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 规划师考试 |

【www.guakaob.com--规划师考试】

顺德城区规划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第一篇

1、从平均发力到集中力量,该如何看待?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城市建设仍未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城乡人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中心城区不突出,中心城区带动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市政建设和社区组织、设施不配套,集聚力和辐射力不强;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城市化要求;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制约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突破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及时转移到城市化的目标上来,将会出现很多矛盾:一是城乡一体化增大成本,拖慢城市化进程。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各个组团各自去搞项目,造成不少资源浪费,增大城市建设成本;二是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没有城市化的要求,没有中心城区为载体,第三产业难于迅速发展;三是资源浪费,效益不高;四是造成环境质量差,“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治理难度大。

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下,顺德的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改善、区域一体化、广佛同城化、政策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契机,但同时也面临交通、新产业、空间、体制、形象等方面被边缘化的一系列挑战。

近年来,顺德周边的城市东莞、中山、珠海、惠州等地依托土地资源、区位优势迅速崛起,广州、佛山的南拓对顺德中心城区的新一轮发展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目前,佛山中心组团新城区的世纪莲体育中心、东平大桥建成使用,佛山中心组团已经向南拓展。顺德水道以北的乐从、陈村、北三镇实际上已成为佛山中心组团的辐射与聚集范围,顺德中心城区的腹地空间受到压缩。

长期以来,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使顺德镇街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均质化的城市发展格局使顺德尚未出现一个集聚度高的核心城区。中心城区行政区划分上属三个街区,规划建设以及土地储备没有统一,制约了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

为此,在顺德区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建议顺德定位为中国制造名城、国际性专业采购中心、珠三角创新基地、独具水乡魅力的宜居中心。在“一城三片区”的整合方面,提出通过适度整合,形成一个相对较强的服务中心以及若干个特色组团的片区发展模式,总的目标是从镇街格局走向大都市空间形态,从马路经济走向河道经济。在产业发展策略上,建议弱化经济总量规模追求,优化经济结构和创新创业环境。

2、顺德新城规划中,将广珠轻轨、广珠西线、顺德港纳入其中的目的?

顺德与广州接壤44公里、拥有5个广珠城际轨道站点,使得顺德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顺德在广佛同城中突出的区位优势,让顺德重新思考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策略。为此,顺德改变了以往10个镇街各自为政的规划模式,将广州轻轨顺德站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两个站点附近街道纳入顺德新城的概念设计范围。

在建的广珠轻轨交通穿过规划区,并设有顺德站、顺德职院站两个站点,将成为该区域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推动力;珠二环、广珠西线高速穿过规划区,并设有两个出入口;顺德港是顺德新城与香港直接交流的平台。但顺德位于与广佛经济圈的一角,对广州、佛山的带动作用利用不足。尤其是融入广佛都市圈的过程中,区域性交通设施如高速、轨道等穿过规划区将有利于改变这一劣势。

3、顺德新城如何做起来?

中南片区定位生态产业新区

自从去年11月初新加坡裕廊接手顺德中南片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来,经过多个月的考察研究,拿出了《顺德中南片区发展战略研究》,涉及顺德勒流、杏坛、均安三镇街的产业规划出台。

定位为生态产业新区

新加坡裕廊集团经过调查认为,中南片区相对于顺德其他区域有土地、环境资源优势,但产业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结合新加坡、日韩、苏州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中南片区定位为生态产业新区,即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区、配套服务区、生态旅游和宜居区。

根据规划,中南片区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新兴“双高”产业为方向、服务业为特色的“三业并举”,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集群明显的集约化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要提升协调发展

根据规划,目前中南片区现有产业如家电、服装、现代农业需要提升和发展,而精密工程(机械、汽车配件等)、生物医药(中药研发)、新能源产业需要引进和培育,最终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规划特别提到中南片区应该发展以下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旅游、房地产等。

从规划中看到,中南片区三个镇的产业空间布局是:勒流定位为高新产业起步区、精密工程、临港产业、家电产业;杏坛定位为精密工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都市农业以及科技教育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均安则定位为生态旅游及相关旅游产品制造业和品牌服装业。

根据规划,实行分期发展模式,2008年至2012年是升级现有产业阶段;2010年至2015年是承接“双高”主导产业阶段;2012年至2020年发展新兴产业阶段。

4、新城人口问题

5、人气问题:

