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

| 教育 |

【www.guakaob.com--教育】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一
《、教育原理》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P27-29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P52-54

答: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P63-64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

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第19次会议采纳《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强调“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种统合体系,它有两个目的,一是重建现有教育制度,一是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P105

答: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前能的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即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四是和谐发展,即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五是充分的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前能的最大发展; 六是可持续发展,即个人的显示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形态,它只能以思想理论所具有的功能去启迪和要求人们产生它所要求的行为。它与教育政策、政府指令、规章制度不同,它不具有政策、指令和法规所具有的强迫教育者这样、只能这样的约束力。素质教育必须是在人民思想上真正接受它的时候,才能将七落实到实践中,实现言行统一。

三、案例分析题(或辨析题)

1、 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请结合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谈谈你的看法。P45-47

答:我国中小学虽然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给予了校长较大的管理权,但并不是一切由

校长说了算,也不是校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校长和学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纪律和政府的决议、命令、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提供相关的情况;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

总之,校长行使权利不能涉及其他机构权限,必须依法决定学校的组织工作和活动内容,必须履行自己和学校的义务,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具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和处分”等权利。

校长和学校的所有这些权利都是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的,而且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学校的自主管理是在设立学校时制定的章程约束下进行的,章程载明了学校的名称、办学宗旨、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包括决策机构、执行、监督机构等)、教职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举办者、章程的修改程序等内容。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实行依法治校,建立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在学校建立之时就通过章程就对学校和校长的权利做了一定的限制。另外,学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任务和宗旨,依据国家主管部门有关课程计划、课程、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进行;学校“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办学条件和能力,并依据国家有关招生法规和政策性的规定进行;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必须根据主管部门的学籍管理的规定,国家有关学生奖励和处分的规定,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和类别,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具体奖励和处分办法,并据此进行;学校“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同时又是义务,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42条“受教育者的权利”规定受教育者有“完成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的权利。学校“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和处分”的权利的前提是学校与教职工双方是平等自愿,具有法律效力的聘任合同关系,学校在解聘教师时除有正当理由,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所有这些都说明校长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纪律和政府的决议、命令、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义务条件下说的话才能算数。

2、 P105-107

答: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全面

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前能的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即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四是和谐发展,即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五是充分的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 六是可持续发展,即个人的现实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案例中的朱兆林老师对于赵宁这样一个“偷翻围墙进场踢球”、“和人打架留下青紫伤痕”、“各科成绩倒数”的双差生都没有放弃,体现出她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体”发展观念,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哪怕是同学、老师眼中不可救药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热情。另外,朱兆林老师在同学告赵宁的状时,投其所好地表扬他“挺身而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这种对学生的肯定、信任的态度,既融洽了赵宁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又保护了赵宁的自尊心,提高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和期望,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的内在愿望,使他能主动设计与实现自己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排除外在强迫”、“主动发展”的观点。当然赵宁在写检查时能以“诗经体”来写,朱兆林老师还在课堂上还浓墨重彩地进行了评说,也表现出朱兆林老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有了活跃的思维和较高的创造力,加上赵宁喜欢踢足球,又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过奖,高考得了550分的高分,说明赵宁同学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赵宁同学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上“将军”的人生之路,说明他的发展是适合他的潜能的、充分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业2

一、简答题

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P140-141

答: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

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2、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P172-176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益友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二、论述题

1、 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P125-126

答: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语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投入充足的人、财、物,使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固有内涵。

教育先行的思想和命题的明确提出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明智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甚至被作为国策加以推行,这有其坚实的理论根据,那就是教育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20实际5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已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有限发展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它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将波及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等各个方面。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2、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P202-206

答: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批判继承历史先哲们关于人的发展的注重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对以往论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直接吸收了欧文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创立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发展的分析,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完成了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结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二,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为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1)个人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其在量方面的规定性,“多方面”是指发展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尽可能”是指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可能地多方面去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充分”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两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对发展的深度和程度的要求和规定。“自由”首先是指个人的能力能为个人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二
《2015年《现代教育原理》作业答案》

成绩:

现代教育原理

形 成 性 考 核 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一

(第一~三章)

一、 简答题 :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

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第19次会议采纳《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强调“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种统合体系,它有两个目的,一是重建现有教育制度,一是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我国教育现实确实存在着有违世界教育潮流发展的情况,即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应试教育之风依然不见削减。在我看来,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弊端,仅靠教育系统内部的变革恐怕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能算数。请结合学校的权利和义务谈谈你

的看法。

答:“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能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那校长理当带领全校师生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学校的义务,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即是说校长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全体师生委托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的执行者,而不是说校长就是学校里的家长,校长依法行政的号令,那当然要算数了;校长的号令有违法乱纪国家的法律,任何师或生都有抵制或控告的权利。

.

2.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带着自已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赵宁就又成了“被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她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顿了一下,朱兆林大声说:“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全班黯然。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朱老师发自内心地折服了。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朱兆林批评了他。转天,一份“诗经体”的检查放在朱兆林的案头:“呜呼悔矣,未完吾题。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面对检查,羞愧至极。痛心疾首,满面流涕。呜呼惜矣,错失良机。

心中悔恨,难以平息。高考已近,不思进取。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下不为例,决不再犯!”

朱兆林读着这份整整800字的“检查”,深受感动。课堂上,她浓墨重彩地评说了这份“检查”,全班同学听得痴迷。这个入学初成绩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最后竟以55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向“将军”的人生之路。临行前,赵宁把他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奖品-----一支金笔送给朱兆林作纪念。告别老师时,赵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动情地说:“朱老师,收下。您不是说我能当将军吗?等我得了军功章,再拿它换这支笔好不好?”

结合这个事例,你能谈谈自已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吗?

要点: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朱教师之所以成功地将赵宁引务了正道并获得成功,根本原因是顺应了赵宁思想性格发展的特点。(2)正确地激发了赵宁自身潜能的内驱力。(3)科学地处理了自由发展与教育引导的关系。(4)充分地尊重了作为“人”的各方面需求,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2

(第四~~六章)

一、简答题

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答: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4、教育管理现代化 5、教师素质现代化 .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构成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三
《第十二册——动物的驯化》

动物的驯化

一、课文说明

本课继《动物的进化》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驯化。动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动物的驯化主要是人工选择,这两种选择促进了动物界的变化。本课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比较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系列。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这部分内容分为五层:

1.讲解什么是家畜。课文以举例的方法,说明猪、马、牛、羊是家畜。(此外,骆驼、家兔、狗等也是家畜。)

2.讲解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然后提出问题:野兽是怎样变成家畜的?

3.讲解人们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的经过,以及家猪与野猪在形态、性情方面的变化。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知道野猪的驯化主要是人的长期喂养和一代一代的选择,使野猪朝着人所期望的方向(肉多、温驯)变化的结果。

4.在以上事实的基础上,讲解“驯化”的概念:把野生动物培育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驯化。野生动物的驯化,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5.启发学生根据野猪的驯化过程,参照课文中的插图,推想野马是怎样驯化为家马的。野马与家马在外部形态方面变化不大,主要是性情的变化。野马性凶猛,家马比较温驯,会拉车,让人骑,并能听懂各种口令。通过以上推想,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鸟驯化为家禽。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层:

1.讲解什么是家禽。课文以举例的方法,讲解鸡、鸭、鹅都是家禽,并告诉学生家禽是由野鸟驯化来的。

2.比较家鸡和原鸡、家鸭和野鸭有什么相同,并思考原因。家鸡和原鸡、家鸭和野鸭的外部形态很相似,尤其头部的形态基本相同。这说明家鸡、家鸭可能分别是由原鸡、野鸭进化来的。

