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笼子养殖

| 春节 |

【www.guakaob.com--春节】

篇一 青蟹笼子养殖
俞海潮养螃蟹:把青蟹养在大海里好赚钱

>>>三农致富殿堂

>>>《致富经》官网

  2014年春节前夕,记者跟随俞海潮来到他三门湾海域浅海区的青蟹养殖基地收青蟹。

  工人:圈就回来了。

  一到基地,俞海潮就开始查看暂养在海里的青蟹。这些笼子是俞海潮3个月前放到海里的,一个笼子可以装24只青蟹,每只青蟹都有一个独立的房间。

  俞海潮把笼子里的一些青蟹都扔到了海里,这让记者很好奇。

  记者 刘青青:为什么把这些螃蟹往下扔啊?

  俞海潮:这个死掉了,可能有各种原因吧,我们暂养这个死亡率肯定有的。估计呢死亡率要达到30%左右。

  存活下来的青蟹,在冬季的市场上能卖很高的价。

  俞海潮:我是11月初收的,那个收的价格呢,我们是65到70一斤。

  记者 刘青青:现在能卖多少钱一斤?

  俞海潮:现在是160~180。

  俞海潮手里的这一只青蟹现在可以卖到200元左右。

  俞海潮:都是膏蟹很肥的,像这么大最少有一斤。

  现在,俞海潮靠着在海上暂养青蟹,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他也成了当地青蟹产业的带头人。

  可很少有人知道,4年前,很多认识俞海潮的人都劝俞海潮别再做生意了。

  亲戚 王二青:你不是做这些事的材料,你干脆放弃算了。

  二哥 俞圣好:劝他不要养了,你还是买辆车子出去搞运输,都是想(劝他)走这条路的。

  很多次,俞海潮干啥啥不成,4年前孩子上幼儿园时,他连学费都拿不出来。

  俞海潮妻子 许彩娇:小孩子没钱,都是我自己在外面,一下子打工(赚钱)给他。

  俞海潮:当时心里真的有一种,也说不出话了,这种心情很难表达了。

  而到了2009年,俞海潮却抓住了一个机会,一年就翻了身。他到底抓到了一个什么样机会?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个小村庄就是俞海潮的老家。1998年,俞海潮高中毕业后,正逢当地很多房地产工程开始建设,俞海潮的家人凑钱给他买了一辆工程车,给工地搞运输,一年能赚10多万元。到2003年,买工程车搞运输的越来越多,钱不好赚了,俞海潮卖掉工程车开始寻找项目,想自己单干。

  俞海潮:做工程车的时候我一天300~400元也能赚得到,把车卖了如果再去打工的话,赚个50~60元一天,那个心理肯定不平衡的是不是。

  而就在这个时候,当地正在兴起种植这种翠冠梨的热潮,俞海潮感觉赚钱的机会来了。

  俞海潮:当地有个(人)种了2亩地,我们当地都报道了,报纸什么都报道过,2亩地都能卖15,6万元,那个产值,效益呢真的不错。

  2003年的时候,一斤翠冠梨卖到了6元多,种植一亩,一年就能卖7万多元。俞海潮立即召集了兄弟姐妹,说服大家借钱给他,包地种翠冠梨。

  二哥 俞圣好:他当时雄心百倍,说这个东西怎么好,怎么好。当时我们兄弟姐妹都支持了他。

  俞海潮:当时心里的预期呢,就是经过3年以后,市场上价格哪怕是降掉一半,也要达到2、3元一斤,对市场上种梨的话呢,收入呢应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2003年3月,俞海潮拿出干工程攒的40多万元,加上跟家人借的10万多元。共投资50多万元,在离家10公里远的这个地方包下了170多亩地种翠冠梨。信心满满的俞海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发财梦,将变成一场噩梦。

  经过4年的精心呵护,终于到了翠冠梨的盛果期。2007年7月,俞海潮的梨园总共产了20多万斤翠冠梨。然而这个时候,因为种植的人越来越多,翠冠梨的市场价格已经从2003年的6元多钱一斤降到了5毛钱左右一斤。

  俞海潮:没有想到就是那个市场,一下子价格呢能跌的这么厉害……

  尽管价格降得很低,俞海潮也不得不尽快卖掉翠冠梨,因为要不几天,翠冠梨就会烂掉。兄弟姐妹都帮着俞海潮到当地的大街小巷卖梨,也只卖掉了一多半的梨,剩下的9万多斤烂在地里。

  许彩娇:我出去我么晒得嘿嘿的,梨卖得又便宜,反正就像要饭的一样。

  种了4年翠冠梨,俞海潮赔光了50多万元,可他却没有失去信心。

  俞海潮:感觉自己能够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像所以对自己的信心呢还是有的。

  尽管有信心,但翠冠梨的价格却一直没有涨起来。俞海潮又将怎么办呢?

