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 建造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造师考试】

篇一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中国红头巨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中国红头巨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蜈蚣,自古就被列为“五毒之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中国红头巨蜈蚣,则是通过基因变异培育而成的一种体大、发育快、食量稳定、免疫力极强的优良品种。本期节目介绍了中国红头巨蜈蚣的品种特征,建造蜈蚣池的具体要求,包括饲养土的选择和蜈蚣栖息床的堆码等。  

  中国红巨龙蜈蚣是中国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蜈蚣品种,因为全身深红色,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龙”,加之体型壮硕,故名“红巨龙”。 红巨龙蜈蚣体大,药用价值高于野生蜈蚣。

  中国红头巨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一、中国红头巨蜈蚣建造池养:养殖池多采用砖石水泥结构,每个池面积为1-2平方米为宜,长方形或正方形,池高60厘米。池的规格大小随养殖规模而定。以直径0.4厘米的铁丝为骨架,用水泥浇制成1米见方的池,池顶装活动玻璃小片,池两端开通风口,通风口安窗纱布,池壁衔接处要密封,池底铺20厘米厚的泥块,泥块上面用砖头、碎石进行有规则的堆叠,并留有缝隙,以便于蜈蚣活动。 

  二、中国红头巨幼蜈蚣养殖技术

  1、中国红头巨幼蜈蚣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  

  蜈蚣孵化到 20天左右时,已经具备了初步形状,从卵膜中伸出的仔蜈蚣此时虽然完成了孵化过程,但由于各个器官还不太完善,所以还会在母亲的怀抱中度过大概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仔期。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基本相似,体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就会爬出母体的怀抱,仔蜈蚣就进入了幼蜈蚣阶段。  

  由于此时母蜈蚣身体极度衰竭,急需营养,如果受到突然刺激时,容易咬食身边的幼蜈蚣。所以,养殖者仍然不能掀开窝穴观察。如果您采取的是群养共池的方式进行孵化,那么,为了幼蜈蚣的的安全,要及时分离幼蜈蚣。分离的方法是:利用幼蜈蚣爱吃甜食的习性,把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放到饮水盘中,将幼蜈蚣引出来,然后进行转移。  

  2、中国红头巨幼蜈蚣的初期养殖  

  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虽然初步具备了生活处理能力,但是还比较细嫩。所以我们要对其加强营养,在冬眠前,幼蜈蚣都处于初期饲养阶段,此时饲料应以鸡蛋和牛奶较好,溶于水后放入装有海绵的饮水盘中,进行饲喂,每天投喂一次。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鸡蛋、牛奶喂量,同时饲喂新鲜的鱼肉等其他饵料。  

  3、中国红头巨幼蜈蚣温、湿度控制  

  幼蜈蚣的温度应尽量维持在25-30度之间,饲养土的湿度应维持在20-25%,为防止底部积水,我们应经常对饲养池进行清扫。  

  4、中国红头巨幼蜈蚣供给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幼蜈蚣的饲料应以多汁、鲜嫩的饲料为主,蚯蚓和鱼肉是幼蜈蚣较喜欢吃的饵料,投喂时,应将其切成小段,投于木板上固定好,幼蜈蚣的饮水主要由吸水海绵提供。  

  5、中国红头巨幼蜈蚣搞好冬眠前的过渡  

  因为蜈蚣都有冬眠的习性,所以一般在每年的11月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蜈蚣会受当地气温的影响,度过大约5-6个月左右的冬眠期.  

  而此时的幼蜈蚣因为要迎来它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季,所以此时饲养场内的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幼蜈蚣顺利进入冬眠期。  

  红头巨蜈蚣冬眠期间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5-10摄氏度,此时要注意把大棚的塑料布放下,可以起到防风保温的作用。冬眠期间蜈蚣虽然不吃不喝,但是仍要保持饲养土的湿度,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土的湿度不能过大, 以免蜈蚣因气温过低而导致死亡。  

  三、中国红头巨蜈蚣的养殖管理技术

  1.中国红头巨蜈蚣饲料投喂技术:

  饲养条件下的蜈蚣,以黄鳝、泥鳅、黄粉虫、地鳖虫、青蛙、蛋类、畜禽的内脏作为精饲料,蔬菜、瓜果、树叶可作为青粗饲料。饲料的配制为:各种昆虫类70%、熟马铃薯20%、青菜10%,或各种禽畜类、鱼蛙类肉糜70%、鱼粉或蚕蛹粉20%、碎青菜10%。投喂的饲料要新鲜,精饲料要剁成肉泥,精饲料切碎,并调成糊状,装人饲料盘内,每晚6~10时投喂,一般每条成体每次投喂1克,每2~3天1次;幼体每次投喂0.1克,每天投喂1次。 

  2、中国红头巨蜈蚣养殖管理技术:

  1.产卵孵化期管理:蜈蚣产卵孵化期受惊雌体会吃掉卵和幼体。因此,在群体产卵前应适时把雌体分开饲养或用瓦片、玻璃片隔离开。在孵化期要提供安静、阴暗的场所,用竹帘或布料遮挡门窗,雌体孵化结束,应及时将其移出和幼体分开单独饲养。 

