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 标准员 |

【www.guakaob.com--标准员】

篇一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我所见证的那些一夜暴富、破产及巨亏的故事

  所有的大亏都是贪和怕导致的,而对赚快钱和一夜暴富的期望又是贪和怕的本质原因。稳健说起来容易,但那意味着你要在别人快速赚钱的时候不眼红,在你的保守屡屡被疯狂的市场暴击的时候不变卦。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于知识、历史和经验。——网友@水晶苍蝇拍

  昨天,雪球突然有一个话题火了《你所见证的破产、巨亏的故事》,i黑马编辑部第一时间整理出精彩故事和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抵御赚取外快的诱惑

  @谦和屋(139赞)

  浙江有一位房地产的前辈,在那边也算知名人士了。

  八十年代就做房地产了。他是一个传奇!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从做泥工开始。做到几十亿。往年每年过年都见面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因为,他盖房子,是有良心的,用工用料都实在。自己就住在自己盖的小区里,办公室也在自己盖的小区里。每次去看,那办公室都安安静静,里面的员工都是动辄十几年几十年跟随他的。为人真是不错!

  结果,前些年,经营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借了很多民间借贷,我知道的一笔就是,找浙江一家非常有名的上市公司周转了大约五千万,利息一年一年五百万左右,借一年。结果,后来回款了,想提前换,人家不让,非得全额算利息。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太管具体经营,可能本身也不太精通,加上人很实在,所以,周边很多打他主意的人。这个弄一点那个弄一点,像一艘船,破了很多小洞。

  各种奇闻,都是他那里得知的。有旗下老伙计,承包钢材木材的,卖给他,一车拖进工地,然后转一圈,拖出来,再转回去,又算一车的钱。可是,早些年,利润高,这些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算了,都是老伙计了。

  大约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不好了,加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块地由于拆迁等问题,拖进去了。这下子,就倒霉了!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下,摧枯拉朽,处处碰壁。就去民间贷款,银行贷款。最后绷不住了。

  要知道,有些钱,放贷给你的人,你是不得不还的!一旦出了问题,变卖各种资产,先把这些不得不还的大爷的钱还了,才有机会往后走。

  好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搞了一阵子,还是绷不住。我那时候看他,真是感叹,他很早就开奔驰600了,老款的,巨大无比,然后,他身高不高,从车里下来,再加上比较憔悴,真是看上去难过…再后来,被以非法集资抓进去了。至今关了好几年了,听说可能快出来了。这几年,年年都和家人在监狱过年,他儿子也被抓进去了,当时在另一个城市被手机定位,一下子就抓到了,飞快的!最后清算,我都傻了,创业三十多年,最后倒欠国家几十亿。我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当时想引入新房产公司收购或者入股啥的,都到这一步了,谁还雪中送炭?都跟秃鹫一样等着,那是世态炎凉!

  由于他整个发展历程,这几年我都多有耳闻,我前些年还专门请我的伙伴们去了浙江,专门在他工地待了好久,开会,检讨,那一片别墅,真是好位置好房子,可是,无人开工,落寞异常,我们待在那里,就感叹!真是要保守!保守一点,方能去求长治久安!你钱多,身边很多人可能就冲着你的钱来,你权利大,那么,就冲着你的权利来!

  经营一个事业,随时要想到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应对!

  所以事业做得再大,倘若没有腾挪的空间,没有弹性的策略,只要一次,只要一次突发状况,很可能就要收走你之前累积的所有!后来,我对欧文卡恩那句话,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格雷厄姆教给我最大的一点就是抵御赚取快钱的诱惑!

  以及,巴菲特说——人一辈子富一次就好!那真是充满智慧的格言!

  一辈子富几次,能留下传奇的经历,能留下动人的故事。

  一辈子富一次,只能留下从容安逸的人生,没有故事,没有传奇!

  ……我要那么多故事干什么?我又不是故事会…

  二、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

  @赵家人(182赞)

  事情发生在10年前,我发小。他小时候搬家去了深圳。他爸妈的公司市值十亿,服务行业,已上市。他一个人在美国上学,天高皇帝远,生活糜烂。父母娇纵,对他经济方面从无二话,一夜花几十万什么的,最多就是骂他几句。

  但是最近几年公司下滑,硬撑着,结果有天资金链断了。涉嫌各种诈骗,跑路了。而给他们公司放贷的银行人员也面临牢狱之灾。现在欠三四个亿吧。他家名下所有房产都被收了,豪车也卖了。

  给他们借的钱像无底洞,借第一次肯定还有第二三四次,一次给他们借了三万,不到一个月又没了。他们解释说还没适应破产生活,但我一个工薪阶层也没那么多钱再为他们的大手大脚买单。就这么亲眼看着他们从普通人变得穷凶极恶,他们为了避免吃各种官司,把帮他们的人也套进去了。有人为了帮他们,自己家也破产,甚至差点人亡。

  我觉得福气是有配额的,细水长流,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踏踏实实生活,有自己兴趣爱好,好好爱父母,有一个知心爱人,这一辈子就够了。

  三、一天一夜就输光了

  @咖啡猫(102赞)

  本地建筑起家的赖老板,95年就有上千万资产了,出手极阔绰。那时我读初中,老爹让我喊他赖伯伯,我注意力都在赖老板的假发上,没出声,赖老板就说孩子真腼腆喊一声伯伯给100元,喊了20声,2000元还没揣热老妈就拿过去了。

  第二年赖老板在旋转餐厅和人打牌,中了局,一天一夜就输光了,回到农村混吃混喝。当年和老爹去看过他一次,老爹感叹“老赖又变回农民了”。

  自家,97年20万收了铁路局下面的一个砖厂,然后有一天砖窑垮了……

  四、别说富不过三代

  @投资加码(2赞)

  去年下半年听过一个招商银行的讲座,请的是大成律师事务所的。

  讲座的内容是家庭财富怎么传承的,讲了无数个案例,都是身价几十上百亿的,有企业家在美国投资了几千万美元房产然后去世了,企业不在自己子女手里没有了控制器,然后自己的老婆子女连遗产税律师费都交不起,美国几千万房产眼睁睁看着就是没法拿过来(当时听完这个案例我知道美国的遗产税真尼玛可怕呀,美国一号公路旁有个赫斯古堡,很多人走一号公路都会过去看,极尽奢华,家里有电影院和动物园,想想有多NB了,为什么这个没有传承给下一代呢?因为尼玛遗产税太高,所以,索性捐给政府了),还有企业家给孩子存了几千万觉得这辈子都够孩子花了,然后突然离世公司被兄弟姐妹霸占了银行存款也被提走了,自己的孩子很可怜的。

  确实很多人别说富不过三代,可能一代都过不去。

  赫斯特城堡是20世纪美国报业大亨威廉·蓝道夫·赫斯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西蒙附近滨海的一座小山上建造的。这座私人庄园1919年开始规划建设,直到1947年才基本建成。赫氏古堡占地超过8300平方米的庄园建筑混合着欧洲和地中海建筑风格,丰富的收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赫斯特死后,由于难以承受高额的遗产税,其家族于1957年将城堡及附近庄园捐献给加州。如今,城堡作为加州的州立历史公园对游客开放。 大家路过这里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比中国现在任和一个富豪的宅邸都更土豪!

