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科技苑]诱虫灯的诱惑(201110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吃得安全问题。要实现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首先要在农业生产环节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生物保护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其中,灯光诱虫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
本片介绍的新型专用光源即宽谱诱虫灯,对于常见的各类害虫绝大部分都有效。传统黑光灯发出的光一般为单一波长的长波紫外线( UV-A),多光谱诱虫灯除了发出更宽范围的长波紫外线以外还能发出近紫外和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及绿光部分。很多害虫对这部分光是敏感的。黑光灯诱杀不到的害虫,全光谱诱虫灯解决了。
灯光诱虫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灯光诱虫专门诱杀害虫的成虫,降低害虫基数,使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轻和避免害虫对人、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或传播病害。各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标准,当病虫指数在防治标准以下则无需用农药防治。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段光谱的敏感性不同,在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光谱范围越宽,诱虫种类越多。我们把波长320~680nm覆盖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的光源称为宽谱诱虫光源。宽谱诱虫光源诱杀害虫种类多,效果好,数量大。宽谱诱虫光源对于鳞翅目类各种成虫有特效,如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等。有显著诱集效果的其他主要害虫包括:鞘翅目类的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双翅目类的蚊子、蝇、蠓、虻等;同翅目类的飞虱、叶蝉等;直翅目类的蝼蛄等。据各种环境中的不完全统计,诱杀害虫超过一千五百种,宽谱诱虫灯。
相关新闻:
11月5日,安徽歙县北岸镇金竹岭村菊农在菊园采摘贡菊。安徽歙县北岸镇今年在4500亩菊花地安装了30只太阳能杀虫灯、1.5万诱虫杀虫黄片,黄山贡菊不再使用任何农药,菊花产量比去年增产20%。 新华社发 (吴建平 摄)
[科技苑]生命的复苏(2) 今春又闻蛙鸣声(2011.4.26)
刘春军是四川绵竹的一个青蛙养殖户,2008年纹川大地震,使他的养殖场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他并没有灰心,经过三年的重建,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又传出了青蛙的鸣叫声。
技术点:
青蛙冬眠复苏后,如果护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有的养殖户就因为养技术不过关,出现食物严重不足,供水污染,水中溶氧缺泛,放养密度过大,病害严重。造成青蛙死亡减产,有的全场毁灭。刘春军家用自己多年的经验,解决了这一些问题。他说:一年之季在于春,这养青蛙也一样,当冬季苏醒后,就得开始精心准备,那么他的青蛙是怎么养的呢?
养殖故事:
进入养殖阶段,很多困难让刘春军始料未及,首要解决的是饵料问题。蛙类的眼睛有个特点就是只能看见“运动”的东西,它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所以吃活食是青蛙的本能。这给刚刚尝试养蛙的刘春军出了个难题。虽然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昆虫很多,但在野生状态下是靠青蛙自己去觅食,现在如此大批量养殖,上哪里去弄那么多的活虫呀?