3.比较家鸡和原鸡、家鸭和野鸭有什么不同,并思考原因。家鸡、家鸭的身体比较大、肉多,飞羽不发达,尾羽比较短,飞行能力比较差;原鸡、野鸭的身体比较小、肉少,飞羽发达,尾羽比较长,飞行能力比较强。所以会有这些不同,也是由于被人长期驯化的结果。人总是选择那些

体大肉多(或下蛋多)的品种进行繁殖;在人们长期喂养中,原鸡和野鸭的活动范围很小,飞行能力逐渐退化,飞羽也变得短了。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驯化的含义,并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第三部分讲解驯化野生动物的经济意义和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意义,以及我国在驯化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课文插图是人工养鹿。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的。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野生动物与驯化后的家畜、家禽有什么不同)和推理能力(从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野马、原鸡、野鸭的驯化过程)。

3.通过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界是变化的,人不仅能利用自然还能改造自然。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野猪的驯化、野马的驯化、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人工饲养鹿。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进化的结果)

(2)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

2.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

3.讲解: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

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家畜、家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

(1)讲述:

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出示家猪图)。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出示野猪图)。

(2)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

(4)讲述:

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打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猪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就把活着的小野猪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另外,还可以让它们长大后繁殖小野猪,不必再冒着危险到森林里去捕捉。就这样,野猪被人们一代代地饲养起来。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猪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圈里活动;人供给它们充足的食物,不需要它们自己去捕食。时间久了,它们的性情和形态都有所变化,例如变得比较肥了,不像以前那么凶猛了。另外,人们发现生下来的小野猪,在形态和性情方面与它们的双亲关系很大,因此,人们根据需要,总是选择那些性情比较温驯、体肥肉多的野猪繁殖后代。

这样,经过人工饲养和世世代代的挑选,饲养的野猪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它们凶猛的性情被驯服了;另外,它们身体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牙齿变短了,腰变长了,臀变圆了,腿变粗了。总之,与它们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由体瘦肉少、性情凶猛的野猪,变成了体肥肉多、性情温驯的家猪。

(5)提问:

①现在你知道家猪是由什么动物变来的?

②野猪为什么能变成家猪?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工饲养和人的选择。)

(6)讲解: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按照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驯养和选择,将野猪培育成家猪的过程,叫做驯化。所以,我们可以说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

(7)讨论:

①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那么马呢?

(出示野马驯化图。)

②野马与家马有什么不同?

③根据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家马是怎样驯化来的?

④根据家猪与家马的由来,你有什么进一步想法?(启发学生推想所有家畜的由来。)

(8)教师小结: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都是根据人的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驯化而来的。

2.指导学生认识野鸟驯化为家禽

(1)讨论:

①我们已经知道家畜是由野兽驯化来的。那么家禽可能是怎么来的? ②常见的家禽有什么?你认为它们可能是由什么鸟驯化来的。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

(3)观察:

①家鸡与原鸡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②家鸭与野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讨论:

①家鸡与原鸡的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鸭与野鸭的形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什么?(原鸡可能是家鸡的祖先,野鸭可能是家鸭的祖先。) ②家鸡与原鸡的不同、家鸭与野鸭的不同,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启发学生推想原鸡、野鸭在人工饲养、人工选择中的变化过程。)

(5)教师小结:

家鸡、家鸭确实分别是由原鸡、野鸭驯化而来的,其他的家禽也都是由野鸟驯化来的。

在人工驯化过程中,它们只能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又有充足的食物,不可能也不需要到处飞翔,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它们的飞翔能力就差了,飞羽也没有祖先那么发达了。另外,在人工驯化过程中,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肉多、下蛋多的原鸡或野鸭繁殖后代,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原鸡与野鸭的体形、性情都发生了变化,与它们的祖先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成为驯服的家鸡与家鸭。

3.指导学生认识驯化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我国在驯化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

(1)讨论:

①人工驯化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

②除了常见的家禽、家畜外,你知道现在人们还驯养哪些动物?

(2)讲解:

野生动物能为我们提供肉、皮、毛、药材等多种物品,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只靠狩猎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会带来破坏大自然的结果。因此,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方法是一种既有经济价值又能保护大自然的好方法。

现在,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哪些经济价值大的野生动物可以饲养,怎样饲养等。例如,人们每年需要大量的鹿茸、麝香等药材,还需要大量的貂皮做皮大衣。过去,多是靠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捕杀野貂取皮毛。现在,我国人工饲养鹿、麝、貂已经成功,可以不必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杀野貂取皮毛了。

总之,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既能保护大自然又有很大经济价值的活动,今后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识。

2.提问:

(1)家禽、家畜分别是由什么动物驯化来的?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四
《菌种驯化》

工程的调试、运行与管理

第一节 菌种驯育与启动

一、厌氧培菌与启动

1.选取菌种(污泥)

用于厌氧发酵罐启动的厌氧活性污泥叫接种物。沼气发酵过程是多种类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意接种物的产甲烷活性,因为产酸菌繁殖快,而产甲烷菌繁殖很慢,如果接种物中产甲烷菌(活性污泥)数量太少,常常因为在启动过程中酸化与甲烷化速度的过分不平衡而导致启动的失败。

在确定系统运行温度后,要选择同类工程的活性污泥做接种物(菌种)。是否是相同的菌种,或富集菌种的多少,决定系统启动速度的快慢。由于各地具体条件差异,监测手段不同,启动时的操作方式也不会是一个模式,只能是类似。 条件具备的地方,处理同类废水,接种同类污泥,以保持厌氧微生物生态环境的一致。当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需要在驯化上下工夫,启动的时间要长些,速度会慢些。厌氧发酵罐排出的活性污泥和污水沟底正在发泡的活性污泥,都可作为选取接种物的对象。接种量约占发酵容积的1/10~1/3,接种量越多,启动速度越快,在此基础上逐渐富集。

2.菌种的驯化与富集

菌种的驯化富集可在新建的发酵罐内进行,也可在其他的容器内进行。取来的厌氧活性污泥(菌种)越多越好,再加入适量的处理原料(数量小于菌种数量的10%份额)。菌种和原料的混合液在装置内作好保温,再逐渐升温(如果是中温或高温运行,要逐渐升温到35~54℃),并调节pH在6.8~7.2范围。每隔1~2天加入新料液一次,数量仍为装置内料液的5%~10%份额,以此继续下去。驯化富集过程,是为厌氧发酵创造必要的条件,首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pH,每次加入新料液的多少也是由驯化富集起来的菌种液pH的高低所确定。

3.沼气发酵启动

沼气发酵的启动是指从投入接种物和原料开始,经过驯化和培养,使发酵罐中厌氧活性污泥的数量和活性逐步增加,直至发酵罐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成为启动期。沼气发酵罐的启动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若能取得大量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在启动开始时投入发酵罐中,可缩短启动期。 把富集的菌种投入到发酵罐内,对于较小容器的发酵罐,菌种量约占总容积的1/3;较大容积的发酵罐,富集的菌种可以适当小于容积的1/3。然后按正常运行状态封闭发酵罐,接通全系统,使富集的菌种逐步升温到系统的运行温度。中温运行的系统,升温到35℃±1℃;高温运行的系统,升温到54℃±1℃。目前,对菌种升温速度持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采用间断升温办法,每次升温2~3℃,接着稳定2~3天,然后重复进行,直至升温至35℃或54℃。另一种观点是主张快速升温,每小时升温1℃。

在启动运行时,要装备监测手段,特别是对食品工业废水,要求达到排放标准。简单的做法是控制好发酵料液的温度和pH在最佳范围之内。有条件应以监视挥发酸含量代替监控pH,还应监测排出液的COD含量、去除率及沼气发酵罐的消化负荷。启动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要适当放宽,以满足最佳pH要求。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发酵装置,其启动方式都是将接种物和首批料液投入发酵罐后,停止进料若干天。在料液处于静态下,使接种污泥暂时聚集和生长,或者附着于填料表面。待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去除时,即产气高峰过后,料液的pH在

