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技术

| 质量工程师 |

【www.guakaob.com--质量工程师】

篇一 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农广天地]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环节,从铺底土、浇水、播种到覆土,均采用自动化流水线。这项技术,用工少,工效高,育秧成本低,播种质量好,为培育壮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为大家介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一、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1 、机插水稻育秧准备工作 

  1) 选好机插品种 根据水稻机插栽培生育期相对传统手栽秧较短的特点,应选择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的品种。一般杂交中籼稻应选择生育期140d左右组合,如:“丰两优香1”、“徽两优6号”、“皖稻181”等,中粳稻选择生育期145d以内的品种,如:“宁粳4号”、“盐稻10”等。每667m2大田备杂交中籼稻种1~1.5kg、常规中籼稻种2~2.5kg、粳稻种3~3.5kg。 

  2) 育秧工厂建设 建设一个服务能力133.3hm2的标准化育秧工厂需要建设育秧车间200m2、育秧钢架大棚1.33hm2,购置播种流水线1条、高速插秧机4台,软(硬)盘5万只。 

  3) 床土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园地、经过培肥的旱地或稻田表层土,重粘土、沙土不宜做床土,当季使用过除草剂的旱茬地禁做床土。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壤,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土壤应经过培肥熟化。床土培肥应在育秧前30d完成,且禁止施用草木灰,取土地块每667m2匀施45%(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施后机旋耕1遍,取表土进行过筛(筛孔径8~10mm),堆制并覆农膜堆闷30d以上至床土熟化(消除各类杂草及病虫)。也可使用旱秧壮秧剂代替,育秧时每100kg细土匀拌0.5~0.8kg旱秧壮秧剂,随拌随用。每张秧盘备合格床土3.5kg左右。 

  4 )秧盘准备  粳稻每667m2大田备软盘或硬盘28~30张、常规中籼稻备24~26张、杂交中籼稻备18~22张。 

  5 )精作苗床  播种前15d左右精作秧板,秧板宽1.4m,秧沟宽0.25m、深0.15m,四周开围沟宽0.3m、深0.2m,确保水系畅通,播种时板面湿润、沉实。秧田与大田比例:粳稻为1∶100、籼稻为1∶150。 

  2、机插水稻培育壮秧 

  1) 安排好播种期  机插育秧播种密度高,秧龄弹性小,为避免超龄栽插,应科学安排好播种期。可根据前茬腾茬时间,按照15~20d秧龄倒推安排播种期。在适宜播期范围内,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条件实施分期播种,以保证秧苗适龄移栽。沿淮地区一般应于5月18日至5月25日分批育秧。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应进行晒种、脱芒、选种和浸种处理。催芽前粳稻用咪鲜胺4 000~5 000倍液浸种48h,常规中籼稻浸种36~48h、杂交稻浸种24~36h,而后催芽至露白,稍加晾干,每1kg稻种用60%吡虫啉10mL兑水10mL配成溶液拌种预防恶苗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稻蓟马、灰飞虱等。 

  3) 播种育秧  硬盘底土厚控制在2~2.5cm,洒水洇透底土;粳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20~150g、常规中籼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00~120g、中籼杂交稻每盘匀播破胸露白芽谷80~100g,播后覆土0.5cm,以盖没芽谷为准。播种后进行叠盘暗化,选择生产车间一角将种盘每20只1叠,码放整齐,然后用农膜盖实至出苗1cm左右。

  3、机插水稻苗床管理  

  秧田期水分管理应以床土或盘土湿润为主,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苗床缺水时灌平沟水;移栽前2~3d排水,控湿炼苗,促进秧苗盘根,增加秧块拉力,便于卷秧与机插。 

  1)秧田期有缺肥症状时,每667m2苗床用尿素5kg兑水500kg于傍晚浇施或洒施,施后并洒1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可用1%尿素液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2) 播种盖土后出苗前每667m2用33%二甲戊灵150~200mL或42%丁噁乳油100~150g均匀喷雾防除杂草;苗瘟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进行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每667m2用25%吡蚜酮20g加48%毒死蜱50mL防治,二化螟等螟虫每667m2用10%稻腾悬浮剂30mL兑水30kg均匀喷雾。  

