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规划

| 规划师考试 |

【www.guakaob.com--规划师考试】

生态园林建设的概述。方法,,措施
生态园林规划 第一篇

【摘 要】 生态园林在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价值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发展应当慎重考虑。生态园林的建设不等于一般园林的建设,需从建设园林的生态价值入手,从园林树种和植物多样性出发,并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植被特点和气候条件,切不可一刀切地进行。文章在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和养护技术方面着重探讨。

【关键词】 生态园林 建设方法 养护管理技术

引言

生态园林建设在贡献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城市发展中的多元因素制约着生态园林植被的生长和养护效果。城市具有建筑物密集和交通不断增加,人口众多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特点,生态园林在缓解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很大贡献。介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生态园林建设应遵循生态条件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说,当地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要与植物的生长特点相符合的同时,要与园林造景的需求相适应。

一、生态园林建设概述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是指在以生态学原理的指引下在城市里建设的园林绿地生态系统,以纯自然或仿自然的形式建立的生态化园林。在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种生态物种之间相互协调,并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层次和不同季节的角色,具有不同生态特性但又和谐相处,共同实现园林的生态效益。园林系统中的各自物种例如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构成的生物群落,种群内实现互补,种群间实现景观和生态学的相互协调,在季相色彩方面达到配合有致,园林生物群落中在阳光、空气、土壤、养分、水分等方面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安详稳定的生态园林群落体,它是园林工程的最高层次表现,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建设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学原理,实现整个园林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健康的建筑目标,使人类、动物、植物的发展形成一种科学健康的关系,达到生态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文化美

的充分结合。生态园林的作用是以实现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在发展上实现相互关系的良性循环,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实现优美、健康、文明的发展状态。

从中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二、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

生态园林的建设本着生态学的发展原则,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化发展。下面重点探讨生态园林的一些建设方法。

(一)生态园林建设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指导下,生态园林建设应在植物造景方面多下功夫,实现以植物景观建设为主的生态园林建设目标。在生态园林植被配置方面利用不同植物物种的交叉配置,实现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在空间、时间、生态效果和观赏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配置与和谐配置,利用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同时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与四周环境协调,因地制宜,与当地地理环境条件相互协调,达到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

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的生态建园目标。

(二)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建园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园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生物链中必须依存的基本原则。生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是实现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的基础。它不仅满足生物群落在观赏价值方面的需要,同时他还能增强生物群落在生态能力方面的生存韧性和环境抗逆性,有利于实现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发展目标,在整个生物群落景观中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达到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有机结合。在生物多样性配置方面,应考虑生物之间物种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相互结合,更好地实现植物群落在景观和环境效果方面的多向发挥。

一方面,园林建设方面首选优良土树种作为园林建设的骨干树种,并积极引进成活率高的新品种植物,驯化后的极具观赏价值的野生物种,实现时间、空间、季相等方面景观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建园的基本思路应做到就地取材,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植物的选择方面应具备合理性与环境适应性,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三、生态园林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一)生态园林的环境方面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生态园林的环境养护管理需要在生态园林建设完成后的进一步养护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的长时间发展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养护。比如树种的辩证养护和植物群体的全方位协调养护。不同植物的施肥方式和护理方式也不相同,故而在生态园林的养护方面要事实求是,辩证地实施养护方案,在养护人员的安排上应选择具备专业素

质的资深技术员对园内生物群落进行养护,实现生态园林养护技术的全面实施,提高园林的综合效益。

(二)生态园林的地被植物搭配管理

生态园林的植被和植物物种的管理需不断观察和正确养护,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效益的下降。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人工植物群落中的下层,主要起衬托作用,突出上层乔、灌木的优良景观效果,与上层错落有致地组合,使群落层次分明。如果种植地开阔,上层乔灌木较稀疏,分枝点较高,林下可选用一些较高的地被植物,如湖北十大功劳、八仙花、臭牡丹、水鬼蕉、萱草类等。如果种植地面积小,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低,可应用一些株形低矮、匍匐生长的植物种类,如多花筋骨草、景天类、过路黄类、蛇含委陵菜、地稔等。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在建设和护理方面都应本着生态原则的发展目标,实现生态园林与社会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实现生态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徐志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式城市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

(14):6774-6775

姚晔,刘清波.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08(6):116-117

[3] 陈烨.谈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72

[4] 李喜平.浅谈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108

[5] 许伟,张喜凤.中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791-793

生态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规划 第二篇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摘要:简述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特点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国内一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建设;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

引言: 生态园林城市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施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园林的内涵和特点

生态园林是将生态学的一系列原理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构成一个乔、灌、草及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一起的空间环境,使之种群协调、层次明显、季相色彩相适宜,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且能极大地调节、改善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利用生态原理来建造的城市即生态园林城市,它具有集生态、社会、美化为一体的综合功能。

生态园林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不仅具有园林的观赏、美化环境等特点,还具有诸多的生态学特点,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公共性与共享性、协调性和变化性、无界性与一体性以及综合性和完备性,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融合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在功能作用上,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能调节小气候、维持碳氧平衡、衰减噪声,美化市容,提供游憩的空间;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生态的城市,体现着生态城市的特点,具备生态城市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人工制造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现代的生态园林城市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体现。

2 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大的意义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在城市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城市环境的优化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生态园林能够优化环境,改善局部环境的质量。

大家都知道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且还有很多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和过滤作用,植物的这种特性能够维持自然中的碳氧平衡,所以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对于环境的优化和局部环境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调节小范围的气候。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园林中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生态园林规划】

再次,一个好的生态园林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加城市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从而达到美化美化市容的效果,也能够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带给人不一样的城市感受。 [9][8][7]

【生态园林规划】

除此之外,一个优美的城市生态园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全体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道德水平,进而让生态观念真正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生态园林建筑的重要意义。

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和笔者对国内一些重要城市的考察,我国的城市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城市绿地面积不足,结构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区存在绿地面积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城市绿地在建设中呈点、块状分布,城区缺少核心的森林作为城市的“肺”,而绿地之间也缺少足够的廊道连接[21]。而且在绿地面积中,草坪占的比重较大,大乔木等绿色植物下的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不足。

3.2植物种类单调,缺乏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常常使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少见,从而造成了城市绿化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独特的植物景观,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特点,也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3.3建设缺乏科学的指导

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一些省区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移植外来树种,而对于本地的一些优良的乡土树种却不予重视的现象,导致外地树种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本地的树种却越来越少。且在城市建设中,缺乏文化品位,历史文化没有得到重视,使建设出来的城市都是新兴的现代城市,文化底蕴严重缺乏。不同地域、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将本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融会在城市建设中,将使城市更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3.4其它问题

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匀、公共绿地建设滞;未能因地制宜植树,如未能按杀菌、吸尘、化等主要功能植不同的树,绿化不能发挥环境效;行道树树种单一,虫害严重,树木不断死,治理费用连年增加,而且污染环境,破坏城市态系统的平衡;绿地规划中乔灌木比例变,草坪比例加大,造成生态失调;区与区之、道路行道树及绿地之间绿化风格相同;庭、居住小区绿化滞后;城市大环境防护绿地设成效缓慢;在旧城区改造规划建设时偏向产商利益,不顾及

2庭院绿化,人均绿地不足1m。

4 利用生态理论规划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4.1师法自然与生态化相结合的园林设计思想

师法自然一直是我国园林的造园准则。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开敞空间方法加入生态学理论,给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血液,开始了城市生态绿化

