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篇一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人为地传播植物免疫性病虫,保护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的安全。近些年,我国一些稻区病虫害流行,甚至成灾,已严重危害到水稻生产安全。因此,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对外检疫又分为进口检疫和出口检疫。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随植物及其产品输入国内尚未发现或有发现但分布不广的植物检疫对象,以保障国内农业生产的安全。国内检疫是防止国内已有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从已发生的地区蔓延扩散。

  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可人为地随种子、苗木、植物产品和包装物等运输,远距离传播的且有危险性的病、虫和杂草。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完善耕作制度,选用抗病品种,开展健身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以病虫害防治为目的的稻田生态系,是由水稻(寄主)、病虫害和环境因素(生物和非生物的)3个最基本的要素组成,寄主是病虫害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物质基础,又是病虫的栖息场所,在稻田生态系中和病虫害互为环境条件,同时两者又受到周围环境共同的影响,当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发生时,就会形成病虫害的猖獗,病害流行,否则病虫发生就会受到抑制。

  农业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念出发,以水稻增产为中心,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来创造有利于水稻生产和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密度以下。

  农业防治采用的各种措施除直接杀灭病虫害外,主要是恶化病虫害的营养条件和生态环境,调节益害比,压低病虫基数,抑制其繁殖和侵染。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杀灭病虫草害,其特点是杀灭速度快、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地域和季节局限,适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的优点。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是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防治大生态区有可能暴发的重要病、虫、草害时,有重要作用。但大量使用农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环境污染、生物抗性产生、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畜中毒、农药残留污染、作物产生药害以及农业成本增加,甚至农药产品寿命缩短等。因此,农药使用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必须安全用药,对症用药,适期用药,合理用药,禁用或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以较少的防治成本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 以达到压低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有时对某些病虫害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生物防治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防治措施,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及开展稻鸭共育、鱼稻共生及昆虫诱剂等防治病虫。

  利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白缰菌防治水稻螟虫;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用青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等。还可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如鸟禽类、爬行类、两栖类,推广稻田养鸭可有效控制稻飞虱、纹枯病以及农田草害。因此要保护利用有益生物,使其在农业生态系中发挥防治病虫的作用。

  

  五、物理机械防治

  

  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温、湿度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方法。防治水稻虫害比较有效的物理方法就是大面积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用光源20瓦的黑光灯,波长为3 650埃,灯四周加高压电网,能有效诱杀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试验证明,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在一个代次,平均诱杀二化螟成虫432头。

  

  六、结语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中,要从稻田生态系出发,协调运用综合技术,实施植物检疫,限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和危害;开展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种植抗性品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恶化病虫害的发生环境条件,增强水稻植株抗病虫能力,实现有效避害;推广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制剂,保护田间天敌,利用天敌生物御害;开展灯光诱杀,应用物理技术控害,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现水稻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安全的防治目标。

篇二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浅议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病虫草害逐年加重,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水稻的害虫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水稻螟虫等,主要病害有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等。随着耕作制度的复杂化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如水稻跗线螨、颖枯病等。二化螟、台湾稻螟、大螟等螟虫、剃枝虫、稻黑蝽、稻蝗、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病毒病(如瘤矮病、黄矮病等)在部份地区也常发生为害。

  一、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

  以微生物治病,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杀螟杆菌、杀虫细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以虫治虫,利用农田蜘蛛(小黑蛛、日本长脚蛛、卷叶刺足蛛、拟环纹狼蛛、水狼蛛、三突花蛛)等。

  2、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种子消毒,可选用浸种灵浸种消毒,能有效预防、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传染病害;适时播种,改进播种方法达到避病的目的;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烧毁病稻草可减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春耕浇水时打捞浪渣,可以消灭纹枯病菌核,病少初侵染源。

  3、物理防治

  人工捕捉,采摘卵块、拔除桔心团、诱集或诱杀;筛选种子,去除病粒;采用晒种也可以减少病菌侵入。

  4、化学防治

  对症下药、适时施药、合理用药;坚持使用无公害农药,尽量避免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科学施药,选用新型的喷雾器,采取低容量喷雾,提倡农药合理的混配、轮用。

  二、水稻虫害防治措施

  1、稻纵卷叶螟

  重点防治主害代。在低龄幼虫期,每百丛水稻有初卷小虫苞15个-20个,或穗期每百丛有虫20头时施药。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毫升-20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72毫升,任选—种,对水60千克72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

