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林蛙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养殖林蛙
庭院养殖林蛙技术好,效益高

  [科技苑]小钱办大事(4)庭院养林蛙

  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非常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被人们逐渐的开发利用。

  林蛙的种类很多,我国就有8种,全国各地均有不同分布。目前,养殖价值较高的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两种,中国林蛙又分为四个亚种,其中长白山亚种产油率最高,品质最好。中国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动物,俗称哈士蟆、黄蛤蟆、油哈、雪蛤蟆等,医学上称为红肚田鸡。一般来说,我们将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林蛙简称林蛙。

  林蛙油(也称哈士蟆油, 哈蟆油)是指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干品,其形状呈不规则的弯曲,相互重叠,表面淡黄白色或黄白色,呈脂肪样光泽,遇水可膨胀10~15倍。 

  在养殖林蛙的时候,传统的做法要建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变态池、成蛙池、越冬池等,养殖的成本也比较高,养殖一只林蛙需要4元左右的成本。可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养殖林蛙只需建两种池子,而且养殖成本也低得惊人,只有几分钱。那么,他们是怎么建场的,又是怎么降低成本的呢?本期视频将对庭院养殖林蛙技术详细解读。

  人工养殖林蛙成功的要点:

  1、要完全模拟野生自然的生活条件,有水,有三层植被。

  2、有很好的防逃措施。

  3、有严密的防敌措施。

  4、有充足的饵料(黄粉虫)。

  5、有很好的越冬条件。

  以上要点全部解决人工养蛙就会成功的,反之,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就会失败。

   林蛙油的功效:
      
    1) 抗疲劳。  

    2) 增强机体免疫力。   

    3) 提高机体耐力及抗应激能力。   

    4) 镇静、抗焦虑。   

    5) 提高脑组织细胞的供氧及利用氧能力。   

    6) 增强性功能。   

    7) 降血脂。   

    8) 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   

    9) 抗癌辅助作用,增加白细胞   

    10) 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滋阴养颜、美白皮肤。

   林蛙油的等级:

  干燥后的蛙油,以色泽、油块大小、杂物含量等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

   一等:油色呈金黄色或黄白色,块大而整齐,有光泽而透明,干净无皮、无血筋及卵等其他杂物,干而不潮者。

   二等:油呈淡黄色,干而纯净,肌膜、皮肤、卵籽及碎块等杂物不超过1%,无碎末,干而不潮者。

   三等:油色不纯白,不变质,油块较小,碎块和粉籽、皮肉等杂物不超过5%,无碎末及其他杂物,干而不潮者。

   四等(等外):油色较杂,带有红色、黑色、白色等颜色,有少量皮、肌肉、粉籽及其他杂物,但不超过10%,干而不潮者。12316专家孙振天大。

篇二 养殖林蛙
林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林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一、 总论„„„„„„„„„„„„„„„„„„1

二、 市场预测„„„„„„„„„„„„„„„„11

三、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8

四、 场址选择„„„„„„„„„„„„„„„„19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十四、投资估算„„„„„„„„„„„„„„„„

十五、融资方案„„„„„„„„„„„„„„„„

十六、财务评价„„„„„„„„„„„„„„„„

十七、风险分析„„„„„„„„„„„„„„„„

十八、研究结论与建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3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9 节约措施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49 节水措施„„„„„„„„„„„„„„„„50 环境影响评价„„„„„„„„„„„„„„50 52 58 61 62 64 65 70 71

一、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林蛙养殖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概况

(1)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承办单位:某某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法人代表:罗某某

(2)承办单位概况

某某边境经济合作区是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行政区划面积7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国务院在合作区内先后批设了某某出口加工区和某某中俄互市贸易区,成为目前全国唯一集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三区”为一体,政策优惠叠加、开发方式独特、开放条件优越的特殊区域。2009年8月,国务院《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明确了以某某为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的窗口,图们江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先行区与示范区。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①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②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③某某省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某某省兴环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

司编写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④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计委。

(3)编制原则

①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的工艺路线、合理的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 ②充分利用本项目在某某省的资源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

③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搞好环保、节能、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地域优势

某某位于某某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25.85平方公里,现有常驻人口32万人,森林面积48万公顷,耕地面积20738公顷,水田耕地面积7520公顷,旱田耕地面积13218公顷。某某市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某某、春化、敬信等几个沉煤盆地,煤炭探明储量7.78亿吨,远景储量12亿吨以上,是某某省最大的煤田。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6.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128万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2条,水

【养殖林蛙】

资源总量20.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2,770立方米。全市土特产资源1,000多种,盛产人参、鹿茸、蜂蜜、哈什蚂等名贵滋补药材和松茸、木耳等土特产品。

(2)林蛙油的特殊价值

林蛙是药用价值极高的名贵中药材,为中国独有。中国林蛙(又称雪蛤)为中国独产特色中药品种,某某省的产量,既是中国的产量也是世界的产量。林蛙又称雪蛤,是食药两用珍贵物种,林蛙油是母蛙的输卵管,素有软黄金之称,是世界公认的滋补之王。林蛙油中含有优质蛋白质5

