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养殖

| 计算机能力 |

【www.guakaob.com--计算机能力】

篇一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斑节对虾养殖技术(20131106)

  斑节对虾是我国东南沿海自然分布的虾品种,也是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它在对虾中个体大。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非常适合销售活虾。斑节对虾具有广盐性,能耐高温,耐低氧,抗病能力也比较强。更重要的是它的市场价格非常可观,饲养斑节对虾收益高。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斑节对虾的养殖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斑节对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养殖的水温、盐度等自然环境,还有斑节对虾的人工授精,孵化,苗种的培育,成虾和种虾的养殖以及收获。希望通过收看本期视频介绍的斑节对虾能够成为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的下一个投资项目,帮助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

  斑节对虾虾苗的放养:

  (一)放养方法:根据放养密度,计算虾池放多少虾苗。虾苗运到目的地后,把运来的虾苗连袋按分配的数量放在各虾池旁,再将虾苗连袋放入虾池水中一角,浸在水中约15分钟左右。等到袋内外水温基本相同时,再解开袋子,慢慢流进三分之一的池水,过一分钟再进三分之一的池水。虾苗逐渐游出袋外后反转袋口让虾从水中游走。

  (二)虾苗选择:斑节对虾虾苗要选择体质健壮活泼、肢体无粘附物、规格整齐的虾苗,且要一次性放足。虾苗一般为1.2厘米左右。

  (三)放养要求:斑节对虾放苗时水温稳定在18C以上,可选择在3月份左右放苗。放苗时最好选没风的晴天,如果有小风,要在上风放苗(

  斑节对虾养殖技巧:

  (一)饲料搭配:斑节对虾虾苗人池半个月,主要摄食塘内基础饵料,基本不用投喂。仔虾培育期的饵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以是鲜贝肉、小杂鱼肉等,将它们磨碎洗涤后投入池中。

  日投饵量,中前期为虾体重的7%左右,后期为5%。每日投喂4次,投喂时要有规律性,注意定时、定量。以凌晨和傍晚为主,占日投饵量的60%。一般鲜活饵料的投喂次数为3次。通过检查对虾饵料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投喂量。

  斑节对虾的食性杂,所以饵料很多。其中动物性饲料有贝类、干杂鱼、冷冻鱼和鱼粉;植物性饲料有花生饼、面筋麸皮、豆饼、米糠等。

  不同饵料在投喂斑节对虾前要作不同处理,具体介绍如下:

  动物性饲料:小型薄壳的贝类清洗后就可直接投喂;较大的杂鱼类要剁碎成小块,经冲洗后投喂,不能将鱼粉碎成浆状或将鱼连同汁液一同下塘;硬壳的贝类,需用对滚机破壳后经冲洗再投喂。

  植物性饲料:使用豆饼、花生饼,要敲碎后浸泡4小时左右再行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可直接投喂。

  在饲喂斑节对虾时要坚持勤投喂且有针对性地投喂;对虾浮头时不投;水质严重恶化时不投;大风暴雨暂时不投;风和日暖,水质条件好时多投;腐败变质的饵料不投;生长前期少投;中、后期酌情多投;虾塘内竞争动物多时应适当多投。

篇二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

篇三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篇四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要点

斑节对虾养殖要点

斑节对虾,又称台湾草虾、花对虾,是当今对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重一般在150g~250g左右,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名贵虾类之一。

一、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3亩~5亩为宜,池底平坦,有效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水源充沛,无污染。

二、清塘消毒

对已养过鱼或养过虾的池塘,要彻底清淤,经暴晒后每亩用2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如果池中存有野杂害鱼时,可以用茶籽饼20克~25克/立方米泼洒杀死害鱼。

三、对盐度的要求

斑节对虾,又有黑褐色的横斑花纹,属广盐性虾种。对盐度的要求要保持在5‰以上,虾才能正常生长,不能低于5‰的盐度。

四、虾池的肥水

虾池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肥水,以保证虾苗入池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供其摄食。用有机肥(如发酵鸡粪等),采用挂袋的方法投放于池中,每亩用量为100公斤~150公斤,要求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40厘米。