行政中心独木难支,建设新城还需市场推动

德胜新城区人气少和新城区功能单一有关,德胜新城区开发面积也经历四次变化,从原先的6.5平方公里扩大至31.8平方公里,2003年再次扩大至70.3平方公里(包括容桂和大良以及伦教勒流等地)。目前德胜新城区多指顺德区政府、德胜广场、演艺中心等范围的城区。近十年来,顺德新城建设投入超过75亿元,虽然通过行政拉动、文化演出拉动、房产拉动,吸引了部分人气,而且吸引了万科地产、喜来登酒店(在建)、皆大欢喜、新天地、西树林等餐饮娱乐项目投入经营,但是人气还是不够,主要是住在新城区嘉信楼盘的4500多户居民。其原因在于目前的新城区功能较为单一,只有行政中心的职能。同时,政府在建设新城区时,还需要通过市场推动,而不是政府单一力量。如新城区有千人以上政府工作人员,只是上班时间在新城区,下班后则开车回来大良老城区居住,如何吸引这些人,也是政府值得考虑的事情。同时,新城区餐饮休闲场所偏少,缺少产业功能支持,也是新城区人气不旺的原因。

同时,德胜新区现在还只是在半建成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建成。这几年,德胜新区始终人气不够,最主要的路网不行,对外交通不行,对内交通跟大良旧城,容桂联系也不够。未来该区域要加强区域交通的联系。在2、3年之后,随着路网构成,新城将来到广州真的只要半个小时,到天河半个小时足够了。

产业不旺人气难旺

如果没有产业带动,新城几乎就是“一潭死水”

德胜新城区他关注不多,但是开发新城涉及三方面问题,第一是城市空间利用率问题;第二,是产业支撑的发展问题;第三,就是成本问题。袁奇峰认为,新城发展,人气带旺与产业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产业带动,新城几乎就是“一潭死水”。

日本东京是在新城发展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东京在新城规划中,共规划六个次中心,政府分别进行规划,有的是文化、有的是动漫、有的是时尚、有的是娱乐,还有休闲度假的中心。同时,轨道交通也同步跟上,这对新城迅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顺德乃至珠三角地区,都在按照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进行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就顺德来说,如何使得原有制造体系转型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值得顺德政府考虑。同时,目前德胜新城中,没有强大聚集人气的产业进驻,所以,顺德新城区自然人气不旺。另外,目前德胜新城区的顺峰山公园定位也不够清晰,公园就是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公园的属性决定了顺峰山公园是顺德市民的公共产品,但不是说公园定位就一成不变。南海区在新城位置,也建设一个大型公园千灯湖公园。这个公园属于公共产品,但引进了金融商业项目和地产项目后,反而带动人气,而且这些项目并未影响千灯湖的整体环境。顺德顺峰山公园如果定位发生变化,周边引进相应的商业项目,能否采取只租不卖的租让方式,进行招商和引进社会资本。这样即保全了公园公共产品的属性,又引进了商业项目维持公园正常开放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增加人气,带旺周边环境。

《顺德总体规划20092020》成果公示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第二篇

《顺德总体规划(2009~2020)》成果公示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增加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现对《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评审成果征询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公示时间:自2010年1月11日至2010年2月9日。

公示媒体:1月11日《珠江商报》

公示网址:

顺德区人民政府网:/

公示地点:顺德区德胜广场、顺峰山公园、各镇街政府大堂(自2010年1月16日至2010年2月9日)

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顺德发展规划和统计局(528300) 电子邮箱:sg@shunde.gov.cn

监督电话:22836036、22836116

监督传真:22836311【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齐心参与,共创未来。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成功的规划必须要汇集民智、群策群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参与,献计献策,汇集全区人民的智慧,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顺德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一、编制目的

为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和顺德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顺德区城乡各项建设事业,指导城乡合理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珠江三角

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规定,修编本规划。

二、规划的法定效力

本规划经批准后,即成为顺德区开展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法定性文件,由顺德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适用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顺德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本规划,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中规划期指批准实施年份至2020年;在各项文件的表述中,近期指2009~2015年,远期指2016~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