6.3%,脂肪3.5%,能够参与人体功能的活性微量元素(矿物质)4.7%。无氮有机物2 7.5%,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20多种,还含有促进人体增高的甲状腺素、提高人体性功能的睾酮、雌醇、雌酮等,并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美容养颜等独特功效。林蛙油的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为1500美元/公斤,在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一直呈供不应求的趋势。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林蛙价值认识的加深及林蛙产品用途的拓宽,林蛙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且价格很高。因此,可以说林蛙产品是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经济价值逐年看好的成熟商品。而本项目规划生产的林蛙油冲剂、林蛙油软胶囊在保持原林蛙油天然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产品档次,方便了消费,更容易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本项目规划生产的最终产品是林蛙油冲剂和林蛙油软胶囊。它们是天然林蛙油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保持了原林蛙油的天然特色,

篇三 养殖林蛙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如何建设林蛙养殖场地。

林蛙养殖场地可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空地,如果是租借场地应选择地势略高、靠近清洁水源、水源充沛、排水畅通的地方,无污染的河水、经存放的井水、自来水均可使用。场地四周用塑料薄膜、塑料纱网或水泥砖墙做成T形防逃网,高度在1.2米左右即可,四周拉上防鸟网,顶部覆盖遮阴网进行全封闭养殖,场内可以大量种植绿色植物进行遮阴、保湿。场地大小以30对种蛙占地0.1~0.2亩,也就是(70~140平方米)推算,建议初养者以10对种蛙占地0.1~0.2亩的密度建场。在封闭的场地内,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最好再围成若干个养殖圈,以便于管理。每个养殖圈可圈成100平方米,在养殖圈的中央开挖一个20平方米的水池,水位保持30~40cm,该池作为孵化池、蝌蚪池和变态池共用,水池的四周做成斜坡,以便变态后的幼蛙能顺利上岸;水池的进、出水要畅通,以便蝌蚪期内调节水质;整个水池应铺上塑料薄膜,待蝌蚪稍大时,可抽去薄膜。越冬池可在封闭的场地内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建立,水位应保持在1米左右,总体要求是越大越好、越深越好。如有条件的话,可建自动喷淋,以便在高温及干燥时喷水降温、调湿,也可进行人工喷水。

养殖场地的建设可根据具体的周边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要做到保持场地荫凉、潮湿而不积水,防逃和防敌,同时,清除场地中玻璃等尖

锐物,以免划破蛙皮而遭感染。场地建好后,必须进行消毒,如果使用传统的消毒剂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时,需等毒性完全消失后,大致10天左右,方可进行养殖。

森瑞林蛙卵油片产品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天然保健食品,它对人体会产生各种神奇的效果。森瑞林蛙油中含丰富纯天然动物激素的作用,能促进荷尔蒙分泌,并能刺激性腺分泌激素,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药性和缓,对人体无副作用。森瑞林蛙油能治疗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悸失眠、流汗不止、肺虚胲嗽、产后无乳、脾胃虚弱及一切消耗性疾病。

森瑞林蛙油降低血脂,林蛙油结构中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性基团,可以清除血管壁沉积的脂类物质,增强血液流量,改善微循环,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及各种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森瑞林蛙卵油片,原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小兴安岭的中国林蛙繁育基地,采用国际先进的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工制

造,生产条件符合GMP生产规范要求;本品以高纯度中国林蛙卵油为主,克服了软胶囊含量不足的缺点,保证了原有营养素不被破坏,科学添加大豆蛋白、卵磷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使营养更均衡,更有益于被人体所吸收。服用方式和携带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森瑞林蛙油纯天然、无污染,为滋补美容和馈赠佳品。

森瑞林蛙卵油片是精深加工而成,更加利于人体吸收。 林蛙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

《CCTV7农业养殖正版光盘——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在我国的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东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也有人工林蛙的养殖。人工孵育和人工圈养技术也成熟起来。本片向您介绍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蛙圈的选址与设施的修建、饲养前的准备工作、种蛙的配对与产卵、受精卵的孵化管理、蝌蚪期的饲养管理、上岸前的准备工作、幼蛙的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越冬的管理措施、卫生消毒制度与疾病防治措施。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原为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素。本片向您介绍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特性、黄粉虫的养殖条件、黄粉虫的饲养管理、黄粉虫的疾病防治。【养殖林蛙】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蝇蛆的养殖技术》蝇蛆就是苍蝇的幼虫.蝇蛆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是经济动物最佳的饲料之一.如果您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不知如何处理时,那就养殖蝇蛆吧!养殖蝇蛆即可以提高饲养动物,水产品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的动物蛋白饲料。

《CCTV7农业出版社正版光盘——蚯蚓的养殖技术》蚯蚓全身都是宝,蚯蚓不仅有松土、产粪、肥田的效果,还是养殖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饲料来源,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同时蚯蚓粪还是一种高效优质有机肥,富含多种氨基酸。另外,蚯蚓还具有改良土壤,净化环境,处理垃圾等功能。人工养殖蚯蚓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养殖项目,具有越来越宽广的市场前景。本片就向您介绍:蚯蚓的生物学特征、蚯蚓对环境的要求及布局、场地的选择和布局、养殖方式与设施、引种、蚯蚓的基料和饲料、建池、蚯蚓的饲养管理、鲜活蚯蚓的采收和贮运。

《正版图书——林蛙养殖》图书

出版说明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一、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林蛙养殖的意义

(二)林蛙人工养殖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三)中国林蛙野生资源与人工养殖

(四)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五)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规模的确定