7.0以上,或产气中甲烷含量在50%以上或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时,再进行连续投料或半连续投料运行。

每次进料要在预处理阶段升温到高出系统运行温度3~5℃,并使新料液pH调节到6.5~7范围内,每次进料量是发酵罐内料液的5%~10%,进料量的多少,由发酵罐内的料液pH高低来确定。每隔1~2天进料一次,直至发酵罐内的料液向外溢流,这为该系统启动的第一阶段。此后,逐渐缩短每次进料间隔,逐渐增加进料量,直至通过实践得出每天的最大进料量,并能满足发酵罐正常运行。如果是达标排放的环保工程,还要满足COD去除率的指标,同时也可以得出发酵罐的最大消化负荷,也就是每天每立方米发酵容积能消化多少千克COD,用kgCOD/(m3•d)表示。

在启动过程中,最常见的障碍是负荷过高所引起的发酵液有机酸含量上升、pH降低;这会引起污泥沉降性能差而严重流失。排除的方法为:首先应停止进料,待pH恢复正常后,再以较低负荷开始进料。当发现pH已经降至5.5以下,需要添加石灰水、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同时也可排出部分发酵液,再加入一些接种物,以起到稀释、补充缓冲物质和增加活性污泥的作用。

4.UASB启动和颗粒污泥

UASB的启动最大困难时获得大量性能良好的厌氧活性污泥。最好的办法是从现有的厌氧处理设备中取出大量污泥投入消化器进行启动,如有处理相同废水的污泥则效果更好。

启动时应注意,最初污泥负荷应低于0.1~0.2kgCOD/(kgVSS•d),根据挥发酸数值,再逐步提高负荷。

在UASB内虽设有三相分离器,但出水中仍带有一定数量污泥,特别是在工艺控制不当时,常会造成大量跑泥。在正常运行时,少量活性污泥会因进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气泡的夹带而随水冲出。污泥过满,也会使出水中污泥增多,这时应及时排放剩余污泥。在冲击负荷的条件下,可能导致污泥过度膨胀,也可大量流失污泥。

UASB的成功运行,使得消化器内形成了一种主要由厌氧消化细菌和胞外多聚物构成的微生态颗粒,人们称它为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一个新发现,它实际上是沼气发酵微生物的天然固定化颗粒。在每个成熟的污泥颗粒内生活着厌氧消化生态系所必须的各种微生物类群,胞外多聚物填充于细菌之间并包围于颗粒表面,使每个污泥颗粒成为一个独立的渗透性实体。各种营养物质经过胞外酶水解后,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颗粒内供厌氧消化细菌生长繁殖,细菌之间按其食物链关系将其代谢产物互相传递,并将其终产物通过渗透作用从颗粒中排出。这样,颗粒中的每个细菌都成了这个微生态系的一员,它们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都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因而对每个细菌来说,生活条件都相对稳定,使颗粒污泥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颗粒污泥的形状大小不一,直径在0.2~5mm之间,但成熟的颗粒污泥直径多在2~3mm之间,形状多为近球形。

二、好氧活性污泥驯育与启动

1.培菌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育期间,必须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而且要求尽量理想化。一是保证足够的溶解氧和保持营养平衡,对于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要适量投加一些营养物质。二是水温、pH值要尽量在最适范围内,且没有大的波动。三是有机负荷要由低而高、循序渐进。培养期间,每隔8

小时要对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溶解氧含量等进行分析化验,同时还要检测进出水的BOD、COD及SS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加以调整。

(1)间歇培养法 间歇培养法是将污水注满曝气池,然后停止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而不进水)。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止1~1.5小时,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的1/5即可。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止沉淀、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每次闷曝的时间应比上次有所减少,即增加进水的次数。

当污水的温度在15~20℃时,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5天左右,就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1g/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SV)达到15%~20%。此时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回流污泥。最初回流比应当小些,可以控制在25%左右,随着污泥浓度的增高,逐渐将回流比提高到设计值。

(2)连续培养法 连续培养法是使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为止的办法。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种。

a.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1~2天。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回流。等曝气池形成污泥絮体后,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当混合液污泥浓度超过1g/L后,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污泥。当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b.高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1~2天。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等曝气池形成污泥絮体后,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当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可再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c.接种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投入大量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正常污泥(最好是没有经过消化的新鲜脱水剩余污泥),再按高负荷连续培养法培养。接种培养能力大大缩短污泥培养时间,但大型处理厂需要的接种量非常大,运输大量污泥往往不太现实,所以此法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厂。当污水处理厂改建或扩建时,利用旧曝气污泥为新曝气池提供接种污泥,是常用的做法。当新建污水处理厂有多个系列的曝气池、附近又没有污水处理厂可以提供接种污泥时,可以先在一个系列利用上述方法成功培养污泥后,再向其他系列曝气池提供接种污泥,从而缩短全场的培养时间和降低培养的能耗。

2.活性污泥的驯化

活性污泥的驯化通常是针对含有有毒或难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而言。一般是预先利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再用待处理的污水驯化,使活性污泥适应所处理污水的特点。经过长期驯化的活性污泥甚至有可能氧化分解一些有毒有机物,甚至将其变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驯化的方法可分为异步法和同步法两种,两种驯化法的结果都是全部接纳工业废水。

a.异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变化一次配比,污泥浓度和处理效果的下降不应超过10%,并且经过7~10天运行后,能恢复到最佳值。

b.同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同时,就开始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随后逐渐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对生化性好、有毒成分较少、营养也比较全面的工业废水,可以使用同步驯化法同时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否则,必须使用异步驯化法将培养和驯化完全分开。

第二节 工程厌氧-好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一、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启动后,厌氧消化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于通过控制各项工艺条件,使厌氧装置稳定运行。只有稳定运行的消化器才会有高的运行效果。不稳定情况的出现,常常由于操作人员在控制上的疏忽,如进料量过多或过少,温度骤然升高或下降等;或因控制条件以外的原因,如停电、停水、进水浓度大幅度波动,进水中混入强酸、强碱、农药、抗菌素等有毒物质。因此,除日常运行坚持正确控制各种运行条件外,还要随时注意消化器内酸化和甲烷化的平衡,及早发现出现的问题,并迅速予以纠正。

1.酸化和甲烷化的平衡

酸化和甲烷化的失调,主要是因为酸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远远高于甲烷化细菌的繁殖速度。失调的具体表现是:发酵液挥发酸浓度升高,pH下降;沼气产量明显减少,沼气中的CO2含量升高,CH4含量下降;出水COD浓度升高,悬浮固体沉降性能下降。上述三个方面如能经常检查,均可较早发现不平衡现象的出现。经验表明,测定有机酸的组成,可以预报可能发生的事故。如果有机酸不断上升,就预示着设备超负荷,这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控制有机负荷后,短期内消化作用恢复正常,说明不平衡主要由超负荷所引起。如果控制并调节pH后,消化作用仍不正常,则应检查进料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

2.污泥浓度的调节

厌氧消化器内保持足够的污泥量,是保证消化器运行效率的基础,但经长时间运行后,污泥持留量过度时,不仅无助于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相反会因为污泥沉积使有效容积缩小而降低效率。或者因易于堵塞而影响正常运行,或者因短路使污泥与原料混合情况变差,使出水中带有大量污泥。因此,当消化器运行至一定时间后就应及时、适量地排泥,使污泥沉降的上平面保持在溢流出水口下0.5~1.0m的位置,这样既可保证水力运行的畅通,又可使悬浮污泥有沉降的空间。

