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已故爷爷诗词

| 父亲节 |

【www.guakaob.com--父亲节】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一
《花葬祭词(致逝去的亲人)》

致逝去的亲人

柳州首次花葬仪式祭词

女士们、先生们: “人间四月天,清明祭奠时”。在这个细雨纷飞的清明时节,我们汇集到这里,举行特别的仪式,用花葬这一个特殊的方式送别我们的亲人。面对即将入土为安的灵魂,面对即将与大地永恒的生命,我们无言表达思想的沉重和心情的沉痛,我们更无法用言语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尊敬之情。此时此地,我们向生命致敬!

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来源于大地,大地用她那宽阔的胸怀滋养了我们成长。在我们生命的终点,她又张开双臂迎接我们回归。因此,我们的亲人能最后魂归大地,融入自然,回到那生命起源之地,定能了无牵挂,长久安息。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今天是个祭奠的日子,也是个怀念的日子,怀念那些已经入土为安的亲人,怀念那些远逝的灵魂。“音容笑貌渐离去,化作鲜花留人间”,每当春回大地,山花烂漫的时候,我们仿佛在花丛中依稀见到亲人昔日那慈爱的笑容,他们从来也未曾远去。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树的生长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而花的盛开何尝不是生命的又一次美丽绽放。让生命以不同的形式,永如鲜花般绚烂!

让我们在悲哀里缅怀、伤痛中追思,让我们把眼泪放在心里,把思念放在心上。仰望上苍,吟颂春光,抚爱这方安息着我们亲人的土地,在春天里深深地向生命致敬,祝福离开我们的亲人在布满鲜花、长满青翠的天堂里安祥。然后,我们走进自己的生命旅程,让每个季节的花,铺满着我们的路径,让四季的光和爱盈满我们的心!

愿亲人们一路珍重!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二
《2012年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

2012年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

1.清明节思念亲人的诗句摘抄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2.清明节思念亲人的祭文摘录

每年清明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淡淡哀愁。如此的悲痛!因为亲人离我而去!,他们的离去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损失!我思念天国亲人的悲伤之心无法描述······

马上就是清明了,我的心中涌起了一阵阵酸痛。清明的忆念和哀愁,也更加浓郁思念妈妈。亲人离我而去!我倍加思痛······

清晨我流着泪,我推开窗,眺望着窗外。思念远方的妈妈!此时不知亲人们在天堂是否也在想念女儿?不知道,清明节会不会下雨?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如要下雨多好,因为空中的雨代表女儿思念妈妈的寄思!似乎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透出亲人们的真实的悲凉和无尽的思念·。

“清明时节泪雨纷纷,祭奠亲人路上行人心悲痛„„在”清明之际,儿女们,都会带着心中的悲愁和忆念,来到祖先的墓前祭祀。有的是为亲人点然一炷香,有的是为亲人供上水果高点,有的是为亲人献上一束鲜花,有的是为亲人烧数张纸钱,有的是为亲人敬三杯清酒,有的是在为亲人诵经念佛,有的是给亲人三拜九叩„„这一切都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亲人的祭奠和思念。我默默地为祖先祈祷!为逝去的妈妈祈福!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每天诵经念佛!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此时此刻,回忆起妈妈曾经和我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曾经有妈妈陪伴幸福快乐的时光,想起亲人的辛苦,想起一生辛苦为我们后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我心倍感伤感和哀伤,思念他们的之心更切!想念

他们的恩情心更痛,回忆他们在的时候那一幕一幕!不禁潸然泪如雨下······妈妈您可知道女儿有多想念你呀!

在过几天清明节要到了您们一定要带已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回来,·您们想吃点什么好吃的告诉女儿 女儿一定给您们捎来,纸钱还有的用吗?女儿一定多烧点您们用。虽然爷爷奶奶外公去世的早,我还没有出世跟他们没有感情但他们毕竟是我们的祖辈,没有那老人家哪有我们现在幸福的日子.妈您一定要记得带上他们,带上他们亡灵念佛!带他们一同都回极乐世界一起生活。女儿相信您能做到。因为您最善良,最慈悲,是吧天堂的亲人·····

感谢你们养育儿女之大恩!永生难报!

儿女永远永远的想念您们!!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三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八大经典清明诗》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八大经典清明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作有如下八首,特与读者分享: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四
《悼念亲人的诗》

遗憾

你走的为什么那么匆忙

像秋去冬来的柳叶一夜枯黄 像涓涓东流的溪水瞬间冻结 让我再看看你的面容

让我再抚摸一下你的双手

让我再感受你的体温

你走的为什么那么匆忙

墓碑,黄土.......

如此荒寥

那么苍凉

此时的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安慰你,你却听不到

给你买豆浆,你却喝不了

一切都太迟了

一切都后悔莫及

忘不了病床上的你

紧握我双手饿那种力量

那是对生命的乞求

那是对生活的希望

可是希望为什么不能一直延续下去?

我不知道是什么

扼杀了你的希望

我应该紧握你

还给你十倍的力量

让你感受到爱的光芒

不孝,伤悲......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

悲伤会悄然淡去

可是遗憾却抹不掉

天国的你

可否原谅

可否听得到

这悲痛的心声?

