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馆

| 建设项目管理 |

【www.guakaob.com--建设项目管理】

区级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数字文化馆 第一篇

龙源期刊网 .cn

区级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作者:苗娟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3期

摘 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的兼容性的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文化类型。群众文化的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数字;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1

一、目前现状

思明区文化馆是从2010年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http:///),起初只有六个页面栏,2012年又因漏洞太多,网站停摆,到了2013年全面整修才又继续启用。我是从2013年7月份正式负责思明区文化馆网站这块工作。目前,网站有6个版块,9个栏目页。今年年初增添了培训报名系统和微信平台。

现在的思明区文化馆网站每个月都会将本馆信息发布上去,并且接收思明区各街道、各社区文体类信息的投稿。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算是步入正轨。特别是今年增加的报名系统和微信平台,使网站不仅只是用来了解思明区文体类活动信息的地方,而且还能通过网站更好的方便于思明区居民业余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不能大展拳脚

目前,我们馆尚未有专项数字化建设这块资金,只是同别的项目一起归类为公共文化服务大类。数字化建设,必然要有资金支撑,网站建设、维护、数据库建设……每一步都需要资金。只有资金上的充实,才能有效的发挥数字化成果。区级文化馆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文化馆”还有很大一段的距离,现在一些人以为只要建立了网站就等于是“数字化”,其实要真正做到数字化,就必须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而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进行建设,因此为区级文化馆投入数字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是非常必要的。

(二)群众关注度不高,面向的群体还未能完全接收

文化馆面向的群体是所有群众,其中包括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员,多半是老人,而老人可以说是对我们文化馆的活动最感兴趣的人群,可是这样的网络平台却让他们感觉不方便,不能接受。他们多半都是通过打电话或者直接找上门来了解。有时我们会对他们说:“你可以登

浅谈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数字文化馆 第二篇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曾夏漪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1期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其中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便是时代发展的一个产物,它不仅作为当代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我们党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本篇文章针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希望数字化文化馆能够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对于重振国民精神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

一、数字化文化馆的概述

数字化文化馆这个概念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提出的,由于传统的文化馆服务水平和内容较为落后,服务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可以说传统文化馆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上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消费和享受生活,网络虚拟世界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然而当前的文化馆仍然采取传统的运行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这使得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工作变得更加紧迫。总之,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导向,建立起完整、数字化的文化服务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使新型的数字化文化馆具备无法比拟的先进性、便利性和开放性。

数字化文化馆相对于传统文化馆来说,是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化平台,它直接将技术和文化资源进行集成化和数字化,并且主要通过网络来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可以说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首先,数字化文化馆具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集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涉及了数据库技术、网络建设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和运用了;其次,各种相关的准则和规定得到建立和完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馆管理模式,对国外文化馆的各种规定和标准进行学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制度和标准,为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再墨守成规,而是逐渐接受数字化、集成化的文化管理方式。总之,这种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是数字化文化馆发展的关键。

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试论人性化角度下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数字文化馆 第三篇

摘要: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以人为本,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也需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人性化角度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人性化角度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文化馆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文化馆;数字化;建设

文化馆也就是文化活动中心,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随着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文化馆的建设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今的文化馆不只需要进行数字化建设,还需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

一、人性化角度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可以拓展知识获取的渠道

我国社会已经跨入信息化时代,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和种类越来越多,内容也日趋丰富。而面对这些复杂的信息资源,人们通常不知道该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对文化馆进行人性化的数字化建设,能够把数量繁多的信息知识细化,并让群众得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平台选择性地吸收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样一来,文化馆就起到了节省大众时间的作用,同时还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平等

目前信息化技术开始逐步简化,大多数群众都已经能够掌握文化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从而更高效、便捷地获取知识。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能够打破传统文化馆在时间、空间等领域所受到的局限,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与他人展开交流和互动。因此,这一平台有利于实现人人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3)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可以推动信息资源民主化【数字文化馆】

