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 数据库系统 |

【www.guakaob.com--数据库系统】

建档立卡贫困户核查说明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一篇

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核查说明

一、贫困户

1、 基本信息核查对象(打印出来的户表):系统中未脱贫的人员和2015年6月已标注预脱贫的人员,2014年底已脱贫的人员不用管。

2、 核查对象如何处理

(1)2015年6月已标注预脱贫的,只核查贫困户基本信息,有误的更正,录入系统。

(2)系统中未脱贫的,其中:

五保、低保户、低保贫困户:与2015年7月民政部门数据核对,对仍属五保、低保的,留在系统中,作低保兜底脱贫一批,按年度计划脱贫;对取消五保、低保的,应该说家庭年人均收入应该的高于2736元,在系统中将贫困户属性改为一般贫困户,并按“五个一批”对号入座作脱贫处理,也就是说,原来系统中的五保、低保户、低保贫困户核实基本信息后都可以作为2015年的脱贫对象。

一般贫困户:按识别标准进行核查,工作队、党员、代表都认为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则直接纳入2015年脱贫计划;符合条件的,留在系统中,与户制定好脱贫计划。

核查中新增的五保户、低保户:全部纳入,不受总量控制,填写附件2、附件3、附件5

核查中新增的一般贫困户,控制在存量贫困户(附件1)总数的3%以内。

3、 关于附件的填写

附件2:只填本次核查新增人员

附件3:填建档立卡存量贫困户(附件1中的人员)和本次核查新增人员(五保、低保及一般贫困户)

附件4:填写本次核查后准备2015年底脱贫的人员,不包括2015年6月已在系统中标注的预脱贫人员。

附件5:建档立卡存量贫困户和本次核查新增的都要填。分为两大栏。1、2栏总数因为附件1中的建档立卡存量贫困人口总户数、总人数。35、36栏为本次核查新增的总户数、总人数。

二、贫困村信息核对

1、全面核实系统中村表的基本信息,并在系统中更正。

2、填写区级领导联系村调研的村表。有区级领导联系的,请和其所在单位或秘书联系,共同填写,没有区级领导联系的由乡镇填写。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二篇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参考文本1

贫困户申请书

村委会:

我家住 组,家庭人口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人。201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特申请为贫困户。

申请人(签字):

电话:

年 月 日

参考文本2

村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参会人数:【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主 持 人: 记 录 人:

内 容: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统计表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三篇

方案一: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要求,今年要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扶贫对象立卡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县实际扶贫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划出客观的、便于操作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府引导、扶贫和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乡村落实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与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衔接配套、标准科学合理、补助水平适度、资金筹集落实、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扶尽扶,从根本上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调研、摸清贫困底子。各乡镇抽取一个村进行试点,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为核心,按照农村扶贫开发对象2300元的识别标准,摸清贫困人口底子,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剖析贫困原因,提出对象识别指标和识别程序,为以后测算各乡镇、村的不同政策对象比例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省扶贫对象总体规模确定后,县里根据各乡镇调研结果,将扶贫对象比例测算到各乡镇、村。各乡镇在审核时要根据扶贫标准和测算比例,严格控制规模。同时,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识别对象时要进行“五比、五看”,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致贫原因。在评定贫困人口时要做到,“三优先三不评”,即残疾子女的劳人优先,独生子女的老人优先,纯女户劳人优先;不进行土地流转造成土地荒芜的原因不评,2000年以来危房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则不评,经常进行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则不评,五保户、低保户不在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之内。

(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活动。县里召开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各乡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会议,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严格操作规程,搞好对象识别。严格坚持个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做好“三级复审,三榜公示”。先由识别对象提出申请,村小组初评后,村委会按照量化的识别指标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7天后由驻村干部签字报乡镇审核;公示7天后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县审批;县级由扶贫和移民办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15天公示,公示后件个结果再返回各村张榜公示。为确保对象识别工作公平、公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对象识别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公认原则,即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