刘春军最早选择的是已广泛应用于养殖行业的黄粉虫,在他的努力下,黄粉虫养得不错,青蛙也挺喜欢这种饵料。可是总是喂饲黄粉虫成本太高,因为黄粉虫必须用麦麸来养,一般三公斤麦麸、一公斤青菜才能产出一公斤黄粉虫,也就是养殖一公斤黄粉虫至少要4元钱,而一公斤成品蛙一般需要三公斤黄粉虫,这样算来一公斤成品蛙光是饲料成本就得12元。黄粉虫这么个吃法,等于在吃钱。整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刘春军亏损了十万元。他意识到必须将青蛙的饵料进行改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不养黄粉虫,又让青蛙吃什么呢,为了尽快找到一种成本低的替代品,刘春军整日冥思苦想。
有一天,天气闷热,气压低,家里的灯光周围聚集了很多飞虫,看到这个情形,刘春军有了主意。他在自家的蛙池上吊起节能灯泡,效果让他喜出望外——漆黑的夜色中,一盏灯似乎成了指示路标,飞虫争先恐后地飞过去,青蛙一抓一个准,饵料大幅度节省了。
可是灯光诱虫只能在晚上进行,而且有季节性,夏天一过,飞虫就少了,而秋天及以后,青蛙还是张着嘴要吃的,那么怎么解决呢?刘春军把目光重又投向人工养虫,这次他看中的是蚯蚓和蝇蛆。
经过和养牛场老板的协商,奶牛排泄的粪便成了他养虫的原材料。
与黄粉虫需要麦麸相比,繁殖蚯蚓与蝇蛆就不需要什么成本了,因为养牛场的牛粪通常都当作废物处理,刘春军只是花点人工把它拉回来就可以了。而且用粪便养蚯蚓、养蝇蛆,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
夏秋灯光诱虫养鱼技法
发布时间:2011-08-02 作者:薛玉华 访问次数: 5
黑光灯是一种诱捕昆虫的特殊工具,用在养鱼生产上,可以节约大量动物蛋白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黑光灯发出的光波波长为3800埃,大多数昆虫如飞蛾、蝗虫、螳螂、蚊蝇等,对波长为3000埃~4000埃的光波极为敏感,具有很强的趋光性。黑光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诱捕昆虫的。它既可直接安装在鱼池上诱虫喂鱼,亦可安装在田间、陆地、杂草丛中,将诱捕的昆虫收集后作为鱼类饲料。
夏秋季节气温、水温高,鱼类摄食活动强,食量大,增重快。此时各种昆虫、飞蛾也大量孽生。为了广辟饵料来源,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在能通电的鱼塘,应提倡和推广灯光诱虫养鱼法。
灯光诱虫养鱼法,是一个生态、生物学有机结合的理想的养鱼方法。首先,因为鱼类有较强的趋光性,夜间利用灯光诱虫喂鱼,这就人为地增强了鱼类吃食活动和新陈代谢强度,加快了鱼类的生长速度;其次,昆虫是鲤、鲫等吃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定量的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等。由于虫子刚一落水,即被鱼类扑食,饵料新鲜,鱼吞食后容易消化,不易得病。同时,采用灯光诱虫喂鱼,还可以降低饵料成本,加快鱼类生长速度,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
安装灯光诱虫用灯,一般采用黑光灯或普通灯泡,用黑光灯效果最佳。其设置方法是在
距岸边2~3米处,高出水面1米左右,一般以3~5亩水面按1盏灯为宜。晚间各种虫子便趋聚灯光碰灯落水,成为鱼的可口饵料。据观察,夏秋晚间,灯光周围20平方米内鱼群活跃,吞食声沙沙作响。其方法简便易行。
注意事项:黑光灯在下雨和刮大风时不要开灯使用;雨后一小时内不要开灯使用;灯具工作时不要用手触摸灯具;灯具采用悬挂安装时,严禁浸泡在水中;使用时注意周围不要使用其它强光度灯具,以免影响应用效果。
诱虫测报灯的杀虫原理和使用方法
杀虫灯是一项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的环保型物理杀虫技术,在害虫无公害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诱虫测报灯的杀虫原理:
大多数的害虫都有趋光性,它们对灯光敏感,在黑夜里喜欢靠近有光亮的地方,诱虫测报灯就是根据害虫成虫的趋向性,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紫色光源,性信息等原理设计的,它的主要元件是祥辰牌专用诱虫灯管和高压电网,祥辰牌专用诱虫灯管能产生特定频率的光波,引诱害虫靠近,高压电网缠绕在灯管周围能将飞来的害虫杀死或击昏,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二、诱虫测报灯的杀虫特点:
1、交流频振杀虫灯的诱杀力强。等可诱杀农、林、果、蔬等有害昆虫近1300种。在果园中应用能诱杀金龟子、天牛、蝇类、蝽蟓、吸果夜蛾、潜叶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以鳞翅目害虫为主的50多种果树害虫。专杀成虫,降低落卵率70%左右,可降低下代或下年虫口基数。一盏诱虫测报灯就能有效的控制30-50亩 的害虫。
2、对益虫影响较小。频振灯诱杀的对象主要是鳞翅目昆虫,而益虫多为非鳞翅目,诱杀的机率很低。经多点试验诱杀益害比为1:100~148。
3、 集中连片效果好。诱虫测报灯集中、连片、连续使用会达到更佳的防治效果。
4、操作方便成本低。这批购进的是光控灯,挂灯通电即可见效。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晚上下雨可自动关灯,雨停后又自动开灯。交流频振杀虫灯一般可使用5年,加上电线、杆子、横担、人工等开支,一年所需费用为90元,每盏灯防治范围达30~50亩,平均每亩投入仅2~3元。每天用电约0.3度,电费不到0.2元。收集虫体可以喂家禽和鱼,每斤价值2元,在鱼塘和家禽养殖场附近大面积应用,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5、维护生态平衡。使用诱虫测报灯,可大大节约农药投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天敌,对人、畜安全,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诱虫测报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交流频振杀虫灯使用方法及安装简便,可利用 路两旁的电线杆或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用8号铅丝将其固定。操作方法:每30~50亩一盏灯,灯间距离180~200米,离地面高度1.5~1.8米,呈棋盘式分布,挂灯时间为5月初至10月下旬。安装时要注意所使用电源是否稳定,否则可能会影响使用寿命。接通电源,按下开关,指示灯亮即进入工作状态。