的研究和实践。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它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城市空间上是多种生态系统的聚合,由于其建筑往往所占的比例最大,完全不同于自然系统的下垫层性质与人为活动所排放的物质能量改变了城市局部环境,使得城市在生态上成为孤岛,朝着不适于人居的方向发展。所以城市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冲孤岛化倾向,尽量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因子保持接近自然系统的状态 [23]。

4.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生物多样性为理论基础

“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学原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科学、合理,注重物种多样性。园林绿地结构愈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绿地系统就越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的,生态园林本身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和基础。单调的植物种类建立起来的园林,当失去人们的维护时,是不稳定的。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需要搞复层绿化,这一点没有植物的多样性是无法办到的。再优美的植物和景观,一味的复制,也会单调乏味。

城市是一个生物物种匿乏、自然因素奇缺的环境,多样性的生物是大自然留给城市人的遗产,它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智慧的启迪,并培养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没有生物多样性,城市中的自然,也就失去了根基,人类“回归自然”就成为一句空话。多元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人们喜欢各种不同的树木花草,是兴趣使然,更是审美需求的体现。

4.3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宗旨是要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创造“天人合一”与植物融合的人居环境的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的空间网络。建设中要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又有教育性和舒适性,还要求自然性,以自然为宗,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和空间属性等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体现自然植被景观和群落结构特征,实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自我维持,协调发展,并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4.4合理布局城市园林绿地

布置城市园林绿地时,以生态平衡的原理做主导,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使城市生态园林不仅围绕在

城市四周,而且利用天然的森林与植被,把自然引入城市中,拓展城市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外延,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互惠互利的原理,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既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可形成优美的景观。还要保护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应多造混交林,提高物种多样性,强化群落抗干扰能力。

4.7 充分考虑各类植物间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花草)与轮廓的变化

在城市内要做到点、线、面的绿化结合;在城市外围要做到郊区、农村的绿化结合;在植物品种上要做到乔、灌、草、花结合;在景观配置上要做到绿色植物与自然环境结合。

5.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工程。而生态园林是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搞好生态园林建设,并大力宣传生态园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优势,找出差距,以适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园林绿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求到更适应人居的环境,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的目的,使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好,创造出人类理想的家园。

参考文献:

[2] 陈自新.探讨与共识———走生态园林道路.中国园林,1992,8(1):22~23

[3] 袁中兴,刘红,等.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杂志,1994,13(4):71~74

[4] 严玲璋.略论21世纪上海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园林,1998,14(2):6~9

[5]王克勤、樊国盛 《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58-62

[6]侯碧清、杨古良《运用地植物学原理构建扬州特色的园林城市》 中国园林 2003(3)

[7]汪子飞、程铁宏 《对“大树进城”的思考》 园林2004

[8]曹凤中.可持续发展城市判定指标研究[A].APEK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环境与经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C].1997

【生态园林规划】

[9] 刘健.城市生态园林的构建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科研与技术,2005,(5):67~71

[10] 汪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几点思考.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11~15

[11] 王蕾.生态园林及其构建方法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07~410

建筑规划知识: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
生态园林规划 第三篇

简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保持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需要做好哪几点?

答:生态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二是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科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以及绿色植物生态调节能力;三是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等。

观赏型植物群落是从景观、生态、人的心理和生理对美的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而形成的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使植物群落的观赏效果持续、稳定发挥,应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性开发植物资源,持续发展景观多样性。

(2)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配置植物。

(3)模拟自然群落,配合装饰修剪。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
生态园林规划 第四篇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

【摘要】城市生态园林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系统,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的建设质量与规划水平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实地调查,分析和阐述了现阶段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更多重视。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化与人文化趋势,因此生态园林建设成为满足城市居民追求良好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方式。城市生态园林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生态园林建设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久,相关施工人员缺乏成熟的设计理念和建设经验,导致了城市生态园林的盲目建设和传统园林导向的偏离,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态园林的生态效,也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生态园林建设和规划的内容及作用

城市生态园林通常位于城市及其周边郊区 ,由绿地、林地、湿地、公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公园)、苗圃、乔木等构成。生态园林的建设包括水体的设计,道路的规划、绿地的种植、乔木的种植和护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功能多样可以调剂区域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城市生态园林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

生态园规划设计
生态园林规划 第五篇

生态旅游休生态园项目规划设计

本文件内容只供员工使用,切勿外传

(附件)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可行性报告

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园、项目规划、休闲旅游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H名称:xx生态农业观光州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日建设单位:xx省xx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

注册资本:12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市xx镇川皇村四组

成立日期:2007年

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a)建设地点:

xx生态园座落于xx市xx镇川皇村四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b)建设规模:

xx生生态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c)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3年

(1)兴建及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区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4资金构成

项日估算总投资nnnn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nnn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nn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xx省农业于发“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

[1999] 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 公司财务报表;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某某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晕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别吃穿以外追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生态园林规划】

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问。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xx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xx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臧、保鲜和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xx气候温和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xX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xx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过去有影响的主要足九寨沟、杜甫草堂、都江堰。近几年随着xx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比如说九寨新沟,还有与陕西接壤的风光资源都开发出米了。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另外,最近几年,在整理xx历史文化过程中,才发现xx也是长江文明发源地之一。除了著名的三星堆,5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工艺品和发现的遗址还有好多,如最近发现的金沙遗址,反映了当时时长江流域的文明,充分说明了xx历史文化的沉淀。从旅游资源角度讲,xx有四处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峭山带一个大湖;17处国家4A级风景区,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历史文化名城。xx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还不包括正在开发中的精品。从省统计局获悉,8月份xX省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20.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l3.7%,比上月的增幅提高

1.3个百分点。1-8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55.7亿元,同比增长13. 8%。据分析,旅游业发展良好带动消费增加。今年以来,1-8月,xx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95.6亿元,同比增长23. 6%,接待总旅客9445.1万人次,同比增长21.0%(2005年数据)。所以在xx发展农业牛态旅游势在必行。

而xx市丰寓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因此xx生态农业科技育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xx市xx镇川皇村四组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200亩。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足未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政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

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xx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xx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2.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xx生态园座落于xx市xx镇川皇村四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xx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移约为200亩。

公司为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投资组建的农业高科技公司,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系统集成、软件开发、高新技术服

2015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生态园林规划 第六篇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1.1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1.2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1.3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1]。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9]、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2.1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m。

2.2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2.3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方案二: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全国新农村建设实施委员会专家高剑锋表示:“生态园将1600多年前陶渊明所设想的梦里桃花、生活富足、人与人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理念变为现实。将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城乡田园生活的和谐画卷。生态园创造性地开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模式。”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宋喜来表示,农业生态园这种农业模式在全国有不少家,主要是建立和推广高科技农业的项目与合作模式,最终达到村里满意、管理者满意、承包者满意、地方政府满意。所以这个项目还要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红海湾xx村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设计原:(1)因地制宜,凸显基地特征(2)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3)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4)贴和时代,彰显现代社会生活文明特质(5)放眼未来,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二、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基于某些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三、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四、绿色消费,形成品牌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五、园林规划,生态布局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生态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2m。

六、科学排灌,保护环境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七、绿化设计,四季常青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垂钓区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以上,落叶树占20%以上,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方案三: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农业生态园面临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2、旅游形象定位模糊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

3、生态示范作用不强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4、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

1、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1.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1.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2、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2.1生态农业示范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

2.2、观光农业旅游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

2.3绿色食品生产园

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2.4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

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

3、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生态园林规划】

3.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

3.2、生态农业示范区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3.3、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4、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4.1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m。

4.2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4.3、园林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2015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生态园林规划 第七篇

方案一: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一、目的

掌握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方法、熟练进行苗圃规划设计图的绘制及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撰写。

