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

| 教师招聘 |

【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一
《论教师良好的外表形象在师生关系建立中的作用》

论教师良好的外表形象在师生关系建立中的

作用

2012-7-3 15:22:36 来源:《教育科学》2012年第02期

于晶(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摘 要:师生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教育界一直没有停止对师生关系的讨论。本文以教师外表形象这一概念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教师形象魅力的在师生关系建立中的作用,使教师从中获得一定的教育启示。并且借助形象设计技能,为教师更好地完善自身形象探索路径。

关键词:教师形象,形象魅力,师生关系

一、教师良好的外表形象在师生关系建立中的作用

如何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理论界在探讨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是教师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正向的、积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创造一个健康、融洽、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当你可以自由选择与谁交际或不与谁交际时,是什么力量把某两个人拉在一起呢?社会心理研究证明,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人际吸引,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认知,这种认知的结果就是由教师、学生吸引力影响的,特别

是教师吸引力来决定的。而在师生认知过程中,教师形象,特别是外表形象的呈现,也就是第一印象往往会左右师生关系建立。

怎样界定教师形象?余芳认为“所谓教师形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职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在一定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支配下,以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基础的仪态和行为”[1];而学者李成学、罗茂全却认为“教师形象是指在一定社会的情境中,教师行为的影响对他人引起的概括印象”[2]。因此,教师形象可以整体定义为:在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生活中,教师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及其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或评价。而教师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一定的整饰,如发型、服饰、仪态等超越内在水平达到一定的社会认同的审美水平。

在师生关系建立之初,师生间的认知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建立。特别重要的是,能被数十名的学生认可,是教师接下来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教育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给学生们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同时教师们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是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良好的外在表现即“形象魅力”具有以下作用:

1. 诱目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会被外表光鲜的人所吸引,也会更喜欢外表有魅力的人。因此,良好的形象具有诱目性。在人际认知中,第一印象会产生持久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后续的信息传人。如得体的服饰衣着、和谐的色

彩搭配、优雅的举手投足、幽默睿智的神情,既不失严谨性,又有一定时尚性,往往传递出可亲、可信赖、知性、时尚等信息,对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魅力,在师生关系建立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最关键。

2. 美化作用

美国迪金森大学教授奥斯特曾向300多家公司寄去同一假想求职者的个人简历,请公司确定其薪水。结果显示,对形象修饰后的求职者公司愿意付的薪水比形象修饰前高8%-30%。因此,外表的吸引力具有巨大的晕轮效应,外表好就会被认为其它品质也好。在师生认知过程中,这种晕轮辐射效应也发挥着作用,学生对有魅力的教师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认为她还具有其他的如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

3. 归类作用

在师生认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会影响着相互认知。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中,看到的正面人物都是英俊、潇洒和漂亮的,“漂亮的人才值得爱”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教师的“富有爱心、亲切、知性、严谨”等形象也是人们认同的。因此,学生们看到一位教师时,一定会用这些刻板印象来对照,看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如果有几项适合,他们就会喜爱这个老师。

4. 信任作用

“魅力”的外表既有先天的因素,也可以为了扬长避短,后天通过审美修饰达到的效果。外表良好的教师具有很强影响力和吸引力,会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

生,使其相信这个教师同样还会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交往能力等其他优秀品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向师性,若经过日后的进一步接触,教师的能力与个性品质得到认可,会产生强烈的信任感,顺利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外表魅力的现状

教师,“为人师表”,许多教师对于“表”的理解是什么?学生们又是如何来看待“表”的。有一项针对中学生关于教师形象的调查,调查采取开放式问题,下表是统计之后的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有人格的,也有思想意识的;既有专业知识的,也有授课技能的;既有行为习惯的,也有外表服饰的等等,要求比较多的还是教师人品,教师的行为习惯及教师的语言和教师的外表服饰等。但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人品要求的更高。可见,教师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整合体,包括教师道德、教师人格、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师的能力结构、教师

的外表服饰、教师的行为及语言特征等。所以,对于教师形象的研究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

这也打破了有些教师认为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教学能力,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的观念。上述的两个表格都同样印证了外表形象与专业学识、人格等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教师会意识到教师形象中外表修饰也同样重要,并且许多学校也进行了统一着装。但许多教师因为没有专门的培训,所以,在外表修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是在服饰方面问题比较多。教师服饰应体现知识分子的形象,而有的教师衣着破旧不整,一副穷困破落的形象;有的过分时髦,像时装模特儿;有的女老师品味不够,常常口红抹到嘴唇外面,涂抹眼影的眼皮像肿了一样,孩子们上课时把目光躲闪不愿看;有的女老师穿着透视装;有的男老师满身的烟味,让学生感到不洁的体味;有的老师穿着运动装上讲台,让学生们似乎总有室内体育课的感受。有专家对教师的服饰进行过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教师服饰的色彩、款式和品位足以影响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和行为方式。如年青教师穿超短裙、佩戴摇曳的耳环、烫大波浪发型去上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装扮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对其产生排斥心理。

行为举止也欠端庄适度。教师的言谈举止要符合规范,力求真、善、美。教师能力展现的载体除了有声语言,更多表现为无声语言。如一位知识渊博、讲课生动的大学教师讲课时嘴角会时常带出白沫;有些教师上课时常常倚在讲台上;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二
《教师形象美》

教师形象美对学生的影响刘见 丁洁 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 知识、旁引博证的口才等内在美的素质,以此来吸引学生;作为现今 社会中的一员,教师还应首先是个艺术教育家,以自己外在的形象美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启迪学生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教 师的外在形象,包括教师的神态、表情、服饰等。教师的形象美,也 相应地包括神态、表情美和服饰美。 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涉世不深,思想和情感方面都很单纯的孩子, 我们的教育手段或工具,除了必要的一些教科书和教学工具外,主要 是我们教师的个性品质,即教师的情感、思想、性格、知识水平和工 作能力等,教师的表情、言谈举止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有力的教育 手段。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力求抓住每一节课,把我们要教 给学生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行为上的言谈举止、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传 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神态得到启迪、得到升华。当一 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喜形于色的一句称 赞,不仅是对回答问题学生本人的鼓励,同时,老师的神态、表情也 是对每一位在座的学生的感染和鼓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服饰问题日趋重要,被提到了日 程上来。据报载:某小学在调查“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应该是什么样” 的问题时,教师的着装与师德联系在了一起,被排在了首位,可见家

长和学生对教师着装的重视程度。那么,什么样的服饰才符合教师的 着装要求,才能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 第一,从美学角度来看教师服饰美的意义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现 代美学认为,服饰的美在于它能够充分地显示出人的个性。以此推理, 教师的服饰应该展示出教师的个性。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个性呢?我 认为,教师的个性是与他的职业密切相关的。教师,一方面面对的是 知识文化,一方面面对的是涉世不深、心地纯洁的学生,这就要求我 们的服饰有一定的规范性,要对学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服装的 款式,不应过分追求时髦。教师的服饰美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 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活 经验少,判断力差,模仿力却极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着装和 服饰上切忌薄、露、透,避免太妖冶、太花哨,像舞台上的时装模特 那样,但少年儿童的活泼天性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在着装方面不应过于 古板,因为这样,容易在儿童心理上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心理上造成 一种压抑感。可在清淡素雅的基调上,适当增加一些与其相匹配的活 泼花色与图案,甚至一些适当的款式,给学生一种美的环境,以利于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但不应过分,以免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第二,从礼仪角度看教师的服饰美及对学生的影响。

从礼仪上说,教师的服饰美,应使教师的社会性和私人性能够达 到最佳搭配。所谓社会性就是要考虑到时代、职业、身份、价值取向、 文化观念等,使别人看上去适时、合体、庄重、美观。所谓私人性就 是要根据每个人本身的气质、个性、爱好、身体条件等选用和搭配服 饰,使自己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的服饰,必须做到与教师的个性 及职业角色相一致。 综上所述,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人 类灵魂工程师”的内在美体现出来的服饰才是美的服饰;能够增加教 师的风度、气质的服饰必须是与自己的风度、气质相一致,并能充分 显示自己的风度、气质的,即所谓“视其装而知其人”。(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报海南记者站、北京六郎庄小学)读了《形象美一点》这篇文章,略谈我的一点认识: 首先,这里的“形象美”是指代“教师的形象” 。教师形象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职 业形象” 。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她曾遭受凌辱,也曾倍受世人尊敬,她有过“臭老九”的 抵诲,也有着“太阳下最光辉职业”的美誉。但是,把此职业作为“形象”而加以建树,无 暇考证。 形象一词是 “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在文学作品中创造 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 通常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 “教 师形象”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其形象之美,我觉得首要谈 的是教师个体所具有人格的美。 什么是人格美?人格美,又叫心灵美,主要是指道德情操美和知识能力美。道德情 操美表现为公正、平等、诚恳、忠实、光明磊落、同情、友爱、谦逊、和善、宽宏大度、团 结合作等等。对于教师来说,集中体现在爱学生上。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师的服务 对象。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探讨问题,了解他们 的心态,理解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才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的 知识能力美表现为不仅自身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智慧, 更要具有清晰地表达知识、 传 授技能并且满足学生需要的能力。在教师能力中,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能力不可忽视。教学 气氛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心理学指出,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在教学 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情境,学生就会产生愉快、轻松、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 情感体验;反之,学生则会产生焦躁、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创设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和谐、友爱、理解、信任、轻松、愉快、