2、诱虫测报灯作为一种特殊光源,不能用于照明,使用时要注意安全。接通电源后不能触摸高压电网,雷雨天不能开灯,此外,还要及时清理高压电网上的污垢。即一天诱杀工作完成以后,由专管员清理虫源,并将灯上的虫垢用刷帚打扫干净。要注意关灯后工作,以免电击伤人。【灯光诱虫靠谱吗】
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农业集成技术
——质量安全高效农业露天生产模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高效农业”这是关系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两个关键问题。不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必将卖不出去!不实现高效农业,农民不可能小康!为了广大农民切实能够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又能提高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必须示范、推广“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即质量安全高效农业露天生产模式;这是适应最广大农村发展需要,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需要,最广大农民致富需要的实用技术。
一、大面积农业生产状况和蔽病
(一)种植业生产状况和蔽病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高毒农药残存于各种农产品以及土壤和水体中,造成人、畜、鱼急性中毒,履有报导;一般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未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但长期食用会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因农药残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履遭禁运,农产品出口因质量安全问题每年经济损失十多亿元。除了食品加工企业违法使用添加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化学农药残留超标是中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最根本的问题。而且,化学防治耗费石化能源,并已经造成了农村环境严重污染。
(二)养殖业生产状况和蔽病
目前养殖业规模化生产仍以设施养殖、集中养殖为主;主要使用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的配合饲料喂养,已造成肉、奶、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很多规模化养殖没有配套的粪便处理技术和设施,养殖业已成为新的农村污染源。
(三)种养结合状况和实施障碍
种养结合技术是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生态农业基本技术。自然中植物和动物原本共生在一起,由于人类对某种生物产品的需要,才把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分离开来,实质上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稻田养殖有悠久的历史,并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田养殖(稻田、藕田„„放养鱼、虾、蟹、鳖、蛙、鸭),旱田养殖(包括树林、果园、桑园、菜园„„放养禽类、蛙类等)能显著提高综合效益,有很多成功实例;各种种植业与适宜的养殖业相配套,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综合效益,一般种植业能保持原经济效益,与其配套的养殖业产品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1000元/亩左右甚至更高的利润。全面普及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大面积放养食虫食草动物,也是对植物病、虫、草害进行了生物防治,实现种植业生物防治与养殖业生产结合;但种养结合技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种植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使用化学农药是实施种养结合技术的主要障碍。
二、灯光诱虫技术和发展状况
(一)灯光诱虫的原理
