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 建造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造师考试】

篇一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石蛙养殖技术视频:依照习性帮石蛙孵化

  [科技苑]视频:依照习性搞养殖(3)帮石蛙孵化

  石蛙学名叫棘胸蛙,因为喜欢生活在小溪的石缝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石蛙。在野生条件下石蛙的繁殖孵化率并不高,那么从野生变为家养以后,如何提高石蛙的孵化率呢?本节目将从种蛙的选择,产卵池的建造,孵化盆的使用等几个方面,从孵化率低的问题中分析查找原因,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教会养殖户怎样提高石蛙孵化率。

  视频解说词: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石蛙,石蛙学名叫棘胸蛙,在野生状态下,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小溪里,因为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石头的颜色很相似,所以老百姓给它起了个更形象的名字叫石蛙。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几年很多地方搞起了人工繁育,家住湖南张家界的刘辉在07年的时候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到现在养殖的时间不算长,可在提高石蛙的孵化率上,他有不小的突破。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桥头乡椿树湾石蛙养殖场,刘辉:只要啊取出来的蛙卵当时全部受精的话,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孵化率80%、90%是最起码的。

  听听,石蛙的孵化率达到80%90%是最起码的。要知道在野生状态下,石蛙的孵化率可是没这么高的。

  石蛙属于卵生动物,在自然环境里,一到繁殖季节,雌雄石蛙就会把蛙卵和精子同时排到水里,在水里完成体外受精。由于受天气、天敌等因素的干扰,野生的石蛙孵化率并不高,一般也就在20—30%之间。刘辉搞人工养殖,能把石蛙的孵化率提高到90%,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要从2007年他开始养石蛙说起。

  2007年春天,刘辉从外地引进了100多只种蛙,放进了自己家里建好的水泥池子里,从投放的那天起,这批种石蛙就成了刘辉的宝贝,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池子旁观察观察,看看石蛙吃的多少,看看水质有没有变化,一心就等着石蛙产卵孵化了。

  因为照顾的比较仔细,这些种蛙一直很健康,到了6月初,已经有雌蛙陆续产卵了,这让刘辉特别高兴,可没高兴几天,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发现有个别的母蛙死去。

  (采访)过了几天以后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接连死了好几只雌娃,这时刘辉着急了。这些石蛙都是刘辉做繁育用的,他知道只有这些种蛙健康了,才能多产卵,这也是提高孵化率的基础,现在雌蛙死了,还谈什么孵化?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刘辉先对死蛙进行了解剖。

  (采访)当时把它解剖看了以后,它有一个同样的症状,腹部里面都没有蛙卵,还有一个就是在腹部外面,腹部下面两侧,有明显擦伤的痕迹。

  肚子里没有蛙卵,腹部两侧有擦伤这是死蛙共同的症状,没有蛙卵好理解,可能是已经产完,可腹部两侧的擦伤又是怎么回事?为了找到石蛙死亡的原因,刘辉把专家请到了自己的养蛙场。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林业局,蒋本毛:为什么擦伤呢,我们分析,就是雄蛙跟雌蛙抱对的时候,把雌蛙挤压伤了,造成的。

  也就是说,雌蛙身上的伤痕是和雄蛙交配的时候造成的。每年的5、6月份是石蛙繁殖的季节,交配时雄蛙会抱住雌蛙的腹部,完成体外受精,按说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可为什么在养蛙池里有的雌蛙会死亡呢。

  (采访)这个蛙池里公母的搭配比例不恰当。

  原来专家发现,在刘辉的蛙池里,雄蛙的数量明显比雌蛙多。按照正常的雌雄交配比例,雄蛙的数量要比雌蛙少一些,可刘辉的养蛙池里雄蛙明显比雌蛙多,这雄蛙一多,雌蛙就会被雄蛙频繁抱对交配,结果呢,造成个别雌蛙受伤死亡。

  (采访)我觉得雄蛙多一点,受精的几率更高一点,包括100%的受精是这样想的。

  刘辉本来想,把雄蛙放的多一些,保证每只雌蛙都能受精,这样受精率不就能提高了吗?可没想到却帮了倒忙,害死了雌娃。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刘辉不了解石蛙的习性。

  雄蛙和雌蛙不同,雄蛙的前肢非常发达,前肢手掌的拇指外侧长着坚硬的婚姻瘤,它的前胸还有一层刺,这些主要是为了交配方便。因为雄蛙和雌蛙是通过抱对方式来繁衍后代的,这雄蛙贴在雌蛙背上,一贴就是5—8个小时。

  石蛙的皮肤表面都挺滑的,雄蛙前掌上的婚姻瘤和胸前的棘刺就起到了防滑、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这样在自然环境下就可以防止被溪流冲散了。但是如果雄蛙多了,雌蛙频繁被抱的话,雄蛙前掌上的婚姻瘤就容易把雌蛙的腹部擦伤,严重了会使内脏器官因为挤压受伤,造成雌蛙死亡。

  (采访)就打比方吧,就像人一样,孕妇如果受到外力大的创伤的话,对生命也是有危险的,早产这些东西,因为它本身体质就比较脆弱,不像正常的蛙。

  这下刘辉终于明白了,要想提高石蛙的孵化率,首先得掌握好雄蛙和雌蛙的交配比例。

  (采访)它的比例搭配,雄蛙稍稍少一点,你像现在一般比较好的雄蛙1,雌蛙2,1:2这样的比例去放,一般的都还比较好。

  (主持人)交配的比例合适了,雌蛙就不会因为抱对交配受伤了,这是提高孵化率的一个基础。但是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要想提高石蛙的孵化率,还要把产下的蛙卵取出来单独孵化,不过这取卵也是有讲究的。

  石蛙一般都在晚上产卵,所以一到了石蛙的交配产卵期,刘辉每天晚上和早晨都要到种蛙池里看一看,发现有蛙卵就要取出来单独孵化。因为刘辉听专家说,把蛙卵及时取出来也是为了提高孵化率,要是不及时取出来,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时间长了,蛙卵容易受到污染。因为家养的石蛙和野生的不同,野生石蛙的卵都是产在溪流的隐蔽处//文章来自创业第一步网

