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

| 校园招聘 |

【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一
《为人父母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为人父母最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跟孩子讲话,而不是像火山熔浆一样喷涌而出,孩子就会学会用美好的语言与人交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每位父母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当你正忙着做饭、洗碗或赶一项重要的工作时,孩子不停的来打扰你。不是没完没了的问题,就是成千上万的要求,或制造一个又一个麻烦,如饮料洒到地毯上、沾满巧克力的小手摸过沙发又摸衣服、端盆水帮你洗沙发等等,最后导致父母崩溃、发怒„„“再闹我可打了!”“够了!出去,别再烦我!”“你怎么这么讨厌,我真后悔要了你这样一个孩子!”结果是孩子被吓哭了、或瞪圆了眼睛呆呆得看着你,那受伤害的表情、神态使你马上后悔莫及。

当然这些话肯定不是来自父母的心底,成年人也会说错话,加上生活、工作的压力,难免情绪失控对孩子发火。但这可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会让孩子感到愤怒或困惑,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与成长。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常见的语言失误,看看哪些话父母不该对孩子说。

1、“别烦我!”

照顾年幼的孩子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那些得不到休息的父母渴望能有片刻独处的时间给自己充充电。但是,如果你经常告诉孩子“别烦我!我很忙。”或者“别打扰我!”会让孩子认为跟你交谈没有必要,因为你总是在打发他们。

如果孩子在幼小时就建立了这样的模式,那么当他们长大时就不太可能告诉你发生的事情。在那些繁忙的时间,也许可以这样说:“妈妈不得不完成这件事情,你需要安静的画几分钟画,我做完事情后,我们就一起出去。”作为父母因该清楚的知道,婴儿和学前儿童不可能自己独自玩一个小时。

2、“你怎么会这样笨手笨脚?”

父母切忌对孩子说:“你怎么会这样笨手笨脚?”有时孩子会无意中听到我们与其他人的交谈。幼小的孩子相信他们所听到的一切。所以负面的言论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孩子会从大人的话语中得到信息,如“吝啬是他的天性。”“笨手笨脚”的莎拉开始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这会损害她的自信心。即使话语看起来是中性或者积极的,如“害羞”或者“聪明”,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或者不适当的期望。许多父母都还记得当他们的父母说:“你真让人绝望,你真懒,或者愚蠢。”时的感受。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就事论事,不要把孩子的个性混淆其中。

3、“不要哭!别像小孩一样”

“不要哭!别像小孩一样。”或者“现在我们没有理由害怕。”但是孩子确实因为难过而哭泣,尤其是幼儿,他们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感情,他们确实伤心,确实害怕。“想让孩子摆脱这样的感受应该是自然的。”劳德代尔堡诺瓦东南大学

西格尔早期幼儿研究所的黛比•格拉择博士表示:“‘不要’或‘不必’这样的话并不能让孩子感到更好,这会让孩子体会到,他们这样难过和害怕是不对的。” 承认孩子的感情而不是否定,“当杰森说他不再是你的朋友时,肯定会使你很难过。”“没错,如果你不习惯的话,海浪肯定会使你感到惊慌,但是我们一起站在这里,海浪会在我们的脚上拍打,我保证不松开你的手。”说出孩子的确切感受,孩子就会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你也在告诉孩子如何同情别人。最终他会停止哭泣并开始描述和自己的感情。

4、 “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妹妹?”

这样的话似乎有助于把兄弟姐妹或者朋友树立为一个光辉的榜样。你也许会说:“看山姆拉外套拉链多好。”或者“珍娜已经开始用便盆,你为什么不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你的孩子不是山姆,也不是珍娜,而是他自己。

专家说,家长对孩子们进行比较是很自然的,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和进程有个参照。但是别让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前进步伐,自己的气质和个性。比较并不会帮助改变现状。在他们还未有任何准备时,被迫做不喜欢的事情会使幼小的孩子很迷惑,并且损害自信。她也可能会怨恨你,并赌气不配合做你想要的。相反,鼓励她现在的成绩,“你现在自己把双手放在外套上。”“谢谢告诉我你的尿布需要换了。”

5、“如果你再这样,我会揍你!”