  五、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白杨58(6赞)

  十一二年前,我在广东,广东流行外围六合彩,就是以香港马会结果,广东内地人外围坐庄跟你对赌。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捡到张卡片,样子跟银行卡类似,上面好像有之前7期的结果,当然都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个老掉牙的骗局,但当时我昏了,然后我照着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叫我打3000元过去会寄近期的结果过来,当然我付钱得到号码,然后我将全部积蓄三万元(其中大部分是从股市中取出的,讽刺的是如果放在股市会有不错的收益)中的二万五千元(真是个百分百的二百五)平均分在十个地方下注,因为如果中的太多会担心拿不到钱,毕竟这是非法的,外围六合彩赔率1赔41,如果中了我会赚40倍,当然我没中,然后我醒过来了发现自己上当了,然后我报警了,然后我回来等消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我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会,但概率太低,你做某个决定不能基于这个理由,而是你想到最坏的结果后,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接受那你就可以去做。

  很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破产,并不是在股市,事实上我没有在股市亏过钱。

  今天,我很庆幸那时发生那样的事,有人说过一个人一生要经历一次破产,越早越好,太早经历你会有时间爬起来,我同意。

  总结:天下投资唯稳不败

  微博网友@水晶苍蝇拍

  若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么世上投资就是唯稳不败。

  以上只是投资案例中的部分案例,要想自己在投资中,尽量拥有最大化的收益、最下的风险,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

  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于知识、历史和经验,毕竟,唯有自己理性判断,从心底出发衡量,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作者:i黑马

篇二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中产阶级破产的七种方式,创业排第一

  来源:基金行业网(jijincn)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文所说的中产,大抵类似10年前左右大学毕业、或本科、或研究生,经过10年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这些年大抵搞定了车、房,有些人房还多套,手上有点存款,多的百万,少的几十万。

  这些有你的辛苦努力,但是最重要的是这10年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都澎湃发展,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牛市你赚了10倍,不是你有多牛逼,是因为牛市。

  一定不要沾染恶习,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一些投资,不要想当然,保持谦卑心,切忌贪婪、恐惧。

  此文角度独特,文笔犀利,看官引以借鉴。

  破产第1式,创业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创业,现在是万马奔腾、全民创业年代,创业怎么会破产呢。

  我所谓的中产,大抵类似10年前左右大学毕业、或本科、或研究生、或985、或211、或三本,到现在都一个样了,经过10年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这些年大抵搞定了车、房,有些人房还多套,手上有点存款,多的百万,少的几十万。注意我说的前提,这些有你的辛苦努力,但是最重要的是这10年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都澎湃发展,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牛市你赚了10倍,不是你有多牛逼,是因为牛市。

  1)第一类创业是做衣食住行,本职不丢想弄一摊第二事业。

  我发现我周围的特别喜欢第二事业做餐饮。

  餐饮可是一个大火坑。我身边有3起失败案例,第一起做火锅。

  第二起做中高端餐饮。第三起做牛肉拉面。豪情万丈的投入,最长的没有坚持半年,个例不详细列举。说个大概做牛肉拉面的亏损,盘店顶手费10万、装修20万、房租20万、灶头4个人一个月共2万,一个收银,2服务员,一个共7000,另外牛肉拉面是清真的,你不是姓马,也不是小白帽,开业就有人找你麻烦,别想报警,没用,最后花了8万摆平。你想想一碗面10块,鸡蛋一个1块,就算毛利润50%,一天要卖多少碗能保住成本,开业三个月止损,亏了70万。我本人没有从事过餐饮,从旁观者来看,小规模的餐饮,做面、做成都小吃、做特色的黄焖鸡米饭等等挣的是人工钱,也就是本人又是老板又是干活的,家人上阵,雇佣1、2个服务员最多,比打工强,这没有问题,中产就算了吧,去炸油条做豆浆你又放不下身段又没人家能吃苦。高端的做品牌加盟我不懂,就不说了。反正玩中端的餐饮对没有经验的中产是破产的不二法门。

  2)第二类创业破产的是做简单的贸易、倒买倒卖、简单的系统集成等等,这类破产往往是一个脆弱的链条一环断裂。

  打个比方,你在医院有些关系等等,然后打算整个公司给医院供设备,现在通常要招标,如何招标拿单子就不说了,假设你有这个能力,这个设备通常是比如GE、西门子等等,电器设备比如有施耐德、ABB等,你拿货的时候上游厂家没有全款不会给货,空手套白狼很难了现在,设备安装调试完了,后期的维护中间调试你都搞不定,请原厂的工程师来一次就收一次钱。最后最后你终于要收款了,用户验收、付款,你要等着回报了,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那个领导被双规了、那个领导被调离了,或者提前退了等等都是一堆问题。我一朋友给一民营医院供了一批设备,半年不验收,堵门警察要抓人,最后只好把设备拉回来,拉回来卖给谁呢?每天看着这个都愁的吃不下。类似的生意很多,前期垫资、中间实施后期收款链条太长的生意都是危险的生意,房地产不景气,房子卖不出去,很多做垫资建筑的、供材料的都血本无归。

  创业不易,技术?资金?人脉?市场?年龄大、身体差、技术差、激情小、担子重、家庭责任大、拖家带口要还房贷、人脉窄,好了,你说你要出去创业了,别冲动。

  所有成功背后都有长期经验的积累、技术的积累、人脉的积累、资金的积累,这些积累到有一天厚积薄发,才能绽放出绚烂的火焰。

  破产第2式 炒股

  我真心不想写炒股破产的,因为这在当下今天每天都是案例,根本不用举例子,还是那句话,牛市赚10被不是你牛,而是因为牛市。如果不融资借贷杠杆炒股,6124点过来多少股也解套了。不乱动,扛住就行,如果拿的是医药、互联网等行业,早就赚了也不止。

  一旦用了杠杆炒股,就属于到期必须变现的一种品牌,类似期货属性,期货的对手盘就很明确,优势的一方一定要把对方打爆才会收手。现在是大家都融资,主力虽然也被套,但是如果一直往下面做,打爆融资盘,融资盘割肉后就能在底部接到大量筹码,稍微反弹主力就盈利了。以前不一样,主力也只能做多才能赚钱,打下来也没有多少人割肉,只能在底部慢慢磨收集筹码,时间以年、月计算。现在不一样,有融资盘的砸到1/3, 1/3不行砸到1/4。

