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晚阅读答案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一
《《题春晚》阅读答案》

《题春晚》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题春晚 周敦颐(4分)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吟余小立阑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气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准确,更形象。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二
《题奉晚阅读及答案》

题奉晚阅读及答案

题奉晚

【原文】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阅读问题】

18.阅读《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阅读答案】

18.(1)吟余小立闲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三
《小升初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一、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1: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二、表现手法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例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4: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阅读《山居秋暝》(王维),完成下面题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四、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例7:阅读(宋)周敦颐的《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问: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参考答案】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例8:赏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参考答案】(1)满压(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

五、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2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9: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例10: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必然有“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应考策略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做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3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⒈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⒉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⒊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4

3.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②清笳③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

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人名,陆游的朋友。②晓:光明。③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乐器。④觉:醒。⑤漏:古代计时器。

1.陆游的这首“记梦”词,上片写 ,下片写 。

2.词中描写作者身处冷落环境的诗句是: 3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描写哪四种景物?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征?

2.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四
《高二语文试题》

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A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它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

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

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是在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之后,特别关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生态消费方式。

B.因为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及有限性,所以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C.消费从经济学上讲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方式,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D.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人们都在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应该注意环境的质量,如果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B.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C.因为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所以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咨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便饰巾①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

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乃遗书敕子胤曰:“„„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家,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节选自《后汉书,赵咨传》)

[注]①饰巾出入:以幅巾戴头上,不加冠冕,出入朝廷。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暴:凌犯,侵扰

B、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置:添置,置办

C、之官,道经荥阳 道:取道

D、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次:旁边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明赵咨“有孝行”的一组是( )(3分) ①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②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

③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④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⑤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⑥告其故更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咨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孝行,因而州郡都推举他为孝廉。尽管他不愿接受召举,但后来又经陈奇举荐,还是出来做官了,并且不断升迁。

B、赵咨在强盗打劫时,怕母亲受到惊吓,先到门口迎盗,表现了他的“孝”;他做过官,可家里非常清贫,又表现了他的“廉”。

C、赵咨上任东海相经过荥阳时,不因为曹暠曾效法自己孝廉而停留。曹暠感到很惭愧,竟然丢下官印,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官回家。

D、赵咨因病免职,回家率子孙种田,用自己的德行让强盗惭愧,几次推让官府授职,所以越发被朝廷推重。

7、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⑪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3分)

译文: ⑫言毕奔。咨追以物与之,不及(4分)

译文:

⑬其为时人所贵若此。(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⑪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分)这些

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2分)

答:

⑫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3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3)悟已往之不谏,_ _ _ _ _。实迷途其未远,_ _ _ _。 _ _ _ _ _ _ _ ,风飘飘儿吹衣。

三、文学作品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迢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

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10、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1、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6分)

12、根据第⑧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分)

13、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4分)

(2)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4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戳穿 融会贯通 利害得失 怄心沥血

B.泻漏 班门弄斧 穿流不息 文过饰非

C.轶事 脍炙人口 改弦更张 艰苦卓绝

D.狙击 渊远流长 恂私舞弊 枉费心机

1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五
《诗歌鉴赏练习参考答案》

诗歌练习参考答案

1、题春晚 (1))首句“花落”写暮春,“夕晖”点出傍晚(1分),“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1分),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1分)。

(2)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花”在“落”,“鸦”在“飞”,“ 人”在“归”,三个动词化寂为动,富有生机。(分析“静”,得2分;分析“不寂”,得2分。)

2、游终南山 (1)“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2)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1分),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1分),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1分)。

3、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1)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2分,答对3个得1分)通过这些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

(2)即事成咏,诗人夜不能寐,起望西园,倚楹至旦,体现其“寂寞”(1分);即景寓情,描写空旷幽寂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寂寞”(1分);末句直抒“寂寞”之胸臆(1分)。

4、竹轩诗兴 (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

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2)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1分);“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1分);“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1分)。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六
《2015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稍逊(xùn) 分外(fân) 风骚(sāo) 亵渎(xiâ) ....

B 骈进(pián) 喑哑(àn) 留滞(dài) 折腰(zhã) ....

C 栖息(qī) 静谧(mì) 遐想(xiá) 扶掖(yâ) ....

