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 规划师考试 |

【www.guakaob.com--规划师考试】

2016-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一篇

2016-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 录

前言„„„„„„„„„„„„„„„„„„„„„„„„1

一、基本形势„„„„„„„„„„„„„„„„„„„„3

(一)“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3

(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 4

二、总体思路„„„„„„„„„„„„„„„„„„„„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6

(三)主要目标„„„„„„„„„„„„„„„„„„„7

三、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8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8

(二)搬迁方式„„„„„„„„„„„„„„„„„„„9

(三)安置方式„„„„„„„„„„„„„„„„„„„9

四、主要建设任务„„„„„„„„„„„„„„„„„„12

(一)住房建设„„„„„„„„„„„„„„„„„„„12

(二)配套基础设施„„„„„„„„„„„„„„„„„12

(三)公共服务设施„„„„„„„„„„„„„„„„„13

(四)土地整治„„„„„„„„„„„„„„„„„„„13

(五)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13

(六)迁出区生态恢复„„„„„„„„„„„„„„„„14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15

(一)资金需求测算„„„„„„„„„„„„„„„„„15

(二)资金筹措方案„„„„„„„„„„„„„„„„„15

六、政策保障„„„„„„„„„„„„„„„„„„„„16

(一)土地支持政策„„„„„„„„„„„„„„„„„16

(二)金融支持政策„„„„„„„„„„„„„„„„„16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7

(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17

(五)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政策„„„„„„„„„„„„18

(六)其他政策„„„„„„„„„„„„„„„„„„„18

七、组织实施„„„„„„„„„„„„„„„„„„„„19

(一)成立专班运作,加强组织领导„„„„„„„„„„19

(二)制定专项规划,指导项目实施„„„„„„„„„„19

(三)积极筹措资金,发挥投资效益„„„„„„„„„„20

(四)扶持后续产业,夯实发展后劲„„„„„„„„„„21

(五)部门协调配合,共促项目建设„„„„„„„„„„21

(六)强化实施管理,保证项目质量„„„„„„„„„„21

前 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经我省多次争取,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基本同意从“十三五”开始将某某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范围。针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改善安臵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搬迁群众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达到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编制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发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根据国家、省发改委通知要求,我县在摸清搬迁任务和安臵资源的基础上,编制了《某某×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并力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达到充分发挥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扶贫拉动作用,充分发挥综合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新阶段。但是,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深山、交通不便等生存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村庄,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中最大难点,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这一最大难点的治本之策,这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搬迁群众的发展环境、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口与村镇布局、调整改善产业结构,有利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扶贫投入效益,有利于迁出村庄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指导全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生存条件恶劣乡镇贫困农民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将廉租住房等31类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交由地方具体管理安排的通知》(发改投资

[2013]1238号)及《某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规划区域实施范围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基本形势

(一)“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二篇

×××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

×××发展和改革局

2015年8月

目 录

前言„„„„„„„„„„„„„„„„„„„„„„„„1

一、基本形势„„„„„„„„„„„„„„„„„„„„3

(一)“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3

(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 4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二、总体思路„„„„„„„„„„„„„„„„„„„„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6

(三)主要目标„„„„„„„„„„„„„„„„„„„7

三、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8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8

(二)搬迁方式„„„„„„„„„„„„„„„„„„„9

(三)安置方式„„„„„„„„„„„„„„„„„„„9

四、主要建设任务„„„„„„„„„„„„„„„„„„12

(一)住房建设„„„„„„„„„„„„„„„„„„„12

(二)配套基础设施„„„„„„„„„„„„„„„„„12

(三)公共服务设施„„„„„„„„„„„„„„„„„13

(四)土地整治„„„„„„„„„„„„„„„„„„„13

(五)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13

(六)迁出区生态恢复„„„„„„„„„„„„„„„„14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15

(一)资金需求测算„„„„„„„„„„„„„„„„„15

(二)资金筹措方案„„„„„„„„„„„„„„„„„15

六、政策保障„„„„„„„„„„„„„„„„„„„„16

(一)土地支持政策„„„„„„„„„„„„„„„„„16

(二)金融支持政策„„„„„„„„„„„„„„„„„16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7

