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当

| 高二 |

【www.guakaob.com--高二】

篇一:《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共51分)第Ⅱ卷(表达题,共69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分。出题人:张东英 审核人:苏灵君 蒲奕超 第Ⅰ卷(阅读题,共51分 ) 甲 必考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 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 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 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 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末郡都尉。

[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年岁不登 登:五谷成熟。 B.意岂有所恨与 恨:遗憾 C.以宽繇役 宽:放宽。 D.税良民以给之 税:赋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组是( )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数虚己问以政事 ③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 ⑤宜免为庶人廪食 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5分) (2)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5——6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5.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答: 6.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 ,安能行叹复坐愁?

(4)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 (6)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12分)

秋 红 聂兰锋

“谁第一个举手,我就嫁给谁!”秋红的话才说了一半,秃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挨着秃子的王二根又举了手,又有三十多名青壮年举了手。秋红的牙都痒,她睁圆了杏眼,对着人群里的王二根大骂:“王二跟你个窝囊废,这辈子你就输给秃子吧你,我这就搬到秃子家去,悔死你!”秋红气的跺脚,秃子心里美得像吃了蜜。

第二天,花儿一样的秋红就嫁给了秃子。才十七岁。第三天,秃子就吹着口哨参了军去了前线,去打小日本儿,和王二根,和那三十多名举手的青壮年。

秋红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娃,娘在秋天的玉米地里正劳作着就留了满地的血,然后生下了她。爹不咸不淡地说又养了个赔钱货,娘就陪着笑脸说女娃一样下湖种地。秋红就憋着一肚子气。憋着一肚子气长到十七岁的秋红,偏偏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最适撩人的是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会说话。下湖的路上,瞅了谁家的小伙子,谁家的玉米地一准被锄的寸草不剩,滑滑顺顺。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王二根生得清秀是公认的好,但木讷,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①;秃子人还算出挑②,可他调皮、逆反,秋红也不讨厌他,但他是秃子。王二根有板有眼,秃子不讲规则;王二根辗转反侧睡不着盘算着明早给秋红家挑水了,秃子呢想也不用想,天擦黑就给人家挑满了缸。

秋红的活道③数第一,莫说女红,粗重的肩挑背扛、碓捣磨碾,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虽人人夸赞,但秋红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盼着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证明自己彻底不是赔钱货。

那是抗战最紧的时候,前线的火药味已呛到了秋红的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已组织了队伍支前,秋红的村里还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满脑子“大事儿”的秋红。一个秋日的黄昏,秋红约了二根,俩人草垛旁秘密商讨,秋红一脸严肃地说王二根,这事儿不像挑水那么简单,明天的参军动员大会,我话一出口你就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能让秃子抢先。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秋红就把一枚穿了红丝线的铜钱套在二根脖子上。二根从兜里掏出一把酸枣在衣襟上搓了,挑一颗最红的送到秋红的嘴里。

既然第一个举手的是秃子,秋红就没有理由再想酸枣的滋味。秋红只希望她亲手做的军鞋恰巧穿在了秃子脚上或是二根的脚上。夜是那样的长,睡不着秋红就想,王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秃子的手咋举得那么快?想不通。想来想去的日子就像沂蒙山一样绵延悠长,秋红硬是把日本鬼子给想跑了,把国民党给想到台湾去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援朝战争结束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老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傍晚的农家已时断时续地想起了鞭炮声。秋红端了洗菜水向门口泼去,却泼出了一串“哈哈哈”的笑声,“秋红,十年不见,你的见面礼真是解乏呀,我赶了一天的山路,这菜的清香味儿,闻着舒坦着哩„„”拄着拐棍儿的秃子突然停止了说笑,他看见秋红丢了盆子正朝自己摸来。

秋红讲着“眼睛的故事”:那次仗打得很苦,到处是受伤的八路军,我一连背了四个伤员藏到地瓜窖里,还想出去找点水,刚出窖子口,谁知“轰”的一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秃子说秋红你很勇敢,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接着秃子开始讲“腿的故事”:我和王二根在一个连。打了一仗又一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子弹飞向二根时,二根就扑向我,我丢了一条腿,二根却丢了命。二根是真正的英雄。二根把铜钱给了我,他说是你给的,他还说你喜欢吃酸枣,然后就合眼了。

秋红听了,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秋红抚摸着铜钱„„良久,秋红喃喃地像是自语: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

战场上不曾流泪的秃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秋红,是二根让我先举的手呀。(有删节)