五、城市规划区

本规划所称城市规划区与顺德区行政管辖范围一致,共806.5平方公里。针对顺德城乡空间高度混合的发展特征,全区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并进行全区覆盖性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六、规划原则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坚持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原则。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优先原则。

(四)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五)坚持突出特色和弘扬城市魅力原则。

七、规划指导思想

(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布局、精明增长。

(二)协调区域,统筹城乡。

(三)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四)多规协调,战略与行动并重。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顺德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阳光智城,一个值得留恋和具有区域吸引力的幸福宜居家园,一个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地区性副中心。 发展分阶段目标为:

(一)2015年,全面推进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二)2020年左右,努力实现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工作赋予的目标任务,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和谐的幸福家园。

二、总体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总体发展思路。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既要做大,也要做强、做优,强调质优于量;二是在资源环境难以为继的前提下,要以少做多,尽量节约资源,以存量挖潜为主,实现持续发展;三是抓大放小,以战略性发展空间的建设促进存量空间的调整,实现土地集约、布局有序和品质高端的空间发展目标。

(二)总体发展战略。实施“从镇街群到大都市区”总体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空间组织、设施建设标准和景观环境特色等方面从镇街群模式到都市区模式的转变,实现从镇街到城市的发展、从城市到都市区的融入。

三、五大发展策略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策略。

(二)经济高端化策略。

(三)宜居城市策略。善用有限资源,鼓励集中紧凑发展,搭建有序的空间发展架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健康惬意的生活环境氛围,并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规划与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构建全区一体化的便捷舒适出行环境和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宜居生活环境,实现从乡镇生产到都市生活的转变。

(四)滨水发展策略。

(五)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一、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一)城市性质: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专业采购展贸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性副中心和创新基地,全省综合改革发展示范区。

(二)主要城市职能

(1)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专业采购展贸中心;

(2)全省以体制改革和科学发展为主的综合改革发展示范区;

(3)珠江三角洲创新基地及以产业金融、总部经济为主的特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珠江三角洲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和健康休闲体验地;

(5)珠江三角洲西岸承北启南的纽带和重要节点;

(6)广佛南翼副中心和独具水乡魅力的宜居中心。

二、人口规模控制和城镇化水平

(一)总人口发展目标: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和已有上位规划,确定顺德区近期(2015年)常住人口25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远期(2020年)常住人口为2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以上;远景全区常住人口宜控制在330万~3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以上。

(二)城镇人口发展目标: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为190万人;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为233万人;远景城镇人口宜控制在300万~320万人。

(三)农村人口发展目标:人口逐步往城镇地区迁移,农村人口2020年控制在39万人。

三、用地规模控制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耕地,保持104.9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的面积不减少。落实《顺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15.17平方公里。

(二)城乡总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近期(2015年)城乡总建设用地372平方公里;规划远期(2020年)总建设用地396平方公里;远景按450平方公里控制。

(三)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近期(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247平方公里,人均130平方米;规划远期(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280平方公里,人均120平方米;远景城镇建设用地按380~390平方公里控制。

(四)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整理和整合,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到2020年乡村建设用地规模按93平方公里控制。其中,村庄居住用地56.55平方公里。

(五)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规模。规划全区省市及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总量规划期内按23平方公里控制。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充分响应区域空间发展的态势,协调和落实上位规划,携手周边地区共建区域空间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2+5”组团的形成和广佛同城化的发展。

(一)规划顺德水道以北的乐从、陈村和北滘地区,纳入广佛都市区的核心圈层,突出区域相对高端服务功能的发展。

(二)顺德水道以南地区,作为广佛都市区南翼的重要区域,与番禺大岗-榄核以及中山的北部城镇,构成功能相对完整的发展组团。加强城市边界策略地带土地使用功能的协调和环境的改善,重点是陈村-广州新客站地区、大良-五沙和番禺榄核-大岗地区的协同发展。 ——城乡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一、空间结构

构建“一城三片、双核四轴、十字绿廊”的开放式城乡空间结构,形成多组团网络状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

(一)一城。指顺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城市化发展地区。

(二)三片。指具有相对完整功能,内部居住、生活服务、产业和市民往来联系较为紧密的城乡发展空间,分为东部都市发展片区、北部都市发展片区、中南部城乡协调片区。

(三)双核。指东平新城和德胜河中央滨水带,两者是顺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中区,也是顺德北片和东片发展的引擎。