二、仪器工具

罗盘仪、皮尺、花杆、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三、步骤

(一)园林苗圃规划的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

1、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

2、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比例尺要求为1/500—1/200;等高距为20—50cm。对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湖、井、道路、房屋、坟墓等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3、土壤调查根据圃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4、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每公顷挖样方土坑10个,每个面积0.25m2,深10cm,统计害虫数目。并通过前作物和周围树木的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5、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二)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2、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

(1)道路系统设置

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2)灌溉系统的设置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依苗圃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

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

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3)排水系统的设置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

(4)防护林带的设置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应设置防护林带,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5)建筑管理区的设置该区包括房屋建筑和圃内场院等部分。前者主要指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种子贮藏室、工具房、宿舍、车棚等;后者包括劳动集散地、运动场以及晒场、肥场等。

四、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成果资料

(一)绘制苗圃规划设计图

1、绘制设计图前的准备在绘制设计图时首先要明确苗圃的具体位置、圃界、面积、育苗任务、苗木供应范围;要了解育苗的种类、培育的数量和出圃的规格;确定应有建圃任务书,各种有关的图面材料如地形图、平面图、土壤图、植被图等,搜集有关其自然条件、经营条件以及气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等。

2、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在各有关资料搜集完整后应对具体条件全面综合,确定大的区划设计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出主要路、渠、沟、林带、建筑区等位置。再依其自然条件和机械化条件,确定最适宜的耕作区的大小、长宽和方向,再根据各育苗的要求和占地面积,安排出适当的育苗场地,绘出苗圃设计草图,经多方征求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正式设计方案,即可绘制正式图。正式设计图的绘制,应依地形图的比例将道路沟渠、林带、耕作区、建筑区、育苗区等按比例绘制,排灌方向要用箭头表示,在图外应列有图例、比例尺、指北方向,同时各区应加以编号,以便说明各育苗区的位置等。

(二)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是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文字材料,它与设计图是苗圃设计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图纸上表达不出的内容,都必须在说明书中加以阐述。一般分为总论和设计两部分进行编写。

1、总论

主要叙述该地区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造措施。

(1)经营条件

①苗圃位置及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及劳动力情况;

②苗圃的交通条件;

③动力和机械化条件;

④周围的环境条件(如有无天然屏障、天然水源等)

(2)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②土壤条件;

③病虫害及植被情况;

2、设计部分

(1)苗圃的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

①耕作区的大小;

②各育苗区的配置;

③道路系统的设计;

④排、灌系统的设计;

⑤防护林带及篱垣的设计;

(3)育苗技术设计

(4)建圃的投资和苗木成本计算

方案二: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一、苗圃概括:

该苗圃主要的作用为对小区内的苗木栽植的供应,减少苗木的缓苗期,增加苗木的成活率,从而减少苗木的成本,增加苗木栽植后的效果,

二、苗圃规划定位:

本苗圃规划分成三部分,短期苗木区(一年左右栽植到小区内),中期苗木区(三年左右栽植到小区内),长期苗木区(五年以上栽植到小区内),

三、建设规模及布局:

苗圃初步建设暂定为300亩,其中短期苗木区占地面积约60亩,中期苗木区为90亩,长期苗木区150亩,短期苗木区主要的作用为苗木短期周转及栽植后的苗木死亡的更换所使用。中期苗木区主要的作用为下一期景观施工时使用的苗木,且作为屯苗用,方便于苗木的选择,增加苗木的景观效果。长期苗木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苗木,另外规划出一块栽植宿根地被苗木的地方。其中宿根苗木区作为长期经营区域,其苗木经常分蘖,栽植后现场需要用时,可以从圃地中直接分蘖过去即可。

四、需要栽植的苗木品种:

1、短期苗木区得品种已选择大规格苗木,规格一般在15cm以上,选择的品种缓苗期长,栽植后容易落叶的品种。初步暂定苗圃品种为国槐、元宝枫、法桐、白蜡、杜仲、玉兰、合欢、银杏、栾树、构树、柿树。

2、中期苗木区选择的苗木规格在15cm左右,选择品种为下期工程所需要的苗木,且已使用规格较大的苗木为主,适当的选择部分常绿苗木。初步品种暂定为白皮松、油松、龙柏、桧柏、元宝枫、银杏、法桐、国槐、白蜡、杜仲、合欢、栾树、柿树、构树、石榴、海棠、大叶黄杨球、碧桃、樱花、玉兰、黄栌、榆叶梅、紫叶李等品种。

3、长期苗木区选择的苗木规格在12cm左右,选择品种为工地现场常用的品种,且采购上有些落叶苗木可以选择截干裸根苗,适当地点调出20亩地作为小灌木及地被植物栽植区。大苗区选择的苗木品种为雪松、云杉、油松、白皮松、桧柏、元宝枫、银杏、法桐、金枝国槐、合欢、白蜡、杜仲、栾树、柿树、构树、千头椿、石榴、海棠、玉兰、黄栌、木槿、樱花、碧桃、紫荆、榆叶梅、紫薇、连翘、丁香、紫叶李、红瑞木、西府海棠等品种。调出的小苗区栽植的苗木为:萱草、鸢尾、八宝景天、美人蕉、月季、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玉簪、千屈菜、菖蒲

五、规划的费用及所得利润

1、短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规格相对较大,栽植时土球及树冠较大,相对费用稍高一些,每亩栽植约4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大型苗木约在1650株,每株综合费用在2500元左右,总体费用为412万元。

2、中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规格适中,且栽植时苗木冠幅做适当修剪,相对费用稍低,每亩栽植约6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3780株,每株苗木综合价格为1300元,总体费用为491万。

3、长期苗木区,该区域内苗木栽植相对较小,且栽植时苗木冠幅修剪很大,相对费用更低,每亩栽植约8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8000株,每株苗木综合费用为700元,总体的费用为560万。另外栽植的地被及小灌木区,每亩栽植约2万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占30%,栽植苗木约28万株,每株的综合费用为2元,总体费用约在56万元。

综合上述各区域苗木合计的费用为1500万左右,其中够现场施工苗木使用约在8年,平均每年费用约在200万,每年产生的乔木类约在1680株,产生的地被约在15万株。平均每株乔木产生的费用为1150元,每株地被约0.5元。比市场上同类圃苗(即移栽过一次的苗木)其费用约在3000元左右每株,其价格上便宜约1500元,同时还能够保证现场苗木所需要的供应,保证现场苗木的效果。

六、苗圃管理方法

1、春季苗木管理方法

(1)拆除冬季防寒设施,收好以备冬季再用。

(2)浇返青水,对冬季枯萎的枝条修剪、并对苗木周围松土,后对植物每周浇1-2次水。

(3)防治花草树木病虫害,在5月下旬进行一次预防喷施杀虫剂。

(4)剥芽去蘖,在5月上旬进行。

(5)在4月下旬对地被、花灌木进行全面修剪,

1、初夏,5-6月气温上升、日照增长,植物开始大量生长

(1)浇水应根据树木的品种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浇水一定要浇透,干的程度在地表下土干到6-10㎝即浇水。

(2)注意叶面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美洲白蛾等。

(3)修剪,以剥芽,去蘖为主,并修剪枯枝。

(4)除草,在雨季来临之前,应将树木、地被、花卉杂草拔除干净。

(5)对地被长势弱的进行追肥1次,保证苗木、花卉生长势超过年生长量,提高植物开花率。

(6)对秋冬季节需要使用的苗木提前进行断根缩坨,以提高秋季苗木栽植时成活率。

2、雨季:7-9月,雨水较多,气温枝叶大量生长,各种植物多有一段时间不同的休眠期。

(1)继续抓紧防治危害叶面害虫及蛀干害虫,注意防治腐烂病、立枯病、霉菌等病虫害。每隔3-5天打一次多菌灵,在晴天无风时打药,连续打3-4次即可,并在每个月打一次农药预防虫害。