  还有就是买港股,还好现在沪港通选择的都是红筹股,蓝筹股,就这大陆买入量第二的汉能就有无数的人中招,考虑到50万资金才能开通这个,25亿人民币啊,灰飞烟灭了。当时我看到汉能的k线就和朋友说这个是高位跑马梁,典型的庄股,一旦崩盘就跌成渣渣,没有想到如此彻底。几乎没有任何解套拿回少许现金的可能了。以汉能的盈利情况分红估计也不要想了。

  想起来一个网友的文章,很早很早了,说他拿着电话单水费单用旅游的机会到香港开户,开户买这啥呢,这个时候他想起杨澜女士那高洁职业美丽女神范儿。。。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燥热,就买阳光文化,据说累计下跌了98%,反复缩股100万股最后缩到2万股,最后女神说好累,对不起,卖了不做了。港股里面有很多仙股,有暴利也有巨大的风险。随着a股注册制放开,新三板放开,这种人为炒高然后暴跌的场景不要太多,大家擦亮眼睛。

  破产第3式,期货

  我做期货说不上破产也我把牛市股票挣的钱亏损一半,算是收手早的吧,捡回来一条命。先说说我怎么会走到期货这条路上去的。我在上次大盘4400点拐头的时候开的期货帐号,目的是股指期货做空,觉得股市有泡沫,做股指期货之前要做10笔商品期货,我选择了黄金,到现在为止我也只做过股指和黄金。亏损累累后我彻底不碰期货了,输的钱认了,在也不想翻本了。也许是我不牛逼,做不了期货,说几个牛逼的人吧。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宁财神,知道怎么宁财神才写网络小说做编剧的吗,每次看宁财神的喜剧都觉得这大神真是才华横溢啊。宁财神,真名:陈万宁,15岁上了上海财经大学,读的是金融专业。父亲是中国第一代期货交易员,以期货为生,至今仍叱咤于期货领域,小有名气。这样的条件,15岁我还在读初中啊,科班出身,有老爸带,做期货成百万富翁 几个礼拜赔光破产.从此不碰期货,网络写作成就了宁财神。

  第二个就是申银万国证券自营部衍生品投资经理赵立臣,为上海财大的硕士,1978年生人,和我同岁,一样的教育背景经历,自己抵押房子贷款做股指期货,做多,希望当时的一个反弹继续延续,很快就能还完贷款家人压力小一些。这一刻他已经在和魔鬼交易了,两周,只过了10个交易日,已经要补充保证金负责强制平仓,扛不住压力放弃了,放弃了一切放弃了家人放弃了孩子跳楼自杀。

  第三个就说最近的逍遥刘强,也是和我同岁的样子,北京物资学院就是现在的首都经贸大学第一届期货专业毕业生,百分之百的科班出身,中国期货的黄埔军校,如果可以,真不希望你跳楼自杀,我读过你的书,你的《期货大作手回忆录》,看过的博客,很多的投资心得。。。我们可以从此不碰期货,也可以活的很好很快乐。。。

  既然期货我失败了,也不打算再碰了,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也说不上了,说几个步骤吧,这些牛人为啥会爆仓,为啥不止损。

  期货的第一步,小仓试探,这个时候你发现这就是捡钱,比捡钱还容易,对吧。

  期货的第二步,仓位比较大,会设止损,你如果看期货的k线的话,会发现每天都有几个上下的长针,因为期货现在很多都是程序化交易,机器会执行止损,这个长针就是收割止损的。由于止损为了马上卖出设的都是市价委托,往往会比期望的止损要大的多,一天来这么几回人不就疯了。高手往往会不设程序止损,10次里面8次都会回来,剩下的2次。。。

  期货的第三步,仓位有很多做法,有各种加法,反正最后等到你重仓后,又没有程序止损。。。

  不说了,小小的中产别想期货了,我认输,期货的机会确实多,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池子里面,里面都是泥鳅,太多了,你空手去抓拿网去抓都行,你能抓多少都是你的,条件是,不能摔倒,摔倒一次就淹死。我觉得这是真实的比喻。

篇三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中产阶层形成面临的困难

中国中产阶层形成面临的困难(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于2002-12-17 12:42:36发布)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并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及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制度。作者认为,如果政府与民争利,随时都想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想掠夺民众个人财富或其财富掠夺得不到保护,那么中产阶层社会要形成是不可能了。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立全面的小康社会;该蓝图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个蓝图的提出让理论界耳目一新,人们将面对着许多新的课题。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社会如何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则是建立全面的小康社会之重心。由此,最近媒体与学界对中产阶层关注与讨论也就多了。 但是从最近不少的讨论来看,人们更多的关注是未来中产阶层社会的意义、结构及对未来社会之影响,关注的是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趋向,关注的是中产阶层财富的占有数量及占有方式,关注的是几年后中产阶层可能出现的规模等。一句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未来中产阶层的结果,而不是其形成过程。如果我们要问中国中产阶层如何才能形成?当中有哪些多少约束条件与困难?目前有多少约束条件没有满足?又有哪些困难与问题?这些困难与问题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中国政府与个人应该做些什么?等等,这可能把问题讨论引入一个新的角度了。因为,如果不能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去找事物真相,寻找其发展内在根据,也就无法找到达成其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也就无法把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生活的现实。步入中产阶层社会过程漫长 一般来说,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来看,中产阶层是指社会中所处于中间部分的一个阶层。而这个阶层有人把它看作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当然也有人把中产阶层看作是一种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按照这种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而描述其消费倾向。按照这样的标准,在目前不少发达的国家中,这群人占整个社会总人口的80%。他们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中国,与中产阶层社会的出现应该是相去很远,尽管有中国政府机构就指出,在2005年,中产阶层就达2亿人,中国也会开始步入中产阶层之社会,但这实际上与13亿人口来比还是太少。 而且这种观点是过分乐观了,因为中国步入中产阶层社会并非一蹴而就的,而且是有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得以实现之日,但中产阶层社会也不一定会到来。因为,尽管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跃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除了极少数极少数人真的富裕起来之外,中国有多少民众达到了上述所认可的中产阶层的标准呢?别看现在房地产市场与汽车市场是如何风风火火,但是真正能够有能力买房买车的人都是凤毛麟角。而更为重要的是8亿多农民还根本没有进入城市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上。也就是说,目前达到中产阶层水平的人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少。[!--empirenews.page--] 还有,别看800万多元一辆的轿车有人购之、几千万一幢的豪宅门庭若市、挥金如土的“天上人间”类娱乐场所车水马龙,连看惯了大世面的外国人都会为之逊色。但是,这些事情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民众、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贫穷的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连梦都做不到的东西。看看每天我们边上所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中国民众与中产阶层的生活有多少远!早几天偶尔乘了一次公共汽车,一进车内只见人挤人、人迭人。我就问乘务员,是不是每天都是如此。她告诉我,任何时候都是这样。为什么?不就是民众为了省一元(有一种公共汽车两元车内则很空)而宁可这样做吗?如果民众的收入高一点,有谁会愿意这样做呢?更何况想通过一元一元地省出来买车买房不知要多少年?再来看生活在中国大多数中小城镇及边远地方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其收入水平肯定会比北京的民众要低,那么这些人要步入中产阶层是遥不可及了。分享的社会经济成果还是太少 现在要问的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了20多少年了,尽管民众的生活有所提高(那仅是在极低的水平上上升),但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仍然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这些人所分享到的社会经济成果还是太少。如果中国社会还是以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再过20年后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会提高多少呢?更不要与发达国家的