  2008年3月的一天,俞海潮听一个福建的亲戚讲养鲍鱼很赚钱。他来了兴致,立即跑去福建的亲戚家看看情况。

  俞海潮:当时听了以后呢,就想到那边考察一下,先看看。

  看过后,俞海潮很兴奋。从福建回到家乡三门县后,他立即把170多亩梨园转包给了别人。准备养鲍鱼。

  俞海潮:他们家家户户都养鲍鱼,那个效益都不错,所以当时,另一个呢。我对这个果园也没有信心了,如果你再管下去,不改行的话,还得继续亏钱。

  更让他兴奋的是,他还发现家乡的近海养殖当时还是一片空白,当地政府为了鼓励更多人在近海海域搞养殖,海域使用金定的非常低。

  俞海潮:海域使用金,他们(福建)那边贵的时候,可能将近要3000多元一亩,像我们这边基本上就是20~30元一亩,价格相差100倍。

  2008年7月,俞海潮找亲戚借了50多万元,在三门湾租了100多亩海域,并请了技术员,开始养殖鲍鱼。第一个月鲍鱼长势良好。

  俞海潮:当时呢我就心里面很高兴,跟福建那个对比,包括成活率,生长速度都明显的要比那边长的好,存活率要高。

  有市场,有技术,海域使用金又这么低,俞海潮觉得发财机会真的来了。然而,等待他的依然是一场噩梦!

  鲍鱼养殖一个月后的2008年8月,他的鲍鱼赶上了当地海里一种野生牡蛎的排卵期,5天时间,养殖的鲍鱼就全部死亡了。

  俞海潮:那个(牡蛎)卵一排除来马上吸附到我那个鲍鱼的壳上,结果把鲍鱼排泄孔都堵塞掉了,造成鲍鱼大量死亡。

  俞海潮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鲍鱼在5天内全部死亡,一点办法都没有。

  俞海潮:养鲍鱼的钱呢,全部都是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结果呢,几天的时间呢就把我的希望全部破灭,当时真是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篇二 青蟹笼子养殖
曾上玲: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

  广西新闻网记者 梁园/文 何学俏/图     核心提示

  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

  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就是不甘心呗。”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鳁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创业网:

  有心

  摸索出养青蟹的门道

  这一次养殖,曾上玲不是匆忙开始,而是做足了功课。

  参观回来后,曾上玲先是沿着北部湾海岸线所有的红树林滩涂进行详细考察,整整走了3个月。此外,曾上玲请了好几个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用水泥铸缸被推翻了,因为成本大。用塑料桶养殖呢?也被专家否定,因为会污染环境,与创业的初衷背道而驰。那段时间曾上玲可谓心力交瘁。

  细心的曾上玲还请有关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发现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用水泥铸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经海水侵蚀后容易损坏,损坏后淤塞海域,将来清理需要花费相当一笔资金。于是,她改用塑料桶养殖,但经海水浸泡后的塑料桶硬化、发臭,污染环境,与自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初衷背道而驰。

  用瓦缸养殖行不行?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曾上玲再次咨询了专家,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后,曾上玲立刻着手,亲自设计瓦缸并送到陶瓷厂定做。

  3000只瓦缸,每个瓦缸放1只蟹苗。在最初的3个月里,曾上玲几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问题就请教专家。“涨潮的时候才能喂食,提前喂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里就容易滋生细菌。”现在曾上玲说起养蟹头头是道,但这些经验都是一次次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当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时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

  心得

  抓住机会并坚持到底

  按规划,每亩红树林放置瓦缸600个,3万多个瓦缸仅占红树林面积50多亩,仍有250亩红树林闲置。为扩大规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成立合作社,成员侧重倾向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经过将近一年的挨家逐户上门、反复向村民宣传红树林瓦缸养殖青蟹的发展前景,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2010年初,江山乡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妇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为“防城区江山乡润丰绿色生态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名,共筹集资金628.8万元。目前,合作社青蟹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个瓦缸,养殖面积扩至90亩。

  如今的曾上玲,已经成为防城港市当地养蟹的女强人,年总收入500多万元;她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户从事青蟹养殖,户均年收入七八万元。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曾上玲还是挺感慨。“其实身边有很多商机,有些信息别人随口说说,过了就过了,我就没把它放过。”曾上玲说,女性想创业,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场上的有心人。“发现机会很容易的,抓住并坚持做就很难。认准目标、克服困难,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

篇三 青蟹笼子养殖
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

锯缘青蟹的养殖技术

第一章 锯缘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生物学概述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图3-10),简称青蟹,俗名叫鲟。广东称膏蟹,台湾、福建叫红鲟;浙南地区叫蝤蛑,菲律宾称泥蟹。由于它的头胸甲呈青色,前侧缘具9个侧缘齿呈锯齿状,故由此得名锯缘青蟹。

青蟹个体大,肉味甘美,是我国著名的一种食用蟹,具有很高的营养与商品价值,早在1891年在广东虎门就进行人工养殖,迄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享誉国内外。

一、 青蟹的形态特征

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园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较内眼窝突出,前侧缘有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出,指向前方。螯足壮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棘剌;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各具1线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

齿大而钝。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浆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其缘直,两侧缘直,末节末缘钝圆,雌性腹呈宽圆形。