(五)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扶助,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而咩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对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技能和适应性;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或者根据农户自愿实施搬迁扶贫。

(六)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在扶贫部门原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将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到电脑,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里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各乡镇也要建立电子档案,对全县扶贫开发对象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县、乡镇联网,资源共享。同时,按照“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对象半年审核调整一次。通过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扶贫对象家庭状况,做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既保证扶贫对象“应扶尽扶”,又防止“养懒汉”的现象。

(七)认真进行回顾,做好总结汇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撰写总结材料。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从4月底到5月底)。做好试点调研、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识别对象阶段(从6月1日到6月15日)。按照实施方案和对象识别操作规程进行对象识别。

(三)建立完善资料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6月15日到6月30日)。搞好信息录入,完善档案资料,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

(四)回顾总结阶段(7月1日到7月15日)。做好回顾总结和汇报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里成立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检、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抽调骨干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调研和工作实施组织工作,指导各乡镇按照要求搞好对象识别,并负责督促落实帮扶措施,搞好信息收入,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也要成立组织机构,由乡镇长任组长,乡镇分管扶贫和移民的副乡镇长和扶贫移民专干为成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和审核,实施扶贫项目等。

(二)成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从机关在职干部、企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中挑选人员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二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户选择发展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辅导生产技术,做到扶贫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三)实施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先关部门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9-15人的扶贫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对象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并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

(四)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衔接试点工作开展。哦那工作中,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各乡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和评比的主要依据。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将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五)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时代呢工作顺利开展。实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经费是关键。各乡镇要克服各种困难,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方案二:店前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以下简称《意见》)、省扶贫办《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扶办〔20xx〕27号)精神和县扶贫办《关于印发〈岳西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扶办〔20xx〕16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我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按照省、县扶贫办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相当于20xx年2300元不变价),在全镇11个村开展贫困人口识别。

2、建档立卡规模。根据要求,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开展建档立卡。县确定我镇20xx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规模为7043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县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乡镇,乡镇将贫困人口分解到行政村。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贫困户识别要坚持“五比五看三优先”: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有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组织镇、村有关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县分解到镇的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监测的基础上,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建档立卡规模分解到村。此项工作在20xx年5月12日前完成。

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镇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xx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农户申请情况,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5月25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各级政府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此项工作在20xx年7月底前完成。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此项工作在20xx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并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xx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同时兼顾考虑以下因素:(1)20xx-20xx年美好乡村示范村不列为贫困村。(2)列入“十二五”整村推进计划,但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优先考虑。(3)贫困村评定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的偏远地区倾斜。

2、规模。县确定我镇贫困村规模为4个。镇根据各村近三年的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扶贫资金投入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经会议研究确定,并报县扶贫领导小组审定。

3、做法。根据县分解的贫困村规模,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县5月10日前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乡镇。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xx年6月15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贫困村由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市、县以及乡镇的单位及企业结对帮扶。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xx年8月15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省网络运行在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xx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店前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各村要迅速落实责任分工,保证工作投入,确保建档立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各包村点长负责组织指导、审核确认所包点村的建档立卡工作,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要积极参与并提供支持,各相关单位要为建档立卡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镇扶贫办负责全镇建档立卡工作的业务指导。

(二)强化宣传培训。按照县统一部署,召开全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议,各村也要及时召开培训等相关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村民组和每个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

(三)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四)严格督查考核。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方法,县扶贫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重点核查,并作为扶贫开发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镇设立工作执行力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作奖励资金分配挂钩。各村要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及时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程序公正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要及时解决因宣传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方案三: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2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xx]25号)、青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青川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开发[20xx]1号)等文件要求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为做好我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县委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xx]24号)要求,按茶坝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实事求是的确定我乡农村扶贫对象规模,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开展精准识别,实施精准扶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确保农村扶贫对象到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二、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找准农村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农村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的目标。20xx年底前,在全乡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构建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

