职者八人 职务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 作《师说》以贻之 ..

B.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C.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公为我献之 ..

D.汪直欲见之,不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11.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刚正廉洁”的一组是( )

①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②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③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④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朝觐谒吏部亦然

⑤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

⑥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礼、张文在押送盗贼途中放跑了盗贼,张文以身抵罪,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

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

B.杨继宗生性刚正廉洁,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要求他们立下印券。太监吓得

咋舌不敢接受。

C.担任浙江按察使期间,杨继宗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困难,又

大力兴办社学。

D.杨继宗很有识人眼光,他教导的两名学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因此很佩服他。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4分)

②既而出位揖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 (3分)

③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将安用之?” (3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4分)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3句,每句2分,共6分)

(1)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四
《3-上复习重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课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 复习生词

二 背诵最后一段(共两句,最后是省略号)

三 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四、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书读得认真)

五、字音、字形 傣 昌 戴(戈) 舞( ) 六、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团结)

第二课

一、生词

二、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三、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四、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五、一本正经:很庄严,很严肃。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

第三课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生词

三、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写了什么?(天都峰又高又陡)

四、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五、多音字

SI 似乎 互相 似 相

SHI似的 相片

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真假 好人 发现 晃眼 朝阳 假 放假 好 爱好 发 头发 晃 摇晃 朝朝向 二、背《小儿垂钓》

三、记住“读读认认”里的生字 四、用下面两个词造句 十分: 好像:

第五课

一、读课文

二、写生词

三、注意易错的字:步胸或低

四、把课文描写灰雀的句子背下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非常惹人喜爱)

六、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

第六课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会写生词 三、易听写的词:摆弄清 准备 胶卷 杂志社 四、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 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五、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从高尔基和小男孩两个方面去回答) 六、高尔基的三步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第七课

1、熟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容易错的字:旅 考 遗

4、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

5、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好品质) 6、课后资料袋 两朵彩云

园地二

一、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

二、背五句名言,并增加几条,会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三、我会填 读 记

四、《闻鸡起舞》意思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第九课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解释

萧萧(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九月九日(重阳节) 山东(华山以东) 独(单独) 异(别的,其他的) 逢(遇到 碰到) 倍(加倍) 遥(遥远)

三、诗句意思

(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作者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地思念家乡亲人)

第十课

一、课文

二、词语

三、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四、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

(1、我们精心做着2、我们依旧快活3、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4、我们都哭了)

五、背课文40页第二自然段 六、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

七、有关风筝的介绍

第十一课

一、读准字音 :匙 缤 扇 频 裳

二、词语

三、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色彩、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

四、背第三题的两个比喻句 五、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第十二课

振动 歌韵 叮咛 掠过 歌吟 辽阔 音乐厅 绽开 匆匆

园地三

1、背写表示词语

2、背对对子

3、复习我会填

4、用关联词填空

1、( )从早晨玩到下午,( )我们累坏了。

2、风筝( )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活。

第十三课

一、字音(凌 绽 灼 燥)

二、词语

三、背课文第2自然段

四、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温度、光照有密切关系,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关系)

五、会填下面的空格

牵牛花( ) 睡莲( )蔷薇(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

第十四课

一、读准字音: 试 闷 几 陌

二、词语

三、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结论是:我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会有辩认方向的能力)

四、作者做试验分几步,哪几步?

五、资料袋有关蜜蜂的知识

第十五课

一、字音: 看(看守 看见) 磨(磨面 磨刀) 调(调皮 调转) 千里迢迢

二、词

三、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做成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五、资料袋关于微生物的情况

园地四

细微的( )全新的( )伟大 的( )地球上的( )

简单的( )艳丽的( )美丽的( )干燥的( )有趣的( )

第十七课

一、字音:阜 仆

二、词

三、孔子和老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四、"学无止境"是什么意思

五、孔子的名言背写

第十八课

一、抄写生词

二、背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反义词划出来。

三、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十九课

一、抄写生词

二、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赵州桥有什么特点?(雄伟 坚固 美观)