D谀辞(yú) 陨落(yǔn) 颤抖(chàn)凝望(ní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妖挠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心无旁鹜

B 禁锢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

C 凭掉 断章起义 强聒不舍 红装素裹

D 征引 格尽职守 气吞斗牛 郭然无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位发言人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5、默写填空。

①、北国风光, , 。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 ③、力尽不知热, 。足蒸暑土气,

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6、阅读下面母女俩的对话,回答问题。(2分)

母亲:提醒你多次了,把东西放回原处,免得再用时不好找。

女儿:在您眼里,我就没有做得对的时候,难道我就一无是处吗?

女儿的话,除了语气态度方面不妥外,在内容方面的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初中学校以“你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吗”为主题随机调查了200名学生,以下是调查的

1

数据统计。

二、阅读感悟。(36分)

(一)阅读《去月球上网不是梦》一文,完成8-10题。(8分)

①现在,科学家们通过为月球提供宽带连接的展示,已经向人们证明:太空不是互联网

的禁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验证了通过双向激光通信这项技术,能为宇

航员或未来的太空居民们提供网络连接,速度已4800 倍于以往所有射频上行链路的速度,

6 月他们将展示其“在轨测试”结果。未来人们可以跨越空间传输海量数据,甚至高清视频。

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起初进军太空时,依赖于射频(RF)通信。然而,随着数

据容量需求的持续增加,射频将要达到上限。而激光通信的开发和部署,将使NASA 扩展

其通信功能,更能提高图像分辨率,接收来自深空的三维视频传输等。

③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日前消息称,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一组研

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他们通过专业激光通信设备,已把数据从地球传输到月球。该团队一

直在相关领域创造历史,2013 年,他们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就曾以每秒622 兆位的

下载速率,在地月之间传输数据超过23.9 万英里(约38.5 万公里),这已经比任何射频系

统的速度都要快;他们还以每秒19.44 兆位的速度在地月之间传送数据,这也比迄今已有

最好的射频上行链路速度高出4800 倍。

④但此前已出炉的报告,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成果的相关细节。很快,在今年6 月8

日至13 日期间,加州圣何塞市举行的2014 年激光与电光学会议(Cleo)上,该团队将阐释

新的细节,展示在月球与地球之间破纪录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在轨性能”的第一个全面概述。

该实验室成员马克·史蒂文斯称:“这会是我们第一次展示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如何实际操作。”

他同时表示设备在轨性能优良,接近团队的预测,这也使研究人员相信,该成果将促进人们

对基础物理学有更好的了解。

⑤史蒂文斯补充道,利用激光束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进行高数据速率通信,十分富有挑战

性,因为光束需要传播40 万公里。当穿越大气层时更是难上加难,大气湍流可能会使信号

衰落或丢失。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中等规模云衰减的耐受性,以及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功率变

化与衰落,而即使只留下非常小的信号,设备也能表现为“无误差”。

⑥LLCD 被认为是NASA 构建下一代空间通信能力路线图的首要一步,与该设计直接

2

相关的是近地飞行任务。但团队成员预测,其也将扩展到深空任务中的火星与外行星中去。

(摘自《科技日报》)

8、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②—④段,筛选出开发和部署激光通信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

(二)阅读《父亲的节日》一文,完成11-15题(12分)

父亲的节日(金 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

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

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

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

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

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

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

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

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

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

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

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

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

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

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

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

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

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

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

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

3

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

默了好一阵子。

11.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3 分)

答:

12.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 2分)

答:

13.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4.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 2 分)

答:

15.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不超过50 字)(3分)

答: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6-18题。(共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6、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8、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4

(四)阅读《鲁人徙越》完成19-20题(4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jù):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lǚ):穿。 ④跣(xiǎn):光脚。 ⑤冠:帽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鲁人身善织屦( ) 而越人被发( )

20、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赏析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21、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2015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4分)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①、北国风光, , 。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

③、力尽不知热, 。足蒸暑土气,

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6、女儿的话,除了语气态度方面不妥外,在内容方面的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

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七
《2015年下期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下期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稍逊(xùn) 分外(fân) 风骚(sāo) 亵渎(xiâ) ....

B 骈进(pián) 喑哑(àn) 留滞(dài) 折腰(zhã) ....

C 栖息(qī) 静谧(mì) 遐想(xiá) 扶掖(yâ) ....