成语“飞蛾扑火”形象描述了昆虫的趋光性。灯光诱虫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灯光诱虫专门诱杀害虫的成虫,降低害虫基数,使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轻和避免害虫对人、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或传播病害;各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标准,如果,全面普及使用杀虫灯,从一开春就使用杀虫灯诱杀越冬成虫,使各处害虫基数始终控制在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水平上,就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了虫害和虫媒病害,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害虫迁飞危害问题;当病虫指数控制在防治标准以下,则无需用农药防治。大面积农业生产就完全可以实现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灯光诱虫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段光谱的敏感性不同,如绿光对金龟子,黄光对蚜虫有较强的诱集力,波长400~680nm的人类可见光包括了各种色光;波长320~400nm人类看不见的长波紫外光对数百种害虫有较强的诱集力。在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光谱范围越宽,诱虫种类越多。我们把波长320~680nm覆盖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的光源称为宽谱诱虫光源。宽谱诱虫光源诱杀害虫种类多,效果好,数量大。宽谱诱虫光源对于鳞翅目类各种成虫有特效,如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等。有显著诱集效果的其他主要害虫包括:鞘翅目类的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双翅目类的蚊子、蝇、蠓、虻等;同翅目类的飞虱、叶蝉等;直翅目类的蝼蛄等。据各种环境中的不完全统计,诱杀害虫超过一千五百种,宽谱诱虫灯对于常见的各类害虫绝大部分都有效。
有人担心,益虫也被诱杀了,其实没有必要。与化学农药防治不同,灯光诱虫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害虫、益虫都不会被完全诱杀;如果只诱害虫,益虫没有了食物,部分益虫也自然会被饿死;灯光诱虫是把益虫和害虫量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是生态平衡。
(二)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
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就是以害虫可看见诱虫光源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一般距离大约80~100m,有效面积大约2~3hm2(30~45亩);各种害虫的视力有差异,为了保证杀虫灯的使用效果,一般都把杀虫灯的有效范围确定为1.5~2hm2(20~30亩)。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还和诱虫光源的种类和功率相关。节能灯光效率高,较低功率的节能宽谱诱虫灯也能超过较大功率白炽灯和普通荧光灯、紫外灯的有效范围。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也和杀虫灯安置的高度有关,俗话说:“高灯远照”,在害虫可看见杀虫灯的距离范围内,杀虫灯安装的位置较高,有效范围也较大;但安装位置太高,不便于操作;以养殖为主使用杀虫灯,可以高灯和低灯配套,高灯扩大诱集范围,低灯方便喂养动物。
有人担心,把别人田里的害虫引到自己田里来了。确实,几亩田的农户用杀虫灯是如此;但是,实施种养结合,诱集来的害虫直接喂饲放养的食虫食草动物,变害为宝,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击式杀虫灯也可基本解决这个蔽病。
(三)灯光诱虫的发展
采用灯光诱虫由来已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应用紫外灯(黑光灯)诱杀大豆、高粱、谷子等的害虫的研究报导,70年代中国农村在集体所有制条
件下,种植业就开始推广使用煤油灯诱虫,有交流电源条件的地方,也有用白炽灯、普通荧光灯或紫外灯诱虫,后来又有高压汞灯、双波灯、频振灯、节能灯、节能宽谱诱虫灯、LED灯诱杀害虫的研究与应用。各病虫测报站一直使用灯光诱虫技术进行虫情预报;现在,不少林场已开始推广杀虫灯防治林业病虫害,不少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采用灯光诱虫防治病虫害,不少养殖户已开始使用灯光诱虫,增加高蛋白饲料,喂养鱼类、禽类、蛙类。灯光诱虫是替代化学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佳生物保护方法,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的动物高蛋白饲料收集方法。
灯光诱虫是有近40年历史的植物保护技术,由于诱虫灯周围1m半径范围内虫害较重,必须特别防治,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灯光诱虫未能在大面积种植业中推广应用。
三、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理
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在种植业环境中放养食虫食草动物,充分合理利用并保护资源,增加农产品品种,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同时也是对种植业病、虫、草害进行生物防治;与灯光诱虫配套,不用化学农药,既减少种植业植保成本,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诱集的害虫直接喂饲放养的食虫食草动物,节约养殖业饲料成本。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不用化学农药解决了种养结合实施的障碍,生产系列质量安全农产品,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总产量,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是适应广大农村,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场推广应用的质量安全高效农业的生产模式。