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能够将信息资源与文化活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打造出方便快捷的文化交流途径,并为人们输送各种最新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信息资源民主化的实现。

二、人性化角度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1)建立人性化的数字化平台

文化馆要联络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尽快建立起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系统,为当地人民提供信息化服务。文化馆可以带头打造出数字化的超文化服务平台,使文化服务更加现代化、简便化、多元化。文化馆应当合理利用网络文化服务相关资源,创造资源共享的条件,提高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技术,成立服务监督管理机构,对文化馆的运作实行全面监管。要开启民众意见通道,广泛吸取群众的建议,动态化地把握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要拉起工作交流网,使信息与信息之间能够互通互动,并连接到公众服务平台,从而扩展地区服务空间。此外,还要建设公众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网络体制,并逐层递进,在省、市、县、乡等地区全面覆盖数字化文化服务网络,积极打造人性化的文化服务体系。

(2)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数字化文化馆的人文价值

科学整合信息资源,能够提高数字化文化馆的人文价值。文化馆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将公众文化产品等宝贵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从载体的角度看,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可以分为电子、纸张、网络等多种表现形式。从文种的角度看,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中文和外语。以此为基础,文化馆在实施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载体进行区别和整理,并依据相对应的公众文化产品体系,针对信息资源发挥导航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而科学的公众文化产品资源。此外,数字化文化馆还要定期更新自己的文化资源体系,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人性化信息资源服务。

(3)建设网络互动式的信息咨询平台

建立网络信息咨询平台,可以强化数字化文化馆的信息咨询服务。文化馆可以引进drs(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实现文化馆管理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留言、发送邮件、faq、bbs等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咨询途径,向文化馆管理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咨询相关问题。此外,文化馆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互动的信息平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作出反应。drs(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还可以根据群众的活动情况和信息咨询情况,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服务窗口,及时解决人们在信息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打造网络互动式的信息咨询平台,有利于实现数字化文化馆的人性化建设。

三、结束语:

文化馆作为社会的重点精神文明设施,为区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对公共文化体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性化作为基本理念,努力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

艺术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 第四篇

******群众艺术馆

——信息化建设申报方案

【数字文化馆】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根据该意见的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责任,统筹建设,协同推进,狠抓落实。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文化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网络信息化成为新常态的今天,数字技术无疑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数字文化馆】

艺术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正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其存在将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通过网络化、数字化、体验式、移动式等方式和手段,能优质、高效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公益、基本、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化馆将发挥枢纽和支点作用,把更多好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全面推进“文化龙江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研究制定统一规范标准,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和旅游景点、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工作,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运用网络传播、新媒体集成管理、云服务等技术,构建公共文化基础信息资源库和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数据库,搭建“文化龙江云”平台,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让广大基层群众真正受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从而打造“龙江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

二、现状分析

(一)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介绍

1、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提升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对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1)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重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硬件设施国家所实施的一系列有关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重大工程主要包括:“十一五”时期,国家实施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项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臵项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流动舞台车购臵专项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设项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臵专项,以及标准化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 。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扩展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职能范围,丰富了工作内容。

(3)修订《文化馆管理办法》,颁布《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文化馆的性质、职能、和任务。

(4)“免费开放”推动了文化馆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明确了文化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文化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标准。

(5)颁布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推动了文化馆舍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6)解决了文化站编制问题,把文化馆工作者队伍、业余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纳入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提高了文化馆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7)开展了文化馆(站)的评估工作,正在制定《文化馆(站)服务标准》,推动了(站)服务的规范化

(8)2014年中国文化馆协会成立,并于12月19日在中国宁波举办中国文化馆年会,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展示、交流的平台。文化部十分重视文化馆事业发展,提出:要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龙头。

2、多省实践数字文化馆探索及建设的尝试

2014年,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建设,部分省市已经率先开展了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试点,并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