(2)中耕除草,对所有地被及乔木灌木下空地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

(3)修剪:雨季之前,对树冠大的书要进行适当疏剪,以减少风雨灾害,对绿篱应进行整形修剪1-3次,对一些有黄叶的草花,进行修剪黄叶。

(4)注意防涝,及时封坑排涝,并及时对排水沟内的积水进行排除。

(5)扶植,雨多时节,如有个别高大浅根树木倒斜,应及时扶直、培土和立支架。

(6)换树,对有些春季、冬季死的一些树不是季节更换补栽,在雨季进行更换。

3、秋季:10-12月,气温降低,树木枝干停止生长,且木质化

(1)浇水:每周浇水1-2次减少到每月浇水2-4次,封冻前要浇足冻水,然后封坑。

(2)施肥:对因缺肥生长较差的树木,在落叶之后要在树木根部附近是有机肥料。

(3)病虫害防治:对在树上过冬的虫卵或成虫要喷射药剂,及时处理,深埋有病虫的枝、叶、干。

(4)防寒:对新栽而不耐寒的树木要搭风障,并向根部培土,向主干基部涂白或绑草绳,以保护苗木越冬。

(5)修剪、对秋季生出的秋稍要及时进行修剪。

4、冬季:12-2月,土壤封冻,树木停止生长

(1)整形修剪:应在发芽前对树形不好的树木作一次整形修剪。

(2)防治病虫害:通过挖蛹,刮树皮等方法消灭越冬害虫。

(3)清理树下的落叶,将秋后树上落下的叶子及时清理,堆放在多余的空地,以防止火灾及虫卵在树叶内越冬,清理的树叶堆积后腐烂还可用作腐叶土及废料来使用。

(4)定期检查防寒设施的牢固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对一年绿化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在养管中的不足。

方案三:苗圃规划设计方案

一、项目名称:

武清区天河城项目苗圃

二、项目背景:

目前,武清区天河城规划已经确定,打造绿色生态之城势在必行,该区的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绿化苗木,因此亟需建设一个苗木供应基地(苗圃),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时完成建设,将消耗大量资金到市内、外其它苗木生产基础地购买苗木,这对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极为不利,与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苗圃建设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条件:

天河城项目苗圃位于贯通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必经之路,南侧是于庄水库,拥有大面积水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该地土层肥厚、水源充足,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建成后可满足我区城市绿化建设苗木供应的要求,将为我市打造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苗圃处于农村地区,地价较为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具有较强自主性。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

苗圃建设总占地约计3000亩,本项目位于武清区天河城规划区,京津快速和京津塘高速跨越该区域,设计理念主要为园林物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型苗圃、开展农家乐旅游、苗木栽培教学和科研以及借助苗圃优势进行后续的延续性开发。

项目轴线

根据原有的设计规划,利用原有道路,以及地块的正方形、长方形或规整几何形状,根据苗圃学原理进行合理苗木栽植规划,便于经营管理。 用地规划

因为圃地周围设置高尔夫球场,球场周围应该有乔、灌相结合的封闭式防护林,利于挡风,防止栽植的苗木倒伏。主副道两侧栽植绿篱、花丛,苗圃易受牲畜危害的四周设置围栏或其他防护设施。

可利用土地按照现有的道路等设计规划如下。

包含门口一处石材交易中心。区内包含园林景观小品需要的太湖石、泰山石、临朐卧石、跌水片岩等各种天然石材,以及雕刻的石狮子、立柱、动物雕刻等一系列人工打造的产品。

包含门口一处综合交易服务中心。区内主要布置南北方各种盆景苗木,各种根雕艺术品。综合交易服务大厅包括北方花卉、苗木、种子、肥料、各种园林机械机具的综合交易,争取打造京津地区最大、最全的园林苗木综合交易服务区。

主要考虑南种北引和北种南引的苗木的驯化,也可以同高校合作作为科研基地,同时作为北方最大的苗木市场进行展示和交易。

全国各地采购优良母树假植培育,母树林是良种繁育的初级形式,能提供遗传品质好、数量多的林木种子。其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投产早而见效快,是解决近期造林育苗用种的一条重要途径(用母树林生产的种子造林,一般增益3%-7%)。母树林最好地势平缓、开阔,尽量选用坡度较缓的阳坡(光照条件好,对于树木生长发育以及积累开花结实所需营养物质有利,结实早,高产优质,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大面积种植季节用花,提供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摆花出租,以及开展节日庆典等花卉租赁活动经营活动,满足京津市场时令花卉需求。

【生态园林规划】

该区域主要负担1-5年小苗木的生产,包括紫微、紫叶李、金叶女贞、女贞、火棘、金银木、榆叶梅、迎春、月季等100种小规格苗木的生产;对于跟高校合作共赢的实验项目,建立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围绕提高育苗生产和管理水平,解决育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定苗工作,担负1-5年内可以生产的苗木的生产供应。 育苗面积分播种、换床、丰产林育苗、留床、育大苗等进行统计划分。

用种子繁殖就比较烦琐困难,采用营养繁殖(扦插、嫁接、分株、压条)则较容易,且简便、经济。可以迅速的的繁殖大量苗木,如木槿、红瑞木。

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密集型农业,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连续作业。例如,工厂的厂房是用塑料薄膜或有机玻璃覆盖,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调节阳为光、温度、水分和空气。在温室大棚内里,一下子抹去地球上的“东南北”、“春夏秋冬”的概念,真可谓绿茵世界,阳光充足,气候温煦,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晒种区域、种子贮藏室、车辆仓库。苗圃建立固定资产及工器具、农药、肥料、油脂等管理使用制度,做到帐、物相符。各类易耗品都要有消耗定额,严格按定额购置和使用。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类物资存放要做到整洁、防漏、防锈、防霉烂。 K营养水塘软化区域:人工建造水池,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进池。建立池塘这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主要考虑作为有机浇灌用水源、栽植水生植物使用以及农家乐旅游垂钓等的附属,池水经过阳光暴晒含有大量有机养分,适合扦插和设施生产用水。

L农家乐餐饮、垂钓区域:该地主要考虑苗圃的多元化经营,类型是农家园林型。发掘武清地区的民俗旅游特色。建设地点位于 “园林生态示范苗圃”内,哲理建设京津最大的花卉、盆景、苗木、石材的生产基地,以园林植物景观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城镇人口和高校学生参与旅游。

M绿肥种植生产、腐殖土、营养土生产区:收集林木树叶粉碎并加入尿素等后经含有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的好氧性复合微生物发酵助剂发酵制成营养土。主要利用苗圃的树木落叶、树枝、植物残体及废弃物作为基本原料,顺便解决了枯枝树叶的处理,通过微生物发酵,极大地缩短了制作营养土时间,一般15~30天即可完成制土过程,而且营养土养分全面,制作过程和原料环保无污染,无任何副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保证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

主要参考将来京津地区高尔夫球场建设和园林建设草坪的需要,栽植杂交狗牙根、日本结缕草和海滨雀稗等高尔夫球场球道用草以及各种景观小品用草,缓解外地进草的压力和解决南方草皮成活率低难题。

O变电站、水泵房管理区:主要考虑接近办公区,便于人员管理,同时靠近水塘,避免长距离送电水泵的线路损耗,功率达不到等影响苗木的浇灌生产。

苗圃建成后将以发展特色乡土苗木,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花卉为主,保障城市绿化美化苗木供给的同时,还将进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区、我集团整体苗木生产水平。

