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一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妈妈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可可,是我和可可爸计划中怀上的孩子,我们很期待她的到来。从怀上可可的时候,我就暗自发誓要给可可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要当个好好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我想很多妈妈都是这么想和期待的)

孩子一岁半前,我自认为是个的好妈妈,喂母乳,用背巾,给孩子探索的自由。看书,上李跃儿网站学习。排除家人的置疑。直到孩子2岁半孩子上了儿童之家幼儿园。 在这之前,我对孩子几乎都是不发脾气的。

有一天,终于我这个全职妈妈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心理内疚得难受。刚好那时一位懂孩子的妈妈在儿童之家实习。我质询了她,其实是找机会忏悔。(那时我从没听过还有‘心灵成长’这回事儿。 )

当时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人有情绪,你发脾气是很正常的,愤怒也是一种情绪。你对孩子发了脾气后,又对孩子内疚。以后孩子成年以后会认为有情绪(生气)是不好的,或者她很难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跟之前我的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是个好妈妈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可可3岁左右,我上了智慧课,老师说,愤怒是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不解,我问他:‚老师说愤怒是合理的,但是我发脾气会伤害别人(孩子,老公)啊。这也合理吗?’ 老师说:‘表达愤怒(情绪)当然是合理的。只是要看发泄愤怒的人怎么去表达,愤怒也是可以有建设性的。‛说真的,我当时没听明白。还想再问,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再后来,上了艺术治疗。有一位同学就此问题问了老师。

那位老师说:妈妈学会如何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表达愤怒和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用‘我信息’对孩子说:‚我现在为这件事儿。很生气,我要深呼吸,一分钟后,我再过来。’

缘于我上个月上的若纳生的'艺术治疗',

给我们做个案的老师是每年从美国来的一位中年女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她的英文名.就叫她,女老师.吧!

我的童年经历带我很多愤怒的力量,我的父亲在他一岁左右,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随后就改嫁了.他相当于是个孤儿.在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很暴躁,常常在家发脾气.家里人很小的事儿都就会激起他的愤怒情绪.从小我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很容易发脾气,愤怒.成年后,我发现我在家里的行为模式在社会中行不通,而且我也不喜欢父亲的暴躁情绪,所以我的潜意识里是不接受愤怒情绪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别人会刻意的压抑愤怒情绪.我认为愤怒不好,如果使用它,它就会跑出来伤人。

在做个案的时候,老师在我身边,我的前面是个厚垫子,(完形,也叫做空椅法)它代表我的父亲,过程中我会和父亲对话.

我说:'我很害怕愤怒'

老师:你愤怒了以后,会怎样?

我:这样会伤害别人,我不想像我的父亲那样.

老师:能说说你的父亲吗?

我开始诉说我和父亲的关系..........

说到和父亲深处的关系时,我愤怒的力量早就跑出来了,我的手不停的来回搓动.

老师:我看了你手的力量.

我开始不安的弹垫子...

老师:我看到你在弹垫子,它想说什么?

我的呼吸急促,很不安,想打垫子(垫子代表父亲)却又不敢打,过程僵持了3分钟左右.我还是不打敢垫子.

老师:现在你很安全,在这个环境中,你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说着老师从我身边站起来,她拿了一个垫子,往我手上压了压.突然我从内心早就升起的愤怒刹那间爆发.狂打起垫子来.

老师:不错,就是这样,

老师:很好,睁开眼睛,把你的愤怒从你的眼睛里射出来,发出声音................. 这中间的过程比较难以描述,上过心理课程的妈妈可能会理解一些,

打完以后,老师问我的感受.

我由衷的说了一句:'愤怒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现在感到很轻松.

老师: 情绪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的生活出现一些状况要去正示它,愤怒是有人跨过你的界线,或者是你的需求没被满足.'愤怒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拿愤怒的力量来照顾自己.来允许你自己.

老师:愤怒也会变成责怪家人,责怪我们自己.

老师:我们的父母从来没得到过,所以他们也无法给予我们.当我们被强烈的情绪所淹没的时候,是小时候我们没有被支持.如果没有被支持,我们就提醒自己,自己变成自己的父母亲. 老师:愤怒不是丑陋的,可以用安全的方式来发泄,不会伤害到其他人.来做这个课程,我们透过这个课程,来看到他们真实.去感激父母带给我生命,同时界定我的界线.

我在成长的路程中大概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我从心理对父亲完全的不接纳,(只是道义上的接纳他是我父亲.)到讨厌他,不给他打电话,到慢慢试着连接,到正面接触(父亲来深圳3,4个月了),到排斥,到再度慢慢接纳,到今天我对父亲的接纳程度是我有生以来最接近的了.我会给自己时间,能到那个程度就到那个程度.不逼自己,也不违背自己的心.这一路走来,很惊讶心灵成长课给我带来的变化.

我刚刚上完3天的艺术治疗.回到家,可可见了我很开心,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玩儿.突然她吼了一声,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忽略掉这一声吼叫.但好在我刚好上完心理课程.对愤怒的力量比较敏感.我听出了她声音中的愤怒.我感觉到她想要发泄什么,也许是白天遇到的事儿,也许是在学校的事儿,也许是3天没和妈妈在一起觉得很愤怒......总之我知道她此刻有愤怒情绪.

我对愤怒情绪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义,而且在此前我已经清理过了陈旧的愤怒情绪.所以当

我听到可可那声吼叫的时候,我立刻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她说:"我听到你的声音很有力量.''可可看了我一眼,很好奇我说这句话,知道我是安全的时候,她有大吼一声,比前一声更常更大,我再次鼓励了她一次:"可可大声点,喊出来,妈妈在这里,你很安全.''(受了老师的影响,用这种方式鼓励他人比较有效).

可可用劲力气,憋红了脸连喊了4声.喊完了,就笑了,我也笑了.接着我们像没事儿一样继续玩儿.........