排泥的方法多从底部排泥管排出,由于无活性的沉渣和少量泥砂沉淀于消化器底部,长期堆积占据消化器空间而无功效,应经常将其排出。一般每隔3~5天排放一次,每次排放量应视污泥在消化器内积累高度而定。如果长期不排除沉淀污泥,会使排泥管堵塞,特别是在进行薯干酒精废液沼气发酵时,一旦泥砂沉积造成排泥管堵塞,再想排泥十分困难。启动阶段,沼气池内污泥量不足时,排出的污泥经沉砂后可回流入沼气池内。

3.搅拌的控制

搅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微生物与原料的接触,在厌氧消化器内,由于进料的冲击及所产生沼气的逸出形成一些搅拌作用。因此,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一般不需连续搅拌,在升流式消化期内一些沉降性能良好的原料,则不需要搅拌,一些易悬浮生成结壳的原料需每天定时搅拌几次打破结壳,并使浮渣逐渐分解而沉降。 UASB不需要搅拌,USR如无浮渣结壳现象也不需要搅拌,一些常规消化器一般不需要连续搅拌,特别是在出料时应尽量使发酵原料保持自然沉降状态,这样可以延长SRT和MRT因而获得较高的消化率。

4.停运与再启动

因检修或季节性生产等原因,厌氧发酵装置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停运,这种停运对厌氧消化性能的保持并无大影响。因而在停运条件下,厌氧污泥的活性可以保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在停运期内,应使消化器内发酵液的温度保持在4~20℃。据观察,在此温度范围内保存的污泥,重新启动时经3~7天就可恢复到原有的性能;如果在3℃以下恢复的时间就会延长到7~10天,倘若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保存污泥,则会使污泥性能受到影响,待消化器在启动时,就不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原有的效能。 此外,在停运期间,还应设法使出料口及导气管等保持封闭,以维持消化期内的厌氧状态。

停运后的消化器再启动时,一般只需恢复消化器的运行温度,并根据运行状态逐步提高负荷,则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停运前的效能水平。

二、维修与安全

大型沼气工程及所有附属机械设备、计量仪表和电器除临时维修外,都应当分别有维修周期。按规定周期进行大修,不应当等到出现故障或设备损坏再突击修理。 大型沼气工程每隔3~5年有计划地检修一次,事先应做好存放厌氧活性污泥的准备,以便检修后及时将污泥泵回沼气池内,可缩短大修后再启动的时间。大修时应将污泥、浮渣、沉渣和底部泥砂清扫干净,进行防腐、防渗、防漏处理,最后按沼气池试用验收合格后,才能重新装入污泥继续进行。

检修进入应特别注意安全:

①检修人员进池前,必须打开消化器的所有孔口,用鼓风机连续吹入新鲜空气8h以上,测定池内空气中的甲烷、H2S、CO2和O2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也可用动物实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②检修人员进池应戴防毒面具、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及安全绳,池外必须保护,整个检修期间不得停止鼓风。

③池内所有照明用具和电动工具必须防爆。如需明火作业,必须符合公安部门的要求,同时要有应急措施。

④有条件时,应当配备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监测器,以保证人身绝对安全。上述有关沼气池的运行管理及检修、安全制度等规定,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

第三节 工程主要装置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

一、沉砂池

1.运行管理

①除砂设备应连续运行

②排除的沉砂不得露天存放,应及时外运,并采取卫生处置措施。

2.维护管理

①寒冷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

②沉砂池每月应清池检修一次。

3.安全操作

在工作台上捞浮渣应注意防滑。

二、固液分离机(立式分离机)

1.运行管理

①仔细阅读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整、操作、保养。 ②固液分离机带负荷运行前,应空载试车。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五
《植物引种与驯化》

植物引种与驯化原理与研究进展

摘要:

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两方面,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未来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发展主要是植物园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引种与驯化 遗传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 生态因子 植物园发展

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经济活动,其历史已超过万年,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大约始于2500年前,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国是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近代的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则台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说,研究中心在欧洲,在20世纪开始,现代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前苏联和我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利用其变异性通过人为作用的影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目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它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就叫引种。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

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

引种驯化的原理

主要有两方面原理: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在自然界中,每种植物均分布在一定 地理区域以以一定的生境中,并在其生态环境中繁衍后代维持至今。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于驯化的重要基础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

P=G+E(P:引种效果;G: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范;E: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

二、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原产地与引种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要尽量保证气候相似,要强调气候中温度条件,忽略光、湿、气、土忽略作物对环境适应。

20世纪初期德国慕尼黑大学迈依尔所提出的“气候相似论”可作为参考,他认为“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区气候条件有相似性的地方”。气候条件是指光温、水湿,这就是植物个体生态的适应要求了。这也就是后来所发展的“气候相似法”、“自然分布区气候因素确定法”和“植物 类型相似确定 ”等(谢孝福,1994年)。

其实,能反映气候相似还有很多方法。用美国生态学家克里门茨

(F.E.Clements)制订的“平行指示植物法”去指导植物的引种就是建立在植物个体生态 研究 的基础上,原苏联尼基塔植物提出的“区系发生法”也是与植物的个体生态有关,只是以区系成分及其形成历史和自然生态的形成去表述(谢孝福,1994年)。就是我国古代对于植物引种驯化实践所总结的“相其阴阳,观其源泉,度其隰原”的“土宜论”(《诗经·大雅》)和“顺天时、量地利”的“风土论”(《齐民要术》)等均以植物个体生态为基础(许再富,1979年)。

其次考虑的是生态相似性。

作物品种形成和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即生态环境要尽量相似。

当物种移栽在另一环境中时,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面形成了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遗传类型即产生作物生态型;在温度、光照、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气候生态型;在土壤的理化特性、含水量、pH、含 盐量等因素影响下形成土壤生态型;在植物与其它生物(病、虫等)间不同的共栖关系影响下形成共栖生态型。

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有三种。气候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雨量、湿度; 土壤生态因子:土质、水分、pH、盐份、其他离子;生物生态因子:病虫及其它们的小种和生物型、杂草。

生态因子有主导因子,有害因子,限制因子等

植物生长发育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一个或几个因子成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如光周期现象中的日照时间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就是主导因子。引种时除对植物原产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还应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确定。

植物生长发育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形成是由于生态因子规律变化的结果,如季节性物候,昼夜温差等生态因子的规律性变化,导致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每一个生态因子对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非常重要,但在光周期阶段却成为有害因子。

在众多环境因子中,那些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其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即所需要的量不同,但却具有同等重要性。如果缺少某因子,便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病死亡,且任何一种因子都具有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由相近生态因子的增加或加强而得到补偿,且可获得相似生态效应,如增加CO2的浓度,可补偿由于光照减弱所引起的光合强度降低的效应,即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或补偿作用;如降雨量、湿度补偿温度;湿度补偿土壤酸度。

有些生态因子,如光、温、水、土壤养分等,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另一些生态因子,如海拔、坡向、纬度、经度等,通过影响光、温、水、土壤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达尔文的遗传变异学说中提到,植物具有适应风土的能力,新的环境下能产生遗传变异适应新环境。外界环境的改变、器官运动、有性或无性杂交是植物变异的源泉。在自然界或人工引种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都可以保持、发展植物有利的变异、促进植物驯化。驯化是植物对新环境的适应,选择是人类

驯化植物的基本途径。同一种植物分别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会产生多样性的变异或地理小种或类型。引种时注意植物地理分布与不同分布区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米丘林的风土驯化中提到利用遗传不稳定、易动摇的幼龄植物即实生苗使其在新的环境下,逐渐改变原来本性,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达到驯化效果。采用逐步迁移播种的方法,使其逐渐移向与引种地相接近的地方,接近适应预定的栽培条件。两地差异在植物可忍受范围内,可引种大苗或无性系苗木,加快引种速度。