苗圃建设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围墙、管理房仓库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温室、组培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潍坊卓信集团经验另外还将引进运输车3-5辆,园林机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实现苗木生产现代化,提高苗圃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苗圃建立之初还需引进苗木100余万株,确保苗圃当年就可以实现苗木生产供应和销售,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一)项目投资估算

1、苗圃征用地费用按每亩X元计算共计约3500元

2、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估算约为300万元。

3、苗圃苗木引进和新增园林机械按市场价估算为200万元。

三项合计,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元。

(二)资金来源渠道

自筹资金。

六、产业优势

本项目为苗木产业化项目,绿化环保是其特点,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产后因其有大量的树木有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苗圃苗木生产主要是为城市绿化供应优质苗木有较强的公益性。另外苗圃还担负着苗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所以也可能成为政府在育苗业进行科普创新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利润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育苗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就我区来说城市新区建设的双向带动,城市绿化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契机,保证苗木供应也成为我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山东潍坊地区苗圃经营情况,除正常供应绿化用苗外,按苗圃比例计算对外销售苗木及花卉的销售额可在3500万元左右,除去正常开支,净利润可达1400万元。

2、缓解工程建设绿化经费和苗源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建工程绿化面积随之不断扩大,由于经费和苗源不足,造成绿化管理不到位,绿化成果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通过利用苗圃经营收入,可以部分弥补管理养护资金不足问题,减少采购苗木压力,从而推动工程建设建设全面发展。

(二)社会效益

如果新苗圃建设,除了能够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另外,还需聘请一些专业学校毕业学生和有经验的本行业专家。还会解决所在地的农民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

苗圃建成后还担负着推广苗木生产新技术的重要任务,对提高我区、我集团的育苗业的整体水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集团的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此项目的建设势必会给我区、我集团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结论

从城市绿化规划规定的要求和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客观供求关系看,此项目既是生态环保项目又是社会公益项目,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2015林业局工作计划
生态园林规划 第八篇

*县林业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按照“绿化先行、环境同治、产业再造、生态修复、文明促进”的思路,以扩展绿化面积、增加绿化总量、发展林业经济建设为主题,以“1235”林业工程为目标,科学规划、精细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开展“植树造林高潮年”活动,全力抓好林业重点工程,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新*县做贡献。

二、任务指标

实施“1235”林业工程,即:高标准完成太阳高速*县段通道绿化及两侧荒山绿化,打造一条横贯东西的“绿色走廊”;新增2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实施西、北、东三个具有我县特色的绿色生态循环圈建设工程;完善县境出入口五处节点景观绿化带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7万亩,其中“两山”造林3万亩,“两网”造林1万亩,“两林”造林2万亩,“两区”造林1万亩。村庄绿化达标40个,义务植树90万株,新增育苗0.2万亩,森林火灾控制在0.5‰以内,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0.4‰以内。

(一)营造林工作

1.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

太阳高速*县段,起点东梁乡北蒋村,途经南娄镇、秀水镇,终点路家村镇傅家垴村,全长47.17公里,可绿化里程30.01公里。两侧林带绿化宽各20米(在林带营造中,采用林花间作,林药间作的模式,间种万寿菊、黄芪、板兰根等中药材);共占地1800.8亩;荒山绿化13840亩。

阳五高速*县段,起点牛村镇南流村,终点*县前元吉,全长4.53公里,可绿化里程1.175公里。林带共占地70.5亩。可绿化林带1.175公里。

2.两万亩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

2万亩核桃基地建设任务全部设计在三个循环圈内的重点工程沿线,重点以孙家庄镇辰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要求每个基地不少于100亩(争取省政府每亩200元的补助资金),主要以地梗核桃为主,春季完成1万亩,秋季完成1万亩,使年底核桃总面积达到22万亩。同时,培育核桃育苗基地2000亩,实现核桃苗木的自产自足。

3.三大生态循环圈工程建设

我县三大生态循环圈,即:西部水源涵养林圈、东部旅游生态圈、北部干果经济林圈。在三个循环圈中,国道、省道、县道总公路里程为228公里(每个圈在70公里以上),涉及12个乡镇110个行政村;规划流域涵盖县境的滹沱河流域、龙华河流域、乌河流域、阴山河流域;涉及宜林荒山荒地为36.2万亩。

西部水源涵养林圈。全长81公里,宜林荒山荒地15.8万亩。工程范围:314省道南娄镇管头至东梁乡东梁村段,转县道东太国防路东梁乡东梁村段,经西烟镇至西潘乡侯庄段,转县道侯和线西潘乡侯庄至苌池镇和安村段,转县道管藏线苌池镇和安至南娄镇管头村段止。可绿化里程34.4公里,荒山造林1.6万亩(不包括高速公路太阳段荒山绿化)。涉及东梁乡、西烟镇、南娄镇、西潘乡、苌池镇5个乡镇25个行政村。

东部旅游生态圈。全长72公里,宜林荒山荒地10.6万亩。工程范围:314省道秀水镇西城武,经孙家庄、牛村至仙人乡交口村段起,转207国道仙人乡交口村至北下庄乡獐儿坪村段,转县道孙交线北下庄乡西关头村至孙家庄镇土塔村段,转县道芝土线孙家庄镇土塔村至苌池镇下罗村段,转214省道苌池镇下罗村至秀水镇西城武村段。可绿化里程12.5公里,荒山造林1.2万亩,涉及苌池镇、孙家庄镇、北下庄乡,18个行政村。

北部干果经济林圈。全长75公里。工程范围:314省道上社镇肖家汇村至下社乡贾家峪村段,转345省道下社乡贾家峪村至下社乡夫城口村段,转县道东太国防路下社乡夫城口村至西潘乡宋庄村段,转县道肖宋线西潘乡宋庄村至上社镇肖家汇村段止。可绿化里程22.1公里,荒山造林0.8万亩,涉及上社镇、下社乡、西潘乡3个乡镇,28个行政村。同时完成40个生态园林村建设。要按省林业厅规定的园林村标准施行。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入村道路绿化率达到95%;村里荒山荒地全部实施造林绿化,造林面积占到宜林地总面积的85%以上。

4.五个出入口景点绿化工程

全县共有各类型出入口12个,2015年计划建设5个,以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和谐自然,提档升级,展现特色,发挥优势为出发点,塑造五个“大美*县”窗口。

(1)*县东高速出入口。定位为“和谐门”,凸显“宜居之乡,和谐*县”、“科学发展,晋善晋美”主题。

(2)*县南高速出入口。定位为“文化门”,凸显“忠义之乡,聪慧*县、“中国。藏山”以及“程婴、公孙杵臼、赵武、赵朔大型群雕”主题

(3)东梁高速出入口。定位为“生态门”。凸显“生态之乡,绿色*县”主题。

(4)省道314东梁出入口。定位为“农耕门”,凸显“农耕之乡,好客*县”主题。

(5)阳五高速阳泉郊区洞口交界处。定位为“科学门”,凸显“资源之乡,创新*县”主题。

5.义务植树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国家确立的法定性植树活动,是全社会办林业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要坚持基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的要求,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通过义务植树,新增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爱绿护绿意识。

建设任务:90万株。

(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1.护林防火工作。在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的同时,确保全县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火灾受害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抓好200亩高标准种苗基地和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可容纳50人北部防火专业队伍营地建设。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在河北与我县接壤的黑狗山林区和我县重点林区诸龙山,修建长14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墙。