【注】①场面儿:做事太显眼。②出挑: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出众。③活道:做活的本事。

(1)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参军动员大会”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2)秋红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12分)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

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 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1) 从文章后5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 )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6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6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

9.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谣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

段, , 。 , 。 , 。 ①精确地克敌制胜,才能把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②并掌握其作为一种特殊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 ③特别是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作为一种特殊舆论,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④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

⑤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 ⑥也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 A.④⑤②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⑤⑥③① D.⑥③②④⑤① 12.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二语文答题卡

姓名:班级: 总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 ( )(3分) 2. ( )(3分) 3.( )(3分)4.(1) (5分) (2)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5. (5分) 6. (5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1.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请在所选题号后打对勾 7.( ) 8.( ) (1)

(6分) (2)

(6分)

第11卷表达题 (6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9. ( ) 10. ( ) 11. ( ) 12.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答案:一: 1.D 税:征收赋税。 2.B 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 案。②④没有直接表明贡禹的耿直。3.C本题中并不是因为挽留他才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4. (1)(后贡禹)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县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举”、“为……所……”两处被动,各1分,“谢”1分,译出大意2分)

(2)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有”、“聪明”、“补益”,各1分,译出大意2分) 文言文译文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

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 子,天子超越天道的情况由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 光禄大夫。

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 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 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如今还没得及多听听先生的惊世之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 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 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可怜。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 再开始交纳赋算。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 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将他们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

皇帝下诏,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 卫兵减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

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亲尽则毁的礼制,都未能 实行。

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赐钱百万,任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5.(5分)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6.(5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答“反衬”亦可)。(1分)“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1. (25分)作家阿当

(1)(5分)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答C、E不得分。A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 “轻松”的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笔调中更多的是厚重和严肃,“山东农村”范围过大。B项是对小说环境的分析。小说中缺乏的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对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交代。C项是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不想在众人面前说自己的心事”与文中“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相矛盾,且与“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有关;“做事有板有眼”和“让秃子先举手”无关。D项是对局部描写的理解和认识。正确。E项是对重要语句含意的分析。“对二根救命之恩的感激”错;表现的是秃子对二根当初“让我先举的手”的感激,还有对二根为救自己而牺牲的负疚感、悲痛和感激。

篇二:《《牲畜林》导学案精华版(教)20111215》

《牲畜林》导学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了解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手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把握小说脉络,理清层层推进的结构;品味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重难确认】

重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难点:小说高潮部分的特点及设计意图。

【使用说明】

《牲畜林》的背景是二战,战争是残酷的,传统的教学往往将此类小说的解读置于沉重的政治话语中,使学生无法体会到现代小说的魅力。本课从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所论述的文学创作的第一原则“轻逸”出发组织教学,以求更贴近小说创作本身,还小说教学本色!

【知识链接——记一记】

卡尔维诺(1923—1985)出生于古巴,在意大利长大,十几岁就拿起笔开始写寓言、诗歌和戏剧。舞台和电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园。有一天,他给朋友斯卡法里的信中说:“我转而写小说了。"从那天开始,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蜂巢小径》、《树上的男爵》、《困难的爱》、《阿当,一个下午》、《马科尔瓦多》、《寒冬夜行人》、《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先生》、《守门人和其他》等,成为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1988年英国韦伯列德文学奖得主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身边。”这是对卡尔维诺至高无上的赞誉。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导语设计——激一激】

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新闻报道里、电影电视上、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面对战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导读感知——读一读】

1、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

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2、把握基调:

说说阅读后的感受(轻松、幽默、搞笑、诧异„„)

3、列出提纲:

回顾情节知识,概括情节内容。

序幕:村民逃难进树林

开端:鬼子扫荡抓母牛

发展:朱阿射击遭阻止

高潮:朱阿射中老母鸡

结局:兵猫一起滚下崖

尾声:朱阿成为大英雄

4、结构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说主题的要点, 也是小说结构的要点。

从外貌来看, 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 他还是嗜酒过度的酒鬼、不可救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 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 就像在马戏表演中, 小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他引来的,还是一头牲畜: 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 使得各种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的野猫和悬崖面前丧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 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那么,对《牲畜林》的解读是不是也可以围绕着“减少沉重”即“轻逸”进行呢?