二、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

(一)种蛙的选择

(二)种蛙的培育

(三)林蛙的自然发情产卵

(四)林蛙的人工催产技术

(五)林蛙的同期排卵技术

(六)林蛙卵的孵化技术

(七)林蛙优良品种的选育

三、中国林蛙蝌蚪的培育技术

(一)蝌蚪的放养

(二)蝌蚪的饲喂

(三)蝌蚪的日常管理

【养殖林蛙】

(四)中国林蛙的性别控制技术

(五)中国林蛙变态控制技术

(六)中国林蛙变态幼蛙的饲养技术

四、中国林蛙封沟式养殖

(一)封沟养殖的环境要求

(二)封沟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

篇四 养殖林蛙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和出路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和出路

陈 夷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这个问题,是不少人所关心的问题,笔者也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商榷。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阻碍全人工养殖的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笔者不赞同。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持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的观点主要归纳了下述问题:

1.疾病防治问题。

2.生殖休眠成活率低问题。

3.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

4.饵料单一问题。

5.蛙圈环境问题。

6.商品形成率低问题。

7.养殖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8.品种培育问题。

9.虚假炒作问题。

从这些被归纳的问题本身来看,实际上已经不成技术问题。依据如下: 首先,疾病防治确实缺乏研究。但是有了研究就能够有效防治了吗?比如说红腿病,国内外相关研究不算少。对于研究结论本身,笔者通过现场考察认为是正确的。可为什么至今红腿病还是林蛙养殖中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呢?显然缺乏疾病防治研究不是关键因素。如果在有研究、有针对性有效方法的情况下,现场实施红腿病防治上仍是困难重重,那么这就不是技术问题了。就疾病研究深度和广度的角度观察,林蛙疾病防治显然是不足的,可牛蛙疾病防治研究同样不足,并不妨碍牛蛙养殖形成产业。因此,林蛙疾病防治研究不足的技术问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养殖的失败。笔者现场考察研究认为,不懂得疾病发生的机理,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科学管理被排斥。现场难以落实正确的三防措施,难以达到规范进行日常管理要求是一个导致现场疾病频发、恶性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生殖休眠成活率低确实可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为什么要把养殖停留在3年成品的状态呢?如果实施2年达到商品规格生产目标,那么只需要经过1次的冬眠考验。而对于这一次的冬眠后生殖休眠的成活率,难度并不高(因为对北方大多数蛙来讲很可能还不具备生育能力),目前一般的成活水平也可达到90%以上。对于长城以内地区,第一年养得好的蛙能够具备繁殖能力,但成活率目前也能够达到90%以上。之所以一般养殖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事实证明问题也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建立技术的指导理念、理论上。两年达到商品规格(25克)这已经是北方很普遍能够做到的,中原地区也已经能够在当年达到(南方更是轻而易举)。技术的差别只是能够产生的规格大小。所以以3年出产品为计划目标是不当的。综上所述,在生殖休眠问题上产生重大损失,主要原因并不是在目前技术

发展水平的程度上。之所以这个问题还严重困扰一般养殖场,真技术在市场理念理论环境下被视作异端,难以得到推广运用以及难以得到正确的推广应用才是真正的原因。

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了主要问题不是在技术上而是管理问题。林蛙带病越冬,冰封水面不透氧(甚至冻透)等是两个明显的、造成越冬林蛙死亡率高的主要表现。而这种现象屡警不止,又是由于管理的懒散和虚假技术的宣传造成。以讹传讹认为池水不必深,林蛙冬眠不必透氧具有相当的市场。根本没搞清楚北方全人工室内冬眠与室外冬眠的差别,弄不清楚河流中冬眠和死水池子冬眠的差别。在省钱和省力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从简。对于带病越冬、越冬期感染更是常见。

由于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面,影响到林蛙健康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人为主观认定的“技术问题”。因为影响到动物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说动物的健康和饲料是否单一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必然联系。显而易见,营养不良会造成动物不健康,但是动物不健康不一定是营养问题,饲料单一与营养单一之间也并不存在营养缺乏或者单一的必然关系。

目前对于饵料是否适合动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判断。第一是动物是否积极捕食;第二是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受到阻碍;第三是肉料转化率是否高。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显然黄粉虫、蝇蛆、蚯蚓林蛙是积极捕食的;用这些饵料投喂林蛙,林蛙在2年内目前(南方)能达到的数据是平均体重50到60克,北方约40克以上。这都远远超过野生状态下的生长发育程度。经检测分析也已经证实养殖蛙的营养水平高于野生林蛙;药用成分无显著差别。肉料转化率笔者测定的结果最高达到1:2.14的程度。从动物健康角度考察,现场也证明了用单一的黄粉虫喂养成活率是可以稳定保持在80%以上。因此,目前的饵料不存在营养单一以至于影响林蛙正常健康生长繁衍的问题。笔者反倒是觉得营养过剩了,以至影响到经济性(虽然投入产出比能够达到1:5的高度,以至有意见认为不必在养虫上多花精力,把蛙养好了就是买虫投喂也能赚钱)。从蛙的生理研究资料看,似乎对于粗纤维饲料还是有可能加以研究和参杂投喂,这对林蛙的生长可能会更好,由此达到更高的经济性。东北有人目前在研究采取颗粒饲料投喂,这是一条改善营养结构降低饲料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之路。