D谀辞(yú) 陨落(yǔn) 颤抖(chàn)凝望(ní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妖挠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心无旁鹜

B 禁锢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

C 凭掉 断章起义 强聒不舍 红装素裹

D 征引 格尽职守 气吞斗牛 郭然无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位发言人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

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

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5、默写填空。

①、北国风光, , 。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

③、力尽不知热, 。足蒸暑土气,

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

的一句话是: ”

6、阅读下面母女俩的对话,回答问题。(2分)

母亲:提醒你多次了,把东西放回原处,免得再用时不好找。

女儿:在您眼里,我就没有做得对的时候,难道我就一无是处吗?

女儿的话,除了语气态度方面不妥外,在内容方面的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初中学校以“你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吗”为主题随机调查了200名学生,以下是调查的数

据统计。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感悟。(36分)

(一)阅读《去月球上网不是梦》一文,完成8-10题。(8分)

①现在,科学家们通过为月球提供宽带连接的展示,已经向人们证明:太空不是互联网

的禁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验证了通过双向激光通信这项技术,能为宇

航员或未来的太空居民们提供网络连接,速度已4800 倍于以往所有射频上行链路的速度,

6 月他们将展示其“在轨测试”结果。未来人们可以跨越空间传输海量数据,甚至高清视频。

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起初进军太空时,依赖于射频(RF)通信。然而,随着数

据容量需求的持续增加,射频将要达到上限。而激光通信的开发和部署,将使NASA 扩展

其通信功能,更能提高图像分辨率,接收来自深空的三维视频传输等。

③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日前消息称,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一组研

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他们通过专业激光通信设备,已把数据从地球传输到月球。该团队一

直在相关领域创造历史,2013 年,他们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就曾以每秒622 兆位的

下载速率,在地月之间传输数据超过23.9 万英里(约38.5 万公里),这已经比任何射频系

统的速度都要快;他们还以每秒19.44 兆位的速度在地月之间传送数据,这也比迄今已有

最好的射频上行链路速度高出4800 倍。

④但此前已出炉的报告,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成果的相关细节。很快,在今年6 月8

日至13 日期间,加州圣何塞市举行的2014 年激光与电光学会议(Cleo)上,该团队将阐释新

的细节,展示在月球与地球之间破纪录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在轨性能”的第一个全面概述。

该实验室成员马克·史蒂文斯称:“这会是我们第一次展示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如何实际操作。”

他同时表示设备在轨性能优良,接近团队的预测,这也使研究人员相信,该成果将促进人们

对基础物理学有更好的了解。

⑤史蒂文斯补充道,利用激光束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进行高数据速率通信,十分富有挑战

性,因为光束需要传播40 万公里。当穿越大气层时更是难上加难,大气湍流可能会使信号

衰落或丢失。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中等规模云衰减的耐受性,以及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功率变

化与衰落,而即使只留下非常小的信号,设备也能表现为“无误差”。

⑥LLCD 被认为是NASA 构建下一代空间通信能力路线图的首要一步,与该设计直接相

关的是近地飞行任务。但团队成员预测,其也将扩展到深空任务中的火星与外行星中去。

(摘自《科技日报》)

8、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②—④段,筛选出开发和部署激光通信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

(二)阅读《父亲的节日》一文,完成11-15题(12分)

父亲的节日(金 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

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

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

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

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

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

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

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

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

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

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

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

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

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

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

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

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

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

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

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

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

默了好一阵子。

11.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3 分)

答:

12.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 2分)

答:

13.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4.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 2 分)

答:

15.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不超过50 字)(3分)

答: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6-18题。(共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6、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8、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四)阅读《鲁人徙越》完成19-20题(4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jù):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lǚ):穿。 ④跣(xiǎn):光脚。 ⑤冠:帽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鲁人身善织屦( ) 而越人被发( )

20、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五)赏析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21、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2015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4分)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①、北国风光, , 。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

③、力尽不知热, 。足蒸暑土气,

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6、阅读下面母女俩的对话,回答问题。(2分)

女儿的话,除了语气态度方面不妥外,在内容方面的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八
《2013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诗词鉴赏

知识要点

(一)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例:

菊花一高雅 莲花一高洁 杨柳一惜别 月光一思念 落叶一失意 春风一得意

浮云一飘零 落日一惆怅 冬雪一冷峻 秋雨一忧愁 鸿雁一思远 流水一叹婉

大漠一苍凉 旷野一凄清 落花一感伤 美酒一壮行 红豆一相思 竹林一闲趣

孤灯一孤苦 秋虫一凄凉 故国一乡愁 归燕一温情 枯藤一萧瑟 古琴一知音

(二)注意作品中的“细节”