(1)重庆北碚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通过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项目,向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文艺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教育、文化艺术鉴赏指导、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北碚区文化馆运用成熟的科技手段,建成600余平米的公共文化数字体验厅,把音乐、舞蹈、曲艺、表演、书法、美术等9个艺术门类,以高科技电子设备的为媒介,开展为大众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学习的服务,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文化馆。

(2)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苏州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建设“以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文化权益“同等”、城乡文化发展“协同”、城乡社会文明“同步”。二是构建全民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全市年均开展公益性展演展示活动6万场次等。三是构建重心下移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全市已建成市级总馆1个,县级市、区级总馆7个,分馆160个。四是构建高效运行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到家庭。五是构建活力充沛的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资源供给体系;六是构建承古惠今的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体系,以及长效保障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支撑体系等。

(3)马鞍山市数字文化体验馆。2014年9月,马鞍山数字文化体验馆项目建设方案通过【数字文化馆】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建设方案与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有效衔接,设计了戏剧体验、文学体验、电影体验、舞蹈体验、音乐体验、远程培训等功能区。目前,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建成后的“数字文化体验馆”将利用先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开展社会教育、文化普及等活动;利用科技交互手段和新颖的传播形式吸引青少年走进文化馆,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并以快速、有效、符合现阶段群众接受信息方式的手段,帮助提高群众对于艺术的鉴赏力。

(4)四川省文化馆。2015年4月,四川省文化馆作为四川省“两馆一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为全力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提出了全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在2015年至2017年,通过国家政策和技术支撑,尽快搭建起以省馆为核心的枢纽和中心,省、市(州)、县、乡(镇)、村五级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馆样板系统,达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目标,并打造成全国数字化文化馆的试点单位。 (二)****群众艺术馆介绍

****群众艺术馆是****文化厅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全省专业文化以外的社会业余文化的辅导、培训、比赛、展览、组织策划活动的总基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龙头,更是群众文化向纵深推进的发动机。省艺术馆是对全省各地市县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以及城市社区文艺骨干进行辅导和业务培训的基地;是组织策划全省大型群众文化比赛、展览等活动的基地。2016年,在加强本馆基础建设和服务的同时,加强与基层文化馆站的上下联动,更大力推进五级联通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从多方面有序推进,让文化更贴近群众,让群众服务更“到家”。随着新馆的建成投入使用,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以及五级联通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群众艺术馆将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让广大群众更便捷、更广泛、更直接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介绍

****群众艺术馆大力重视数字化建设,在2015年信息建设规划中,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电脑、移动终端等向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主要内容如下:

1、门户网站是窗口,****群众艺术馆网站群既是省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宣传展示平台,也是黑龙江全省文化馆系统的集中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新建的****群众艺术馆网站群,涵盖信息发布、活动展示、线上展览、互动体验、群文培训、艺术考级等多方面内容。社会艺术水平美术、书法类考级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实现网络支付。

2、建立微信平台,更好的宣传龙江文化。可实时推送公益展览、艺术讲座、公益培训、相关群文信息和群文刊物,省文化馆公共文化工作走进了“网站+微信”全覆盖的信息“微时代”。

3、建设资源库,保护和传承黑龙江优秀的文化资源。依托数字化的建设充分展示****独

特的民族风情,多姿的文化风采,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广泛收集和整理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地方优秀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数字文化馆资源库群,保护和传承黑龙江优秀的文化资源。

4、结合“互联网+文化培训教育”,更好的宣传、普及龙江艺术文化。全民艺术普及是我省群众艺术馆的使命和职责,****数字群众艺术馆在线文化培训系统是新一代的互联网学习培训平台,是“互联网+文化培训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该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充分实现了“在线课堂”向文化领域渗透的设计理念。从文字、音视频、直播、录播等丰富的资源表现形式,实现覆盖全省各级文化馆 ,面向全国所有用户,是集资源共享、学习训练、考试考核、交流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远程综合培训系统。