如果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能够安全越冬或越夏,且生长良好。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有性或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则说明植物引种驯化成功。

植物引种与驯化的研究进展

我们今天在园林中看到的姿色各异的桃、李、竹、梅和人工林中种植的松、杉、桑、茶,都是经过人类的世代驯化而变成人工林树种或园艺品种的。现在栽培的人工林树种在林木树种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仅在5%左右。大量的林木遗传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也就是说,大量的野生树种还没有得到驯化。不仅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

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及推广应用的研究发展很快。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如地被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适应性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随着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一体化,在植物方面,从16世纪开始,逐渐有植物园建立起来。来为引种驯化,保护植物作出贡献。

从20世纪中期起,世界植物园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世界植物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己的植物资源纷纷建立植物园,全世界植物园的数量很快上升;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植物园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六
《现代教育原理》

1、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研究教师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培养人的科学。

3、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一、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P27-29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P52-54

答: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P63-64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

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

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

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

论化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

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第19次会议采纳《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强调“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种统合体系,它有两个目的,一是重建现有教育制度,一是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

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P105

答: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前能的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即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四是和谐发展,即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五是充分的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前能的最大发展; 六是可持续发展,即个人的显示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形态,它只能以思想理论所具有的功能去启迪和要求人们产生它所要求的行为。它与教育政策、政府指令、规章制度不同,它不具有政策、指令和法规所具有的强迫教育者这样、只能这样的约束力。素质教育必须是在人民思想上真正接受它的时候,才能将七落实到实践中,实现言行统一。

以下为多项选择

15、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

16、影响教育发展规律的因素主要有 :

17、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 教育发展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 。

1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19、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20、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1、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 :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 的产业地位。

2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和速度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等各个方面。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 。

25、在人的发展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26、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27、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28、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29、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0、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

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

3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 简答题

1、答:动因:现实的内驱动力——动机的形成,需要个体把需要与外在客观条件、自身的发展水平相结合。即只有客观条件允许,个体心理水平达到,个体才能觉察到欲求的存在,从而自觉地把欲求转化为动机,并确立行为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调控目的行为,最终满足需要。

规律: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④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①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②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④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3、

答:①传递—保存文化功能。②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③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④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论述

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

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

(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

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作品题

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

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要点:(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

(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

多项选择题

32、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33、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

34、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文化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

35、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孔德、 那托尔普 、涂尔干 。

36、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37、1993年,美国政府在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38、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

39、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包括

40、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41、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42、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

4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

44、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 :学习指导 、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 、休闲指导。

45、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 ;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

简答题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答: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②重建新的课程结构。③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④倡导建构的学习。⑤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⑥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七
《浅谈鱼类移植和驯化》

浅谈鱼类移植和驯化

梁掌曹1 吴和性2

(1井冈山市农业执法大队,江西井冈山343600;2吉水县文峰农业技术综合站)

摘 要:移植驯化是改善某水体现有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开始该项工作之前,必须

十分了解被移植或驯化鱼类的特点,充分理解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掌握它们在营养、繁殖、生长、运动等方面的活动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介绍了鱼类移植驯化的条件及移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工作要点,为做好鱼类的移植驯化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鱼类;移植;驯化

中图分类号 S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24-040-002

我国的淡水鱼类养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优良的四大家鱼、鲤等鱼类的养殖经验,而淡水鱼在人民的食品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丰富水体中的鱼类资源,增殖新的种类,寻求新的养殖对象,将新的鱼类从原来栖息条件相近的水域中引进,或将野生驯化为家养,已成为人们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所谓移植,是指将鱼类或其他水产生物移到与原栖息条件相近或相似的水域,与引种的概念很相近。而驯化是指生物在某种程度上需改变其固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以适应新环境。驯化分为2个时期:单生命周期和多生命周期。单生命周期又分为存活阶段、繁殖阶段和后代成活阶段。即引入鱼种首先自己要适应新环境,成活生长,然后能够繁殖,繁殖的首批后代也能存活生长,这样才算通过了单生命周期,有了生物学效果。多生命周期是指引入鱼种能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下去,形成稳定的经得起捕捞的种群,才算驯化成功。移植驯化是改善某水体现有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不论是移植还是驯化,在着手工作之前,必须十分了解被移植或驯化鱼类的特点,充分理解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掌握它们在营养、繁殖、生长、运动等方面的活动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驯化工作,需要改变被驯化鱼类的某些原有的特性,使其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充分估计其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在引种时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成功的;又如1979年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将太湖短吻银鱼移植云南滇池,在1982年当年银鱼产量就达100万kg,在环境条件合适、敌害鱼类少和饲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银鱼就能在滇地发展为如此巨大的种群,这是移植驯化见效最快、最为成功的一例。以下从5个方面谈谈向一个水域移入新鱼类的条件。

(1)水域中现有经济鱼类不能利用所有饲料资源,因此水域的鱼产量远低于它所能提供的鱼产力。很明显,移入能够利用这种闲着的饵料资源的鱼类,就能提高鱼产量。我国许多水库、湖泊放养鲢、鳙鱼之所以能增产,就因为这些水域一般都缺少能够很好地利用浮游生物的鱼类。同样道理,许多水库没有吃腐屑的鱼类,放养鲴亚科类也同样能增产。(2)水域中现有鱼类经济价值很小,因此渔业的经济效益不高,移入比较珍贵的新种类以部分代替现有某些鱼类可以大大提高这些水域的渔业效益。如我国青藏高原一些外流性的淡水湖泊,由于历史原因被一些生长缓慢的裂腹鱼、条鳅占据,适当引进一些食浮游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耐寒而珍贵的鱼类,如白鲑属、红点鲑属、北鲑属等代替它们。(3)由于某些原因,水域状况(盐度、气候、温度等)发生变化,因此生活条件变得不适于原有鱼类,必须把适宜于变化后的条件的种类移入。

(4)水域中栖息着有经济价值的凶猛鱼类,但是它的饵料基础不足,向水域移植适当的鱼类,可改善其凶猛鱼类的营养条件。

(5)某种鱼过去栖息于该水域中,但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它绝迹了,假如该水域的状况得到恢复,把原有的鱼恢复起来的办法是进行移植。

1 移植驯化的条件

鱼类的移植驯化是一项改造自然的事业,由于生态中加入了新的成份,就破坏了生态中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经过一定适应和竞争之后,才达到新的平衡。我国近年来在移植驯化工作中成功的例子不少,我国特产的草鱼、鲢、鳙移植到苏联、古巴、斯里兰卡、美国、日本等国家,但在苏联南部生长繁殖最好;团头鲂在我国各地的移植也是非常

2 移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工作要点

2.1 制定鱼类移植的理论根据

(1)水生生物学的研究:要查明水域鱼类种群中经济鱼类、凶猛鱼类和土著鱼类的组成,(下转63页)

梁掌曹(1972-),男,江西井冈山人,大专,水产师,从事农业执法工作。 收稿日期:2012-11-08 作者简介:

米粗缩病等病毒病的发生。浚单29播种适期宽,夏播可推迟到6月下旬。为保证出苗整齐均匀,同一地块所用种子要大小一致,全田土壤墒情要一致,播种深度要均匀一致,播种深度一般4~5cm,干旱田块播后要及时浇蒙头水。2.2 合理密植

浚单29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适宜密植。经近几年生产试验表明,浚单29种植密度4 500株/667m2为最佳。山岗薄地、干旱地区可适当增加密度;平原高肥水地区,可适当稀植,但不少于4 000株/667m2。为使群体通风透光,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即宽行90~100cm,窄行40cm。2.3 科学施肥