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炼、集中、韵味无穷。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注意作品中的“典故”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1、点化前人语句。2、引用神话故事。3、明用历史故事。4、暗用历史故事。

(四)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

3、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五)注意作品的“含蓄美”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般而言,含蓄之美在诗词中的体现有如下的情形:

1、化景物为情思。如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句展示了广漠壮阔的风光,堪为千古绝唱。“一片孤城万仞山”,次句写高山反衬下的孤城,透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羌笛何须怨杨柳”,引入羌笛之声,一“怨”字托“笛”寄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春风不度玉门关”,明写边远苦寒,暗含着无限乡思离情,可谓“语绝而意不绝”。

2、托物起兴,意味隽永。如巧用双关、象征等手法来写,更为别致。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春来发几枝”,寄语设问,饶有情趣。“愿君多采撷”,仍言在此 1

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谊,用语诚恳动人。“此物最相思”,此句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合相思之情,妙用双关。

3、侧面入手,反映正面思想。如《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已暗寓自伤老大之情。“乡音无改鬓毛衰”,具体写自己“老大”之态,以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鬓毛,为下文作了铺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里含蓄着难言的深情。

4、讽咏时事,寓意精警。如《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描写烟雾茫茫,迷蒙冷寂的水上夜色,连用二“笼”字,意味深长。“夜泊秦淮近酒家”,前四字承上写景又点题,后三字自然引出下文。“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句是曲笔,因为谁都知道,真正不知亡国恨而沉醉在这乐曲(因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声中的是那班贵族官僚。“隔江犹唱《后庭花》”,微妙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连成一线,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凉和无限的感慨。

5、以小见大,言微旨远。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写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今天又荒凉冷落了。“野花草”往往象征衰败,“野”字增添了荒凉景象。“乌衣巷口夕阳斜”,夕阳西下,再点上一“斜”字,何此惨淡?“旧时王谢堂前燕”,把“燕子”想象成历史的见证人,似乎信手拈来,却足以使人想起乌衣巷昔日的繁荣。“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突出了今日与往日之不同,寄托着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无限感慨。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势倾一时,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6、化实为虚,虚实相生。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于一问一答中已觉不得归之苦。“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秋雨,羁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驰骋想象,独辟新境,不再诉苦写愁,却写心中美愿,可谓出人意料。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含蓄永,余韵无穷。

经典示例

一、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示例:破、鸣、点。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示例: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二、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

示例: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褒义。形象地刻画出小孩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于中流露了作者由衷的欢喜之情。

20、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示例:这首词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气氛,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三、四句勾勒老人生活安详,精神愉快的神态。下片勾勒一农户的三个儿子,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三、江畔独步寻花

2 ②①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示例: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四、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2

五、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

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示例:把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活力。

六、早梅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示例: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示例: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七、绝句两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示例: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示例: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八、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示例: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在望。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九、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

示例: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

3

强化训练

(一)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吟余小立闲干外。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三)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②席:竹席。

1.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 清凉。

(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听到《折杨柳》笛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4 ①②①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六)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

1.“离人无语月无声”这句诗勾勒出怎样的环境气氛?

勾勒出宁静甚至冷寂的气氛(以此渲染离别的环境)。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离别相思之情。

(七)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此诗又名或

2.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3.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它作用,请写出两点来。

(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

(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八)暮 春

翁 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①东风:即春风。

1.从题目入手,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

面对“暮春”,诗人说:“莫怨”春老花残,因“根蒂在”;“有东风”,所以春去春再来。诗人借此流露出了对生活、对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2.你如何理解“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内涵。 花开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还会再来,这是自然规律。它暗示了人们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伤感难过,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更美好的未来。

(九)诗二首

其一

王睿

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其二

郭沫若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

5 ①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九
《七上语文第一次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充满希望的九月,品读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明白要多读书,读好书,去感受文学潜移mò化的力量„„在这散发着xīn香,值得chōng jǐng的十月,你又收获了什么呢?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B.泰州早茶的“主角”是干丝,有烫干丝、煮干丝„„等多种吃法。

C.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 王晓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他近阶段努力学习的结果。

D. 是否闯红灯,是体现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①差之毫厘, 。 ②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 ,行者常至。 ④多行不义, 。

⑤门前流水尚能西, 。 ⑥ ,无以至千里。

⑦《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⑧《赤壁》中,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 。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0分)

初一年级将开展“我爱文学”之“走进诗歌”读书周活动。

【活动一:最美创意】(3分)

请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题。 (不超过6个字)

【活动二:最美推荐】 (3分)

读书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做诗歌类的读书卡片,请你补全下面的读书卡。

书名(或篇名) : 《繁星 春水》 作者:

摘录: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读后感:

【活动三:最美表达】 (4分 )

作为校报小记者,到学校图书馆采访馆长,了解学生借阅诗歌类书籍的情况,你将怎么说

呢?