(二)实施方案
1、对生产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以一盏宽谱节能诱虫灯的诱虫范围2±0.5hm2(30亩左右)为一个生产单元;所述生产区域包括:旱田、水田、山林、湿地。
2、在每个生产单元的中心部位设置杀虫灯。水田养殖:设置1盏节能宽谱诱虫灯在鱼凼或自然水面上,诱集的害虫直接喂鱼;旱地养殖:为了方便食虫食草动物在灯下捕食害虫,设置2盏以上节能宽谱杀虫灯;在节能宽谱杀虫灯下方设水池,水池直径为100cm以上,水深5cm左右,当害虫看到水池中的倒影宽谱节能诱虫灯时,就会直扑水中,难以逃逸,便于动物捕食。节能宽谱杀虫灯距离地面(或水面)1米左右;
3、在生产区域种植植物,并放养食虫、食草动物。水田、湿地内放养鱼、蟹、鳖、蛙、鸭等食虫、食草动物(如:鱼6000尾/ hm2即200尾/亩左右),旱田、山林内放养禽类、蛙类等食虫、食草动物(如:鸡1500只/ hm2即50只/亩左右),所述旱田、山林包括果园、桑园、菜园。放养禽类需要在林下或田间设置组合式移动生态养殖棚,养殖棚面积按20只/m2计算。为了动物采食和粪便较均匀地分布,养殖棚在生产区域中需定期迁移。
4、动物白天在大田内觅食,吃虫、吃草,进行动物生产,不喂或少喂配合饲料,根据放养密度来确定补充饲料量;同时也进行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减少治虫和除草成本和用工,粪便也为种植业施下有机肥料,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天黑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绝大多数害虫都有趋光性,害虫聚集到节能宽谱诱虫灯下活动;动物集中到宽谱节能诱虫灯下捕食害虫;从而实现种植业
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
7、每天夜晚根据各地各季节情况可以通过光控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一般在晚上6点至8点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关闭时间根据动物生产需要确定:动物为禽类,一般0时通过时控关闭,禽类进移动式生态养殖棚休息;其它动物一般在早上5点至7点通过光控关闭。在植物虫害发生高峰期,宽谱节能诱虫灯实施天黑开启,天明关闭。
四、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的创新之处和综合效益:
(一)创新之处
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实行了两个结合:种植业生物防治和养殖业生产结合,种植业物理防治与养殖业活饲料收集喂养结合。种养结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品种类,提高了效益;灯光诱虫减轻作物虫害,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了种植业成本和用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昆虫诱集到杀虫灯下,又成为动物高蛋白饲料,变害为宝,一举两得;而且,这种灯光诱虫的方式,也不会产生诱虫灯周围作物虫害较重的蔽端。在此生产模式下生产的植物、动物系列产品,均可成为名符其实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又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二)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
(1)成本降低:种植业不用或少用杀虫农药,减少了农药成本和施药用工。利用诱虫灯可节约治虫成本100元/亩左右;还可节约人工除草用工或使用除草剂支出。
(2)提高产值:种植业产量基本不变,但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可提高5-100%;养殖业是新增加的产值。总之,可以增加经济效益100%左右。
2、社会效益:在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产量增加。生产的农产品全部是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质量安全农产品。
3、生态效益:由于利用诱虫灯,可以不用或大大少用化学农药,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存环境。
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农业集成技术
李庆生 顾益林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51
摘 要:种养结合技术是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生态农业基本技术。种植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使用化学农药是实施种养结合技术的主要障碍。灯光诱虫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实行了两个结合:种植业生物防治和养殖业生产结合,种植业物理防治与养殖业活饲料收集喂养结合。种养结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品种类,提高了效益;灯光诱虫减轻作物虫害,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了种植业成本和用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昆虫诱集到杀虫灯下,又成为动物高蛋白饲料,变害为宝,一举两得;在此生产模式下生产的植物、动物系列产品,均可成为名符其实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又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灯光诱虫靠谱吗】