五、放苗

在虾苗投放前,一定要用少量的虾苗进行试水,待确定水无问题后才进行放苗。投放量一般按每亩2万尾~3万尾投放,要选择体质健康,活泼力强的虾苗进行放养。投放虾苗时要求温差不要超过4℃,盐度差要在5‰个左右,盐度差不能过大。

【斑节对虾养殖】

六、科学喂养

投放虾苗后,要选择质量好的品牌饲料进行投喂。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巡塘,在高温季节用增氧机增氧,保证水中的容氧量。水源好的池塘,要加大虾池的换水量,保证清新的水质。

七、虾病预防

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养殖条件和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虾的抵抗力下降,造成了虾病的发生。整个养殖期间要定期进行消毒,贯彻以防为主的原则,用一些生物制剂改良水质,能起较好的预防作用。

八、收捕

收捕时间,依气候变化和水温的降低而灵活掌握。收捕的方法,可采用地笼、须子网、电网等多种捕捞方式进行收获。

篇五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七)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七)

五、斑节对虾养植的生产程序

斑节对虾养殖的养成阶段时间短,当前广东与福建有些地区一年养殖两造,一般第一造在粤西沿海80天可收成,第二造时间稍长为110天左右。养虾收成之后就要进行包括排除积水、封闸晒塘、清理塘底、维修堤坝、清整沟渠、安装闸网、清池除害、过滤进水、繁殖基础饵料,以及运苗、过数、下塘等项工作。上述工作先后有序,具有时间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如果一个生产环节被疏忽就会造成后面工作的被动,需一环紧扣一环,务必认真做好。

六、斑节对虾养成管理主要措施

斑节对虾的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比较细,各个生产环节紧紧衔接,一环脱节,往往就会贻误全局,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必须抓好关键的技术措施。

(一)在整个养殖周期应着重抓好如下5个重要环节:

1.虾塘整治关:重点抓好堤坝修理,堵塞漏洞,挖深环池沟,提高水位,清淤必须彻底,晒塘不少于一个月。同时每亩撒生石灰100千克。

【斑节对虾养殖】

2.投苗保苗关:主要做好严格选购优质的虾苗,虾苗规格要求达到1.2厘米以上。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一万尾左右。投苗必须做到“虾苗不健壮数量不足不投,未培养基础饵料不投,气候不宜水质不符不投”。投苗后必须注意查苗保苗,早期适量投喂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鱼肉或牡蛎肉等。

3.水、饵关:抓好水质管理和饵料投放是整个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水质管理要做到早期要肥,中、后期要活;要在闸门进水口安装锥形网,以增大水交换量;饵料投喂坚持少吃多餐、营养搭配、粗精互补的原则,做到勤投喂,勤观察。

4.病害的防治关:主要抓预防,经常巡塘观察虾活动情况,采取药物与生物相结合的预防措施。

5.适时收虾关:主要抓养虾周期的缩短。一般养80~90天池虾达到每千克40尾的规格即可收虾。

(二)抓好养殖的前、中、后服务

前期主要抓好虾苗供应,技术培训;中期主要加强技术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解决;后期是抓产品销售工作。

(三)养成期的关键技术措施

1.重视养殖期的保苗工作

斑节对虾养殖过程中,产量的高低、效益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在养殖过程中如何保好苗,出效益。为保证苗的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注意基础饵料的培养: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保苗率,减少投饵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投苗前一定要进行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要掌握好培养时间。时间短达不到预期效果,太长会造成藻类大量死亡,特别是池底质酸性的虾池更应注意,否则藻类死亡不但造成对虾适口饵料减少,而且大量沉积池底,产生毒气,危害池虾,降低虾苗成活率。根据海康县的经验,水温在27℃以下时,培养饵料生物以10~15天为宜,在28℃以上时7~10天为宜。若因其他客观原因造成时间过长,出现藻类死亡现象,应更换一半池水,再施放一定量的无机肥料。