二、青蟹的生态习性

(一)生活习性

1.栖息习性

青蟹为滩栖游泳蟹类,生活在潮间带泥滩或泥沙质的滩涂上,喜停留在滩涂水洼及岩石缝等处。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尤其是在涨潮的夜晚显得更为活跃,由于它的眼晴和触角感觉灵敏,故夜间活动自如;夏天青蟹活动更为频繁,低潮水浅时多潜伏泥底以避暑热,有时可见成群青蟹在干热时用步足撑起体躯离开温度高的滩面乘凉;冬季活动较少,天气寒冷时在低潮浅滩附近掘穴过冬,其穴洞大小深度随个体大小及潮区的增高而加深,高潮区穴洞有时可达1米以上。青蟹在水中依靠末对步足频频划动向左、右前方前进,但多数情况下随流而动,受惊或遇障碍可迅速后退,在滩面上则以步足爬行,感觉灵敏,行动自如。

2.栖息环境条件

青蟹是广温广盐海产蟹类,其生存水温5~39°C,适宜生长水温15~31°C,最适水温18~25°C,15°C以下时,生长明显减慢,水温降至7~8.5°C时,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与穴居状态。水温稳定在18°C以上时,雌蟹开始产卵,幼蟹频频脱壳长大,水温升至37°C以上时,青蟹不摄食,水温升至39°C时,青蟹背甲出现灰红斑点,身体逐渐衰老死亡。

青蟹的生存盐度2.6‰~55‰,适应范围5‰~33‰,最适盐度12.8‰~26‰(比重1.010~1.021)。青蟹难以适应盐度的剧烈变动,盐度突变会引起"红芒"和"白芒"两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每年梅雨季节,由于短时间内突发大雨或连续的降雨,人工养殖池盐度突变,使青蟹死亡率增高。

青蟹耐干能力较强,离水后只要鳃腔里存有少量水份,鳃丝湿润,便可存活数天或数十天。 3.青蟹的食性

青蟹的食性很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胃含物中经常出现双壳类的壳缘,绞合部残片,腹足类的厣,残缺的螺轴,方蟹类的残肢和头胸甲碎片。青蟹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人工养殖的青蟹,对饵料无严格的选择,小杂鱼、虾、小型贝类(蓝蛤、寻氏肌蛤、河蚬、蛳螺等)、豆饼、花生饼均可为食,青蟹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性,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

(二)脱壳生长

青蟹的生长是不连续的,脱壳是其生长的标志,只有在脱壳时才能生长,幼蟹平均约4天脱1次壳,以后脱壳时间逐渐延长,两个月之后,要间隔1个多月才脱1次壳,从第一期幼蟹到第10期幼蟹的生长需百余天。青蟹一生共脱壳13次(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次,生长蜕壳6次,生殖蜕壳1次),最后一次(第13次)脱壳,与青蟹的交配,生殖密切相关,称"生殖脱壳"。刚脱壳的蟹体呈柔软状态,称"软壳蟹",横卧在水底大量吸收水分,使身体舒张开来,一般6~7小时开始变硬,在18~19小时内个体显著扩大,增重。 脱壳后,壳长增加30%~40%,体重增加70%~100%。在正常情况下,经3~4天,新壳才完全硬化。

第二节 天然蟹苗的采捕

目前,人工育苗不能充分满足养蟹生产所需苗种。因此,在青蟹繁殖季节里,人工采捕自然蟹苗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主要苗种来源。

1. 采捕方法

蟹苗采捕方法有二:一是用定置网采捕,即把定置网固定在海边滩涂上,让抵达岸边的大眼幼体随潮水流入网边,每天凌晨3、4点钟取苗;二是用罟网采捕,如果没有潮流,蟹苗不易入定置网中,所以采用罟网下海牵捕,方法是在傍晚退潮时,由两人下海牵拉罟网折、捕获量比前一种方法要大。

2. 蟹苗鉴别

采捕上来的大眼幼体,常混杂着其他短尾类的大眼幼体,除了较易分辨的海蜘蛛、海和尚、扁蟹、螃蜞(均属当地俗称)外,还有与青蟹大眼幼体形态相似的梭子蟹,其中以远海梭子蟹、底栖短浆蟹为最多。它们的主要区别为:

(1) 青蟹腹甲末端延长呈大角一对,其背面观约30微米×26微米,远海梭子蟹约10微米×26微米,底栖短浆蟹则无;

(2) 底栖短浆蟹第五步足指节不扁平,远海梭子蟹和青蟹则扁平,螃蜞则呈爪状,与其他步足一样细长,等大;

(3) 鳌足以青蟹为最大,尤其指节与掌节显得特别粗壮,螃蜞的则与其他步足一样细长,等大;

(4) 远海梭子蟹为黑色,底栖短浆蟹则透明,青蟹呈淡黄或粉红色且透明,螃蜞则较透明;

(5) 底栖浆蟹的头胸部呈三角形,其额部也略呈扁三角形,远海梭子蟹和青蟹则不呈三角形,螃蜞则近似正六边形。

第二章 养殖技术

第一节 技术要点

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沿海,青蟹一年四季都能养殖,养殖业者根据养殖季节、养殖周期、养殖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规格的苗种。若按青蟹生长规律,可分成幼蟹的暂养、青蟹养成、青蟹育肥三个阶段,大型养殖场应该有三个阶段配套的池塘。也有的专门从事某一阶段的养殖,如育肥若按养殖方式的不同,可分别池塘养殖和滩涂围养。养殖过程的技术要点是:

1. 苗种选择

苗种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残质量好的青蟹苗种,甲壳呈青绿色,十足齐全,躯体完整无损伤,感觉反应灵敏,活力强,不易捕抓。质量差的苗种甲壳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有的腹部和步足为棕红色或铁锈色。步足缺少不得超过3个,游泳足和螯足更不能缺少或损伤,否则会影响青蟹的活动和觅食。如果步足断了一截,就应该把剩余的足肢在基节与座节之间关节处折断,新的附肢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再生出来。若不折除,剩余肢则会流出粘液影响水质,甚至会引起死亡。凡受刺、钩、晒伤的均不宜选用,此类蟹死亡率高,即使幸存者,也需经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商品蟹。

2. 辨别病蟹

辨别病蟹多从步足基部肌肉色泽来区分。强壮的蟹,其肉色呈蔚蓝色,肢体关节间的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病蟹则呈黄红色或白色,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青蟹腹节内侧基部,常寄生有1~2个蟹奴。蟹奴呈卵圆形,体柔软,专门吸取寄主的营养维持生活。受寄生后,会影响青蟹的生长和发育,故选择时应把蟹奴剔除掉。

3. 青蟹养成的放养密度

青蟹养成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的水温、换水条件、饵料供应状况和管理技术水平等合理确

定。若放养密度过大,会因拥挤容易发生互相钳斗的现象,引起伤亡;放养密度过小,则浪费水体,影响效益;合理的放养量,不仅可减少自相残食,提高养成率,且能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一般当年养成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放养1.5~3只,即每亩放养1000~2000只为宜,秋季以后至翌年的3月,水温较低,可增加放养量50%左右,即每亩要放苗1500~3000只。如果水质条件优越,新鲜饵料充足,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反之应酌情减少放养量。台湾青蟹单养时,每亩放养密度为2000只左右。泰国、菲律宾放养密度较低,一般每亩仅放养青蟹1000只左右。日常的管理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适时调节池水水温和比重

池水的深浅或晴雨天气等因子均能影响水温和比重,因此在盛夏气温高时,采用换水、提高池水深度的办法调节水温和比重。冬天可通过蓄深水位来保温。长期的雨水和暴雨会使水过淡,可通过向蟹池投粗海盐,这样可防止蟹胀死。

(2) 经常换水

根据放养密度、饵料残存等情况每3—9天换水一次。换水时,要注意换水前后的池水比重不要相差太大。

(3) 防逃

防逃是人工养蟹的主要工作之一。

第二节 场地选择

1. 地形地貌

第一步是要勘察沿岸内湾、河口、海边滩涂的地形地貌,在不同岸带中选择最佳场地和位置。

2. 潮区位置

青蟹养殖的池塘位置,不必偏重于中潮区,也可以往较高处移,既可设置在中潮区的上段和中、高潮区交界处,也可设在高潮区的地段,甚至可在潮上带开辟养殖池。

3. 潮流和风浪

【青蟹笼子养殖】

青蟹池塘所处的海区,潮流要畅通,潮差较大(3~4米以上),以保持海水常年鲜活;浪比较平静,有利堤坝的保养。

4. 水质

水质清净,适宜的水温、盐度、pH值、透明度等,有利青蟹的活动、摄食和生长。

(1) 水温

青蟹生长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1℃;在水温18~25℃时,青蟹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当

篇四 青蟹笼子养殖
三门青蟹浅海笼养和越冬养殖试验

篇五 青蟹笼子养殖
红树林里养青蟹 年入500多万元

篇六 青蟹笼子养殖
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

第45卷

 增刊2 2006年12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Xiame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l.45 Sup.2Dec.2006 

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

朱小明,邹 清,李少菁,王桂忠【青蟹笼子养殖】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根据调查和笔者的多年实践,本文从苗种、养殖模式等方面评述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的概况,指出虾塘

青蟹养殖是滩涂虾塘养殖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分析讨论了人工育苗、人工苗的中间培育、养殖模式、饲料及育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为虾塘青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青蟹;虾塘;苗种;养殖模式

中图分类号:S917;Q959  文献标识码:A     :(S22;“大眼幼体就是苗”从河蟹放流养.我国青蟹养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青蟹笼子养殖】

[2]