三、基本原则

(一)村为主体,分级负责

各村要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以村为主体,分社进行,有序开展建档立卡各项工作。

(二)公开、公平、公正、公认

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村民自治,引入第三方监督,实行公示公告,公示时间要足够,公示知晓度要广,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

(三)程序统一,精准识别

严格按照规定的公正流程,认真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做到结果精准,群众满意。

(四)尊重群众意愿,精准扶持

摸清农村扶贫对象帮扶需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到村到户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持。

(五)建“同一本账”,扶“同一批人”

精准识别农村扶贫对象,将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的扶贫对象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确保建档立卡对象和扶持对象上下统一。

(六)进出有据,动态管理

建立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脱贫则出,返贫再进,实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及时更新农村扶贫对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四、贫困户和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识别标准。以20xx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20xx年2300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贫困村是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识别规模。各村以县统一发布的贫困村、贫困人口为准,各村贫困人口规模为:炉场村95人,兴龙村123人,青新村75人,双河村130人,月明村112人,寺坝村81人,青岭村69人,新坪村57人,石古村72人,太平村47人,三溪村46人。其中月明村、新坪村及太平村被确定为贫困村。

3.贫困户识别流程。以户为单位,整户识别,实行规模控制。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通过村民自治、群众参与、民主初选、逐级审核和公示公告的等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民主初选、群众评议、社会监督、集体审核、县级审定和村社公示、乡公示的工作流程进行识别。

4.登记内容。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进行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户和村委会各执一册;《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初选对象(20xx年6月中旬前完成)。根据县统一发布的各村贫困人口规模,在县级扶贫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村委会将贫困户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宣传到户,经农户自愿申请后,召开村委、支部大会进行初选,为确保初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参会人员应具有广泛性,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廉勤委成员、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党员及退休老干部等人员的参加,要坚决做到不优亲厚友、不漏掉一户贫困户。

第二步:公示公告(20xx年7月中旬前完成)。以社评议的名单要以村公示七天后汇总上报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各行政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贫困户名单,在相关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县人民政府将审定结果逐级上报市扶贫移民局、省扶贫移民局备案后,再相关行政村进行公告。

第三步:结对帮扶(20xx年7月底前完成)。乡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分批扶持”的原则,提出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方案,明确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村帮扶单位,并在乡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第四步:填写手册和登记表(20xx年7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以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填写《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

第五步:数据录入(20xx年8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六步:联网运行(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将录入数据在本级联网并试运行。

第七步:数据更新(次年1月底前完成)。贫困户和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成立由茶坝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经、统计、财政、党政办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经办公室。各村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各村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及工作方法,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逐级宣传到社、到户,做到家喻户晓。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会议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严禁将五保户、三无户等纳入贫困户,杜绝平均分配;对于户籍在本乡但在乡外居住的,原则上在居住地进行登记;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确实贫困的经与户籍地接洽后要给与登记,灾后县外安置户,一律在安置地进行贫困登记。

方案四: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要求,今年要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立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扶贫对象立卡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该项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实现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制定符合本县实际扶贫对象人均收入标准,划出客观的、便于操作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并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则退。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府引导、扶贫和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乡村落实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

(三)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与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措施相配套;坚持与临时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

(四)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三、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衔接配套、标准科学合理、补助水平适度、资金筹集落实、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扶尽扶,从根本上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调研、摸清贫困底子。各乡镇抽取一个村进行试点,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为核心,按照农村扶贫开发对象2300元的识别标准,摸清贫困人口底子,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剖析贫困原因,提出对象识别指标和识别程序,为以后测算各乡镇、村的不同政策对象比例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省扶贫对象总体规模确定后,县里根据各乡镇调研结果,将扶贫对象比例测算到各乡镇、村。各乡镇在审核时要根据扶贫标准和测算比例,严格控制规模。同时,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识别对象时要进行“五比、五看”,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致贫原因。在评定贫困人口时要做到,“三优先三不评”,即残疾子女的劳人优先,独生子女的老人优先,纯女户劳人优先;不进行土地流转造成土地荒芜的原因不评,2000年以来危房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则不评,经常进行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则不评,五保户、低保户不在本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之内。