浅析城市快速环线布置策略——以顺德区快速环线为例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第三篇

浅析城市快速环线布置策略

——以顺德区快速环线为例

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郑琼芳

【摘要】城市快速环线作为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路网结构的框架,近年来在我国众多城市得到发展。本文从城市快速环线的交通功能及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角度,以顺德区快速环线为例,论证了城市快速环线总体布置策略。

【关键词】快速环线 交通功能 城市空间格局 顺德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中心区域交通拥堵、城市空间扩大导致出行时间增加等。为解决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在保持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较为有效地减少出行时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在加强中心区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了城市快速环线。城市快速环线确实缓解了部分城市的交通问题,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速环线周围往往又成为了交通拥堵的发生地。

在新一轮城镇化的背景下,快速环线如何更好发挥其交通和经济的区位优势,成为抑制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和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从城市快速环线交通功能及其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等角度探讨城市快速环线的布置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城市快速环线的功能

2.1 城市快速环线特点

城市环线是城市道路中环状闭合或半闭合的一种快速道路,是城市主骨架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合理衔接周边各等级道路的作用,同时使其沿线各分区之间有相当方便的联系。快速环线是城市核心区(泛指快速环线包含区域)的交通保护壳,以高速度、大容量的特点最大可能地将不需进入核心区的交通从核心区内吸引出来,并引导形成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分层次交通体系。

2.2 城市快速环线交通功能

从道路使用功能上看,城市快速环线道路既承担部分市内交通,又承担着来自于公路的出入境和过境交通。

(1) 服务环线沿线地块的功能

环线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服务其自身沿线周边地块的交通出行,使沿线地块出行便捷。周边地区出行可通过沿线进出口快捷地出入环线,并通过环线进行中转。

(2) 截流过境交通功能

当交通量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环路外时,此类交通基本会被吸引到快速环线上。环线会像一道屏障对过境交通起到穿越截留的作用,有效分流过境交通,避免过境交通占用城市内部道路,提高环内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 (3)分流进出交通功能

当交通量的一个端点在环内一个端点在环外时,此类交通会部分被吸引到快速环线上。环线一方面减少进出车流对环路道路的占用,另一方面将交通流量分散到多条与之衔接的城市道路上,避免交通量集中涌入和涌出。

(4) 疏解内部交通功能

当交通量的终点和起点都在快速环线内时,环线会吸引此类部分中长距离的交通,为城市内部交通提供快速绕行的选择。 2.3 城市快速环线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快速环线的建成通车对城市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周边区域的空间可达性来实现。从根本上来说,空间可达性的改善提高了人们出行速度,节约出行成本,从而使周边土地利用的发展和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格局。

(1) 刺激周边土地开发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快速环线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和强度都较高,因此快速环线规划建设将会成为周边土地开发和新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刺激着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变化。

(2)改变城市人口空间分布

城市快速环线是城市快速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安全等特点对城市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引导人们远离交通拥挤的市中心区,迁至城市快速环线周边交通便利的地区,从而改变了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结构。

(3) 促进城市业态发展

由于大量的商业、娱乐、工业、居住小区聚集建设在城市快速环线周边区域,形成城市快速环线的带状经济带,促使土地使用格局和城市布局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促进城市业态的发展。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2. 4 城市快速环线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双向协调关系