  就是说蛙池里面它的生活垃圾,拉的粪便没有吃完的虫,这个虫皮,如果贴在胶质膜上面太多了以后,你把它放在孵化盆里面,它容易生长细菌,感染细菌。

  感染了细菌就会导致孵化失败,所以蛙卵在产卵池呆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不及时取蛙卵的第二个缺点,就是蛙卵容易被石蛙弹伤。

  蛙池了石蛙数量多,一到晚上都出来活动了,游动的时候,后腿这么一蹬,要是正好蹬在刚产的蛙卵上,麻烦就来了。

  (采访)这个蛙蹦啊跳啊容易把保护膜蹬破。

  导致卵散黄了或者这个卵散了以后,从这个上面已经出来了。你想取都不容易取,它的卵都已经散在水中了,当时受到的冲击有多大,卵受到伤害、变形、死掉,影响它的孵化。

  所以取卵的时间应该掌握在4个小时之内,不能太晚。但是太早了也不行。

  (采访)蒋本毛:这个卵取早了话,它没有受精。

  石蛙受精是在体外进行的,这个受精过程一般需要10到20分钟左右。如果看到蛙卵排出来就去取的话,很可能还没有受精,没有受精的卵当然就不能孵化了,所以取蛙卵最好是在半个小时以后。

  (采访)判断怎么受精呢?它产出来以后,它那个角质膜有明显的扩大,透明的,这个时候说明已经受精了,可以了

  掌握了取蛙卵的时间,刘辉不敢马虎,一发现有蛙卵产出来受精了就赶紧取出来,可就是在取蛙卵的时候,尽管他每次都非常小心,一开始还是出现了问题。

  (采访)盼着它产卵盼了很久,挺高兴的,结果铲的,取出来是人为的把它弄破了。

  原来刚产出来的蛙卵外面包裹着一层胶质膜,很厚而且有粘性,在野生状态下,雌蛙往往会把卵产在溪流的石壁或者水草旁边,靠角质膜的粘度粘在石壁或者水草上,避免被水流冲走。石蛙从野生变为家养以后,虽然不用担心被水流冲走,但是它们这种习性还保留着,往往把卵产在水泥池的池壁或者池底上。

  因为蛙卵粘得很牢,所以取卵的时候,一般都是用一把薄薄的小铲子,紧贴着池底的地面或者池壁,把粘在上面的卵铲下来。当初刘辉也是这么做的,可是经常出现把胶质膜或者把卵黄弄破。

  (采访)胶质膜弄破会长水霉菌或者里面慢慢的变白坏死的,细菌感染。那么卵黄弄破了很显然,当时就死掉了。

  这蛙卵要是死多了,孵化率肯定受影响了。其实专家说啊,刘辉取蛙卵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卵破的现象,主要问题出在他建的蛙池不合格!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林业局,蒋本毛:地面和墙面没有抹平,产卵的地方沙尖沙子比较多,导致卵的保护膜破的现象比较多。

  瞧见了吧,这地面或者墙壁要是不平整,取卵的时候可就费劲多了。

  (采访)这个不平的地方,现在铲过去的时候,它这个铲子不是均匀的过去,并且贴不紧,贴不紧的话,它就在半途当中把卵拉破了,它不是铲出来是拉出来的。这样的话,你可以看到在这上面还贴在上面。

  男:那么还有一个,如果每次这样铲的话,很多水泥这个尖全部铲进和沙。

  子粘在角质膜上面影响它的呼吸,还有带了大量的细菌进去对它也是有伤害的。

  看来墙壁和地面不光滑是导致蛙卵破裂,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来刘辉就把他养石蛙的水泥池子全部修理了,地面墙壁重新打磨光滑。

  (采访)底部跟池壁尽量的都要做的光滑。还有像现在这个做光滑的,最好的还做一个简单的处理,水泥凝聚以后,虽然你手这样摸是光滑的,但是还有很多小的不平的地方,你眼睛看不见。那么就用铲子就这样简单的铲过以后,你再去摸光滑很多了,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的。

  (主持人)看来啊,取蛙卵的时间不能忽视,这取蛙卵的动作要小心,蛙池的建造也有讲究,哪一项做不好都会影响孵化率。这蛙卵取出来了,接着就该进行人工孵化了,刘辉的办法很简单,用的是普通的塑料盆。

  从自己取的第一盆卵开始,刘辉都是小心翼翼,唯恐伤着它们。按照别人介绍的经验,3天后他又给每个盆加了增氧泵,因为他知道这头三天啊,蛙卵刚开始发育,盆里的水也新鲜,所以氧气能够满足蛙卵发育需要,但到了三天以后,随着蛙卵的发育,水里的氧气就不能满足需要了,这时候呢就要用增氧泵给水里增氧。

  (采访)刘辉:只要把需的氧气量控制好,震荡不要太大,效果都还是挺好的。当我孵出十几盆的时候,大概有2000、3000蝌蚪的时候,这个孵化率基本上是80%、90%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来说,只要给水里充好氧,别有震荡,孵化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平时还要注意勤观察,因为一旦不小心也会出现意外,刘辉当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麻烦事。

  (采访)有一天我早晨起床的时候,过来检查,到这个养殖场检查,把门打开一看这个盆子里面很多蛙卵,就已经变了,变白了。

  蛙卵变白了,说明蛙卵已经死亡。眼看着就要孵化了,怎么会突然死亡了呢。这可是几千只的小蝌蚪啊,难道是病菌感染?刘辉检查了水质,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他感到困惑的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采访)刘辉:这个增氧棒不工作,那才发现停电了。

  蒋本毛:停电了以后水里面的氧气就少了,它就不能满足蛙卵汲氧的量,所以造成蛙卵不能孵化出来。

  看来任何一个细节,如果不注意也会造成麻烦。事情发生以后,刘辉一方面后悔自己太大意,一方面他又开始琢磨了,这增氧泵能够增氧是好,可是一旦停电,增氧泵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就会影响孵化,于是刘辉开始想别的解决办法。