  2、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3、水稻螟虫

  重点要抓好2代2化螟和部分地区的2代3化螟的防治,并以水稻处于孕穗到齐穗以前的稻田为重点。亩用5%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1.5千克撒施,也可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毫升-200毫升,或25%杀虫双水剂100毫升加BT乳剂10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60千克-75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三、水稻病害防治措施

  1、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2、白叶枯病

  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稻黄单胞水稻致病变种。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和水孔浸入。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病菌的发育适温26℃-30℃,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台风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种上迅速扩散。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3、稻曲病:

  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一般在水稻开发至乳熟期发病,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农业防治:选用较抗病品种,适当疏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疏抛,培育强壮的有效穗;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在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亩用20%瘟曲灵50克喷雾,若水稻抽穗期遇长期阴雨天,则在始穗期再用药1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4、稻曲病:

  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一般在水稻开发至乳熟期发病,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农业防治:选用较抗病品种,适当疏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疏抛,培育强壮的有效穗;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药剂防治:在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亩用20%瘟曲灵50克喷雾,若水稻抽穗期遇长期阴雨天,则在始穗期再用药1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篇三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篇四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调查分析了2004年花溪区黔陶乡谷洒村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的发生与为害以及预测预报,并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拟定出一套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以期为经济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指导。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03-02

目前,危害水稻的各种病害达260多种,造成威胁十分严重的病虫害达30多种。然而,随着水稻种植面积连年扩展,耕作制度的合理改革,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逐步更新,特别是杂交水稻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推广以及化学速效肥料、高效低毒农药使用量的成倍增加、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稻的各种病虫害都发生了相应变化。花溪区黔陶乡位于贵阳市南部,与龙里、惠水交界,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为喀斯特地貌,中低山峡谷,地面起伏大,自然形成2个小气候。一些水稻病虫害在当地发生相当严重,在对当地水稻病虫害的系统调查中,发现花溪区黔陶乡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曲病、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为了确保水稻的丰产稳产,必须进行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调查方法及数据

1.1稻曲病发生情况调查

篇五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篇六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篇七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一、主要病害

1.水稻稻瘟病

1.1发病原因

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等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1.2发病特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水稻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1.3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种子处理,1%的石灰水浸种或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24小时催芽,然后将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500的比例兑好,将稻秧浸入药液中30s后取出栽插。对水稻叶瘟病可以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喷洒。

2.水稻纹枯病

2.1发病原因

稻秧密植、氮肥施用过量以及稻田灌水过多、过频是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呈现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斑块。多在分蘖盛期和末期至抽穗期发病,其中抽穗期前后发病最为猛烈,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叶子,严重时可危害穗部以及茎秆部。

2.3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防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种植的时候基肥要施足,抽穗时要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以及锌肥的配合施用。施药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拔节期以后、抽穗期以前。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 mL/hm2,对水750~1050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孕穗至齐穗期是水稻纹枯病的重点防治时期,应在稻株的中下部喷施药剂。

3.水稻条纹叶枯病

3.1发病原因

灰飞虱传播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2发病特点

水稻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发病早的植株会枯死,发病迟的则抽穗不良,病株分蘖减少。

3.3防治方法【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及时清理秧田、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当发现发病可用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10%加吡虫啉300 g/hm2防治。

二、主要虫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1.水稻螟虫

1.1害虫特征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1.2危害症状

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白穗。

1.3防治方法

用13.5%钻心炮乳油1350 mL/hm2或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喷雾。

2.稻飞虱

2.1害虫特征

俗称“蜢子”,白背飞虱及褐飞虱比较常见。

2.2危害症状

白背飞虱以危害水稻的前期生

长为主,而褐飞虱则主要危害水稻的后期生长。

2.3防治方法

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以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250 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 kg/hm2撒施。

3.稻纵卷叶螟

3.1害虫特征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入迁,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3.2危害症状

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3.3防治方法

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3代在6月20日左右。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4.钻心虫

4.1害虫特征

钻心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3种,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4.2危害症状

幼虫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期蛀入植株内取食,造成水稻枯心、枯穗。

4.3防治方法

可用25%杀虫双水剂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或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kg/hm2拌细土撒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3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