喜悦的情境,使学生在美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效 率。为此,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保持热情活跃的情绪和情感;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再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里,幽默的审美价值应引起注意。列宁说: “幽默是一 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教学幽默的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 氛;二是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能优化学生的个性。据调 查,幽默感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心理品质之一。幽默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与人之间 有更多的尊重、平等、和谐与温馨。教学幽默是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教师的个性特征相 结合形成的一种教学风格。它能使教学锦上添花,教师不仅“教得懂” ,而且“教得美” ,学 生不仅“学得好” ,而且“学得爽” ,从而使课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告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 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课堂犹如一个大舞台,课堂教 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则是教育领域中的艺术家。教师的个体形象 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梳装打扮、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会参 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授知识、陶冶情操、思想 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整体形象。人 的整体形象美包括内在美与外在美两个方面。内在美即人的精神美 , 指人的知识、修养、性格等内在素质;外在美指人的形貌、服饰、言 谈、举止等外观表现。精神作为人物的生动气韵贯穿在形貌、服饰、 言谈、举止中。它们融汇为人物的整体形象美。在课堂中 ,教师的整 体形象美,是直接对学生起作用,也是被学生所欣赏的。因此,教师在创 造自己的整体形象美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的问题:1.教师的整 体形象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 中最完美的偶像。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 模仿的楷模、崇拜的偶像,也是文明美德的化身、秀外慧中的典范。 儿童的美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电影绘画以及现......

形象是教师魅力的关键发布:马剑平 时间:2009-5-15 18:55:40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 点击:3164 讨论:3形象是教师魅力的关键(转载)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 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 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 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 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 响学生的情绪,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 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无论是师范院校招收学生,还是学校招聘教师,都要经过面试。 其原因不言自明,就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所面对的不是物, 而是人,其基本形象如何,是他能否走上“杏坛”的第一要素。教师 站在讲台上,无意中在展示她的“美”。追求美,是人的本性。当然 “美”有“外在美”和“内在美”,但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教师时,总 是从对他的外在美的审视开始的。 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 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 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都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三
《3、教师的形象》

教师的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教师的形象非常注重,今天谈一谈关于教师的形象问题。

在现代社会上,人们谈到教师的时候,首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形象,而教师礼仪对于规范教师形象,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谈到教师形象,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形象?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外界对于我们的印象和评价。印象和评价二者有差别,印象是内在的感觉,而评价是外在的表述。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印象和评价,往往不可能完全划等号。区别在哪里呢?印象往往更加全面,而评价往往是印象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有的时候因为种种考虑,不能把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全部表达出来。

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师道尊严,中国人对待教师的态度,和西方国家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大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待之若父兄。对老师,不能和老师叫板的。而西方传统文化不这样讲,古希腊哲人就曾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敢于向自己的导师发出真理的挑战。我们中国这个传统的话,你对老师有意见、有看法有的时候是不能直言不讳的,含蓄收敛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这样的问题?我们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的老师,有的时候别人对你的,口头的文字的一种评价未必是对方完全的内在的真实的感受,所以需要你有自知之明,具体而论。形象有两个要素构成:

第一:知名度

比如我们说到一个中学,一个幼儿园,一个大学,我们说它形象好不好,首先是名气大不大。我这儿不好具体举例子了,但是有些学校你一说起来,比如中国北大、清华数一数二,当然是清华第一还是北大第一,那我这儿不讨论了,但是数一数二。说到中国大学北大、清华众所周知,非此莫属。中学、小学恐怕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也有类似,比如我们县里哪个中学是最有名的,那么我们市里哪个是市重点、区重点、省重点它实际上是有个知名度的问题。老师也是这样,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大学者,非大楼大房大广场地,而是有大师也”名校是出名师的名师是名校的招牌。当人们说那个学校,那个专业数一数二,非常有名,不是它的大楼、操场、校园面积数一数二非常有名,而是那里的大师数一数二非常有名。所以人们谈到一个人、一个专业、一个老师的形象的问题,首先是他的知名度,他的学术造诣,他的教学水准等等。

第二,美誉度

知名度不等于完全是正面的,很多情况下知名度是负面的,比如有一个现在是名人——拉登。那我们一般来讲有公意有良知的人,恐怕不会给拉登正面的评价吧?恐怖主义者之一,恐怕你说到他的话,他名气很大,比我们俩可能都有名了,全世界知道他的人,绝对比知道我们的人多,但是不是好名,那是恶名,有时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来讲,如果你人格不好、道德败坏、品行不良,你可能也很有名,但是恶名,而且你个人的恶名会损害你学校的名声学校的形象,所以我们谈到形象我们要明白,它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它的具体构成实际上,就包括了它的知名度、美誉度。

不同的侧面,那么具体而论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谈到教师形象,人站的角度不同,考虑的事情不一样。比如社会上对教师的形象,有社会上的约定俗成的要求:学生有学生的要求,家长有家长的要求,上级主管教育部门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比如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诚党、忠诚政府 、忠诚党的教育方针。那社会上老百姓的要求,可能更具体了,比如孩子对老师的要求(尤其是小学生、幼儿园、中小学生)他的要求有时候就是,这个老师和蔼可亲,理解我,和我平等相待。而家长站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希望我的孩子在老师这儿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分的教育实用的知识。甚至有的更具体,考上大学,考上重点中学。

现代社会有现代社会的要求,古代社会有古代社会的要求,时不我待,时代不同要求不一

样,行业不同,层面不同要求不一样,所以我们谈教师形象,有一个宏观地把握,教师的形象宏观地把握,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民教师,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如何对自己,对社会摆正位置,满足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符合人们的标准化的要求,要爱岗敬业、要忠于职守、要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书育人。教师的形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业精于勤、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好上加上——那是总体要求。

但具体是不一样的,在现代社会上中国也好外国也好,恐怕我们说到社会对教师的约定俗成的形象,恐怕这三点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一点: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书育人,教师以教在先,你没有知识,你不懂知识你没有广博的知识你教什么呀?你误人子弟,你误导别人,所以当代社会对教师形象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有良知,要有真知 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准备。不仅要有一般性的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专业的知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爱护学生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尤其包括当代社会,要讲友善待人,要讲爱护他人,教师主要的工作目标、工作对象是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当代教育以学生为本,既然是以学生为本,实际上当代教师的一个主要工作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就应该不厌其烦,就应该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学生为自己的中心目标。

第三点: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所谓正义感就是要主持公道、坚持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泾渭分明。比如我们以前,上一讲我们讲到教师的素养,我们讲他要有政治素养,有道德素养,有法律素养这都是教师也是一个现代公民的立足点,立足之本。教师你不能带头违法乱纪,不能不讲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德,更不能够和党和政府离心离德。要有正义感,与此同时他还要有使命感,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们做的工作很微薄,很微不足道,甚至很渺小很辛苦,但是以我们的辛勤的劳动,培养了国家的未来的人才和栋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讲:教师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我们民族素质为使命的任重而道远。所以这样的使命感我们要有,我们不能够信口开河,我们不能够为所欲为,我们不能够做出任何有悖师德的所作所为。

所以这三点恐怕是当代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三点你缺了一条这个教师形象就不好。教书的人,你书都教不好,你的形象好吗?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你是你要给学生真知 良知,与此同时你作为一个教师你教书育人,你不关心孩子,你能把他培养好吗?他不跟你互动,同时你还有一个社会定位,要为社会服务,要为国家服务,是要有正义感和使用命感的。这是当代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