  (采访)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到就是现在我用的这种,用这个水龙头滴水。

  刘辉在每个孵化盆的上方都安装了一个水龙头。

  (采访)这个水是地下水长流水,本身冲下来增加下面这个水的含氧量,始终保持盆中水的新鲜。

  原来,刘辉是通过长流水的方式来解决缺氧的问题。其实这个创意,还是在刘辉了解了野生石蛙的习性之后想出来的。

  (采访)因为野生的话,它水质是相当好,但是它的震动特别大,就是发洪水等等导致它失败,孵化率也不高。但是我人为的,现在就是说借鉴它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去除。那么不好的地方,尽量减少它的震动,但是我借鉴它好的地方,就是什么呢?水质要清新、要好,就是要长流水。

  野生石蛙生活在溪流里,水是流动的,新鲜的,所以它不存在缺氧的现象,如果把孵化盆里的水也变成长流水,缺氧的问题不就能解决吗?刘辉想到了没有污染的地下水,经过检测合格以后,他把地下水抽上来,通过水管送到孵化室内。此外,为了避免盆里水满了把蛙卵冲走,刘辉还在每个盆子的四周都钻了几排小孔。

  (采访)这个眼的大小也是有规定的,比那个刚出来的蝌蚪要小,要大的话这个蝌蚪它会从这个眼出去了,这挺简单的。那么也比较容易操作,它有3个毫米。

  每个孔的直径在3毫米左右,办法很简单可挺实用,不过刘辉说了,这长流水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水流量不能大了。

  (采访)因为它需氧不是特别大的,相对那个静水、污水它需要氧气,但是对新鲜水的话,只要有一点点,这点点就可以。

  野生石蛙在抱对产卵时,它们往往选择相对风平浪静的地方,就是为了避免蛙卵在孵化时受到震荡,如果像这样从水龙头注入的水量大了,冲击到蛙卵,蛙卵受到震荡,孵化率就要受到影响,所以水流量要合适,一般水滴连成线就可以了。而且流下来的水柱一定要落到盆子的边上。

  (采访)你像我刚才这一盆这个水很浅,刚开始放的水,很浅的话,你直接滴下水,它也会滴到蛙卵上面,滴到蛙卵上面的话,那周围的蛙卵它也是不成活的到时候。所以,这个地面稍稍斜一点,但不能斜的太厉害,你斜的太厉害了,这个蛙卵会挤在一起很挤,它也会缺氧。那么生物学上,有的蛙卵自然的慢慢慢慢的偏向这一边上,那在滴水的时候,再滴到高的里面,它的震动对它有一定的距离,等于能充氧,这就比较安全了。

  这样水新鲜了,氧气也充足了,蛙卵的孵化率也就大大提高了,蛙卵一般经过15天左右孵化成小蝌蚪,50天左右就能长成幼蛙了。

  (采访)就是通过人工繁殖,能够把这个石蛙,人工繁殖,保护性的繁殖,提高它的量,然后通过大力推广它的技术,大量人工繁殖养殖的话,成功以后,既保护了野生资源,又能满足一部分人们对石蛙的饮食需求。

  (主持人)这家养的动物,其实都是从野生慢慢驯化来的,从野生到家养,看着只是一个生活环境的变化,但是要想把它们养好却不容易,必须要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找到好的养殖方法。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

篇二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仿生态养殖石蛙,石蛙快长的诀窍

  让石蛙快长的诀窍(2008.07.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是听取蛙鸣的时节,也是蛙类养殖的关键期。在我国由南到北都有不同种类蛙的养殖,现今蛙类养殖已经成为非常有特色的经济产业。今天就和您说说一种我国南方的野生蛙类品种石蛙,它是食用蛙中个儿最大、肉最多,也是肉质鲜美的品种。现在野生的石蛙已经可以进行家养,可养上了石蛙的人都有个体会,这石蛙的钱不好赚,你要问了市场好,怎么还会不赚钱呢。咱们先听听养了10年石蛙浙江的老叶怎么说的。

  叶理荣:这个蛙长得慢,三年见效益,所以我们农民就不敢去养了。

  最初养殖石蛙的那几年,老叶也实在想不明白,养石蛙就是为了吃蛙肉,这石蛙咋就长得这么慢呢?

  石蛙,又叫棘胸蛙,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的黑色肉剌,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石蛙长得难看,却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要说石蛙长得慢,还得从它们产卵说起。石蛙一般在五六月份产卵,卵经过七八天的时间孵化出蝌蚪,蝌蚪再长90左右就会进入变态期,它们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20多天后小蝌蚪变成了小幼蛙。然而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底,刚长到5克的小幼蛙,就不得不进入了休眠期。

  叶理荣:五克冬眠小孩子一样,还没有会走路就冬眠,它经过五个月它不吃,它实际上要消耗,同样消耗,不吃了就不长了,它大蛙都不吃了,也不长,也瘦掉不是,小蛙不吃瘦掉一样的。

  经过五个月的不吃不喝,5克的小幼蛙连原有的5克都没有了,只有到了来年的三月份这些小石蛙才恢复正常的采食和活动,。

  叶理荣:吃食那个时候,等于是很小的一个蛙吧,很小的蛙它吃的东西又少,那么当然就最多是它到100克多一点,第二年就不能上市。

  因为商品蛙要求达到150克左右,这对老叶和众多养殖户来说,就意味着上市的时间要拖到第三年。想养好石蛙能赚钱,就要缩短养殖时间。老叶也是一心往这上面琢磨。是让它们多吃,还是少睡,老叶找到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这石蛙一长要三年才能见着钱,长得慢,效益就会来得慢。老叶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石蛙长得快些呢?要让石蛙少睡觉,打破冬眠是违背了石蛙的自然生长规律,这条不行;看来只能从吃上的方面入手了,可从什么时候就要给石蛙吃让营养餐呢。