2.林政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强化林地管理,依法审核、审批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在全县形成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力争上半年完成森林公安人员招聘、森林公安大队挂牌等工作,使林政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3.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县所有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利用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肃查处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群众摒弃“野味滋补”等落后观念,形成群防群治局面。

4.森防检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在重点林区建立县、乡、村三级测报网,对全县森林资源实行全面监测。全面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和危害,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千分之零点二以内。

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15年要全面完成林权发证工作,真正巩固和扩大造林绿化成果,切实保障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6.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去年对120株古树名木树立石碑的基础上,要完成省下达的孙家庄镇大吉村等6株古树的全面保护工作,并继续加大建档力度,争取不遗漏一株古树。

保障措施:

一、注重科学规划

按照新的形势、新的思路、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要统一思想,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荒山造林与身边增绿共抓的原则,及早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把所有林业工程都规划到生态循环圈内的荒山、通道和景点绿化上来,重视整体,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绿色工程。同时做好林业工程的公开招投标工作,探索林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办法,打破所有界限,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有树,但求有林。

二、精心组织发动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通过国家立法而开展的国土绿化运动。我们将继续坚持基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的要求,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重点搞好宅边、村边、渠边、田边、路边“五边”绿化。培育、引进和推广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和花草,逐步打破历史上形成的“杨树站岗、柳树当家、槐树满坡、品种单调”的传统绿化格局,建设绿色*县,构建和谐怡人的人居环境。

三、加大技术支撑

今年我们要加大服务基层力度,向各乡镇派出综合发展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员。通过“三员”服务基层制度的落实,把新技术,新措施在第一时间内推广到乡村林地,选派技术人员随时随地解决林农在造林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政策指导深入基层,科技服务跟进一线,信息咨询面向群众,为广大林农提供方便,减少办事程序,畅通上情下达,解决技术难题,全面加强林业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全年各项任务保质保量、高规格高标准完成。

四、做好督促检查

我们将强化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指标,优化考核程序,采取局领导集体检查、突击检查和营造林工程综合检查的三种形式,直接深入到工程现场或基层一线进行检查。技术人员除完成正常验收工作外,要在施工前、中、后期深入造林工地,进行抽查,采取公开通报,奖惩挂钩的形式,对各乡镇和工程地段进行分段评比,对工作突出的乡镇,分别给予不同的以奖代补资金。并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林业工作,评议林业工作,真正使绿化造林深入人心,为我县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五、增强队伍建设

一是针对乡镇林业站林业员严重老化,影响全县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申请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采取调整、招聘等办法,充实乡镇林业站人员,从而使其忠实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执法、执政、服务三大职能,负起资源管理,科技强林和自我生存发展的重担。二是四支专业灭火队伍要在完善装备、设施以及管理的同时,扩大专业队伍人数,每个支专业灭火队至少要达到60人,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三是组建以上水灭火分队。四是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对核桃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切实提高核桃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以适应我县核桃发展的要求,为打造“生态*县,美丽家园”,注入正能量。

二○一三年五月

2016园林局安全应急工作计划3篇
生态园林规划 第九篇

第1篇

201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工作要求,结合全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现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全局持续稳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全覆盖、安全监管无缝隙、安全隐患零容忍、安全事故深追究、安全目标严考核、安全服务全方位”的工作要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强化“红线”意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局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局安全生产各项任务,坚决杜绝生产事故发生,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双零的目标。自我管理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基础工作、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三、组织领导

实行“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工负责,部门牵头落实,基层具体实施,全员群策群防”的工作模式,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安全队伍专门抓,全员参与共同抓”工作格局。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局综合处为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

四、工作重点

一季度: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理念,实施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的观念。建立健全管理工作制度和管理机构,明确各层次管理机构人员和责任;做好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考核考评工作;召开全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签订2016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书;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筹划园林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要点;邀请市应急管理专家对全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培训;重点抓好“元旦”、“春节”、“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山林、古建筑、办公场所、仓库等重要场所消防安全,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公园(广场)防滑(冻)、防盗等各项安全工作。

二季度: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园林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工作,分解到相关单位和具体人员;完成各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人员A角培训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持证上岗工作,尤其是大型游乐设施必须两人以上持证操作,并建立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推进“三无(员工无违章、现场无隐患、单位无事故)和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活动”,加大在建工程安全监管督导工作,与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大危险源管控工作力度,完成全局危险源的登记备案建档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补充、登记备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第13个、省第21个“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突出强调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氛围,组织开展应急救助演练等活动;重点抓好“清明节”、“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三季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完成园林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初稿收集整理工作;组织开展高温季节隐患大排查治理工作;积极主动与上级、友邻单位合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活动;抓好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B角及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加强持证上岗监督检查;落实防汛、防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的各项防护措施。

四季度:结合“11.9”消防宣传日与市安监局、消防支队联合开展消防执法专项检查;完成《市园林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试行)》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各山林、古建筑等重点场所、区域的监管力度,积极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多争取政策上的支持,确保安全工作全覆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和盲区;全面总结,迎接市安委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检查考核;重点做好“十一”黄金周、“重阳节”、“森林防火期”山林防火及冬季消防工作。

第2篇

2016年,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一年,也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总目标,以城建重点工程为主线,建管并重,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统筹推进园林绿化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新跨越。

(一)咬定目标,克难奋进,全力打好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攻坚战

2016年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达标申报年,对照创建标准,我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城市绿化布局不均衡、部分指标未达标、创建台帐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的创建任务还非常艰巨、非常繁重。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要全力以赴,团结拼搏,打好、打赢创建攻坚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加强沟通交流。去年,我们专程赴住建部汇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住建部领导对我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确保今年顺利达标申报,要继续加强与住建部、省住建厅的联系,及时汇报创建进展情况,邀请部、省领导和专家来我市现场指导,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帮助。还要加强学习交流,我省、扬州等城市已经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验收,我们要虚心学习兄弟城市好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走弯路,尽快完成薄弱指标的整改提升工作。二是全力抓好重点突破。对照新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对于尚未达标的指标要进一步梳理,逐项分析、逐项落实,分别拟定工作方案和达标措施,明确完成时限。要进一步优化绿化布局,着重抓好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出入口、滨河景观带等重要区域和节点的绿化建设,建成一批大小适宜、分布均好、方便市民的公园绿地,提高市民休闲游园便利度和满意度,确保到2016年底市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此外,还要加快我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和绿线划定工作,确保2016年6月底前完成,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论证后实施。三是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要加大对各县(市)、区面上的工作指导力度,对区和区等对创建指标影响较大的区域,要抽调技术力量包挂指导,积极、主动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尽快提高各县(市)、区创建指标。同时,还要加强与各参创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对市规划、建设、城管、环保、国土、农委、水务等涉及创建指标较多的部门,要明确专人沟通、联系,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形成全市“一盘棋”,齐抓共进的良好创建工作氛围。

(二)精益求精,再攀高峰,努力实现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新突破

今年,我局承担的园林重点工程是历年来数量最大、投入最多、单体工程量最大、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一年。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能打硬仗、勇创一流的精神,把我市精品园林建设水平提高到新高度,高标准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园林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谱写园林建设的新篇章。

