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篇一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农广天地]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环节,从铺底土、浇水、播种到覆土,均采用自动化流水线。这项技术,用工少,工效高,育秧成本低,播种质量好,为培育壮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为大家介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一、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1 、机插水稻育秧准备工作 

  1) 选好机插品种 根据水稻机插栽培生育期相对传统手栽秧较短的特点,应选择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的品种。一般杂交中籼稻应选择生育期140d左右组合,如:“丰两优香1”、“徽两优6号”、“皖稻181”等,中粳稻选择生育期145d以内的品种,如:“宁粳4号”、“盐稻10”等。每667m2大田备杂交中籼稻种1~1.5kg、常规中籼稻种2~2.5kg、粳稻种3~3.5kg。 

  2) 育秧工厂建设 建设一个服务能力133.3hm2的标准化育秧工厂需要建设育秧车间200m2、育秧钢架大棚1.33hm2,购置播种流水线1条、高速插秧机4台,软(硬)盘5万只。 

  3) 床土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园地、经过培肥的旱地或稻田表层土,重粘土、沙土不宜做床土,当季使用过除草剂的旱茬地禁做床土。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壤,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土壤应经过培肥熟化。床土培肥应在育秧前30d完成,且禁止施用草木灰,取土地块每667m2匀施45%(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施后机旋耕1遍,取表土进行过筛(筛孔径8~10mm),堆制并覆农膜堆闷30d以上至床土熟化(消除各类杂草及病虫)。也可使用旱秧壮秧剂代替,育秧时每100kg细土匀拌0.5~0.8kg旱秧壮秧剂,随拌随用。每张秧盘备合格床土3.5kg左右。 

  4 )秧盘准备  粳稻每667m2大田备软盘或硬盘28~30张、常规中籼稻备24~26张、杂交中籼稻备18~22张。 

  5 )精作苗床  播种前15d左右精作秧板,秧板宽1.4m,秧沟宽0.25m、深0.15m,四周开围沟宽0.3m、深0.2m,确保水系畅通,播种时板面湿润、沉实。秧田与大田比例:粳稻为1∶100、籼稻为1∶150。 

  2、机插水稻培育壮秧 

  1) 安排好播种期  机插育秧播种密度高,秧龄弹性小,为避免超龄栽插,应科学安排好播种期。可根据前茬腾茬时间,按照15~20d秧龄倒推安排播种期。在适宜播期范围内,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条件实施分期播种,以保证秧苗适龄移栽。沿淮地区一般应于5月18日至5月25日分批育秧。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应进行晒种、脱芒、选种和浸种处理。催芽前粳稻用咪鲜胺4 000~5 000倍液浸种48h,常规中籼稻浸种36~48h、杂交稻浸种24~36h,而后催芽至露白,稍加晾干,每1kg稻种用60%吡虫啉10mL兑水10mL配成溶液拌种预防恶苗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稻蓟马、灰飞虱等。 

  3) 播种育秧  硬盘底土厚控制在2~2.5cm,洒水洇透底土;粳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20~150g、常规中籼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00~120g、中籼杂交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80~100g,播后覆土0.5cm,以盖没芽谷为准。播种后进行叠盘暗化,选择生产车间一角将种盘每20只1叠,码放整齐,然后用农膜盖实至出苗1cm左右。

  3、机插水稻苗床管理  

  秧田期水分管理应以床土或盘土湿润为主,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苗床缺水时灌平沟水;移栽前2~3d排水,控湿炼苗,促进秧苗盘根,增加秧块拉力,便于卷秧与机插。 

  1)秧田期有缺肥症状时,每667m2苗床用尿素5kg兑水500kg于傍晚浇施或洒施,施后并洒1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可用1%尿素液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2) 播种盖土后出苗前每667m2用33%二甲戊灵150~200mL或42%丁噁乳油100~150g均匀喷雾防除杂草;苗瘟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进行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每667m2用25%吡蚜酮20g加48%毒死蜱50mL防治,二化螟等螟虫每667m2用10%稻腾悬浮剂30mL兑水30kg均匀喷雾。  

  3)立苗:立苗期保温保湿,一般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以避免苗床积水。 

  4)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时揭膜通风换气。揭膜换气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秧厢太长的可适当在中间开小天窗换气;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应及时通风换气来改善膜内环境,降低膜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则应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要盖膜护苗。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或叶龄在2.5叶左右时,应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要分步、分次进行,由少到全部的揭膜,坚持揭膜前必须浇透水。全部揭膜后要做到膜不离田,以防止寒潮死苗。 