后来我觉察到,孩子也有愤怒情绪,它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表达. 人的 情绪有喜怒哀惧。喜--高兴,喜悦,怒---生气,发怒,哀---悲伤,惧--恐惧,害怕。

通常我们(我们的父母)都认为情绪是有好坏之分的,认为喜就是好的,怒,哀,惧都是不好的。

孩子高兴了,笑了,我们就高兴了。孩子生气了,我们就会觉得孩子不应该生气,或者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当孩子难过了,我们会说:别哭了,哭也没有用。

当孩子害怕了(特别是男孩),我们会觉得这个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这个害怕?

我们认为孩子整天都应该高高兴兴的,如果孩子表现出生气,难过,害怕,就是不被父母所接纳的。当孩子成年后,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成年后的孩子就会对自己出现的这些所谓‘不好’的情绪进行批判。

这四种情绪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群羚羊在草原悠闲自得的吃着草,他们很开心能吃到这么嫩绿的草,这时草原的附近出现了一头肚子饥饿的狮子,正悄悄的靠近它们。

一头羚羊发现了狮子的存在,给同伴发出了信号,羚羊们收到信号后,一阵恐慌,差点乱了阵脚。饥饿的狮子盯上了一只刚出生不就的小羊,小羊的妈妈和其他的强壮的羚羊为了保护小羊,愤怒的低着头用羚羊角冲向了狮子。。。。。最后,狮子捕捉到 了一只不辛的羊,看到自己的同类的牺牲,其他的羊一阵哀伤。。。。。

当狮子离开后,羚羊们又开始悠闲自得的吃起草来。。

人类也动物一样,有着这四种情绪,不同的是,人类会把这四种情绪化分为好坏对错。 恐惧让我们避开危险,如果我们不知道害怕,人类估计早就被灭亡了。

愤怒让我们感到边界和生存的空间被侵犯。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1. 当愤怒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很生气,不需要孩子为妈妈的情形负责。这种情形妈妈的语气是怎样的。

‘我信息’表达很重要。‘当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平时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我不要求可可和我的想法保持一致。

我尽量做到,我不为我妈妈(可可外婆)的情绪负责。(这个最难,目前能做到50%吧)

2. 愤怒的时候,即使是扔枕头,孩子肯定也能感受到大人愤怒的情绪,孩子不会害怕吗? 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疑惑,一直都不使用这个方法,也不敢让可可看见我愤怒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她因为急想要出去玩,等我化妆化化得太久了,把我的化妆箱整个推到在地上。 我说:‘我很生气你把我的化妆箱堆在地上,我要打枕头了。’我拿了枕头就打了起来,一边打枕头,一边说:‘我真的很生气我化妆的时候,你来打扰我,还把我的化妆箱推到了地上。’我没对着可可说,是对着垫子说的,离可可的距离也比较远。也许打枕头的时候,看起来象个孩子一样。可可的6岁堂哥也在房间,两个孩子居然哈哈的大笑了起来,我也打笑了。

打完了枕头,对可可气愤的感觉少了很多,就低着头拣地上的化妆品。看到有的化妆品都摔坏了,心里又来气了,站起来,接着打枕头。说:‘我的化妆品摔坏了。’打了一会儿,感觉

好多了,然后对可可说:‘可可能帮妈妈拣一下吗?’可可同意了,哥哥也来帮忙拣。 后来我就此事问过可可:‚妈妈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吗?‛

可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再掐我了。’(从小到大我掐过可可4次,惭愧中~~) 小人都记得呢~~

比起我大声吼她,对她脾气,打枕头对孩子的伤害小多了。

这种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家庭和孩子。起码是我们家目前来说,我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我在琢磨。

别人愤怒的时候,即使是仍枕头,我都会觉得恐惧。

以前我也会,看到有愤怒的场景,就会害怕躲开。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心里伤痕有关。 首先,妈妈得了解关于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外,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徐浩渊博士说得不错.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能觉察到,我现在感到很焦虑的情绪到底是来自于哪里?真的是孩子造成的吗?

如果已经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可以离开房间,和孩子暂时保持一段距离.深呼吸,离开现场一会儿.

我以前遇到的问题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比如可可3岁半以前.如果我因为要冷静而离开哭闹中的孩子的话.我会觉得不忍心,而且就算我比较平静的对可可说:"妈妈现在为这件事儿感到生气,我要到阳台去深呼吸一分钟.''3岁半前的可可,仍会感到很不安全的,大哭着跟过来.

这个时候,通常我会不忍心丢下她,独自去冷静.我内心深处的童年伤痕会浮现.(害怕被抛弃,如果我不乖不听话,就会被父母抛弃),然后我会不顾自己内在的声音,强压着自己的焦虑和情绪.耐着性子.或倾听或安抚孩子.通常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我忽略了我自己的内在孩童.忽略自己的感受,'成功'的安抚了情绪中的孩子.却压坏了自己,又或者找个机会发泄到老公身上.......''

第二种结果是:我压抑着焦虑和情绪在安抚孩子,忍到自己的极限时,最后还是会对着孩子发脾气.然后内疚自责.

如此循环........

回到绿萝的问题上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突然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难已理解和接受.

对于小一点孩子.我觉得,妈妈在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的时候,尽量平静的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妈妈忙了一天.我现在真的感到很疲倦,我感到我........现在我要去别的房间呆上一分钟,一分钟后妈妈会回来的.这是妈妈自己的情绪要处理.和宝宝没关系.''

虽然也许2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完全理解妈妈说的话,但是她也能从妈妈的语气中感觉到,不是妈妈要抛弃自己,而是妈妈有自己的问题要去处理.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为妈妈去背负情绪.

我想和父母情感亲密,安全感好的孩子,当父母这么表达的时候.他或许会有点担心,不会有感到被遗弃的感觉的.