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形态、利用性质、开发强度,既能为城市快速环线交通提供足够的交通流量,充分发挥城市快速环线作为城市快速道路的作用,又可以为居民克服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时空障碍,从而实现城市边缘区与城市中心区域的通达性。但如果城市快速环线周边土地的利用性质、功能布局、开发强度不合理,将可能导致快速环线交通流分布不均匀,沦为新的交通拥堵点,或者直接导致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因此,正确处理城市快速环线与周边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助于充分利用快速环线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避免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引导城市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5 城市快速环线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大,出行距离及出行时间增加,群众对提高车速、减少出行时间的要求愈加强烈。为适应经济大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大城市规划调整了快速路网系统,建设城市快速环线,通过交通引导策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北京是我国最早建设快速环线的城市,目前共建设了五条环线,但这条环线所承担的功能和起到的作用都不完全一样。如内环路形状似环但不具备环线的作用,只起到承担中心区南北、东西方向交通的作用;二、三环路则以保护老城,疏解穿城交通,解决市区跨区交通为主;而四、五环路则以集散过境交通,疏导跨组团交通,联系边缘地区为主。北京市通过建设以上环路系统,有效连接市区内外各等级道路,疏解首都中心区的交通拥堵及进出城难问题,使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方便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广州市建成了内环路、环城高速、绕城高速公路等环线。这几条环线交通功能也不同,其中内环路是广州中心区的第一道屏障和快速走廊,环城高速则通过疏解外围过境车辆和分配出入境车辆,与内环路相互分工,有效配合,有效提高广州市“棋盘+环形+放射”道路系统交通效率。绕城高速则位于广州的外围,与广州放射出去的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干线有效衔接,分流经过广州城区的大量过境交通并加强周围城市群联系。广州这几条环线对广州交通的改善影响着土地区位的变化,促进广州城市土地

的开发与再开发,如广州新区建设及老城区旧城改造,促进城市品质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顺德的城市规模不等同于北京、广州,但北京市、广州市的快速环线给顺德的启示是快速环线的规模及其设置需以城市的规模为基础,并充分结合城市的道路结构及其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产业及人口的导向作用进行设置。 3 城市快速环线布置总体策略

在城市快速环线的规划设计中,应首先充分发挥快速环线的交通功能,协调处理与之相衔接的各等级道路之间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统筹考虑快速环线与周边用地的互动关系。

3.1相关规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对环线的设置进行了如下规定: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市中心区的外围;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处,当城市放射的干路与外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交叉口上的左转交通;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其它车流应在环路外的道路上行使;环路的等级不宜低于主干路。

3.2敷设方式

城市快速环线的敷设方式主要有地面、高架和地下三种。具体须根据沿线路段情况合理确定,综合考虑快速路特性及城市发展,一般经过现状人口分布密集的区域慎用地面快速路,在历史风貌保护区、中心商业区、公共景区、水资源保护区或居住区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宜采用局部地下方式。

3.3 与城市周边各等级道路的关系

城市快速环线对核心区的交通保护主要依靠其大运量、快速的特点对司乘人员的吸引,总体布置应紧紧把握快速环线功能及其保护核心区交通的手段,从宏观、微观层面着手,着重解决好城市快速环线与各等级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关系。

(1) 与城市其它快速路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环线与城市其它快速路之间应采用连续流转换,宜设置枢纽型全互通立交。快速环线一般作为城市射线道路的终点,对于射线接入一般按“T”形设置全互通立交,射线入城方向不宜直接快速接入,为进城车流设置缓冲区域,并尽可能提高射线与环线转换的标准,让快速环线承担更多分离核心区交通。

(2 )与城市主干路的关系

快速环线具有快速和运量大的特点,要求与其衔接的道路具有一定疏解能力,快速环线与城市路网的过渡需要通过交通性主干路向次支路网逐级疏散。通常来说,快速环线主线上跨或下穿城市主干路,并在主干路两侧设置2对平行匝道,形成简易互通立交,通过平面信控交叉口实现与城市路网的交通转换,根据交叉口交通量及服务水平情况,部分节点主干路直行方向或部分转向方向采用下穿或高架定向匝道从交叉口分离。

(3)与城市次、支道路的关系

城市次、支道路主要服务沿线到发交通,一般不作为快速环线向城市路网疏散通道,快速环线主线与次支道路宜采用分离式立交。

3.4 出入口设置

城市快速环线与城市路网的衔接主要通过出入口实现,出入口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快速系统的交通功能和总体效益的发挥。一般要求出入口的设置应保证主线的直行交通不受干扰,并使分合流交通安全、迅速通行,即要实现快速环线交通出得去、进得来,少影响主线直行交通,在确保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尽可能分离不必进入核心区的交通。 4 顺德区快速环线布置策略

4.1 顺德区快速环线建设的背景

(1) 顺德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需求

过去顺德“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有效释放了镇街的基础活力,但现阶段却凸显区域发展差异问题,使城乡发展格局呈“多节点-网络化”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城市品质的提升,也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为有效提升顺德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顺德区总体规划提出“由街镇群到都市区”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城乡协调整合,逐步实现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地区向珠三角创新基地、具有岭南魅力水乡特色的现代都市转变,塑造“一城三片、双核四轴”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形态。

