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南渡阅读答案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一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与做题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西江月 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5.(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5分)

6.(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简要分析这两联的写作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6分) 答:

9、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5分)

答:

4、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南 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

马 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①,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①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桨,也指

船。

这首诗前三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6

分答:

指出这首诗尾联用典的出处。该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8—9题。

春寒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陈与义① 元好问②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①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人曾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当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②元好问:金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金亡不仕,隐居故里,潜心编纂著述。 8.请分析陈诗前两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5分)

9.简要分析两首诗中诗人借助海棠花的形象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6分)

1.5.(1)①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分)②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2分)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分)

6.(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1)热爱自然、思乡。

(2)①对比、动静结合②拟人、比喻③喧染(色、味)④远近结合(二联远景、三联近景)(注:答出两点给全分)

3.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4.答:(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2)《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8.(1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愁绪。

这首诗的前三联即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日暮江岸宁静恬美的景色与自由飞翔的鸥鹭形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含蓄地表现了诗人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隐约心曲。(言之成理即可 勾践灭吴”或“范蠡泛五湖”。尾联抒发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意思对即可

8. 前两句交代了阴冷的自然环境:早春二月,日日风寒,细雨飘零,春寒袭人。(1分)为下文描写海棠在寒风冷雨中独立开放做铺垫,(2分)烘托出海棠花的大无畏精神。(2分)(如答“一语双关,‘风’‘ 寒’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亦可。) 9. 陈诗中海棠花冒寒在风雨中开放,表现了海棠与春寒斗傲的孤高绝俗的精神,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3分)

元诗中海棠红蕾深藏,不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炫耀自己,赞扬了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这正是作者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形象的写照。(3分)(答“元诗中诗人借海棠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的心的纯洁”亦可。)(分析海棠形象1分,概括精神品格1分,寄托作者情怀1分)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 :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二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高二语文答案 第1页 共2页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高二语文答案 第2页 共2页

高二语文答案 第3页 共2页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三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高二语文答案 第1页 共2页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高二语文答案 第2页 共2页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四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五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

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六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

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七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

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篇八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二语文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A.缉jī B.殓liàn/剜wān D.熨yù/佞nìng)

2.A不合语境。神色自若:形容在异常情况面前态度镇定,表情自然。应改为“心平气和”。

3.C搭配不当。删去“培养和”或者将“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改为“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水平”

4.B(④提出论述对象“空灵”, ②与西方美学观念比较,指出独特性,①⑥③用比喻形象说明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特点,⑤紧承③正面肯定空灵之美。

二、本大题9小题,共 43 分。

5.D勉:尽力

6.D.即使(A.让/与 B.的/到 C.却/如果)

7.B.提高生命价值不等于天下与生命不可得兼。只是有道之人把生命看得最重,即使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换,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

8.D谩:欺诈

9.B(确立法律制度的作用是使像伯夷一样的人能保持忠贞,盗跖一样的恶人不敢为非作歹,并非消弭忠与奸的界限。)

10.A

11.①制服老虎而不用笼子,禁止奸邪而不用刑法,杜绝虚假而不用符信,这是孟贲、夏育感到担心的,也是尧、舜感到为难的。(“服”、“塞”、“患”各1分,大意1分)

②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上述这些更符合长远利益了。(“忠”、“计”各1分,大意1分)

12.(1)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前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描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得3分,特点1分)

(2)诗人触景生情,(1分)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1分)同时也有无人理会的失意之情。(1分)“独忘机”流露出人生失意的无奈之情,其实并不能忘机。(1分)

13.(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悱不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4.“相当糟糕的态度”是持传统生物学观念的学者的看法,他们将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若有人将人类与生物摆在平等位置,他们是无法接受的。(2分)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2分)

15.幽默风趣。(2分)①“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③“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每例2分,举其它例言之成理即可)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16.林黛玉。(2分)表现宝黛二人心有灵犀,彼此相知。(3分)

17.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从外形、色彩、声音三方面展示了竹子的形象,也展现了潇湘馆环境的清幽,使其成为纷繁富丽的大观园中一处清雅所在。连贾政也赞叹“这一处还罢了”。 ②与黛玉形象契合,竹与她形神合一,物我交融。由黛玉口中说出她爱竹子,竹是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修长,随风摇动,像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非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投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③充分展现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参差”的竹影, “阴阴翠润”的竹影,令“几簟生凉”的竹影,就像笼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阴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凉。④暗示了黛玉不幸的命运。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潇湘馆的环境与湘妃的心境无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凉气氛,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悲剧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她。(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第②点提到象征义即可,不必详细分析。)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8.示例: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9.参考示例:

正文内容: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品质和责任。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校园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0.审题指导:把握材料主要对象(亨特、渔民),紧扣中心事件(如何对待海鸥),确立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分析生意红火和每况愈下的原因,以此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亨特角度:①心存善心,必有回报②慷慨待人,收获回报

渔民角度:①勿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②切勿舍本逐末③成功应具备长远眼光 综合角度:①共存才能共赢②理性对待得与失③和谐之美

若从海鸥角度谈善于趋利避害,视为偏题,未把握材料主旨。

评分标准: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233037.html

    上一篇:嘴不赖只舌

    下一篇:冬至过后景色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