生活水平相比了。而大多数人不能富裕起来,那么中产阶层社会如何来形成?也就是说,在目前中国这样的条件下,中产阶层社会形成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是这些的困难与障碍又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化解这些困难与障碍呢?我们先举两个正反两面的例子,然后做点分析,或许从中能够获得一些启示。 据报道,在淮河蓄洪区安徽霍邱县有一个集镇叫冯井镇,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中部地区农村。但是正是这个小小村镇的1100多名农民却牢牢地占据着北京中关村CPU芯片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农民中多以有百万资产,也有上千万资产而成了真正的有产者。但谁会想到这个镇的农民从农村走出并成为真正的有产者也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呢。1989年冯井镇的一个只有初中文化19岁的年青农民闯荡到了北京的中关村,开始时他以卖苦力方式谋求生计。为了生计,他开始什么活都得干,如搬运、打杂、业务员等。也正是在这里激励竞争的磨练中,他开始长知识、长识见、长能力、积累资本。一旦有一点点机会,他就办了一个小的公司经营CPU芯片生意。当他的经营站稳了之后,越来越多的冯井镇的农民也走进了中关村,打拼着中关村的CPU芯片市场。这些人一走进中关村,几年前还是识不多少汉字的农民,几年后则成了在数分钟内能用复杂零件组装一台高性能电脑的高手。可以说,这些文化水平低、知识少、资金缺乏的农民,经营高科技产品肯定不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走入一个好的环境、一个激励竞争的市场中,这就让他们的积极性与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一旦个人的潜能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时,何事不可为呢?企业与政府产生冲突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据《南方周末》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有一个卢龙县,该县城关公社四街第四生产队有62户农民,由于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把集体的财产被分成2.4万元现金和价值2.5万元的机器设备,而姚青山等32户农民分得这些机器设备。得到现金的30户农民分钱后各自散去,而分得机器设备的农民在姚青山的带领下办起了永平纸箱厂。10年后,这个当初的小纸箱发展到了总资产达2000多万元的企业集团,成了卢龙县最大规模的企业。面对着企业的发展,卢龙县政府开始向该企业伸手,试图将该企业纳入政府的有效控制之下,由此企业与政府产生了严重的冲突。1992年6月,卢龙县政府突然派出县审计局进入该企业集团进行审计,并宣布停止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遭到以姚青山为首的32户农民强烈抵制。32户农民极力主张,该企业是由他们合伙出资建成,政府没有出一分钱,未经全体股东同意,任何人都无权决定处置企业的财产。这下可恼怒了政府,一方面县检察院以莫须有的罪名批准逮捕姚青山,另一方面县法院作出该企业“破产”的裁定,县政府随即组成多个部门参加“破产清算小组”,将该企业的产成品、部分机器设备等于廉价变卖。不下几个月,这个曾经是当地经济支柱的企业,很快就灰飞烟灭。姚青山打入牢房,其他农民的生活又回到其困苦的过去。

[!--empirenews.page--]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并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及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一种制度安排是扩张民众的生活权利的空间,还是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甚至于剥夺民众个人生活权利的空间。如果是前者,个人的原初的禀赋仅是个人发展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个人发展的全部,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能够激励民众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激励民众努力而为。我多次强制个人生活权利的张扬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最大动力,道理就在这里。如果是后者,当个人的生活权利空间被剥夺、个人的财富被掠夺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定会停滞不前,甚至于停止。连社会经济发展都停止了,中产阶层如何可形成呢? 可见,如果政府与民争利,如果政府随时都想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如果政府要想掠夺民众个人财富或其财富掠夺得不到保护,那么中产阶层社会要形成是不可能了!这就是中国中产阶层社会形成的最大障碍与困难。

篇四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麦肯锡)

第七章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鲍达民

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及其对中国和

世界经济的影响

环球董事总经理, 麦肯锡公司

“不言而喻,最好的政体是由中产阶层的公民组成的。凡中产阶层数量充足的城邦,往往能得到最出色的治理。”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06年

摘要

前,中国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的速度和规模经历着社会和经济的深刻转型。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

着席卷而来的城市化浪潮,推动着国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一个拥有强大消费力的新兴中产阶层正在崛起。2012年,中国的中产阶层数量已经超过美国的总人口。

城市的快速膨胀造成多重压力,包括交通

拥堵、空气污染以及清洁水和居住面积的长期

性短缺。中国需要治理这些问题以确保可持续增长,回应新兴中产阶层的需求及愿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将同时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为美国带来难以限量的商业机遇。到2022年,中国中产阶层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将高达3.4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总GDP的24%。

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及其对 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中产阶层力量正重塑着中国

到了全国总人口的52%;预计到2022年,这一比例或将增至63%。从目前到2022年,中国将新增

城市人均收入差不多是农村人口直至2000年,中国的城市中还只有4%的家庭属1.7亿城市人口,

截至2012年,这一比例窜升至 的3倍。于中产阶层1。

城市中产阶层的壮大哺育了大量的高技能68%。预计到2022年,中国中产阶层数量将增至

他们为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相应全国总人口数劳动力,6.3亿—占城市家庭总量的76%,

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也因为城市化得到了提量的45%。中国正在快速成为一个中产阶层主导地,升。城市化既带来了如基础设施大发展等“硬的国家。

益处,也带来了诸多“软件”好处,如教育、工业化及城市化是中国中产阶层快速崛件”

个人金融服务的改善。对于中国城市基础起的关键原因。其发展和扩张几乎都发生在城医疗、

人们有目共睹。但政府所做的如今的中国,城市人口占设施的发展成就,市—今后也将如此。

那些能够真正释放日益庞大的中产阶层经济潜

1 根据我们的定义,中产阶层的家庭可支配收入 在6万-22.9万元人民币

力的软性投资,却较少得到重视。以基本医疗保之间。在购买力同等情况下,相当于在意大利和巴西的平均收入区间之

间。这一群体在生活必需品的花费小于50%,而且其消费行为和消费习

险为例,在2005年的时候,只有不到1.5亿的中国惯有别于其他阶层。

2

图表1:上层中产阶层将成为新主流群体

来源: 麦肯锡“解读中国” – 宏观经济模型更新,2012年4月

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但截至2011年底,已覆盖总人口的95%以上。对于受惠的城市居民来说,医保的自付比例已从59%降至35%。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意识到中产阶层发展的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一条平衡的城市化道路对于中产阶层的健康发展至为关键。