  2.春季管理:春季气温回升到15℃时,娱蚣开始出来活动,这时应添加奶粉和葡萄糖温水供蜈蚣饮用。气温20℃时可喂含水分多的小昆虫。25℃以上时,蜈蚣活动进人旺盛期,应增加精、粗饲料的投喂。 

  3.夏季管理:气温在25℃以上时,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宜阶段,这时应供给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黄粉虫、蚯蚓、鱼类、瘦肉等。同时池、箱内供水不能中断。勤清理残食,每天将食盘冲洗干净,防止残留饲料发霉引起蜈蚣疾病的发生。 

  4.秋季管理: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多变,又值幼体离开雌体独立活动觅食的时期,是养殖的关键时期,除保持环境安静外,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保持室温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湿度过低宜在室内喷清水,

  5、冬季管理:当入冬气温降至12℃时,娱蚣进入休眠状态,这时要做好养殖室、池、箱的保温、保湿工作,在瓦片上撒一层4~6厘米原细土,防止冷空气入侵造成土壤风干,并在池、箱周围盖草帘,保持温度在0℃以上,每隔10~15天,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中午进行3~4小时通风。然后盖回草帘。同时,做好冬季防鼠。  

  四、中国红头巨蜈蚣的加工技术

  将3年龄体长约11~12厘米的蜈蚣从池中捉出来,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其头尾部,绷直晒干,或将蜈蚣置于盆内用沸水烫死,然后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即可出售入药。若要储存,需用硫黄熏蒸以防腐烂。

篇二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2002-7-5 蜈蚣俗称百足虫,又名天龙。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长8---25厘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21个体节,有足21对。第一对形成镰状毒腭且有毒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6个月左右性成熟。成熟蜈蚣体长11----14厘米,宽5----11厘米,背腹稍扁。 一、蜈蚣的药用价值与养殖前景 据有关专家研究,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效成分及酪氨酸、亮氨酸、蚁酸等多种物质。具有祛风、镇惊、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疼等功效,是“拨毒膏”、“蛇药片”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蜈蚣入药可治疗小儿惊风、口歪眼斜、抽搐、破伤风、白秃病等。我国是蜈蚣的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等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本地蜈蚣名叫“金头蜈蚣”,主产地为瑶华、安福寺、白洋、顾家店、姚家港及古老背,尤以瑶华为佳。过去蜈蚣入药以野生捕捉为主,但随着蜈蚣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蜈蚣货源显得十分短缺,因此,人工养殖蜈蚣前景十分广阔,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获利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门路。 二、饲养管理技术 1、养殖池的建造 蜈蚣攀缘能力很强,但不会游泳,根据它的这个特点,可以设计为环水式饲养池,玻璃内檐式饲养池等。 2、食性和饮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欢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黄粉虫、蜻蜓、蟑螂和蝇类、蜂类以及这些昆虫的蛹和卵,也吃蜘蛛、蚯蚓、蜗牛及壁虎、蛇、蛙、小鸟、小鼠等,饥饿时也吃少量的植物嫩叶、嫩芽。 3、管理 从野外捕回做种的蜈蚣,可选择健壮、无伤病的。放养的蜈蚣密度过大、惊扰过多、或饲料和水源不足,都能引起互相残杀。堆叠而成的瓦、石堆,按底部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养300条。 三、繁殖技术 蜈蚣在常温情况下每年产一次卵,如有条件恒温饲养将打破常规每年产两次卵,蜈蚣自已有孵卵、育幼的习性。蜈蚣的性成熟在常温情况下3年,在恒温条件下1年即可繁殖产卵。 二、敌害和病害 蜈蚣的主要敌害有老鼠、蟾蜍、蚂蚁等。蜈蚣在蜕皮和孵化期呈半睡眠状态,若被蚂蚁群乘虚而入,几小时就会被吃掉,还要防止鸡或鸟类的危害。 三、捕捉、加工和等级 人工养殖的蜈蚣,根据需要在9---10月份捕捉,将蜈蚣放入热水中烫死后,用手指从头至尾挤出肠内物,取与蜈蚣体长相第的竹签,将两端削尖,一端从腹面插进头部与躯干第一节间,另一端插进尾部撑好,理直,再用薄竹乍将10条一排夹好,撑直凉干或用炭火烘干即可。 成品要求干爽,头尾齐全,有光泽成条,无碎