二、阅读与理解(62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题春晚①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③吟:诵读诗文。

6 (1)诗中“”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 的特点。(2 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①②③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

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

④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

亦复如是。

【注释】 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诣:前往,到„„去。④直:通“值”。

7(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方得一车 ( ) ②卒无买者( ) ..

③不能得售( ) ④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 ..

(2)选出与文中“诣市卖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B.至之市

C.何不试之以足 D.是吾剑之所从坠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世 间 愚 人 亦 复 如 是

9.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②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0.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三)阅读《安恩和奶牛》(节选),回答问题。(12分)

⑴“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

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⑵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⑶“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⑷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⑸“它不卖的!”

⑹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⑺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⑻“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

⑼“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⑽“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⑾“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11.先后有四拨人来买安恩的奶牛,根据节选内容,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

12.赏析第⑴段中画线句子的精妙之处。(4分)

13.说说选文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之处。(4分)

(四)阅读《生命生命》一文,回答问题。(8分)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4.是哪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3分)

15.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3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呼唤“生命”,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写小飞蛾,是为了告诉人们:小飞蛾是一条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C.心脏的跳动,让“我”感受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了“我”,让“我”严肃地思考人生。

D.文章呼唤人们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光彩而有价值。

(五)阅读《爸爸去哪儿了》一文,回答问题。(20分)

⑴男孩原本是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一场大病夺去了他宝贵的视力,男孩从此失明了,那年,男孩才六岁,正值一个少年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而他却从此只能永远与黑漆漆的世界为伴。

⑵男孩的父母为此不知道哭过了多少个昼夜,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一切力量都无法挽回孩子的光明了。夫妻俩经过了多少个昼夜的思索后,终于释然了。他们想,既然孩子已经失去了光明,就不能再让孩子失去了快乐。于是,他们挖空心思给孩子找乐儿,最后,还是母亲想到了孩子的心坎里——弹弓!

⑶“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父亲话说到半截,便呜咽起来,“可是,眼前这情况,让我们孩子怎么玩?他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⑷“没事啊,亲爱的,别伤心,我们可以慢慢帮他啊。”母亲赶紧笑着把话题绕开。

⑸于是,每到双休日的下午,户外的草坪上总会出现一家三口的身影。

⑹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在母亲的指导下,男孩裹好石籽,拉满了弹弓。前面十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一个啤酒瓶子,男孩紧握的弹囊一松手,“子弹”就嗖地射了出去。开始,孩子怎么也打不中,所以,不免有一阵大哭大叫,男孩未失明以前,是伙伴们心中公认的“神枪手”,他玩弹弓,几乎是百发百中!但是,男孩没有了视力,连瞄准都要靠母亲帮助。

⑺开始那几天,男孩痛苦极了,幸亏有母亲在旁边开导:“孩子,相信妈妈,你一定能行的!只要你朝着正前方自己心中的目标射击就行了,别考虑太多!”男孩听从了

母亲的话,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哗啦——男孩欢呼雀跃,他高兴极了,他竟然射中了!“妈妈,我成功了!”孩子激动地说。(A)此刻妈妈的眼中,泪水已经夺眶而出。 ⑻从此以后,每逢双休日,男孩总会准时去到草坪上玩弹弓,他的成绩逐渐上升,最重要的是,男孩从此以后,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变得开朗多了!

⑼又逢双休日,男孩的弹弓射击技术越来越高超了,他几乎也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能够达到百发百中了!那天下午,男孩拉弓,射击——一口气射碎了20个瓶子。这时候的他突然发觉,每次来玩,都是妈妈陪着他。“妈妈,爸爸去哪儿了?为什么每次都不来陪咱们?”孩子奇怪地问。

⑽(B)男孩的母亲强压住了心中的酸楚,含着泪却不敢哭出声来,她对儿子说:“孩子,爸爸工作忙,所以只能妈妈陪你来了,但是,你的进步爸爸都知道,放心吧!” ⑾“双休日爸爸还要工作吗?”男孩继续追问。

⑿(C)母亲的泪簌簌地从脸上滚落下来,直滴到碧绿的青草上。男孩哪里知道,他每次玩弹弓,父亲都在啊!父亲的任务就是拿着一只锤子,在儿子子弹的正前方配音——本文题为“爸爸去哪儿了”,请根据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男孩的爸爸到底去哪儿?!