四、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长度、宽度、建设材料、形状特点)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五、画一画文峰塔(五层 伞状结构 顶上护栏 尖顶)

园地五

1、背写反义词的词语

2、背十二属相,会用十二属相写成语

3、形近字组词

四、多音字

倒 创 爪 长 作

溜 乘 杆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五
《趣味英语》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六
《三心二忆30》

三心二忆(3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症候(zhâng) 确凿(záo) 一叶扁舟(piān) 水涨船高(zhàng)

B.下载(zài) 讣(fù)告 宁缺毋滥(wù) 创巨痛深(chuāng)

C.遂愿(suì) 口角(juã) 一针见血(xiě) 处心积虑(chǔ)

D.款识(shí) 铜臭(xiù) 亲密无间(jiàn) 矫枉过正(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防犯 露马脚 蛛丝马迹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B.福祉 口头禅 协从不问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融资 局域网 势不两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皎洁 紧箍咒 面黄肌瘦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________。

②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_______的奴才相。 ③李先生______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④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

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A.寥廓 十足 出席 扶持 B.辽阔 十足 列席 扶植

C.寥廓 实足 出席 扶植 D.辽阔 实足 列席 扶持

4.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步伐快速迈进,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一体化浪潮来得生猛,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面目一新。

C.近日记者了解到,一汽奔腾B70、B50的车主投诉集中爆发,刹车失灵、变速箱乱档、打不着火、空调异响等故障不一而足,车主提供的出险经历更是触目

惊心。

D.“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

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

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称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

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

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

情。

D.中国广州市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

和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人类共同的梦想,促进亚洲各国的友谊。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股肱(gōng) 悭吝(qiān) 嚼舌头(juã) 人头攒动(cuán)

B.咋舌(zã) 押解(jiě) 轧道机(yà) 戛然而止(jiá)

C.孝悌(tì) 蹊跷(qī) 刀削面(xiāo) 麻痹大意(pì)

D.看护(kān) 攻讦(jiã) 软着陆(zhuï) 睚眦必报(zì)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分 黄粱梦 出类拔萃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B.喝彩 嘉奖令 老生常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青睐 爆发户 永葆青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部署 辩护人 鸦鹊无声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走不够快,我们就跑了起来,跑步不够快,我们就飞了起来。人生旅途上,

我们不停地走,跑,飞,可我们的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了吗?

B.河南“天价过路费案”的偷逃过路费数额由原来的368万元减至49万元,

这个结果是公检法部门自身作为使然,还是媒体和公众的舆论使然?

C.重法度是书法家理性化思维的体现,正如《书谱》所说:“一字乃终篇之准”。

而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则是道法自然的书法大境界。

D.市工商局启动的“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万人晒话费账单、公开

征集侵权证据,是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举措。

9、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

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

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

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 着宝

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

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 .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11、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

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

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因而要获得更大的

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 。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 于1169年隆冬去全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

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 小题)

()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时运不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

王阁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三新二忆29答案

一、(15分)

1.C(A项读音分别为:zhîu/zhîu,lù/lù,qiïng/qún;B项读音分别为:xiã/xi

ã,sǔn/sǔn,liǔ/niǔ;C项读音分别为:lâi/lâi,jiē/jiē,sù/sù;D项读音分别为:yǒng/y

ǒng,hâ/huî,qīng/qīng。 )

2.D(A项倍一备,B项晨一辰,C项佼一皎。)

3.B(B项,“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

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C(A项错在“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为搭配不当,“监理„„

学校”不 通,且缺主语。应改为“在青海资助并监督建造的61所学校”;D

项不合逻辑,错在两面对一面,后半句应与“能否”相呼应。)

5.C(A项“支持拥护”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B项中顿号误用,省略之前

的顿号全部改为逗号;D“项中问号误用,应改为句号。)

二、(9分)

6.B(A项为淆乱时序,偷换概念,原文为“而对后来者而言,这都是可能

变成真金白银的财富”,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已经成为“真金白银”;C项根源

阐释有误,“只可惜古 人不像今人有很明确的产权意识”乃作者调侃讽刺之语,

真正原因是文中的“两个原 因”;D项为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名人故里之争

的主体为各地方政府,不是一般公司及 民众。)