,无虫蛀、霉坏。特级品每条长15厘米以上,一级品长12厘米以上,二级品长9厘米以上,三级品6厘米以上。 四、注意事项 蜈蚣养殖虽然简单易行,但每到夏季,随着温度的增高和湿度的增大,若管理不当,也会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 1、充分供给饲料。气温在25℃左右时,是蜈蚣生长的最适宜的阶段,30℃以上,蜈蚣的活动量最大,进食量也随着活动量增加,蜕皮期相应缩短,产卵孵化和生长发育都大大加快,这时要充分供给足够的饲料,以肉类和蛋白质高的饲料为主,当然蜈蚣最喜欢的食物是昆虫、蝇、蚯蚓和黄粉虫等。 2、饮水要充足。人工养殖的蜈蚣,在饲养池内要有充足的饮水,否则断水数日后,一旦再有了水,会导致蜈蚣暴饮而造成死亡。气温达到35℃时,不注意供水,蜈蚣会因脱水肢体瘫痪而死。 3、疾病预防。夏季病菌大量繁殖,尤以霉菌引起的疾病较为频发。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调节温度,防止潮湿。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要注意适当控制洒水量,做到多次喷洒。另外,严格防止蜈蚣摄食腐烂霉变的食物。 蜈蚣的引种 蜈蚣的选种标准是:虫体要完整,无损伤;体色要新鲜,背面光泽好;活动正常,能取食,还可以从中挑选体长在10厘米以上的蜈蚣作为繁殖对象。如能鉴别出繁殖对象的性别,可按比例搭配,一般配比为3雌配1雄。另外,引种时要注意药用蜈蚣的地域性特点,当地有种不要跑到外地引种。蜈蚣有时会发生以强凌弱现象,因此,故在同一池内饲养的蜈蚣,最好是同龄的种群。 饲养蜈蚣的密度 蜈蚣喜群居,饲养蜈蚣的密度,应根据节气、虫型、沙土的厚度及气温的高低不同有所区别。气温低、沙土较厚时,饲养密度可以高些。反之,气温高,沙土薄时,密度要稀些。离开产房的幼蜈蚣每平方米以养殖6500条左右为宜,5厘米的养殖3500条左右为宜,7-10厘米的可养殖2000条,12厘米至13厘米的以养殖1100条为宜,15厘米以上养殖600条为宜。 蜈蚣对池土的要求 夏季偏湿,春秋和冬季偏干,饲养盆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如盆土过湿,应考虑换上或盆内洒一些干燥土吸去潮气。有人错误的在盆内土层里添加牛粪等肥料和一些鸡骨头,以生虫作为蜈蚣的食物,这样有碍于池内环境卫生,容易造成污染。 隔离饲养怀孕的种蜈蚣 蜈蚣是雌雄异体,将要产卵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在地面,行动迟缓,较易辨认。蜈蚣在产卵、孵化期间最好隔离饲养。方法是:在养殖盆内放一小盆或用罐头瓶单独饲养以免受其它蜈蚣的干扰,也便于管理。 饲养室的加温方法

饲养室必须建好且具备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条件。一般建立这种饲养室的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加温方法很多。可用煤炉、木屑炉、稻壳炉、电热管等。 蜈蚣产品的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人头尾两部,然后,绷直晒或用沸水烫,一直到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到立春捕捉。

篇三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人工养殖蜈蚣需要注意的地方

人工养殖蜈蚣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种是引种:

引进优良健康的蜈蚣种来精心饲养是成功的关键,可提供养殖生产的效应。如果没有得当的合适种虫佳易龙蜈蚣养殖基地提示你,到仙居县佳易龙蜈蚣养殖合作社将会为您配置最优质的种虫带回家,那就不必大费周折的四处盲目的寻找了,东奔西跑到最后还是徒劳而归。要用蜈蚣的种类和它们的主要养殖技术都是需要专业的蜈蚣养殖基地提供,不能盲目的投资如果引种不恰当会导致,繁殖不旺盛,饲养难度增大,互相攻击厮杀,甚至不产卵,等。不仅消耗资金而已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蜈蚣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养殖经验培育出适应人工养殖金头蜈蚣。仔细观察它们都是不同于外界的野生蜈蚣,性格温顺适应群居生活非常的有规律,从不主动的互相攻击,按照最合适的比例搭配繁殖效果相当理想,这就是典型的引种环节。需要大家对学习对观察,不懂就问更要勤奋好学一点一滴的从最基本开始做起,不断的发展自己的蜈蚣养殖事业。

第二种是饲养:

在饲养条件下,除了供给它们昆虫为食,也可以用普通的动物肉类进行喂养。根据本社的提示:也可以养殖蚯蚓喂养蜈蚣,在室外养殖方式中可以将蚯蚓投放到养殖池共同生存,喂养方便节省人力。蚯蚓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单一的用它喂养蜈蚣,需要间隔时日投放新鲜动物肉类,内脏也可以。也可用苍蝇、鱼、虾、等肉类喂养,蜈蚣是纯肉食类动物很多人误认为是杂食动物,然而弄巧成拙使得喂养时放入杂七杂八的食物,导致饮用后刺激消化系统而死亡的征兆屡屡发生。除了正常给蜈蚣食物外还应设置饮水处,一般可以用浅盘盛水,也可以利用内壁防逃沟兼做饮水设施。切记饮水要干净卫生经常注意水的质量问题。

蜈蚣不是每天都要进食的,饱餐一顿后往往可以在2-3天甚至3-4天不吃一点东西。因此,佳易龙合作社提醒大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必须每天喂食一次。有规律的投放喂食,食物务必保持新鲜。喂食时间在傍晚,第二天清晨必定清理残余食物。清理残余物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清理干净,避免残留物污染养殖环境。