通常父母沮丧的结果是威胁,但是很少有效。我们气急败坏地发出警告,“做这个或者其它的!”或者“如果你再这样,我会揍你!”问题是迟早你不得不兑现威胁,否则就是失去力量。而威胁或体罚孩子对改变行为是一种无效的方式。

孩子越小,吸取教训需要的时间越长。研究表明,两岁孩子在当天重复劣迹的可能性是80%,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纪律。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家庭研究实验室社会学家默里.施特劳斯博士表示。开发建设性战术会比依赖于威胁和体罚更有效,比如,叫孩子从那件事中走出来,冷静一段时间等等。

6、“等爸爸回来再说”

“等爸爸回来再说”这种父母间的熟悉推诿不仅仅是另一种威胁,也冲淡了对孩子的约束。有效的办法就是,你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延迟纪律与孩子行为结果并没联系。当爸爸回家时,你的孩子很可能忘记她做错什么事情了。另外,等待惩罚的痛苦也许比最初应该得到的会更糟糕。把责任推给别人也会损害你的威信。“如果她不采取措施,我为什么要听从她呢?”你的孩子会质问。不只这样,你把你的伴侣放在了不恰当的‘红脸’角色上。

7、“快点!你怎么这样磨蹭?”

在这个忙碌的连轴转的世界里,比如连续不断的预约,超额预定的时间表,睡眠赤字,交通堵塞,谁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当然,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找不着鞋子和书包,你要考虑要求孩子快一点时说话的语气,以及你催促孩子的次数。如果你每天开始抱怨,尖叫或叹息,这时要注意了。当我们急着做什么而催促孩子,他们会由于使我们仓促行事感到内疚。这种内疚让孩子感觉不好,而且也不能促使他们行动快一些。

“每天早晨我家里都忙成一团,我很讨厌最后看到孩子生气的样子。”《如何与孩子说话》的作者及家庭治疗师保罗•科尔曼说,“所以我和自己做了一个协议,不管是什么,即便有人撒了一地麦片,或者要我找什么东西,我都不会大声喊叫

或瞪眼睛。”不要恐吓,而是以一种冷静的方式来快速处理事情,比如说,“我五分钟前就告诉你关电视。”他马上就把电视关掉了。

8、“做得太好了!”

“做得好!”或“你真棒!”这种赞美可能会有什么错误吗?别忘了,积极强化是父母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问题是含糊不清和不分青红皂白的表扬就不妥了。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比如从喝完牛奶到画一幅画,你都随口说:“做的太好了!”,这样的表扬就变得毫无意义。孩子能感觉出来,他们能区别做一项简单而机械的事情受到的表扬,和确实付出努力受到的表扬。

想走出唠叨不休的习惯吗?这里有一些办法:

1、对真正付出努力的成就进行表扬。喝一杯牛奶或画一幅画就要表扬,那么他们每天会画很多画,喝很多次牛奶呢?

2、针对具体事情来表扬。不是笼统的说“做的太好了!”而是具体地说:“你画狗的花纹选用的颜色很明亮很欢快。”或者“我看到你为我们今天读的故事画了一幅画。”

3、更多赞美孩子的行为。“我在整理文件时,你玩拼图是如此的认真投入,和我告诉你的一样。”

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言传不如身教”,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跟孩子讲话,而不是像火山熔浆一样喷涌而出,孩子就会学会用美好的语言与人交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二
《家长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家长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1 再不睡觉,狼外婆就会来找你啦!