  4、机插水稻育秧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的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软(硬)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以2~3层为宜进行运输

  二、水稻大田机插稻育配套技术  

  1、 整平沉实土壤机插秧苗小,对大田整地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cm,保证栽秧后寸水棵棵到。田内无残茬,田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沙质土整地后沉实1d左右,壤土及粘土沉实2~3d,达到泥水分清后机插,以保证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2、 提高栽插质量 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深度以秧块表土面不低于田面1.5cm为宜,栽插时保持1~2cm“泥皮水”,以保护秧苗,减少机具行走阻力。插秧机手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田间作业时要直线行进,利用好划印器,保证换趟后邻接行距与标准行距一致;行进中遇卡苗时及时停机处理,确保漏插率和伤秧率在5%以下,相对均匀度在85%以上。若出现连续缺穴3穴以上时,应进行人工补苗。

篇二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

  [农广天地]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水稻机械化种植包括机插秧、机直播、机抛秧等。本片向您介绍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一、插秧机的正确使用 

  1启动方法 

  在启动前,先检查燃油和机油是否充足,加油时附近不能有明火。检查无误后,将燃油开关移到开的位置。将变速杆移到“中立”位置,启动开关移到运转位置。然后拉出节气门手柄。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调整到分离状态,并将油门手柄调整到中间位置。接着,拉动启动绳,启动发动机,将风门推回。机器就可以运转了。 

  2.行走注意事项 

  行走时要根据路面情况选择合适挡位,慢慢加油同时接合总离合器,严禁不停车换挡,不能强行挂挡。往大田行走时,为避免颠簸,可以将变速杆移到插秧档,缓慢移动机器。过水渠时应当注意不要让排气筒进水,避免损坏发动机。 

  3.作业方法 

  装秧苗之前,先将变速手柄移到“中立”位置,将主离合器移到“合”的位置,栽插离合器移到“栽插”位置,使载秧台移动至轨道的最左端或最右端,在纵向传送轮运转后,立刻将栽插离合器手柄移到“固定”位置,将主离合器手柄移到“离”的位置。用取苗板将秧苗整齐地装在载秧台上,调整插秧深浅度调节手柄到合适位置。再分别将限速挡块和变速手柄移到“栽插”位置,栽插离合器手柄移到“下降”位置,主离合器手柄移到“合”位置,栽插离合器手柄移到“栽插”位置,就可以开始插秧了。 

  插秧时在预备秧苗支架上再准备几盘备用秧苗,以便及时补给秧苗。插秧时要注意保持秧苗有一定的水分,使秧苗容易下滑,如果秧苗太干燥,可以适当洒点水。还需要注意一点,插秧时为了保持行距一致,必须对准邻接秧苗或田埂展开侧划行器,一般调整到30厘米就可以了。行进10厘米左右插秧作业后,将主离合器移到“离”的位置停止行走,检查已经栽插的秧苗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必须对机器进行相应调整后再继续作业。 

  4.作业路线注意事项 

  田间作业时,一定要先勘察好地形,根据田块形状、大小,规划好作业时行走路线,尽量减少后期人工补秧面积。然后有效完成插秧作业。一般都是在田块四周空出一个插秧机位的地方方便插秧机调头,最后转一圈收尾。 

  5.秧苗补给方法 

  补给秧苗时,将主离合器移到“离”位置,栽插离合器移到“固定”位置。然后将预备秧苗支架上备用秧苗缓慢放人载秧台,放置秧苗时,必须要和剩余秧苗衔接好,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在一起,秧苗补给结束后将预备秧苗支架向前推回,继续作业。一般每667米2大概需要20盘秧苗,根据地块大小,准备好适当的备用秧苗,可以提高插秧的效率。 

  二、插秧机的调整 

  1.株距调整 

  株距有5档可调,分别为12、14、16、18、21厘米。大部分都是采用14厘米和16厘米株距。也可以根据土地实际情况调整。 

  2.取苗量调整 

  取苗量的调整有7-17毫米9档可调,一般调整到每穴5株左右。调整方法:先调节横向送秧量手柄来调节取苗量多少,从而改变每穴株数:手柄位置每调整1档,就改变取苗量1毫米:在固定好横向送秧量手柄的档位后,再调整纵向取秧量,以保证每穴合理秧苗数。 