5、****群众艺术馆内还应配备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建设完成电子阅览室、网络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但是,****群众艺术馆数字化建设重点基本仅限于方案规划,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有文化实体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文化传播渠道拓展,导致服务的互动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互动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为人民服务。 三、需求分析

****群众艺术馆围绕 “五个中心”(群众文化的组织指导中心、群众文化培训辅导中心、群众文化创作中心、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中心、群众文化信息中心、)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示范标杆作用,指导全省文化(群艺)馆、站工作。

根据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群众艺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由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及数字化服务组成,而数字化服务是当下文化(群艺)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手段。基于当下网络时代文化馆的传统服务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黑龙江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迫在眉睫。

(1)文化馆的服务场所、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相对陈旧单一,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较严重,服务覆盖面有待提升,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致文化馆的服务人次和服务面增长缓慢,群众享受文化权利的广泛性还不够,大大降低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文化消费也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网络和多终端应用。四川省文化馆在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数字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3)****文化馆、各市县文化(群艺)馆、站由上到下的指导方式还是单向的,频次也非常有限,导致各地区、群众享受着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其

XX市数字文化网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 第五篇

【数字文化馆】

XX市数字文化网

建设方案

XX市XX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08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 5

1.1 XX市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5

1.1.1 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 5

1.1.2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 5

1.1.3 文化产品不断丰富 ............................................................................ 6

1.1.4 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6

1.1.5 XX市市公共文化服务有待提高的方面 ........................................... 7

1.2 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二章 项目建设目标.................................................................................................. 9

2.1 树立中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杆................................................................ 9

2.2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9

2.3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9

2.4 成为老百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平台............................................ 9

第三章 系统技术方案................................................................................................ 10

3.1 系统总体架构.............................................................................................. 10

3.1.1 设计原则 .......................................................................................... 10

3.1.2 设计依据 .......................................................................................... 11

3.1.3 系统架构 .......................................................................................... 12

3.1.4 网络架构 .......................................................................................... 14

3.2 软件平台建设.............................................................................................. 17

3.2.1 文化地图子系统 .............................................................................. 17

3.2.2 XX市记忆 ......................................................................................... 19

3.2.3 公共文化活动信息子系统 .............................................................. 20

3.2.4 公共文化展示子系统 ...................................................................... 21

3.2.5 群文演出子系统 .............................................................................. 23

3.2.6 群文培训子系统 .............................................................................. 24

3.2.7 数字阅读子系统 .............................................................................. 25

3.2.8 文化社区 .......................................................................................... 26

3.3 多媒体触摸终端.......................................................................................... 28

3.4 数字资源库建设.......................................................................................... 29

3.4.1 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 .............................................................. 29

3.4.2 公共文化展示资源库建设 .............................................................. 30

3.4.3 群文演出资源库建设 ...................................................................... 31

3.4.4 群文培训资源库建设 ...................................................................... 31

3.4.5 数字阅读资源库建设 ...................................................................... 32

3.4.6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建设 .......................................................... 32

3.5 后台管理系统建设...................................................................................... 33

3.5.1 信息发布及内容管理 ...................................................................... 33

3.5.2 用户管理系统 .................................................................................. 33

3.5.3 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 35

第四章 关键技术及实现路径.................................................................................... 37

4.1 数字资源大比例压缩和网络传输技术...................................................... 37

4.2 移动终端3D数字内容引擎嵌入技术 ....................................................... 37

4.3 组件化系统架构技术.................................................................................. 37

第五章 成果及考核指标............................................................................................ 38

5.1 主要成果...................................................................................................... 38

5.2 考核指标...................................................................................................... 39

5.2.1 门户网站 .......................................................................................... 39

5.2.2 移动应用(app) ............................................................................ 40

5.2.3 多媒体触摸终端 .............................................................................. 41

5.2.4 数字资源库 ...................................................................................... 42

5.2.5 后台管理系统 .................................................................................. 43