中国正朝着劳动生产率更高、现代意识更强的中产阶层时代转型。这将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劳动生产率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增长引擎。而这一切,将巩固中国的商业核心市场地位。

占比(见图表1)。

这个结构在十年之后将会出现很大改变。到2022年,上层中产阶层在城市家庭总数的占比将升至54%,占中国全部中产阶层家庭总数的 71%,一跃成为新的主流群体。届时,上层中产阶层将贡献城市个人消费的56%以及中国个人消费总量的49%(大众中产阶层只贡献13%)。

上层中产阶层成为主流群体将推动消费市场更加成熟、更具吸引力。与大众中产阶层相比,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溢价,他们对知名品牌的信任度更高,在非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与之相反的是生活必需品,如

中产阶层结构的深远变化食物、衣服和住房)的开销往往也更多(见图表

2)。这一群体的心态更为国际化,他们对国际品

除了数量不断壮大,中产阶层的增长模式也在不牌持开放态度,甚至热切追捧。断变化。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结构正经历着一比起大众中产阶层,上层中产阶层是一个些显著变化。更为成熟、经验更丰富的消费者群体。比如,将

近60%的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购买了数码相机,

而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只有40%。在笔记本电脑我们将目前的中国中产阶层划分为两个群体:的购买上,两者的比例分别为51%和32%。衣物柔一个是大众中产阶层(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在 顺剂的购买情况也类似,比例分别为56%和36% 6万-0.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9,000-1.6万美元), (见图表3)。从首次购买基础产品种类的趋势2012年在所有城市家庭的占比为54%;另一个是可以看出,大众中产阶层仍处于消费行为的早占城市家庭中14%的上层中产阶层(家庭年均期阶段。比如,在厨房家电用品类开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在10.6万-22.9万元人民币,相当于 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中,69%的人表示自己是首1.6万-3.4万美元)。其中,上层中产阶层的消费次购买,而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的这一比例仅 占到中国城市个人消费的20%,超出其实际人数为24%。

3

图表2:中产阶层的增长规模正在重塑中国

图表3:上层中产阶层和大众中产阶层的显著差异

* 将“耐用”作为智能手机五大购买因素之一的受访者# 将情感因素(如“显示我的品位”)作为购买手机时一项重要考虑因素的受访者比例 † 表示“只要在支付能力承受范围内,愿意为最好的电子消费品支付溢价”的受访者‡ 在白电升级消费上实际支出增多(如,除通货膨胀以外的原因)的受访者比例来源: 麦肯锡“解读中国”–麦肯锡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 2012

这两大群体对“是什么因素让产品具有吸引力”的回答迥然不同。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更看重基本功能方面的优势。2/3的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将“耐用性”列为洗衣机的五大购买因素之一,而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中该比例不到一半。另一个例子是智能手机,62%的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将“耐用性”列为五大购买因素之一,而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中该比例仅为36%。在购买洗衣液、智能手机、方便面时,他们也更可能将低廉的价格作为购买因素之一,比例是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的两倍。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与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相比,他们更可能将“彰显我的品位”,“让我觉得我的家庭生活更美好”等情感、社会因素列为选购洗发水和智能手机时的考虑因素(可能性比大众中产阶层消费者高50%)。

相比普罗大众而言,中国的上层中产阶层的视野更外向和开放,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过去保守、内向的国民性格的一次突破。这一点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钟情外国品牌。以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例,65%的

4

图表4:中产阶层增长的区域中心正在迁移

上层中产阶层偏爱外国品牌,而城市普通消费者的比例为56%。34%的上层中产阶层偏爱外国食品及饮料,而普通城市消费者仅有24%。他们还更热衷于出国旅游,2011年10%的上层中产阶层曾出国旅游,而全国城市居民这一比例仅为3%。2011年,近一半的上层中产阶层消费者增加了出国旅游开支,增幅平均达36%。

这种国际化视野折射出了上层中产阶层的一些“身份标签”。例如,他们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34%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外语能力较强,26%英语流利。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也加速了这一波国际化浪潮:68%的上层中产阶层是网民,而城市总人口的网民比例只有57%。这些中产阶层网民中,80%的人网龄超过四年。

中国市场将会继续保留其特殊性,但随着上层中产阶层成为新的主流,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市场更加接近世界其他成熟市场。 如果商界希望把握住这轮商机,就必须对中产阶层究竟来自哪里进行细致研究,因为这一群体成长的地域正在改变。

2002年,中国40%的中产阶层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一线城市,或称“特大

然而,我们预计到2022年该比例将降城市”中2。

至16%,主要增量将来自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中产阶层从2002年的43%升至2022年的45%;三线城市则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31% (见图表4)。

从特大城市向中型城市的迁移同时也意味着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迁移。2002年,仅有的生活在内陆城市的中产阶层比例为13%,到了2022年有望达到39%。

在这里,我们以两个小型城市为例来描绘地域重心迁移的强度。吉林省蛟河市是一座内陆四线城市,由于其作为东北亚经济区核心的交通枢纽而获得快速发展,同时还拥有草药及可食用真菌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是中国重要的葡萄酒及米酒产地。2000年,该市7万户家庭中尚不足900户为中产家庭;到2022年,该市将增至16万户家庭,其中9万户(即60%左右)跻身中产阶层。甘肃省武威市也是一个内陆四线城市,其发展优势包括:(1)地处金昌—武威经济开发区内;(2)丰富矿产资源(邻近的石墨

2 中国的城市可按经济发展程度及政治重要性分为四个级别。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2010年的名义城镇GDP均超过9,320亿元人民币,人口超过1,000万;二线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还包括一些2010年名义GDP在1,200-9,32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大型城市,人口200-800万;三线城市2011年的名义GDP为220-1,200亿元人民币,人口在40-150万之间;四线城市2010年的GDP小于220亿元人民币,人口多在10-90万之间。

5

篇五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式的中产陷阱

中国式的中产陷阱,有多少是因育儿而起? 2016-09-12 09:50:48 来源: DeadLine

“中产陷阱” 这件事,我原来是不怎么有感觉的。最近,却因为《小别离》有了一些观察。

这个词原来是指国家或者家庭在中等收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重新下行的危险。由于我们国民的焦虑敏感体质,基本可以理解为“中产是个坑”,掉进里面你就只有不断挣扎的份了,越挣扎还可能越往下掉。