  3.插秧深浅度调整 

  插秧深浅度的周整共分5档(0.7-3.7厘米),插秧深度大部分采取2-3厘米,如果5个档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进一步调整3个浮舟后面的安装插销孔位置。安装插销孔有3个档位可以调整,必须3个浮舟调整一致。 

  4.车轮深度调整 

  1人将插秧机机体升到最高位置,中央浮舟前面着地,将要调整的车轮一侧插秧机转向把手推起,使需要调整的一侧的车轮离开地面,另1个人调整插销的位置。插销调整到标准位置,适用于耕田深度5-30厘米;插销调整到深田位置,适用于耕田深度为18-40厘米,插销调整到超深田位置,适用于耕田深度为20—45厘米。 

  5.插秧爪在取苗口居中间隙的调整 

  取苗口的标准间隙为左右2.5毫米,间隙不对时,要及时调整。方法如下:取下插秧臂曲柄臂的楔形销,敲击插秧臂使插秧爪在取苗口居中间隙达到标准。 

  三、维护与保养

  插秧机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维护和保养,如果您能做好,不但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还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及延长插秧机的使用寿命。可按照下面介绍的方法对插秧机进行正确的日常保养。

  1、发动机机油的更换:打开前机盖,旋开机油汁,松开放油螺栓,在热机状态下将机油排放干净。排放完毕后,上紧放油螺栓,加注新机油,机油加到机油汁上、下刻度线中间位置,每天必须检查发动机机油油量。第一次20小时更换,以后每隔50小时更换。

  2、齿轮箱油的更换:必须运转热机下才能放油。旋开注油塞,松开检油螺栓,松开放油螺栓放出齿轮油。排放干净后,拧紧放油螺栓。把机器放平后,再在注油口处加入干净的齿轮油,直到螺栓口处出油为止。

   3、驱动链轮箱的加油:把机体前端提高,松开侧浮板支架,取出油封,注入300ml齿轮油,装好油封,正确固定好侧浮板支架。(字幕--两侧驱动链轮箱加油方法相同。)

  4、插植部传动箱的加油:打开三个注油塞,每个注油口加注1:1混合的黄油和机油约0.2L,每3-5天加入一次。

   5、侧支架和每个插植臂同样也要加入0.2升1:1混合的黄油和机油。每天加入一次。

   6、摇动曲柄销需要注入黄油,四个摇动曲柄销的加油方法一致。

  7、新机器凡是有黄色标识的地方就要抹上黄油,尤其注意的是:

  a、导轨滑块处  b、棘轮处  c、上导轨处  d、油压阀臂运转部 

  e、主浮板支架连接处及油压仿形  f、各黄色标识处

   8、每天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将插秧机用水清洗干净,以利于第二天作业。

   9、每天应该检查是否有螺栓松动或丢掉的,如有应当及时补充,防止影响其他部件的使用。

  如果机器长期不用,除了按照日常保养操作外,还应该进行以下的入库维修保养。

  1、发动机在中速运转状态下,用水清洗,应完全清除污物。清洗后不要立即停止运转,而要继续转2-3分钟。(字幕-注意以免水进入空气滤清器内)

   2、打开前机盖,关闭燃油滤清器,松开油管放油,排放完毕后安装好油管,松开汽化器的放油螺栓,应完全放出汽化器内的汽油,以免汽化器内氧化、生锈和堵塞。

  3、为了防止汽缸内壁和气门生锈,打开火花塞,往火化塞孔注入新机油20ml左右后,检查火花塞,如有积碳,用砂纸清除,将电极间隙调整在0.6-0.7mm毫米即可,安装好火花塞,将启动器拉动10转左右;安装好前机罩。

  4、连接主离合器,缓慢的拉动反冲式启动器,并在有压缩感觉的位置停下来。

  5、为了延长插植臂内压弹簧的寿命,插植叉应放在最下面的位置(压出苗的状态)时保管。

  6、主离合器手柄和插植离合器手柄为“断开”,油压手柄“下降”、信号灯开关为“停止”状态下保管。

   7、清洗干净的插秧机应罩上机罩,并存放在灰尘、潮气少,无直射阳光的场所,防止风吹雨淋、阳光暴晒。

篇三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

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置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 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2、效率高且稳定 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有良好的液压仿形系统,田间作业稳定。