第六章 项目实施和运营管理.................................................................................... 44

6.1 项目实施管理.............................................................................................. 44

6.1.1 项目组织架构 .................................................................................. 44

6.1.2 项目管控流程 .................................................................................. 44

6.2 平台运营管理.............................................................................................. 47

6.2.1 运营模式 .......................................................................................... 47

6.2.2 运营要求 .......................................................................................... 49

第七章 项目建设的投资概预算................................................................................ 56

7.1 软件.............................................................................................................. 56

7.2 硬件.............................................................................................................. 57

7.3 资源库建设.................................................................................................. 58

7.4 运营管理费.................................................................................................. 59

第八章 关于创图........................................................................................................ 60

8.1 创图简介...................................................................................................... 60

8.2 创图科技文化云专家团队.......................................................................... 61

8.3 核心业务介绍.............................................................................................. 61

XX市数字文化网建设方案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

1.1 XX市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1.1.1 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数字文化馆】

XX市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已形成市、县(区)、镇(社区)、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全市拥有近900多个公共文化单位(站、文化室、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占地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此外,还创建了一批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了一批新农村文化设施、培养了一支文化工作队伍、扶持了一批农民业余剧团、建设了一批文化信息资源网点、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村、打造了一批文化产业,通过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拓展和延伸了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达到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农家书屋402家、村级文化活动室370个。

1.1.2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XX市市积极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路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采取多条腿走路,多形式办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如今,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民营成份占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等各领域的主要份额。文化产业由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过渡,呈现多门类、多形式、多层次的立体交叉发展态势,形成演艺、娱乐、音像、网吧、出版等各大门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化、品牌化逐步形成。随着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天工开物博览城和圣集寺文化博览园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快速推进,必将带动XX市文化产业整体提升。

2016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方案
数字文化馆 第六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让基层人民群众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增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努力实现我乡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全覆盖。

二、指导原则

(一)坚持公益,保障基本;

(二)扩大宣传,注重实效;

(三)全面开放,逐步完善。

三、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每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

四、开放内容

(一)免费开放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多功能厅、书报刊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

(二)免费服务项目:各类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展览、讲座、各类群众文体活动、群众读书读报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活动、非遗传承活动、青少年校外文体活动等。

五、职能职责

由乡文化站负责免费开放的实施与监督检查,安排专人负责本次开放工作。

2016文广局人才队伍调研报告
数字文化馆 第七篇

一、目前人才队伍现状

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下属8个事业单位,即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局)、文工团(赣剧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院、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稽查大队,共核定编制数112名(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电影院未核定编制),其中公务员编制9名、机关工勤编1名、事业编制102名;全局在编干部职工128人(除广电网络公司之外),其中男80人,女48人;公务员13人、机关工勤人员3人、事业人员109人。从年龄结构上分,35岁以下的40人、36—40岁的27人、41—50岁的43人、51—55岁的13人、56岁以上的7人;从学历结构上分,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9人、大专学历的有37人、中专及以下学历72人;从专业技术职务上分,全局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有56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2人、初级职称的44人。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领导班子5人,年龄均在40岁左右,学历均为本科。综合起来看,文广影视系统人才队伍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队伍庞大,但人才匮乏。人才门类不齐全,致使部分文化单位的部分职能无法履行。文化馆没有专业剧本、节目创作人员,文工团缺少专业编剧、导演人才,图书馆无图书管理、数字文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广播电视台紧缺节目策划人才、播音员、外景主持人。