关键词:种养结合;灯光诱虫;质量安全;高效农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高效农业”这是关系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两个关键问题。不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高效农业,农民不可能小康!为了广大农民切实能够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又能提高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必须示范、推广“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即质量安全高效农业露天生产模式;这是适应最广大农村发展需要,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需要,是广大农民致富需要的实用技术。
一、大面积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1.种植业生产状况和存在问题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高毒农药残存于各种农产品以及土壤和水体中,造成人、畜、鱼急性中毒,屡有报导;一般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未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但长期食用会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因农药残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屡遭禁运,农产品出口因质量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多亿元。除了食品加工企业违法使用添加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化学农药残留超标是中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最根本的问题。而且化学防治耗费石化能源,并已经造成了农村环境严重污染。
2.养殖业生产状况和存在问题
目前养殖业规模化生产仍以设施养殖、集中养殖为主;主要使用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的配合饲料喂养,已造成肉、奶、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很多规模化养殖没有配套的粪便处理技术和设施,养殖业引起的二次污染已成为新的农村污染源。
3.种养结合状况和实施障碍
自然中植物和动物原本共生在一起,由于人类
[1]
对某种生物产品的需要,才把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分离开来,实质上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稻田养殖有悠久的历史,并已列入世界农业化遗产名录;水田养殖(稻田、藕田„„放养鱼、虾、蟹、鳖、蛙、鸭),旱田养殖(包括树林、果园、桑园、菜园„„放养禽类、蛙类等)能显著提高综合效益,有很多成功实例;种植业与适宜的养殖业相配套,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又提高了综合效益,一般种植业能保持原经济效益,与其配套的养殖业产品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1000元/亩左右甚至更高的利润。全面普及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大面积放养食虫食草动物,也是对植物病、虫、草害进行了生物防治,实现种植业生物防治与养殖业生产结合;但种养结合技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种植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使用化学农药是实施种养结合技术的主要障碍。
二、灯光诱虫技术和发展状况 1.灯光诱虫的原理
成语“飞蛾扑火”形象描述了昆虫的趋光性。灯光诱虫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灯光诱虫专门诱杀害虫的成虫,降低害虫基数,使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轻和避免害虫对人、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或传播病害;各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标准,如果全面普及使用杀虫灯,从一开春就使用杀虫灯诱杀越冬成虫,使各处害虫基数始终控制在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水平上,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虫害和虫媒病害,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害虫迁飞危害问题。当病虫指数控制在防治标准以下,则无需用农药防治。大面积农业生产就完全可以实现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灯光诱虫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段光谱的敏感性不同,如绿光对金龟子,黄光对蚜虫有较强的诱集力,