对宝宝的影响:当孩子晚上睡不着,而家长又非常想让孩子赶紧入睡时,这句话就可能脱口而出。但是这句话有可能让孩子对睡觉产生恐惧,进而把睡觉和狼外婆无限制地联系起来。

正确方式:可以给孩子讲一个轻松的床边故事,创造安祥的睡眠气氛。或者用正面的话语来教育孩子,比如“赶快睡觉吧,这样明天才有力气做游戏哦”

2 妈妈不能陪你啦,今天的工作还没做完呢。

对宝宝的影响:小孩子还不能理解工作的重要性,他只希望妈妈能够时刻陪伴在他身边。所以,这句话容易让宝宝对妈妈的工作产生敌意。一旦日后宝宝有机会去妈妈的单位,就可能说出不恰当的话来。 正确方式: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那么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很有限。而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陪伴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建议父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尽量多陪孩子。一旦下班后还需要处理公事,请务必向孩子交代清楚原因。

3 再哭,你就要挨打了。

对宝宝的影响: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发脾气,那么除了可能让幼儿哭得更久之外,也会让幼儿无法对家长产生应有的信任。只有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他才可能有快乐,活泼的表现。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不耐烦,甚至经常发脾气,那么反而容易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性格。

正确方式: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一定要尽快安慰:“不哭不哭喽!妈妈就在这里呢。”虽然孩子还是会哭一段时间,但只要家长及时安慰,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他的哭泣就会慢慢的停止了。如果孩子年龄稍微大一些,还可以跟孩子说明“哭泣并不能解决事情”的道理,以便他今后减少哭泣。

4 再不听话,警察就会来抓你。

对宝宝的影响:通常家长讲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多半是做了一些危险或不恰当的事。但这容易让孩子对警察心生恐惧,进而建立起不正确的认知。

正确方式:建议家长从爱为出发点,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妈妈就没办法再爱你这么多了,我的爱会减少一点。如果你再做一次,我的爱又会减少一点。到最后妈妈的爱就像气球一样,飞到天上不见了。”然后问孩子:“你什么时候会很难过?你做这件事,让妈妈现在好难过哦!”让孩子明白妈妈的心情,如果妈妈不断地伤心,爱就会慢慢减少哦!

5 你要是不乖,就让医生叔叔来给你打针。

对宝宝的影响:假如小朋友怕老鼠,而家长却拿老鼠去吓他,那么小朋友以后就会害怕所有带毛的东西。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将某些事物妖魔化,要知道,这样的方式只有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才有用,当孩子有能力判别是非之后,就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过分极端或叛逆。

正确方式:不要让孩子将某些事物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如果是

学龄前的幼儿淘气,那么家长可以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例如“不听话的孩子要吃苦头!”等。然后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期待,诱导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一旦孩子表现很好,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 6 怎么吃得像猪一样!

对宝宝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猪”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都不是很好,比强脏,臭,笨等。其实,猪也是很可爱的动物。只是当父母以情绪化口吻来说出这个字时,孩子自然会对这个词语及动物产生负面的感觉。

正确方式:如果家长在情绪或习惯上一时改不过来。也可以先改变一下语气,比如以温和的口吻说:“你怎么吃得跟小猪一样啊”,这样既能缓和自己的语气,也能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7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干脆饿死算了。

对宝宝的影响:如果是3岁以下的幼儿,就不要过度勉强他吃不喜欢的东西,否则每次一想到吃饭,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快乐,反而变得更不爱吃饭了。

正确方式:可以多花些心思,将幼儿不喜欢吃的菜与喜欢吃的菜混合烹调。有些食物之所以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烹调方式不恰当,可以改变一下烹调方式,使用可爱的哭具盛放,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诱导他慢慢接受。

8 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都学不会?