篇四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蜈蚣养殖技术知识详解

蜈蚣养殖技术

药用蜈蚣的品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蜀图日:(蜈蚣)生山南川谷及出襄,邓,随,唐等州土石间,这里所讲到的襄,邓,唐,随等州,现在仍是药用蜈蚣的主要产地。今日的随州市,产量居全国之首。

综上所述。药用蜈蚣均为产自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其中以浙江,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产于江浙一带的药用蜈蚣,红足的占95%以上。而湖北产的同一种类蜈蚣。黄足的却占95%以上。因此。这两种同属药用少棘蜈蚣,只不过是产地不同。造成的黄足,红足比例不同的差别。近来有人声称。红足蜈蚣要比黄足蜈蚣价值高出许多。也是一种对蜈蚣的误解。蜈蚣的价格。是以长度或者重量来衡量的。不存分脚颜色这种问题,而且现在黄足才是药用蜈蚣的真正市场主流,要占到蜈蚣总产量的80%以上。

这两种药用蜈蚣的实物图如下。各位朋友可到各地新华书店。翻阅中药材彩色图谱,对应我所讲品种要求。不要被现今广告中各种名目繁多的名称搞晕了头脑。所谓杂交,转基因基本瞎扯。更不要谈什么外国蜈蚣引进中国做药了。蜈蚣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怎么可能是使用美国产的蜈蚣。药材是要受药典的严格制约的。非药典所列品种。药厂是不敢随意使用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蜈蚣的生长周期。

很多养殖公司给出了非常快速的见效时间表。声称一年产四次。三个月一批成虫上市销售。投资几千元。年利可达几十万。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

蜈蚣养殖,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生长周期非常漫长。很多朋友看了几个广告。看了几个视频,就觉得自己可以养殖蜈蚣了。于是引种回家开始养殖,结果半年过去了,蜈蚣还未产生一点效益,难免就心灰意冷,半途而废。养殖蜈蚣。当年是不可能产生效益的,蜈蚣一般在阳历六月下旬开始产卵。到七月尾八月初,就开始有少量幼蜈蚣可以开始下地活动。此时小蜈蚣体长三厘米左右。到当年的秋季。体长可达到四厘米左右。然后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的六七月分。有较多蜈蚣活体长度可达六到七厘米。如果杀死,拿竹子穿起拉直。即可达到八厘米的小条销售的标准。可作为小条商品出售。等到第三年的秋季。活体可达到十厘米左右。杀死撑直。可达到十二厘米中条商品规格。到第四年的秋天。活体可达到十二厘米左右。杀死撑直。可达到十三到十六厘米不等。为大条蜈蚣规格。到第五年的春季。幼苗蜈蚣便具有了繁殖的能力。可作为种蜈蚣使用。当然,我上面所讲,均为在湖北产区的数据,如果是在温暖的广东,广西,时间上就会比湖北略快一些。而到了略冷的北方地区,时间可能还会略有延长。再到太冷的北方。就不要再考虑养殖蜈蚣了。综上所述。养殖蜈蚣从投入到产生效益。最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可以见到初步较小效益。要真正上规模养殖。最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恒温养殖情况下。最多也只能是两年时间产三次卵,然后该母种基本就老化淘汰,是绝对不可能一年两到四批产卵量的。性成熟最快也要三年时间。大家养殖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各位朋友在打算养殖蜈蚣之前。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从小做起。先作为副业发展。边养殖边学习。白天工作经商。晚上养殖钻研。要知道凡事有坏处就必然有他的好处。正是由于蜈蚣养殖的周期性较长。才导致蜈蚣养殖困难较大。极少有人成功。所以。如果养殖者细心养殖,耐心钻研,养殖蜈蚣达到一定的成活率。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真正掌握了技术。做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成功者。年利润几十上百万并不是难事。

蜈蚣养殖的效益分析

蜈蚣养殖。难度很大。但真正养出来了。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目前的家养蜈蚣。基本没有销售到干虫市场,还处于种虫销售的阶段。平均以一条种虫八到十二元为例,(此为产区养殖户一般价格。不是专业卖种公司价格)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当然,不少朋友可能营销能力较差。想要选择做干虫销售。那么我就以两种销售方法为例来讲解一下蜈蚣养殖的效益分析吧。

以养一千条为例,种虫投资一万元,饲料投入两千元。场地租金,建池成本一千元。(此为我地房租标准)人手自己业余时间操作。杂项开支准备一千元备用。总计投入一万四千元左右。当年可产出小蜈蚣将近三万条。以小条规格七毛计算,可销售获利两万余元。如果自己留种五千条。到三年以后。小蜈蚣成长为种虫。此时年产量可达十几万条。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干虫)。一般一个新养殖地的成功养殖户。是不可能销售干虫的。目前各地养殖户卖种虫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大部分养殖蜈蚣都是作为种虫销售。按一条平均十元计算。年收入几十万元也不是难事。总的来说,养殖蜈蚣。规模见效益。日久见真金。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分析。各人养殖中的效益要看具体引种价格。当地房租。使用饲料种类。养殖技术掌握程度。蜈蚣成活率多方面结合。我这里只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蜈蚣养殖的气候要求:

要养殖蜈蚣。首先要对蜈蚣所需要的气候要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蜈蚣所能接受的极限温度为。最热不超过四十二度。最冷不低于零下十五度。各位有意进入蜈蚣养殖养殖业的朋友,首先对应一下自己当地气候情况,适合才可以养殖。

蜈蚣的食物来源: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在野外时以吃各种昆虫为主。人工养殖。昆虫饲料供应困难,一般以猪肺,猪心。青蛙,蛇,小鱼,小虾,鸡头,鸡肠,蚯蚓。蝇蛆等各种容易得到,且价格低廉的饲料为主。总的来说,要求新鲜干净,便宜多样。

关于很多公司宣传的蜈蚣只吃点白菜。萝卜。剩饭剩菜,基本无饲养成本的说法。大家就要擦亮双眼。不要误入陷阱。

一般我地饲养到小条规格蜈蚣,成本需要一至两毛钱。饲养到中条规格蜈蚣,成本需要四到六毛钱。各地因使用饲料不同。各地相同饲料价格也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蜈蚣的产卵期及产卵量:【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幼体蜈蚣经过三年的精心饲养。在第四年的六月下旬正式进入产卵期,最迟八月上旬结束,最高峰时间为七月五号到七月十五号期间,此时的雌性个体。身体粗壮肥胆子。体色鲜艳。油光水滑。蜈蚣产卵多数五六十粒左右,在报卵过程中。蜈蚣由于长期不吃不动。在营养极度缺乏时。就会吃卵维持生命。所以最终成活出来的小蜈蚣。一般平均只有三四十条小蜈蚣。 所以我们可理解为,蜈蚣一条母体产出小蜈蚣最终成活数量为35-40条。

蜈蚣养殖的前期准备:

要做蜈蚣养殖,首先要准备好蜈蚣养殖的场地,建好养殖池。养殖蜈蚣的房间要求干净卫生,通风好。首先将养殖房间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建好养殖池。池面积大小根据房间结构合理安排,可划三十五厘米高的玻璃。做成宽一米,长不限的玻璃养殖池。也可根据房间大小。使用农用薄膜,顺墙壁贴好,钉平。防逃高度五十厘米以上。底部用细沙压实。也可在家只准备好干净的土和瓦,然后来我地学习最新防逃池建造方法。本法成本低。一平方养殖面积

仅需五元建池成本。防逃效果优于以往各种养殖池。我厂赠送半成品防逃池一个。你直接引种回家。将半成品池组装完成。放入干净的土和瓦。将蜈蚣种放入池中养殖即可。

在我地学习引种流程为。先来实地参观。参观后决定只学习一下技术。交学费后现场学习。吃住自理。学会为止。

如果参观后决定购种学习。长期合作。交全款或者定金后。开始指导养殖技术。吃住自理。学成后带种苗回家养殖。

参观后觉得需要回家考虑一下。直接走人即可。

建好池后。取回生土。土中不得含有各种肥料。垃圾。以防产生病害。最好为山边路旁的风化碎石土。见图片。

在底部铺好一厘米到五厘米生土后。放入瓦片,正反相叠,放三层左右。瓦片摆法见图片 然后去市场打听好当地小鱼,小虾,猪肺,猪心。鸡肠,等各种蜈蚣主食的价格和供应情况。 接下来便可以引种进行养殖了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蜈蚣的引种:

蜈蚣的引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本地有野生蜈蚣,可以直接抓取本地野生蜈蚣作为种虫使用,只要有一定技术。野生蜈蚣驯化之后。即可成为优良的驯化蜈蚣。现在所有家养蜈蚣也均为野生驯化而来。对于一些本地没有野生蜈蚣的朋友,可考虑到养殖公司或者产地养殖户处购买种虫。我地也可为各位朋友提供优良的驯化蜈蚣种虫。如果在当地无法得到合适蜈蚣种虫的朋友,也可来我地引种养殖。价格根据我地市场行情浮动。绝对远低于各大供种公司价格。(郑重提示。现在所有规模养殖蜈蚣,均为药用少棘蜈蚣,不存在有所谓的优良品种。各位朋友仔细对照我所列出蜈蚣品种图片,也可在各地新华书店。查阅各中药材大词典,中药材彩色图谱,以防上当受骗。购买到假的,或者所谓特殊药用蜈蚣)并且我们有专用包装运输技术。还有真正的长期技术支持,养殖中出现死亡情况的。还可合理进行调换。

在我地学习引种流程为。先来实地参观。参观后决定只学习一下技术。交学费后现场学习。吃住自理。学会为止。

如果参观后决定购种学习。长期合作。交全款或者定金后。开始指导养殖技术。吃住自理。学成后带种苗回家养殖。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参观后觉得需要回家考虑一下。直接走人即可。

现在是市场经济,想免费白学技术的朋友就不用浪费车费了。如果随便看看就能学到技术的话。那蜈蚣养殖也未免太过简单了。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安居镇新生活超市后一百米