(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活动。县里召开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各乡镇召开村干部和村民会议,并利用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严格操作规程,搞好对象识别。严格坚持个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做好“三级复审,三榜公示”。先由识别对象提出申请,村小组初评后,村委会按照量化的识别指标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7天后由驻村干部签字报乡镇审核;公示7天后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县审批;县级由扶贫和移民办审批,并对审批情况进行15天公示,公示后件个结果再返回各村张榜公示。为确保对象识别工作公平、公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对象识别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公认原则,即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

(五)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对扶贫对象,分类分档实施扶助,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而咩有致富产业的,着力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对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加大劳动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技能和适应性;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或者根据农户自愿实施搬迁扶贫。

(六)完善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在扶贫部门原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将登记的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到电脑,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对象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里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资料齐全。各乡镇也要建立电子档案,对全县扶贫开发对象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县、乡镇联网,资源共享。同时,按照“应扶尽扶、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对象半年审核调整一次。通过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扶贫对象家庭状况,做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既保证扶贫对象“应扶尽扶”,又防止“养懒汉”的现象。

(七)认真进行回顾,做好总结汇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对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撰写总结材料。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从4月底到5月底)。做好试点调研、测算扶贫比例,完善实施方案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识别对象阶段(从6月1日到6月15日)。按照实施方案和对象识别操作规程进行对象识别。

(三)建立完善资料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6月15日到6月30日)。搞好信息录入,完善档案资料,同时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扶措施。

(四)回顾总结阶段(7月1日到7月15日)。做好回顾总结和汇报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里成立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检、县财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抽调骨干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调研和工作实施组织工作,指导各乡镇按照要求搞好对象识别,并负责督促落实帮扶措施,搞好信息收入,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也要成立组织机构,由乡镇长任组长,乡镇分管扶贫和移民的副乡镇长和扶贫移民专干为成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的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和审核,实施扶贫项目等。

(二)成立扶贫志愿者服务队。从机关在职干部、企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工商企业老板和热心扶贫人士中挑选人员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进村联户开展“一帮一”、“二帮一”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户选择发展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辅导生产技术,做到扶贫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三)实施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先关部门要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各村由村民大会推选成立9-15人的扶贫对象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受理识别对象的申请、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对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和排序,并张榜公示,确保对象识别公开、公平、公正。

(四)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衔接试点工作开展。哦那工作中,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各乡镇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和评比的主要依据。建档立卡工作完成后,将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对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五)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时代呢工作顺利开展。实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经费是关键。各乡镇要克服各种困难,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15村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方案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四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化“五民一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干部深入基层,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依托“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意见》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载体,动员镇村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排除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问题,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积案,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促进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基层有贡献。达到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维护群众利益,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全面工作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大走访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访民情,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和谐,组织干部群众共建和谐秀美新农村。活动要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所有村组,干部足迹覆盖所有农户;要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惠农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要做到“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要当好“六个一员”,即: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员,收集意见的信息员,村级建设的指导员,部门挂点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实际问题的办事员。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具体内容

各工作组要将开展“进村入户”活动贯穿“三严三实”、“四进四联四帮”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既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漏村、不漏户,又不走形式,务求实效。主要内容有:

(一)组建一支“连心”小分队。每个工作组挂点一个村,每位组员至少确定1-2个自然村作为“连心”点(详见附件)。一是重点协助做好信访维稳和扶贫攻坚两项工作,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维护全镇农村社会稳定;摸清扶贫家底,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二是帮助指导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134”模式,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组织生活,推动落实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三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抓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四是注重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力所能及地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空巢老人、低保对象、残障人士等实现“微心愿”,每个“连心”小分队成员都要认领1至2个“微心愿”。五是做好民情家访,加强与农民的思想交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办好一个网络平台。组建“网络三员”队伍(即网络信息员、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完善网上办事平台,开辟网上征求意见专栏,开通官方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服务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改进工作,畅通网上便民渠道,每年组织开展1至2次“网络问政”活动,与网民互动交流,倾听网民意见,回应网民关切,解决网民合理诉求。