  养蛙的人都知道,蛙爱吃活食,像黄粉虫就是营养丰富的好饵料。老叶养了不少的黄粉虫,可每天他都要开上机器,非把活虫子打成虫子酱。

  叶理荣:我现在养的黄粉虫很多了,黄粉虫我打的浆每天补充它点。

  不过这些黄粉虫酱其实不是给成蛙吃的,而是喂进了这些蛙的孩子——蝌蚪的嘴里。

  叶理荣:4月份5月份产的蝌蚪那么大了,很胖了。

  每天都喂上黄粉虫,老叶的蝌蚪还真是个儿顶个儿的胖乎。可自然界中的小蝌蚪是根本吃不上这样的美味的。

  占勇军:在自然这个条件下,小山沟里这个蝌蚪,它的饲料来源,饵料来源很单一,就是青苔,然后少数一点浮游生物。

  过去,老叶喂蝌蚪也就是给点像青苔这样的植物性饲料,因为蝌蚪嘴小,只能采取啃食的方法,或者刮食池子底部的饵料,这样喂下来,小蝌蚪只有长够90天左右才开始变态。

  其实,老叶现在之所以要喂胖蝌蚪,也是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生。

  叶理荣:这个卵产下来以后,因为那年蛙产卵很多,那个卵就不孵化了,就直接被那个大蝌蚪吃。

  大蝌蚪还能吃卵这件事,让老叶发现,蝌蚪不仅能吃一些藻类,还能吃一些动物性的食物。正是这次蝌蚪吃卵的意外,还让老叶获得了另外的惊喜。

  叶理荣:蝌蚪吃下去长到70天就变态了。

  吃卵后的蝌蚪长到70天就开始变态了,这样,变好的小幼蛙由原来的9月底提前到了9月初。也就是说小幼蛙可以多长20天,再进入冬眠。

  老叶发现,就是因为多长的20天,直到冬眠期前后,小幼蛙由过去的5克变成了30克左右。30克的幼蛙非比寻常,具备了成蛙的采食和消化能力。

  叶理荣:因为30克它一出来,冬眠一出来,什么虫子它都,什么虫子它都吃得下去了,等于是我们小孩子变成十几岁了,它的吃的东西,它的消化量等于成蛙的消化量了,它吃得多大得快了。

  前期的基础打得好,后期的增重才能快,第二年长到150克肯定不成问题。所以促进蝌蚪提前变态就非常重要。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为了让蝌蚪长快些提前变态,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蝌蚪的饲料价值,喂蛙卵显然是不现实的,那究竟应该给蝌蚪吃些什么呢?

  占勇军:因为它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那么通过,增加大量动物性蛋白,促进蝌蚪变态就是提前。

  老叶找到了能代替高蛋白蛙卵的最好的饲料就是黄粉虫,可虫子虽好、就是再小这些蝌蚪也不会吃。为了能让蝌蚪补充上更多的动物蛋白,老叶干脆把黄粉虫像打豆浆一样都打成虫浆,上午9点喂一次,下午3点喂一次。

  蝌蚪吃的好了,长得也就能更快,这从表面上看虽然只是缩短了蝌蚪的生长期,提前了20天进入变态,然而对于老叶和它的石蛙来说事实上却前进了一大步,石蛙就能由第三年提前到第二年上市。然而,这个提早上市的梦想却并没有像老叶想象的那样如期而至。

  老叶的石蛙蝌蚪提前20天,也就是养到第70天就要变成了小幼蛙了,这让苦苦摸索的他喜出望外。因为只要等到幼蛙的冬眠一结束,老叶可以开始了他的食物快速培育法,因为体重已经有30克的小蛙正是到了食欲旺盛的时候了,老叶专门给石蛙们建了一个“食品生产厂”,这样喂下来,没准让小石蛙当年就长成150克的商品大蛙。

  天刚擦黑儿,老叶就忙活上了。

  叶理荣:我这个蛙白天一般看不到的,它全部是蹲在水里,就鼻孔在水上面透气,人一过来以后,它看到人动一下,就就往底下一蹲你就看不到它了,就这样。

  记者:什么时候能看到?

  叶理荣:就是晚上,这个到晚上,我这个蛙晚上它要到上面去,到这个上面吃东西,就晚上,白天看不到的。

  在晚上老叶忙活的是喂石蛙,白天他也在忙,忙活着养虫。

  为了让小蛙能快速生长,老叶一边养蛙一边养起了黄粉虫。要说这种虫那可是公认的“蛋白质饲料宝库”,蛋白质含量高达50%,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

  叶理荣:你如果饲料跟不上,三年四年五年也不会大,你今天给它吃一餐,明天后天不给它吃,等于白吃,我讲个比方,像猪一样,今天就是你给它吃点儿猪草,那么精饲料一点没有,吃一场饿一场它就不会生长,它不会大。

  

[1] [2] 下一页

篇三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石蛙养殖场简介

石蛙养殖场位于水城县发耳镇双井村田边组,靠近交通大动脉水盘高速路,交通便利。投资人:缪合理、性别:男、簇别:汉、身份证号码:520221198803192378.该场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6月投入生产,占地面积4000m2,采用自然生态养蛙法,可养石蛙数量年产量2000公斤—5000公斤。年出产量在1500公斤---3500公斤。 石蛙 养 殖 场 简 介

一、建设情况

2012年2月份,发耳镇双井村支部书记郑昌能与本村几位养殖户座谈时,得知自然养石蛙法技术能解决污染问题,并且能明显提高效益,便组织人员南下四川、重庆,云南实地考察学习。4月份,投资50万元率先建起了自然养蛙法示范场,引进江西新技术,建设、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隔离池等。另设有:办公室,隔离房、兽医室、药用池、饲养、饵料区、精料仓、配备水、电等设施设备,大大降低了优质石蛙养殖的风险成度和疾病传染力。为保障项目实施,本合养殖场业主缪合理已与县科技局、镇畜牧站建立业务关系,多方配合,保障技术措施到位,降低养殖风险,节本增效。有良好的销售市场,能使项目实施能如期完成。