坐火车到达随州新火车站后,可直接打的士到安居镇新生活超市下车(四五十元左右) 打电话18971798940我来接

也可从新火车站打的士到圣宫饭店。(十元左右)转坐304路公汽(3元左右)安居镇下车。打电话18971798940我到车站来接。

蜈蚣种虫的选择标准如下:

种虫活体体长要达到十二厘米以上,虫体要求完整。无损伤,体色要油光水滑。光可鉴人,健康活跃。性情温驯。没有攻击性。数十上百条蜈蚣放一起,不得出现咬斗现象。以腹部饱满鼓胀,怀有幼仔为佳。

如果当地有野生正品药用蜈蚣,就不必跑到外地引种进行养殖,自己在家捕捉驯化野生蜈蚣即可。(这样即可达到无成本养殖。细心跟别人学习养殖技术,只要你有耐心,一定可获成功)如果你对这方面技术有需求。我们也提供全套捕捉及驯化技术。学会技术者在蜈蚣产出高峰期日捕捉量在产地可达数百条。驯化蜈蚣成功率也提高一倍以上。

野生蜈蚣活体攻击性极强。从野外抓回家后。身体带菌也很多。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驯化过程中,半年最终成活一般在五分之一左右。所以如果不是自己捕捉。而是采取购买方式的话。一定要注意核算成本。如果当地捕捉者要求高价提供活体蜈蚣的话。(一般捕捉者都是在捕到当时就把蜈蚣处死,或者去掉毒牙。这样的基本无法成活,因为活体野生蜈蚣攻击性强。两条放一容器就会有一条被吃掉。造成捕捉者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捕捉者一般不愿意捕捉活蜈蚣销售。除非价格提高一倍)还有很多捕捉者因为怕蜈蚣跑掉等各种原因。使用各种不适合的工具。用不恰当的力道对蜈蚣进行抓拿,导致蜈蚣内伤。这种人提供的活体蜈蚣。成活率连10%都无法达到,所以如果野生活体价格高于两元。(2*5=10元),这样算下来最终的购种成本就非常可怕了。所以自己不具备捕捉能力的朋友最好考虑直接购买优良驯化蜈蚣种虫。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成活及成功率。

如果是从异地直接购买大量野生活体。要跟对方讲好条件。必须保证一定的成活率。或者是死了可退换,或者是先付一部分钱。否则就有非常大的风险,有很多朋友购买野生活体。运到家就损伤过半,几天时间基本死亡的事情也是常有发生的。

蜈蚣的疾病:

蜈蚣养殖之中,疾病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黑斑病

黑斑病是蜈蚣养殖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病害。在夏季。会导致幼体蜈蚣大量死亡。有时成体蜈蚣也会因黑斑病的传染发生死亡。黑斑病症状请见图。此病可大规模传染。造成幼蜈蚣大量死亡。要重点防治。

二.腹胀病

腹胀病是蜈蚣养殖中第二大病害,一般春秋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食物不新鲜,导致消化困难所致。表现为蜈蚣突发性死亡。一般早上多见于水盘附近。腹部胀大,口中及尾部出水。剖开检查。腹内绿色恶臭。无传染性。【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三.咬伤

如果是引进养殖户的驯化蜈蚣种苗。一般咬伤比较少见,当然也偶有发生,在交配期和产卵前期,母蜈蚣有少量出现捕食咬斗的现象。均属正常现象。如果是使用本地野生蜈蚣苗。咬伤就是最大的一种损失了。蜈蚣咬伤有明显外伤。自行即可鉴别。

四.脱壳病

脱壳病是蜈蚣蜕皮期的一种主要常见疾病。是由于环境过干或过湿。导致蜈蚣蜕皮困难。蜕皮时间过长。体力衰竭而死。表现为蜕皮一半,蜈蚣死亡。无传染性

五.中毒

养殖过程中。有时买到毒药毒死的鱼。或者食物放置过久。变质后给蜈蚣食用。即可产生中毒症。表现为抽搐。然后死亡。一般无传染性。

六.螨虫病

螨虫病是由于养殖池过湿。导致养殖池中螨虫滋生。螨虫寄生于蜈蚣身上。会造成蜈蚣不安。如果螨虫过多。会造成蜈蚣消瘦死亡。见彩图

七.干枯病

蜈蚣养殖池湿度过小。导致蜈蚣体内水分被风干。死蜈蚣捡出时可直接作为蜈蚣干销售。

其他一些分支类小病在此略过。虽然蜈蚣的病害不多。但养殖中还是要细心观察,防微杜渐。这里只列出疾病种类和症状。具体预防控制方法。呵呵。我们收费提供。实际上朋友们来买种虫。为的也就是有人提供技术上的长期支持。否则。买来种虫后无

人指导。基本都是死亡的命运。我们对在我地购种五百条以上的客户都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蜈蚣养殖的天敌