一般高产田块可按每生产100kg籽粒施用氮肥(N)2.5kg、五氧二化磷(P2O5)1.2kg、氧化钾(K2O)2kg,确定需肥总量,并根据当地土肥站土壤化验结果和产量指标进行适当调整;缺锌田块每667m2增施硫酸锌(ZnSO4)1kg。在肥料运筹上要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总量的30%和全部磷、钾、锌肥深施入土中(15~20cm),以促根壮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2~13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以促穗大粒多;在籽粒灌浆(上接40页)占优势的鱼类种群及它们在渔获物中的比例与产量,要分析鱼类的食性状况,能否充分利用水域的饵料资源,对饵料资源的研究要确定各类饵料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产力,以及对各类鱼的可获得性,现有饵料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潜力。总之,要对水域现有生物的种类组成结构有所了解,从研究三级生产力以提高该水域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制定移植鱼类和移植饵料生物的理论根据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确定是否移植及移植鱼类饵料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对移植水域的理化环境的研究:要查明影响移植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环境元素(即氧、水、盐类、营养元素等),要查明影响移植种群发展的非生物环境因素(水温、底质、繁殖条件、水流等),决定移植的经济效果的生物环境因素(敌兽、食者、寄生虫等)。

(3)对拟定的移植对象首先要查明它作为移植对象的优良品质(所处食物链级数,生长速度、繁殖力、抗病力、适应性、捕捞等方面的优点),然后研究它的生理生态学,即在整个发育阶段中要求的生存条件,如繁殖条件、幼鱼要求的条件、食性、敌兽和理化环境的要求等。2.2 移植水域的准备

移植前对移植水域中的不利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不利的生活环境因素,如掠食者和低价值的食物竟争者,在移植前采取压制措施,加强对它们的捕捞,或破坏它们的繁殖条件,使其不能成为优势种群。另外是非生物环境因素的改变,如自然繁殖条件下不利,可进行产卵场的水土改良或辅以人工产卵场。2.3 移植材料的准备

移植材料可用受精卵、幼鱼和亲鱼。用亲鱼作移植材料

期,追施总氮量的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2.4 防除杂草

播种后出苗前,墒情好时可667m2喷施72%异丙甲草胺100~150ml对水50kg,进行封闭除草;玉米幼苗期(3~5叶)喷施21%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100ml/667m2对水30kg茎叶喷雾,也可在7~8叶期后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水剂200ml/667m2定向喷雾处理。 2.5 防治虫害

夏玉米虫害较多,主要害虫有灰飞虱、蚜虫、蓟马、粘虫、玉米螟、棉铃虫等,采用70%噻虫嗪(锐胜)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各喷施一次氟虫双酰胺可有效控制粘虫、玉米螟、棉铃虫等危害。2.6 适时晚收

在不影响秋播整地的前提下,适时晚收,促进玉米灌浆和后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含水量一般在30%,此期约在玉米授粉

(徐世红编、校)后50d。

可较快地查明移植效果(成活、生长和增殖),受掠食者的危害较小,但运输工作较困难,还要进行鱼病的检疫和消毒;而使用受精卵、幼鱼作移植材料时,运输工作较简单,带入病原体的可能性较小,但受掠食者的危害较大,且要较长时间才能查明移植的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定移植材料。2.4 鱼病的预防与检疫

移植鱼类和饵料生物时,既要考虑移植水域中病原体对移植生物的致病作用,也要考虑移植生物将新的病原体带入移植水域中,使该水域增加新的鱼病项目。由于移植水域中的原有鱼类没有获得对于这类病原体的免疫力或抵抗力,使之移入病原体对移植水域内生物破坏更大。2.5 移植时间与投放地点的确定

(1)移植时间:应根据移植对象的生理条件和移植水域的环境条件确定,如亲鱼应在性腺尚未发育成熟,远在产卵期之前移植;仔幼鱼在水温低,鱼体代谢强度低时移植;受精卵的移植应避开敏感期。还要研究移植对象对于运输的耐力和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如温水性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宜在春夏交接之际移植,而冷水性的鱼类则可考虑在秋冬移植。

(2)选择适当的投放地点: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尤其是大型水域有不同的生活小区,如河流入口处,港湾、水域沿岸与中心地带理化条件和生物环境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关系到鱼类的索饵、栖息和繁殖条件。如:幼鱼和成鱼要求不同的索饵场与栖息活动场所;越冬期和产卵期要求不同的区域。另外移植饵料生物投放地点更为重要,因为它们的活动能力比鱼类更差,如果投放地点选择不当,可能影

(徐世红编、校)响到它们的生存和种群的发展。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八
《宠物鉴赏与驯养》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九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1)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2)外植体:从活体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原生质体、悬浮细 胞、组织、器官)。

(3)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由外植体诱导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4)细胞培养:是对由愈伤组织等进行液体振荡培养所得到的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离体单细胞或花粉单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的培养。

(5)原生质体培养:是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的培养

(6)分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从而在个体发育中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7)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

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8)初代培养: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侧芽或不定芽、胚状体过程。

(9)继代培养:更换新鲜培养基来繁殖同种类型的材料(愈伤组织、芽)。

(10)生根培养:将芽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成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1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13)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14)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15)器官培养 包括离体的根、茎、叶、花器和果实的培养。

(16)茎尖培养:切取茎的先端部分或茎尖分生组织部分,进行无菌培养。

(17)微茎尖培养: 带有1-2个叶原基的生长锥, 其长度不超过0.5mm。

(19)花器官的培养: 花器官培养指整个花器及其组成部分如花托、花瓣、花丝、花柄、子房、花药等的无菌培养。

(20)无病毒苗木:是指不含该植物主要的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21)花药培养:是指将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完整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单倍体再生植株的技术。

(22)花粉培养:是指将离体的花粉粒接种到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单倍体再生植株的技术。

(24)初代培养: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侧芽或不定芽、胚状体过程。

(25) 原生质体的融合: 两种异源的原生质体在诱导剂诱发下相互接触,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物体——原生质体的融合

简答题:

(1)按培养对象分类:器官培养,微茎尖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2)器官培养分类:根系培养,茎段培养、叶片培养、花器培养、果实培养、种子培养。

(3)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珠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4)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过程: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

(5)继代培养:更换新鲜培养基来繁殖同种类型

的材料(愈伤组织、芽)。

(6)生根培养:将芽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成为完整植

株的过程

(7)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① 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②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③ 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8)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包括: 标准室,培养室, 无菌操作室.

(9)准备室功能:器具的洗涤、干燥、药品的保存、配制、

消毒、灭菌、分装等。

(10)无菌操作室

接种室:进行材料的分离、消毒、接种和培养物的继代、转接等,内置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5m2安装一支30w的紫外灯。

缓冲间:放置拖鞋、工作服、工作帽等。

(11)培养室功能:将接种的材料进行无菌培养生长的场所。

(12)pH影响培养基的硬度。pH >6.5培养基会变硬;pH <5.0培养基不易凝固。

1培养基的种类:MS培养基、B5培养基,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KM-8P培养基,(13)○

Miller培养基,Nitsch培养基,WPM培养基。

2培养基种类: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

(14)培养基的成分:水,无机盐,有机物,植物激素,培养体的支持材料,其它辅助性物质。

(15)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高 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低 有利于芽的形成 适中 有利于根芽的分化。

(16)母液的配制方法:准确称量、分别溶解、混合均匀、低温保存(4℃);单配法:将培养基配方中的各种成分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浓度用a:b表示,即每b毫升溶液中含有a毫克溶质。

混配法:将几类营养成分按配方中的用量扩大一定倍数称量,分别溶解后每一类混合在一起定容到一定体积配成混合母液。取用时按倍数稀释即可。

(17)母液配制要求: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母液配制时可分别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母液配好后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用时再按比例稀释。具体要求:

大量元素 浓缩10倍 I

微量元素 浓缩100倍 II

铁盐 浓缩100倍 III

有机物 浓缩500倍 IV

激素 1mg/ml 或 1mg/10ml

每种激素必须单独配成母液,

激素用量较少,一次可配成50ml或100ml

(18)母液配制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①一些离子之间易发生沉淀,如Ca2+和S042+,Ca2+、Mg2+和PO43- 一起混合后,会产生沉淀,一定要充分溶解再按一定顺序放入母液中。

②用蒸馏水或重蒸馏水配制;药品应选取等级较高的化学纯或分析纯;药品的称量及定容都要准确;先以少量水让其充分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③母液配好后放人冰箱内低温保存(4℃),用时再按比例稀释。其中III、IV、以及激素类物质应以棕色瓶盛装。

④贮备液使用前摇动瓶子,如有沉淀、絮状物、微生物污染应停止使用。

(19)激素溶解方法:

IAA、IBA、GA 溶于少量的95%的酒精 加水定容;

 NAA 热水或少量95%的酒精 加水定容;

 2,4-D 可用少量1mol NaOH溶解 加水定容;

 Kt和BA 少量1mol的HCI中 加水定容;

 玉米素 溶于少量95%的酒精 加热水到一定浓度。

配制好的母液瓶上应分别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倍数、日期及配1L培养基时应取的量。

(20)扎口与灭菌: 要求封口松紧适宜,系活扣,便于接种操作。培养基应及时灭菌,防止变质。

(21)一般操作技术—灭菌: 1、培养基用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2、用于无菌操作的器械采用灼烧灭菌(95%的酒精,酒精灯火焰上灼烧)3、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烘箱加热到160-180℃持续90分钟)4、空间采用紫外线和熏蒸灭菌(紫外线灭菌与熏蒸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一些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和一些化学成分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降解而失去效能或降低效能)6、一些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 75%的酒精1%-2%的来苏儿溶液以及0.25%-1%的新洁尔灭)7、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8、培养室灭菌9、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剂灭菌第一步:清理材料→→流水冲洗→→加入吐温(或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

第二步:对材料的表面浸润灭菌(超净台或接种箱内完成) 70%酒精浸10-30秒→→无菌水→→ 0.1-1%升汞5-8 min →→无菌水→→取用内部材料第三步:灭菌剂处理→→无菌水漂洗3-4次(或3分钟左右)→→ 沥干→→接种

(22)植物器官的培养分类:

(23)茎尖培养方法及步骤 :

(24)获得无病毒繁殖体的方法:①引进无毒种苗; ②筛选无毒个体;③脱毒(去毒)培育无毒株脱毒:用人为的方法将植物体内的病毒去除的一种方法。

(25)热处理方法: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的材料

方法: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10min至数小时

特点:方法简便易行,但易使材料受伤。

2.热空气处理

适用: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

方法:将生长的盆栽植株移人温热治疗室(箱)内,一般在35~40℃下处理几十分钟至数月。处理时间因植物而异,如香石竹于38℃下处理两个月,其茎尖所含病毒即可被清除。马铃薯在35℃下处理几个月才能获得无病毒苗。

(26)无病毒植物的鉴定:汁液涂抹法:从被鉴定植物上取1~3g幼叶 →研碎→过滤→取滤液涂抹于指示植物的叶面上→保温15~25℃ →接种后2~6d 可见症状出现。

嫁接接种法:以指示植物作砧木,被鉴定植物作接穗,常用劈接法。 (鉴定方法抗原的制备 →→抗血清的采收,分离→→把稀释的抗血清与未知的病毒植物的汁液在小试管内混合→→根据沉淀反应来鉴定病毒种类。)

(27)原生质体分离方法:

(28)原生质体常用的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

(29)原生质体的活性检测 :

(30)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1.固体培养法——平板培养, 2.液体培养。

(31)原生质体培养程序

(32)MS培养基及特点: 无机盐离子 浓度高,硝酸盐含量较高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33) 酶纯化方法:一般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葡聚糖凝胶过滤使酶制剂脱盐纯化

(34)酶解分离法:用细胞壁降解酶,脱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方法。

优点:可获得大量完整的原生质体;此法几乎能从所有植物组织或细胞中分离出原 生质体;缺点:影响所获原生质体的活力。

茎段和茎尖的灭菌过程?

因地制宜建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哪些分实验室?各分室的作用是什么?

简述原生质体酶解分离法的优缺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花器官培养通常指花的哪些部分培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是什么?

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篇十
《驯养爱情》

驯养爱情

高一.28班 周宇

——读《小王子》有感

——这是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词语,像我所要讲述的故事那样并没有什么规定的意义。 爱上小王子的狐狸这样解释这个词,驯养即建立关系。从此狐狸不再是普通的狐狸,王子也不再是普通的王子。他们互相需要,依依不舍是对方的唯一。幸福的感觉就是王子说他四点钟会来看狐狸,于是狐狸从三点就开始感到愉快,时间的流逝会令它感到越来越兴奋,直到他看见王子的金发从麦田的另一边渐渐地离它越来越近。

可是狐狸忽略了另一种情况,王子可能会去见他中意的一位公主,而并非一只长着要用在婚礼上献给新娘裘皮的动物。王子或许成功地驯养了狐狸却没有与它建立它所期盼的关系,或者说没有驯养爱情。

女人们教育她们的女儿说世界上并没有王子只有王XX和装成王子王XX。而她们的女儿也不是公主,只是和她们一样的小巫婆和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当我们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开始拿周围的人做实验,我们会问不同的人同样的问题,或是与不同的人玩相同的游戏,然后根据他们做出的回答或反应的差异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我们的同类,思考应对这些自己以外的人的态度。后来这一光荣的历程变成了一种职业——心理医生。这使长大变得很不真实,商业气息十足。于是我们背离了成熟的轨迹,最终被周围的人送去见这些自认为可以帮助我们长大的家伙。

当然了长大并不完全是好事或不好的事,它像所有的事情一样具有两面性。当我们抛开了自认为惨淡的童年回忆时或许有许多孩子正经历着这些,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造成的。在孩子们眼里我们和其他大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总是在抱怨对生活的不满,却忘记了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就如同抚养一个孩子,我们为他操心、劳累也因而得到一个难忘的过程。狐狸不会向王子抱怨他驯养它的目的,因为它得到了一份去爱别人的感受。或许这份感受并不完全是美好的,但是它一定是难忘的。

爱情原本就是很难被驯服的,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要将它玩弄在手心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它就像一个炽热的火球,你把它捧上手心或许可以温暖你冰冷开裂的双手,但

同时你也要做好被它灼伤的准备。即使这样仍有很人多妄想能够将它制服,将它训练成如普通宠物般听话乖巧的玩物,好让他们得到温暖的同时又不受伤害。但是人们始终忘却了一点这种情愫原本就不是普通之物,宠物或许可以通过世世代代的驯养让其变得温顺乖巧,而爱情素来就是一匹奔驰在心田中的野马,如若硬要为它套上绳索,拉紧缰绳,那它必定会拼命挣扎,使你遍体鳞伤.