那么学生与家长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这个恐怕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们站的角度不同,年龄不一样,可能提的事也不一样。比如以我个人为例,上幼儿园的时候,其实心目中老师最好的形象是什么呢?对我好,长得好看。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到很多小朋友家里吹牛,我们老师最好看了。小孩的时候比较注重自己直观的感受,那你到了中学恐怕是老师对我照顾,老师给我补课,老师批改作业给我认真,甚至老师在关键的时候多给我点儿鼓励和支持,我对他评价就高。到了大学恐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这个老师他要有专业的素养,他要有良好的学术造诣,这也是他人格魅力中不可或缺的一条。一般而论,那么我个人理解:学生所希望的,学生所期待的,教师的形象有两点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平等相待

传统的中国教师的形象,是讲师道尊严的,我教你学不平等。我是供货商,你是消费者,给什么吃什么不能够挑的。而现代社会,现代意识讲“平等”二字,既然如此,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候,要有平等心,要有爱心。学生恐怕跟老师平等相待很重要,小孩子有的时候他觉得能跟老师说到一块儿去就很有感觉了,幼儿园的孩子不懂平等。但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我们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老师平等才容易对话。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有的时候效果未必佳,这恐怕也是现代教育需要思考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

我理解学生不仅希望和老师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且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应该是个朋友的关系,推心置腹、你来我往。朋友所谓良师益友,那么中国的人际关系有的时候,你去琢磨琢磨非常有意思,中国的人际关系这样几个关系非常重要:首先,血缘关系,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其次,地缘关系,邻居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的时候跟老乡 跟邻居的关系,可能比跟亲朋关系还好,远亲不如近邻。那么中国人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 终身受益不可缺少的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你注意了没有,有什么事,找我同学去呀,看我老师去呀。中国人交际圈非常大的一个比例,同学和师生的关系,那么如果这种师生关系,不是应付的话,有的时候是应付的,是客套。很重要的一点,它是一种朋友的关系,朋友者平等是前提,朋友者推心置腹是基本要求。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学生接受的老师是不居高临下的,是不强加于人的,是不气指颐使用的,而是和对方平等相待,相互沟通。

当然家长他恐怕要求不同,家长一般对教师的最重要的要求,据我理解是这样几个: 第一点,书教得好。我把孩子送到你那儿是学习去了,你别的再好,你再平等,再朋友,书教不好,考试不好,过不去,不行。

第二点,对我家孩子好。那是有私心的呀,老师作为来讲,我经常跟家长讲,我说你不要跟我讲什么亲戚朋友之类的,在我眼里,谁家的孩子都是祖国的孩子,厂长也好,你经理也好,你处长也好,你省长也好,甚至你国务院的部长也好,谁都有孩子孩子都是国家的孩子。我们作教师的是应该平等相待的。

但是家长有私心你现在年龄小,你没有感觉,你有了感觉你会知道,我在当大学教师之前我当过中学的老师,我上大学之前,我那时候小,我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是个职工子弟学校,我教初中语文,当时我们上面有个主管的领导他的孩子在我这儿,这个领导年龄比较大老年得子,小宝贝。这个领导问我:“我的孩子怎么样?”我跟他说实话,我说你家孩子学习不大好,你严格要求,我还真要求。当然我那时候也简单粗暴,也不懂得现代教育方式 让他孩子,我教他语文,要他背书,背不了罚站。家长不高兴,不是体罚的问题。他实际上家长有个潜意识:他嘴上说 你要对我孩子严格要求,但实际上他有底线,他底线严格要求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如果看不到成绩,或者跟成绩不搭界的话,倒过来说他是希望你照顾我的孩子。

书教得好,对我家孩子好,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所以你有时候你跟家长互动的话,你自己要注意这两个点,否则你不沟通。

那么我们谈一谈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教师的形象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那说起来很有意思,我们都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发展和进步的。那么我们祖国的古代文化、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形象,是给了非常重的的规范,最基本是讲师道尊严。教师要不苟言笑,教师要精通业务,教师要善于教化。古人也给教师非常高的一个定位——教化社会。“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要讲教化,我们综述起来其实古代文化,对教师的形象就是要求什么呢?要高高在上,拉开距离,维护尊严,严格要求学生。当然对教师自身也有要求:要精通业务的。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 教师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我们刚才其实已经谈到现代社会中对教师的形象的一些要求了,比如要有爱心、要平等相待、要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的社会科学视野和现代文化,要以学生为本。其实我更想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教师在现代社会上怎样塑造形象。我们刚才讲的实际上是,对方对我们的要求和评价。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换位思考,我现在讲教师礼仪我的目的是我们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那么良好的教师形象的塑造,有赖于你定位准确。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给了我们教师的形象的一些基本定位。我们刚才已经讲了了一些素养的问题,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科学文化的、专业素养的、为人处事的,我们要有个意识,我们要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要注意什么呢?大概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 要注意首轮效应

第二 要注意近因效应

第三 要注意定型效应

第四 要注意亲和效应

第五 要注意光环效应

我刚才讲的这五个效应,实际上是心理学概念,是社会学概念,是讲了一个我们和交往对象接触时,我们主要是跟学生、跟家长接触的时候,和社会层面接触时,怎样和对方良性互动的问题。对方怎样要求我们,我们如何满足对方,人和人之间打交道是有个供求关系的。刚才讲的是社会的要求和评价,那我们怎么去满足他呢?我们要了解首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亲和效应和光环效应。这样有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首轮效应实际上又叫第一印象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教师也好,一个政党人也好在人际交往中,留给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留给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最重要,首轮效应是首先的首,车轮的轮,就是你转的第一圈。我们对一个人印象好不好,我们对一个单位一个产品印象好不好,往往是接触对方头一眼一刹那。比如我们一个教师,因为他的生活背景,生存空间以及其它因素的考虑,不可能重要场合出来都西服革履满身喷芳,也不可能涂脂抹粉,在我国现在这么大的地域中,这么多的教师中,你要求我们女教师都化妆上岗,淡妆上岗也不大可能,但是仪表整洁恐怕是个基本要求。你一个教师你总不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你恐怕衣衫槛楼给孩子印象也不好。至少教师服饰干净整洁,教师要注意衣冠,衣冠正则仪容正,古人讲礼都讲得很清楚讲礼仪者要正仪容、修辞令、齐颜色。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学生、你是中学生、你是大学生、一个老师第一次来给你上课,进来的时候穿着一双拖鞋,露着大脚指头,两个裤腿一个高一个低,还露着一双飞毛腿,衬衫袖子一个卷起来一个不卷起来,胡子拉茬蓬头垢面,您印象如何?首轮效应其实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接触时,教师和外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初次出场和头一次亮相。要在和对方第一次接触时,努力给他留下规范的良好的印象。换一句话来讲,一个人对我们印象的好坏评价的好坏,往往来自对我们的第一眼的观察,有时候时间很短,就是前30秒甚至前几秒钟。在陌生人接触时,初次亮相登场时要讲首轮效应,那么首轮效应是第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 那么近因效应,就是和这个人有一段接触,或者长期接触之后留下的印象。我们和对方接触时,常来常往经常交往的人接触时,最近的这件事给你的印象。比如我举个例子,那有一次我交代一个学生,我说我请你帮我个忙,我有一篇文章我要把它送到一个报社去,本来我电脑上可以发E-mail过去,但是我家电脑遭遇病毒了。我说不好意思了。这个稿子我也闹不成了,你帮我打一打电脑录入,然后你帮我发E-mail,或者你帮我送去好不好?那学生说行。其实这个事很简单的一件事,不管他愿不愿意我交给他了,那学生就得做。那这个学生给我印象非常深,他不仅把这篇稿子发出去,然后他把发出去的那个稿子,打印件他给我打了一份。我眼睛不大好,我眼有点花,我年龄不大,我大概42岁就眼花了,看东西不行,我可能偶尔跟他说过电脑上看东西花,所以他也没有发E-mail来让我看,他发出去之前,他有个打印件给我,他说金教授你让我帮你发的文章,帮我录的文章,我已经录了但是我不