一.老鼠

老鼠是蜈蚣养殖中最大的敌害。特别是冬眠期。老鼠会大量吃食冬眠中的蜈蚣。要想办法加以控制

二.鸟类

鸟类也非常爱吃蜈蚣。蜈蚣基本对鸟类无抵抗能力。家禽也是蜈蚣养殖的重要天敌之

一。要搞好管理。

三.蚂蚁

少量个别蚂蚁进入养殖池中,对蜈蚣影响不大。如果成群侵入。在蜈蚣池中做窝,就会攻击刚蜕皮的蜈蚣,产卵的母虫。所以对蚂蚁也要有所控制。

好了。讲了这么多。各位朋友应该对蜈蚣养殖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了吧。

当前蜈蚣养殖正处于关键时期。养殖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突破,(蜈蚣的驯化产卵及幼蜈蚣的饲养均也成功)。但又并不完全成熟。(每年成活率都不稳定。)我作为全国最大产区养殖多年的养殖户。立足于本地充足的资源。人力。市场及技术优势。可为各位有意挑战自我。准备进入蜈蚣养殖行业的朋友。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支持。当然,服务是有偿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朋友问我,关于有些公司免费供种。高价回收。那么去这些公司引种养殖不是包赚不赔。你们这些养殖户何必还要自己创业搞的那么辛苦。呵呵。对此我表示无语。在当今这种社会。实在人是有。但圣人估计是已经绝种了。真有那么好的事。会落在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身上吗。没听说过灶里能退出来柴的。如果你能真正不花一分钱把种虫带回家养殖。我才算你是真正的免费供种。而关于收购价格。我们讲。市场就是一块试金石。高于市场收购价格的购价格。都是虚假的幌子。最终都会以各种理由拒收养殖户的产品。你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场破碎的美梦罢了。我会在空间另行列出全国中药材市场分布情况。各位朋友可就近考察。目前我地大条商品蜈蚣收购价格为一元五一条。十五厘米以上规格。

目前社会上的养殖公司。基本都是倒卖驯化蜈蚣种苗的。花钱做点广告。把蜈蚣的利润吹得满天飞。几个连蜈蚣养殖基础知识都不懂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所谓的专家,实际上的养殖技术根本没有。真正的技术都是我们产地养殖户多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国内的药材市场。家养蜈蚣的比例占蜈蚣干品比例不到10%,养殖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而且都还不是真正完全成熟可靠。如果蜈蚣养殖真如那些公司所讲。一家年产几千万条。都是真正大面积养殖成功了。蜈蚣干品的价格还可能每年都节节攀升吗。恐怕早就和鸡猪市场一样。一年涨,三年跌了吧。那些自称规模很大的养殖公司。不过是一个空壳。面积巨大。里面大部分都是空空如也。

所以说各位有志进入蜈蚣养殖的朋友。要放开顾虑。不要担心什么我养出来到时市场饱和了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近十年来。蜈蚣一直都是上涨的行情,哪可能那么容易就饱和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钻研养殖技术。真正掌握蜈蚣养殖的技术知识,哪怕是不完全成熟的技术。一年赚十几万都不是难事。蜈蚣养殖目前正是合适的进入时期。机遇总是和风险并存的。真正等到蜈蚣养殖技术如果鸡猪一样成熟之时。恐怕也是蜈蚣养殖行情的下坡路的开始。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成为蜈蚣养殖中的先行者。我们在这里创业成功。赚取这行业真正的第一桶金。等到十年后蜈蚣养殖技术真完全成

篇五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人工养殖蜈蚣的方法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篇六 人工养殖蜈蚣技术
蜈蚣养殖技术

一、蜈蚣的简况

1、蜈蚣的主要药用价值

蜈蚣性湿,昧辛而咸,有毒,入县干经。成品微腥,并有特别刺鼻臭气。其功能祛风(熄风)、镇痉(定惊)、杀虫、解毒(攻毒)、散结、清肿。蜈蚣主治疮疡肿毒、恶血积聚、小儿惊风、角弓反张、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口噤、瘰疬、痔漏、白秃、风癣,还可治疗癞皮病、破伤风、百日咳、关节炎、慢性溃疡、多发性疖肿、急性乳腺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等,并可解虫毒、蛇毒,治汤伤、堕胎。随着医疗卫生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蜈蚣正被实验研究应用于肿瘤症方面的治疗。各地医疗和临床应用的实践证明,蜈蚣的药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也愈益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众多中医学著作中均有蜈蚣入药治病的记载。

2、蜈蚣药用的历史简况

(1)蜈蚣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的古籍中,有关蜈蚣的记载并不少见。早在周代已经开始编著的《尔雅》里,就有“蒺藜”、“即蛆”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蜈蚣的同物异名的文字记载。至周代春秋中叶,在《庄子》里又有“即蛆”、“甘带”的记载。这也是关于蜈蚣的同物异名的记载。

蜈蚣,这个迄今通用的动物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的《广雅》里,该书指出:“即蛆吴公也”。后来“吴公”的字形为表明其属于虫类的缘故,便加上“虫”字偏旁。

“吴公”名称的由来,可以引用《名知别录》中关于“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的记载作为依据,推测它是由于蜈蚣产于大吴川谷而得名。《埤雅广要》里有蜈蚣“今谷谓之百足”的记载。“百足”作为