二、效益情况

自然养蛙法具有三省(省料、省水、省工)、二提高(提高蛙的抵抗力、提高蛙肉的品质)、一增加(增加经济效益)、零排放(污染物零排放)等特点,建场后凸现其优势,经济效益项目享受免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达产年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5 万元,新增净利润6 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40%,财务效益评价良好。

生态效益 项目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并实现循环利用。如增加猪粪清理的次数,修建沼气池,修建猪粪处理车间,将鸡粪加工成肥料出售,加强场区绿化等措施,实现了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有效控制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将废水和猪粪作为再生能源利用,在维持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形成了有效的生态循环机制,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项目 将政府、合作社和农户的力量协同起来,使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销售网络优势集中互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禽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项目建成后,能更好的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户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场的带动作用,增强场和农户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有效促进水城县禽业优良品种的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符合现代畜禽业生产方式,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规划

2012年完成养殖场建设,该项目拟于2013年一2014年完成,2013年3-4月对国内优质肉蛙品种资塬调查,引种5-10个品种在现养殖场进行饲养观察,2-3月养殖场建设孵化设施,组建蝇蛆养殖场地、试验蝇蛆培育技术,黄粉虫养殖技术、解决石蛙鲜活动物蛋白饲料供给问题,2013年9-12月进行优质石蛙养殖技术研究。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篇四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石蛙仿生态养殖

项目实施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项目内容 ∶ 建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收种蛙 项目规模 ∶

项目总投资 ∶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编制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

编制时间:

占地面积65800平方米,年产商品蛙总投资261.66万元。 五年 75【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一、目的意义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式下,省委、省政府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优惠政策。根据我省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石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石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石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不仅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 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 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 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 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 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 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石蛙 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 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

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 大 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而且,石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只要向农村进行养殖技术推广,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属势在必行。

二、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1.栖息环境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2.活动特点

石蛙有两条粗壮的后腿,因此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达1米左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洞穴周围20~50米,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

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6~26℃,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3.冬眠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5℃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4.生长特性

蛙类的生长可分为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三个阶段。石蛙的蝌蚪有尾和鳃,完全生活于水中。早期全长9毫米左右,重0.5克。在蝌蚪期生长慢,一般从孵化到变态完成约需90天。在自然环境中,成蛙的生长受环境及食物丰欠的影响,一般第一年增重20~60克,翌年可达150克左右,第三年可长至250~300克,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来得快。在考察中,曾发现雄性个体最大的可达750克,而雌性最大个体为590克。于4月底采集到的20~60克的幼蛙,放入试养池中进行人工饲养,10月上旬时已达150克左右。

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饲养,因饵料较充足、敌害较少,其生长速度一般比野外环境中要快。

5.摄食习性

石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粘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捕食较少见。

6.食性

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经解剖观察,蝌蚪的肠中有植物碎屑、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以及硅藻、甲藻、金黄藻等。进行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该项目场地正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天然的防护林,有常年不断的优质矿泉水源,泉水冬暖夏凉,是石蛙生存的天然场所,可保证石蛙常年正常生长。且具有石蛙丰富的食源,县境内有河流溪沟561条,小虾、小螺,小鱼,以及遍地的蚯蚓、昆虫。具备了石蛙“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是一个石蛙仿生态养殖的天然场所。且该项目在

篇五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根据国科院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Brandyplnin),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誉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一、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

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大麦虫、蝇蛆等。   三、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

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四、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 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 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 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 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 ;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五、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 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 ,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 ,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 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 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 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 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 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 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六、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 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 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 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 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 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 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七、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 大,卵胶

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 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 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 ,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 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 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 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 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 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 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 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 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 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 ,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 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 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八、 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 ,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 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 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 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

篇六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养石蛙_坚持就会成功

衢州日报/2011年/10月/28日/第008版

经济・新农村【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养石蛙:坚持就会成功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徐祝安 封兴中

石蛙学名叫棘胸蛙,又叫石鸡,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野生甲鱼媲美。随着野生石蛙越来越难在深山老林捕捉到,许多人就人工养殖石蛙。可是由于技术或资金等原因,人工养石蛙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对此,记者走访了我市规模养殖石蛙成功的两位农民,探究一下石蛙养殖的现状。

亏本六年终成功

叶理荣,算得上是国内养蛙第一人。这位73岁的开化县杨林镇川南新村农民,十几年来一直研究探索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先后投入100万元,攻克难关,终于率先养蛙成功。“我是真正的露天养石蛙,这水是山上水库里引来的山泉水,石蛙白天躲在石缝里,你们是看不见的,要到晚上才出来。”10月21日,在开化县石蛙种苗基地,叶理荣告诉我们,为了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下养石蛙,他的养殖场不仅在水池四周及中间建起“人工陆地”,还搬来卵石垒了人工石洞,供石蛙栖息,同时又在水池上搭建了钢架大棚,并种下丝瓜、南瓜遮阴。

目前,他的养殖场有商品蛙500公斤,种蛙1000多对。“我一年只卖20多万尾蝌蚪,一尾是一元钱。”叶理荣说,生态环境养石蛙,这些种蛙只在4月至5月产卵,一年只孵化二三十万尾蝌蚪,到了七八月气温高时,就难以孵化了。

叶理荣是1996年4月开始养石蛙的。当年,他花2000元从抓石蛙的村民那里买来20对种蛙,结果养半个月就饿死、撞死了。之后几年里,他投入8万多元钱购来石蛙,进行仿生态养殖,还是血本无归。到1999年底,叶理荣养的50多公斤石蛙,终于有几只成活下来。看到奇迹,他马上买来300对石蛙放手一搏,可是又死了一大部分。摸索、尝试、生病、治病,直到2002年夏天,叶理荣才彻底走出了孵化、繁殖、变态、死亡的怪圈,石蛙孵化率、变态率达80%以上。 整整交了6年“学费”,叶理荣这才养蛙成功。

2003年,他租下村里的15亩地,又投入50万元建起“开化县石蛙研究所”。每年,叶理荣养蛙收入已达八九十万元。

水质技术是关键

“养石蛙,水质是第一,技术第二。”总结十几年的养蛙经验,叶理荣分析说,现在他的石蛙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相对而言,养石蛙的水质最要紧。由于他养殖场的水源全靠山上的一座水库,有时受水库里的水质影响,每年要死掉一些蝌蚪、小蛙,损失2万元钱。此外,露天水池养石蛙,还需防老鼠、鸟、蛇等天敌。