孙瑞雪:

感谢和大家共处的时光,教给你们用补充能量的方式爱自己:

1、学会用自己身体的全部聆听,聆听大自然,聆听一只昆虫,聆听一片阳光下的树叶,聆听一只小狗,聆听一片绿色……把这种美储存在自己的内在,即使你不在聆听的时候,也能回忆起那种充满能量的感觉。

2、选择一首你近期喜欢的音乐,聆听里面每一个音符和旋律,让这首乐曲回响在你的内在。 3、身边选一本书,翻开它时,每一句充满爱的话语就充满了你的内在。

最近我们机构在选读《似非而是》这本书。

4、静静地跟孩子在一起,欣赏和聆听他的全部——从头到脚,面部的每一个变化,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触摸他时的每一个感受,一个可触摸的精神体。

5、睡一觉。

6、寻找一个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

7、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每写一句,都反射式地提问一句,自问自答,像面对一个心理大夫一样。只是每次回答的时候都用心去回答。

很高兴与大家共享这段快乐时光,让我们手拉手,彼此支持,共渡成长的日子。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二
《表达情绪》

如何地道表达乐观情绪

都说乐观的情绪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一个笑容、一句鼓励就可能点亮某一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有魔力的乐观的句子。

1. I have faith in you./I have confidence in you.

我对你有信心。

2. I'm sure we'll win./I'm confident about our victory.

我敢肯定我们会赢。

3. I anticipate your success.

我期待着你的成功。

4. It's all plain sailing.

事情进展很顺利。

5. I'm very optimistic about our chances of success.

我觉得我们获胜的机会很大。

6. Your work is bound to be successful.

你一定会成功的。

7. I have every confidence in my success.

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成功的。

8. I'm an optimist.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

9. I can do it blindfolded.

我闭着眼睛都能做到。

10. I have every confidence in his promotion.

我相信他一定能升职。

11. I'm full of optimism for the future.

我对未来十分乐观。

12. I hold an optimistic view of events.

我看事情比较乐观。

13. There's no doubt we will win.

毫无疑问,我们会成功的。

14. There'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15. Everything will be fine./Things will turn out all right./Things will work out all right.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6. Everything will come up roses.

一切都会圆满结束的。

如何地道表达悲观情绪

上次我们讲过如何地道表达乐观情绪。但是人不可避免地会情绪低落,这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天空都是灰暗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来表达这些情绪吧!

1. I'm all at sea.

我是一片茫然。

2. Don't get your hopes too high.

不要期望太高。

3. No chance at all./Fat chance.

不可能的。

4. I'm throwing in the towel.

我认输了。

5. My heart is heavy./I'm heavy-hearted.

我心情很沉重。

6. I'm not too happy about it.

我对此并不乐观。

7. Where do I go from here?

我该何去何从呢?

8. We've had it.

我们无计可施了。/我们没希望了。

9. No way./It's hopeless.

不可能的,没希望了。

10.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for me.

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世界末日。

11. No such luck!

没那么好运气!/没那么好命!

12. I've got a lot on my mind.

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13. That's the way it goes.

实在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14. I'm downhearted.

我感到灰心丧气。

15. I don't feel like doing anything./I don't have enthusiasm for anything.

我提不起精神做任何事。

16. I'm on my last legs.

我真是山穷水尽了。

17. It's fate./It's doomed./It is my destiny.

这是注定的。/我命该如此。

喜怒哀乐的地道表达

心情不同时,呈现在脸上的表情也不同;微笑、流泪、抿嘴……各种表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写照。当你看到他人的表情时,你能用英语形象准确地描述出来吗?

1. She threw her head back in a hearty laugh after she heard the joke.

听了那个笑话,她笑得前仰后合。

2. She'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if we give her a bike for her birthday.

如果她生日得到我们送的自行车,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

3. Come on, a big smile for me!

开心地笑一个吧!

4. Did you see the way her eyes sparkled? She's so happy.

你们看到她闪闪发亮的眼神了吗?她很开心。

5. See how she pouts, someone must be not very happy.

瞧瞧她那努嘴的样子,有人正生气呢。

6. Come on, wipe that frown from your face, nothing's that bad.

我说,你就不要那么一副难过表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7. She's all teary-eyed.

她眼里噙满泪水。

8. He had his eyes downcast and was crestfallen.

他低着头,一副特别失落的样子。

9. I was frightened by the mean look in his eyes.

他眼神里充满愤怒,让我感到害怕。

10. Her lips were pursed, and she was ready to let him have it.

她的双唇紧闭着,准备好好训他一顿。

11. His face was flushed with anger, like he's about to throw a tantrum.

他气得满脸通红,好像马上就要爆发了。

12. She smirked and I could tell she was happy that I had failed.

她嘲弄地笑了笑,我知道她是因为我失败了而感到高兴。

13. She grimaced at the fact that he was there at the party.

因为他也在派对现场,所以她皱了一下眉头。

14. She had her chin up and nose high up in the air, like she's the queen of the world. 她一副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女王一样。

平时常说的那些客套话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喜欢客套,该客套的时候、不该客套的时候,大家都在客套。可是,你看看美剧、英剧里头,他们不也是客套话满天飞么?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So far so good.

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2. Be my guest.

请便、别客气。

3. Think nothing of it.

别放在心上。

4. I'm working on it.

我正在努力。

5. I'll keep my ears open.

我会留意的。

6. You're the boss.

听你的。

7. Let's give him a big hand.

让我们热烈鼓掌。

8. That's really something.

真了不起。

9. Excuse me for a moment.

失陪一会儿。

10. I'm dying to see you.

我特想见你。

11. I'm flattered.

过奖了。

12. Sorry to bother you.

抱歉打扰你。

13. I'm very / really / terribly / awfully / extremely sorry. 十分抱歉。

14. Let's forgive and forget.

让我们摈弃前嫌。

15. 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三
《说说情绪》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四
《情绪情感——愤怒报告》

话题引入:

愤怒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绪,但是每个人表达愤怒的方式都不能。

当你愤怒时,你是大哭?大闹?大吵?大打出手?还是冷淡?漠视?