蛙圈环境问题恰恰不是模拟自然环境不够,而是受“三层植被”经典理论的误导。笔者已经多年、多次发问:林蛙进入三层植被地带的生理本质是什么?如果“三层植被”是林蛙生存发育的充要条件,为什么在草甸子地区也广泛存在着林蛙?在采用“三层植被”进行全人工养殖条件下,怎么来有效监测蛙情和落实疾病的防治?恐怕有效喷洒消毒药物都成问题!更别说发生敌害(尤其是昆虫类敌害)情况下的捕杀了。当然,很多并没有采用三层植被理论来建设的蛙圈也失败了,但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失败,就蛙圈建设的技术要求都明白了吗?没有几

个人是明白的。所以,蛙圈环境建设错误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林蛙生物特点的认识问题,也就是基础理论研究或者宣传教育滞后的问题。

商品形成率低问题。确实目前商品形成率总体上是很低的,但是这个问题是上述问题的后果,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加以思考。

养殖技术统一标准和规范问题,是在已经形成多种公认的技术方法之后才产生的需要,而不是在目前总体还是在做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不能作为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品种培育问题,笔者同样认为现在提这个事情还为时过早。因为东北林蛙的种下分类研究至今还没有展开,怎么来着手品种的培育问题呢?现在不是缺乏培育技术,缺乏的恰恰是“品种”的研究问题。因此尽快进行东北林蛙种下分类研究才是当务之急。

虚假炒作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不是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显然认为全人工养殖失败是技术原因的依据不足。以上几个问题目前业内已经达到的技术程度,请阅本博客《养殖林蛙的几个技术节点和当前的水平》一文。同时请关心笔者针对红腿病撰写的《林蛙红腿病防治辨析》。 对于林蛙全人工养殖目前广泛性的失败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是对林蛙的生物特点认识不足,由此主观臆想性的认识、结论泛滥。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是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技术工艺的,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正确引导的。第二个因素是介入者的素质问题。这个素质主要表现在对一个高科技项目的基本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严格按科学规律处理现场问题的自觉性。一句话,是表现在对科学客观规律的尊重上。

笔者认为,目前对东北林蛙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不可谓缺乏,缺乏的是正确地理解和向应用技术理论的转化以及正确地形成工艺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目前形而上学严重,单纯依据基础理论研究结论“依样画葫芦”地应用到现场;机械理解各种研究结论不能与现场实际的多变状态结合(请参阅本博客《和朋友们说一点林蛙养殖的“理论与实践”》等文章)。类似的情况是枚不胜举的。而恰恰是这种错误的理念形成了对林蛙养殖技术认识、开发的基础,那么有成功的可能吗?

进一步,为什么真技术难以推广?不说在低层次中的以讹传讹形成的思维定势,就是在较高的养殖层次中也不进行有含金量的交流。只要看看本博客的评论参与情况,以及本博客文章被原样拷贝后纳入自己论文的现象就可知一斑。除了上杂志发表文章,不交流不探讨,重复研究重复投资反复地从零开始闭门造车,如此怎么来求得总体东北林蛙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行业内的不正之风,不敢公开站出来说真话,宣传科学的理念引导投资人避免错误,就是象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都是畏首畏尾,生怕失去了什么东西。有些人还习惯于在背地里对别人的成绩说长道短种种非议,甚至是冷嘲热讽、怀疑否定,就是不能公开地进行有理有

据的商榷。这种状况对发展完善养殖技术、让最广大的投资人认知正确的知识危害性极大但绝不是技术问题!

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至今为止还是一个高科技项目,其需要具备的科技能力广泛,而目前科研资料不足,技术误区比比皆是,虚假宣传充斥市场,投资很大。由此所造成的介入风险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小投资人并不具备介入的条件。而恰恰是一般小投资人组成了现在介入项目的主要成分。不对这部分投资人进行劝阻,想转变全人工养殖大面积的失败这决不是解决技术问题所能够达到的。 已经介入的情况下,介入者的学习能力不足、自信自己是个天才、自信自己经济实力足以摸索出一套先进的方法(尤其是是规模化投资人),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尊重科学规律和知识,这就造成了处于绝境之中而不能自知,更无法主动规避,甚至拒绝正确的意见。这样的养殖结果会是什么?失败是必然发生的。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失败技术问题仅仅是表面现象。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不仅要项目的内行始终以产业的前途为己任,主动宣传科学宣传正确的认知。同时要有产业战略投资人介入(而不是希望短期暴利的纯商业性介入,事实证明这部分投资人走向项目投机概率很大),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核心发展基地,由此通过就近的现场带动、指导、发展周边养殖,最终形成地方性产业。

一点陋见,欢迎商榷探讨。

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

博客网址:

(上传文库日期:20121103)

篇五 养殖林蛙
林蛙全人工养殖最低成本区域大约在多少

林蛙全人工养殖最低成本区域大约在多少

陈 夷

林蛙养殖的效益究竟能够达到多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应用技术的支持,成为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这就造成了正确评估该项目的技术空白点,在很多一般投资人急切希望资本增值的背景下,全人工养殖林蛙项目的经济效益被奇异地扩大。有宣传说可达到1:12,甚至更有的暗示市场可达到数十倍的程度,导致无数人盲目投入而血本无归。

笔者对此作一个专门的分析。【养殖林蛙】

首先,林蛙从标准登陆体重0.5克,生长达到的基本商品规格25克,需要捕食多少饲料虫?

