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一
《论文题目:唐诗中朦胧的雨意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

论文题目:唐诗中朦胧的雨意----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

课题研究内容:一、合作搜录带雨的唐诗(包括含雨字的诗歌、有雨景雨境的诗歌)

二、分类整理:按季节 按场景 按情境 按意蕴

三、根据分类分析唐诗中的雨文化(看唐朝社会的民风民俗、诗人的人生际

遇、诗人的情感、与雨有关的花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四、拓展:写作中如何巧妙使用“雨意”

人们在谈到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时,常常要想起四种常见的意象:风、花、雪、月。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雨这一意象在我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与前四者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中的雨,一旦进入诗歌而上升为艺术意象,便具有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了一个广大而幽微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所谓“楚雨含情皆有托”。 唐诗之路不单单只是一条诗人吟颂浙东山水的诗路,更是中国佛教、 道教、儒教的柔合之路,也是书、画、诗的整合之路。唐诗之路直接的历史渊源在东晋;唐诗之路的文化发端在魏晋玄学与隐逸之风。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能让同学们感到唐诗中朦胧的雨意。一起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吧!

【摘要】:正 朦胧美,在唐诗中几乎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没有专门的朦胧的范畴,故往往将朦胧与含蓄晦涩混为一谈。最早,明人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对艺术朦胧有过即兴式的点评:“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此处“含糊”意即朦胧。但仅止景语的朦胧,而非情语的朦胧,更非意蕴的朦胧。及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对李金发、戴望舒等人开创的中国象征主义诗派所崇尚追求的艺术朦

【关键词】: 朦胧美 唐诗 意象 孤独感 意蕴 王维 李商隐 巴山夜雨 《登幽州台歌》 艺术现象

【正文快照】:朦胧美,在唐诗中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现象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没有专门的朦胧的范畴,故往往将朦胧与含蓄晦涩混为一谈,常常使人误以为朦胧就是晦涩,体会不到朦胧蕴含的淡淡的美。最早,明人谢椽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对艺术朦胧有过即兴式的点评:“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

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一句话,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唐代诗人独特的人文和宗教体验与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透露出当时人们的思想与心境,让远古千年的历史有迹可循,历历在目。

打开唐诗选集,到处能够寻得到雨声。雨中多愁,而愁又是普遍诗人寄托在诗中的字词句点里的情感,雨音淅淅沥沥就像是忧伤点点滴滴落入心头,拨动了不知多少诗人心中的弦,因而雨中多诗。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一、讨人喜欢的雨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也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先祖从那个时候就对大自然的雨隐隐的喜爱。

在王维的笔下,雨使大唐气象更加壮观。“云里帝城出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是一幅带有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一般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朦胧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透出一种神秘的别样美,更显出别具一格的帝城的阔大和昌盛,大唐当年的辉煌和雄伟壮观处处可见。

又如柳宗元的《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充满了情趣。诗中的夜雨像是晚上偷偷溜出来玩的孩子,被晚风轻浮的情景想象成孩子被长辈捉个正着的时刻,充满了别树一帜的童真童趣。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细致的描写和美好的诗意,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

二、引人愁丝的雨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诗中屡见不鲜。

李商隐的《春雨》中这样写道:“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和衣而卧,惆怅中回味最后一次寻访恋人的情景。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走近它一些,只是隔着雨凝视着。不知过了多久,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飘过,宛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

的闪烁中,他才迷蒙的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了回来。

诗借助飘洒迷蒙的春雨,烘托离别的寥落。前一句色彩和感觉对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相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落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又如,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三、清新雅致的雨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

常建,一个在唐代众多诗人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他的绝句《三日寻李九庄》却是一首很有生活情趣的诗。“雨歇杨林东渡头”,小小的渡口生长着一片绿柳。柳林经过春雨的洗涤,益发显得清脆满眼,生意盎然。为诗人出外寻友提供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氛围。雨后必然水涨,又为诗人泛舟访友平添了几分乐趣。

这些诗句,写得萧散疏朗,清丽婉约,很符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以人为中心,极为重视、关注人如何于现实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受此影响,唐代诗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存在,人诗意地栖居,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四、充满禅理的雨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秋夜独坐》中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就是写诗人在秋天雨夜,更深人寂,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感到极度的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象看到它们被秋雨摧毁;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里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发现这些无知的草木昆虫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诗人得到了启发,有所觉悟了。雨声在这里就成了诗人彻悟的诱因。

还有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白居易的“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

综上所述,唐诗中的“雨”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所体现的文人士大夫的生存境界和人生态度与中华民族好静的传统性格特征相符。众所周知,西方