一是大力实施公园敞园工程。继续加快推进森林公园、汉文化景区两个敞园改造工程和奥体公园、玉潭湖公园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高水平完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均衡城市公园布局,在西区和东区新建泉润、云兴两个规划面积在1000亩和500亩的综合性大公园。目前,两个公园规划选址方案已上报市政府,选址确定后尽快组织方案设计,同时抓紧做好土地、队伍初选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方案一经批准尽快开工建设。结合市区河道整治工程,今年还将建设三八河公园三期、丁万河南路、故黄河新城区段等滨河带状公园,进一步提高滨河区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全力抓好街头绿地建设工程。在去年新建建国西路、子房山等10块街头绿地的基础上,今年,围绕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还将建设轻工路、金山东路、汉城路等7块街头绿地,有效增加主城区的绿量和市民的休闲空间。规划处、质监处要加强对各区的技术指导,抢抓有利时节,精心组织施工,再建一批精品街头绿地工程,确保到2016年底市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快推进道路景观绿化工程。2016年,将继续加大市区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对湖东路、迎宾路、欣欣路、平山路、西安北路等44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提高绿视率和道路景观效果。三环东路景观改造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战线长、时间紧、任务重,要加强施工组织,科学有序地安排交叉施工,确保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的时间节点按时完工。湖东路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在即,这个项目是今年的“重头戏”,市民、领导关注度很高,一定要选择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组织和调度,确保“五一”竣工开放,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要将该项目建成代表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新水平的精品工程。到2016年底,市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100%,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形成串联成网的线型绿色开敞空间和慢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三)完善制度,严格管理,不断推动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必须长抓不懈。为了抓好管理工作,局里把2016年确定为管理质量提升年。全局要高度重视行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制度落实,内外并重,统筹兼顾,全面提升系统管理水平。

1、全面加强园林系统内部管理。今年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新建或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重点抓好工作纪律、工作交办、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形成一整套规范、高效的园林系统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同时,根据“零障碍”工程和机关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机关和基层单位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好机关与基层的关系,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大力开展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文明施工、文明管理活动,增强园林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真抓实干、争先进位”的行业作风,切实提升行业整体执行能力。还要加强与各县(市)、区园林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工作上统一行动,在业务上密切联系,在作风上统一标准,齐心协力打造园林品牌。

2、不断加大绿化养护和园林执法管理力度。一方面,要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今年的绿化管理工作要以精细化、长效化管理为标准,全面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局相关业务处室和绿化站要对近年来绿化养护工作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从管护标准、考核验收规范、奖惩激励机制、长效监管办法等措施上再细化,再创新。实行绿化养护考核公示、年终考核末尾淘汰制度,对养护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不合格的养护企业,坚决将其清退。近年,我市绿量实现了大幅提升,病虫害现象也随之增多,下步要加大防治培训力度,强化考核监督,力争将我市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要加大园林执法管理力度。进一步理顺并强化市区园林绿化执法体系,市、区联动,统一绿化执法,建立职权明确、统一高效的园林执法体系。市生态文明研究会已经成立,市里要借助第三方社会力量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监督,这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标准,加大管理力度,主动发现问题;同时认真、及时处置好社会组织提供的监督信息。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市“守望家园”网站,加大对绿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借助社会力量做好护绿工作,形成公众参与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使市区园林绿化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

3、深入抓好开敞式公园、景区管理。随着近年来市区一批公园、景区敞园开放,管理难度相对加大,我局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部分公园、景区还存在管理标准不高、对养护单位监管不力、安于现状、止步不前等问题。对此,各公园、景区领导班子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标准,完善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与兄弟城市交流,学习借鉴先进景区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培养出一支业务精通、管理精细、服务精良的优秀管理团队,真正将开放式公园、景区管精、管细、管好。

4、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工作。全局上下要高度重视安稳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制度,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各单位要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的要求,加强对游乐场、动物园、山林、水体以及园林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预案,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具体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确保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集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等事件,保证全局和谐稳定。

(四)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着力实现园林绿化科研水平新提升

科研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以往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今年的科研创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开展园林绿化技术培训,形成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体系。以精品工程评选、科技论文评比、金牌项目经理评选等为抓手,激励园林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园林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引进、推广步伐和自主创新步伐,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园林产业科技贡献度。要发挥植物园和吕梁苗圃基地优势,建立以植物花卉引进驯化、病虫害防治为内容的科研体系,定向培育绿化工程所需名优苗木,为我市绿化建设储备优良品种。充分利用生态文明研究院的人才优势和研究平台,在南方树种引种复壮、北方常绿树种选择和驯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求突破,特别是在女贞等北方常绿树种选用上,尽快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推广到全市应用。

2、积极创新精品园林建设理念。近年来,园林人在园林规划、建设、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体制、机制建设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探索出“模式”。成绩属于过去,社会不断发展,随着工程规划建设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市民群众审美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标准也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总结、提炼和创新。要对以往工程建设中摸索出来的BT建设法、领导包挂制、工地代表制、全程跟踪督查制、人行道设计规范等成功经验和建设理念认真进行总结、完善、创新,并上升为一套具有园林特色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规范,更好地指导、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方面,要勇于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结合项目实际,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思路、方法,多设计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水平方案。在工程实施时,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地形、周边环境大胆进行调整、创新。同时,还要积极将市区“精品园林”建设理念推广到各县(市)、区,通过建立园林技术专家帮扶队伍,定向包挂指导,开展优质工程评比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县(市)、区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实现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均衡发展、全面提升。

3、不断加强科普知识培训。要充分发挥植物园、吕梁苗圃科技园基地优势,有计划地开展苗木、花卉家庭种植培训班和“绿化服务进社区”活动,积极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绿化站要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学校等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在全社会切实营造一个共同建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市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动园林经济实现新跨越

全局上下要切实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壮大和发展园林经济实力。

1、持续打造三大平台,做大做强园林产业。继续打造九州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天元监理公司三大平台,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加强人才建设、争取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九州公司要加快推进公司上市,在资本运作的平台上寻求更大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引领和带动我市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设计院、天元监理公司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制定长、中、短期发展目标,针对目标定措施、抓落实,高效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拳头优势,做大做强园林产业。

2、大力发展苗圃经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要鼓励园林企业围绕城市周边汉王、吕梁、潘安湖等地进行苗木基地布点,明确定位,实现差异化、规模化发展。同时,要积极开拓新疆周边省份苗木市场,建设苗木基地,将我市优质苗木资源向西部推广。逐步建立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园林投资体制,引入资金、技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激发苗圃经济的潜在活力。要大胆探索“生态景观苗圃+特色餐饮”发展模式,力争在故黄河新城区段一侧,建设苗圃和生态餐饮。

3、积极抓好生态输出,努力开拓外地市场。要加大对本土园林企业的培育,积极为园林企业开拓外埠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鼓励其充分发挥园林设计、建设、管理的经验,拉长绿化产业链,积极参与外地城市生态建设,承揽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做大、做强、做响“园林”品牌。

(六)锤炼队伍,精心育才,不断为园林事业大发展提供新动力

今年,要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系统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培养一支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园林队伍,为园林事业的大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今年2月中旬起,我市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局要深刻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学习研究,全面掌握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要牢牢把握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

2、突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不断强化“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意识,把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增强谋事、干事能力,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思想上的新解放、观念上的新转变,求得工作上的新提高、事业上的新发展。同时要大力培养、发现和宣传在工作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树立榜样,激励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凭能力用干部、凭实绩定进退,使一批“面对困难敢上手、处理问题快上手、对待工作勤上手”的干部干事成业有平台、有机会,真正能迅速脱颖而出,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园林干部队伍。

3、系统强化技术队伍建设。目前,全局园林高级工程师不足20人,中级工程师也仅有3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后备力量薄弱。今年,要大力实施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科教处要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讲座,提高全局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要进一步完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训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加强系统内部人才资源的共享、交流及“拔尖人才”培养。继续开展园林技术人员“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骨干人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选拔一批业务精干的年轻技术人员,到工地一线培养锻炼,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专业造诣优的行业权威性人才队伍。