过渡: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着从轻逸与形象、轻逸与语言、轻逸与结构三个方面解读《牲畜林》。

5、质疑问难:

【研读探究——议一议】

(一)轻逸与形象

1、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一般都是怎样看待英雄的?(自古以来,我们总以崇敬的目光仰视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荆轲、自刎乌江的项羽都以凛然之姿立于历史长河之中。)那么,《牲畜林》里有英雄吗?(朱阿)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描写。(学生寻找,幻灯显示)

“朱阿·德伊·菲奇是个矮胖子,圆圆的脸膛黑里透红。他头戴一顶绿色圆锥形毡帽,上面插着根野鸡毛,身着一件带黄色大圆点的衬衣,外罩一件毛背心,圆鼓鼓的肚子上,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

(赏析)这是一段肖像描写,通过他的外貌、衣着写出了一位农民的形象。

(分散描写)(1)惜财(为花母牛冒险回村)(2)爱喝酒(早就有手颤的毛病)(3)最蹩脚的猎手(第73页最后1段)、劣等射手(第76页最后1段)

结论:朱阿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惜财、爱喝酒,最蹩脚的猎手。

2、小说里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农民模样的德国兵”)。将文中比较集中描写这一形象的语句找出来。(学生寻找,幻灯显示)

“短短的制服遮不住那长胳膊、长脖子,他的腿也很长,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他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扁平的军帽下,一张猪样的黄脸东张西望。”(集中描写,73页倒数第4段)

(分散描写)贪婪、愚蠢(颇像中国民间故事里“猴子掰玉米”)

结论:这是一个贪婪、愚蠢的德国鬼子。

小结:暂且撇开政治,印象中,德国军服带有浓重的欧洲古典风格,加上德国人高大的身材,该是很威武的。然而,卡尔维诺却颠覆了这一形象。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群的鸭子、不给让路的山羊、性情温顺而固执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又老又瘦的母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

3、我们说,战争是沉重与残酷的,那么,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学生讨论,要点提示: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作者运用语言化解战争的沉重。同时正是由于朱阿拙劣的射击技术,使得他不得不随德国兵进入牲畜林,这样林中的牲畜得以一一轮番上场,以及看到德国兵在牲畜林中的表演,朱阿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延迟了小说的进展。

也许,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所揭示的关于生活的态度能让我们理解卡尔维诺的这种“减少沉重”的努力: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

(二)轻逸与语言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品味出卡尔维诺努力实践的语言的“轻松”。

作家阿当

(同桌间相互讨论,形成答案)(请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边读边思考)

幻灯显示:“德国兵继续向上爬,树枝越来越细,脚下的树枝突然折断,他掉了下来,差点砸在朱阿身上。这次朱阿不糊涂了,拔腿就跑,伪装的树枝掉了一地。德国兵摔在松软的树枝上,没有受伤。”(第75页第3段)

提问:你能从这段文字里品味出卡尔维诺努力实践的语言的“轻逸”吗?

学生讨论,要点提示:沉重的德国兵爬上“越来越细”的树枝,掉下来后竟然“摔在松软的树枝上”,着实让人费解——我想,勇敢无谓的抗日民众肯定不会原谅作者如此低劣的道德情操!然而,正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恰恰是因为卡尔维诺深切地认识到战争的沉重,所以才去努力追求语言的轻逸,在悖逆中飞入另一个世界。卡尔维诺就像那只在枝头轻快地跳来跳去的“火鸡”,“挺起胸膛,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让所有的沉重都落入自己的脚下,然后高傲地审视。

幻灯显示:“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战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第75页最后1段)

提问:朱阿是个劣等射手,可是鸡比德国兵小多了,鸡都打到了,为什么一枪都没有打中德国兵?联系后文与德国兵一起滚下悬崖的野猫(这只野猫是家畜吗?)。

学生讨论,要点提示:这应该说是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朱阿终于开枪了,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这里的描写极富戏剧性,将德国兵的愚蠢丑态表现无遗。(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了一直凶恶的野猫,让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

过渡:小说中类似的语言还有,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好好去品味。语言的轻松幽默也减少了生活中战争的残酷,除此,作者还通过层层推进的结构安排巧妙地化解战争的阴霾。

2、小说中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我们品味:作家阿当

幻灯显示:“(朱阿)于是就绕到房子后面,走进干草棚,在草堆下翻找起来。那里藏着一杆老式双筒猎枪和子弹袋。”

要点提示: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男孩把他从俄国兵那里偷来的枪藏在了只有他知道的蜘蛛巢里——蜘蛛网的轻逸将枪的沉重遮蔽了。朱阿把猎枪胡乱地藏到了干草堆里,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呢?