知道有没有什么疏漏,会不会有什么错别字,引证错误,包括英文单词拼写,金教授您要方便的话您再给我把把关,非常认真。毛主席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非常认真,我看了一下没有问题,我谢谢他,我给他打了个电话,他发过去了,发过去之后他又告诉我,金老师 这篇文章是几点钟给你传过去的,我打电话确认那边收到了。你觉得这个孩子是不是很懂规矩的一个人——善始善终 。其实这个近因效应有时候我们又把它叫末轮效应。就是离你最近的那个事最后的那个收尾的那件事,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毛主席说过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事认真很重要。做最近的这件事做好它更重要 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不仅要善待他人,而且要在本职工作上做好每一件事,做好任何一件事,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有的时候,你给孩子一个忠告、一句话、一个鼓励、一个眼神很关键。十年文革的时候我父亲母亲受冲击,有一个老师他说,就给我讲了一句话,其他那个小朋友不理我,我当时当红小兵的中队长也给我免职了,这个老师过来拍了拍我,“好孩子,好好读书,你学习好,好好学习。”就讲了这么几句话,也没有说别的,也没有说声明要支持我爹我妈,他也没说那个话。我估计他也不一定有那个觉悟,但是他给我的印象好好读书最重要他肯定了我,我感到很大的鼓励。关键的时候有人拉你一把很重要。近因效应——离你最近的那件事,适用于于和熟人常来常往的接触。

所谓亲和效应是讲人接触人,人选择人。人交朋友的时候他最容易选择的是谁呀?和自己具有共同点的人。比如你注意了吗?上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一到学校之后,他最喜欢找的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听家乡语如见家乡景,对不对?那我们同样的道理,学习同一个专业的人,他有共同的专业语言,你搞播音,你谈播音你跟广播专业,播音专业的人能谈到一块儿去。恐怕你跟其他的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有点距离,顶多谈那个播音设备。

所以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的形象是什么样一种形象?和他有共同语言的。我刚才在讲礼仪的概述的部分,我讲你要摆正位置,你教师要 摆正一个什么位置呢?要以对方为中心,你要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为什么而快乐,为什么而发愁,这样你才会有共同语言。一个真正被学生接受的人,不管这个学生是孩子是成人,是什么层次的人,什么文化背景的人,是应该是和学生有共同语言的,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人。是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的,了解学生才有尊重可言,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尊重可言。礼者敬人也,要尊重人,首先要了解人。亲和效应实际上是讲,我们在为学生服务时,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要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达成共识,共同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对一个人印象一旦形成之后,往往一成不变,你有没有这样的印象。比如一个歌星一个影星,实际上他的专长往往是一段的。比如我打个比方:在我眼里,赵薇她性格活泼,她的性格有点肆无忌惮,大概演环珠格格小燕子恰如其分,百年不遇的角色碰上了,她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我说个不该说的话,希望赵薇听了也不要生气,如果让赵薇演一个淑女,演一个很讲闺范,我讲的闺是闺房的那个闺,很讲闺范的那种公主,不对路。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和人不大一样。

金教授我研究公关礼仪,我讲公关礼仪绝对行,但是有人不同,有人认为你这方面行那方面也行,那天一个老师就跟我讲了,说金教授你能不能帮帮忙,我说我帮个什么忙,他说我要出国去,临时有门课你帮我讲讲行不行?我说你让我帮你讲什么,他说我让你帮我讲经济学,我说你杀了我吧。我也想省钱,我也想挣钱,经济学我就知道这三个字怎么写。我知道这基本研究经济规律、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你让我具体说来我根本不清楚。我经济盲,你理解我的意思吗?但是孩子也好,家长也好,社会也好,看你教师不这么看。而且他有个问题在哪里呢?他对你的印象一旦形成往往一成不变,比如他对你这个教师印象好,觉得你就是好。比如我们小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说老师好,如果别人说老师不好。我们不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四
《女教师的形象漫谈》

女教师的形象漫谈

摘要:教师们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及至整个教育工作的成败,事关重大,不可等闲视之。而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女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女教师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形象。因此,对女教师师表形象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女教师 师表形象 内质 外表

教师的师表形象往往对学生的品德乃至学习兴趣有着十分微妙的影响,而女教师尤其应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

有一位就读大学英语专业,成绩特好的男生,当他被问及到,他是怎样对英语产生兴趣时,他的回答颇有点出人意料:因为读中学时他的一位英语老师很美。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作用,由此可见一般。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女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女教师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形象,所以,对女教师师表形象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什么呢?作为老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塑造教师的师表形象呢?下面就让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吧。

我觉得女教师的师表形象应分为内质和外表两个方面。内质包括学问水平、全面的知识结构、美好的道德情操、良好高尚的习惯等。外表包括和蔼可亲的态度,娴静的表情,幽雅的行为动作,文明优美而动听的语言,大方得体的衣着等方面。

1、有专业的,全面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专业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是必备的条件。学生到学校读书,其最大的目的当然是学习知识,如果一位老师专业知识非常有限,那无异与一位缺少奶水的母亲,她一定会让怀中的婴儿失望;如果没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生动有趣地将专业知识教得生动活泼,不可能成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例如一位英语老师除了必须具备英文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外,也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有较好的汉语知识、文学修养。不然,很难想象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2、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似乎是没有性别界限的。但我认为,它对与女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比起男老师,甚至有点不公平,但我们只能说无奈。例如,一位男老师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一般不会引起太多人的非议。但如果一位女老师也有此习惯,恐怕会被人视为咄咄怪事而给予纷纷的批评了,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作为他们心中偶像的

老师一定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老师们的表现习惯很容易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去。

3、和蔼可亲的态度,闲雅文静的表情。刚阳应为男性之美,而温柔则应为女性之专利。作为女教师,更应该给予学生和蔼可亲、闲雅文静的形象。“温文尔雅”当为学者的风度,也应是教师的风度。女教师则更应如此。我们极少有听说过哪一位学生称赞自己的女老师金刚怒目,作风雷厉风行的。魏巍笔下《我的老师》中的女教师是何等的温和!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是何等的慈爱!这些成功的女教育家们都是我们的典范。一般来说,“歇斯底里”,惯于训斥学生的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不美好的。

如果有兴趣翻看学生写“我的老师”一类题目的作文,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十有七八是写女老师的,为什么?这恐怕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女性的温和天性吧。所以,女教师应该很好地保持和发挥这一“得天独后”的优势。

4、幽雅的举止动作。有人说:教师应具备演员的表演素质,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作为老师,其工作对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青少年学生,我们不可能机械地向学生输送什么,因为接受与否的权利在学生一方。学生只有对老师有好感,对老师传授启发的方式感兴趣,他们才会乐与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应此,教师不管在课外课内,其举止动作都应给予学生美感。

幽雅的举止动作是对所有男女教师的共同要求,不过,在现实中,学生对女老师在这方面的表现会更加关注和挑剔。所以,

女老师对此应比男老师更加重视。

5、优美动听的语言。对于老师来说,这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老师和电视工作者一样都是靠“舌头”来工作的。语言是教师施教的最重要的媒介手段。

古人说: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诸葛亮凭着一根舌头,击败了东吴的主降群儒,使孙权决计抗曹。宴子两片薄唇,足令楚王折服得五体投地,表示再也不敢“嘻”圣人了。

所有这些例子足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不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学问也教不好学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我们当老师的的确太过“唇厚”,那么,我们就应该下苦工夫锻炼自己。本来女老师比起男老师在音质上有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行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还须在如下几方面多加努力。

(1)要积累丰富的综合知识。(2)语言要简洁精要。(3)态度要和蔼亲切。(4)要有幽默感和生动性。作为老师,在对学生说话教育之时当先在脑子里兜两个圈子,想一想如何能把话说得巧一些,平时也应有意练习,这样,逐渐地我们就会养成说话幽默的习惯,从而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的演讲者、教育者。

6、衣着要大方得体。

国外关于穿戴有所谓的“TPO”原则,T表示时间,P表示地点,O表示目的。“TPO”原则要求穿着必须与时间、地点、目的相适应。同样的道理,教师作为具有特定的工作空间,面对特定

教育对象,从事特定的工作的群体,他们的穿着也是有讲究的。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自有其气质、体形、习惯诸方面的特点。因此,她们的衣着服饰也应有其个性。

有人将女教师着装分为戏剧式、运动装或便装式、传统式、少女式和浪漫式等五种内类型,以供不同年龄、不同气质、不同肤色的女性教师选用作参考,颇有其道理。作为一名身兼培养人、教育人的重任的女教师来说,在穿着方面是不能像社会上的一般女性那样,完全凭着个人的爱好或纯粹从“求美”的角度去选用服饰,尤其是在校园内,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女教师的仪表打扮要适合一个教师的身份,适合教师职业特点规范的仪表的深层内涵。这深层内涵的核心可概括为八个字:整洁文雅,得体大方。这也是女教师选用衣着的基本标准。如果一位女教师忽视身份和环境场合,盲目地追求漂亮,追赶时髦,那必然自损形象,以至遭人耻笑,变成了《皇帝的新装》里讲的荒唐可笑的皇帝了。