笔者依据多年的研究,林蛙的肉料转换比最高可达到1:2.14,但林蛙是变温动物,其消化水平随着气温、饲料营养水平的差异有所浮动。一般主生长期可取2.5进行评估。

注意,在入冬前和开春后肉料转换率很低、在主生长期中未达到必须的捕食量肉料转换率也会严重降低,这里取2.5是假定林蛙始终处于连续的主生长期中,并且在营养、捕食量方面均达到最佳技术条件的情况下。

这就意味着下面的计算是基于最理想的状态(由此分析最低成本的范围)。 那么就是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中,一只以标准登陆体重上岸的林蛙,连续顺利地生长达到的基本商品规格,需要投喂多少饲料呢?

很简单:(25-0.5) * 2.5 = 61.25克

那么来算下这个饲料的成本:

按目前(2012年)多地饲料价格的平均看,先进的饲料配方能够在2.5元钱左右产生出1斤黄粉虫,或者在1.5元左右产生出1斤无菌蝇蛆(市场常规成本黄粉虫在4-5元左右,无菌蝇蛆同样如此)。

则最少需要饲料费用 =(61.25/500) * 2.5

= 0.31元/只(纯喂黄粉虫)

或: 0.18元/只(蝇蛆)

为简便计算假定黄粉虫与蝇蛆混合投喂并比例相等(偏于保守),则每只蛙饲料成本为 0.25元/只。

目前先进的成活率为80%(每年度),常规雌雄比为1:1.2(即45%雌蛙),则可知就是在当年达到25克规格,那么每只商品蛙(纯雌蛙)的饲料成本应约在:

0.25 / (0.45 * 0.8)= 0.69元/只左右。

(注:必须考虑死亡蛙、被淘汰的雄蛙所消耗的饲料要被分摊到商品蛙上面。)

有观点认为,可以大量地诱捕野生昆虫来充当林蛙的饲料。那么大家计算下,如果你投放了10万蛙,在整个生长期中需要捕食多少野生昆虫?

10万蛙 * 80%成活率 * 25克 * 2.5/1000 = 4.5吨!!

苍蝇的体重至少是15只/克,那么4.5吨重的苍蝇有多少只呢?

4.5 * 10006 * 15 = 6.75千万只

如果被分配在6个月中,则平均每天需要有41万只苍蝇飞临蛙场并全部被蛙吃掉。

每天有这么大数量的昆虫飞临蛙圈,是什么概念呢?按每平方100只蛙计算,10万蛙需要1000平方的面积,那就是说地面高度的整个蛙场,其中每立方空间就至少达到了410只昆虫。以实地观察,林蛙对飞临蛙场的虫由于适口性、可捕性等原因,捕食率仅为20%不到,那么就至少要有200万只昆虫每天飞临数亩面积之大的蛙场,每立方需要达到2000只之多。请问:那里是否正在发生虫灾?就是设想替代50%的饲料这野生昆虫资源至少应达到多少?更何况自然界中的飞虫其体积体重和营养还都不如苍蝇,不能使林蛙产生那么大的生长量!!必须更多地捕捉昆虫才能够达到需要的生长量。所以,这对全人工养殖是行不通的。

有观点认为,可以用粪料喂蝇蛆降低成本。看似有道理,而实际上现在粪料的价格基本在0.1元/斤以上,而虫粪比是1:10,还是1元/斤以上的成本。加上庞大的运输费、发酵人工,废料处理等等成本会更高!!

有观点认为可以以蝇蛆为主。但是苍蝇是一种对光照强度和温度非常敏感的昆虫,尤其是在光照强度较弱升温晚降温早的北方,对苍蝇的产卵量影响非常大。即便能够在自然气温达到适宜前和秋季降温后,进行加温养殖,这就增加了燃料成本和相关人工,并不能实质性地降低上述饲料成本。

由此可见,当前(2012年)饲料价格下0.69元/只左右的成本是目前技术最低的饲料成本范围。

蛙场还需要人力投入的。一般家庭型养殖虽然不计工资支出,但这个成本也是客观存在的(养蛙养虫的人总要吃饭的)。按最理想的当年生长到平均25克的商品蛙规格,则按现有市场人工平均报酬水平开支将不低于饲料费用的1.5倍!这就是说,养殖中的人力、饲料成本之和,不可能低于1.73元/只蛙。说“不可能”是因为以上假设是当年连续养殖达到25克,事实表明这以南北两地平均水平而言目前还难以达到。如果蛙越冬的话,则加上冬眠期管理则人工费用还将上升,所以人工费按当年达标的平均成本计算也是最低的算法。

蛙场运行必然还存在着水电、通讯、地租、交通、药品、物料损耗等等开支按15%计算,由此可知,每只蛙的最低成本可确定为1.99元以上。

【养殖林蛙】

综上所述,在目前最理想的技术条件下,投放养殖10万尾蝌蚪,如果达到成功养殖的预期目标,其养殖运行资金最低也达到4万 * 1.99元/只 =7.96万及以上

结论非常明显:在最理想的蛙连续顺利高速生长,当年达到25克的平均体重,在饲料、人工成本不能进一步有效降低情况下,成功投放养殖10万蝌蚪,其运行成本不可能低于8万。