(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17

(五)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政策„„„„„„„„„„„„18

(六)其他政策„„„„„„„„„„„„„„„„„„„18

七、组织实施„„„„„„„„„„„„„„„„„„„„19

(一)成立专班运作,加强组织领导„„„„„„„„„„19

(二)制定专项规划,指导项目实施„„„„„„„„„„19

(三)积极筹措资金,发挥投资效益„„„„„„„„„„20

(四)扶持后续产业,夯实发展后劲„„„„„„„„„„21

(五)部门协调配合,共促项目建设„„„„„„„„„„21

(六)强化实施管理,保证项目质量„„„„„„„„„„21 附件1××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区域分布图„„„„23 附件2××ד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统计表„„„„24 附件3××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摸底调查情况表„„„„25 附件4××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规划表„„„26 附件5××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计划表„„27 附件6××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表„28

前 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经我省多次争取,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基本同意从“十三五”开始将××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范围。针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改善安臵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搬迁群众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达到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编制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发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根据国家、省发改委通知要求,我县在摸清搬迁任务和安臵资源的基础上,编制了《×××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并力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期达到充分发挥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扶贫拉动作用,充分发挥综合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新阶段。但是,目前农

村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深山、交通不便等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村庄,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中最大难点,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这一最大难点的治本之策,这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搬迁群众的发展环境、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口与村镇布局、调整改善产业结构,有利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扶贫投入效益,有利于迁出村庄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指导全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生存条件恶劣乡镇贫困农民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将廉租住房等31类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交由地方具体管理安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3]1238号)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规划区域实施范围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三篇

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

2005/07/15

根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有关精神,针对扶贫工作的新形势,并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决定,利用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目前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需要通过易地搬迁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同时,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通常表现为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活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破坏。把这部分贫困人口搬迁出来,通过改善迁入地的生产条件,创造发展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还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把扶贫工作和生态恢复建设更为密切地结合起来,对于从总体上减少贫困人口,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试点工作的基本任务。

在西部地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是在新形势下探索新世纪扶贫工作新途径,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有益偿试。通过试点,在解决部分贫困群众脱贫和恢复改善迁出地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主要形式、基本特点、主要方法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推广打好基础。

三、实施范围和投资渠道。

西部地区范围大、各地情况差别明显。为确保试点工作在不同条件下取得成效,在西南西北分别确定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区开展试点,并在贫困地区确定迁出地的范围。考虑到试点省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具体的补助标准根据不同情况另行确定。试点工程所需资金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搬迁群众可承担部分费用。国家安排的资金从国债资金中解决,地方资金由地方机动财力等渠道解决。其它方面的资金如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以工代赈资金等可以与之结合。

四、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新世纪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试点工作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努力做好群众动员和政策配套等项工作,

做到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范围,主要是那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投入资金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这项工作的实施,要在有关省区的生态建设规划和扶贫规划的指导下,与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等各项治理措施相结合,努力实现减少贫困人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二)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是关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强调群众自愿,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严禁强迫命令。同时要抓好典型示范工作,搞好生产发展条件和生活设施的建设。要把安置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作为整个工作的核心来抓。

(三)坚持统筹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户籍、土地、民族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强,操作复杂。因此,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除了做好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群众安置和土地调整等方面给予全面考虑,做到统筹安排,综合考虑。省区以下各级有关政府要针对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顺利地组织群众搬迁。

(四)坚持先开发,后搬迁的原则。为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做到先开发,后搬迁,或搬迁与开发并举。要搞好迁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注意提高安置地的人口承载能力,把重点放在与搬迁群众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上,搞好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工程。要使群众在迁入地能够较好的自我发展,并使开发建设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确保安置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开展易地搬迁不搞统一模式,宜集中则集中安置、宜分散则分散安置,宜插花则插花安置。单个安置点的规模可大可小、安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前提是要根据迁出、迁入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迁移和安置方案。

(六)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复杂,这项工作要根据国家财力的可能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逐步推行,不能一哄而起。

五、投资与计划管理。

国家补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要全部用于与搬迁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必要的生活设施及社会事业等。不得用于征地和其它补偿性费用。属于生产经营范畴的建设项目,不得安排国债资金。对确需安排的这类

项目,可由地方通过其它渠道或群众自筹的办法落实资金。

有关省区的试点方案经国家计委批准并下达计划后,省区计委要按批准的方案将投资分解到具体项目上。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的要求,按照项目进行管理。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政策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要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有关省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要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政策配套、资金到位。国家计委负责审核省区的实施方案并及时下达计划,提出政策上的指导意见;省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研究制定本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省区计委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国家计委的指导下,做好有关政策建议、组织协调及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等工作。