1 苗 种

目前,青蟹spp.海捕的天然苗;分为幼蟹和大眼幼体.1990年代虾塘放养的蟹苗主要是幼蟹,规格大小不一,一般头胸甲宽在0.5cm以上;幼蟹捕捞一般在潮间带浅水滩涂区,尤以河口区泥质滩涂为多,以底拖网或手超网作业,白天和夜间、涨潮和退潮均可捕捞;也可根据幼蟹喜逆流喜低盐的习性,在闸口外夜间张网灯诱捕捞;捕捞幼蟹一般为春秋二季,春夏季幼蟹捕捞可持续2个月左右,捕捞量大的有2~3个潮水,捕捞时机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秋冬季幼蟹可捕捞时间不足1个月,且捕捞量远低于春夏季的.近10年来,由于虾塘青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而可捕捞的幼蟹资源越来越少,福建闽南到广东珠三角沿海渔民开始尝试捕捞和放养青蟹大眼幼体;捕捞大眼幼体一般在夜间涨潮时以定置网作业,捕捞作业完毕后立即分离大眼幼体,暂养于虾塘的小网箱中;捕捞大眼幼体一般在春夏季,捕捞可持续2个月左右,捕捞量大的有2~4个潮水,具体时机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大眼幼体蜕皮变态为仔蟹后一般需经过中间商出售给养殖户;因此,从大眼幼体捕获到仔蟹在虾塘放养一般在5d以上,结果导致养成的存活率普遍不高.

我国河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自1970年代捕捞长江口天然大眼幼体人工放流开始,1980年代就突

[1]

破了海水和半咸水人工育苗,并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到养成的河蟹人工

收稿日期:2006211210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2AA603013)资助作者简介:朱小明(1966-),男,副教授,博士.

Email:zxm@xmu.edu.cn

,沿海渔民把捕来或买来的养

殖或暂养的青蟹、无论大小都称为“苗”;近年来,随着虾塘青蟹养殖的发展和天然蟹苗资源的匮乏,部分地区和部分养殖业者逐渐接受“大眼幼体就是苗”的观念,但绝大部分的养殖业者仍坚持从仔蟹或幼蟹开始养殖,这一方面限制了虾塘青蟹养殖业的发展种匮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青蟹人工育苗的发展青蟹大眼幼体、仔蟹互残的习性与人工育场有限水体空间之间的矛盾.

青蟹苗种已成为青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Black2

[2]

shaw(1999)指出:“青蟹养殖生产仍然受制于苗种供应,有关育苗技术的深入探讨是当前青蟹养殖生产中的主要任务”,诸如,如何提高青蟹的抱卵率,如何改善抱卵蟹的培育技术、提高孵化率和所获得幼体的育成率,以及提高出苗率、育苗成功的稳定性和降低育苗成本以及提高人工苗的抗逆性等.我国青蟹人工育苗始于1980年代,厦门大学青蟹课题组围绕青蟹生殖生物学和幼体实验生理生态,对锯缘青蟹育苗技术和工艺进行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及实践,1980年代后期就育出批量的仔蟹,3次通过专家的验收;到1990年代初首次在国内成功地实现了青蟹大规模人

工育苗,1994年人工育苗达到了工厂化生产水平,单季生产青蟹仔蟹200多万只,是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通过了福建省科委组织的鉴定;我们在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工艺的亲体选育、 状幼体培育、以及亲体和幼体培育设施、饵料营养及营养强化、水环境调控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亲蟹抱卵率在80%以上,抱卵蟹可利用率或孵化幼体的可养活率可达到50%, 状幼体存活率可达到85%;

提出了

增刊2               朱小明等:

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257・

分级培养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青人工蟹育苗工艺,曾创造了1尾抱卵蟹育成30余万仔蟹(C2、C3)的纪录

[3]

.1990年代以来我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开展了青蟹

[4-9]

人工育苗的实践,并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除青蟹人

工育苗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关键的问题仍然是蟹农不敢放养大眼幼体,而大眼幼体是处于浮游到底栖生活的过度阶段,其形态、生理生态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加上大眼幼体、仔蟹相残的习性,导致大眼幼体蜕皮变态为仔蟹的存活率普遍较低,阻碍了青蟹人工育苗的规模化和养殖业的发展.因此,青蟹大眼幼体的中间培育已成为青蟹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关键技术,日益受到研究机构和养殖业者的关注.

发展为虾蟹养殖并重,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以青蟹养

殖为主、对虾养殖为辅的虾蟹混养方式.无论是虾蟹养殖并重或是以青蟹养殖为主,其养殖方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先放养对虾苗后放养青蟹苗,对虾苗放养

2

密度一般低于2万尾/hm,而青蟹苗的放养密度视蟹苗的规格而定,Ⅱ、Ⅲ期的仔蟹(俗称白苗)放养密度一般在1.5~4.5万尾/hm,而幼蟹的放养密度一般

2

低于1.5万尾/hm;二是,青蟹苗的放养时间仍然是随机的,因为苗种是来自捕捞;三是饲料除对虾饲料外,也考虑适合青蟹的饲料,、小杂鱼等;,如设置防逃网,;五是养,1500~250kg,每公顷虾塘年获利人民000~75000元.在对虾养殖业滑坡的1990年底,正是虾塘(所谓的低位池,位于潮间带的虾塘)青蟹养殖的崛起的时候,给我国南方沿海渔民带来了实惠.据不完全统计,至2002年福建省青蟹养殖面积就已达到全省虾塘面积的50%以上,并且建成了如云霄县660公顷青蟹养殖基地、泉州丰泽区330公顷青蟹精养基地等一大批青蟹养殖基地.