可否听得到

这深重的怀念

站在你墓前

多少黄纸的燃烧

你也温暖不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次我又不能到你墓前悼您! 可能是您期盼的太久 有时我会深感自己没用 只顾学业

错过了许多的相聚 失去了太多的情愫 遗憾

不能与您共度春节 无法与您迈进牛年 请您接受儿孙的祈愿 去领听那新年的钟声。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五
《爷爷追悼会悼念词》

爷爷追悼会祭文

苍天含泪,大地同悲!在这个萧瑟冷清的秋天,我倍受敬爱的爷爷,由于年寿已高,不幸于2012年8月18日18时06分,寿终正寝、与世长辞,享年80岁。他老人家辛勤而平凡的一生从此难以挽回地画上了句号。今晚,我们为他老人家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在此庄严肃穆的时刻。我谨代表全体家人对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亲朋好友,对曾经给予过爷爷关心和照顾的父老乡亲、左邻右舍,对为爷爷操办丧事并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亲朋好友所有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亲人的离去。爷爷的离开是那么的突然,突然到直至现在,我仍觉得,爷爷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去。以前每次回家,爷爷总是默默的望着我们,等我们叫了声爷爷后,他才温和地笑着说:“回来就好”。在爷爷的内心最深处,我们能够体会到爷爷的喜悦!我们知道,老人家没什么别的愿望,不过是希望子孙能平平安安,偶尔得空,能常回家看看„„

爷爷不是个把爱常挂在嘴边的人,但从他柔和的目光、慈爱的面容中,我们能读懂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印象中的爷爷是一个喜欢把双手背在后面,缓缓踱步的老人。因为他踱步时的表情,是那么平淡,就像一个能看透尘世的智者。他老人家也是用这种姿势一直平凡而实在地谱写着自己的朴素人生,平和安然如永恒之日月。就这样,爷爷一步一步地,缓缓地走完了整个一生。没有壮丽,没有伟绩,但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纯朴、真实、勤劳、善良和慈爱。

百善孝为先,可惜我们还想继续尽孝,爷爷就匆匆地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伤呢?8月18日那天我回到爷爷家,看爷爷静静的躺在床上,当时爷爷已经不会说话了,可他意识还是清醒的,大姑在给爷爷喂水喝,喝完水后我和弟弟给爷爷把胡子刮了,头发理了,过了一会儿,渐渐的爷爷的呼吸声越来越粗了,身上也开始一段一段的变冷了,我和弟弟一直叫着:“爷爷你要坚持啊!爷爷你要坚持啊!”慢慢的,感觉爷爷的瞳孔也开始扩散了,身上越来越冰冷了,爷爷的意识也开始模糊了,我当时好怕,我好怕爷爷就这样的离开我们,突然弟弟叫我,说:“哥,爷爷的呼吸停止了。”我一看爷爷的呼吸没了,可脉还在跳动,当时五爷爷和我的爹爹们回来了,我和爷爷说:“爷爷在坚持坚持,你的兄弟来看你了。”说到这里我看到爷爷的眼角流泪了,爷爷又开始呼吸了,但他的呼吸时那么的微弱,我不停的说:“爷爷这么长时间都坚持下来了,也不差这几个小时的,我爸和我大爹马上就赶回来了,他们都会回来看你的,我再次看到爷爷的眼角又流泪了,我就这样一声一声的叫着,大约过了1分钟左右,爷爷的呼吸又停止了,脉搏也变得很微弱了,我知道爷爷真的要走了,他老人家真的不能再坚持下去了,妈妈和大妈给爷爷把身体洗干净了,把老衣给穿好了,又把口含钱给放好了,大姑给爷爷把眼睛合住了,我给爷爷把嘴揉住了,不一会儿爸爸和大爹回来了,大家都在悲伤和痛哭中,爷爷就那样安静的走了。我想用深情唤回爷爷,用泪水惊醒爷爷,可这些都是枉然。静静躺在冰棺中的爷爷,表情如生前那般淡然,一如生前那般平和而安然。只是,他的眼睛,紧

紧地,永远的闭上了。再深情的呼唤,再多的泪水,爷爷都听不到、看不见了。直到这时,我才似骤然醒悟到:爷爷真的已经离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此时此刻,最孝顺的心,最美的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爷爷这一生虽然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爷爷不过是一个朴实,良善的干部。但就是爷爷的这种忠厚善良的性格,诚实坦然的为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爷爷,是您教会我们做人要谦虚上进,勤勉自励;是您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美满的家庭;是您留给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幸福回忆。

逝者已去,悲恸犹何!作为孝家,我们再一次向所有在我爷爷病重和治丧期间前来探望和帮助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爷爷病重时的温情探望,感谢你们在爷爷逝去后深沉的悼念,更感谢你们在治丧期间辛勤的劳作。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我爷爷的丧事办得如此顺畅,才使我爷爷的突然离世少了诸多遗憾,才使我们孝家对痛失尊长有了无限的安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向你们鞠躬了!

爷爷,您放心,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教诲,永远记住所有应该感谢的人们,懂得做人,懂得报答。爷爷,您安心地走吧!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六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XX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作有如下八首,特与读者分享: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怀念已故爷爷诗词篇七
《2012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

2012清明祭奠亲人朋友古诗词集锦 在中国,节日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一天祭祀已故的亲人。让我们通过古诗来了解以往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19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