对宝宝的影响:即使是性格乐观的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也会感到很郁闷。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就更可能把不愉快憋在心

里。长期下去,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巨大伤害。

正确方式:家长对幼儿应该多一点耐心,让孩子一点一滴地学习,尽可能让孩子的成长空间宽松一些,不要替孩子设定过高的标准,当孩子从原本什么都不会到有一些进步时,更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9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对宝宝的影响:如果家长与孩子沟通时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而且也懒得交待原因,那么孩子逐渐也会养成这样的沟通习惯。因为他从小就得到这样的经验。既然妈妈说不行就是不行,那么我说不行也就不行,不需要任何原因。

家长表达“不行”的态度之后,一定要解释原因,内容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做调整。如果是3岁之内的孩子,原因必须是让孩子能够明白的指令,如果是6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基础的沟通能力,建议家长就需要做好亲子间的互动式沟通。

10 你爱爸爸多一些,还是爱妈妈多一些?

对宝宝的影响:在家长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虽然多半是在开玩笑,但是在孩子天真地回答之后,却很可能招来一阵奚落。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会学着只爱说奉承的话。

正确方式:如果家长真的很想问类似的问题则建议这样问,比如:“你最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地方”,并适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他的心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不一样,这样有助于和谐的家庭气氛。 11 你走不走?再不走,就把你丢在这里!

对宝宝的影响:在带孩子外出时,大多都会遇到孩子耍赖的情形,

于是,上面这句话就从很多家长口中蹦了出来。殊不知,家长越是这么说,孩子通常只会哭闹得更厉害。

正确方式:建议家长对孩子说“走啊!我们一起走!那边有个很精彩的表演呢!”面对孩子外出的安全问题,该坚持的原则一定是不能妥协的。如果孩子的年龄较小,可以先让他哭完再沟通。当孩子正在闹脾气的时候,就不要再用语言或情绪跟孩子对峙了。 12 拿这个玩具去玩吧,不要再来烦我!

对宝宝的影响:家长也是人,偶尔心情烦躁可以理解,但是不要用粗暴与敷衍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如果孩子较为敏感,那么以后都可能不敢或不愿再与父母沟通。在大人眼中,孩子的事似乎都是小事,但孩子正是苦于对父母的信任,才要和父母分享心情。如果父母不想听孩子说话,那无疑是放弃了解孩子的大好机会。

正确方式:如果家长真的心情不好,可以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说:“妈妈(爸爸)现在需要时间来思考一些问题,你先去洗澡,等会我再来听你说,好吗?”

13 别动!等你长大再帮我。

对宝宝的影响:家长或许是心疼孩子,或许是对孩子的能力不放心,害怕还要给孩子收拾残局,所以总是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但是,如果家长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么孩子以后手活自理能力就不容易培养了。

正确方式: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孩子愿意帮家长做事,这就是一种值得赞许的行为。家长应该制造机会让孩子来表现,例如让孩子自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三
《不该对宝宝说的话》

不该对宝宝说的话

1.再不睡觉,狼外婆就会来找你啦!

★对宝宝的影响

当孩子晚上睡不着,而家长又非常想让孩子赶紧入睡时,这句话就可能脱口而出,但晕句话可能让孩子对睡觉产生恐惧,进而把睡觉和狼外婆无限制地联系起来.

★正确方式

可以给孩子讲一个轻松的床边故事,创造安详的睡眠气氛.或者用正面的话语来教育孩子,比如"赶快睡觉吧,这样明天才有力气做游戏哦".

2.妈妈不能陪你啦,今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呢

★对宝宝的影响

小孩子还不能理解工作的重要性,他只希望妈妈能够时刻陪伴在他身边.所以,这句话容易让宝宝对妈妈的工作产生敌意.一旦日后宝宝有机会去妈妈的单位,就可能说出不恰当的话来.

★正确方式

如果父母双方都要上班,那么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很有限.而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陪伴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建议父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尽量多陪孩子.一旦下班后还需要处理公事,请务必向孩子交代清楚原因.

3.再哭,你就要挨打了

★对宝宝的影响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发脾气,那么除了可能让幼儿哭的时间更久之外.也会让幼儿无法对家长产生应有的信任.只有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他才可能有快乐\活泼的表现.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不耐烦,甚至经常发脾气,那么反而容易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性格.