(三)走访一遍农户,开展社情民意调查。镇村干部要深入村组,对所联系村群众进行遍访,做到“三必访”,即矛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村、组必访,五保户、贫困户、上访户必访,在镇村、企业有威望或贡献的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走访面不少于驻点村户数的80%。采取召开座谈会、撰写民情日记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研究。面对面听取群众所思、心贴心掌握群众所盼、实打实解决群众所需,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提出相应举措。各工作组根据工作安排每周安排两天定期在村里办公,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广交一批农民朋友。切实拉近群众距离,增进群众感情,做到“三个一”和“五必熟”——上门一张笑脸、见面一声问候、详记一篇日志;村组干部必熟、党员必熟、经济大户必熟、困难户必熟、重点户必熟。通过与群众“攀亲结友”、常来常往,做到真正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亲如一家。镇村干部要与群众朝夕相处,体验群众的冷暖疾苦,树立群众观念,增强公仆意识,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通过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增强对百姓困难设身处地的感受,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甘当群众的学生,对群众提出来的意见,要进行分类整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帮扶措施。活动期间镇村干部每人至少要结交10位农民朋友。

(五)组织一次农村政策宣讲活动。各工作组要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村小组会、走访农户等形式,组织一系列政策法规宣传,积极向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政策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宣讲政策,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政策,真心拥护、自觉执行政策;通过宣讲法律,帮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六)协调解决一批突出矛盾纠纷。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询访,变等待解决为现场处理,尤其要对矛盾隐患进行深入细致排查,认真梳理分析群众反映带有普遍性、苗头性、政策性问题,研究有效措施,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对群众的不合理诉求,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理顺情绪,做到以情感人、以理动人、以法服人,确保小矛盾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突出抓好森林防火、防汛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培育一个致富主导产业。各工作组要全面掌握各村发展现状以及2015年工作打算,重点指导各村立足本村资源、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围绕有机蔬菜、油茶、毛竹、烟叶、农家乐等产业,帮助驻点村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信息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助,不断扩大种养规模,积极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推进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八)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以解决实际问题来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低收入农户增收难、因病致贫造成生活困难、农民贷款难等“三农”发展难题。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帮助联系输出一批富余劳力至圣农等企业务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治理“脏乱差”,努力实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文明的目标。

(九)推动一批项目建设。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确保高速公路、资洵线改造等“三区”建设项目顺利施工。帮建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要根据群众诉求,到现场查看核实本村迫切需要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农田水利、村庄环境整治、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跑项目、争资金,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十)帮扶一批困难群众。主要帮扶对象为特困户、五保户、贫困学生、下岗职工。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处理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帮助农户特别是困难农户开展春耕生产,积极组织肥料、农药、种子以及资金的供应和农业贷款的发放,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每名干部至少要结对帮扶1-2户困难群众或1-2名贫困学生。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难事办结,取信于民,镇党委成立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推动落实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第一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工作组长各村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指导、信息综合、督查考核、经验推介等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要严格按照镇党委的部署要求,强化群众工作理念,切实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工作组要联手找准问题的成因,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逐步落实。对于需要县里统筹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总,以书面形式上报办公室,并向群众反馈。同时,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确保大走访活动与日常工作两促进、两不误。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大走访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不断提升群众对大走访活动的满意度。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报道活动动态、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和感人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讲究方法,严明纪律。干部进村入户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融入群众,杜绝形式主义。“访民情”必须要有民情日记、民情台帐,“讲政策”必须要有会议记录、到会人员,“解难题”必须要有群众签字、村组认可,“办实事”必须要有影像资料、验收报告。要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做到“六个严禁”,即:严禁蜻蜓点水,工作漂浮;严禁简单粗暴,与群众发生争执;严禁打牌赌博;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严禁下村饮酒、大吃大喝;严禁以任何理由收受任何物品和土特产,收受基层馈赠。