我认为女教师的衣着应遵循以下“五不”原则:(1)不宜太露,(2)不宜太奇,(3)不宜太艳,(4)不宜太华,(5)不宜太土。

教师们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及至整个教育工作的成败。事关重大,不管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均不可等闲视之,只是对于女教师来说,这方面的讲究要求更多一些,更严格一些罢了。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五
《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形象

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能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是教师脾气暴躁和态度苛刻,他们渴望教师能有更好的情绪控制力——中学生描绘心中的理想教师。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催化剂,也是教师热爱教学、学生喜爱学习的潜在动力,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能与学生和谐相处。

然而,令许多教师迷惑的是,尽管他们付出了无数心血,可似乎仍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喜爱,尤其是那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面他们对教师仍旧依赖,另一方面他们对教师已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期望。

那么,今天的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觉得大体上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教师的形象:

第一,外在形象方面:

相貌好、有气质。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青少年高级情感的发展,青少年向往美,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他们期望教师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期望教师的形象与他们自身的特征接近,如年轻、时尚、可爱。这反映了现代中学生对教师的一种新要求。

穿着要得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穿着好看些、鲜艳些、美丽些,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的奇装异服,不伦不类,赶时髦追名牌,则有损教师的严肃和端庄,当属不智之举。教师的穿着得体,实际上就是要教师给学生留下既朴素无华又美观大方的良好印象。

打扮要适宜。对于教师来说,打扮一定要考虑适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材的教师打扮起来应有各自的特点,既要适合每个人的性别、年龄、长相和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又不必整齐划一,暗然无光。生活中,教师如果不顾个体差异,苛求独出心裁,自以为是的张扬个性,矫揉造作,或留胡子,或蓄长发,或描眉,或画眼,实则弄巧成拙,无异于自比小丑。我想,教师的打扮最好是越自然越真实越好,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语言要文雅。教师的仪表,不仅表现在教师的容貌和衣着上,而且还表现在教师的谈吐和举止上。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教师如何对学生说话,经常对学生说怎样的话,完全反应出教师的思想情操、人格品质、学识水平等,这也是教师仪表的重要标志。所以,为给学生留下良好的仪表印象,教师还得注意自己的语言文雅,语气平静,态度温和,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温文尔雅,切忌信口开河,粗野不堪,庸俗难耐,低级下流。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言。”心灵美、语言美的人,向来倍受人们的青睐。受人尊重的教师,更要以美的心灵、美的外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受到良好仪态的熏陶。

行为要端庄。教师是教育者,语言不仅要文明,有礼貌,而且行为一定要端庄,有修养。一个教师只有行为端庄,才有利确立自己的完美形象,从而获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受到精神感染。反之,如果教师行为轻浮放纵,松松散散,举止无分寸,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憎恶,还会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极坏的诱导作用。

第二,教学工作方面:

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中学生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他们很看重教师是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体谅学生。虽然大多数中学生能够理解

教师严厉对待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仍然希望教师对自己和蔼体谅,能同自己平等相处。

学识广博、热爱教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精神、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教学素质,也是中学生十分看重的方面。中学生希望自己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技能,而要达到这一愿望,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前提,专业精神是动力,教学能力是保证。

严谨持重。中学生也希望教师严格严谨、成熟稳重、朴素执著。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师“行为世范”的观点不谋而合。

从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虽然现实中的教师形象和理想的教师形象都有“热爱教学、学识广博”和“关爱学生、友善认真”这两个特点,但重要性略有不同。现实中的教师形象主要表现在前者,而在学生的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主要应该是情感上的投入,即关爱学生,友善认真。因此,教师在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关爱,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关爱的给予可能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其次,中学生希望教师不要有太多的、负面的情绪化言行,而现实中教师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较多。教师偶尔有不良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该尽量克制,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也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对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要求外,他们还希望教师能够时尚、有气质。这提醒我们,教师应该适当地注意自己的仪表,并且注意吸纳新事物,保持自己的新鲜活力。

另外,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是中学生评判教师的重要标准,这说明要博得学生的欢迎,除了外在的技巧和方式,必须强调自内而外的修身养性。

最后,新颖多变的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疲劳程度。而在这一点上,教师离学生的期望还相距甚远。因此,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在教法和教学技巧上多下功夫,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采取多变的形式和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帮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学习。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六
《教师礼仪与形象》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七
《教师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形象”这一因素参与了整个教育过程,对学生具有无可估量的影响力。但在现实中,教师每天都穿梭在教室,被学生和作业包围,繁忙的工作使教师对自身形象关注的意识淡薄。现代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教师形象的更新与培养,而学生也要求教师更新形象,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笔者在参加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师范生在教师形象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位师范生由于染了黄色的头发,所以被门卫阻止了进入学校实习,还有,小学生会问:“老师,你怎么又穿这件衣服了,你为什么不穿高跟鞋呀?”等问题,这些我们认为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却给学校、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培养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理想教师形象是对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明确这一目标和标准也是培养合格师范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只有明白理想的教师形象的内涵,才能明确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对师范生来说,努力提高自身形象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准教师的要求。让师范生进一步了解并认清小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可以促使师范生有意识地把握自身形象,认清优势与不足,并不断加深在人格魅力、职业素质、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提升,努力满足各方面对理想教师形象的新要求,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发现师范生理想的教师形象与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差距,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以及培养的策略。

2、理论意义

(1)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21世纪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工作、教师培养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可见,加强教师(师范生)形象培养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2)有助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有关教师形象的研究

有关教师形象的研究,涉及了教师形象概念界定、教师形象要素及结构、理想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教师形象的重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国内对教师形象的研究,或为纯理论分析,或为纯调查研究,而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想的教师形象,通过对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结果分析为依据,提出对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的培养,因此,对于教师形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3、现实意义

(1)有利于师范生个人形象的树立与培养

对理想教师形象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进行角色定位,并自觉地运用理想教师形象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他教”与“自教”的双重角色,具有指导作用。另外,有利于师范生在个人形象方面自我完善和提高,塑造自身理想形象,体现出师范生自我完善的崇高追求。

(2)有利于师范生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师范生可以从小学生对教师期待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儿童的视角发现并把握儿童的真正需要。同时,也是让师范生再次理性看待儿童,认识儿童思维过程的一次机会,为以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师范生,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才能有针对性的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赢得学生的认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教师形象的内涵

在“教师形象”这一概念界定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论述。 如张德山(2000)指出教师形象是“教师这个群体在道德、修养、知识、行为、外表以及个性品质等内外特征一起综合展现给社会公众的整体印象,是由每一个教师的个体形象综合而成的”;又如张烨(2001)认为“教师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在德、才、学说、体貌、性格等方面综合的独特风貌”; 再如张小光(2002)认为“教师形象是指学生及其他人员对教师的认识评价及认识评价后所形成的印象,并将教师的形象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层形象”。

综上所述,对教师形象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所以笔者把本研究的教师形象分为了仪表形象、学识形象、能力形象和人格形象四个方面,其中包括教师的仪表、着装、行为举止、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对待学生、对待职业态度等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培养研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理想教师形象的整体。

(二)良好教师形象的意义

教师的仪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对审美起暗示作用。学生会把教师仪表作为审美客体来欣赏,美的仪表对学生的精神有愉悦作用。

知识渊博的教师不仅能够增强威信和影响力,还能给学生精神感染,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能力的艺术,表现在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上,教师丰富的艺术语言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发展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灵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重要影响,更为学生人格的形成打上深深的烙印。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鼓舞力和向心力,对学生品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培育、感染和促进的作用。





张德山.形象、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学[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01). 张烨.教师的形象价值及其塑造[J].教学与管理,2001(11). 张小光.教师的三层形象[J].机械职业教育,2002(6).