而中产加上育儿,就更加是一个大坑,是一个陷阱,而不是馅饼。

中产这个词一直很诡异。看似恭维人,但却没几个人愿意坦然接受。社会统计学家们则热衷于扩大中产的计算范围,其实身处中产的人一般自己都会有点感觉,就像《小别离》里面黄磊和海清组成的家庭,有套房,有辆车,工作上是个小领导,然后就该操心孩子前途了。也就是传统意义的一拨“三明治”们。

这种标准配置在过去二三十年是一种被歌颂赞扬的,看起来健康安全的社会中坚模式。但现在,情况起了些变化。中国的中产式育儿正在承受其系统性带来的焦虑和挑战,并可能使其自身走向瓦解和转型。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为什么?原因很多,我认为最主要有下面两个。

1

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式育儿耗资巨大,教育成本不断上升。(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为什么孩子会取代房子,成为新中产家庭最大负担》)但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焦虑却不断抬头。经常出现家庭年纯收入50万根本不够花的新闻,细算下来其实亦然。

事实上,传统意义的中产稳定收入的格局正在瓦解。整个社会的大趋势是,财富分配正在向手艺人和创意创新行业倾斜。之前美国式的由制造业带来的大批白领稳定分配财富收入的模式正在破产。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正进一步夺走白领的工作,城市里的白领的去“密集型”甚至比产业工人还来得更凶猛,或者被迫迁移到成本更低的下几线城市。

最近银行和外企的裁员潮凶猛。我朋友老公所在的欧洲某汽车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室,直接就要求把财务、营销等部门迁往某二线城市。理由是,做财务,为什么非要在上海?还要在市中心租高档写字楼?二三线城市同样有专业的财务人员。甚至他们准备把采购也迁过去,原因是供货商应该自己跑上门来,去上海和去成都武汉,对他们来说都一样。不愿去二线城市就业的白领,就等于自动失业了。

除了工作环境不景气,中产阶级对财富的焦虑感更大来源于横向比较。辞职创业的朋友太多了,融资的数字一个比一个惊人,媒体上朋友圈里都是捷报频传,谁谁又ABC轮了。人人都只愿对外展现光鲜一面,实际情况不得而知。但这些捷报已经把中产们挠得心猿意马。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细水长流的赚钱方式,和这些创业者的财富增长根本不是一个象限的比较,自己是冷兵器,一棍一刀,人家是热兵器,或者是核武器爆炸。虽然看起来操作很危险,但是威力无强,拿在手里腰杆也硬,话语权也强。

与此同时,中产阶层的理财和投资产品也显得不尽人意。房子也是中产的一个大坑。为了换更好的房子,为了买学区房,甚至只是为了保值,每个人不断在中国已经高涨的房地产不断身不由己地追涨,在一个已然非理性的市场中越陷越深。

现在,毕业去500强大公司,早不是名校优秀学生的主流选择了。他们用脚投票,直接否决了这种看得见上升阶梯的爬楼式中产,选择更酷更快速的事情去做。从源头失去优秀人才,传统中产的质量和社会话语权恐怕越来越弱。

在整个社会对子女教育投入过热之后,供应不足的优质教育会越来越成为富裕阶级而不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品。中产父母将不得不痛苦地面临重新定位,调低期望的过程。

2

原因之二,传统中产的出路和愿景过分寄托在子女身上,并为之倾上所有身家和精力,并限制了他们自己的发展格局,回报几何,却很难预测。

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望子成龙的民族。其社会心理根源为何,好像没有太多人探讨过。但我觉得是因为传统的中国科举制,基本上还是给了中国社会底层一个上升通道,所有人还基本可以是平等地从秀才贡生奋斗起,而且科举制也狭窄地定义了唯一的成功模式。一代代人依葫芦画瓢不断奋斗之。

这种传统模式给今天的中产父母带来了惯性和错觉,以为在今天,仍然能把孩子送上一条新式科举之路,一劳永逸。十数年前的”科举“顶点是清华北大,现在是哈佛剑桥。所以千万个家庭人头攒动在备考路上黑压压地使劲。

事实上,今天的社会早已证明了“名校文凭“不是什么一劳永逸之事,成功也有很多种模式。当年是优等生的中产家长费尽心思想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和自己相似的“升级版”道路——无非是北大变成哈佛,清华变成MIT,复兴门金融街变成华尔街,人民银行变成美联储。但他们却甚少关心,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未来。

在这样的新式科举进程中,中产父母所付出的精力和金钱,可以说靡费无数,在《小别离》剧中已一一展示。现在,几乎每一个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全职或者半职的妈妈。她们为了孩子已经无心工作,学校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也越来越多,对家长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中产父母因为育儿需要改变了自己的事业轨迹,甚至有“不为自己而活”之感,事实上,他们普遍处于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生的路还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当孩子出国留学之后,他们油然而生出“空巢老人”、"可以提前退休“之感,已经不习惯为自己而活,生活失去目标和焦点。

对于这些少年时出类拔萃,从各地考入国内一线高校的优秀大脑来说,不啻为一种悲剧。

《小别离》剧中,黄磊和海清的事业最后都乏善可陈,家庭的强心剂是女儿方朵朵写奇幻小说,戏剧化获得400万稿费来救赎。这确实就是电视剧了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对于95后、00后的孩子而言,他们也不见得对父母这种呕心沥血有多领情。最大的冲突就是路径设定的冲突,什么事都是觉得自己见多识广的父母给做了主。这一代人根本不愿意去沿袭父辈那种”因科举而中产”的模式,他们有更大的世界等着自己去探索,尽管未见得在世俗意义上有多成功。

现在,育儿最焦虑投入最巨大的70后乃至80后中产一代,他们的孩子还未到成年或毕业,其“社会意义成功”与父母的大投入高期望之间的矛盾还未展露。但我几乎可以预见这以后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

3

说到底,中国的中产式育儿瓦解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经济收入模式上的变化,中产阶级也将面临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他们会找到自己,也从而会更理解他们的孩子的自由选择。

其次,在寻找优质教育并感受到其价格高昂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各具才能的中产家长或全职或业余地开始投身对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客观上以及改变了传统家长一味依赖学校教育,自顾赚钱养家的模式。也对中国的教育水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六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中产阶层形成面临的困难

(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于2002-12-1712:42:36发布)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并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及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制度。作者认为,如果政府与民争利,随时都想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想掠夺民众个人财富或其财富掠夺得不到保护,那么中产阶层社会要形成是不可能了。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立全面的小康社会;该蓝图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个蓝图的提出让理论界耳目一新,人们将面对着许多新的课题。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社会如何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则是建立全面的小康社会之重心。由此,最近媒体与学界对中产阶层关注与讨论也就多了。