★正确方式

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一定要尽快安慰:"不哭不哭喽,妈妈就在这里呢>"虽然孩子还是会哭一段时间,但只要家长及时安慰,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他的哭泣就会慢慢停止了.如果孩子年龄稍微大一些,还可以跟孩子说明"哭泣并不能解决事情"的道理,以便他今后减少哭泣.

4.再不听话,警察就会来抓你了

★对宝宝的影响

通常家长讲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多半是做了一些危险或不恰当的事,但这容易让孩子对警察心生恐惧,进而建立起不正确的认知.

★正确方式

建议家长从爱为出发点,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妈妈就没办法再爱你这么多了,我的爱会减少一点,如果你再做一次,我的爱就会减少一点.到最后,妈妈的爱就像气球一样,飞到天上不见了."然后问孩子:"你什么时候会很难过?你做这件事,让妈妈现在好难过哦!"让孩子明白妈妈的心情,如果妈妈不断地伤心,爱就会慢慢减少哦!

5.你要是不乖,就让医生叔叔来给你打针

★对宝宝的影响

假如小朋友怕老鼠,而家长却拿老鼠去吓他,那么小朋友以后就会害怕所有带毛的东西.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将某些事物妖魔化.要知道,这样的方式只有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才有用,当孩子有能力差别是非之后,就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过分极端或叛逆.

★正确方式

不要让孩子将某些事物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如果是学龄前的幼儿淘气,那么家长就可以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例如"不听话的孩子就要吃苦头!"等,然后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期待,诱导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一旦孩子表现很好,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

6.怎么吃得像猪一样

★对宝宝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猪"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都不是很好,比如脏,臭,笨等.其实,猪也是很可爱的动物,只是当父母以情绪化口吻来说出这个字时,孩子自然会对这个词语及动物产生负面的感觉.

★正确方式

如果家长在情绪或习惯上一时改不过来,也可以先改变一下语气,比如以温和的口吻说"你怎么吃得跟小猪一样啊"这样既能缓和自己的语气,也能将对孩子的负面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7.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干脆饿死算了

★对宝宝的影响

如果是3岁以下的幼儿,就不要过度勉强他吃不喜欢的东西,否则每次一想到吃饭,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快乐,反而变得更不爱吃饭了.

★正确方式

可以多花些心思,将幼儿不喜欢吃的菜与喜欢吃的菜混合烹调.有些食物之所以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烹调方式不恰当,可能性改变一下烹调方式,使用可爱的器皿盛放,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诱导他慢慢接受.

8.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都学不会

★对宝宝的影响

即使是性格乐观的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也会感到很郁闷.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就更可能把不愉快憋在心里.长期下去,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巨大的伤害.

★正确方式

家长对幼儿应该多一点耐心,让孩子一点一滴地学习,尽可能让孩子的成长空间放松一些.不要替孩子调定过高的标准.当孩子从原本什么都不会到有一些进步时,更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9.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对宝宝的影响

如果家长与孩子沟通时都是用命令的口吻,而且也懒得交待原因,那么孩子逐渐也会养成这样的沟通习惯.因为他从小就得到这样的经验,既然妈妈说不行就是不行,那么我说不行也就不行,不需要任何原因.

★正确方式

家长表面"不行"的态度之后,一定要解释原因,内容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做调整.如果是3岁之内的孩子,原因必须是让孩子能够明白的指令.如果是6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基础的沟通能力,建议家长就需要做好亲子间的互动式沟通.