(2)注意池底PH值和池上层水PH值差:有的虾池底质由于潜酸性大、气候急剧变化或残饵增多等原因的影响,出现藻类大量死亡,水色变清,透明度增

大,池底出现较大的反酸,引起底泥和池水PH值相差较大,往往形成池上层水PH值高于底泥PH值。这样的变化,会对潜伏于泥质中的仔虾,中、大虾,特别是蜕壳虾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出现底泥和池水PH值相差太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虾的成活率。

(3)注意稳定池水的透明度:稳定池水透明度应始终贯穿于养虾的全过程,也是保苗的先决条件。保持稳定的透明度不仅给斑节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还可以稳定池水各种理化因子。在养殖前期透明度维持在40厘米左右,中后期50厘米左右,当透明度出现不稳定时,要认真查出原因,进行处理。如果由于底质反酸引起,应选用石灰处理,之后再用施无机肥料方法(施肥法则为氮肥:磷肥:钾肥=5:1:1,无机肥不能单一施用)。若因换水过多所致,可只施无机肥调节。

(4)控制放养密度:要按池虾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一般半精养的投苗量是,水深1.0~1.2米时,每亩投苗9千尾以下;水深在1.3~1.5米时,每亩投苗1.2万尾以下;水深1.5米以上,每亩投苗不宜超过1.5万尾。

2.重视科学投饵

在整个养成过程中合理投饵是养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投饵不当,不仅提高养殖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还影响虾池水质管理。因此要进行科学投饵。

(1)准确估算池虾的密度:

第一,用网箱放养法,在虾池中设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网箱。投苗时按该池平均密度投苗于网箱中。从投苗之日起,每7~10天取出网箱之虾计数,计算成活率。在虾池没有敌害时,一般虾池中的虾比网箱内之虾成活率高10%左右。

第二,当池虾平均体长大于6.0厘米时,用旋网进行取样抽查,池内四周、中间不同位置,不同水深处取样,次数不少于10次,平均得出每网虾数,再根据旋网铺开面积算出单位面积尾数,乘以池塘面积,然后乘以逃逸系数(水深

1.2米以下系数取1.3,水深1.3~1.5米时系数取1.5,尔后水深每增加10厘米系数可增加0.l),即可计算出该池虾的数量,也可通过观察对虾摄食情况,看虾的活动情况,根据对虾生长速度来估计。

【斑节对虾养殖】

(2)采取正确、合理的投饵方法:要以“少吃多餐,全池撒料”为原则。 第一,投饵次数可随着虾体的增大从少到多,当虾体长小于3.0厘米时,可日投2~3次,体长8.0厘米以下可日投4次,体长大于8.0厘米以后投饵次数应不少于5次。另外早上10点钟至下午4点钟这段时间内不宜投饵。日投饵量的安排,白天投饵量不应超过日投饵量的35%,夜间不应低于65%。

第二,投饵要注意环境条件,从而确定每日投饵量,天气差少投,天气好多投;水温高于34℃低于2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在26~30℃时多投;水质差少投,水质好多投;小潮期少投,大潮期多投;雨天少投或不投,下药物时少投或不投,饵料变质不投,6级风以上不投,虾大批蜕壳时不投。

篇六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三)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三)【斑节对虾养殖】

二、巡塘观察

养殖期间应自始至终密切注意塘内虾的动态和环境变化,包括观察水体和池底颜色、气味,检查饵料消耗和流失情况,观察虾活动状态,检查堤坝是否安全,闸门是否漏水,以及防病除害等具体事项,以防意外情况发生。因此认真巡塘察看成为养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

(一)观察水色

水色反映了虾塘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正常的水色包括淡黄绿色、浅茶褐色,有新鲜感,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一般在进水初期即创造优势的水色,之后一直掌握沿用保持这种水色至大虾收成。

一般说来,水色可分成绿色水系与褐色水系,褐色水系养虾要比绿色水系快,但褐色水主要是褐藻类繁殖快,维持稳定时间短,所以用褐色水养虾,在一般养殖业中只有水质管理技术较有把握和经验丰富的养虾技术员才能掌握。