其实在爱情面前我们同样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不分年岁,不论阅历。我们不应该奢望能从爱情中得到什么,更不应向它索要什么。

爱是上帝赐予人间最伟大的神迹,因为有爱这个残酷的世界才变得可以让我们可以忍受。但我们常常枉用了这个神迹,常常迷失在爱里,常常打着爱的名义伤害别人,就像那朵小王子爱的玫瑰花。

在小王子的星球上,有一只不知来自何方的玫瑰花,在一天的早晨,恰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开放了。她已经精细地做了那么长的准备工作,却打着哈欠说道:“我刚刚睡醒,真对不起,瞧我的头发还是乱蓬蓬的……”小王子这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爱慕心情:“你是多么美丽啊!”花儿悠然自得地说:“是吧,我是与太阳同时出生的……”小王子看出了这花儿不太谦虚,可是她确实丽姿动人。她随后又说道:“现在该是吃早点的时候了吧,请你也想着给我准备一点……”小王子很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拿着喷壶,打来了一壶清清的凉水,浇灌着花儿。于是,就这样,这朵花儿就以她那有点敏感多疑的虚荣心折磨着小王子。例如,有一天,她向小王子讲起她身上长的四根刺:“老虎,让它张着爪子来吧!”小王子顶了她一句:“在我这个星球上没有老虎,而且,老虎是不会吃草的。”花儿轻声说道:“我并不是草。” “真对不起。” “我并不怕什么老虎,可我讨厌穿堂风。你没有屏风?”小王子思忖着:“讨厌穿堂风……这对一株植物来说,真不走运,这朵花儿真不大好伺候……”“晚上您得把我保护好。你这地方太冷。在这里住得不好,我原来住的那个地方……”但她没有说下去。她来的时候是粒种子。她哪里见过什么别的世界。她叫人发现她是在凑一个如此不太高明的谎话,她有点羞怒,咳嗽了两三声。她的这一招是要小王子处于有过失的地位,她说道:“屏风呢?”“我这就去拿。可你刚才说的是……”于是花儿放开嗓门咳嗽了几声,依然要使小王子后悔自己的过失。尽管小王子本来诚心诚意地喜欢这朵花,可是,这一来,却使他马上对她产生了怀疑。小王子对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看得太认真,结果使自己很苦恼。(本段以上文字抄自《小王子》)这朵

玫瑰像极了那种以自己的柔弱和美丽作为武器来索取无尽的爱怜的有心计的女人,小王子被她弄的不知所措,不胜烦恼。小王子说:“我不该听信她的话,绝不该听信那花儿的话,看看花,闻闻它就得了。我的那朵花使我的星球芳香四溢,可我不会享受它。关于老虎爪子的事,本应该使我产生同情,却反而使我恼火……” “我那时什么也不懂!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使我的生活芬芳多彩,我真不该离开她跑出来。我本应该猜出在她那令人爱怜的花招后面所隐藏的温情。花是多么自相矛盾!我当时太年青,还不懂得爱她。”

“再见了。”他对花儿说道。可是花儿没有回答他。“再见了。”他又说了一遍。花儿咳嗽了一阵。但并不是由于感冒。她终于对他说道:“我方才真蠢。请你原谅我。希望你能幸福。”花儿对他毫不抱怨,他感到很惊讶。他举着罩子,不知所措地伫立在那里。他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温柔恬静。“的确,我爱你。”花儿对他说道:“但由于我的过错,你一点也没有理会。这丝毫不重要。不过,你也和我一样的蠢。希望你今后能幸福。把罩子放在一边吧,我用不着它了。” “要是风来了怎么办?” “我的感冒并不那么重……夜晚的凉风对我倒有好处。我是一朵花。” “要是有虫子野兽呢?……” “我要是想认识蝴蝶,经不起两三只尺蠖是不行的。据说这是很美的。不然还有谁来看我呢?你就要到远处去了。至于说大动物,我并不怕,我有爪子。”于是,她天真地显露出她那四根刺,随后又说道:“别这么磨蹭了。真烦人!你既然决定离开这儿,那么,快走吧!”她是怕小王子看见她在哭。她是一朵非常骄傲的花……(本段以上文字抄自《小王子》)玫瑰花也爱着小王子,却伤害了他,包裹在角质里的心灵要表达爱情的时候总会遇上这样的误会。

灵性、纯真、执着、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们心上那厚厚的角质却把这些拒之我们的心门外,让我们成为可怜人。

小王子在众星球和地球上的游历,就展现了没有这些美好东西的可怜人在世俗生活中走火入魔、迷途忘返的情形。在途中,小王子遇到了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这样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的人,从外星球来的小王子为视角,放大他们滑稽和荒唐,由于夸张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这些人是什么人呢?权力幻想狂、自我崇拜狂、梦想发财狂、不能自拔的沉溺者、盲目忠于职守者、教条主义者,用小王子的话说,“大人们真是怪的没法治了”。带着失望与好奇,小王子来到了“遐迩闻名”的地球。地球是个什么概念呢?文

中介绍到:“地球可是颗不同凡响的星球!地球上有一百一十一位国王(当然没有忘记算上黑人国王),七千位地理学家,九十万个商人,七百五十万个酒鬼,三亿一千一百万个爱慕虚荣的人,也就说是差不多二十亿个大人。”从前面的描写看,我们知道这样的介绍无异于说地球是个可怕的“怪人集中营”了。作品接着写到两个地球人。一个卖解渴丸的,广告词是吃一粒可以一星期不喝水,节省“五十三分钟”,这是对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科技发明的绝妙讽刺,因为所有的发明都是向着高效省时的的方向努力,可是小王子问道:“省下这五十三分钟干什么用呢?”那人说:“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小王子说:“要是我省下这五十三分钟,我就悠闲自得地朝一口水井走去……”这是一个有趣的循环。他提醒我们有的科技的发明是与人性、人的适宜背道而驰的。小王子与扳道工的对话,也同样有趣。令小王子奇怪的是,这些来去匆匆的旅客,他们在找什么?他们在追什么?扳道工说他也不知道他们在找什么,他们追什么。盲目的乘客,盲目的匆忙,这不是一个很深刻的象征吗?我们每一个来到道世间的人不就是这样的来去匆匆的旅客吗?读到这里,我觉得作者对于他笔下的芸芸众生的描画,是相当的悲悯了。事实上,即使他在写权力幻想狂国王等形象的时候,也从来不是冷酷刻薄的,而是幽默的,温和的,待着悲悯的语调。正如小王子所说的:“你们这里的人,在一座花园里培植了五千朵玫瑰花,还找不到自己寻求的东西”,“他们蜷缩在快车车厢里,但是不知道寻求什么。于是焦躁不安,团团打转……”我们的生活不就常常像作者在书中举出的这些小王子觉得奇怪而又可怜的人的生活么?

和自己柔软心灵隔着厚厚角质的我们,听不见来自心灵的规劝,就这样在功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离真正的生活也越来越远。我们追逐的东西常常是得不到的,水月镜花,自欺欺人而已。

什么是通往幸福生活的秘密途径?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其中的一条。

爱的困惑在小王子看到盛开的花园里有五千多几乎一模一样的玫瑰,朵朵都与他的那一朵相似时达到了顶峰,他伤心得哭了。这时候伟大的狐狸走来了,他请求小王子“驯养”他。他说,“驯养”就是建立感情联系。在驯养之前,“你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男孩子,跟成千上万的男孩子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不需要我。我对你不过是一只狐狸,跟成千上万知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要是驯养了我,咱们俩就会互相需要。你对我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对你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小王子就此明白了那朵玫瑰花对于它之所以独特唯分珍贵的原因,因

为他被她“驯养”了,所以“单她一朵就比花园里五千朵都宝贵”。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为什么爱一个人是因为他(她)比别人更漂亮、更富有、更出众吗?在一般人眼里,你爱的这个人实在是普通的很;同样,为什么我们被爱,也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出类拔萃,而是我们之间建立了独特的“驯养”关系,彼此的奉献和付出使对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狐狸还非常有诗意的说道,本来他对麦子没兴趣,因为他不吃面包。可小王子驯养他之后就不同了,他会喜欢风吹麦田的声音,因为麦子的颜色黄澄澄的,像小王子的头发。这真是爱屋及乌,及整个世界。凡是与所爱的人儿联系的上的东西,都能引起幸福的遐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oyuzixun/13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