10.你爱爸爸多一些,还是爱妈妈多一些

★对宝宝的影响

在家长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虽然多半是在开玩笑,但是在孩子天真地回答之后,却很可能就会学着只爱说奉承的话. ★正确方式

如果家长真的很想问类似的问题,则建议这样问,比如:"你最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地方,"并适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他的心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不一样,这样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四
《教孩子绝对不可说的话》

教孩子绝对不可说的话

我注意到有对夫妇,两岁左右的儿子在身旁边跑边喊。这对夫妇在路边买了两支棒冰,边走边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亲说:「宝贝,你可以从我这儿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来要整支,他母亲再次把手拿开,他失望地哭了,父亲又重复他母亲的做法。小孩边哭边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来,嫉妒又难过地盯着两个正吃得起劲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棒冰,但大人紧握着宝物的手却一次次缩回去。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觉得有意思。他们不停地笑着,并想跟他开玩笑:「你看你,这有什么重要的,值得你这么吵闹?」于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对父母,朝母亲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来,焦虑地四下张望,想知道爸妈是否还在那里。父亲吃完自己的棒冰后,把小木棒递给儿子,自己继续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着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捡起来,但最后还是没有捡。接下来他一脸失望,孤独又伤心地哭起来,全身颤抖。然后驯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家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亲眼见的景象,写在《幸福童年的秘密》里,她非常惊骇于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后也展开对小孩成年后也会对弱者轻蔑的关联性研究。米勒认为小男孩并非因为「贪吃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伤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断受到伤害和打击。不但愿望无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还被开玩笑。父母把他们的观念与梦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为了生存和爱,学着去服从,甚至对父母所说的伤害自尊心的话,也只有压抑下来,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社会里每时每刻在发生,很多大人不自觉地常犯这些错。在妇幼节前夕,我们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提醒您,别再说了,别再让羞辱与轻蔑代代传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击:笨蛋、坏蛋、混蛋、人渣、死人、猪、乌龟、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绪性的语句:我讨厌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没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贬抑:你真没用、没人喜欢你、你什么都不会、你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压抑:说不准就不准、闭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让孩子解释:再给我顶嘴、你说什么我都不信、你还有理由啊?

◎讽刺、嘲弄:你也太聪明了吧、这种事只有你做得出来、你能考及格我就谢天谢地了、这么简单也不会。

◎威胁:你给我试试看、给我小心点、打电话跟老师说、送你去警察局、你如果…我就…、你不要后悔、把你送给别人、我看你以后怎么办。

◎哀求:爸求你不要这样、你再这样妈要哭了。◎冷漠:你活该、我早就告诉你了、自己不会想啊、自己看着办。 ◎比较:你比得上×××吗?人家比你强多了、如果你能跟×××一样就好了。

◎强调父母的经验和权威: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会了、你得听爸爸的。

◎怀疑:你实在无法让我信赖、我看你没这么厉害吧?那有什么了不起。

◎不耐烦:到底要我讲几遍?为什么老是忘记?◎不当的引导:去死吧、干脆跳楼算了、出去就不要再回来、给我滚。 ◎夸张:你对不起列祖列宗、自从有你,我再也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

◎放弃:我对你不抱任何指望、再也不管你了。◎利诱:你少打一点电动,就多给你零用钱。

◎过于明察秋毫:终于逮到你了、又出错了吧、你以为我不知道?

责备孩子的原则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小孩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不适当的责骂、管教有时造成反效果。

2. 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受到责备,不要让孩子觉得无故挨骂。

3. 告诉孩子该怎么改进。责备的目的是下次不再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行为哪里不对,该怎么做,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

自己思考怎么改进。

4.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例如要求孩子对人有礼貌,父母自己就不能粗鲁无礼。先得到子女的尊敬,他们才会信服管教。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五
《妈妈对孩子说的话》

孩子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你认为孩子身上还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

你对孩子的期盼是什么?