(四)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将各工作组、各村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终镇村目标管理考评,实行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对工作不到位的进行督促整改,并予以通报。同时,完善民情日记分级调阅制度,镇党政班子领导和村书记、主任的民情日记由镇党委书记、镇长调阅;镇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的民情日记由各工作组组长调阅;村一般干部的民情日记由本村书记调阅,镇纪委进行督查。对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群众欢迎的干部予以通报表彰;对因作风不端正、工作不落实、违反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干部,从严查处。

2015扶贫工作汇报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五篇

扶贫工作汇报(一)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政府[20**]31号文件精神,按照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各项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职责

1、承担市、县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全县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2、牵头协调市级机关与有关县(市)、区的结对帮扶工作。

3、做好贵州省晴隆县、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的对口帮扶工作。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

(一)、深化调研,编制“十一五”期间的扶贫规划。去年3月份,配合市扶贫办为市政府出台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全面深入调查,编制“十一五”扶贫规划。

(二)、同奔小康,积极有效开展下山移民。前几年共下山移民3606户,转移人口10874人,拆除房屋58110间,涉及到62个行政村中的84个自然村,直接经济补偿3163万元。

(三)、以人为本,着眼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安居工程建设850户,总投资760万元,争取市补资金460万元,有力的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统筹兼顾,改善环境求发展。

1、转变扶贫方式,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把扶贫资金重点转向建设标准厂房、街面房、外来民工宿舍等。去年总投资900余万元,争取市补助252万元,为欠发达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矗

2、加快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提升山区资源的效益。近年新建与修建资源型机耕路65条,总投资1200万元,争取市补助资金4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加大自来水工程建设,改善饮用水质量。帮助26个村改造与新接自来水,总投资160万元,争取市补120万元。

4、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欠发达村生活质量。改造村内道路30个行政村,硬化面积达75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余万元,市、县补助100余万元。

5、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经济。近年来发展特色经济林茶叶、毛竹、小水果、油茶等1万余亩,改造内围养殖塘500余亩,使村户经济翻番增长。

(五)、牵头协调,力求结对帮扶出成果。

20**年4月,根据市政府《关于调整挂钩结对帮扶单位的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等市级机关及慈溪市、海曙区、镇海区等36家单位结对我县胡陈、桑洲等10个镇乡和片中的45个重点扶持村。三年来,36家单位帮扶我县资金达1141.36万元,主要领导下村调研达300多人次。项目建设中道路硬化23个村、自来水改造工程16个村、环境整治22个村、村办公楼建设7个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2个村、培育发展经济林基地24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六)、传递爱心、做好对口帮扶。

1、积极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近两年结对贵州学生1852名,结对助学资金达到57.8万元。

2、认真做好“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捐赠图书102588册,捐赠文具873094件计500余箱,约计人民币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原计划9万册任务。

3、拓展思路,认真做好对口帮扶。近两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近200万元,帮扶晴隆县新农村建设、科技种养与白果冲小学的教学楼建设。

扶贫工作汇报(二)

根据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20**年度扶贫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号精神,我镇结合扶贫工作实际,于近日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

20**年,我镇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贫困村灾后重建等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镇党委

政府始终坚持认真贯彻上级扶贫攻坚工作会议文件精神,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努力让农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为切实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项扶贫工作的落实,抽调一名村官专门负责扶贫日常业务工作,做到了扶贫攻坚工作日常化,常抓不懈。