2【青蟹笼子养殖】

2 养殖方式

养成肥蟹();、笼养、围拦养殖和池塘养殖

[]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虾养

殖的发展,虾塘混养青蟹在我国南方地区得以开展,但养殖规模和产量十分有限,主要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同期,青蟹的育肥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以来由于对虾养殖病害的流行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虾塘老化、虾塘周边海域富营养化等),对虾养殖业滑坡,青蟹的虾塘养殖才得以蓬勃发展,青蟹虾塘养殖一般是虾蟹混养,但也有虾塘主养青蟹的,青蟹已成为我国南方虾塘的主要养殖品种,2004年我国养殖青蟹产量已越过10万吨的台阶.

2.2 青蟹主养

主养或单养青蟹的虾塘一般靠近蟹苗捕捞的集

散地,虾塘一般不作改造,仅是在池坝内侧设置防逃网,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中一般不在虾塘内设置蟹穴或蟹岛.虾塘主养或单养青蟹,投放蟹苗分为春夏季和秋季,春夏季放养的蟹苗一般为Ⅱ、Ⅲ期的仔蟹(俗称白苗),白苗的投放最晚在立秋前后,春夏季后期也放养幼蟹;而秋季一般只放养较大规格的幼蟹;目前青蟹养殖投苗的时间除根据季节外,成蟹上市的时间也是投苗时间的一个决定因素.蟹苗放养的密度则根据虾塘条件、经营方式和养殖业者的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而定,一般一个潮水可自由纳潮换水3次以上、且有淡水来源的虾塘,可放养白37500~75

2

000尾/hm,放养体重为50~70尾/kg的幼蟹可高达

2

22500尾/hm;如果是以养殖成蟹为目标的,一般放

2

养白苗30000~45000尾/hm,或放养50~100尾/kg大小规格的幼蟹12000~15000尾/hm;如果以边养边捕、捕大留小的方式经营,一般只放养白苗,放养密

2

度高达75000~150000尾/hm;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业者的放养密度更高,并且一般会选择边养边捕的经营方式,其获利是相当丰厚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每公顷获利15万元以上的青蟹养殖业者不少.虾塘主养或单养青蟹,饲料以低值贝类和小杂鱼为主,以虾饲料为辅.在青蟹养殖管理中,坚持捕大留

2

2.1 虾蟹混养【青蟹笼子养殖】

1980年代以来,由于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我国

【青蟹笼子养殖】

沿海开发了大量的虾塘,虾塘除主养对虾外,也发展了如虾贝、虾鱼、虾蟹、虾藻立体式等混养模式,并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虾塘混养青蟹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我国青蟹分布地都有开展,但早期的虾蟹混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对虾养殖为主;二是虾塘的青蟹苗或来自纳潮、或来自渔民出海捕捞;三是虾塘放养的青蟹苗规格大小不一;四是虾塘青蟹苗的放养时间随机性强,也就是什么时候有苗就放;五是没有投喂针对青蟹的饲料;六是以对虾养殖的要求进行养殖管理.因此,青蟹的产量不高,一般不超过375kg/hm.

1993年以后由于养殖对虾流行疾病的爆发,特别

2

是病毒性流行疾病的爆发,虾塘虾蟹混养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虾塘不再混养青蟹,甚至把混入虾塘的青蟹捕捉干净,因为一般认为青蟹是白斑病毒(WSSV)的中间宿主[11].另一方面,虾塘的虾蟹混养

小、分级养殖的模式,

可避免大小相残,从而提高养殖存活率.在青蟹养殖管理中,盐度特别重要,一般盐度在8~15,对青蟹生长蜕皮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虾塘有无淡水源是青蟹养殖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防止养殖期间盐度突变是养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夏季台风暴雨期尤需注意,盐度突变胁迫会引起病变,从而导致“白芒”、“红芒”、肠胃炎症等疾病.在青蟹养殖管理中,除了给青蟹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外,常见疾病的预防是不能忽视的,坚持以防为主的理念,定期使用消毒药物和生石灰、壳灰、氟石粉等,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中草药防止肠胃炎症和溃疡.在青蟹养殖管理中,防逃也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青蟹的生存生长环境适宜时,一般是不会逃跑的.

 图1 青蟹坛子育肥位置图

 Fig.1 Theseaareaforjarcultureofmudcrab

fattening

2.3 青蟹与牡蛎混养

,良好的水环境.,.

2.4 青蟹育肥

青蟹育肥远比青蟹的虾塘养殖早,早期我国青蟹的坛养、笼养都是青蟹育肥的方式.目前,青蟹育肥规模化生产基地有浙江的宁海、三门、欧海、温龄等,福建的泉州晋江两岸,云霄等,广东的珠海南水、惠来等,广西钦州、海南的万宁等.青蟹育肥主要有坛养、潮间带石池盖网养殖和虾塘养殖等.