孩子,我爱你……

妈妈对孩子说的话:

孩子,妈妈有许多话想和你说:这十几年来,虽然我们生活的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母子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一起面对生活的一切,寻找生活的快乐!从咿呀学语的小宝贝,到如今的英俊少年,你陪妈妈走过很长的路,妈妈要好好地感谢你。妈妈把你养大不容易,妈妈也不能替你生活,想给你很多,但又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我只希望你记住: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忧伤就是我的忧伤。你走多远,我们都是最亲的母子。

妈妈永远爱你,同时也殷切的希望你期考能考得好的成绩。

女儿,妈妈只想对你说,只要你生活的开心、快乐就好。

亲爱的儿子,爸爸妈妈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只是读高中的你在住校,每周六中午回家,周日吃了午饭又去学校了,一周在家差不多就一天的时间,爸爸妈妈怕你闲唠叨,加上你还有很多家庭作业要做,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做点好吃,改善一下你的生活。

妈妈一直以为你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正在看电视的你连忙站起身,接过妈妈手里的包,为我递上拖鞋,那一刻,你不知道妈妈多感动、多高兴,我的儿子真的长大了!

我和爸爸因为有你而自豪,你从小到大基本上没让我们操心。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妈妈不要求你最优秀,但希望你最认真,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认真玩乐、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天!当然,还要学会宽容和交朋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地面对。总之,我和爸爸都希望你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

明信片内容:

 “妈妈生病了,行动不便,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我发现妈妈的脚是那样粗糙,连

脚趾的关节处都磨出了老茧。想到妈妈把我的小脚丫洗到现在的39码,想到妈妈每天为了工作、家庭和我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终日运转,辛苦操劳,在水中搓洗着妈妈已苍老的双脚,我深深的自责自己太不懂事了;当我站起

身时,已是腰酸背痛了,我才知道了妈妈这

 些年是多么辛苦。今后,我会经常给妈妈

 洗洗脚,捶捶背,照顾妈妈,因为我长大

 了,该为妈妈做些事了。”

亲爱的爸爸:

刚刚为了整理包裹还吵得不可开交,可你在叮咛我怎样进机场时,竟是那么仔细。我很难过,以后的11个月里,再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了。等真进了机场,我一定会哭得很失态!

明天我就在地球的另一端了,我们之间将隔着一个太平洋。在以后的11个月中,你和妈妈必须适应没有我在身边的日子,到那时,你们就知道心里苦了。

我生病了,您整夜守着;我进步了,您打心眼里高兴;我惹事了,您打了我,又抱着我哭。妈妈,在我心里,您永远都是我的亲妈妈。我要好好学,将来孝敬您和爸爸。”

采访:

妈妈:

“……打拼了一天,下班回到家,看完你用心里话写给妈妈的信,妈妈哭了,妈妈感到女儿长大了,能理解妈妈了,这是你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虽然在外面干很苦很累,但妈妈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你是妈妈的希望,也是妈妈的一切,只要想到你,我的女儿,我就有了力量……”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六
《父母最好别对孩子说的话》

父母最好别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要是男(女)孩子就好了

这句话否定了性别,孩子会天真地接受家长的言传要求。这种否定的话语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并因自己没能符合家长的期待而难过。

2.不要玩了(好好看书去)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中能学习到很多的事物和经验。这句话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家长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们。

3.你还小,这事你做不了

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应有的职责,但过于保护反而会适得其反。有时也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做一些符合年龄的事情,不要事事包揽。

4.做事不可以失败

挫折和失败每个人都会碰到,无论长幼。如果家长秉持完美主义,要求孩子事事必须成功,可能会让他们在为人处事上形成强迫症,不利心理健康成长。

5.不许做那件事

有些家长可能儿时在某些事上吃过亏,也不许自己的孩子去做。这样会妨碍孩子在童年时代经历各种体验,成年后还可能落下优柔寡断的毛病。

6.小孩子一边玩去

这话带有明显的否定语气,在大人孩子之间划分出泾渭分明的界线,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心理上感觉压抑,以后做起事来会缩手缩脚。

7.不许和那个小孩玩

此话把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加以主观比较,带有歧视意味。孩子天真无邪,彼此一起玩耍并无尊卑好差之分。家长强制对孩子加以分群,会让他们无法理解,还可能影响今后的正常社交。