问题: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愤怒生气时的外显表现形式。

A:我是属于冷淡型,我要是生气的话,就是几乎不说话,自己呆着

B:我属于倾诉的那种,我会找亲密的人说说说,说到我累了为止

C:我一旦生气一定会大吵大闹好好发泄,有的时候扔东西,有的时候撕衣服,是暴力型 主持人:大家的愤怒外显表现形式真的是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针对同一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其实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男生和女生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根据网上一组调查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在愤怒时的表现差别如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

小邬同学是我们班个性比较鲜明的孩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上课受批评,跟老师怄气,在学校同学们有哪个不小心碰到他,他也会发脾气。总而言之,小邬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他发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别人当成“出气筒”。比如,上课玩东西被没收了,跟老师发脾气说“我没玩,我只是拿在手上。”同学扫地时,扫把不小心碰到他脚,就骂同学,别人反抗就动手,人人都把他当成我们班的不定时炸弹,谁惹他谁倒霉。

一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在办公室里休息。不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学生急匆匆地朝办公室奔来,说:“老师,小邬和小杨打起来了。”“老师,我们拉也拉不开。”“老师„„”听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话语,我不由得皱起眉头,二话没说,迅速赶往教室。

在教室门口,我见那两个“肇事者”还缠在一起,便抢先一步把两人分开,看着他们气呼呼的的样子,我也有些生气,心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非要动手呢?怎么就不把打架的力气花在学习上呢?想到这儿便气不打一处来,严厉地指责起来:“你们俩为什么打架?难道没有比打架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见他们俩都默不作声,我又加重语调询问道:“是

谁的错?”站在一边的小杨吞吞吐吐地开腔了:“是他打我的,我和别的同学在开玩笑,他就跑过来打我了„„”望着他脸上、身上那些被指甲抓得一条条的血痕,我那同情的天平不由得偏向了小杨,转而舒缓了语气后说道:“他打你,你就还手,你不能来找老师解决问题吗?为什么也要动手呢?动手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主持人:大家看完了这个例子肯定会感同身受,像小邬这种性格的孩子一定在大家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少的,请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曾经遇到的真实案例。

D:我有一个有类似性格的同学,就是我们所谓的“公主病”,必须大家都顺着他,不然就哭哭哭,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作”,一开始还能忍受。后来她的毛病越来越重大家也就疏远他了。

主持人:大家也一定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着重考察对方的性格因素。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不是也有不当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案例的发生过程。

E:老师的处理违背了“对事不对人”的客观原则,他是带着个人之前的主观情感在处理问题。她想要处理问题,就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私人感情挟带太多,观念的天平就会倾斜。

主持人:的确,老师应该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进行教育,一旦挟带太多私人情感,教育就变为成了偏心。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互相殴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就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例如我们熟知的马加爵案件、日常生活中的医疗纠纷等等都是愤怒冲毁了头脑。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想要正确的排解愤怒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F:我会选择听音乐,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呆一个下午,自己等怒火自然而然的消灭。 G:我会选择逛街,在喧闹的街道思考整个事情的原委。

H:如果是我,我会去跑步,做一些剧烈运动,让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I:我一般砸东西,暴力play

主持人:根据大家的解决方法和专家的总结,排解负性情绪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让学生们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他发怒。并且建议发怒的学生,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么生气?这事或者这个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么?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在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建议发怒的学生,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了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建议发怒的学生,如果有的事情或者有充足的理由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得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

打沙袋,或去挑健美操,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主持人总结: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只要我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它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选择恰当的方式,它也是可以排解的。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五
《说说叹词》

说说叹词、语气词和拟声词

一、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答、能独立成句或充任独立成

分的词。

1、叹词的种类

叹词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表示喜怒等感情的叹词:

①表示惊讶、赞叹的叹词

汉语中表示惊讶、赞叹的叹词主要有: 啊(阴平) 咦(阳平) 嘿(阴平) 嗨(阴

平) 嚯(阴平)

吓(he阴平)呕(阴平) 呕(阳平,“原来

如此”) 哟(阴平)

例如:

咦?还要我来教你?

嘿!怕什么?他见的世面多了!

哟,还挺厉害啊!

嚯,你小子还真行啊!

呕,原来是你呀。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②表示喜悦、讥讽的叹词 主要有: 哈哈 嘻嘻

呵呵

例如:

哈哈,我终于学会开车啦!

呵呵,他也能考上大学?

③表示悲伤、惋惜的叹词 主要有: 唉(去声) 哎

呀 嗨(去声)

例如:

唉,要是当时听你的话该多好哇! 唉,病了两个月,把工作都耽误了。 哎呀!我可真不知道他是为了这事儿

呀!

嗨,你可好糊涂哇!

④表示愤怒、鄙视的叹词主要有;呸 啐 哼 吓

(he去声)

例如:

呸!你胡说八道!

哼,你竟然相信他的话?

啐,他走到今天这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⑤表示不满、异议的叹词主要有;

唉(上声) 嗨(去[FS:PAGE]声) 嚯(去

声) 吓(he去声)

例如:

唉,他的意见我还就是不同意! 吓,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

⑥表示醒悟、明了的叹词主要有: 呕(去声) 他哼了一声。(述语) 门外传来喂、喂的

声音。(定语)

他唉呀唉呀乱叫。(状语) 他疼得直哎

哟。(补语)

有些叹词的书写缺乏规范,同一个叹词往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容易造成混淆,应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例如“啊、阿、呵、嗄”都读a音,现在一般写

作“啊”。

二、说说语气词

(一)语气词有多少

单音节语气词:吧、罢、呗、啵、的、价、家、啦、来、唻、了、嘞、哩、咧、咯、啰、喽、吗、嘛、嚜、么(麽)、哪、呢、呐、否、呵、哈、不、兮、般、则3、连3、罗、给2、噻、哉 阿、啊、呃、欸、哇、