[4]
[3]
[2]
波长400~680nm的人类可见光包括了各种色光;波长320~400nm人类看不见的长波紫外光对数百种害虫有较强的诱集力。[5]
在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光谱范围越宽,诱虫种类越多。我们把波长320~680nm覆盖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的光源称为宽谱诱虫光源。宽谱诱虫光源诱杀害虫种类多,效果好,数量大。宽谱诱虫光源对于鳞翅目类各种成虫有特效,如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等。有显著诱集效果的其他主要害虫包括:鞘翅目类的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双翅目类的蚊子、蝇、蠓、虻等;同翅目类的飞虱、叶蝉等;直翅目类的蝼蛄等。据各种环境中的不完全统计,诱杀害虫超过一千五百种,宽谱诱虫灯对于常见的各类害虫绝大部分都有效。
[6]
有人认为益虫也被诱杀了。与化学农药防治不同,灯光诱虫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害虫、益虫都不会被完全诱杀;如果只诱害虫,益虫没有了食物,部分益虫也自然会被饿死;灯光诱虫是把益虫和害虫量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是生态平衡。
2.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
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就是以害虫可看见诱虫光源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一般距离大约80~100m,有效面积大约2~3hm2
(30~45亩);各种害虫的视力有差异,为了保证杀虫灯的使用效果,一般都把杀虫灯的有效范围确定为1.5~2hm2
(20~30亩)。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还和诱虫光源的种类和功率相关。节能灯光效率高,较低功率的节能宽谱诱虫灯也能超过较大功率白炽灯和普通荧光灯、紫外灯的有效范围。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也和杀虫灯安置的高度有关,俗话说:“高灯远照”,在害虫可看见杀虫灯的距离范围内,杀虫灯安装的位置较高,有效范围也较大;但安装位置太高,不便于操作;以养殖为主使用杀虫灯,可以高灯和低灯配套,高灯扩大诱集范围,低灯方便喂养动物。
有人担心,把别人田里的害虫引到自己田里来了。确实,几亩田的农户用杀虫灯是如此;但是,实施种养结合,诱集来的害虫直接喂饲放养的食虫食草动物,变害为宝,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击式杀虫灯也可基本解决这个蔽病。
3.灯光诱虫的发展
采用灯光诱虫由来已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应用紫外灯(黑光灯)诱杀大豆、高粱、谷子等的害虫的研究报导,70年代中国农村在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种植业就开始推广使用煤油灯诱虫,有交流电源条件的地方,也有用白炽灯、普通荧光灯或紫外灯诱虫,后来又有高压汞灯、双波灯、频振灯、节能灯、节能宽谱诱虫灯、LED灯诱杀害
虫的研究与应用。各病虫测报站一直使用灯光诱虫技术进行虫情预报;现在,不少林场已开始推广杀虫灯防治林业病虫害[7]
,根据有机产品标准的要求,不少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采用灯光诱虫防治病虫害
[8]
,不少养殖户已开始使用灯光诱虫,增加高蛋白
饲料,喂养鱼类、禽类、蛙类[9]
。灯光诱虫是替代化学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佳生物保护方法,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的动物高蛋白饲料收集方法。
灯光诱虫是有近40年历史的植物保护技术,由于诱虫灯周围1m半径范围内虫害较重,必须特别防治,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灯光诱虫未能在大面积种植业中推广应用。
三、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10]
实施方案
1.基本原理
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在种植业环境中放养食虫食草动物,既能充分合理利用并保护资源,增加农产品品种,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同时也是对种植业病、虫、草害进行生物防治,利用节能宽谱诱虫灯
[11]
,不用化学农药,既减少种植业植保成
本,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诱集的害虫直接喂饲放养的食虫食草动物,节约养殖业饲料成本。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不用化学农药解决了种养结合实施的障碍,生产系列质量安全农产品,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总产量,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是适应广大农村,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场推广应用的质量安全高效农业的生产模式。
2.实施方案
(1)对生产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以一盏宽谱节能杀虫灯的诱虫范围2±0.5hm2