3、灵活适用 插秧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二)机插秧优势

1、高产稳产 根据我省2008-2010年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对比实验结果,机插秧比洗插秧相比平均亩增40kg。机插秧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宽行密株,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中后期阳光分布和成穗率提高;二是带土和立苗移栽,秧苗入泥浅,能早生快发,有利于增多有效穗;三是规格插秧,有利于农事操作,也减少了杂草滋生。

2、作业效率高 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40~50亩,远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定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季节保进度,省工节本增效。这样,社会效益也明显,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调运了农民种稻

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有助标准化农业发展 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社会化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开辟了农村新职业,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机插秧育苗是机插秧成功与高产的关键,机插秧播种密度大,秧苗个体空间有限,壮秧难,标准要求高。只能按照生产要求,不失时机的培育足够壮秧。

(一)机插秧壮秧标准

1、个体标准 机插秧壮苗指标是:秧龄15~20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7公分,单株绿叶2.5叶、白根数10条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

2、群体标准 插秧机秧块标准为58㎝×28㎝×2㎝,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不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盘育秧的填满盘即可,双膜育秧的在起秧时通过规格切块来保证,秧块厚度2~

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杂交稻每cm2成苗1~2株,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因此,在育秧期要注重根系的培育。

(二)育秧方式

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四种,即双膜泥浆育秧、软盘营养泥育秧、大棚育秧和铲秧育秧,目前我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双膜泥浆、软盘营养泥和硬盘(大棚)育秧等三种。

1、软盘营养泥育秧 是我省最普及的育秧方式,用专用软盘(58×28×2.5㎝)上铺放2~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2.5㎝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覆膜保温的育苗方式。其秧块标准,成秧率和利用率高。

2、双膜泥浆育秧 指在秧板上铺有孔地膜代替秧盘,再铺放2-2.5㎝泥浆澄实后播种后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其特点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节本简单。目前主要是我省湘南一带用的较多。

3、大棚硬盘育秧 在硬盘内铺放2~2.5㎝厚的营养土或基质,播种后移至秧田覆膜或采用大棚进行保温的育秧方式。主要是用在城郊等经济发达地点及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它既可以铺放在田间秧板上,也能铺放在场院等平地上。

(三)备足搭配好品种

双季稻区必须充分考虑晚稻安全齐穗、避开寒露风和不老秧等合理搭配机插秧早晚稻品种,建议早稻特早—晚稻迟熟,早稻中熟—晚稻中熟。每亩大田用种优质杂交早稻2.5kg,中、晚稻2~2.5kg。常规稻5~6kg。双膜育秧的由于要切边用种量稍大,大户则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

(四)适时播种

机插秧播种密度高,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的薄土层中,掌握不超秧龄十分重要。机插秧对播种期安排较为严格,要求我们坚持适期播种,根据大田茬口、大田耕整、沉实时间,按照秧龄15~18天推算播种期,晚稻必须按照品种安全齐穗期倒推,并兼顾早稻成熟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如果面积大要根据插秧进度,适时播种和收获前茬作物。

(五)播前准备

1、营养土(泥)准备 ⑴取土,取土要求严格,选择经过筛的菜园土、耕作熟化旱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土细土等,不能选用近期使用过含除草剂的田土。时间是在先年冬天进行,每亩大田须准备床土120kg。⑵调制培肥,建议用壮秧营养剂培肥法。在细土过筛后,每100kg细土(也就是1亩大田)拌1袋(0.8~1.6斤)壮秧营养剂(含多种微量元素、消毒剂及活性物质),拌匀即可,可以起到培肥、调酸、助壮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和快

捷。营养土另有成品育秧基质,向生产厂家购买直接使用。

2、备秧田 选土壤粘性好、肥沃、排灌方便、无石砾杂草、形状规格、运秧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大田作为秧田,机械化播种的要通电。秧苗与大田比例为1:70-80为宜,每亩大田需4~6m2秧厢面积。在做秧厢前一周用旋耕机旋耕,每亩施复合肥30kg,浸泡2天后再打一遍耙平澄浆2天让其自然落干再按厢宽1.7米、沟宽0.3~0.4米做厢,并精整厢面。对双膜软盘泥浆育秧的秧沟泥根据秧田肥力可适放少量壮秧剂,每亩秧田5kg(10包),人工搅拌耙烂后备用。