(三)轻逸与结构

1、小说的结构好比容器,好的容器承载丰富的内涵,《牲畜林》的容器是什么?(集体回答)容器:牲畜林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话题”部分。

(“牲畜林”是要点,朱阿回村找牛一系列情节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文中将“牲畜林”比作“诺亚方舟”,是不是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讨论,要点提示:《圣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

《牲畜林》的主要情节集中在“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的树林里。灌木丛和树林中有“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有山羊、大鹅、家兔、母鸡、鸭子、小猪等等,当然还有它们善良朴素的主人。这也是否可以理解成逃避战争洪水的“诺亚方舟”呢?小说结尾德国兵和那只凶恶的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诺亚方舟”拒绝任何罪恶,它承载着善良与正义,等待洪水退去,迎接上帝赐予的净土。

2、提问:故事的触发点(生发点)是什么事件?(个别回答)

幻灯展示:生发点:母牛(找母牛,母牛将鬼子引入树林)

提问:小说的结构是由情节构成的。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在结构上称为什么? 幻灯展示:结构特点:延迟法(情节上称之为“摇摆”)

教师补充:“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3、提问: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结构上共有几次延迟?找出延迟的原因。作家阿当

(学生可能会答六次,提醒学生注意最后一次开枪了没有。)

(1)(第74页第1段)“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

(2)(第74页倒数第3段)“朱阿,请你瞄准点。要是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

(3)(第74页倒数第2段)“朱阿,不要杀死我的小羊,你只打死他,千万别打死我的羊。你瞄准点。”

(4)(第75页第2段)“朱阿,”她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

(5)(第75页第5段)“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6)(第75页第9段)“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

4、提问: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每位学生各找两处延迟,比较分析写作特点)(提示:三个方面考虑——被抓的家畜,恳求的人,朱阿的反应或者笔法、详略、细节)作家阿当

明确:(1)笔法的多变(2)详略得当(3)细节的生动

被德国兵抓住的家畜各有特色;恳求的人物各不相同,说话的语气也不一样;被恳求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也各具特色。

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

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

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 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 ( 他也想瞄准, 但是心有余力不足) 写得更鲜活;

第四次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 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 而这种自由联想, 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冕的反抗;

第五次出场的是一只兔子, 它圆鼓鼓的, 比野兔肥实, 听到响声不但不跑, 反而趴在地上不动, 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 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间, 一词之异, 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 , 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 跳来跳去。并且, 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 至于恳求之后的情, 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第六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 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 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 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 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 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 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 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 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这样安排的妙处)

5、提问:这些童话式的情节连缀起来在结构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要点提示:这种童话式的情节的起伏所形成的结构像一条在风中飘舞的丝带,于无形中消减了严肃与沉重。在这只“诺亚方舟”上,善良的人只关心动物的安危,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财产,他们要带着它们等待大洪水的退去。

6、提问: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 , 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 它不是牲畜, 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为什么最后打败德国兵的是那只大猫?

让敌人自己灭亡、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

7、提问:“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幻灯展示:延迟法的作用(学生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回答)

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 小说屡次提到了“唯一财产”这个词语,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第三,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教师总结:《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 “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不仅文学作品,而且,影视作品有时也通过这种戏剧化的轻松去净化战争的残酷。比如《举起手来》(超级链接)

8、提问:《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牲畜林”在文中有何蕴意?

“牲畜林”是一个意象,一种象征。既是小说结构的要点,也是小说主题的要点。

(1)结构要点:“牲畜林”是一个“容器”, 装载了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现实生活之水。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2)“牲畜林”是充满自然和谐,充满自然生命力的地方,正如诺亚方舟,带给人们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就是战胜战争的源动力。

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悟读拓展——写一写】

主题: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60年代法国兴起解构主义浪潮,要求打破陈旧滞后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思维习惯以及集体无意识,从而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秩序。当我们从小说里走出来,重新审视它的时候,是否也有一种被解构了的味道呢?《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

幻灯展示: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追求“轻逸”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显得更有力量。

因此,这是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并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能够在许多优秀作品里得到验证。

【选读类文——看一看】

诗仙李白在京师长安仅被闲置于翰林院,非常不满现状,曾写《古朗月行》,隐而喻之。(幻灯显示)

古朗月行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明确: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现实的沉重感和月亮的轻逸、空悬感形成对照,产生了心理上的张力,呈现出艺术上的美感。

【评读反馈——练一练】

1、找出文中写到的《圣经》故事,思考“牲畜林”的象征意义。

2、思考小说中的动物形象。

3、完成同步练习册上选择题、课内阅读题和语言运用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32964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