4、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深化预防和源头治理制度的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防范。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积极主动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拒腐防变,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确保干成事、不出事。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创新举措,完善机制,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分布均衡、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化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2016年城市绿化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1.市区计划新增、改造绿地1200公顷,其中:荒山绿化、新增林地930公顷;新增、改造绿地270公顷(含公园绿地180公顷),其中:区65公顷(含公园绿地50公顷)、区20公顷(含公园绿地15公顷)、区35公顷(含公园绿地20公顷)、区35公顷(含公园绿地20公顷)、区35公顷(含公园绿地20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65公顷(含公园绿地40公顷)、新城区15公顷(含公园绿地15公顷)。

2.2016年,各县(市)、区要加强基础绿化建设,统一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路(道路绿化示范路)、一园(老公园敞园改造)、一场(精品绿地广场)、一立面(垂直绿化),大幅度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确保绿地率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绿线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认真查处毁绿、占绿案件,案件查处率98%以上、案件办结率90%以上,无违法行使行政审批许可行为。

3.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小城镇)和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创建活动,带动城镇园林绿化建设。2016年,全市新增园林式单位(或居住小区)32个,其中:丰县2个、县2个、市5个、市3个、区3个、区3个、区3个、区3个、区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

4.市区计划新增立体绿化10万平方米,其中:区2万平方米、区1.5万平方米、区2万平方米、区2万平方米、区2万平方米、经济技术开发区0.5万平方米。每区建成1个小区、10家单位、100户家庭的“家庭增春、城市增绿”示范区。

5.市、区两级开放型公园、广场、主次干道附属绿地等绿化养护管理实现招标管理全覆盖;各县(市)、、区开放型公园、广场、主次干道附属绿地等绿化养护管理60%实现招标管理;市区各区已完成综合整治的老居住小区的绿化养护管理70%以上实现招标管理。

6.市管开放型公园、广场、主次干道附属绿地等90%以上达到精品绿地标准;区管开放型公园、广场、主次干道附属绿地等70%以上达到精品绿地标准;各县(市)、、区开放型公园、广场、主次干道附属绿地等50%以上达到精品绿地标准。市区单位、居住小区绿化养护管理达标率40%以上、精品率10%以上。

(二)工作重点

1.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园林工程。围绕“青山绿水”生态主题,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重点实施珠山山体公园、山敞园改造、潘安湖湿地公园、市植物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市)也要集中精力,抓好各自重点工程项目,力争建设一批国内一流水准的精品绿地,进一步拓展市民休闲空间,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市民休闲游园便利度和满意度。

2.提质增量,提升基础绿化水平。各县(市)区、各单位要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和建成区市民出行300-500米就有一处1000-5000平方米公园绿地的要求,通过规划建绿、面上增绿,大幅度增加绿化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通过拆违拆旧建绿、去墙融绿、垂直增绿、屋顶添绿、见缝插绿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心绿地布局;按照管理权责,加强原有绿化补植完善,提升现有道路、街头游园、小区等绿化水平和景观效果。6月底前,各县(市)、区、各相关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完成开放型绿地的缺株、断带、斑秃补植的完善和提档升级工作。

3.完善制度,提高绿化管养水平。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养护管理机制,认真总结推广公园、彭祖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改革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市场化管护。市区开放型公园、广场、道路及其附属绿地等实行分级养护管理,重要绿地收归市级管理;市区两级财政管护的绿地经费纳入市财政专户,统一管理、考核、使用。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广和开展绿化养护精品绿地达标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绿化管护水平。

4.加强保护,巩固绿化建设成果。严格执行《市城市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和工程项目“绿色图章”制度,对于本市具有一定规模并对市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开放式绿地实行重点保护制度,划定界线,建立档案,设置标志,依法监管。各县(市)、区要加强园林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绿化执法管理,对乱砍、乱伐、毁坏、侵占绿地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有效巩固和保护绿化成果。

三、考核奖惩

(一)考核内容及标准

1.考核内容。包括绿化建设、绿化养护和精品绿地达标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园林执法管理、绿化工作资(材)料等。

2.绿化建设

(1)方案报审。市区各区新(改)建、各县(市)、、区单项投资3000万元以上或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方案,应提前报市市政园林局审核,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6月中旬以前,完成全年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报批。

(2)绿化要求。新增或改造绿地,布局合理、景观突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强调植物造景,形成乔、灌、地被复层种植的立体绿化配置模式。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节水节能、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严格控制古树名木、大规格本地树种移植,大面积草坪栽植,大面积硬质铺装以及建设大型人工水景、假山等行为。

(3)验收时间。列入上半年完成的绿化重点工程和各区增绿的项目,市政府于7月份组织验收;列入下半年完成的项目,11月份组织验收。

(4)存活率。2016年春季施工新植苗木年度成活率、保存率不低于90%;秋冬季施工新植苗木年度保存率95%,次年夏季验收保存率不低于90%。

3.绿化养护和精品绿地达标创建。各县(市)区、各产权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明确权责分工,完善各项考核措施,加大绿化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力度。由市、区财政核拨养护管理经费的绿化,100%公开招投标确定绿地养护管理单位,并实行管养队伍淘汰制;所有市场化绿化养护费用全部纳入专户,根据市统一考核结果,由市财政局按月从专户中直接拨付至中标养护单位。

4.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创建。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任务指标。

5.园林执法管理。每季度末完成季度管理目标;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年度园林执法管理目标。

6.绿化工作资(材)料。建立各类绿化工作台帐,有完善的绿化工作资(材)料报送制度,及时按要求规范报送绿化工作资(材)料。

(二)考核办法

重点工程项目考核采取自查、核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自查由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并于每月10号、20号、30号分别报市重点办、财政局和市政园林局。养护管理考核按《市市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市区绿化建设、养护和执法管理的跟踪督查,会同市重点办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综合检查验收;指导、考核验收各县(市)、区城市绿化覆盖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相关工作。检查考核按照《2016年城市绿化工作综合考核评分表》(见附件2)打分。

(三)奖惩兑现标准

1.考核内容的1-5项指标要全部达标,未达标的年终城市绿化工作考核按“0”分计算。绿化覆盖率指标考核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科学发展指标考核。

2.绿化养护管理、绿化养护精品绿地达标创建、园林执法管理及市政重点工程奖惩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创建:根据验收结果,按照省级10000元/个、市级5000元/个的标准给予奖励;未完成任务的部分按同等标准处罚。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经将绿化覆盖率指标列入对各级、各单位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要科学决策,正确引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认真研究所承担的任务,层层分解,进一步细化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保证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

(二)坚持精细管理。进一步树立城市绿化“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坚持建设、管养并举,积极推行绿地养护标准化、精细化,确保绿化管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加快推进城市绿化建设管养的“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进程,抓好城区绿化维护的招标管理,进一步落实专业建设管理队伍,实现绿化建设管养市场主体多元化。严把绿化项目建设、管养质量关,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提高绿地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监督考核。市创建办、重点办、财政局、市政园林局及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严格的督查通报、奖惩、考评和各项监管制度,深入一线督促检查考评。完善城区绿化养护考核机制,加强对绿化养护责任单位的监管,对绿化养护出现问题且整改不力的养护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惩罚措施直至暂停其市场准入资格。利用通讯、网络等渠道建立群众建议、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绿化工作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绿化工作的满意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城市绿化建设、绿化科普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等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绿化宣传活动,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爱绿护绿意识。切实抓好义务植树工作,引导市民通过植纪念树、造纪念林,参加单位和社区公益植树或绿化养护、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9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