按每万商品蛙计算的话,最低成本区域大约就是2万元。【养殖林蛙】

但是,介入养殖的第一周期还存在着建设费用和技术费用。虽然建设可繁可简各地物价、建设人工价格又不同很难界定一个数字。但从业内实际情况看,目前还没有在第一养殖周期内就收回全部投资的案例。因此引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预期商品蛙数量 * 市场价格

比如,你预期产出1万只商品蛙,25克蛙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6-7元/只,那么第一周期的总投资额可能就是6--7万。

这就是养殖1万蛙并达到上述成功养殖水平的第一周期需要的投资准备金。别吃惊。

后一个数字显然与前面数字相差很大,原因是评估内容不同。一个是在年度内的最理想状态下并假设当年达到25克得到的最低运行资金(没有建设资金)成本;而后者是现场头期(两年内)全部投资(包括第二年投入并养殖的蝌蚪和隔年蛙)。虽然后一个计算比较粗略,但还是可以采用作初步评估。验证下:

第一年每万商品蛙投入2万元,第二年再投入2万元;第二年养殖隔年蛙2万元(数量虽少但大蛙消耗较大),建设1万(每万蛙)。看看这就已经是7万了。

笔者提出一个参数供投资人参考:一个投入10万尾蝌蚪养殖的单位,经两年养殖达到理想成效,包括第二年继续投入的10万蝌蚪以及养殖费用在内,需要准备30万的总资金进行建设和运行(有人认为可以从第一年的收益中提取第二年的运行资金,这从理论上可行。但现实是第一年往往难以达到商品蛙规格,收入是很不确定的)。

可能有人会问,实践中没有什么人养10万蝌蚪就投入这么多的,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问题要分四方面回答:

1。目前一个一流的养殖人现在投入10万蝌蚪,一年里也仅投入在5万左右的运行资金,这是因为他们都没有计算人工(更没有算建设的费用),并且在一年的养殖中,蛙多数是平均达到15克左右,仅部分超过20克。更有些人虽然能养点蛙,但在小蛙登陆后的头两个月内就大量死亡,只能维持在60%左右的年成活率,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多的投入了。

2。对于一般养殖人来讲,入秋早已死亡过半,仅剩下的能有45%就已经是牛皮哄哄的“高手”,不知天高地厚了。更差的就连45%都达不到,而养的蛙甚至多半只有5--8克。这些人都不计算人工成本,哪里会花上多少钱?注意哦,现在市场上到处“推广”自我标榜的就是这部分人。

3。对于绝大多数初次介入的人来讲,10%的成活率几乎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红线”,刚入夏不久就基本死完了,哪里会有多少钱需要投下去呢!我多次听说了那些“推广”者让投资人投放几十万的蝌蚪(否则怎么炒种赚钱?),而饲料虫仅仅告诉准备两三百盒,美其名曰:“用蝇蛆”。而实际上他们都清楚,到时候连这点饲料虫都没地方喂,要养那么多虫子干什么!

4。据笔者所知,投放10万蛙资金消耗超过10万的大有人在。

需要警示投资人注意的是:据笔者所知,目前能够达到以上理想养殖效果(注意:成活率80%;当年蛙达到25克商品规格)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盲目介入养蛙的成活率绝大多数被阻挡在10%这条“红线”之内!这就明显告诉了投资人介入这个项目的高投资、高风险性。

在此问下每年春季一投就少则几百万、上千万,多则数千万蝌蚪并以此显示自己规模和实力的养殖人:你按照某些人刻意设计好的算术公式在计算你的回报,还用这个数字去“激励”别人,但最基本的你又准备了多少个“百万”来维持运行费用?又准备了多少个“千万”来防止万一发生1次的失败?

在此顺便计算下有些人按多投少得,抱着有10%的成活率就发财想法的投资人(机构规模化投资者占多)他们可能面对的成本(就是在最先进饲料技术支持下):0.25 / (0.45 * 0.1)= 5.56元/只左右的饲料成本。什么都别再计算再补充了(公司经营还有很多家庭投资所没有的费用的),还有所谓“成功”的可能性吗?如果在头两个月中就死亡了一半以上(有死亡80%以上的),再来个当年只能达到5--8克规格,这个成本自然可以明显下降。但按照这样的人力、饲料配置和养殖,就永远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何苦又“规模化”、“集约化”地在那里折腾,累不累啊!

笔者从牛气十足的新闻报导上就能够看出这些投资人在起步已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每每读到类似新闻、视频,笔者总是扼腕叹息,全人工养殖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被误导,产业的有生力量和资源就是这样年复一年被白白地消耗掉的。

所以,不要那么乐观地自信经济实力雄厚,刚把蛙卵投下去就忙着拉大旗、发新闻,开发布会,喊口号,发展养殖户!这是在害己害人!

更劝热衷于拍视频、照片来证实自己成功的朋友少安毋躁,其实只要看下你的投放量和资金能力,就能够大约知道你的技术水平是成熟的还是在炒作。

路还长着呢!!

读者一定会问,根据上面所谈,投入产出比达到1:2--3就不错了,而笔者在本博中多次提到已经解决了1:5投入产出比的系统技术问题,并具有攻击投

入产出比1:7--8的可能性。从而印证了林蛙项目确实是一座还没有被开发的金矿,这个结论又是如何得来的?