养殖场水色的变化,通常都认为是识别浮游植物即藻类消长的根据;此外是微生物及浮游动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轮虫、甲壳类如枝角类、桡足类等。 虾塘的水色如果呈深绿色则是鞭毛藻类等过度繁殖的结果;桡足类多时出现稍泛白色;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时水呈红色;若水色变清,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如果水清见底而非突然变清,往往是浒苔和沟草大量繁生的缘故。根据水色判断水清程度,结合检查和水质分析来判断水质好坏,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换水量以PH值不改变太多为原则,这样可以保持虾的适应性。水色透明度控制保持在6:1,就是40厘米。如果透明度少于40厘米表明藻类多,应增加换水量。水色不足有许多原因,如换水量过多、环境不适、有机盐类不足、水温太低、浮游动物太多等因素。要了解数种水色判别法,以防微杜渐及降低换水成本。

(二)观察池底颜色和气味【斑节对虾养殖】

正常的塘底无异样气味,如果塘底变黑,散发臭味,表明底质变坏。池底迅速变黑是造成虾塘老化的原因之一。在8~9月份高温季节,由于虾塘有机物沉积而造成池底变黑,在细菌等作用下腐烂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氧气,还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硫化氢)。在池底黑化严重的地方,虾往往出现中毒状态,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底质条件,否则会因虾鳃变黑,呼吸机能减弱,食欲减退,活动能力下降,体色变暗,甲壳变质,生长停滞而引起死亡。

池底变黑原因是:清池不彻底;投饵量过大或投放已变质的饵料;水体中有大量丝状藻或水草等老化枯死后沉底;池水过肥,换水量不够;蓄水区有较多的有机物,换水时引入虾塘。这些淤积于虾塘中的有机物在细菌等的作用下腐烂分解,造成塘“黑化”。在养殖期间,一旦发现虾塘变黑发臭,应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投饵管理;

(2)加大换水量;

(3)施石灰提高碱性,或施用适量硫酸铜,以降低硫化氢的含量;

(4)使用水车式增氧机,促进氧化,或在“黑化”区加上细土,起到吸附硫化氢的作用;

(5)用硅酸铁(炼铁炉废渣)按每平方米“黑化”区1~1.8千克的比例撒入池底,能迅速消除池底产生的硫化氢,起到降解毒性的作用。一个生产周期使

用2~3次,对提高虾的成活率和生长率都有好处。

(三)观察饵料消耗情况

饵料消耗随虾个体增长而增大,但环境的突变(水温过高、水质差或盐度突变、饵料质量差)也能引起对虾摄食量的下降。投饵后3小时左右,如果虾胃肠不饱、空胃比例过大、虾群沿池边觅食,表明池内饵料不足;如果残饵数量突然增多,表示虾生活状态反常,应及时分析,采取措施。

一般说来,同一虾塘,虾的大小应趋于一致,如果个体大小悬殊,出现“两极分化”,其原因主要是投饵不足,饵料质量差所引起。

如饵料质量高、投饵适当,则虾体生长快速,个体大小均匀。在饵料质量保证,但数量不足时,个体健壮的虾竞食力强,生长就快;反之,竞食能力差的,个体生长缓慢;若投饵不足的情况继续下去,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就会出现个体明显差异,导致相残现象发生。在个体参差不齐、大小悬殊的虾塘中,虾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甚理想。

在同塘虾体相差达2厘米以上时,可采取限制性喂食措施予以补救。在对虾饵料缺乏的情况下,先少量投喂营养价值差的饵料(如花生饼、低值配合饲

料),让竞食能力强的大虾先消耗这部分饵料。然后紧接着投喂营养价值高的饵料如鲜贝或杂鱼),竞食能力强的大虾在处于饱食或半饱食状态下,食欲降低,竞争能力差的个体能够分食到营养价值高的饵料。使用这种方法可使塘内的虾体“两极分化”得到缓和,从而提高虾体的质量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85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