  3)立苗:立苗期保温保湿,一般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以避免苗床积水。 

  4)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时揭膜通风换气。揭膜换气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秧厢太长的可适当在中间开小天窗换气;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应及时通风换气来改善膜内环境,降低膜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则应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要盖膜护苗。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或叶龄在2.5叶左右时,应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要分步、分次进行,由少到全部的揭膜,坚持揭膜前必须浇透水。全部揭膜后要做到膜不离田,以防止寒潮死苗。 

  4、机插水稻育秧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的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软(硬)盘秧可随盘平放运至田头,也可起盘后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一般以2~3层为宜进行运输

  二、水稻大田机插稻育配套技术  

  1、 整平沉实土壤机插秧苗小,对大田整地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cm,保证栽秧后寸水棵棵到。田内无残茬,田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沙质土整地后沉实1d左右,壤土及粘土沉实2~3d,达到泥水分清后机插,以保证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2、 提高栽插质量 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深度以秧块表土面不低于田面1.5cm为宜,栽插时保持1~2cm“泥皮水”,以保护秧苗,减少机具行走阻力。插秧机手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田间作业时要直线行进,利用好划印器,保证换趟后邻接行距与标准行距一致;行进中遇卡苗时及时停机处理,确保漏插率和伤秧率在5%以下,相对均匀度在85%以上。若出现连续缺穴3穴以上时,应进行人工补苗。

篇二 育秧技术
水稻新基质育苗技术应用

  摘要:新基质育苗,解决了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的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亩纯增收32元

  关键词:水稻 新基质 育苗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栽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60万公顷以上,从1983年推广水稻旱育稀植以来,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该技术为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水稻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此项技术采用山地腐殖土和优质旱田地土做育秧土,水稻旱育秧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了,利用水稻稻壳做为育苗基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1.土育苗表现最突出的问题

  

  1.1 土育苗取土难,床土质量差,致使秧苗素质差。

  1.2 破坏植被严重,致使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1.3 土育苗需要床土消毒、调酸、施肥、化学除草等技术环节,操作繁杂,易产生药害、肥害、酸害。

  1.4 土育苗根系少、白根少,易发生立、青枯病。

  

  2.新基质无土育苗的优点

  

  2.1 解决取土难的问题

  全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160万公顷以上,每年要挖掘耕层表层优质土640万立方米,年挖地表土10cm,640万平方米,每年近5万亩的旱田耕层地表土被挖走。

  2.2 实现提早育苗

  2.2.1 北方地区春季解冻晚,受雪水和雨水的影响,土壤水份大,不易挖土和筛土,道路泥泞,拉土难,拖延育苗时间。每年都有30%的农户育苗晚,插秧期拖后,分蘖少,成熟差而减产。新基质无土育苗生产基质不受气象条件限制,能适时早育苗。

  2.2.2 应用该项技术育苗还能起隔热作用,提高种床温度。2005年调查,常规育苗床温22℃,新基质无土育苗床温24℃,提高床温2℃。应用该项技术可提早育苗7~10天。

  2.2.3 解决破坏植被问题

  土育苗从山地取腐殖土,经常出现毁林取土,大量挖掘山地腐殖土,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从旱田地取土,使旱田地表层优质土越挖越少,土地越来越脊薄,有机质越来越少。

  2.2.4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大部分稻区稻谷加工后稻壳堆积如山,使乡村屯路边稻壳随风乱刮乱飘,影响环境和人民身心健康。当磨米房稻壳存放过多,需要向野外拉,有的还进行焚烧,成为火灾隐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该项技术育苗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2.2.5 解决苗床杂草的问题

  土育苗腐殖土含有多种杂草种子,育苗播种覆土后必须进行化学药剂封闭除草,但每年都有不少农户因化学除草药剂选择不当,或是施用技术不妥,喷施不均,易出现药害和苗床草荒现象。