呀、也、耶、哟、欤、呕、噢、呦、嘢

双音节的语气词:罢了、不成、得了、而已、的话、来着、了得、也罢、已而、着呢、着哩、着呐、来的、也好、便了、起见、就是、似地、是的、一般、一样、

再说、不过

多音节语气词:就是了

(二)什么是语气词

语气词是用在句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和停顿的词,有的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或强调的语气。

1、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①语气词具有很强的附着性,一般附着在句尾(少数放在句中,后面有停顿),表达各种语气,增

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

昨天晚上我已经检查过三遍啦。(语气词

“啦”表示陈述语气)

今年有二十岁了吧?(语气词“吧”表示推

测疑问语气)

②语气词除了表达语气意义外,有时还能起一定的语法作用。一般来说,大多数实词和短语加上语调就能成句,但有时还要求加上语气词才能成句。

例如:

他把衣服晒干了。(语气词“了”具有成句

作用)

都中学生了,还这么不懂事。(语气词“了”

具有成句作用)

2、语气词的类型

根据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将语气词分为

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

①句中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主要有“啊、吧、了、呢、么”等。 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也含有列举、假设或引

起注意等意思。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六
《如何地道表达悲观情绪》

如何地道表达悲观情绪

人不可避免地会情绪低落,这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天空都是灰暗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怎么来表达这些情绪吧!

1. I'm all at sea.我是一片茫然。

2. Don't get your hopes too high.不要期望太高。

3. No chance at all./Fat chance.不可能的。

4. I'm throwing in the towel.我认输了。

5. My heart is heavy./I'm heavy-hearted.我心情很沉重。

6. I'm not too happy about it.我对此并不乐观。

7. Where do I go from here?我该何去何从呢?

8. We've had it.我们无计可施了。/我们没希望了。

9. No way./It's hopeless.不可能的,没希望了。

10.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for me.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世界末日。

11. No such luck!没那么好运气!/没那么好命!

12. I've got a lot on my mind.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13. That's the way it goes.实在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14. I'm downhearted.我感到灰心丧气。

15. I don't feel like doing anything./I don't have enthusiasm for anything.我提不起精神做任何事。16. I'm on my last legs.我真是山穷水尽了。

17. It's fate./It's doomed./It is my destiny.这是注定的。/我命该如此。

“想不开”英文怎么说[ 2010-11-18 15:23 ]

“想不开”这件事,从心态上说可以是悲观,从精神上说可以是钻牛角尖。汉语里跟这个词有类似意思的表达实在太多了,今天我们来说说英语里是怎么表达这个意思的。

1. Don't take such small things to heart.别为这些小事想不开。

2. She was deserted by her lover, and in despair she took her own life.

她被爱人抛弃,一时想不开就自杀了。

3. He is a gloomy person, who always holds a pessimistic view towards things.

他就是个悲观的人,无论什么事总是想不开。

4. Why are you so pessimistic?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你别这么想不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 He took things too hard, and ended his life by hanging himself at home.

因为一时想不开,他在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6. He hasn't come round yet. Could you try and straighten him out?他还没有想通呢,你开导开导他好吗?

喜怒哀乐的地道表达[ 2010-07-20 09:27 ]

心情不同时,呈现在脸上的表情也不同;微笑、流泪、抿嘴……各种表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写照。当你看到他人的表情时,你能用英语形象准确地描述出来吗?

1. She threw her head back in a hearty laugh after she heard the joke.

听了那个笑话,她笑得前仰后合。

2. She'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if we give her a bike for her birthday.

如果她生日得到我们送的自行车,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

3. Come on, a big smile for me!开心地笑一个吧!

4. Did you see the way her eyes sparkled? She's so happy.

你们看到她闪闪发亮的眼神了吗?她很开心。

5. See how she pouts, someone must be not very happy.瞧瞧她那努嘴的样子,有人正生气呢。

6. Come on, wipe that frown from your face, nothing's that bad.

我说,你就不要那么一副难过表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7. She's all teary-eyed.她眼里噙满泪水。

8. He had his eyes downcast and was crestfallen.他低着头,一副特别失落的样子。

9. I was frightened by the mean look in his eyes.他眼神里充满愤怒,让我感到害怕。

10. Her lips were pursed, and she was ready to let him have it.她的双唇紧闭着,准备好好训他一顿。

11. His face was flushed with anger, like he's about to throw a tantrum.

他气得满脸通红,好像马上就要爆发了。

12. She smirked and I could tell she was happy that I had failed.

她嘲弄地笑了笑,我知道她是因为我失败了而感到高兴。

13. She grimaced at the fact that he was there at the party.因为他也在派对现场,所以她皱了一下眉头。

14. She had her chin up and nose high up in the air, like she's the queen of the world.

她一副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女王一样。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七
《4、宣泄我的愤怒》

4、宣泄我的愤怒(20分钟)

目的:让学生分析自己控制愤怒情绪和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情绪。

(1)将学生分组,教师要求学生回忆一次自己很好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经验,说说自己当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组长记录方法,并向全班同学介绍方法,教师写在黑板上。

(2)教师总结控制愤怒情绪方法:

喊痛快地喊一回。当感到愤怒时,不妨痛快地大声喊。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

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向朋友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诉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动——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深呼吸——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步骤如下:

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队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

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

缓慢地用口呼气,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

再重复三次以上。

5、布置作业(5分钟)

记录最近发生的一件引起你愤怒情绪的事,想出一个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并执行它。 效果评价

团体训练结束的一月后,给学生发放如下调查表,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最近一个月内让自己愤怒的事情,若发现他们有因为愤怒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及时地给予个别辅导(见表6——5——7)。

主题二 愤怒情绪管理训练之方案二

训练题目

做愤怒的主人。

训练对象

初中学生。

训练目的

(1)增进学生对愤怒情绪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2)增进学生对愤怒情绪反应及其影响的发现。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与学习,学会纾解愤怒情绪,增强对愤怒情绪的控制,并且学习有效且合适的表达愤怒的方法。