8.给我好好听着

这话强制孩子听从家长的意见,否定了他们的自我思考。孩子会通过各种体验来学习经验教训,诸如毁坏玩具,和朋友吵架,乱跑跌倒等等。如果家长事事不许,会妨碍孩子的自由思考,导致他们成年后也缺乏主见。

9.安静点,不许哭

孩子在儿童时期还处于家长的保护之下,希望得到家长的喜爱和认同。如果连哭泣都受到家长的呵斥,他们就会慢慢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将来可能影响情绪的自然表达。

10.当初要没把你生出来就好了

有的家长在气头上会说这样的话。这话完全否定了孩子的存在价值,对孩子是沉重的打击,因此绝对不能说,否则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表示难过对孩子说的话篇七
《对家长说的话》

对家长说的话

尊敬的家长朋友,“让你的孩子成功,让我的学生成才”——这个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为了顺利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初中部的分管校长,我有些看法与大家交流:

赚钱并不比教育孩子重要。有这样一句话:“养儿不如我,存钱做什么?养儿等于我,存钱做什么?养儿超过我,存钱做什么?”家长的最大成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若子女不肖,家财万贯也可能被他们挥霍一空;若孩子将来像你们一样自立自强,甚至比你们还优秀,那还要担心什么呢?所以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则应为之计深远也。”如今有些家长一心忙于赚钱,总想给孩子积累一笔财富,结果呢?因为家庭教育的疏忽,孩子的成长出现了很多问题,真是得不偿失啊!因此,重视孩子的教育,才是父母的头等大事。

好习惯是成功人生的保证。一个人的习惯会长时间地影响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学校为学生重点搭建的“阶梯”,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这一工作。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们不妨从作息习惯入手,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有计划、不拖沓、高效率的时间观念。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们要协助学校培养孩子认真预习、专注听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当然,

在习惯的培养中要注重沟通。家长与孩子主动沟通,对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等大有好处。若忽视沟通而一味地从物质条件上去满足孩子,或从学习成绩上去要求孩子,那就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养成孩子自私、偏激的不良品质。

让你的孩子信任学校和老师。家校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呢?我先讲个故事: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有一天,儿童网球学校工作人员一时疏忽,不慎丢了一个孩子。找到后的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孩子,说:“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孩子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误。当你觉得老师对你的孩子教育欠妥时,你可以与老师私下交流沟通。若当着孩子流露对老师或学校的不满,就只会让孩子产生对老师或学校的排斥。让一个孩子生活在他不喜欢的环境,面对着他不喜欢的老师,他能好好学习吗?当然,学校也会要求老师们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也许是我们前世五次的回眸才换来今天的相聚,让我们珍惜缘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美好的人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校对家长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 要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品质,如道德品质、学习品质、意志品质等。

2、 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片和交往,有时比学习还重要。

3、 孩子上初中后,您应尽早约见他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以便了解孩子的情况、制定教育学习计划。

4、对您的孩子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明确告诉您的的孩子,上学读书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5、定期与任课老师讨论孩子的进步情况,以及你可以为孩子的进步提供哪些帮助等。

6、每天至少抽出15分钟与您的孩子交谈,并一起阅读书刊;如果是住校生,周末回家后谈心应不少于一小时。

7、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8、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

9、对孩子在学校的活动表示兴趣。

10、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并与孩子讨论所收看电视节目的内容。

11、监控孩子玩电子游戏和上网的时间。

12、主动参加学校的活动,特别是家长会。

13、鼓励孩子吃营养均衡的三餐。

14、家长应多看家教方面的电视节目与书籍。

15、赚钱重要,但教育孩子更重要。

16、你爱的是孩子、还是分数。

17、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成功,有自制力的孩子才会成功。

18、教育孩子从小要少些抱怨,多些努力;公平是靠自己去争取的,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19、对孩子要多鼓励,少责备。

20、教育孩子在生活方面要大众化,有利于他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19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