  2.2.6 解决根少、苗弱的问题

  新基质育苗苗床透气性明显好于土育苗,有利根系生长,百株鲜重和干重地上部虽然比土育苗分别少0.6克和0.1克,但是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却分别重3.7克和0.4克。秧苗根多、根长、苗壮。

  2.2.7 显著降低育苗成本

  土育苗公顷需育苗土3~4立方米,每立方米需运费15元,公顷需运费45~60元,筛土工需20元,苗床除草剂15~20元,合计80~100元。新基质育苗不用苗床除草剂,每公顷只需粉碎稻壳加工费20元,每公顷可比土育苗节省60~80元,平均70元。新基质育苗所需营养剂和土育苗壮秧剂成本基本相同。

  2.2.8 解决运秧用工量大的问题

  土育苗:平方米育秧土重21公斤,公顷需田间运秧费80元。新基质育苗:平方米育秧稻壳重4公斤,公顷需田间运秧费30元。每公顷减少50元。

  2.2.9 解决插秧过深影响分蘖的问题

  水稻插秧季节是水稻栽培中最忙的季节,90%以上的稻农都是 雇工插秧。有40%以上农户没有认识到插秧深浅与产量关系。土育苗插秧易过深,影响分蘖。

  2.2.10 解决了机械插秧盘根差的问题

  新基质育苗苗床透气性好,根系生长旺盛,种子根、次生根寿命 长,根长、根多,盘根效果明显好于土育苗,新基质育苗25天秧龄的根系相当于土育苗30~32天秧龄的根系。

  

  3.土育苗与新基质育苗效果、效益分析

  

  3.1 秧苗素质分析

  新基质育苗与土育苗(对照)相比,株高比对照高1.0cm ,叶龄比对照多0.2片,根数比对照多1.0条,根长比对照长1.5cm,百株鲜重和干重地上部比对照分别少0.6克和0.1克,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却分别重3.7克和0.4克。新基质育苗,发病率无,对照为30%。

  3.2 产量性状分析

  新基质育苗与土育苗(对照)相比,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多5.9粒,空瘪率比对照低2.5,千粒重比对照高1.4克,亩产比对照每亩增产12公斤。

  3.3 效益分析

  3.3.1 经济效益

  生产成本降低,由新基质无土旱育苗的优点中7、8分析,新基质育苗比土育苗亩节约成本8元;由产量性状分析,亩增产12公斤,增收24元(水稻每公斤按2元计算)。合计亩纯增收32元。

  3.3.2 社会效益

  新基质育苗,解决了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的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为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3 生态效益

  新基质育苗杜绝或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因此,对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 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专用育秧设备在育秧盘内播土、播种、洒水、盖土,然后釆用自控电加热设备进行高温快速破胸、适温催芽及大棚硬化的先进工艺。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为水稻机械化栽插提供较高素质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在南方双季水稻生产地区,尤其是早稻育秧能有效减轻“倒春寒”及烂秧的影响,为农业粮食生产赢得了栽插时间。工厂化育秧这项技术是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发展机插秧的关键,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对于推进粮食生产增产高效具有积极意义。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工艺流程:

工厂化育秧的关键点:

一是双季水稻品种要搭配好,二季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加起来不能超过 230天。

二是要推算好播种时间,计算好秧龄,一般早稻在20—25天秧龄、晚 稻16—21天,秧龄过长,影响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分期分批播种,确保秧苗适龄机插。

三是每季的播种批数,,周期拉得太长,会影响秧

苗素质和机插质量,导致产量下降,整个播种批数不能超过5个周期。

【育秧技术】

工厂化育秧技术要点: 一、床土准备:

1、取土:在头一年的下半年晚稻收割后利用空闲时准备来年的用土。 床土选择:最好取水田土。

取土量:一亩大田按用秧盘20—22个,每个盘装土量4kg,一亩大 田需准备100kg的用土量,二季育秧需准备用土量200吨。

2、晒干:取回来的土要摊开晒干,含水率控制在10%左右。 3、粉碎:晒干后的土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径在2—3mm 为床土,直径在1—2mm的細土为盖种土(素土),不能成粉状,粉状土易结板没有空隙不易秧苗生长。