理论依据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人的情绪总是和一定的刺激情景相联系的。情绪是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状态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自我感受。情绪会

影响人的行为,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方面,而处于消极情绪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愤怒情绪是由于外界干扰使个体的愿望实现受到压抑,目的受到阻碍,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比较激烈的情绪表现,其大小取决于外界干扰对愿望实现的压抑程度、干扰的次数、挫折感的大小以及个体对外界认识。当个体觉得这种干扰是不合理的、人为的甚至是故意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愤怒表现。在愤怒的情绪状态驱使下,人有可能会失去理智而有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对于愤怒的情绪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发泄,促进心理健康。

训练形式

团体训练。

训练时间

90分钟

训练方法

短剧表演、播放录像、头脑风暴、放松、讨论。

训练要求

(1)环境要求: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团体辅导室或教室。

(2)设备要求:有多媒体设备。

(3)教具要求:情绪卡片,画笔,气球,橡皮,桌椅材料等。

训练要点

(1)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掌握处理愤怒情绪的方法。

(2)关键环节:让学生了解愤怒情绪的心理体验和外在行为表现,并认识到愤怒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

(3)注意事项:注意活动的安全并防止学生在表达愤怒情绪时有过激的行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恰当的表达愤怒情绪的情况时,教师既要及时给予纠正,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感受,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训练过程

1、 引入主题——愤怒自画像(15分钟)

目的:认识愤怒情绪下自己的各种反应。

(1)教师准备好一些有关愤怒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方面的图片,请一些成员自愿表演图片上的内容,让其他成员去猜他们的表演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这次活动让成员识别他人愤怒的情绪。

(2)然后要求小组内成员都闭上眼睛,回想这几天令自己感到愤怒的事情,同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当时自己的身体反应。这时候,教师可以用语言加以提示,帮助学生回忆。这时教师给每位成员发放一张白纸,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将自己愤怒的表情以及身体姿势画出来。

(3)小组内展示自己作品,讨论愤怒时自己的表情以及身体反应,增进团体成员对自我愤怒情绪的认识。接着,教师引导每一个小组成员讨论愤怒对他人的伤害以及对自己的伤害,让学生了解到愤怒情绪不加以控制的危害。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

2、短剧表演(20分钟)

目的:认识愤怒对他人和自己的伤害,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情景:周末早上,小明正给一位快要过生日的同学制作卡片。

小明:祝你生日快乐

旁白:正在这时候,母亲走了进来。

母亲;小明,小明(脚步慢慢靠近)

(小明慌忙用课桌的书本压住卡片。)

母亲:我叫你怎么不答应?在干什么?

小明:(吞吞吐吐)没,没干什么,我在写作业呢。

母亲:(怀疑地)哦?(抽出压在书下的卡)这是什么?这也是作业吗?

小明:(起向解释)同学的生日快到了,我给他做张卡片。

母亲:(生气地)你的作业还没有写完,还有心思弄这些东西?不准弄!

小明:把卡还我(夺卡),你懂什么?

母亲:我不懂?(猛地扯住那张卡,卡被撕破了)。

小明:(气急败坏)你——,你怎么把卡撕破了?

母亲:我撕,我撕了又怎么样?(索性把卡片撕得更碎)现在给我做作业。我出去买东西,你在家好好学习,要是回来让我看见你还在弄卡,我接着撕(下)

表演结束后,教师将同学分成若干组,讨论以下的问题:

(1)如果你是小明,你的心情如何?

(2)在此时你会如何做?

(3)如果小明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结果会怎么样?如果控制了自己的愤怒,结果又怎么样?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组织同学表演合理控制自己愤怒和不合理控制自己愤怒的结局,参考结局如下:

结局一:

小明:(猛撞桌子)气死我了!她怎么能这么做!(把桌子上的纸都报扒在地上,气急败坏站起来时,又碰到了桌腿,痛得他连声大叫)敢弄痛我,我、踢,(举脚向桌子踢去,随后便在房间里见什么踢什么,边踢边说)我踢,我踢。

旁白:忽然,“砰”地一声,随即传来一声“哎呀”,原来小明踢到了玻璃茶几,把脚弄破了。(这时母亲回来,看见此状,焦急地跑上前)

母亲:小明!怎么了?啊?

小明:我不要你管。(母亲呆立)

结局二:

小明:(撞桌子)气死我了!(托着脑袋想了一会,说了声“算了”,慢慢地走向录音机,按下按键,优美的歌声响起。重新回到桌子前,伴随着音乐深思很久,下定决心般地从抽屉又拿出一张贺卡,慎重地写了起来„„母亲回来)

母亲:小明!小明!(关掉录音机)又到那里去了?(坐到桌子旁,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张贺卡,打开)

旁白:妈妈,早上的事对不起了,我不该和顶嘴,但也请妈妈理解我想为同学祝贺的心情。

小明:妈!我回来了,早上真对不起!

母亲反思:哎!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走,我陪你再买几张卡。(母子俩在欢乐中一起下台)

教师总结:自己的愤怒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才可以解决好事情,才可以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

3、我的制怒妙方(25分钟)

目的:分析自己不合理的愤怒发泄方式,掌握合理表达愤怒情绪的方法。

(1)气球爆破。

教师发给每人一个气球,一条橡皮筋和一张白纸;要求成员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生气时发

泄的方式;成员自己吹气球,并将纸条用橡皮绑在气球上;收集成员做好之气球。

老师逐一抽出气球并念出白纸上的文字,并让成员发表意见,共同决定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好的方式,则将纸条保留,将气球上的橡皮筋松开,让气球消气;不好的方式,则将气球刺破代表气炸了。

教师小结:生气是正常现象,但却不讨人喜欢,应该以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愤怒的方式,接着进入下一活动。

