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所有教材目录

高中历史目录》人教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和民主革命

第3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4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 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7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第8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第9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10讲 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 第11讲 罗马人的法律

专题五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 与发展

第12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

第13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专题六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14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

专题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趋势 第15讲 美苏争锋

第16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 必修二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专题九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19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

征服

第20讲 “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世界 专题十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十一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3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6讲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28讲 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专题十三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9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30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专题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1讲 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3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第34讲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35讲 “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人性的复苏

第36讲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和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专题十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与 理论成果

第3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第39讲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专题十八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 与文学艺术

第40讲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4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第4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专题十九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43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及科技事业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

的先哲 第二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三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学家

ⅠB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第二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第三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四单元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和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第三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及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

第四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中国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二)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表---人教版

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附录三 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后记

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3 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4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 开辟新航路

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8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 罗斯福新政

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三 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后记

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7课 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附录一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目录

附录 《必修1》整册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商周的政治制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

单元学习小结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抗日战争

单元学习小结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太平天国运动

2、辛亥革命

探究活动课一 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一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单元学习小结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祖国统一大业

探究活动课二 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一尝试自编教材

单元学习小结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 打开外交新局面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单元学习小结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学习小结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3.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单元学习小结

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单元学习小结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两极世界的形成

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探究活动课三 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 单元学习小结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8课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材分析】

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在和资产阶级的不断斗争中,逐渐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运动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用来改造世界和解放自己。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本节内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如本章的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贯穿于本课的主要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同时学习本节教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的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虽接触较多,但认识仅停留在表象上,脑子里只有些空洞的名词,他们希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并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所以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内在心理需求,这也就为本节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我校高二文科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特点,通过展示史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由于这节课理论性强,而班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教训。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②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目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③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资料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实践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②.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操、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论从史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展示材料: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问题1:马克思这个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为什么在这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受到如此的推崇?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高一语文教材恩格斯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角度来思考,借以引入新课。(此举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的发展→制度弊端

问题2:1825年,为什么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请用政治学角度解释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怎样才能消除经济危机?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但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较早暴露出来。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逐步用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盲目扩大再生产和残酷剥削工人→大量的商品积压和广大工人无力购买,造成商品的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解决经济危机,必须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于是出现了各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

②思想来源:三大理论成果

问题3:你心目中美好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你是打算如何实现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学生分组讨论)请多个学生回答问题,并让学生自己总结班级同学对理想社会有何共同认识(富足、平等、自由、和谐)。

教师总结过渡:“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对未来美好的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这种理想在近代于西欧终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

展示材料: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一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社会》

问题4:材料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为什么?该思想有何意义?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外,马克思主义还有哪些理论来源?

通过讨论总结,学生认识到: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理论的。

③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问题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有哪些国家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其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失败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作答后,教师指出当时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 问题6:除了上述因素,还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哪些努力有关?

学生阅读课本,从理论研究、建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概括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长期努力。

④实践基础:理论研究、建党实际

师生共同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后,教师要强调分析一个理论的诞生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

问题7:阅读下列引自《共产党宣言》的原文,思考它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 „„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革命的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续)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课本内容(到义和团运动止)

历史 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导语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官僚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与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课前提示

分封制何宗法制适应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夏商政治形式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皿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其中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传说中的皇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又分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有的学者对古史传说进行了细心的整理分析,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有的学者还根据神话传说提供的线索进行考古调查,得到了值得重视的收获。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的权位,成为最高政治领袖。在禹之前,政治权利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礼记》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时代,“天下为公”;现在的“小康”时代,则是“天下为家”。这说明了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大致演化过程。据说,夏王朝进行过对南方和东方部落的战争,内部也曾今发生动乱,维持了四百余年的统治后为商汤所灭。

商在建立王朝之前还是一个频繁迁都的部落,后来逐渐强大,在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政权。商王朝的统治历史六百年左右,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殷墟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当时商王朝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在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大批砍去头颅的人骨架,可见奴隶常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人牲”。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商代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以前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西周分封制

商王朝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出现政治危机。崛起于西部的周在周武王领导下举兵伐商,得到各地许多部落的支持。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一战中,周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今河南淇县),商王朝灭亡。

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周德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下游地区。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就是周德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后来,周成王在周公的辅佐下粉碎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亲周德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有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于是,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课前提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六王毕,四海一”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

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灭六国后,秦军又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但遭到顽强的抵抗,后来由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经过激战,终于平定了岭南。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秦朝还在当时被称为“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的地区,开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海内为郡县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始皇采纳里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成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

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

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百官公卿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主管京畿治安的中尉,主管宫廷工程修建的将作少府等。

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一句。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此为“汉承秦制”。

课前提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帝王权力逐步强化。

中国古代王朝设置监察机构,而这种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世官职”、“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 法令出一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李斯所说的“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就是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多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

后来,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皇帝对于官吏有奖赏和惩办的权力,有提拔和贬斥的权力,也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君权和相权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

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武帝幼年即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频繁更换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有多人被免职或处死。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让他们能够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于是,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

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曾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代也曾今实行以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除了防范宰相擅权以外,也有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监察机构的设置,在秦代已经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将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机构。元朝规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交御史台,由监狱御史复按。清代都察院已经成为集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和财政审计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当然,专制制度的本质据顶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以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察举制”则是由官吏查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推荐道德学问优异而又有议政能力的人。6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贤良,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就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察举制度虽然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从表面上看,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但是,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意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行省的设置

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则为路、州、县。

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是个行中书省(行省),

即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岭北行省。在这十大行政区域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的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行省一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明清时期,依然沿用行省的设置。明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三级: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府和县。清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省、道、府、县四级。

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前提示: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时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正式下令废除丞相制度,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

朱元璋废丞相职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然而又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大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后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是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军机处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但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权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中央的政治权力因这种制度而更为集中。

清代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此外,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清朝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 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64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