4、过筛:粉碎后的细土进行过筛去掉夹在土中的杂物和小石块。 5、搅拌:拌肥用育秧营养制剂,每300公斤土加入1公斤的营养 制剂,营养制剂可促使秧苗快发根;土壤消毒后可防止早稻秧苗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调酸的土壤PH在4.5—5.5之间。这三种要素可一次搅拌完成,但必须搅拌均匀。搅拌好的土就是育秧用的营养土。

6、储藏:把处理好的营养土用50斤装的编织袋装好,等来年使用。 二、种子准备:

1、晒种:在选种前先把种子晒1—2日。【育秧技术】

2、选种:用盐水或泥水选种,选好种后可开始浸种。

3、浸种:浸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使种子吸足足够的水分,一

般含水率在25%左右,浸种消毒以后就可以进入破胸。

4、破胸:高温破胸就是将吸足水分的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种35分钟,再放入破胸室中并保持38℃—40℃的温度,让种子破胸,破胸就是芽嘴刚刚露白。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保证种子出芽快而整齐。破胸阶段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防止高温烧芽,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宜温度为30℃—32℃,最高为40℃长时间超过42℃会抑制胚芽和胚根

生长,根和芽死亡。破胸前不补水,破胸时要翻种,使种子发芽均匀。破胸后适当补水,注意通风增氧。

三、秧盘准备:工厂化育秧最好是选择硬盘,硬盘规格:58×28×2.2 (cm),早稻按20盘、晚稻按22盘。或活动硬盘加衬套(软盘)。

四、育秧生产:(摆盘、垫床土、洒水、播种、盖土等五道工序) 1、床土厚度调试:调整排土阀门的大小,调整到张开度排出土正好填满平秧盘,稍有过剩秧盘装土的厚度与秧盘的口面刮平,也就是22mm。

2、洒水量调试:铺完床土后进入洒水段,调整水量不能过小或过激, 水量过小,土壤含水不足,水量过激容易冲动床土不平,调整开水阀的最佳状态,使床土处在饱和为宜。

3、播种量调试:,首先确定每大田的用种量和一亩大田的用盘数量, 根据用种量计算每盘所需播种量克数。要多次调整排种速度,一直调到所需要每盘的克数为止。

4、盖土量调试:播种结束接着盖土,盖土就是把种子盖实,不要让种 子露在外面,一般厚度为2—3mm。 播种整个程序完成后送进催芽室催芽。

五、催芽: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氧气的要求, 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的发芽条件,使种子发芽达到快、齐、均、壮的目的。催芽最好是使用加湿加热器蒸汽催芽,做到适温催芽,温度控制在30℃—36℃之间,催芽时秧盘10个一叠,每叠之间要有一定空隙,使得热气能流通。一般要求在3天内完成催芽,发芽率达到90%以上。芽谷的根芽要整齐一致,芽长近10mm左右,幼芽粗壮,颜色鲜白。适温催芽当芽

达到标准时在温室慢慢降温下炼芽,炼好芽后运到大田大棚硬化,最好是早晨,这样可增强适应秧田环境的能力。如果热芽下田,幼芽受到骤冷刺激,容易产生死芽。晚稻育秧出芽后移出到大田要注意早上出盘,出去之后要及时用遮阴纱遮阳,防止强光照射。

六、苗期管理:

1、大棚内的秧床整理:离开棚四边30cm均等做三条1.5m宽秧床,秧

床要做到实、平、光、直。

2、大棚秧苗管理:苗盘土要保持湿润,苗叶要保持有水珠,若禾叶出 现卷叶要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大棚边膜要经常打开通风,傍晚把膜盖好注意保温。

3、晚稻育秧秧苗管理要注意保湿,防止曝晒,必要时用遮阴纱遮光, 一天洒两次水,上午10奌洒一次,下午4—5奌钟洒一次为好。一般空闲的土质地就可摆放,不需要进入大棚。