(二)做好各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工程建设的规划和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安排群众的住房建设,群众的生产发展条件,各项生产生活和社会事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建设工程都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按有关规定履行论证和审批手续;二是围绕贫困群众的搬迁和安置工作,研究制定本地区的组织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为各项配套政策及相关的措施,包括安置用地划拨政策、调整政策、户籍迁移政策、子女入学政策等。并对安置规模、制定目标、确认对象和项目建设方案等作必要的说明。

(三)鼓励和倡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建设新家园,创造新生活。各级政府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实事求是地确定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不搞“包下来”的政策。

七、有关省区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中,要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总结有关经验教训。有关省区计委接到国家计划后,要在每季度初将上季度的有关情况报国家计委。上报的情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划执行方面的情况,包括资金到位、工程进度等;二是群众搬迁和安置方面的情况,包括政策到位、群众情绪等;三是迁出地的生态恢复的情况。

二○○一年九月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四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1.1项目名称

×××人民政府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1.2项目单位及项目法定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

法定代表人:×××

1.3项目建设性质

×××人民政府2016-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

1.4搬迁规模及安置类型

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涉及×××的20个乡镇7340名贫困口人,集中安置在50个集中安置点。

1.5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158,294.14万元。

1.7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规划实施期3年,即2016— 2018年。

1.7编制依据

1.7.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1〕10号);

1.7.2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2001年);

1.7.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

1.7.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4〕2174号);

1.7.5《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1.7.7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1.7.8《四川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指南》;

1.7.9×××市委《关于全力以赴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1.7.10×××委《关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

1.7.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7.12《×××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20年)》;

1.7.13《×××易地扶贫搬迁十年规划(2011-2020年)》。

1.7.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7.15《×××生态移民规划》(2008-2015);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2.1×××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

×××位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2.1.2地质地貌

×××全境地质属四川东部地台区,县境内地质构造介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川东新华夏系构造和仪陇、×××、×××莲花状构造复合交接部位, 山高坡陡,地形零碎,沟谷纵横。县境地貌属四川盆地外围山地区,大巴山山地, 分为山原、低中山、低山、深丘、台地、平坝6个基本类型。山脉呈西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至东南走向,略呈向西南方向凸出的弧形,山顶有平坦顶面,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拔350米,相对高差500米,大多数山高700-1000米,农耕地一般在海拔700米左右;县境丘陵分布在海拔380-480米之间的白衣、岳家、高峰、金龙、元沱等地,面积30万亩,占总面积的9%。地表形态为高丘地貌长条形。

2.1.3气候水文

×××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日平均气温为16.8℃,除北部低山区外,都能稳定通过在0℃以上。县境降水,主源于太平洋暖气流夹带的大量水汽,在大巴山的阻滞和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年降水夏多,冬少,常出现冬春偏旱,夏秋偏涝现象。县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1366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12毫米,全年雾多,风速小,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县境内属渠江水系,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33公里。河流总长度747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河流11条,流域面积2229.12平方公里。河流在洪水期猛涨猛降,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其中巴河,源于南江县玉泉乡分水岭,从巴州区复兴乡进入县境澌岸乡木连溪,经雷山、兰草、白衣等地至元石乡的黄梅溪出境,入达县江陵乡。流域面积17666平方公里,境内主河道长79.3公里。通河,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广家店乡长梁,从通江县爱国乡入境,进入澌滩乡,经云台、元山、江口镇等汇入巴河,境内河道长43.8公里,流域面积8958平方公里。这是一块绿色宝地,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地表水、地下水均没受到污染。

2.1.4土壤条件

县境内土壤分为4个土类、7个亚类、22个土属、45个土种,68个变种。西南低山、高丘棕紫泥土区土壤类型以棕紫泥为主,红棕、灰棕、黄红等紫泥次之,另有极少冲积土和老冲击黄泥土,土种有大土泥、夹沙泥、石骨子,肥力中等;西北低山黄红紫泥区土壤为黄红紫泥,土种以大土泥、夹沙泥、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糯红泥为主,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肥力中等;东北低山黄红、棕紫泥区土壤类型以黄红紫泥、棕紫泥为主,土种以夹泥居多,土脚浅、后劲差。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2.1.4人口经济

×××辖43个乡镇(25个镇、18个乡)、3个管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549个行政村(居)委会(村521个、居委会28个),39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16万人,农村劳动力48.62万人,耕地62.6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有效灌溉面积23.12万亩,森林覆盖率52%。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0.13亿元,同比增长8.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5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6871元,同比增长12.4%。

2.2易地扶贫搬迁区域现状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413户共112041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3%。