药用蜈蚣的别名,经常用于今日的中药汤剂中。拉丁文中的“百足”是泛指地蜈蚣、蜈蚣、石蜈蚣和蚰蜒(即钱串)4大类群的统称,而药用的“百足”,只是特指已入中药方剂的蜈蚣属的若干大型种类。

(2)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中国药典,共包括365味动、植物中药。蜈蚣药是其中之一。可见蜈蚣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南梁时代的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作过整理和增广,并把药用蜈蚣的产地和性状作了较精确的记载:“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于腐烂积草处。” 李时珍曾经赞赏《蜀本草》是一部精辟的著作,并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价值的话:“蜀图曰:(蜈蚣)生山南川谷及出襄、邓、邓随、唐等州土石间。上述的“山南”系沿袭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区,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内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以南,河南省的北岭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内便阁以南和广西境内丘陵山地,迄今仍是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

金头红脚的产地——京口,或指丹徒(今日镇江),或指京江(今日之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这两个可能性的解说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矛盾。茅山至今沿未更名,也是当时陶氏隐居的地方,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对蜈蚣的金头红脚和栖息环境做过调查。陶弘景在《本草集著》序言中提到当时药店里把黄脚蜈蚣做成红脚蜈蚣的伪品。这位亲自采药的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里指出,“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以火炙令红当之,非真也。以黄脚的蜈蚣假冒红脚的伪造方法,或是以朱砂涂红,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显红色。在《本昔集著》也提到红脚蜈蚣为上品,黄脚蜈蚣次之。

(3)有关药用蜈蚣采集与经营管理的记述

在前面介绍药用蜈蚣历史产地的有关古籍中,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记载。在采集月份上当然是指农历,即公历的八九月份。还没有提

到其他的采集时间和初步加工方法。在浙江省的明、清两代编篡的地方志——《岱山镇志》里曾经有如下的记载:“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卖与收客,用火焙干,装往甬江转卖与药行内。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

这段历史资料表明,药用蜈蚣的采捕季节与前者不同。现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其中也大致辞说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产量。在浙江省《岱山县志》里,另有蜈蚣栖息地人工经营管理的可贵资料,现摘录如下:“案《昌国典永》去: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耳。”这里所说的磨心岭,是指岱山镇内的有名山头。当地人“种蜈蚣以为田”的意思,是说他们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对这块地内的蜈蚣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者以改善生态条件、给予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待到应时季节采收,卖给药商获取报酬,以为生计。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的养殖。

(4)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的状况

蜈蚣与全蝎、蛇、蟾蜍、蜘蛛被谷称为“中华五毒”,是我国传统的五味有毒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古今医药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药物。第年各大医药公司都大量收购蜈蚣干品,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随着需要量的增加,药用蜈蚣的采集、养殖与加工有了相应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包括蜈蚣的栖息地)日趋就农田、鱼塘、公路或居民点。这样,药用蜈蚣的栖息地及其产量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重视保护自然资源,注意充分利用剩余的边缘地带,加强管理,开展人工养殖,可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蜈蚣自然资源的目的。

3、蜈蚣的一般生活习性

蜈蚣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成堆的树叶、杂草和腐木等阴暗

处,夜间出来活动。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喜食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黄粉虫、蝗虫、蟑螂、金龟子、绳类以及这些昆虫的卵和蛹。当蜈蚣食物不足时,也吃少量植物嫩叶或瓜果蔬菜。它的行动敏捷,不时摆动着伸向前方的触角寻找食物。当触角碰到它所要捕获食物时,便猛扑上去,用它的身体前部的几只脚和带有毒腺的颚足紧紧钳住,并把捕获物麻痹,然后咬破被捕获物身体的松软部份,食尽其血肉部份。蜈蚣食量较大,每次进食为其身体的5/1到5/3左右。每年秋未冬初时,蜈蚣常结伴蛰居于向阳避风、少土多石的地下进行冬眠。到翌年惊蛰后,蜈蚣逐渐向外移动,爬到地南进行觅食。

昼伏夜出是蜈蚣的主要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它们的体形和行动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种密切的关系,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某一种类对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是由于它们在种系发育过程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蜈蚣窄长而扁平的体形,能潜入横向狭窄的空隙间进行活动,它们的扁平的头部和毒颚,也能在异常局限的空间内捕获猎物。不过,它们在迅速急行时,窄长的身体由于左右摆动而引起偏离前 进的目标,这使蜈蚣对猎物的攻击不够准确和迅速,而且易于受到敌害的攻击。因此,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在外出活动时,触角是有效的感受器,而毒颚则是有力的捕食和防御的武器。

(1)扫除习性

蜈蚣的扫除习性,又称“化装作业”。药用蜈蚣只有4对很小的单眼,不能对外界物体形成图像;它感受外界的刺激主要依靠头前部的1对细长的触角。在饲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经常扫除这对灵敏的触角。

当蜈蚣颚肢接受自行弯曲的某一支触角,进入第一和第二小颚时,由第二小颚的末节把它执住;这时触角开始由近侧向远端滑动,同时第一小颚的基节突起和端肢也协同活动,并分泌唾腺液,以供其扫除的需要。蜈蚣之所以能起扫除作用。是因为它有钩状细毛的毛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3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