三、对教师形象认识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把蒙自三小、新安所小学的学生和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蒙自三小共164名,

四、五、六年级分别为58人、58人、48人;新安所小学共136名,四、五、六年级分别为48人、40人、48人;红河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100名,文科班50人,理科班50人。

本次调查主要以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见附录一和附录二)。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教师的仪表、学识、能力、人格形象四个方面,共设计了9道单选题,7道多选题,1题排序题和2道简答题。其中,问答题可以画图回答,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开放,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不受暗示和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对教师形象的认识。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文献法,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资料编制了问卷。对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和红河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随机抽样进行调查,本次发放问卷共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348份,有效回收率为87%。

(二)对教师形象调查结果分析

1、仪表形象

表3-1 对教师仪表形象的态度

(1)小学生对教师外表形象分析

表3-1显示,小学生很关注教师的外表形象。49.46%的学生认为教师需要化淡妆,48.39%的学生更喜欢穿着整齐、端庄大方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象。选择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教师形象的学生占70.25%,教师面带微笑能使学生心情愉快,觉得教师态度亲切。51.97%的学生时刻都关注教师的行为举止,有62.37%的学生认为教师站姿不规范,选择教师扔粉笔的学生占38.35%,这些行为都转移了学生注意力,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你喜欢哪个年龄段的老师”的选项中,42.65%的学生都选择30-40岁的年龄段,只有不到18.28%的学生选择了40岁后的年龄段。在所调查的学校中,40岁之前的教师在穿着打扮上大都具有时尚的个性,上课方法多样,充满活力,这导致学生的选择与教师实际年龄有一定的影响。

(2)师范生对教师外表形象分析

有89.9%的师范生很关注端庄大方、穿着整齐的教师形象,但实习中发现,师范生在着装方面存在问题:款式不变,过分艳丽,有些师范生打扮得花枝招展,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只有55.56%的师范生选择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选项,在实习中发现,很多师范生上课时,总是刻意保持着严肃的表情,觉得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小学生对这项的要求很高。其实,微笑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77.78%的师范生认为对学生指手画脚的这一行为举止不当,可知,师范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舒心悦目之感。

2、学识形象

表3-2 对教师学识形象的态度

(1)小学生对教师学识形象分析

表3-2显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75.99%的学生希望老师讲解清晰,69.1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显而易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已经建立起来,渴望能够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八
《教师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形象”这一因素参与了整个教育过程,对学生具有无可估量的影响力。但在现实中,教师每天都穿梭在教室,被学生和作业包围,繁忙的工作使教师对自身形象关注的意识淡薄。现代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教师形象的更新与培养,而学生也要求教师更新形象,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笔者在参加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师范生在教师形象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位师范生由于染了黄色的头发,所以被门卫阻止了进入学校实习,还有,小学生会问:“老师,你怎么又穿这件衣服了,你为什么不穿高跟鞋呀?”等问题,这些我们认为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却给学校、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培养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理想教师形象是对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明确这一目标和标准也是培养合格师范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只有明白理想的教师形象的内涵,才能明确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对师范生来说,努力提高自身形象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准教师的要求。让师范生进一步了解并认清小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可以促使师范生有意识地把握自身形象,认清优势与不足,并不断加深在人格魅力、职业素质、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提升,努力满足各方面对理想教师形象的新要求,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发现师范生理想的教师形象与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差距,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以及培养的策略。

2、理论意义

(1)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21世纪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工作、教师培养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可见,加强教师(师范生)形象培养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2)有助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有关教师形象的研究

有关教师形象的研究,涉及了教师形象概念界定、教师形象要素及结构、理想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教师形象的重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国内对教师形象的研究,或为纯理论分析,或为纯调查研究,而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想的教师形象,通过对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结果分析为依据,提出对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的培养,因此,对于教师形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3、现实意义

(1)有利于师范生个人形象的树立与培养

对理想教师形象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进行角色定位,并自觉地运用理想教师形象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他教”与“自教”的双重角色,具有指导作用。另外,有利于师范生在个人形象方面自我完善和提高,塑造自身理想形象,体现出师范生自我完善的崇高追求。

(2)有利于师范生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师范生可以从小学生对教师期待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儿童的视角发现并把握儿童的真正需要。同时,也是让师范生再次理性看待儿童,认识儿童思维过程的一次机会,为以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师范生,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才能有针对性的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赢得学生的认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形象的研究现状

(一)教师形象的内涵

在“教师形象”这一概念界定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论述。 如张德山(2000)指出教师形象是“教师这个群体在道德、修养、知识、行为、外表以及个性品质等内外特征一起综合展现给社会公众的整体印象,是由每一个教师的个体形象综合而成的”;又如张烨(2001)认为“教师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在德、才、学说、体貌、性格等方面综合的独特风貌”; 再如张小光(2002)认为“教师形象是指学生及其他人员对教师的认识评价及认识评价后所形成的印象,并将教师的形象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层形象”。

综上所述,对教师形象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所以笔者把本研究的教师形象分为了仪表形象、学识形象、能力形象和人格形象四个方面,其中包括教师的仪表、着装、行为举止、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对待学生、对待职业态度等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师范生理想教师形象培养研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理想教师形象的整体。

(二)良好教师形象的意义

教师的仪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对审美起暗示作用。学生会把教师仪表作为审美客体来欣赏,美的仪表对学生的精神有愉悦作用。

知识渊博的教师不仅能够增强威信和影响力,还能给学生精神感染,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能力的艺术,表现在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上,教师丰富的艺术语言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发展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灵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重要影响,更为学生人格的形成打上深深的烙印。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鼓舞力和向心力,对学生品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培育、感染和促进的作用。 



张德山.形象、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学[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01). 张烨.教师的形象价值及其塑造[J].教学与管理,2001(11). 张小光.教师的三层形象[J].机械职业教育,2002(6).

三、对教师形象认识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把蒙自三小、新安所小学的学生和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蒙自三小共164名,

四、五、六年级分别为58人、58人、48人;新安所小学共136名,四、五、六年级分别为48人、40人、48人;红河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100名,文科班50人,理科班50人。

本次调查主要以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见附录一和附录二)。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教师的仪表、学识、能力、人格形象四个方面,共设计了9道单选题,7道多选题,1题排序题和2道简答题。其中,问答题可以画图回答,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开放,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不受暗示和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对教师形象的认识。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文献法,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资料编制了问卷。对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和红河学院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随机抽样进行调查,本次发放问卷共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348份,有效回收率为87%。

(二)对教师形象调查结果分析

1、仪表形象

表3-1 对教师仪表形象的态度

(1)小学生对教师外表形象分析

表3-1显示,小学生很关注教师的外表形象。49.46%的学生认为教师需要化淡妆,48.39%的学生更喜欢穿着整齐、端庄大方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象。选择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教师形象的学生占70.25%,教师面带微笑能使学生心情愉快,觉得教师态度亲切。51.97%的学生时刻都关注教师的行为举止,有62.37%的学生认为教师站姿不规范,选择教师扔粉笔的学生占38.35%,这些行为都转移了学生注意力,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你喜欢哪个年龄段的老师”的选项中,42.65%的学生都选择30-40岁的年龄段,只有不到18.28%的学生选择了40岁后的年龄段。在所调查的学校中,40岁之前的教师在穿着打扮上大都具有时尚的个性,上课方法多样,充满活力,这导致学生的选择与教师实际年龄有一定的影响。

(2)师范生对教师外表形象分析

有89.9%的师范生很关注端庄大方、穿着整齐的教师形象,但实习中发现,师范生在着装方面存在问题:款式不变,过分艳丽,有些师范生打扮得花枝招展,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只有55.56%的师范生选择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选项,在实习中发现,很多师范生上课时,总是刻意保持着严肃的表情,觉得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小学生对这项的要求很高。其实,微笑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77.78%的师范生认为对学生指手画脚的这一行为举止不当,可知,师范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舒心悦目之感。

2、学识形象

表3-2 对教师学识形象的态度

(1)小学生对教师学识形象分析

表3-2显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75.99%的学生希望老师讲解清晰,69.1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显而易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已经建立起来,渴望能够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九
《教师职业形象的认识》

教师职业形象的认识

我国素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

朱熹反对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只会作科学时文的教师,强调教师应有“德行道艺之实”,能发挥“诲人不倦”之精神,熟练运用教人艺术。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不仅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应是一个道德模范人物;教师不仅要教学问,还要教行为,教怎样做人的问题。 所谓的教师职业形象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业务、作风、礼仪等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对教师教学行为表现出来的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宽泛的界定,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时代,中小学教师将面对崭新的课程文化和教学情境。教师的职业形象从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印象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有外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表现。同是教师,不同学科会塑造出各自不同的形象,如语文教师的儒雅,政治教师的善辩,数学教师的精细,美术教师和音乐教师的艺术气质。

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优雅的外表美,崇高的道德美和两者浑然一体的风貌美。教师应该讲究表美,追求道美,弘扬风貌美。教师的道美应具有蜡烛精神,还要有淳朴、善良、信任的作用. 教师还要有外在美,首先应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再次要有纯熟的专业技能。 教师还要有风貌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赞誉,也是对教师的期望。