当前前列的技术发展水平已经完成了成活率够稳定在80%以上(我们已经把这个能力看作是初级养殖水平)、雌化率达80%以上、当年体重达25克以上、两年体重超过50克,以及更低饲料成本的全部技术。读者自己计算下吧。

不断开拓不断求新求变,笔者可以肯定地说投入产出比1:7--8的预设目标必将攻破!!这个项目将超越所有工农业优质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

这就是这个产业的魅力所在。

笔者在此再次强调林蛙项目的高科技性,呼吁大家要注意:它既是可致富一方的金矿,也是可至投资人倾家荡产的双刃剑!投资介入切忌盲目,更切忌盲目地自信和自负!!

由于市场成本的变动和技术进步状况,本文在写于2010年的原文基础上,对数据和部分表述进行了修改。

笔者诚恳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

博客网址:

注:请在浏览器中直接粘贴网址访问(通过搜索引擎难以找到)。

(撰写日期:2010-09-19 20:11

重大修改:20121003 )

篇六 养殖林蛙
林蛙养殖技术,林蛙养殖方法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是怎样交配的

林蛙的抱对仅仅是交配的一种形式。林蛙没有外生殖器,雄蛙前肢的拇指基部,有棕黑色的隆肿突起,称为婚瘤,为抱对之用。抱对时,婚瘤紧紧抱住雌蛙腋部,刺激雌蛙引起排卵,这时雄蛙排精,精、卵在体外水中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林蛙的越冬、产卵、孵化、变态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没有水源就没有林蛙。野生林蛙活动场内必须有水源或常年流水的河流,可大可小,水量适宜,一般宽l~3米,水深20~50厘米,流量在0.05立方米/秒,pH值中性,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即可。在河流较深并且冬季冻不绝底的地方,林蛙即可自然越冬。河流流速缓的浅滩,或自然水泡、水坑等浅水处是林蛙产卵、孵化、变态的地方。变态后的林蛙以河流为中心,在其周围林下活动。

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而在陆地生长阶段,年降雨量平均在600~1300毫米,平均气温在3.5~4℃,夏季林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地表温度不能超过32℃,土壤表面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最佳。

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小步甲等。在陆地上的蛙,主要捕食森林内的昆虫、软体动物、环形动物等,如叶蝉、蜡蝉、蝗虫、蟋蟀、蝼蛄、金龟子、鳞翅类、蝇蚊、蚯蚓等。

林蛙的天敌有哪些

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很多,解决不好天敌问题,不仅会影响蛙产量,甚至可能导致养蛙失败。繁殖期的天敌主要有以食成蛙的鸟类,其中鸦科以乌鸦和喜鹊的危害最大,鼠类之中的大家鼠、黑线姬鼠都能捕食成蛙。食蛙卵的天敌有剑水蚤等。蝌蚪期的天敌主要有野鸭、鸳鸯、家鸭等鸟(禽)类,各种鱼类,水栖昆虫类等。森林生活期天敌主要有鸟类、蛙类、蛇类、鼠类、兽类等。冬眠期天敌主要有鼠类,在水中活动的水獭等。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养蛙则是把林蛙圈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不同程度的高密度仿生态饲养,食物来源全部或部分靠人工饲喂动物蛋白饵料。分半封闭、全封闭等多种方式。有很多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这种养殖模式,偶有成功的典型,但在技术上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暂不到全面推广阶段,但笔者会对集约式养殖方法作些简单介绍。

林蛙产卵前要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用量标准按池面积计算,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漂白粉每8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用过生石灰7~10天后,漂白粉3~5天后才能注水使用。四是向池中及时注水,以利于池水自我净化,再经过日晒,自然增加水温。为减少病害,在综合饲养池用完以后,一定要将其中的水排放干净,做到池干露底,接受太阳的曝晒,然后再经过冬季的冷冻,就能消灭许多病原微生物。

为什么要给林蛙创造临时栖息场所

所谓临时栖息场所是指林蛙由陆地到水中,或由水中到陆地过渡过程中的临时性场所,这种环境对林蛙的生存很有必要,弄不好会造成幼蛙或成蛙的大批死亡。林蛙入池越冬与温度有关,如果气温高于0℃时,已到水边的林蛙不会入水,这时就需要一个临时性的栖息场所;产卵后的林蛙不能直接上山觅食,需要休息10天左右,以恢复体力,这时也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变态后的幼蛙体质差,适应能力低,这时更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去光泽。遇火易燃,离火自熄,燃烧时发泡,并有噼啪响声,无烟,有焦糊气,不刺鼻。

(2)显微法。本品加碘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金黄色。腺体细胞肥大,呈长椭圆形,排列整齐,细胞壁明显,并且凸起,靠腺体内腔一侧较窄,细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间偏向腺体内腔一侧;腺体底部较宽,上端较窄,呈圆锥形;腺体开口呈