民族好动,中华民族好静,正是这种好静的性格特征使得中国古人有条件静观万物、默察于心,因而对自然物象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而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中国文人历来重视诗意化的人生追求,强调自身心性的修养,在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上注重内在的领悟和体验。可以说,“雨”意象经过唐代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才使主体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雨”意象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意蕴极富启发性。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力。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二
《唐宋诗词与人生》

论唐宋诗词与人生之雨意象

〔关键词〕雨意象;唐宋诗词;人生意蕴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喜雨、苦雨、雅雨、禅雨四类,就其各自蕴含的人生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 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如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如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雨既是春雨,

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

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同类的例子还有: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等。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新可爱,给人以快感。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 “萧萧暮雨子规啼。”李 《浣溪沙》: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 “空床卧听南窗雨。”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春雨绵绵,秋雨霏霏。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

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三、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

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

受此影响,唐宋诗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存在,人诗意地栖居,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四、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

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请看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常经历阐发了不平常的人生哲理,映射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

无论是自然界的阴晴风雨,还是现实人生的荣辱升降,都可等闲视之,浑不在意。这里词人正是借助于“雨”这一具

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

又如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 》)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 ;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 。诗人们借助于雨意象来表达空、静、闲、淡的艺术氛围,深寓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中有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这就是所谓的“不立文字”而达到开悟心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 “雨”意象经过唐宋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使读者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它所包含的

丰富的人生意蕴极富启发性。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中有雅趣,雨中有禅思,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

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力。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三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7、【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8、【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9、【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10、【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12、【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13、【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4、【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15、【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16、【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17、【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8、【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19、【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20、【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21、【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2、【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3、【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4、【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25、【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6、【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7、【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28、【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四
《人生感怀诗》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五
《怎一个雨字了得——古代咏雨诗词的境界》

====================================怎一个雨字了得——古代咏雨诗词的境界====================================人们在谈到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时,常常要想起四种常见的意象:风、花、雪、月。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雨这一意象在我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与前四者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的诗句,宋人沈颢也有诗曰:“遍地园林同己有,满天风雨助诗忙。”,的确,雨的轻柔灵动、情态万千,成了诗人们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所谓“楚雨含情皆有托”。诗人们把自己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都融注到对雨的描绘中去,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雨的意境。 一、雨与自然美景融合的妙境 咏雨与写景融为一体,甘雨浸润美景,美景感染雨意,达到一种景美雨醇,天人合一、妙不可言的境界。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眼中的明月、清泉、浣女、渔舟,在雨后空山洁净清爽的艺术空间里显得滋润光泽、意味悠长,美景与雨意相得益彰,堪称妙境。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勾勒出了一幅十分美妙的春的图画。宁静的夜晚,沙沙的细雨,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万物由此悄然萌动,何等惬意!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美妙至极。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句,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双燕归来细雨中”等等,都勾勒了一幅幅美妙的自然图画,让人欣赏、赞叹,从中感受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雨与哲理意绪融合的禅境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

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常经历阐发了不平常的人生哲理,映射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无论是自然界的阴睛风雨,还是现实人生的荣辱升降,都可等闲视之,浑不在意。这里词人正是借助于“雨”这一具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 宋人方岳的一首《听雨》诗也同样显得很有意味:“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诗人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青苔,身心闲静得连鸟都不猜疑。在竹斋听雨的境界里诗人自失于“对象”之中,身心完全物化,世界不复存在。雨把人从喧闹的尘世带入诗意的栖居,虽无一字禅语,但处处可见禅趣。 这一类型的诗歌,还可举出很多。如陈与义《试院书怀》:“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茫茫十年事,倚杖数栖鸦。”清代纪昀对此诗的评论是“通体清老,结亦有味。”又如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诗人们借助于雨来表达空、静、闲、淡的艺术氛围,深寓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中有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这就是所谓的“不立文字”而达到开悟心境的目的。 三、雨与悠闲自在融合的雅境 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聚心凝神,或登楼观雨,或静卧听雨,或把酒品雨,或雨中行吟,悠闲自在,实在是一种雅致境界的追求。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个闲适、安然享受雨趣的渔民形象,有动有静,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读者带入一个优雅、澄明的世界。再有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又有想象空间的境