(2)顺德区域交通发展的需求

随着近年来顺德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力推进,顺德区道路网络正逐渐形成“三横四纵”高速公路、“三横四纵”快速路、“四横六纵”干线性主干路路网体系。随着广明、江番、佛江等3条高速的建设,顺德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13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将达16.12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省乃至珠三角核心区前列。但是,要实现区内各镇街30分钟互达,15分钟上高速,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的路网资源,才能快速连通各镇街。

顺德区城市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第四篇

顺德区城市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顺德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重要【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时期,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时期,顺德经济社会发展将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跨越。在

珠三角一体化、特别是广佛一体化的背景下,顺德城市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抓住并利用好“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推动顺德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分关键。

顺德区城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今后5年指导顺德区城市发展

的政策性和指导性文件,是顺德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依据

《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0 年)》(评审稿)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2009.12)总结报告(初稿)

《佛山市顺德区供水专项规划【2007—2020】》【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6年11月)

《顺德区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顺德区市政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珠三角一体化下顺德发展定位研究》 中山大学

《佛山市顺德区公共交通规划》(2005-2020)

《佛山市顺德区管道燃气专项规划修编》(2005-2020)

《顺德市污水处理专项规划》(2000-2020)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佛山年鉴2006、2007

顺德年鉴2007、2008、2009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

顺德科技工业园现场调研资料

顺德城市建设现状调研资料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既是佛山市顺德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德区未来5年城市建设的发展指引。

1 顺德城市建设现状

过去的几年,是顺德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变化显著的几年。顺德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战略决策,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发展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特色品位为突破口,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实施了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总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城三片”的城市发展框架已具雏形,并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善。

“阳光城市、幸福家园”是顺德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更是推进顺德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方向。建立阳光城市,是让顺德摆脱简单的工业制造业城市的定位,朝着环保型的城市生活方向发展;“幸福家园”则是让老百姓切切实实体会到顺德改革取得的成果,让顺德朝着宜商宜居方向发展。

2 “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十二五”期间,顺德区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将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2.1 “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2.1.1 基本特征

“十二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德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城市发展更加强调协同发展、生态优先和营造“两个适宜”,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遵循产业协调发展规律,对外开放更加重视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凸显以人为本。

“十二五”也是顺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机遇期,顺德需要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努力构建富裕和谐顺德,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国内外环境看,“十二五”期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这两个关键时期的重叠,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将呈现三大基本特征。

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这就对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改革已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是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以前的城市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特点等问题不断凸现。“十二五”期间,城市必须从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各个角度,推进实施“内涵式发展”模式。

2.1.2 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期、城市成长关键期和城市价值提升期。我国城市发展将呈现五大新趋势: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2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2.2.1 发展的基础

(1)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

1992年至2002年,顺德一直是中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2000年至2003年,顺德连续四年雄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2006年,顺德经济总量达到1058亿元,成为国内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级经济体。

2009年,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82230元,增长13.4%。工业增加值1021.56亿元,增长11.6%;全区实现税收收入227.21亿元,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29亿元,增长12.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21.66亿元,增长14.9%;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7.05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现住房建筑面积人均47.48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0元,增长6%。

“十一五”期间,顺德城建投资与GDP的比例比较适当,符合快速发展时期一般3%-8%的幅度,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顺德城市建设以前欠账太多,基础太差,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需加强城建建设的投入。

(2)珠三角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至今,顺德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业革命、90年代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综合改革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试点、进入新世纪连续多年居中国百强县榜首、成为国内第一个GDP突破1000亿元的县。

但是顺德的城市发展与其经济实力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顺德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建设等已经远远落后于江苏昆山、张家港等城市,甚至不如其邻居中山市,毕竟中山市是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而顺德还是大农村。

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佛山市委、市政府,同意顺德区继续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工作,赋予顺德区在经济、社

顺德产业发展规划
顺德未来交通规划 第五篇

《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公示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为加强规划管理,增加透明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对《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评审成果征询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监督电话:22836036、22836116 监督传真:22836311