人民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在不经意间都会成为学生刻意观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身为人师,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更重要的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注重教师礼仪,即良好的师德的具体表现。这些职业形象究竟是内在重要还是外在重要,我们从道德、文化、人格三个方面具体来谈一谈。

一、教师的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奉献是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合理”。没有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教育过程则失去“善”的价值。

二、教师的文化形象―――教师形象的核心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传统形象受到了时代的发展的严峻挑战。文化资源的丰富,知识的迅猛发展和老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也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要求教师给学生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提供时空和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师改变教书匠的刻板形象,自觉、主动投身到改革大潮中。

三、教师的人格形象――教师形象的整体体现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

目前,教师职业形象并不是完美统一的,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教师职能上的单一性。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在这一职业形象的规范下,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责也是一种义务,把学生“学会”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及教师自身对教师这一职业所应承担职责的心理认同。教师总是以知识拥有者和传递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久而久之,也就造就了一支知识传授型的教师队伍。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这一基本的职能不等于是唯一的职能。从教育劳动的特点来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教师要把一门学科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这种劳动的过程是细致的、复杂的、系统的、特殊的,需要责任和创意。任何墨守成规、千篇一律都有误人子弟的可能。教育劳动这种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又使教师天然应有创造知识的职能。问题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这一职能被极大地削弱甚至趋于取消。 (二)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传统教育结构以知识为核心,全部教育过程都是围绕着知识而展开的,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师是科学真理的拥有者。传统教育以知识为核心,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历来被视为知识的唯一合法的拥有者、传递者和解释者,还被视为唯独有权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的人。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制度的、观念的以及自然的因素都为教师拥有权威提供了客观条件。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权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需论证和说明。教师的威信自动地、毫无条件地受到社会公认。这种权威性师生关系反映在教育方法上,则是以“施教”为“教”,以“受教”为“学”。而教师就只是“教书”的人,并不是“教人”的人;只做“经师”,不做“人师”。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之风强劲,极大地彰显着教师的作用与权力,使得教师权威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权威”已演变为“权力”。表现在:知识传授中的武断行为,不容学生提出质疑;认识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即只传授各种固定的知识,固定的道德信仰,

并不说明其理由,强迫学生机械记忆而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不授予学生发现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师滥施权威,凭自身好恶任意责罚、奖惩学生,依靠各种权力手段使学生处于屈从和谦卑状态;不是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加以妥善引导,而是依据某些外在标准,如考试成绩等评估学生等等。这种权威性的师生关系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教育整体上的僵化,甚至是退化,学生的创造精神受到压抑。在网络中幼儿园老师鞭打小朋友这件事情上就是最好的的例子。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可塑性极大的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教师的思想、性格、言行、举止、气质、仪表无时无处不在教育、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作用于学生。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职业形象,做到“美其德、慎其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老师的外表形象是什么样的篇十
《形象是什么》

形象是什么

——军训思考之一

在2007年新生军训开训典礼上,校党委副书记朱业宏精神抖擞、热情洋溢地作了军训动员。他强调,军事训练,顾名思义,是“军训”亦是“军炼”,既要“训”,也要“练”。训什么?就是要训形象,训作风,训精神;练什么,就是要练品质,练军姿,练队列,练就“精、气、神”,“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要把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发扬广大,贯彻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当其冲的是训形象。那么,形象是什么?

形象就是名誉

古语: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的名誉就是他的第二生命。荣誉高于一切,它是人价值的体现,是人存之于世的精神界定。无数杰出的人,如同珍惜生命一样地珍惜荣誉。微观,一个人不可不注重名声;宏观,一个团体,一个单位不可不注重自己的名声。名誉不是虚幻,凭空想像﹑杜撰产生的,名誉是有形可见,有质可触,有文可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名誉来自形象。因为任何内容都体现于形式,没有了形式,内容无处依附。所以,一个人的外表十分重要,人的本质就是他看起来的样子。

形象就是素质

衡量一个人,社会常以素质品评。当代中国教育,尤其重视人的素质教育。谈到素质,也有多方面的阐释,比如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等等,统称为综合素质。但无论如何区分,人的素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显示出来,这种最直观的东西,便是形象。道家讲“有形者生于无形”(《列子·天端》),“有生于无,实生于虚”(《淮南子·厚道》)。可见,无一例外,素质凸现出来的就是形象。

形象就是效应

声誉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人所共识的品牌效应,其实就是名声效应。无怪乎名牌,明星,名胜,名企,无一不重视包装。仅有实力不一定能占领市场,深入人心。吸引眼球,抢夺视线,形象的打造,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广告的实质便是形象的设计,展示。包括声、色、形诸多因素的组合。人们见惯了一些公司、企业的时髦话语:比如“荣誉出品”,比如“闪亮登场”,比如“惊世绽放”„„无非是达到慑人眼目、震撼人心的首因效应。它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作用不可低估。换言之,一个人的形象效应同样不能小觑。 形象就是内在

西方有大师言“生命是在内部的”,指的是人的心灵至高无上。崇高的思想境界,丰富的内心生活才是人之所称之为人的真正生活。但这并不是排斥外在,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句至理名言:有外表必有内涵。反过来说,就是有内涵必有外表。就连最玄奥的老子也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二十一章)“道”无论多么飘渺迷茫,仍然是有形有象的。同样,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如何优秀,而外在丑陋不堪,恐怕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就连阿•托尔斯泰也为自己的一张脸极不满意,曾说过这样令人惊讶的话:我愿意用我的全部智慧和才华换取一张漂亮的脸蛋。“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外表更能决定他是可爱还是可厌的了。”其坦率和幽默同样是大师级的,旁人不可及也。

形象就是尊严

我曾经与人讨论过什么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许多人都说是幸福。我不赞同。我认为幸福主义是可疑的。究竟什么样才是幸福。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幸福很难有一个绝对

的定义,幸福不幸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和尺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况幸福是以感受为前提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很难求得共识。我倒认为,人生仅有幸福是不够的,人存之于世,尊严是最为重要的。丧失了尊严,有何幸福可言。保持尊严,就是保持人格。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的尊严不容侵犯。这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人所应当坚守的。先哲称“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浩然正气,气贯长虹,可歌可泣。尊严不能离开形象,苏东坡道:“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人们常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英气逼人”,“仪表堂堂”,“雍容华贵”,“肃穆端庄”,“光彩照人”,“秀色可餐”,“卑躬屈膝”,“贼眉鼠眼”,“点头哈腰”,“扭妮作态”,“搔首弄姿”等等来形容人的形象、外貌,褒贬强烈,爱憎分明。

形象就是生命

我曾听到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在谈到企业形象、员工形象时强调:形象就是生命,令我为之一振,不禁心领神会,拍案叫绝。此乃高人,见识不同凡响,高人一筹。形象就是生命,并非故弄玄虚。一个企业的形象不好,行之不远;一个人的形象不佳,令人生厌,难登大雅之堂。人的形象包括衣着打扮、举止神态、动作表情等,细节不可忽视。当见到有人衣着不整、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顾场合、语言粗俗、行为怪诞,还自以为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们的面目就是我们的人,即使不言不语,形象都在讲话。我们站在这里,一落人眼,便知你是何等人物。所以,我们要重视形象,因为形象就是生命,就是全部。

(教育发展中心)

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汤绍平

站在军训操场上,看到一个个连队正在加紧训练。仅仅一个星期,2007级新生迅速进入了状态,队列已经走得有模有样,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我不禁发出感慨,训练与不训练大不一样。

军事训练成为高校的必定内容,其意义与作用不可低估。新生从一入校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意志品质得到磨砺,对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深远,不少毕业生在许多年后对军训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读书人是文弱的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照世俗的眼光看来,以为读书人是那种身体虚弱、精神孱弱、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当然,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迂腐先生也不是没有,要不然就没有鄙视读书人的偏见了。其实,中国历代就有尚武精神,读书人最高的志向和抱负就是学文习武,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安邦定国。且不说灿若星河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就是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表达读书人的勇武精神的篇章俯拾即是,例如:“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男

儿何不带吴钩,收平关山五十州。”;“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须请长缨。”等等。无论在庙堂之上,或是处江湖之远,读书人的报国之志,忧国之心固常在。

儒家重名教、突出“为政以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仅有学问是不济事的。文才加武力,恐怕是一个读书人的至尊之境;道家明自然,追求“长生久视”,也讲究文武修炼;佛家本是外来宗教,宣扬“众生平等”,主张修心养性,同样苦心孤诣,念经习武。“南拳北脚”,“武当剑术”,“少林功夫”等盖世武功皆是世人所熟悉和推崇的。

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实际上是伴随着武力的进步。我们所讲的文化,它包含了武术。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武备的国家会长治久安。人类社会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战争是武力的极致,甚至可以说,人类是从战争中一路厮杀过来的。历史还一再证明,高等文明常被低等文明打败,致命武器便是武力。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军备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国力的强盛同样取决武力的强盛。不要忘记,人类手中不光持有橄榄枝,同样拿着枪支,战争这个恶魔阴魂不散,时刻徘徊在我们身边。人类祈求和平,憎恶战争,但不要战争并不意味着放弃军备,放松警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军事实力凸显重要。要是天下太平无事,我们还需要进行国防教育吗?