3、备盘备物

(1)软盘育秧:每亩大田25-32张,常规稻32张,杂交稻25~28张,宽2米农膜4-5米,其它材料如竹弓、泥抹子、桶子等。

(2))。双膜育秧:每亩大田准备1.5米宽地膜和2米宽盖膜各4米,打孔器、桶、秧刀架和秧刀各1个, 4m×1.2m×2㎝的木质框架,木制泥抹子(70×20×1.5㎝)2个,拉绳2根,长2.2米竹弓若干(按每间隔0.8米计数)。

(3)硬盘大棚育秧:每亩大田秧盘常规稻32张,杂交稻25-28张,水稻播种流水线,根据经济条件选用大棚保温。

4、备壮芽 常规稻种子浸种前晒种1~2天,杂交稻种子摊晾通气;坚持消毒浸种,保温催芽。使芽子达到“齐、快、匀、壮”,即2~3天发芽率90%,均匀整齐。手播芽谷要求根长达谷粒长度的1/3,芽长为1/5-1/4。采用机械播种的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

(六)精细播种

1、软盘营养泥育秧 ⑴摆盘:将软盘横排成2行,紧密整齐摆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全,忌有水放盘。⑵填营养泥:播种前1-2天将秧田厢沟捣成泥浆,按每亩大田所需壮秧剂与泥浆充分混合,再将营养泥灌满秧盘并刮平,泥厚以2~2.5㎝为宜。⑶均匀播种,在澄实刮平后秧盘按每盘播种常规稻120~150克,杂交稻100~120克。⑷拱棚盖膜。

2、双膜泥浆育秧 ⑴底膜打孔:在秧板上铺放好用打孔器打好孔(孔距2×2㎝,孔径0.3㎝)的底膜,(孔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秧根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甚至不能形成秧块。)拉好绳子平放框架。⑵去杂除草:清除杂草、石块或杂质,将壮秧剂均匀撒入泥沟中(每亩秧田使用壮秧剂5kg左右)再把沟泥放入木框中,用泥烫子沿木框边缘反复抹平,同时开好秧沟。⑶均匀播种:分厢过秤均匀播种,每平方米播芽谷常规稻960~1100克,杂交稻680~720克,若播种量减少很难育出毯状秧苗,机插时就会出现漏蔸。⑷拱棚盖膜。

3、机械化育秧 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四道工序。采用机械播种时一般用硬盘进行,盘排列同软盘营养泥育秧。直接用硬盘播种的,既可置于田间秧板上,也可平铺于大棚温室。

(七)秧田期管理

1、高温高湿促全苗 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要拱棚严盖膜,保持膜内温度28-35℃、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立针一轰而齐。

2、及时通风换气 早稻播种后3~4天一般能正常竖针齐苗,应及时通风换气,改善膜内环境,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在换气原则是:晴天傍晚和阴天上午揭两头,秧厢太长的可适当在中间开小天窗换气。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或叶龄3叶左右时,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分步分次进行,由少到全部的揭膜,坚持揭膜前必须灌水或浇透水。

3、科学管水 早中稻秧田前期以秧田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补水方法,秧田集中的可灌平沟水,小面积可早晚洒水。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过湿影响起秧和机插。晚稻秧苗在一叶一心前管水同上,一叶一心后一般采取下午傍晚时灌跑马水,不要浅水上秧厢,否则会高温煮苗,也不能不能过干,否则盘内秧块易开坼,难以育出毯状秧苗。

4、适时追肥 秧田期用过壮秧剂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如果床土没有培肥或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叶色较淡,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亩秧田可施用尿素4kg薄水匀施或兑水500kg浇施,秧田面积小的可每10米秧厢用尿素150克兑水15kg洒施,也可以每亩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10担加水20担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天的傍晚施肥1次送嫁肥,亩秧田用5kg尿素兑水500kg傍晚浇施。

5、病虫防治 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绵腐病、纹枯病、苗瘟、黑矮病、稻蓟马、稻飞虱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及时对症用药防治。早稻坚持施用壮秧剂,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秧田用1000倍液敌克松或2000倍速咪酰胺泼浇,防烂秧死苗。晚稻播种前对秧田用施呋喃丹消毒或用吡虫啉等抖种,以防治害虫。机插前坚持喷好送嫁药。

6、秧苗调控 中晚稻秧龄极有可能超过20天,用15%多效唑,或5%烯效唑1000倍液喷施,或按1%的烯效唑拌芽播种,达到控高壮秧目的。

(八)、应急处理

1、秧田期大小苗 ⑴播种盖土不匀或营养泥没澄实,土(泥)厚处造成闷种,导致出苗相对慢,生长滞后。⑵贴膏药。盖膜期间遇雨未及时排除,影响秧苗生长。⑶秧厢不平,相对高处上水时灌不到水,处于缺水状态,生长缓慢。解决办法就是保证板面平直,盖土要均匀,雨后及时清除积水等。