但是从最近不少的讨论来看,人们更多的关注是未来中产阶层社会的意义、结构及对未来社会之影响,关注的是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趋向,关注的是中产阶层财富的占有数量及占有方式,关注的是几年后中产阶层可能出现的规模等。一句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未来中产阶层的结果,而不是其形成过程。如果我们要问中国中产阶层如何才能形成?当中有哪些多少约束条件与困难?目前有多少约束条件没有满足?又有哪些困难与问题?这些困难与问题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中国政府与个人应该做些什么?等等,这可能把问题讨论引入一个新的角度了。因为,如果不能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去找事物真相,寻找其发展内在根据,也就无法找到达成其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也就无法把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生活的现实。

步入中产阶层社会过程漫长

一般来说,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来看,中产阶层是指社会中所处于中间部分的一个阶层。而这个阶层有人把它看作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当然也有人把中产阶层看作是一种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按照这种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而描述其消费倾向。按照这样的标准,在目前不少发达的国家中,这群人占整个社会总人口的80。他们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中国,与中产阶层社会的出现应该是相去很远,尽管有中国政府机构就指出,在2005年,中产阶层就达2亿人,中国也会开始步入中产阶层之社会,但这实际上与13亿人口来比还是太少。

而且这种观点是过分乐观了,因为中国步入中产阶层社会并非一蹴而就的,而且是有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得以实现之日,但中产阶层社会也不一定会到来。因为,尽管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跃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除了极少数极少数人真的富裕起来之外,中国有多少民众达到了上述所认可的中产阶层的标准呢?别看现在房地产市场与汽车市场是如何风风火火,但是真正能够有能力买房买车的人都是凤毛麟角。而更为重要的是8亿多农民还根本没有进入城市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上。也就是说,目前达到中产阶层水平的人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少。

还有,别看800万多元一辆的轿车有人购之、几千万一幢的豪宅门庭若市、挥金如土的“天上人间”类娱乐场所车水马龙,连看惯了大世面的外国人都会为之逊色。但是,这些事情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民众、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贫穷的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连梦都做不到的东西。看看每天我们边上所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中国民众与中产阶层的生活有多少远!早几天偶尔乘了一次公共汽车,一进车内只见人挤人、人迭人。我就问乘务员,是不是每天都是如此。她告诉我,任何时候都是这样。为什么?不就是民众为了省一元(有一种公共汽车两元车内则很空)而宁可这样做吗?如果民众的收入高一点,有谁会愿意这样做呢?更何况想通过一元一元地省出来买车买房不知要多少年?再来看生活在中国大多数中小城镇及边远地方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其收入水平肯定会比北京的民众要低,那么这些人要步入中产阶层是遥不可及了。

分享的社会经济成果还是太少【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现在要问的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了20多少年了,尽管民众的生活有所提高(那仅是在极低的水平上上升),但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仍然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这些人所分享到的社会经济成果还是太少。如果中国社会还是以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再过20年后绝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会提高多少呢?更不要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相比了。而大多数人不能富裕起来,那么中产阶层社会如何来形成?也就是说,在目前中国这样的条件下,中产阶层社会形成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是这些的困难与障碍又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化解这些困难与障碍呢?我们先举两个正反两面的例子,然后做点分析,或许从中能够获得一些启示。

据报道,在淮河蓄洪区安徽霍邱县有一个集镇叫冯井镇,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中部地区农村。但是正是这个小小村镇的1100多名农民却牢牢地占据着北京中关村CPU芯片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农民中多以有百万资产,也有上千万资产而成了真正的有产者。但谁会想到这个镇的农民从农村走出并成为真正的有产者也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呢。1989年冯井镇的一个只有初中文化19岁的年青农民闯荡到了北京的中关村,开始时他以卖苦力方式谋求生计。为了生计,他开始什么活都得干,如搬运、打杂、业务员等。也正是在这里激励竞争的磨练中,他开始长知识、长识见、长能力、积累资本。一旦有一点点机会,他就办了一个小的公司经营CPU芯片生意。当他的经营站稳了之后,越来越多的冯井镇的农民也走进了中关村,打拼着中关村的CPU芯片市场。这些人一走进中关村,几年前还是识不多少汉字的农民,几年后则成了在数分钟内能用复杂零件组装一台高性能电脑的高手。可以说,这些文化水平低、知识少、资金缺乏的农民,经营高科技产品肯定不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走入一个好的环境、一个激励竞争的市场中,这就让他们的积极性与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一旦个人的潜能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时,何事不可为呢?

企业与政府产生冲突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据《南方周末》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有一个卢龙县,该县城关公社四街第四生产队有62户农民,由于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把

集体的财产被分成2.4万元现金和价值2.5万元的机器设备,而姚青山等32户农民分得这些机器设备。得到现金的30户农民分钱后各自散去,而分得机器设备的农民在姚青山的带领下办起了永平纸箱厂。10年后,这个当初的小纸箱发展到了总资产达2000多万元的企业集团,成了卢龙县最大规模的企业。面对着企业的发展,卢龙县政府开始向该企业伸手,试图将该企业纳入政府的有效控制之下,由此企业与政府产生了严重的冲突。1992年6月,卢龙县政府突然派出县审计局进入该企业集团进行审计,并宣布停止该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遭到以姚青山为首的32户农民强烈抵制。32户农民极力主张,该企业是由他们合伙出资建成,政府没有出一分钱,未经全体股东同意,任何人都无权决定处置企业的财产。这下可恼怒了政府,一方面县检察院以莫须有的罪名批准逮捕姚青山,另一方面县法院作出该企业“破产”的裁定,县政府随即组成多个部门参加“破产清算小组”,将该企业的产成品、部分机器设备等于廉价变卖。不下几个月,这个曾经是当地经济支柱的企业,很快就灰飞烟灭。姚青山打入牢房,其他农民的生活又回到其困苦的过去。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呢?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并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及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一种制度安排是扩张民众的生活权利的空间,还是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甚至于剥夺民众个人生活权利的空间。如果是前者,个人的原初的禀赋仅是个人发展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个人发展的全部,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能够激励民众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激励民众努力而为。我多次强制个人生活权利的张扬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最大动力,道理就在这里。如果是后者,当个人的生活权利空间被剥夺、个人的财富被掠夺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定会停滞不前,甚至于停止。连社会经济发展都停止了,中产阶层如何可形成呢?