(2)头脑风暴。

把学生进行分组,8~10人为宜,每组一个小组长或主持人。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控制愤怒情绪的方法,教师向学生讲明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头脑风暴法有名的四条规则:

第一, 不要批语别人的意见;

第二, 观点意见越多越好;

第三, 自由思考,允许异想天开;

第四, 可以将别人的观点意见组合或改进。

小组长主持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并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各组的讨论。老师将各组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组织大家评论各种方法和控制方式的效果,最后找到最好的方式。

注意:有些同学控制愤怒情绪的方法是通过自我伤害或者他人等不合理的方法的话,教师应及时纠正,对一些有益的和有新颖性的方法可以重点强调。

4、治怒妙招(20分钟)

目的:控制愤怒的方法很多,现在教给大家当自己感到愤怒时,可以有效控制自己愤怒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讲授时,让同学跟着提示进行训练:

(1)“哈哈笑”活动。

两个同学一组,先让其中一位同学模拟愤怒的样子,捏紧拳头,咬紧牙关,30秒后,放松拳头和面部表情,开始哈哈大笑(可以让同学相互进行逗乐),直到感到十分高兴为止。然后另一位同学重复同样的操作。

(2)“数数”缓解愤怒情绪。

首先由1数到10,再慢慢增加。当你数到100,你就知道自己已学会控制自己的反应——你将能控制愤怒。如你觉得有人使你生气,或以他们的愤怒控制你,那就说:“等一下!”这句话给你时间想想正在发生什么事。切记,你有权利要求更多时间考虑。

(3)放松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语进行:

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儿,再保持一会儿,再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再深深地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儿,再慢慢地气气呼出。

手臂部放松:伸出你的前臂,握紧拳头,用力捏紧,注意你手上的紧张感觉,再彻底地放松你的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现在弯曲你的双臂,用力弯曲绷紧双臂的肌肉,保持一会儿,感觉双臂肌肉的紧张,再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臂,体会放松后的感觉,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是放松的标志,请注意这些感受。(重复一次)

躯干部放松:向后用力舒展双肩,再用力注意感受肩部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放松双肩,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再向上提起双肩,尽量使之接近耳朵,注意感受肩部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放松双肩,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停一会儿,现在挺起胸部,深吸一口气,让胸部鼓起,再鼓气,屏住呼吸,注意感受胸部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慢慢呼气,放松胸部,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停一会儿,向内收紧腹部,再收紧,注意感受腹部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放松腹部,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

腿部放松:双脚的脚趾并拢,向脚心方向收紧,再收紧,注意感受腿部的紧张,坚持

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腿部,仔细体会放松感觉;双腿伸直,双脚的脚尖向脸部方向跷起,用力跷,再跷,注意感受小腿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放松小腿和脚,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

头部放松:向上皱起额部的肌肉,皱紧,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额头,觉得前额很平很平;皱起眉头,注意感受眉头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眉头;把眼睛闭起来,闭紧,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放松眼睛,使它舒服地闭着;把舌头紧紧顶住口腔的上部,用力向上顶,再用力,感受舌头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舌头,让它回到舒适的位置;咬紧牙齿,用力咬紧,再咬紧,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牙齿,仔细体会紧张和放松的感觉;闭紧嘴唇,使嘴角向两边尽量延伸,鼓起两腮,上下唇用力压紧,再压紧,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放松唇部使它自然地微微张开,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把头尽量后仰,感受颈部的紧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把头尽量弯向左肩,再弯,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尽量低头,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现在让头回到原来的位置,放松,仔细体会紧张与放松的感觉。

全身放松:深深地吸气再吸气,长长地呼气再呼气,仔细感受全身一组肌肉的放松状态,仔细体会自己非常安详、平静、愉快的感觉,慢慢从1数到50,睁开眼睛,就感到愉快、平静、精神焕发。

做放松训练时,应注意肌肉由紧张到放松,要保持适当的节奏,与自己的呼吸相协调,每一组肌肉的练习之间应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5、分享感受(10分钟)

教师引导:今天的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每当自己遇到不称心的事情或者受到别人伤害感到愤怒时,你该如何做?

教师和同学们互相讨论和交流本次活动的心得与收获,教师就如何将在训练过程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促进训练效果内化。

效果评价

团体训练结束后,考察参加活动的学生最近一个月里与周围同学相处发生冲突次数是否减少,程度是否减轻,特别是关注那些平时情绪自控能力比较差、比较冲动的学生,若发现他们有因为愤怒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主题二 远离网络游戏训练之方案一

训练题目

逃离虚拟的网络。

训练对象

具有网络成瘾症的中学生,12~15人。

训练目的

通过团体训练,减少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动他们的潜能,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理论依据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哥德堡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网络使用(简称PIU)。著名网络研究心理学家Young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IAD分为五种类型:网络性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网络关系成瘾——过于迷恋在线人际关系;上网冲动——过于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信息超载——冲动地浏览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八
《第二课 情绪调味师》

表达心情愤怒的说说篇九
《情绪学说》

情绪学说的新认知 有的心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

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对客

观事物本身的品质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过程;意志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能

动方面和自觉的调节方面;而情绪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它具有独特的主

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的机制,包括着有机体在

心理的和生理的许多水平上的整合。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在人的生活

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评价是每种情绪的核心,也正是它使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区分开来。你的兴奋被认为

“愤怒”而甚于“害怕”。如果你相信他已经侵犯了你而甚于他将攻击你。对情境的评价又

可能是错的。他将攻击你,而非那个已经侵犯过你的那个人。尽管如此,你的情绪状态依然

是愤怒而非害怕,因为你的情绪是通过你对情境即与自己相关联的事物的“认知“产生的,

而不是基于一些客观观察的推测或者关于这种情境的过去经验。

认知理论对于情绪本质的解释显然强调其理性的一面。我们对特定情境的评价体现了我

们的个人价值继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通常是为积极的、理性的、而为我们坚

信不移的。从深层次上,它们使我们的生活有序。情绪实质上比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更能反映