2、秧苗不匀 ⑴播种不匀,密度大处苗高苗弱;⑵肥、药害和灼伤;⑶薄膜贴膏药;⑷病害死苗(绵腐、青枯、立枯,多发生在三叶期前后;)。

3、青(黄)枯死苗 机插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较差,抗逆性弱,特别在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而造成秧苗失水而死,是急性生理性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开始萎蔫呈筒壮,然后整株死亡,死后叶色为暗绿色(青枯),但秧苗基部不易拉断,根似水烫状。黄枯死苗既有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发生的死苗,为慢性生理性病害,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基,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死亡,基部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易拉断。也有绵腐病发生造成的病原性病害。

主要预防措施:在秧田期遇低温寒流时,要盖严膜,加强保温覆盖。若持续湿冷天气持,需要在秧田水温、土温和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适应晴好天气。切切不能在天转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绵腐病发生时,喷施咪酰胺、敌克松和恶霉灵等药剂防治。

(九)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软(硬)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双膜育秧在起秧前首先要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规格,为确保秧块尺寸,事先应制作方格模,可用长柄刀垂直切割,切块后一般将秧块卷起,进行运输。

篇四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12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

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53.2%。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臵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 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2、效率高且稳定 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有良好的液压仿形系统,田间作业稳定。

3、灵活适用 插秧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

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二)机插秧优势

1、高产稳产 根据我省2008-2010年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对比实验结果,机插秧比洗插秧相比平均亩增40kg。机插秧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宽行密株,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中后期阳光分布和成穗率提高;二是带土和立苗移栽,秧苗入泥浅,能早生快发,有利于增多有效穗;三是规格插秧,有利于农事操作,也减少了杂草滋生。

2、作业效率高 一般手扶式插秧机每天栽插面积15~20亩,乘座式40~50亩,远远高于人工栽插效率。并且机械水田作业稳定性好、易操作,有利于抢季节保进度,省工节本增效。这样,社会效益也明显,以机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减轻了栽插劳动强度,调运了农民种稻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有助标准化农业发展 以插秧机为载体,机手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供秧、统一机插等社会化服务形式,促进了水稻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开辟了农村新职业,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

机插秧育苗是机插秧成功与高产的关键,机插秧播种密度大,秧苗个体空间有限,壮秧难,标准要求高。只能按照生产要求,不失时机的培育足够壮秧。

(一)机插秧壮秧标准

1、个体标准 机插秧壮苗指标是:秧龄15~20天,叶龄

3.5~3.8叶,苗高12~17公分,单株绿叶2.5叶、白根数10条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

2、群体标准 插秧机秧块标准为58㎝×28㎝×2㎝,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不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盘育秧的填满盘即可,双膜育秧的在起秧时通过规格切块来保证,秧块厚度2~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杂交稻每cm2成苗1~2株,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因此,在育秧期要注重根系的培育。

(二)育秧方式

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四种,即双膜泥浆育秧、软盘营养泥育秧、大棚育秧和铲秧育秧,目前我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双膜泥浆、软盘营养泥和硬盘(大棚)育秧等三种。

1、软盘营养泥育秧 是我省最普及的育秧方式,用专用软盘(58×28×2.5㎝)上铺放2~2.5㎝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覆膜保温的育苗方式。其秧块标准,成秧率和利用率高。

2、双膜泥浆育秧 指在秧板上铺有孔地膜代替秧盘,再铺放2-2.5㎝泥浆澄实后播种后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其特点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节本简单。目前主要是我省湘南一带用的较多。

3、大棚硬盘育秧 在硬盘内铺放2~2.5㎝厚的营养土或基质,播种后移至秧田覆膜或采用大棚进行保温的育秧方式。主要是用在城郊等经济发达地点及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它既可以铺放在田间秧板上,也能铺放在场院等平地上。

(三)备足搭配好品种

双季稻区必须充分考虑晚稻安全齐穗、避开寒露风和不老秧等合理搭配机插秧早晚稻品种,建议早稻特早—晚稻迟熟,早稻中熟—晚稻中熟。每亩大田用种优质杂交早稻2.5kg,中、晚稻2~2.5kg。常规稻5~6kg。双膜育秧的由于要切边用种量稍大,大户则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