可见,如果政府与民争利,如果政府随时都想控制民众生活权利的空间,如果政府要想掠夺民众个人财富或其财富掠夺得不到保护,那么中产阶层社会要形成是不可能了!这就是中国中产阶层社会形成的最大障碍与困难。

篇七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中产阶层破产】

研究参考

第 4号(总179号) 2014年5月8日

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

内容摘要:2014年3月22-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为了更好地倾听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对中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届论坛邀请了与会公司结合自己的专长和论坛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本期研究参考是麦肯锡咨询公司为论坛提供的报告。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

社会转型。在这份报告中,麦肯锡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关键词:中产阶级;驱动力;制约因素

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

麦肯锡咨询公司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一、中国中产阶级的潜力

就在2000年,中产阶级仅占中国城市家庭的4%1;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68%。今天,城市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52%;到2022年,还将涌现1.7亿城市新居民,届时城市化比例可能攀升至63%。到2022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将达到6.3亿,为城市家庭的76%和总人口的45%。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中产阶级国家。这股浪潮的核心是城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主力军来自技能型白领,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也赚取更高的薪水。这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 “硬”效益,也反映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改善的“软”效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众所周知,但政府对有利于释放中产阶级经济潜能的软性推动力的投资或许不太为人所知。以保险为例:200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近1.5亿中国人,如今95%的中国人享受着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自费比例已经从59%下降到35%。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产阶级的发展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二、上层中产阶级将成为新主流群体

我们将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为两大类:大众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6-10.6万元人民币之间,相当于9000-1.6万美元之间,这个群1 我们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6万~ 22.9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士,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这一范围处于巴西和意大利的平均收入之间。这一群体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低于50%,同时,其消费行为比起其他阶层也独具特点。

体2012年占城市家庭的54%;上层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10.6万元人民币到22.9万元人民币之间,相当于1.6-3.4万美元之间,这个群体2012年占城市家庭的14%,其消费额占城市居民消费总额的20%。也许到2020年,这个结构会大为不同,上层中产阶级将占到城市家庭的54%,其消费额占城市居民消费总额的56%,而大众中产阶级占比约为13%。不过,这一前景的前提条件是中产阶级家庭收入保持持续增长。

向上层中产阶级的华丽转身,将为企业带来更加成熟、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相对于大众中产阶级,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更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对知名品牌更为信任,并且更愿意为非必需品及服务埋单。他们的视野也更加国际化,对国际品牌持开放态度,甚至充满渴望。

中国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正在日趋成熟。逛街购物已经不再是理想的全家活动,与10年前相比,他们花在休闲活动和旅游上的时间明显更多。2000-2012年,中国的酒店客房接待能力增长了4倍,自2010年以来,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增长已超过30%,仅2013年一年就有超过1000家新电影院开业。

上层中产阶级是富裕一族,他们在购物方面也比大众中产阶级更为经验老道。将近60%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购买过数码相机,而在大众中产阶级中,这一比例仅为40%。与此类似的是51%的上层中产阶级购买过笔记本电脑,而在大众中产阶级中这一比例仅为32%。衣物柔软剂的购买情况也印证了同样的规律,56%的上层中产阶级购买过该产品,而大众中产阶级仅为36%。

这两个群体对产品吸引力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产品基本功能对大众中产阶级消费者具有吸引力,他们当中2/3的人将“耐用性”作为洗衣机的前五大购买因素之一。而上层中产阶级提到这一因素的人还不到一半。对于智能手机,62%的大众中产阶级把耐用性列入前五大考量因素,仅有36%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持相同看法。对于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而言,产品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卖点正日趋重要,相比大众中产阶级,他们更有可能提到购买洗发水和手机背后的考量因素,

比如“彰显我的品位”以及“让我感觉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相比普通大众,不断壮大的中国上层中产阶级具有明显的外向型心态。他们更愿意选购洋品牌,洋食品和洋饮料受到34%的上层中产阶级青睐,比起普通市民要高10个百分点。上层中产阶级更倾向于出国旅行。2012年,10%的城市中产阶级选择出国旅行,整个中国城市人口只有3%。这种国际视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层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更高,外语能力更强——34%的人拥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26%的人听得懂英语并且会说。他们也因此成为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以及旅游业等新兴高薪职业的宠儿。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元素。上层中产阶级更愿意网购,用于网购的支出比例也更高。虽然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仍会存在,但如果上层中产阶级形成新主流群体,我们应当预期它与国际成熟市场的相似性会越来越多。

三、变化中的地域分布

中产阶级的最大增长将会发生在哪里,企业需要对此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虽然城市一直是孕育中产阶级的摇篮,但未来在地域分布上将会趋于均衡。

2002年,40%的中国中产阶级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人口超过1000万的一线超大城市。然而到预计2022年将降至16%,同时二三线城市的中产阶级比例将会提高。2002年,中国三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仅占15%,2022年可望上升到31%。中产阶级家庭占比的大头从超大城市到中型城市的转移,也意味着从沿海大城市向内陆城市的迁移。2002年,仅有13%的城市中产阶级居住在内陆省份,预计2022年将升至39%。

举两个小城市的例子说明这一变化。吉林省的蛟河是中国东北四线内陆城市,因其地处交通枢纽发展迅速。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中草药和食用菌类),是中国最重要的葡萄酒和米酒生产基地。2000年,蛟河7万户家庭中尚不足900户达到中产标准。预计2022年该市将有16万户家庭,其中约9万户(近60%)将跻身中产阶级。

再如甘肃省武威市,同属四线内陆城市,其优势是位于金昌——武威经济开发区;拥有富饶的矿产资源(邻近的石墨烯和钛铁矿储量居全国之首),而且地处铁路和数条高速公路的交通要道。2000年,该市

8.7万户家庭达到中产标准的不足900户。预计2022年,65万户家庭中约39万户家庭(60%)为中产阶级。

如今,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否对于塑造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越来越无足轻重。7年前中国高铁启用时,许多人称这只是形同虚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实现满负荷使用。事实证明他们大错特错:高铁日均输送乘客已从2007年的25万激增到去年的130万。需求实在是被低估了。如今,沪宁线高铁列车每隔15分钟开出一班,商业和零售聚集带正在融合,中产阶级每日坐通勤火车上班和购物。目前高铁运营线路已达9000公里——按计划,未来数年内还将翻番。

另一个因素,网络零售 “生来就是全国性”的。上海能买到的所有产品,武威也能。实体零售店举步维艰,除了在三线城市建旗舰店之外可能不会有别的举动。某些细分市场,如B2C服装,2013年其在线销售几乎实现翻番,而整个2012年,网络零售飞速上位,一举成为主流渠道。在三线城市,互联网渠道贡献了2012年奢侈品销售的14%,而2010年还几乎为零。中国消费者花在网络社交媒体的时间已达到55%,而美国消费者为38%。新消费行为由此形成,如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购物,或者逛商场只是为了娱乐休闲,而不是单纯地购物。

四、向第二代中产阶级消费者过渡

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一代中产阶级消费者正在崭露头角。他们的父母经历过长期的物资匮乏时期,消费心态比较保守。“第二代”(G2)生活环境较为优越。新兴的G2消费者的安全感更强,更愿意“活在当下”。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大多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对于工作的满足感和收入增长抱有极高的期望

麦肯锡研究发现,G2消费者比父辈更加自信,更愿意支付溢价。事实上,他们认为昂贵的产品才是更好的产品。他们乐于尝试新的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49372.html

    上一篇:木材拼板机

    下一篇:鲁莱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