在江山市峡口镇峡南村大石前的山泉谷石蛙养殖场,我们看到,80个大小水池里养着许多种蛙、幼蛙和小蝌蚪,养殖场场长华辉正向前来“取经”的几名江西农民介绍石蛙养殖情况。“整个养蛙场有大小石蛙一万只,蝌蚪2万尾。”华辉说。

2007年,华辉将集镇上开的网吧转让掉,进深山养起石蛙。这个沿着山涧而搭建的养殖场,占地5亩,现已投入50多万元。他说:“我的养蛙技术是从浙江大学学来的,刚开始一年投入20多万元,预计两年可收回成本,可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2009年4月,他的200对种蛙繁殖了1万多尾蝌蚪,却大批死亡,只成活1000尾。

“在当时,这主要还是技术没过关,小蝌蚪易得病,吃得太饱或是吃了不干净的水易得肠胃炎、烂鳃病。”华辉经过多次摸索,终于掌握了技术,防止蝌蚪生病就在夏天经常给水池换水,并给蝌蚪喂牛奶,使其长得健壮。由于石蛙在蝌蚪时,变成小石蛙需过关键的“变态关”,这时

变态着的小蛙有15天至20天不吃东西。因此,养好蝌蚪十分重要。华辉说,只要掌握技术,选好环境,养石蛙还是会成功的。

坚持三年见效益

“养石蛙的经济效益还是蛮好的,我现在的商品蛙还舍不得卖。”叶理荣说,现在每公斤石蛙的价格是280元至300元,到了春节期间要卖400元。他一般将石蛙养3年,才挑出健壮的留作种蛙,现在一对种蛙价格是300元。今年他养蛙的收入已达40万元。

“这几年来参观、学技术的人相当多,去年有十几个人来学技术。”叶理荣是参观免费,学技术三天则每人收3500元费用。今年,已有60多个来自江西、四川、安徽、河南的农民来参观和学技术。

“农民要养石蛙成功,关键要坚持。”叶理荣说,一般一户农民养1亩场地的石蛙,可引进50对种蛙,成本是1.5万元,加上建仿生态的场地,总投入为33万多元。一般而言,一尾蝌蚪长到三两重时需养3年才上市,之后每年就有3万元收入。他分析说,不少农户养石蛙失败,关键是没有坚持下去。有的人眼光短,想当年投入第二年见效益,这是不可能的;有的一遇到挫折,就放弃了,结果是亏了本钱,也失去商机。

“而在室内的水池养石蛙,只需养一年半时间就能长到二两重。”华辉说,石蛙养殖十分适合山区农户家庭养殖,投入不大。建一座水池只需600元,一个家庭可建五六座水池,引进10对种蛙,先期投入只需六七千元。3年后,农户每年有两三万元净收入。“在我这儿学技术,每人学费2500元钱。”他说,今年已培训出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今年,华辉养石蛙收入有五六十万元。

篇七 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依照习性搞养殖(3)帮石蛙孵化(2010.7.14)

依照习性搞养殖(3)帮石蛙孵化(2010.7.14)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石蛙,石蛙学名叫棘胸蛙,在野生状态下,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小溪里,因为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石头的颜色很相似,所以老百姓给它起了个更形象的名字叫石蛙。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几年很多地方搞起了人工繁育,家住湖南张家界的刘辉在07年的时候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到现在养殖的时间不算长,可在提高石蛙的孵化率上,他有不小的突破。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桥头乡椿树湾石蛙养殖场,刘辉:只要啊取出来的蛙卵当时全部受精的话,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孵化率80%、90%是最起码的。

听听,石蛙的孵化率达到80%90%是最起码的。要知道在野生状态下,石蛙的孵化率可是没这么高的。

石蛙属于卵生动物,在自然环境里,一到繁殖季节,雌雄石蛙就会把蛙卵和精子同时排到水里,在水里完成体外受精。由于受天气、天敌等因素的干扰,野生的石蛙孵化率并不高,一般也就在20—30%之间。刘辉搞人工养殖,能把石蛙的孵化率提高到90%,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要从2007年他开始养石蛙说起。

2007年春天,刘辉从外地引进了100多只种蛙,放进了自己家里建好的水泥池子里,从投放的那天起,这批种石蛙就成了刘辉的宝贝,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池子旁观察观察,看看石蛙吃的多少,看看水质有没有变化,一心就等着石蛙产卵孵化了。

因为照顾的比较仔细,这些种蛙一直很健康,到了6月初,已经有雌蛙陆续产卵了,这让刘辉特别高兴,可没高兴几天,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发现有个别的母蛙死去。

(采访)过了几天以后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接连死了好几只雌娃,这时刘辉着急了。这些石蛙都是刘辉做繁育用的,他知道只有这些种蛙健康了,才能多产卵,这也是提高孵化率的基础,现在雌蛙死了,还谈什么孵化?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刘辉先对死蛙进行了解剖。

(采访)当时把它解剖看了以后,它有一个同样的症状,腹部里面都没有蛙卵,还有一个就是在腹部外面,腹部下面两侧,有明显擦伤的痕迹。

肚子里没有蛙卵,腹部两侧有擦伤这是死蛙共同的症状,没有蛙卵好理解,可能是已经产完,可腹部两侧的擦伤又是怎么回事?为了找到石蛙死亡的原因,刘辉把专家请到了自己的养蛙场。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林业局,蒋本毛:为什么擦伤呢,我们分析,就是雄蛙跟雌蛙抱对的时候,把雌蛙挤压伤了,造成的。

也就是说,雌蛙身上的伤痕是和雄蛙交配的时候造成的。每年的5、6月份是石蛙繁殖的季节,交配时雄蛙会抱住雌蛙的腹部,完成体外受精,按说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可为什么在养蛙池里有的雌蛙会死亡呢。