二、狠抓责任落实坚持

一年专题研究扶贫攻坚工作不少于4次,做到镇、村干部工作会上坚持月月讲。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对镇、村干部的年度工作考核,同误工、奖励、评先等相结合,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考核及时,建立扶贫攻坚工作的长效机制。根据换届及人事变动,我镇及时调整了帮扶联系干部,做到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帮扶联系。新的扶贫联系卡到位过后,组织相关人员统一进行了规范填写,并及时发放到了贫困户手中。

三、进村到社走访贫困户。

确保帮扶落到实处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镇村干部会议,把全镇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户进行分类核实,337户贫困户全部都与镇村各级和单位结成了帮扶对子,参与帮扶单位6个(其中县级部门1个),参与的各级干部职工、人民教师共有400余人,帮扶责任人都为帮扶联系户制定了帮扶项目和措施,并按年度完成了巩固提高和解困脱贫任务。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平时加强联系,注重贫困户具体问题的解决。以扶“智”和扶“志”为主,结合资金、物资帮助,促使贫困对象早日脱贫。围绕xxx特色发展以生猪、蚕桑、水果、小家禽、劳务输出为重点的增收产业,切实加强了对贫困户的适用技术培训。开展缝纫技术、种养业技术等切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次,与会人员350人次。实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富裕一户”的目标。

20**年各帮扶联系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均在2次以上,年初和贫困户一道,科学制定帮扶发展规划,年中适时给予贫困户生产引导资金或物资,帮助其发展生产。20**年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贫困户69户,村社干部、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258户,仅现金帮扶各级干部就达19800元,争取县惠民帮扶中心支持帮扶贫困户70户21000元,争取民政部门支持,帮扶现金80000余元,帮扶各类物资(折资)57400元,各级干部为贫困户提供各类致富信息240余条。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我镇还出台了十多项优惠措施,动员镇级各部门各单位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无偿支助或减免相关费用。3所学校为贫困学生减免相关费用4万余元;卫生院为贫困户减免门诊费5千余元;帮助协调困难群众做白内障手术12例,减免费用9万余元。

通过长期有效地帮扶,20**年全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望增加350元以上。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好心人无私的资助。

四、严格程序,精心组织。

有力推进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我镇分别召开了有镇领导、业务部门参加的项目村两委会、村社干部会、党员及群众大会等系列会议,就高碾房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办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

“5.12”地震灾害给我镇高碾房村造成了巨大损失,村社道路跨塌16处210米,造成全村道路无法正常通行;全村8口堰塘均不同程序受损,堰埂跨塌140米,造成所有堰塘无法正常蓄水,渠系跨塌或损坏1250米,造成所有渠系无法正常通水,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村农房严重损毁59户,倒塌15户;全村入户路、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根据县贫困村灾后重建相关会议和文件要求,我镇分别召开了有镇领导、业务部门参加的项目村两委会、村社干部会、党员及群众大会等系列会议,就高碾房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办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经县扶贫开发办批准实施劳务扶贫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项目。为了确保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推进,分别成立了镇、村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村成立了项目实施监督小组。积极组织村社干部做好发动和组织工作,完成自筹资金20.945万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目前,县扶贫办批准实施的建水泥路700米、建泥结碎石路1760米等道路重建项目已全面完成,完成投资35万余元。新建电灌站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和准备工作,已于12月22日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4万元。渠系硬化610米,建U型槽1840米,整治塘、库、堰4口,治理边坡245米等水利设施重建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其他重建项目,我们也将在县扶贫办的统筹安排下按期实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重建任务。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全村的行路难、用水难问题,切实改善百姓人居环境,大大加快了高碾房村向小康迈进的步伐。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纷纷表示热烈拥护,对项目的实施表示非常满意。

五、资料完备,档案规范。

我镇坚持做到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种文件、资料和档案管理规范,并且按年度立卷归档。贫困户建档立卡都做到了户有卡,镇、村有册。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20**年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扶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20**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增添措施,使扶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扶贫工作汇报(三)