二是政治素养高,但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不对口。全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43。7%,这部分人员的文凭基本上都是通过党校、函授、自考等在职教育获得的,正规全日制大学生几乎凤毛麟角。另外,人才专业也不对口,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有法律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军队政工专业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唯独有与文化、广播影视相关专业的文凭人员极少。具体拿广播电视台来说,全台没有一名中文专业、播音专业人才,基本都是“半路出家”。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总体算是年富力强,但后续力量严重不足。全局人才队伍整体呈现“新老断层”现象,这在文化馆、文工团、博物馆等单位表现突出。文化馆全部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并且女工人编制人员就占据了80%,全馆没有一个30岁左右人员,待几年后文化馆将面临人员“大退休”时代了(按照劳动法,女工人50岁退休);文工团已正在经历人员“大退休”,人才青黄不接的阵痛,目前只能靠大量聘请退休老职工维持正常的演出;博物馆现状更堪忧,老馆长坚持在一线“服役”到了60周岁,“年轻一代”除新馆长之外,没有一人能从事文物博物专业工作。

二、人才匮乏的原因

显而易见,我县文化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涉及到系统各单位、各岗位。这与文广影视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有效开展极不相称,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县建设“文化”战略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

1、受经费制约,无法“刮垢磨光”。虽然每年我局都会根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安排人员参加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家书屋管理等专门工作的培训,但由于资金制约,无法安排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学习,更无法进行脱产培训。因此,无法从现有人员队伍中培养出专业人才。

2、受编制制约,无法“筑巢引凤”。全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处于人员超编状态,受编制制约无法引进人才。文广局机关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全局9个行政编,现有公务员13人,这13人分布结构是局班子正副职5人,二线科级干部(包括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8人,现状何等堪忧。文广影视系统10多年来,没有正规分配一名大学毕业生。

三、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机制,做好“引才”工作。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文艺人才引进机制,利用每年的全省公务员考试、全市事业单位招考等平台,向全国、全省、全市各高等学校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为文广局机关股室配备1-2专业人员以及“三馆一团”紧缺的创作、编导、策划人才,为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注入活力,提供保障。

2、完善投入机制,做好“育才”工作。建议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人才培育基金,用于对现有文化队伍人员的综合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同时,急需为局领导班子配备专业性领导,提高班子专业力量。

3、完善保障机制,做好“留才”工作。引得进人才,还得留得住人才。建议政府对我县文化事业急需的特殊人才,从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而做到拴心留人、人在心在。

2015群众文化活动方案
数字文化馆 第八篇

方案一:群众文化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现就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元旦、春节文化活动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推动全乡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乡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张华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向诗勇、镇党委副书记胡北平、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镇人民政府副乡长吴晓军为副组长,镇四片区党总支书记、镇共青团、妇联、工会、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财经所、中心学校、花坪派出所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元旦、春节文化活动领导小组。

三、精心组织

以唱响花坪为主题,以夯实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大乡为先导,丰富、活跃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发展氛围,让全乡人民群众过一个喜庆、祥和、文明的元旦、春节。

1、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春醉花果坪百件书画作品展”。

2、由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百场电影进农家”活动。

3、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牵头组织“乡文化体育人才迎春茶话会”。

4、由清江旅游公司、乡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野三河风光本土摄影家作品展”。

5、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元宵灯迷活动。

6、由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组织“农家书屋”全天侯开放一周(正月初八至十四)活动。

7、以片区为单位各组织一支民间艺术表演班开展“进万家贺新春”活动。

8、由花果坪居委会牵头组织花灯一条街活动。

9、充分发挥镇文化主阵地作用,按照免费开放的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服务,精心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节目,利用乡公共电子阅览室组织群众观看,提前做好预告,定期组织收看,保持网络畅通和服务效果。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要利用图书室、多功能厅、留守儿童活动室等为返乡农民工、留守儿童及当地群众开展图书阅览、文艺讲座、科普讲座、影视放映、网络浏览和各类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元旦春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20XX年元旦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做到认识要到位、安排要精细、工作要做实,把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工程抓紧、抓好。今年春节来得早,各单位要主动出击,早动手、早安排,营造祥和喜庆、文明健康、欢快热烈的文化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幸福年、快乐年、文化年。