心脏形内凹,腺体内较宽,布满细小纹理。

(3)理化法。①荧光法:A、取未经破碎的本品少量,置紫外灯下(365nm)观察,显棕色荧光,筋膜黄色荧光。B、取本品0.1克,加入3毫升50%乙醇浸渍12~24小时,取上清液滴于白色瓷板上,置紫外灯下(254nm)观察,在浸出液pH值为6时,呈明显的蓝白色荧光。②蛋白质、氨基酸反应:取样品l克,于45℃烘干磨碎,过60目筛。加15毫升蒸馏水浸泡12小时后过滤,取滤液2.5毫升,双缩尿反应为深紫红色,茚三酮反应为深蓝紫色。③薄层层析:取供试品20毫克,用滤纸包紧,置10毫升具塞试管中,加5毫升氯仿于室温下浸泡24小时。取出滤纸包,将氯仿液浓缩至0.2毫升供点样用。取硅胶G板,点样量为10微升,以苯-乙醚-甲醇(10:5:0.8)为展开剂,展距9厘米,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冰醋酸-浓硫酸(1:100:2),然后置90℃烘干箱中加温10分钟,即显3个斑点,其中紫灰色和紫色斑点各一个。

林蛙可以集约式养殖吗?

近几年,可供人工封沟养蛙的自然沟壑基本都利用起来了,扩大生产规模受到了资源条件的限制,这时人们就想到了集约式养殖,即人工条件下的高密度仿生养殖。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技术,林蛙的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和变态期间的管理技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实践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办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

集约式养殖林蛙分几种模式?

集约式养殖方法尽管很多,但总体上可分为“围栏养殖”和“全封闭养殖”两种模式。“围栏养殖”是在室外通过对庭院、草甸、山丘等地加以改造,营造出适宜林蛙陆地生长的自然环境的一种养殖方法;“全封闭养殖”是在室内或棚内人工模拟自然环境的一种养殖方法,这种方法的环境条件全部由人为控制,饵料全部由人工供给,养殖密度更大。“全封闭养殖”占地虽小,但技术难把握。

模拟林蛙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哪些?

集约养殖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模拟程度。无论怎样养,都不能违背林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性。理论上林蛙陆地生活的最适温度是23℃,相对湿度在75%~90%。林蛙的皮肤有呼吸功能,20%~30%的气体交换是靠皮肤来完成的,干燥会使皮肤丧失呼吸功能,所以温度、湿度、光照、食物、地上隐蔽物等这些条件都能得到满足的地方才是林蛙的理想栖息地。在长白山区,这类环境主要在山北坡的林下,有地上隐蔽物,有昆虫孳生,温暖潮湿,离水源较近的地方。

“围栏养殖”林蛙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围栏养殖”林蛙用地少、便于管理,但若使幼蛙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准备:

⑴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养殖成功的关键是营造郁闭度合理、多层次植被和相对湿度适宜的小气候。

⑵消毒。在幼蛙进入养殖场前,一定要将养殖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前将场地翻一遍,每平方米洒100克生石灰,7~10天后使用,或按每4平方米泼洒50克漂白粉水溶液,3~5天后使用。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后也要定期消毒、杀菌,减少疾病发生。

⑶饵料供应。由于养殖密度高,自然采食不能满足林蛙生长需要,所以要准备多种充足的饵料,定时投喂。

⑷防天敌。最主要的天敌是鼠类,要通过设电猫、挖沟等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减少鼠害造成的损失。

“围栏养殖”林蛙的防护围栏怎样建立? “围栏养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养蛙场周围全部封闭起来,以防止天敌进入和林蛙逃逸。

首先要在养殖场的周围挖一条深30厘米的陡沟,作为防护沟,沟外修筑结实的土埂,土埂上钉上木桩,将木桩用横杆连结,作围栏的固定物,最后在木桩间固定上塑料布,下部埋入土中30厘米,防止林蛙钻出和打洞逃逸,地面塑料布高60厘米,要向内倾斜。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修筑砖石结构的墙作为永久性围栏。墙高

1.2~1.5米,内侧用水泥抹光,以防林蛙爬墙逃逸,墙头要砌出向下倾斜的宽15~20厘米的墙头檐,用以防止林蛙攀爬,也可以用石棉瓦作围栏。注意围栏不可用铁丝网或者尼龙网修建,因为林蛙可以攀着铁丝网或者尼龙网爬过逃跑。 林蛙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

《CCTV7农业养殖正版光盘——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在我国的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东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也有人工林蛙的养殖。人工孵育和人工圈养技术也成熟起来。本片向您介绍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蛙圈的选址与设施的修建、饲养前的准备工作、种蛙的配对与产卵、受精卵的孵化

管理、蝌蚪期的饲养管理、上岸前的准备工作、幼蛙的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越冬的管理措施、卫生消毒制度与疾病防治措施。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原为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素。本片向您介绍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特性、黄粉虫的养殖条件、黄粉虫的饲养管理、黄粉虫的疾病防治。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蝇蛆的养殖技术》蝇蛆就是苍蝇的幼虫.蝇蛆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是经济动物最佳的饲料之一.如果您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不知如何处理时,那就养殖蝇蛆吧!养殖蝇蛆即可以提高饲养动物,水产品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的动物蛋白饲料。

《CCTV7农业出版社正版光盘——蚯蚓的养殖技术》蚯蚓全身都是宝,蚯蚓不仅有松土、产粪、肥田的效果,还是养殖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饲料来源,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同时蚯蚓粪还是一种高效优质有机肥,富含多种氨基酸。另外,蚯蚓还具有改良土壤,净化环境,处理垃圾等功能。人工养殖蚯蚓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养殖项目,具有越来越宽广的市场前景。本片就向您介绍:蚯蚓的生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3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