本项目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共涉及19个乡镇241个自然村。

2.2.1×××片区

覆盖×××9个乡镇129个村(居),幅员429.94平方公里,总人口45387户190627人,其中农业人口34832户146293人;有贫困村29个、贫困人口6001户19989人;有耕地149669亩;森林覆盖率49%;境内道路总里程815公里,通水泥(油)路的行政村比例96%;水利工程常年蓄水量54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620公顷;通自来水行政村54个,用户29113户。×××片区重点解决交通畅通、产业发展问题,着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茶叶、中药材、花卉,为达州、×××主城区提供服务。片区内的贫困人口现状见表2-1:

表2-1 ×××片区贫困人口现状

《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五篇

《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

作方案的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此次五部委的《方案》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方案》以改革创新为主线,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总体要求、搬迁对象与安置方式、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资金筹措、职责分工、政策保障等,是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目标设定上,《方案》明确,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方案》指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

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五部委还明确,“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投资将通过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力度、引导农户自筹资金以及由有关金融机构发放长期低息贷款等多渠道筹集解决。

考虑到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筹资能力,为进一步体现扶贫政策的精准性,“十三五”时期将适当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并实行区域差异化补助政策。

此外,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方案》对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设定了限制标准。

2016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六篇

枣碧乡位于市西部,国道437线穿乡而过。全乡辖5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646人,其中贫困人口3543人,全乡人均纯收入4300元。我乡属典型的旱山下乡,辖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干旱频发,群众居住分散,扶贫困难。根据上级安排,特制定我乡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

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分布

我乡实施易地扶贫涉及2个村,人口2712人,869户,其中贫困人口1009人。我乡属深丘地貌,十年九旱,涉及搬迁人口均为严重干旱灾害频发地区,人均耕地0.9亩,且均不通公路,安全饮水不能得到保障。

二、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

根据我乡实际,我乡易地扶贫搬迁均为就近集中安置。结合我乡新村聚居点规划,规划搬迁安置聚居点3个,可安置搬迁农户60户。安置点自然生态条件均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根据群众意愿,搬迁安置点共修建住房5940㎡,附属设施1980㎡,修建乡村道路20公里,建集中供水站3个,饮水管渠5公里,建沼气池60口,垃圾处理池5口。概算总投资1520.5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18.8万元,其余整合其他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

三、实施计划

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分两个年度完成。

(一)2016年完成村聚居点、村聚居点2个搬迁点的建设,计划搬迁50户,168人,总投资1189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00.8万元。

(二)2017年完成村聚居点的建设,计划搬迁10户,30人,总投资332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万元。

四、规划实施内容

1、村聚居点规划可修建民房80套,本次共搬迁40户。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道3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40口,建垃圾池3口,建设公共文化设施900㎡,建公共卫生室300㎡。

2、村聚居点可建民房30套,本次共搬迁10户。计划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1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10口,垃圾池1口。

3、村聚居点可建民房40套,本次共搬迁10户。计划建集中供水站1个,引水渠1公里,每户建沼气池1口,共10口,垃圾池1口。

五、建设方式

按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村委牵头,自建为主,项目补助,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整合上级项目资金,村集体统筹协调项目建设用地,集中统一招标建设。

2015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七篇

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都是因为各种贫乏的原因而书写的,一般都是因为情况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向国家政府等部门申请要求得到帮助。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下面两篇文章由资料站提供。

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一

资料管理下载人民政府:

我家居住在资料管理下载村资料管理下载组,现有人口x人。其中:农业人口x人,非农业人口x人(详见下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由于地处高山峡谷、林区、水源匮乏,饮水困难,交通极不方便,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为改变恶劣生存条件,尽快脱贫致富,经全家商议。特申请搬迁到□XXXX;□XXXX;□XXXX,并享受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请予以批准!

申请人:资料管理下载

201x年x月x日

易地扶贫搬迁申请书二

资料管理下载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

我是资料管理下载村资料管理下载组农民,全家现有x口人,承包耕地xx亩,由于我村地处偏远,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条件低下,在最近乡上、村上和组上的干部到户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政策和很高的补助,实现了我们几辈人都不能实现的梦想。因此,本人申请享受扶贫搬迁政策。

特此申请,请批准。

申请人:资料管理下载

201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

申请请示专题

2015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条件 第八篇

方案一: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申请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方便,缺医少药,有些病常常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①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②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足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2000年开通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移居之用。

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15年新建高标准,总面积1775.32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方便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④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40.66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具体如下:

(1)住宅工程:

①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②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

(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用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用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

(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

(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2562.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547.8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具体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①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②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③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23.64万元;

④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25.56万元;

⑤高低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⑥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⑦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⑧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75.6万元;

⑨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朋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

方案二: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XXXX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8.7℃,光照时数2365.7小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201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公路8.6公里,砂石路面67.5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㈠安置区基本情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附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提供土地XX亩。周围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提供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育,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㈠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具体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㈡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提供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提供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0.4KV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计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要,计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观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及时上学,按需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维修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㈦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提供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

8、新建XX村村部,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瓦房。

六、投资概算

㈠投资概算依据

1、《甘肃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1996年);

2、《甘肃省建筑工程基价定额》(2000年)居民建筑,水利、交通农电、卫生、教育等有关规定和定额,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

㈡投资概算

宁县20XX年共建立两个移民点,搬迁移民XX户,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人均XX元。其中:基本农田开发XX万元;生产基础设施XX万元;公共基础设施XX万元;建房XX万元;第一生产力补助XX万元;搬迁费XX万元;人员培训费XX万元,;勘察设计费XX万元;项目管理费XX万元(详见概算附表)。

㈢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来源为:需国家投资XXXX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农田水利、道路等方面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卫生所、学校、农电线路等方面建设补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补助及农民培训等方面建设补助;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XX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

方案三: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无土安置”及农民工公寓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确保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搬迁安置总体情况

(一)搬迁安置范围及对象

金城江区、罗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大化县等10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在0.5亩以下,而且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或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村人口,以及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农村人口。

(二)搬迁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以县为基本实施单位,实施县内或乡镇范围的搬迁工程,并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依托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按“无土安置”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依托县城周边城郊结合区域进行搬迁安置;二是依托小城镇发展,结合乡镇扩容的需求进行搬迁安置;三是把居住环境分散、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的农村人口搬迁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

(三)搬迁安置任务

2015-2020年,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约3.3万户15万人,同时吸引部分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农村人口搬迁到乡镇、县城或项目园区周边,涉及总人口预计达6万户30万人。“十二五”期间(2015-2015年),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7208户81450人。其中: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5577户26140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4338户20451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88户17744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05户17115人。

(四)资金筹措

“十二五”期间(2015-2015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需要进行住房及附属设施、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土地开发和调整、水利渠道、入户沼气池及通电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计划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五部分筹措。

二、各县(区)“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一)金城江区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79户2456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258户1106人;

2015年搬迁安置122户557人;

2015年搬迁安置104户411人;

2015年搬迁安置95户382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房屋建设:2015-2015年共需搬迁579户2456人,按照户均120m2的标准计算,以砖混结构为主,共需建房69480m2。

人畜饮水:安置区要达到农村安全饮水的标准,概算共需新建人畜饮水45处,其中蓄水池830m3,输供水管道47.34公里。

道路建设:新建泥结碎石乡村公路18.8Km,按四级下限路面设计;安置点的屯内道路硬化46666平方米。

沼气池:为解决搬迁贫困户的生活能源问题,结合条件适宜与群众需要,共需新建沼气池249座。

通电工程:400V低压输电线路架设30.5公里。

由于金城江区实施的都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采取的是屯内安置方式,可以利用原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不需要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3、资金筹措

(1)资金来源

估算总投资1244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0万元,占12.5%;地方配套投资352万元,占2.8%;整合其它资金及搬迁群众自筹资金10540万元,占84.7%。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二)环江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85户4324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235户1024人;

2015年搬迁安置275户12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250户11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225户10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07250平方米;农田水利设施42公里;修建通村公路46公里;卫生院1000平方米;村级公共设施8600平方米;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生态建设项目。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97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015万元,整合中央相关支农投资120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860万,地方政府投资48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14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三)罗城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77户16988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1277户5788人;

2015年搬迁安置1000户45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800户40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600户27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住房和附属设施面积145600m2,其中住房建设面积89600m2,附属设施建设面积56000m2。

改扩建农村公路94km;新建人饮工程25处数,解决移民饮水人口1120户4790人。

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1300亩,中低产田改造1000亩,修建渠道67km,田坎硬化等工程,开发和调整农田面积500亩。

新建沼气池800个,容积6400m3。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罗城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00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2000万元,国家、自治区财政扶贫配套资金5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0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四)巴马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972户9492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863户4366人;

2015年搬迁安置429户1945人;

2015年搬迁安置322户1466人;

2015年搬迁安置358户1715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9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