(采访)这个蛙池里公母的搭配比例不恰当。

原来专家发现,在刘辉的蛙池里,雄蛙的数量明显比雌蛙多。按照正常的雌雄交配比例,雄蛙的数量要比雌蛙少一些,可刘辉的养蛙池里雄蛙明显比雌蛙多,这雄蛙一多,雌蛙就会被雄蛙频繁抱对交配,结果呢,造成个别雌蛙受伤死亡。

(采访)我觉得雄蛙多一点,受精的几率更高一点,包括100%的受精是这样想的。

刘辉本来想,把雄蛙放的多一些,保证每只雌蛙都能受精,这样受精率不就能提高了吗?可没想到却帮了倒忙,害死了雌娃。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刘辉不了解石蛙的习性。

雄蛙和雌蛙不同,雄蛙的前肢非常发达,前肢手掌的拇指外侧长着坚硬的婚姻瘤,它的前胸还有一层刺,这些主要是为了交配方便。因为雄蛙和雌蛙是通过抱对方式来繁衍后代的,这雄蛙贴在雌蛙背上,一贴就是5—8个小时。

石蛙的皮肤表面都挺滑的,雄蛙前掌上的婚姻瘤和胸前的棘刺就起到了防滑、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这样在自然环境下就可以防止被溪流冲散了。但是如果雄蛙多了,雌蛙频繁被抱的话,雄蛙前掌上的婚姻瘤就容易把雌蛙的腹部擦伤,严重了会使内脏器官因为挤压受伤,造成雌蛙死亡。

(采访)就打比方吧,就像人一样,孕妇如果受到外力大的创伤的话,对生命也是有危险的,早产这些东西,因为它本身体质就比较脆弱,不像正常的蛙。

这下刘辉终于明白了,要想提高石蛙的孵化率,首先得掌握好雄蛙和雌蛙的交配比例。

(采访)它的比例搭配,雄蛙稍稍少一点,你像现在一般比较好的雄蛙1,雌蛙2,1:2这样的比例去放,一般的都还比较好。

(主持人)交配的比例合适了,雌蛙就不会因为抱对交配受伤了,这是提高孵化率的一个基础。但是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要想提高石蛙的孵化率,还要把产下的蛙卵取出来单独孵化,不过这取卵也是有讲究的。

石蛙一般都在晚上产卵,所以一到了石蛙的交配产卵期,刘辉每天晚上和早晨都要到种蛙池里看一看,发现有蛙卵就要取出来单独孵化。因为刘辉听专家说,把蛙卵及时取出来也是为了提高孵化率,要是不及时取出来,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时间长了,蛙卵容易受到污染。因为家养的石蛙和野生的不同,野生石蛙的卵都是产在溪流的隐蔽处,如果没有人为地破坏,水质清新,不会受到污染,所以时间长了没问题。而产在种蛙池里的蛙卵就不一样了。

就是说蛙池里面它的生活垃圾,拉的粪便没有吃完的虫,这个虫皮,如果贴在胶质膜上面太多了以后,你把它放在孵化盆里面,它容易生长细菌,感染细菌。

感染了细菌就会导致孵化失败,所以蛙卵在产卵池呆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不及时取蛙卵的第二个缺点,就是蛙卵容易被石蛙弹伤。

蛙池了石蛙数量多,一到晚上都出来活动了,游动的时候,后腿这么一蹬,要是正好蹬在刚产的蛙卵上,麻烦就来了。

(采访)这个蛙蹦啊跳啊容易把保护膜蹬破。

导致卵散黄了或者这个卵散了以后,从这个上面已经出来了。你想取都不容易取,它的卵都已经散在水中了,当时受到的冲击有多大,卵受到伤害、变形、死掉,影响它的孵化。

所以取卵的时间应该掌握在4个小时之内,不能太晚。但是太早了也不行。

(采访)蒋本毛:这个卵取早了话,它没有受精。

石蛙受精是在体外进行的,这个受精过程一般需要10到20分钟左右。如果看到蛙卵排出来就去取的话,很可能还没有受精,没有受精的卵当然就不能孵化了,所以取蛙卵最好是在半个小时以后。

(采访)判断怎么受精呢?它产出来以后,它那个角质膜有明显的扩大,透明的,这个时候说明已经受精了,可以了【科技苑石蛙养殖场视频】

掌握了取蛙卵的时间,刘辉不敢马虎,一发现有蛙卵产出来受精了就赶紧取出来,可就是在取蛙卵的时候,尽管他每次都非常小心,一开始还是出现了问题。

(采访)盼着它产卵盼了很久,挺高兴的,结果铲的,取出来是人为的把它弄破了。

原来刚产出来的蛙卵外面包裹着一层胶质膜,很厚而且有粘性,在野生状态下,雌蛙往往会把卵产在溪流的石壁或者水草旁边,靠角质膜的粘度粘在石壁或者水草上,避免被水流冲走。石蛙从野生变为家养以后,虽然不用担心被水流冲走,但是它们这种习性还保留着,往往把卵产在水泥池的池壁或者池底上。

因为蛙卵粘得很牢,所以取卵的时候,一般都是用一把薄薄的小铲子,紧贴着池底的地面或者池壁,把粘在上面的卵铲下来。当初刘辉也是这么做的,可是经常出现把胶质膜或者把卵黄弄破。

(采访)胶质膜弄破会长水霉菌或者里面慢慢的变白坏死的,细菌感染。那么卵黄弄破了很显然,当时就死掉了。 这蛙卵要是死多了,孵化率肯定受影响了。其实专家说啊,刘辉取蛙卵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卵破的现象,主要问题出在他建的蛙池不合格!