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顺德发展规划和统计局(528300) 电子邮箱:sg@shunde.gov.cn

公示时间:自2010年1月12日至2010年2月10日。 公示媒体:1月12日珠江商报 公示网址:

顺德区人民政府网:/

一、编制背景

20多年的高速发展,顺德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高起点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顺德提出了“以规划为引领,构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思想,制定了“一城三片区”的规划发展战略,主动与珠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接。2009年1月8日,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在区委扩大会议上称,顺德将制定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三大规划。其中,顺德的《佛山市顺德区产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明确顺德经济未来发展的目标、产业布局和招商的重点领域,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有效对接,合理构建珠三角和其他城市环珠三角产业协调体系。

二、编制目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顺德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和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编制意义

1.相关资料显示,家电产业的总体规模占顺德工业总产值的四成,加上其延伸产业。除产业本身的结构外,顺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求顺德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与可持续性。

2.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广佛同城化速度加快以及顺德自身200多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一系列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动态为顺德规划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四、顺德产业面临的挑战

总结现有产业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顺德应注重产业质量和结构的持续优化,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和多元化产业结构。顺德未来产业需求可作如下考量:

第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拉动传统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资金、人才和商业模式上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立”支柱产业的产值创造力。

第三,有针对性地提升人才环境,大力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以研发引领顺德产业升级。

第四,强化工业园区集约化管理,积极引入低能耗高回报产业,提高规模经济的的比例和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出。

第五,改善融资环境,通过市场机制,积极盘活民间资本,推动技术密集型企业在顺德的聚集,促进产业的升级。

五、顺德未来产业发展宏观愿景

顺德未来应定位于世界级高端制造中心,而“绿色”、“创新”和“品质”应是顺德未来的产业品牌。绿色是指建立以环保、低能耗和绿色人文生态为目标的高效能区域产业体系,凸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创新是指搭建以产品、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为原动力的经济平台,形成差异化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品质是指竖立高品质的区域产业形象,以中高端细分市场为产业核心目标,提高产业附加值。

“阳光之城”将和顺德的产业定位互为基础,造福顺德人民。阳光城市关键要素在于阳光产业和阳光生活。(详细如下图所示。

)

六、顺德现有八大产业提升导向

先进制造产业方向选择是顺德产业升级战略的关键。其中,集约模式,产业拉动力和有效利用现有优势需是关注重点。

生活科技产业:顺德应在保持现有家电产业优势的同时,开发商用电器,网络家电和智能家电核心技术,使家电产业全面覆盖高、中、低细分市场,并形成完整产业链,继续保持其在顺德工业产值中的主要贡献者地位 。

绿色环保产业:顺德应契合中国未来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水处理,清洁动力系统和新能源系统奠定顺德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未来关键产业的地位。值得关注的是,“绿色环保”是未来世界产业潮流之一,中国尚无领军企业。顺德应把握契机,在该领域打造第二个“美的神话”。

信息智能产业:“信息智能”技术是先进制造业的综合基础, 顺德应整体定位于应用,并通过“领军”产业,拉动产业发展。同时需注意,结合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高端显示屏,机电光一体化系统等技术,是未来终端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应着重关注。

现代医药产业:顺德应凭借现有制药产业和岭南深厚的传统中药底蕴,系统地挖掘国内市场巨大潜能。成功发展中医制药,可为该产业在顺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顺德可考虑引入生物制药等高端制药产业 。

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应为顺德的产业升级创造平台,是顺德未来城市化和吸引聚集“创造性”阶层人才的关键。顺德要成为珠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顺德应保护区内大中型企业总部资源,有效承接广深产业外迁带动的总部外移, 吸引跨国公司及大中型国内企业的华南区域总部的建立;并同时定位中高端,更为偏向服务于制造业的专业型总部经济,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积极拓展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等专业服务。

产业金融:伴随着顺德制造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产业金融”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可以为顺德引入融资租赁,为顺德和周边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平台,发展产业基金,也可为顺德未来的金融实业打好基础。

现代商贸:“现代商贸”将主要推动顺德零售及批发产业向现代业态演进。顺德应发展专业商贸,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增加服务业中的“虚拟经济”份额。此外,还需充分利用顺德在未来珠三角交通大格局的区域优势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物流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9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