20**年,我乡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关心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规划,着力抓好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贴息、农村危旧房改造、村组道路建设等工作,开发农村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着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创新高,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23.9万元。二是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渠道、道路、畜牧、重点产业、扶贫安居房等项目的整组推进,农户的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枸杞、设施养殖等种养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疏勒河项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村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项目(总投资63.9万元)。20**年,XXX村被列为整村推进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3.9万元,修建抗震安居住房63户;扶持45户贫困户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63.9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50.4万元,抗震安居房63户,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13.5万元,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占计划任务数100%。

(二)、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0万元)。

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计划实施项目为:衬砌渠道7.5公里;种植枸杞700亩;新修村组道路1.7公里。

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160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120万元,衬砌渠道7.5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8.5万元,铺筑村组道路1.7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31.5万元,种植枸杞700亩,占计划任务数100%。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20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基础得以培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稳步解决温饱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贷扶贫在扶贫开中探索。积极争取小额贴息到户贷款指标10万元。资金惠及全乡X村,1632户。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特色,以亮点村为典范,种植业扶持重点为枸杞、甘草、红花、番茄种植;养殖业扶持重点为肉牛、肉羊育肥养殖。通过小额信贷示范项目扶持,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户收入显着提高,农户对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服务反映比较好,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信贷意识不断增强。

(四)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紧紧围绕“培训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引导培训、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全乡累计完成甘草、枸杞、番茄、沼气、农机、养殖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期,820人次。新增劳务输转基地1个,截至目前全乡共输出劳动力3224人次以上,其中团体输出务工人员882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602万元。

三、扶贫开发措施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财税、农业、林业、水利、各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跟踪督促项目的实施,定期不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争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具体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并将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承诺,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主线,加大整合力度,整体推进建设。乡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总体目标,从扶贫开发项目上整合资源,根据项目整合要求,协调各部门项目资金参与项目建设,集中投入重点村建设,分别进行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整合、产业项目资金整合、危旧房改造资金整合、信贷扶贫项目资金整合,有效推动了全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农户居住条件、拓宽产业资金投入来源渠道等,使各项扶贫开发项目得到稳步推进。

(三)发挥群众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是主体的扶贫开发局面,使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中来。在工作开展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群众对扶贫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二是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科学引导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把争取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三是处理好“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把市、县的支持、社会的帮扶,转化为内在动力,增强和提高“两西”及“疏勒河”项目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优先扶持“一村一品”产业。今年我乡充分利用好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积极做好“1245”设施养殖、枸杞、甘草、红花、番茄产业实施,极大的满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

(五)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我乡严格遵守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和督促检查工作,管理逐步规范,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扶贫作用。扶贫项目竣工时,需各项目村提交管理制度备案,把管理制度列为验收条件之一。

四、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贫困面仍然较大。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乡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还会更多,扶贫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乡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20**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我县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发展特色产业的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配合实施,牢固树立“大扶贫”、“提高扶贫水平”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为重点,加大对贫困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扶贫开发进程。

2016年全乡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六篇

一、总体思路

(一)明确工作目标

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移民搬迁矿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6年末,全乡一类贫困户309户1387人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24.3%降至14.3%;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进一步缩小我乡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缩小我乡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县平均水平的差距。

(二)细化工作任务

对全乡888户3390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开发式扶贫,做到“对象精准到户、情况掌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措施落实到户、效益体现到户”。到2016年底,实现309户1387人脱贫致富。其中,通过“5321”方式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种植业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养殖业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帮扶解决贫困人口人。

(三)编制工作计划

按照“区域布局,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整体规划及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在因户施策精神准帮扶到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司+协会+基地+贫困农户”、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认真选择贫困农户最需要、最迫切、效益好、受益人口最大的民生工程项目,分轻重缓急,在2016年10月底前编制好乡及各村2016年扶贫攻坚计划。

二、工作措施

(一)精准扶贫到户

落实“5321”帮扶机制,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对有劳动力、想致富、无门路的309户一类贫困户逐一落实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干部、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从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贷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47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