7.D(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以偏概全,原文为“某些时候能够带来社会财

富的大幅增 加”,“促进社会公平”为无中生有;二是故意曲解,原文“一些

学者解释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题肢则无限扩大,臆断为“推

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8.C(c项颠倒因果逻辑关系,是地方政府公司化才导致对“西门庆、潘金

莲感兴趣”的现象的发生)

9.(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

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1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

(1分)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分)(意思对即可,共4

分)

(2)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

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

爽开阔)的美妙境界(2分)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

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2分)

10.(6分)

(1)纵一苇之所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3)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三心二忆(30) 答案:

1.C(A.应为zhǎng;B应为wú;D应为zhì)

2.C(A犯—范、胁从不问、面黄肌瘦)

3.A(辽阔:辽远广阔,多指地域。如:辽阔的土地等。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如,

寥廓的天空、视野寥廓。十足:(1)成分纯;(2)十分充足。“十足”意思是指十分充

足,与之搭配的词语可以是“信心、干劲、神气”等,也可以是表示某种身份、想法的词

语。如:“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十足的小人、十足的洋奴思想”等。实足:确实足数,

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如“实足分量”、“实足年龄”。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参加会议。 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扶持:侧重

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4.C(A.独善其身:做不了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不

合语境。B.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用于新旧对比之中,不合语境;

C.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

5.D(A.中途易辙;B.成分残缺,应在“添加剂”的后面加上“的专项活动”;C.语序

不当)

6.D(A项“嚼读“jiáo”,B项“解”读“jiâ”,C项“痹”读“bì”)

7.B(A明枪易躲,暗箭难防。C暴发户。D鸦雀无声)

8.B(A“跑步”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之准”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内,D冒号应为破折号

9、C【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

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

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

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

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10、B 【分析】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

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墓茔:墓地,茔地。墓室:①犹墓庐;②犹

墓穴。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镶嵌: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

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

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①表示承认

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表示不必考虑

别的,放心去做;②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

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

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

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11、A 解析: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确定:固定;明确肯定。文中意为“对如何行

动做出主张”,应用“决定”。“即使”和“也”搭配。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

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产业”应与“提升”搭配。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

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涉及利害两个方面。应用“息息相关”。

12.(1)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

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

(2)虚实结合(或对比,寓情于景)示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1分),

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

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七
《俗语》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易:变易,转变。安定和危难可以互相转化,灾祸和幸福可以互相促成。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人们在从事某种事业的过程中,在表现才能和智慧方面,各自大显身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竿头:竹竿的顶端。原意是指修行到最高境界,再上一步才能成正果。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不能满足,还要求向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形容眼见比耳闻可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也指某种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版版六十四]宋代铸钱每版以六十四文为定数,不得增减。形容刻板守旧,不知变通。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却一点心思也不用。形容无所事事。

[报喜不报忧]只报告使人高兴的事,不报告忧愁的事。

[抱佛脚]事到临头才求神拜佛。形容平时不作准备,事急才仓促应付。

[卑之,无甚高论]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表示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不求进取。

[彼一时,此一时]彼:那;此:这。时间不同,情况不同。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是一种是非观念,这也是一种是非观念。指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用不同标准来衡量就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毕其功于一役]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

[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也指造访时主人不在家。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后人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或盲目行事。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不是。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病急乱投医]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指对儿子和媳妇日常的拌嘴应装着没有听见,不要过分计较,否则就当不好公婆。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得其门而入]找不到门径进入。后比喻处理问题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不登大雅之堂]进不了文雅高贵的场所。比喻粗俗不文雅。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办事非常容易,不花费一点力气。

[不敢越雷池一步]本指原地监守,不要越过雷池地界。引指做事不敢超过一定的界限。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请求帮助或请求宽恕时的用语。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希望有功劳,只要求没有过错。也指甘居中游,没有进取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幺。不进老虎的洞穴,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承担风险,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就很难取得成功。

[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问究竟,不分清是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过问该职位的事情。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幼稚无知,狂妄自大。