4、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

七、秧苗运送大田:

1、脱盘:育好的标准秧苗进行脱盘准备栽插,脱盘时最好是用和秧盘 一样宽的起秧铲起出,然后卷成筒放到运秧架上。

2、筒式秧的摆放:运秧架做成多层架,每层只能叠放二筒,叠放多了 在运输过程中振动易把秧苗折伤。

3、运量:一次最好是10亩一运,也就是200—220盘。

篇四 育秧技术
水稻旱育秧技术

【育秧技术】 【育秧技术】

篇五 育秧技术
智能育秧技术

篇六 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作者:孙 朋 孙 妍 赵加生 徐士清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

【摘要】本文就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及操作流程作以详细介绍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育种;育秧技术;流程

育秧是水稻机插秧工作的核心,是机插秧工作成败的关键。机插水稻对秧苗素质的要求较高,要发挥机插水稻优势,使机插水稻高产稳产必须培育符合机插要求的标准壮秧。要求秧苗:出苗齐匀,根系发达,盘根力强,秧苗个体健壮;机插时单株叶龄3.5~4.5叶,单株绿叶3~4张,苗高12~17厘米,根茎粗壮、扁平,无病斑虫迹。具体育秧技术及操作流程为:

一、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旱地。机插一亩水稻田需秧田7~8平方米。

二、播期的确定

水稻机插秧苗由于播量大、密度大,秧龄弹性小,一般秧龄为15~20天,叶龄3.5~4.5叶,因此必须根据腾茬早迟、机具劳力等合理安排育秧时间。“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进度,分批播种。一般适宜育秧时间为5月28日~6月1日。

三、播量的确定

机插秧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有苗1~3根,机插后每穴有苗3~5根,亩穴1.6~1.8万,亩基本苗6~8万左右。根据壮秧要求,每亩需准备稻种3.5kg,选种后,每盘用干种115g或湿种150g。

四、播前准备

1.营养土

最适合作营养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每亩大田的秧田需备足过筛营养土100公斤。

2.种子准备

水稻机插应选耐肥抗倒、穗型较大、分蘖率强的品种。今年我县推广的连粳6号、徐稻3号等均可作为机插水稻品种。【育秧技术】

3.肥料

每两亩大田用机插秧专用型旱秧绿3号肥料1-1.5kg。机插秧专用型旱秧绿苗床专用肥使用方便安全,能满足水稻秧苗苗期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培育出标准的机插壮秧。使用后出苗齐整,苗体健壮,叶片短厚,防病、抗病能力强,作基肥一次性施用,以后无需追肥。

4.浸种

【育秧技术】

选种时稻种完全浸没在清水中,捞出瘪谷。浸种药剂按常规育秧要求,要保证剂量,浸种时间不少于80个度日。

5.塑料软盘

每亩需备足机插专用秧盘25片,塑料薄膜5米。

五、育秧操作流程

1.制板

制作秧板前,苗床需多次翻晒耙碎,使床土松软、平整、粗细一致,没有大土块及杂草碎砖,板面宽140厘米,四周开好围沟。

2.施肥

盘肥(营养剂)1公斤均匀撒施在50张秧盘所需的营养土(约200kg)中,并多次拌和至均匀。

3.苗床浇水

秧板整平后浇水至土壤充分饱和状,板面耙出泥浆,并耥平。

4.摆盘、撒土

秧板整平后摆盘,要使秧盘紧贴板面,防止秧盘悬空或床土中由于整地不均、大土块吸水不匀、床土沉实不同阻断输水造成出苗不齐或出苗后吸水困难造成死苗。

摆盘后,在秧盘内均匀撒施加盘肥的营养土,盘内营养土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5.浇水、拌种、播种

营养土撒后用喷壶喷水,喷至盘内营养土水份达饱和状后均匀落谷播种,落谷前,要求将已浸种的种子充分沥干。落谷时先播用种量的60~70%,后用30~40%补稀。落籽均匀,没有大于1cm2的空隙,每盘四边、四角均要播种均匀。

篇七 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4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