我们真正的喜好。只有情绪认知理论不但考虑到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且考虑到微妙的、理性的、

调节良好的动机对于情绪的重要意义。因为认知理论将任何特定的心理状态都与“信念-评

价-欲望相联系,“认知”能如你所愿的那样复杂与详细。。“她因为伤心而哭了。”可以更为

复杂“她因为玛丽去世而被上的苦”,还可以更为复杂“她因为玛丽去世而哭,玛丽是她的

好朋友”。诸如此类,如此层层递进。因此,个体反应不仅仅是情绪的结果,(如悲伤或者爱

或者孤独即为种种情绪的混合物)。人们常常指出,有时候情绪会互相冲突,有时候我们对

于自己的情绪反应会摇摆不定。有时我们为自己而感动,。只有认知理论能够对情绪的这种

复杂性与微妙性作出清楚的解释。

当然,感觉和生理变化是情绪完整的一部分。然而,这一点不应该是把它们被看成孤

立的理由。它们不但是由“认知产生”,而且也充满了“认知成分”。但是,感觉脱离情绪

状态的现象作为理论上一个有趣的例子,的确存在。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感官或者是我

们的身体和我们有意注意的意识体验到的事件。当一个人的注意力被某种东西完全占据,或

正在从事相当重要的事情,这时就不再给其他事物加以注意。同时,重要的事物往往产生一

种情绪状态,但是,个体已经没有剩余的感觉注意空间了。感觉是我们的情绪状态的最为常

见的部分。

认知主义今天仍然是情绪哲学思想领域正统的信仰,指出这一点是公正合理的。但是情

绪认知理论正在也可能在未来继续被修正,或许将变化很大,尤其当哲学与心理学家解决了

当前有关信念和欲望的地位之争之时。正如一些哲学家所赞同的那样,术语“信念”和“欲

望”(或许评价性信念已包括进去)不是真正被用于生理甚至心理上的,而仅仅是交谈的一

种常用形式。那时,情绪认知理论或许与我们当前的情绪认知理论大相径庭,或者随之消失。

错误!未找到索引项。,情绪研究上的认知主义倾向仍被认为过分强调信念与评价,情绪更

多的像感知或决策或完形,或者从反斯宾诺莎的角度而言,任何水平上的情绪都特别地与想

象有关,有时更易于受到想象与思维的影响而非想象与思维的结果。一些心理学家也认为我

们应该仔细考虑认知,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简简单单的情绪过程而是要将其看作与情绪向

平行的系统。或许这意味着与情绪过程相关的认知将不再是被简单的作为“情绪的前提知

识”,也是感知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她强调情绪的

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

产生的模式是:刺激情境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境,人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

的情绪。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

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d: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三兹,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

殊的态度(如恐惧互逃逞或愤怒和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

交感和副交感袒经。: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血管和

内脏的反应进一步三褒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

感受到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

似 的理论。他们都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其中,詹姆士认为情绪

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兰格认为情绪是内

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两者的基本观点都是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

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士一兰格理论提出了情绪与机

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

却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

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示;而对诸如

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

情绪情感和认识的密切关系。

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如果外界出

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

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

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受

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并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

动。所以这些变化又发出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

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

现代心理学理论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

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情绪性的词在延期回忆时,比中性的词百分比要高。表现了情绪对回忆的影响。这说明

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和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

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

用。

普拉契克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情绪的本质,必须从情绪的种族发生和个体发展以及

情绪的现实功能的角度加以考察。他认为,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有机体力求适应和控制生

存环境所必需的心理工具。普拉契克在谈到情绪的本质时指出,情绪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

复杂概念。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是由特定的刺激所激起的,又是经过有机体的认知评价、

主观感受和行为反应等因素所组成的如下反应序列:刺激物-认知评价-主观感受-外显行为-

适当功能。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感受。有这么一首小诗:

“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是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

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如果我们能有一份好心情,提高

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自己进入洒脱豁达的境界,那就掌握了生命

的主动权。(完)

上有不合适,参照下列段落:

情绪的早期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提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

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前者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

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后者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

们看到了情绪和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中产生的作用,但片面强

调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情绪的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情绪一兴奋学说,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 接

决定 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的产生是大

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沙赫特

的 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特定情绪产生有两个条件: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

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

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关系,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这个理论开始涉

及到情绪的内在机制,但还不是很完整。

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伊扎德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了情绪的性质

和功能。它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包含着神经生理、神经肌肉的表情行为、

情感体验等三个子系统,他们相互作用、联结,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

统建立联系。他还提出情绪的激活与调节四个过程:生物基因一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

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这个理论较深入地研究了情绪的内在机制。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1)

动机作用;(2)适应作用;(3)信号作用;(4)组织作用。情绪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情绪影响

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对情绪也有调节作用。情绪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交织。从

人类的社会本质而言,情绪作为交际手段和活动动机,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从人类的自然属

性而论,它受脑的低级中枢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不可控性。同时由于环境事件及其对

人的意义的复杂性,以及情绪在种类和维量上的交织,致使情绪发生时的变异性很大,其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均可不同。某些情绪发生过多过强,某些情绪发生过少过弱;有的情绪有时得到释放;有时受到压抑;复合情绪各成分之间、情绪与认识之间、情绪与固有的人格特性之间发生冲突等,能引起人是否能够经受和必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 望或需要相联系的。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

(1)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 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 消失。情绪概念既可以运用到人,也可以运用到动物。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情绪的体现。情绪常常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

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 和持久性。比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等。

(2)二者有区别,但又互相依存。情绪和情感经常统称为感情,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是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个部分组成。

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应人们的生存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表。通过情绪,人们能了解自身与他人,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是动机系统的基本成分。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表现在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效果。情绪的组织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比如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个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4)信号功能:情绪具有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表情是思想的信号,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是通过信号的交流作用来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1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