(1)坛子育肥青蟹坛养就是用陶瓷质或水泥质的坛子养殖青蟹,坛内放置一定的泥沙,营造一个适合青蟹生活的环境,这样既解决了防逃问题,又灵活方便,可以放置于潮间带的中低潮区,如图1,也可放置于养殖区的进排水渠道内.青蟹坛养的特征:一是灵活方便,是可移动的蟹窝,且消毒、投饵、收获等操作方便;二是安全可靠,特别是抗台风力强;三是投资成本低;四是特别适合一坛一蟹的育肥.但坛养青蟹也有其缺点,主要是青蟹的活动少,因此易被藻类和底栖生物附着,也容易被蟹奴寄生.另外,由于残饵和排泄物不能很快流出坛子,可能导致水质不良而影响青蟹的生长和生存.基于青蟹坛养的以上特点,坛子的水流设计和坛子的放置位置和区域应慎重考虑,也因为此,故建议采用一坛一蟹的育肥,育肥的时间一般在45天以内.

(2)潮间带石池盖网育肥在岩石相或沙质潮间带的中低潮区用石头建造青蟹育肥池,池壁高等于或低于小潮高,池深2m左右,池底设有排水口,池底铺沙10~15cm,石池面积

2

在200~500m不等,池口紧盖聚乙烯网片,网孔1~2cm,一般设置2层网片,见图2.

潮间带石池盖网育肥

 图2 潮间带石池盖网育肥

 Fig.2 Amudcrabfatteningstonepondwithnetcoveredin

tideland

的特征:一是可高密度养殖,最高密度高达15尾/m,这是因为每天都可以纳潮换水2次(半日潮地区),而且育肥的周期短,每次收获后可更换池底海沙;二是操作方便;三是抗台风力强,防逃性好;四是牢固可长期使用.其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且受其所在海区污染的影响大.福建石狮石湖用这种设施进行青蟹育肥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育肥采用交配过的雌蟹或雄蟹单性饲养,一般养殖周期在21~28天,存活率可达95%以上,增重15%左右,雌蟹或雄蟹放养前消毒,养

2

殖中一般不用药.石湖的红膏蟹养殖创造了良好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效益,也造就了名优品牌石湖红膏蟹”.

(3)虾塘育肥用于青蟹育肥的虾塘一般位于河口区,淡水资源丰富,如珠海的南水.用于育肥的虾塘以0.13~0.2公顷为宜,过大则操作不方便;一般收购虾塘养殖的经交配的雌蟹进行育肥,养殖周期1~3个月,轮放轮捕,在农历正月放水捕捉清塘;放养密度一般在15000~

2

30000kg/hm,存活率85%左右,增重20%左右;育肥养殖期间主要投喂当地的低值贝类,如珠江的沙蚬(Corbiculasp.),由于低值贝类资源的衰退,现在虾塘青蟹育肥大部分采用小杂鱼,其育肥效果明显不如贝

设立2~3家青蟹人工育苗场,进行标准化人工育苗和

育苗管理,对亲体种质,育苗过程、苗种质量、苗种销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只要这样才能保证青蟹全人工养殖的永续发展.

3.2 养 殖

(1)青蟹苗种的中间培育

 图3 青蟹的虾塘育肥

 Fig.3 Amudcrabfatteninginshrimppond

类;虾塘青蟹育肥过程中,由于盐度较低(<(Sculinasp.)、,毒外,.

3 问题和对策

3.1 苗种问题

青蟹苗种已成为青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仅靠日益衰竭海捕天然苗种资源,要实行青蟹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是一句空话,青蟹养殖业的发展必须走人工育苗之路.但正如前文提到的目前青蟹人工育苗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但作者认为市场的问题仍是主要的,如有市场的需求,就会刺激青蟹人工育苗的发展,并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全人工青蟹养殖.有关青蟹人工育苗的技术问题及对策,作者将在另文论述.那么如何培育青蟹人工苗的市场呢?我们认为首先应重视天然苗种资源的管理,包括青蟹天然亲体资源和苗种交易的管理.在青蟹亲体资源、苗种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像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及经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是严格禁止盈利性捕捞海洋动物繁殖亲体的;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天然青蟹苗种也属于禁捕的范围.其次,要加强青蟹的人工放流增殖工作,只有青蟹自然种群资源的永续发展才能保证青蟹养殖业的永续发展.第三,要严肃规范青蟹亲体、苗种贸易,也就是加强青蟹的种质资源管理,种质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但也可以在短期内被破坏,我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因苗种贸易等引起的退化就是前车之鉴,值得反思.第四,要执行青蟹人工育苗许可证制,青蟹人工育苗不能重复对虾人工育苗的老路,在技术层次、质量保证等方面应较对虾人工育苗有大幅的提高,我们建议采用人工育苗许可证制度,在每个青蟹养殖区

[2]

要解决青蟹养殖的苗种紧缺问题、实现青蟹规模化人工育苗,促进青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青蟹苗种的中间培育的示范实践,带动更多的养殖业者参与到这一养殖过程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青蟹养殖业者对人工青蟹苗的冷淡.我们已经开展了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工作,,,这需要各地水产技术.

(2)养殖模式

青蟹养殖模式应因地制宜开展,无论单养或是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都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特别的苗种来源、水质、底质、有无淡水等.此外,还要积极开展青蟹的单性养殖与两性养殖效果比较的研究与实践.