(四)适时播种

机插秧播种密度高,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的薄土层中,掌握不超秧龄十分重要。机插秧对播种期安排较为严格,要求我们坚持适期播种,根据大田茬口、大田耕整、沉实时间,按照秧龄15~18天推算播种期,晚稻必须按照品种安全齐穗期倒推,并兼顾早稻成熟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如果面积大要根据插秧进度,适时播种和收获前茬作物。

篇五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分别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插秧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栽培技术

1机插秧育秧技术

1.1作业流程【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做秧板→摆秧盘→撒壮秧剂、底土→浇(窨)水→播种→盖土→覆膜盖草(盖无纺布防虫网)→齐苗揭膜→防病治虫、水浆管理→起盘机插

1.2播种

1.2.1播前准备。要求在播前15~20d,秧池施腐熟的人畜粪375kg/hm2,尿素525~600g/hm2、BB肥525~600g/hm2或25%复混肥10~11kg/hm2,施后耕翻捣匀,实施旱化培肥。干做秧板,板面宽1.4m,沟宽25cm,沟深10~15cm。板面要求平、实。

1.2.2适期播种。机插秧育苗播种密度高,秧苗密集,苗体小,秧龄弹性小,秧龄在15~18d,本地区播期选在5月25日前后,供应品种为盐稻9号、扬辐粳8号。

1.2.3药剂浸种,浸种不催芽。用25%使百克2mL加4.2%浸丰2mL加10%蚜虱清6g,对清水6~8kg,浸稻种4~5kg,浸60~72h。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种。

1.2.4育苗方法。严格按照作业流程顺序,每公顷大田用375 张秧盘,每盘用壮秧剂20~25g。先将壮秧剂与少量细土充分拌和,均匀撒到盘内,再撒底土并刮平,然后窨水。定量播种,每盘播浸好的潮种150g,做到匀播,2~3粒/cm2种子。盖土厚度0.3~0.5cm,以看不见种子为宜。每375张秧盘盖齐稻草52.5kg左右,确保10%~15%的透光率,或直接用无纺布防虫网覆盖。

篇六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简易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简易育秧技术

摘要 阐述了适合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简单育秧技术。

关键词 水稻;机插;简易技术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全面推广和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将促进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不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而且还有利于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和解决农业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绍兴市农业部门集农机、农艺、农业科研于一体,建立技术指导专家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全面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研究。2007年农机部门全年购置高速插秧机15台和步行式插秧机80台,农艺、科研部门积极引进良种和育秧方法等,全面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研究,并在诸暨、嵊州、绍兴等市(县)进行较大面积的机插示范试验,通过摸索和实践,基本掌握了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简易育秧技术。笔者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壮秧标准

培育适合机插的壮秧是机械化插秧栽培成败的关键。机插育苗育秧不同于常规的大田手拔育秧,是小苗带土移栽。该育秧方式的特点有:一是播种密度高,专用机插塑盘(58 cm×28 cm),每盘播150~200 g,泥不见天。二是秧根集中在2 cm左右的薄土塑盘中交结生长,秧苗素质较差。三是秧龄短,叶龄少,秧苗矮小等。适合于机插的秧苗标准为:早籼稻秧18~20 cm,苗挺叶绿,碳氮比适中,移栽时单株绿叶3.5叶左右,生长整齐,无病虫危害,苗基部茎扁宽2.5 mm左右,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单株白根10条以上。每平方厘米成苗2~3株。

2 育秧技术

2.1 选好秧田,精耕细作 秧田选择朝南向阳(指早稻),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杂草、残渣少,田间无石子,灌溉水无污染的田块,提前5~8 d做好秧板,施好基肥,一般可用45%复合肥300 kg/hm2,或碳酸氢铵375 kg/hm2加过磷酸钙150 kg/hm2,或壮秧剂150~225包/hm2均匀撒在秧板上。直接从秧沟取泥育秧,秧板规格为板面宽1.5 m,秧沟宽0.5~0.7 m。秧田四周沟宽30 cm以上,沟深约25 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做得好的秧板,能增加其透气性,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达,白根多,是提高秧苗素质的关键步骤。

2.2 精铺秧盘 机插一般每公顷用塑料硬盘早稻为330~375盘,单季杂交水稻为225盘左右,单季晚粳稻为300盘左右,连作晚稻为330~375盘,秧田比一般为1∶(80~100)。每公顷大田用秧苗需秧田面积为90~120 m2。因此,要合理

篇七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一、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

1、机械插秧的优势有哪些?