⒀这就是男孩的父亲,他时不时还要忍受男孩射过来的“子弹”的袭击,那可是结结实实的石籽啊!男孩每次拉的都是满弓!他的父亲只能周身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哪怕是炎热的夏天,头上还要戴上帽子,连头盔都不敢,因为,他生怕异常的击中声音会让自己露馅儿!

⒁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上播种着至诚至深的爱,有时候,尽管我们看不见,但正是那些看不见的,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

⒂其实,年轻的生命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失明”过,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站着我们的父母亲,他们在那里为我们引路!

17.本文题为“爸爸去哪儿了”,请根据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男孩的爸爸到底去哪儿?(4分)

18.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 .......

19. 文章三次写到母亲的眼泪:画线的(A)(B)三处。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泪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20.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三、作文(40分)

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

题春晚阅读答案篇十
《高一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试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颛臾(zhuān) 数罟(cù) 相夫子(xiàng) ...

B.洿池(wū) .虎兕出柙(xiá) .豁然开朗(huî) .庠序(xiáng) 勖国人(xù) ..

C.蜕变(tuì) 猖獗(chāng) 汗涔涔(cén) 浅尝辄止(zhé) ....

D.嫉恨(jí) 镣铐(liáo) 饿殍(piǎo) 卓有成效(zhuï)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伟大的马克思虽然研究的领域很多,但是每一个领域的研究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 ....

B.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写到:“他和瑞丰原来差不多,他看不起瑞丰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罢了。”

C.他把80多岁的老母赶出家门,让她流落街头,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事情。如此虐待老人,....

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事情吗?

D.何丽娜说道:“我在乡下住了这么久,对于寂寞一层,倒也安之若素了。” ....

3.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话本”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

楚,不超过60个字。(4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

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

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

4.下面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指的是什么?

并请对这段话加以点评。(5分)

假若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若还有人在质疑我们

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若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

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答:(1)答案: ▲

(2)点评: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囂病且

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

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

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

之主业,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囂死,佗

即移檄告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

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破符

通史,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使通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

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

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

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注:①假守:代理的官职。②破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③称制:自称皇帝。④侔:相等。 ③④②①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番禺负山险 负:背负 .

C、佗即移檄告曰 移:改动 .B、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被:给予 .D、欲以中国击灭南越而王之 王:统治 .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佗得以“割据自立”的客观因素的一组是(3分)

①秦为无道,中国扰乱 ②恐盗兵侵地至此 ③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④颇有中国人相辅 ⑤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囂的下属;后得到任囂的信任,代任南海郡

尉的职务。

B、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

方的安定。

C、吕后执政时,先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再派兵征讨赵佗,并攻占了赵佗的好

几座县城。

D、吕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扩展疆土,进而与汉朝天子

分庭抗礼。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3分)译文:

(2)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3分)译文:

(3)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4分)译文:

三、诗歌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春 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5分)

答: ▲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5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远人不服,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周任有言曰: ▲ ,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虎兕出于柙, ▲ ,是谁之过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 ▲ , ▲ ,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

(6)吾所以为此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雍也》)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儿子的旋律

徐平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

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儿子!①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

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

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②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

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

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

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

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辈很协

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

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

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眼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

“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

对着镜子:

“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

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

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③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

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④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11.阅读全文,分析小说的题目“儿子的旋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 ▲

12.联系全文内容回答:

(1)小说结尾处,儿子笑着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答: ▲

(2)小说刻画父子二人的性格,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父子二人各自的性格

特点。(3分)

答: ▲

13.“儿子!”这一独词感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父亲不同的心情,请具体分析。(6分)

答:第①处: ▲

第②处: ▲ 第③处: ▲ 第④处: ▲

14.小说整个故事情节是以“父亲被免职”为核心展开的,但文中却始终没有明确指出父亲被免职的原因。请你依据小说内容,探究父亲被免职的主要原因。(6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3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