(3)青蟹养殖的人工配合饲料

我们已经开展青蟹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也正在开发青蟹大眼幼体培育用的特殊饲料.尽管市场上已有各种品牌的青蟹饲料,但实际上与对虾饲料大同小异,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随着农副产品自由贸易的开展越显迫切,否则我国的水产饲料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当然,大浪淘沙这种被动应对也不失为解决我国水产饲料业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青蟹养殖的鲜活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低值贝类,但一些低值贝类由于采捕过度,资源已严重衰退,如珠江口的沙蚬等,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低值贝类.

3.3 育 肥

青蟹育肥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适合青蟹性腺发育的饲料,由于用于育肥的生物饵料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开发人工配合饲料是当务之急,解决了青蟹育肥的人工配合饲料,同时还达到了保护低值贝类资源的目标.我们正在开展亲体营养对青蟹繁殖幼体质量影响的工作,为开发适合青蟹育肥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理论基础.青蟹育肥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膏蟹的产卵抱卵,因为膏蟹一旦产卵抱卵就失去了其经济价值,而且这种抱卵蟹一般也不能用作人工育苗,我们开展的孵育环境及亲体营养对青蟹繁殖幼体质量的研究工作、以及青蟹生殖调控机理的研究可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途径.

3.4 养殖青蟹的大规模死亡

社,1986.

[2] KeenanCP.Aquacultureofthemudcrab,genusScylla2

past,presentandfuture[J].ACIARProc,1999,78:9-13.[3] 李少菁,王桂忠.锯缘青蟹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苗技术研

2004年秋季以来发生了养殖青蟹大规模死亡的

现象,特别是育肥过程中,膏蟹的死亡率在70%以上,

2005~2006年广东南水青蟹育肥死亡率在90%以上.我们在2005年和2006年青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亲蟹大规模死亡的现象,2005年购买亲蟹510尾,死亡膏蟹260余尾,抱卵蟹死亡210余尾;2006年购买亲蟹360尾,死亡膏蟹230余尾,抱卵蟹死亡110余尾,给人工育苗带了重大的损失.我们在人工育苗的实践中已开展了防治青蟹大规模死亡的研究和实践,对亲蟹养殖的环境、饵料和预防药物进行了比较和筛选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5年我们开展了养殖青蟹爆发性流行病的人工复制和病原的分离纯化,发现了病蟹肝胰腺内存在大量的80nm左右的一种病毒粒子,蟹大规模死亡的病原,酶学毒的DNA.,,,就必须坚持种质、的理念.

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552-565.

[4] 周友富,丁法理,陈道建.全人工培育锯缘青蟹抱卵技术

研究[J].海洋科学,2000,24(3):13-15.

[5] 张秋明.锯缘青蟹幼体的培育[J].广西农业科学,1994

(1):43-44.

[6] 李少菁,王桂忠,曾朝曙,等.锯缘青蟹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J].海洋科学,1994(2):21-.

[7],.[J].水产科

27(4:164-8,,.锯缘青蟹生产性人工育苗技

,2000,17(2):18-20.

[9] 朱小明,李少菁,王桂忠.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J].海洋科学,2003,27(7):25-27.

[10] 赖庆生.青蟹养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1] RajendranKV,VijayanKK,SantiagoTC,etal.Experi2

mentalhostrangeandhistopathologyof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infectioninshrimp,prawns,crabsandlob2stersfromIndia[J].JFishDis,1999,22:183-191.

参考文献:

[1] 赵乃刚.河蟹人工繁殖与增殖[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

AquacultureoftheMudCrab(Scyllaspp.)inInshore

ShrimpPondsThroughoutSouthernChina

ZHUXiao2ming,ZOUQing,LIShao2jing,WANGGui2zhong

(DepartmentofOceanography&InstituteofSubtropicalOceanography,

CollegeofOceanog.andEnvironmentalScience,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Abstract:

Aquacultureofmudcrab(Scyllaspp.)ininshoreshrimppondshasbeenexpandedprogressivelyforthepast15years

throughoutSouthernChina.Itoffersanumberofbenefitsovershrimpculture.Mudcrabcultureprovidesareliableincomeforfishermen,asthecrabsurvivalishighbecauseofsuperioradaptationtoinshoreshrimppondsenvironmentandhasalowerdiseaseriskthanshrimpwhichbeingassociatedwithwhitespotsyndromeandotherbacterialdisease.Catching,nursing,transportsanddealsofwildmudcrabseedarede2scribed,andartificialbreedingandnursing,culturesystem,dietsofmudcrabfarmingandtheimpactsonshrimppondsfarmingarealsore2viewedinthispaper.ThoseimportantissuesandproblemsrelatetosustainableaquacultureandfurtherdevelopmentofmudcrabinshrimppondsinSouthernChinaareevaluated.Thepresentreviewpointsoutthatmudcrabaquacultureisaneffectiveapproachforwalkingoutrat2trapoftheintertidalshrimppondsfarming.

Keywords:

mudcrab(Scyllaspp.);shrimppond;seed;farmingpattern

篇七 青蟹笼子养殖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86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