和平年代,最文明的“战争”,便是奥林匹克的创立与发展。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是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场”,是野蛮向文明的进化与转换。体育运动的较量,使人类的体能与精神绽放耀眼的光芒。“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激励体育健儿一展风采,激荡人心。可以说,对比文艺,体育是武。

近来,网络上展开对尚武精神的讨论颇有意思。当代中国国民精神的矮化,是不争的事实。重提尚武精神,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激化公民的爱国之志。

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以为,要巩固军训成果,就要在学生一日生活制度中贯彻,包括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坚持早锻炼,上好体育课,整理内务,保持寝室整洁,集体活动令行禁止,养成服从意识,惩罚违纪行为等等。要把部队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学到手,变为我们的习惯养成,这样才有利于人才成长。如果只把军训作为一个短期完成的任务,时过境迁渐次淡忘,仍然回到自然散漫之状态,那么,我们军训的意义不大。我主张,军训结束后,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认真撰写军训小结,真正从思想上有所收获,而不是一点感性认识,随着疲劳的恢复,丧失殆尽。

微观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体现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学习是文,操场锻炼是武;文艺活动是文,体育比赛是武;静思默想是文,体力劳动是武;个人行动是文,集体活动是武;休息放松是文,工作学习是武;案头写作是文,社会实践是武;能静能动、能

收能放、能伸能屈、能粗能细、能上能下、能刚能柔方为人才。

天降大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想,用孔子的这句话而作结,毋庸赘言。

“我们自己的教官”

——记长江大学学生退伍军人在军训中

汤绍平

在长江大学2007年的新生军训教官里,最引人注目的是7位与其它教官着装不一样的带兵人,他们不是现役军人,仍然穿着他们服役时的军装,但他们一个个干练、帅气,口令铿锵,动作刚劲,令人肃然起敬。原来,他们是长江大学大三、大二的学生,参军两年后退伍回到校园,今年军训前,主动请缨,担任学生军训教官,学校欣然地批准了他们的要求。由于他们不一样的身份,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教官。”他们是:电子信息学院马田;地球科学学院陈剑、宋道胜;管理学院王常青、牟兴全;园艺园林学院黄日初;机械工程学院郑雪坤。

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军训前两天,他们一身戎装,来到学生处办公室,令我眼前一亮。他们和我打招呼,都敬军礼,让我这个老兵热血澎湃。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挺胸收腹,目光炯炯,气宇轩昂。我不禁发出称赞:好啊!当过兵就是不一样,浑身上下散发的军人气质,叫人喜欢,我和他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谈部队生活,谈当兵感受,谈回到学校的心情,谈对这次军训任务的准备,我嘱咐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比武警教官做得更多更好,出色完成任务,不要辜负学校领导、老师的期望。他们齐声回答:是!呵,战士的习惯仍然未改。

军训期间,我们两次看望了他们,询问他们的训练、生活情况,并走访了学生,他们表现俱佳。是教官,也是学长,他们的两重身份让新生惊讶,敬佩不已。下面是他们所带连队的新生对他们的评价:

——在军训中得到的人生智慧将伴我一生,与此同时还有幸认识这么一位出色的学长,便是给我的记忆添了一笔浓彩。(李瑞勤)

——说到教官,我认为他是一个很严肃又不失诙谐的人。懂得如何去接近我们,有这样一位学长来给我们当教官,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真的很佩服他。(王铁钊)

——虽然我抱怨过教官这么严格训练我们,再想想他嘶哑的嗓子,获得提高的还是我们,受益的还是我们,在这里,我要说:教官,辛苦了。(高梦)

——咱们教官是柔中带刚,骨子里透着军人的气息。他很随和,从不轻易批评、喝斥我们;他又很沉稳,当我们的动作不到位时,他会一遍一遍地教,因为他不相信教不会我们。(黄超)

——他是那样地认真,那样地负责,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他的头顶上顺着他的脸颊直滑到他的腮部,我们有理由退却吗?我们没有,也不会,只会更加努力地练好每一个动作,不让教官和我们的汗水白流。(黄会)

——“把每一个口令踩在脚底”,这句话是教官教给我们的,如何走稳每一步,时刻跟上口令节拍,细想,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同样,人生路上,只有把每一步走实,走坚定,我们才能时刻有信心。(王敏华)

——很庆幸,我们连队有一个如兄长般的教官,作为学长,他对我们谆谆教诲;作为教官,他对我们严格要求。(刘其文)

——休息的时候,教官教我们唱军歌。„„他的嗓子一天比一天哑了,药吃了不少却不见好转,因此,我很佩服他,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得抬头。”我记

住了。(王佳)

严格、执着、坚韧、乐观、成熟、可敬、可爱,他们把最好的赞词给了亦师亦友的“学生教官”,给了他们心仪的学长,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女生写道:“教官,你要保护好你的嗓子,别在最后那天不能发音呦,我想听你的口令。”

军训结束,马田他们7个与他们的“兵”挥手告别,大家都依依不舍,许多女生流下了眼泪„„

从校园到军营,从军营回到校园,他们的人生轨迹划了一道既优美又壮美的曲线,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他们身上既有军人的阳刚,又有学生的儒雅,书生的涵养让他们在部队里得到重视,军人的作风使他们在学校受到青睐。他们亦文亦武,能文能武;他们亦兵亦生,能兵能生。军训期间,为了回报母校,他们奉献了心血和汗水,智慧与才干。他们士兵的气质与学生的品质熔为一体,更增人格魅力。他们的挺拔,是一种示范;他们的言行,是一种感染。

他们是今年军训工作中的功臣,他们是今年军训工作中的亮点。

当军号再次吹响

——“学生教官”的心声

自从2006年12月份退伍返校后,学校各级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次新生军训,学校领导又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让我以一名学长兼“教官”的身份参加了军训,这段经历让我难忘。(黄日初)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熟悉而又敏感的紧急集合哨、雄浑激昂的解放军进行曲,还有任何时候都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队伍„„当军训真的开始的时候,我在想,我是否又回到了一年前的老连队?九天是短暂的,但这九天也是永远的。因为它值得我永远去珍藏。九天中,我在认真完成军事训练任务的同时,也在休息的时候畅谈了一些话题与学弟学妹共勉。(宋道胜)

自从脱下绿军装,便以为从此与她无缘,小心地把她安置于家中的小柜,珍之爱之,不愿穿着招摇过市,只因怕沾染世俗的功利,褪掉纯洁的本性。偶尔回家,总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小屋里穿着她左看右看。此时,心中一片空明,好象又回到了那远去的记忆。一个偶然,我又穿上了这套橄榄绿,一起退伍的同学打电话来,问我参不参加九月份本校的学生军训,我想也没想当即答应。我这才发现,自己心中或许永远也无法割舍这份情结。(牟兴全)

从开始,我渴望展示自己,到真正去带大一新生军训,当教官,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考验了。军训中感情的交流甚至超过了训练的重要性。当你和你的学生建立起深厚友谊时,你的优点,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你的观点,也会影响着他们。对自己来说,我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很多自己存在的不足,也成熟了一些,同时在学生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的吃苦精神,他们的执着,他们的荣誉感。(陈剑)

时值九月,金秋时节,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己有幸能够重温军营梦,与学弟学妹们共同度过了那段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从杂乱无章到秩序井然。哪一样不是挥汗如雨,同甘苦,共荣辱的结果。短暂而又漫长的九天,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我们学会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学会了怎样去将自己迅速融于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学会了去理解别人,考虑他人的感受。因此我们步调一致!烈日炎炎,我们没有一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6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