方案二:群众文化活动方案

根据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文件要求,**市图书馆将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努力创新服务品牌,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创造新的城市文明。今年主要开展如下品牌活动项目:

1、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元宵灯谜作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一直以来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发扬和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习俗,给市民营造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活跃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市图书馆的元宵灯谜竞猜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被评为“山东省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2月份在原有成功基础上,通过积极探索与有关单位的协作联合,进一步创新搞活做大,扩大了社会影响。

2、“鸢都记忆”特色文献服务。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加工整合**特色文献资源,提供“鸢都记忆”特色文献服务。包括《**地方文献书目》等的编辑出版;《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新闻报道索引》及《**国际风筝会新闻报道索引》、《中国(**)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新闻报道索引》、《外载本市信息索引》等地域文化活动资料的收藏整理与提供使用等等,以此宣传**,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3、“品红色经典”全民阅读活动。根据有关要求,以“品红色经典、悟人生智慧”为主题,在全市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月20日至26日,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世界读书日”专栏,发布全民阅读活动倡议、进行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宣传推介;编制“**市图书馆全民阅读新书书目”,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市图书馆网站等处进行书目导读;在借书室、少儿部、报刊阅览室、文献查阅室等处设立不同类型的新书架、专题书架,进行图书导读推介;精选红色系列影片,在7—9月份,充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在社区、学校等进行优秀影片展播活动等。

4、“图书漂流”传阅活动。在广泛调研、充实馆藏的基础上,建立读者阅读需求信息反馈机制,针对不同读书群体,精选优秀馆藏和捐赠图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军营、学校等基层单位进行“图书漂流”传阅。积极开展送书上门、阅读辅导、读者调查、现场办证等服务活动,并针对读者需求,及时更新、更换漂流图书。

5、“国学经典伴我成长”有奖征文与演讲比赛。这是**市社会公益性活动国学经典教育系列之一,旨在配合当前国学经典进校园教育要求,为学生搭建学习、沟通、展示的舞台,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4至6月份将进行广泛宣传,完成征文与评选等工作。

6、捐书及图书交换活动。搭建一个以书会友、互通有无、交流思想、资源共享的平台,读者可以互相交换或捐赠图书,提高文献利用率,倡导全民阅读。换书会拟打造成一个常态化的活动,成为爱书、读书人的乐园。

7、举行“2015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地区选拔赛,对**赛区比赛优秀选手及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并选拔优秀选手组成**市代表队参加2015年4月在济南举行的“第七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总决赛。

方案三:群众文化活动方案

为了配合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连接工程”以围绕文化大镇建设为目标,提高全镇群众文化道德素质,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宗旨。总体目标是在全镇范围内的社区和企业开展合唱培训、舞蹈课程,电影下乡等各种基层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增加基层文化网点,加快文化大镇建设,推动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活动主题:

文化连接工程

二、参加要求:

1、凡是在我镇各社区居住、各企业工作的人员都可以参加。

2、参加人员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

三、参加办法:

1、可以到该社区的管理处、该企业的办公室报名参加。

2、可以到镇文化广场办公室报名参加。

四、具体安排:

合唱:主要从曲目演唱,对歌曲的理解、处理与表现,指挥与合唱队及伴奏之间的相互配合,演唱的音准、音色、节奏、声音的和谐与均衡,队列、服装以及现场实际演唱效果等方面进行教学。

舞蹈:按照人员的兴趣爱好适当教授健身操、民族舞、现代舞等。

电影:在一定的时间内放送电影。主题以建设新农村为主。

五、实施要求:

1、各社区和企业要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要制定具体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确实抓出成效。各社区、企业既要认真组织好本社区、企业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要积极参加和支持全镇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2、活动的开展要结合本社区和企业特点(文化环境、地理环境),抓出特色,活动的地点可设在本社区和企业,也可设在镇文化广场。

3、活动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突出其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

4、加强宣传报道,大造声势,在全镇营造一种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和谐、祥和、文明的文化活动氛围。