(采访)湖南省张家界市林业局,蒋本毛:地面和墙面没有抹平,产卵的地方沙尖沙子比较多,导致卵的保护膜破的现象比较多。

瞧见了吧,这地面或者墙壁要是不平整,取卵的时候可就费劲多了。

(采访)这个不平的地方,现在铲过去的时候,它这个铲子不是均匀的过去,并且贴不紧,贴不紧的话,它就在半途当中把卵拉破了,它不是铲出来是拉出来的。这样的话,你可以看到在这上面还贴在上面。

男:那么还有一个,如果每次这样铲的话,很多水泥这个尖全部铲进和沙。

子粘在角质膜上面影响它的呼吸,还有带了大量的细菌进去对它也是有伤害的。

看来墙壁和地面不光滑是导致蛙卵破裂,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来刘辉就把他养石蛙的水泥池子全部修理了,地面墙壁重新打磨光滑。

(采访)底部跟池壁尽量的都要做的光滑。还有像现在这个做光滑的,最好的还做一个简单的处理,水泥凝聚以后,虽然你手这样摸是光滑的,但是还有很多小的不平的地方,你眼睛看不见。那么就用铲子就这样简单的铲过以后,你再去摸光滑很多了,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的。

(主持人)看来啊,取蛙卵的时间不能忽视,这取蛙卵的动作要小心,蛙池的建造也有讲究,哪一项做不好都会影响孵化率。这蛙卵取出来了,接着就该进行人工孵化了,刘辉的办法很简单,用的是普通的塑料盆。

从自己取的第一盆卵开始,刘辉都是小心翼翼,唯恐伤着它们。按照别人介绍的经验,3天后他又给每个盆加了增氧泵,因为他知道这头三天啊,蛙卵刚开始发育,盆里的水也新鲜,所以氧气能够满足蛙卵发育需要,但到了三天以后,随着蛙卵的发育,水里的氧气就不能满足需要了,这时候呢就要用增氧泵给水里增氧。

(采访)刘辉:只要把需的氧气量控制好,震荡不要太大,效果都还是挺好的。当我孵出十几盆的时候,大概有2000、3000蝌蚪的时候,这个孵化率基本上是80%、90%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来说,只要给水里充好氧,别有震荡,孵化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平时还要注意勤观察,因为一旦不小心也会出现意外,刘辉当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麻烦事。

(采访)有一天我早晨起床的时候,过来检查,到这个养殖场检查,把门打开一看这个盆子里面很多蛙卵,就已经变了,变白了。

蛙卵变白了,说明蛙卵已经死亡。眼看着就要孵化了,怎么会突然死亡了呢。这可是几千只的小蝌蚪啊,难道是病菌感染?刘辉检查了水质,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他感到困惑的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采访)刘辉:这个增氧棒不工作,那才发现停电了。

蒋本毛:停电了以后水里面的氧气就少了,它就不能满足蛙卵汲氧的量,所以造成蛙卵不能孵化出来。

看来任何一个细节,如果不注意也会造成麻烦。事情发生以后,刘辉一方面后悔自己太大意,一方面他又开始琢磨了,这增氧泵能够增氧是好,可是一旦停电,增氧泵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就会影响孵化,于是刘辉开始想别的解决办法。

(采访)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到就是现在我用的这种,用这个水龙头滴水。

刘辉在每个孵化盆的上方都安装了一个水龙头。

(采访)这个水是地下水长流水,本身冲下来增加下面这个水的含氧量,始终保持盆中水的新鲜。

原来,刘辉是通过长流水的方式来解决缺氧的问题。其实这个创意,还是在刘辉了解了野生石蛙的习性之后想出来的。

(采访)因为野生的话,它水质是相当好,但是它的震动特别大,就是发洪水等等导致它失败,孵化率也不高。但是我人为的,现在就是说借鉴它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去除。那么不好的地方,尽量减少它的震动,但是我借鉴它好的地方,就是什么呢?水质要清新、要好,就是要长流水。

野生石蛙生活在溪流里,水是流动的,新鲜的,所以它不存在缺氧的现象,如果把孵化盆里的水也变成长流水,缺氧的问题不就能解决吗?刘辉想到了没有污染的地下水,经过检测合格以后,他把地下水抽上来,通过水管送到孵化室内。此外,为了避免盆里水满了把蛙卵冲走,刘辉还在每个盆子的四周都钻了几排小孔。

(采访)这个眼的大小也是有规定的,比那个刚出来的蝌蚪要小,要大的话这个蝌蚪它会从这个眼出去了,这挺简单的。那么也比较容易操作,它有3个毫米。

每个孔的直径在3毫米左右,办法很简单可挺实用,不过刘辉说了,这长流水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水流量不能大了。

(采访)因为它需氧不是特别大的,相对那个静水、污水它需要氧气,但是对新鲜水的话,只要有一点点,这点点就可以。

野生石蛙在抱对产卵时,它们往往选择相对风平浪静的地方,就是为了避免蛙卵在孵化时受到震荡,如果像这样从水龙头注入的水量大了,冲击到蛙卵,蛙卵受到震荡,孵化率就要受到影响,所以水流量要合适,一般水滴连成线就可以了。而且流下来的水柱一定要落到盆子的边上。

(采访)你像我刚才这一盆这个水很浅,刚开始放的水,很浅的话,你直接滴下水,它也会滴到蛙卵上面,滴到蛙卵上面的话,那周围的蛙卵它也是不成活的到时候。所以,这个地面稍稍斜一点,但不能斜的太厉害,你斜的太厉害了,这个蛙卵会挤在一起很挤,它也会缺氧。那么生物学上,有的蛙卵自然的慢慢慢慢的偏向这一边上,那在滴水的时候,再滴到高的里面,它的震动对它有一定的距离,等于能充氧,这就比较安全了。

这样水新鲜了,氧气也充足了,蛙卵的孵化率也就大大提高了,蛙卵一般经过15天左右孵化成小蝌蚪,50天左右就能长成幼蛙了。

(采访)就是通过人工繁殖,能够把这个石蛙,人工繁殖,保护性的繁殖,提高它的量,然后通过大力推广它的技术,大量人工繁殖养殖的话,成功以后,既保护了野生资源,又能满足一部分人们对石蛙的饮食需求。

(主持人)这家养的动物,其实都是从野生慢慢驯化来的,从野生到家养,看着只是一个生活环境的变化,但是要想把它们养好却不容易,必须要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找到好的养殖方法。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3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