四大优势

省工: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15亩左右,相当于20人手插。 省力:解决插秧弯腰。

增产: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

增收:(1)节约苗田,机插育秧4.5m²/亩,机插一亩苗田可插大田100亩。人工手插秧、水田下秧按1:6的标准,100亩大田需秧田15亩,节约14亩种两夏作物。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2)节约生产成本,请人插秧80-100元/天,还有生活开支等。

二、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一)育秧前做好五备

1、备种:2.5-4斤/亩。

2、备土:50-80kg/亩,每盘约4斤。

3、备盘:软盘育秧16-19个/亩。

4、备肥:壮秧剂(黑龙江、山东)。

5、备膜:薄膜、竹条。

(二)做好三定

1、确定好育秧苗田地点(禾场、房前屋后)。

2、确定机插秧大田田块及面积(水源条件好)。

【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3、确定育秧的时间(实行倒推法),秧龄一般在15-20天。

(三)机插秧育秧技术关键

关键是严把八关:

1、严把种子催芽关(选种、消毒)。

2、严把秧土质量关(死土、塘泥、灶灰、墙土等不 能用)。

3、严把浇水关(要浇足、透)。

4、严把播种均匀关。

(1)用种量每盘1.5两-2两(根据种子千粒重情况而定)。【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2)注意盘的四边、四角。

5、严把苗床质量关(关键是苗床要平)。

几种方法:

(1)用禾场时用细土赶平。

(2)用好田时(旋耕、整厢(15m),放水浸泡后打 实,或是提前水整),如是种过水稻的田,拔杆、开沟、整平。

6、严把育秧盖土关。关键注意三点:

(1)盖土不能用拌了壮秧剂的床土盖。

(2)盖土后严禁再浇水。

(3)盖土要匀,不宜过厚。

7、严把用泥土护苗床边关。

8、严把薄膜覆盖关。育苗后头五天一定要覆盖。

三、育秧后苗期管理重点【插秧机育秧技术视频】

严把六防:

1、防冻、防晒。芽期要保湿、保温,注意高温。

2、防干、防湿。苗期不能太干,三叶后不能太湿。

3、防治病虫害。

4、防人畜危害,小孩、鸡、猪、狗等。

5、防施肥伤害。如苗小脱肥时,用尿素喷灌。

6、防疯长。要控苗,关键是要炼苗,培育出健壮的秧, 苗龄一般在15-20天,3叶一心或4叶半时即可。

四、机械插秧的技术要领

关键是把握三要:

1、大田耕整要平。

2、整后大田要沉。

3、秧苗插的不宜过深。

五、插后管理

1、防治病虫害。

2、晒田控苗,防止无效分蘖。

3、防止草荒。

六、重点强调的几点

1、床土一律用熟化的土。塘泥、墙土、死土一律不得用。水整苗床不宜推广。 2、育秧方式一律实行软盘育秧,双薄育秧不宜推广。3、壮秧剂的使用不准用荆州生产的壮秧剂,重点推广的品牌有黑龙江生产的苗福牌,山东生产的 牌。4、育秧的密度要适中。每盘不得少于75克(1.5两),最多不得高于100克(2两),每亩(标亩)

20盘。5、育秧播种后头五天一定要用薄膜搭棚盖。一律不准用稻草和用膜平盖。6、秧苗脱肥或者追肥时,一定要用水稀释后喷施。7、育秧播种后头几天内因水份不足的处理方法:一是在苗床四周做埂用水串灌,禾场的用水壶沿四周浸灌。二是在秧苗出芽后用喷雾器雾喷即可。8、插秧时秧苗起出停放时间不要过长。过长会造成秧根干枯,会造成送秧困难,缺秧,严重的会断秧,处理方法就是带一个饮料瓶喷水即可。9、大田一定要沉淀,秧苗不宜插的过深。10、因大田缺水,不能按时机插时,造成秧苗过长不能插秧怎么办?可采取截叶机插,但不宜提倡。11、油菜、小麦大田机插应注意种子的选择。应选配早、中熟的良种。一定不能用生育期长的早熟品种。12、机插前一定要控制好秧盘秧苗不宜过湿,过湿影响机插。(来源:吉水县农业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3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