方案四:群众文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按照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要求,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激发干部群众自强不息、重建美好家园的热情,营造团结奋斗、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重建灾后精神文化家园。

二、主要内容:

(一)送文化下乡活动。

主办:市委宣传部

承办:市文化局

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农村、部队、企业、社区等进行慰问演出。

1、20xx年1月12日,到剑阁县姚家乡演出。

2、20xx年1月12日,到宝珠寺电厂演出。

3、20xx年1月13日,到利州区宝轮镇演出。

4、20xx年1月14日,到青川县关庄镇演出。

5、20xx年1月15日,到广元监狱演出。

6、20xx年1月18日,到启明星广元铝业公司演出。

7、20xx年1月20日,到广元经济开发区演出。

8、20xx年1月21日,到朝天区朝天镇演出。

2016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
数字文化馆 第九篇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用。

为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文化站工作考勤制度

1、文化站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上级文化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2、实行签到制度。要按时签到,不准他人代签,外出从事公务活动,事前需向站长说明。

3、每天考勤由站长或带班人员负责,考勤签到情况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总结,半年一初评,年底一总评,奖勤罚懒。

4、考勤结果将按照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人员聘用制的规定,予以奖惩兑现。

二、文化站卫生保洁制度

1、文化站的卫生保洁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定时清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2、工作人员上午要上班前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内务。节假日前要集中开展一次卫生突击活动。

3、文化站墙壁上和室内通道不准随意乱贴乱挂。各功能活动室和办公室门窗及玻璃要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窗台干净整洁,窗台外无杂物。

4、活动设备和器材、桌椅、文件柜等处无灰尘、无污渍,干净整洁;电脑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

三、文化站设备管理制度

1、文化站配备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乐器、音响、报刊图书等设备财物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专人专档,妥善保管,统一登记、统一发放、统一管理,不得丢失。

2、站内所有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损坏遗失照价赔偿制。并定期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按照规定操作设备,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要按规定程序操作,严禁私自拆卸、移动、擦拭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

3、设备只能用于开展群众性公益活动所用,严禁私自另作他用,不准擅自外借或人为损坏,不得占为己有。否则,因外借、损坏、遗失的,严格追究责任,由保管人、当事人按原价赔偿,确因工作需要,须有负责人书面批准,才能办理有关手续。

四、文化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1、坚持为民服务宗旨,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奉献。

2、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职岗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3、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实行挂牌办公,服务热情周到,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

5、保持文化站内外环境整洁、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值班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认真执行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严守法纪,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7、行为仪表举止规范,提倡文明用语,做一个有较高素养的文化人。

五、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文化站站长负责文化站的全面工作,应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并负责落实和具体实施,其他人员应在站长的领导下做好分工内的业务工作。

2、协助上级文化部门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等工作并具体指导和督促各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3、协助上级文化部门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4、 要负责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搞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5、负责帮助指导、督促检查各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6、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自身业务活动,开展重大文化活动,并做好接待群众、设备调试维护、图书馆登记整理、环境卫生、值班安全等日常事务。

六、文化站服务承诺制度

1、保证文化站正常开放运行,积极开展文化阵地活动,热情周到接待来访群众。

2、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3、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指导村级文化大院和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4、协助市文化部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保证公共文化资源进村入户。

5、在市图书馆的指导下,开办图书室,开展群众读书读报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

6、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指导下,搞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7、在市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七、文化站向公众开放服务制度

1、要结合自身功能特点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学习的规律和实际需要,保持经常性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40个小时,并建议开放时间尽可能地改为下午、晚上开放。

2、要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注意事项。

3、重大节庆或传统节日开展的文化活动,要提前做好宣传,便于群众参与。

4、搞好站内设施保障,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5、工作人员要恪守职责,热情接待,搞好服务。

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工作制度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是公益性的文化信息服务场所,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得实行经济承包、挂靠经营等方式变相经营,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9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