[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美妙。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长安居大不易]后比喻居城市物价高,不易安居。

[长江后浪催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事到临头总有办法。常用来宽慰处境困难的人。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成功者便称帝王,失败者则被称为盗贼。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高高兴兴地来,十分扫兴地回去。

[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兵讨伐敌人,还没有取得胜利,自己却先死去了。

[出淤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船到桥门自会直]比喻事先不必多虑,到时候自有解决的办法。

[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去补船底的漏洞就太晚了。比喻发现问题过迟,事情已无法挽救。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用自认为聪明的手法掩盖事实,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彼:那;此:这。时间不同,情况不同。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指一直都很聪明,唯有一段时间或某个时候糊涂。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打破沙锅璺到底]比喻对事情进行穷根究底的探求。

[打蛇打七寸]比喻打击敌人要击其要害处,做事把握住关键。

[大白于天下]事实真相清楚地显示在世人面前。

[代马不思越]北地出产的马不会思念南方。比喻人心眷恋故土。

[单丝不成线]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势孤力单,易受欺侮;人多势众,则力量强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道行,道法;魔:恶鬼。佛教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因为修行达到每一阶段,都会受到魔障的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比喻一方的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另一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正义;寡:少。坚持正义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够宽容别人的地方就要宽容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丁是丁,卯是卯]丁:天干之一,同钉,即榫头;卯:地支之一,同铆,即铆眼。天干地支不能相混,否则影响年月日的记录。钉铆一旦发生错误,器物便安不上。形容办事认真,毫

不含糊。

[东风吹马耳]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东风压倒西风]比喻这一方压倒那一方。也比喻进步势力压倒落后势力。

[读书破万卷]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恶龙不压地头蛇]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外地来的人尽管很强大,但斗不过当地称霸的恶势力。

[恶事行千里]指不好的事传播得极快。

[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利:锋利。金:金属。两个人同心同德,力量就像锋利的刀剑,就可以切断金属。比喻只要紧密团结,就可以无坚不摧。

[二桃杀三士]用两个桃子杀三个勇士。比喻用计谋杀人。

[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覆巢无完卵]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

[反其道而行之]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作出周密的布置,引出深藏的、主要的敌人。

[富贵不能淫]富:有钱;贵:地位高;淫:迷惑,淫乱。指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风马牛不相及]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原指齐楚两地相离很远,马牛不会走失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赶鸭子上架]比喻勉强别人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敢怒而不敢言]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陵:大土山。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原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后用以比喻事过境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工匠;善:做好;利:使锋利。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首先使工具锋利。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注重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局部,而不顾及其它部分。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与其态度谦恭有礼,不如遵从人家意见。

[觥饭不及壶飧]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狗彘不食其余]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顾前不顾后]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顾头不顾尾]比喻只顾眼前,不顾今后,缺乏通盘打算。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顾左右而言他]看看两旁的人而谈别的话。形容支吾其词,无法应对。

[瓜皮搭李树]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刮地皮]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

[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贵人多忘事]高贵者都很健忘。原指地位高的人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近邻。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海水不可斗量]斗:量器;量:计量。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

[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汉贼不两立]比喻有我无你。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好汉不吃眼前亏]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好女不穿嫁时衣]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好心做了驴肝肺]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幺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后来者居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后浪推前浪]比喻新生事物推动陈旧事物,像后浪推动前浪一样,不断前进。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猢狲入布袋]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滑天下之大稽]形容极其滑稽可笑。

[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皇皇(惶惶)不可终日]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岌岌不可终日]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来到;之:这里;安:安心。本指招徕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既然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夹板医驼子]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应向外人宣扬。

[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随从一辈子。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尖担两头脱]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比喻两头落空。

[兼听则明,偏信(听)则暗]明:清楚;暗:昏暗,糊涂。指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愚昧不明。

[蒹葭倚玉树]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芦苇靠在玉树旁。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见其一未见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江海不逆小流]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江山好(易)改,秉(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什么意思篇八
高考试卷语文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陕西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D.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 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 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227468.html

    上一篇:厘子说说

    下一篇:嘴不赖只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