(30亩左右)为一个生产单元;所述生产区域包括:旱田、水田、山林、湿地。【灯光诱虫靠谱吗】
(2)在每个生产单元的中心部位设置杀虫灯。水田养殖:设置1盏节能宽谱杀虫灯在鱼凼或自然水面上,诱集的害虫直接喂鱼;旱地养殖:为了方便食虫食草动物在灯下捕食害虫,设置2盏以上节能宽谱杀虫灯;在节能宽谱杀虫灯下方设水池,水池直径为100cm以上,水深5cm左右,当害虫看到水池中的倒影宽谱节能诱虫灯时,就会直扑水中,难以逃逸,便于动物捕食。节能宽谱杀虫灯距离地面(或水面)1米左右;
(3)在生产区域种植植物,并放养食虫、食草动物。水田、湿地内放养鱼、蟹、鳖、蛙、鸭等食虫、食草动物(如:鱼6000尾/ hm2
即200尾/亩左右),旱田、山林内放养禽类、蛙类等食虫、食草动物(如:鸡1500只/ hm2
即50只/亩左右),所述旱田、山林包括果园、桑园、菜园。放养禽类
需要在林下或田间设置组合式移动生态养殖棚,养殖棚面积按20只/m计算。为了动物采食和粪便较均匀地分布,养殖棚在生产区域中需定期迁移。
(4)动物白天在大田内觅食,吃虫、吃草,进行动物生产,不喂或少喂配合饲料,根据放养密度来确定补充饲料量;同时也进行植物病、虫、草害防治,减少治虫和除草成本,粪便也为种植业施下有机肥料,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天黑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绝大多数害虫都有趋光性,害虫聚集到节能宽谱诱虫灯下活动;动物集中到宽谱节能诱虫灯下捕食害虫;从而实现种植业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
(6)每天夜晚根据各地各季节情况可以通过光控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一般在晚上6点至8点开启;宽谱节能诱虫灯关闭时间根据动物生产需要确定:动物为禽类,一般0时通过时控关闭,禽类进移动式生态养殖棚休息;其它动物一般在早上5点至7点通过光控关闭。在植物虫害发生高峰期,宽谱节能诱虫灯实施天黑开启,天明关闭。
四、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的创新之处和综合效益
1.创新之处
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实行了两个结合:种植业生物防治和养殖业生产结合,
2
种植业物理防治与养殖业活饲料收集喂养结合。种养结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品种类,提高了效益;灯光诱虫减轻作物虫害,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了种植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昆虫诱集到杀虫灯下,又成为动物高蛋白饲料,变害为宝,一举两得;而且,这种灯光诱虫的方式,也不会产生诱虫灯周围作物虫害较重的蔽端。在此生产模式下生产的植物、动物系列产品,均可成为名符其实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又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2.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成本降低:种植业不用或少用杀虫农药,减少了农药成本和施药用工。利用诱虫灯可节约治虫成本100元/亩左右;还可节约人工除草用工或使用除草剂支出。提高产值:种植业产量基本不变,但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可提高5-100%;养殖业是新增加的产值。总之,可以增加经济效益100%左右。
(2)社会效益:在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产量增加。生产的农产品全部是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质量安全农产品。
(3)生态效益:由于利用诱虫灯,可以不用或大大少用化学农药,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邓京荆.青岛"毒韭菜"事件9名中毒者联合投诉索赔[EB/OL]. 2010-04-11. .cn/dfpd/2010-04/11/content_9712647.htm [2]我国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首批农业文化遗产
[EB/OL].2005-06-14./news/detail/v0-d1019759150.html.2011-09-06
[4]平果县林下养鸡养出“大名堂” [EB/OL].食品商务网.cn/h/2011/0810/c25408-1-3513105445.html [8] GB/T 19630.1—2005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S]
[9] 刘景春 李胜琴 赵宏 灯光诱虫用于养殖效益好[J].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07期
[10]扬州康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养殖结合的生态农业集成方法及其配套专用设备:中国,200910031839.0. [P] 2009-12-23.
[11]扬州康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节能宽谱诱虫灯:中国,发明专利201110023143.0.实用新型专利201120018582.8 [P]. 2011-07-20. 作者简介
李庆生(1947--)男,江苏扬州人,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农业及农学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5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