界。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明碧绿的江河湖泊,可以和蓝天的纯净相媲美;躺在装点着图案的画舫上,眼望朦胧烟雨中的江南风物,悠然入梦,何其淡雅诱人!汪藻也为我们留下相似的镜头:“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即事二首》其二),倦眼看雨,自在观云,闲情雅意油然而生。 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如陆游:“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小园四首》其一);张耒:“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初见嵩山》;徐俯:“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春游湖》);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咸阳值雨》)等。这些诗词句子,写得萧散疏朗,清丽婉约,很符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它以人为中心,极为重视、关注人如何于现实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提升人的生命存在。受此影响,古代诗人往往探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主张人诗意地栖居,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疏疏细雨,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它们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四、雨与人生悲闷融合的苦境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失意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 亡国被俘后,李煜就悲凉地吟唱:“帘外雨潺潺,春雨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在悲苦的词人看来,潺潺的帘外之雨仿佛是自己凄苦的泪水,雨声中汇聚了词人的泪水和哀愁。而历经国破、家亡、夫死,晚年又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更是写下了凄苦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在这里,雨成了心灵里流下的泪水,滴破了诗人苦难的心灵。在杜甫的咏雨诗中,又可以看到渗透着哀叹战乱、忧国忧民的情愫和苦闷:“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了安史之乱时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和艰难处境,愁苦至极!   在表现苦境的咏雨诗词中,清代杰出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笔下的雨有:细雨、冷雨、夜雨、寒雨、丝雨、秋雨、微雨、泪雨、花雨、疏雨、零雨、烟雨、和雨、残雨、归雨、暮雨、暗雨、敲窗

雨、三更雨、阑珊雨、萧萧雨、灯前雨、廉纤雨、沉香雨等等,俯拾即是,出现了近百次。“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疏影》) 写自己秋夜梦回无眠的愁情;“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菩萨蛮》)表达自己的客中的凄凉;“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蝶恋花》) 抒发自己扈从的无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浣溪沙》) 他用雨的消逝,暗示繁华不可久恃;但在纳兰词中,“雨”的苦境更多地关联到他的爱情生活:“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秋千索》)蒙蒙细雨凭添了芳踪难觅的惆怅;“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风凄雨打画桥”(《于中好》)抒发与妻子生死异途的感伤;“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山花子》)既哀叹自己的命运,又悲悼妻子的死去;“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荷叶杯》)用温润秀洁的雨洗遗钿,表达再结来生缘的愿望。此外,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些咏雨的诗句,都充斥着悲、愁、怨的情感,声声催人泪下,所以也有“雨泪同滴”的说法。 五、雨与险恶政治融合的凉境 雨能造福,也能为祸。源于远古社会久下不绝、泛滥成灾的雨的灾难性记忆,诗人们常常用风雨如磐来象征险恶的政治和生活环境。开中国政治抒情诗风气之先河的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雨降集,飘益北林”的环境,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生年有命,时过虑深”的心中惆怅,其中的雷电风雨早已不是写实的物象,而己是纯然的象征形式,无情的风雨被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陆游《风雨》诗云:“因思世事悲自身,更听风声杂雨声,”这里的风雨之声显然不是自然物,而是政治风雨。诗人的“啼听”,实际上也是对人间世事、纷纭、政治风云变幻的深厚关切。又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由眼前的“风吹雨”联想到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中飘摇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国将不国,诗人是难以入睡,忧心如焚哪!“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祖国山河破碎得象风吹飘散的柳絮一样,自身生涯如同雨

打水上浮萍,动荡不安,何等悲凉与感伤!“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晏殊《浣溪沙》)萦绕诗人心头的风雨寄托着对衰败政治的忧患。“行人莫问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雨诸陵、兴亡盛衰,前路茫茫,何其苍凉!元缜也曾用“风雨”为我们描绘了另一种形态的政治斗争:“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军阀李师道等派凶手在京城暗杀了主张讨伐军阀的宰相武元衡。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首先上书要求追捕凶手查清真相,引起一些早对白居易不满的权贵的嫉恨,一些与军阀有牵连的官僚乘机唆使唐宪宗把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小人当道,忠臣遭贬,何堪如此! 以上所归纳的妙境、禅境、雅境、苦境、凉境五种境界,只不过是古代咏雨诗中常见的几种类别,而且论及的作品有限,管窥蠡测,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有一点是明确无疑的:雨在古代诗词作家心目中,决非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寄托、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而雨意出于人心、人情,透过古代咏雨诗气象万千的境界和复杂多变的意绪,我们可以用更宽的视角去知其人,识其世,从而获得新的解悟和收获。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六
《人生有诗味》

《人生有诗味》吾生晚矣!无缘与饮中八仙同醉同歌,笑傲浮沉人生;亦无缘与李易安一同穿行于出水芙蓉深处,与鸥鹭为友,共度生活的欢乐时光;也无缘与东坡居士同在竹林间吟啸徐行,直面生活的风雨飘摇;更无缘与陶渊明共饮美酒,赏菊种豆于南山脚下。中年适逢逆境,又有多少人能不意志消沉?这些人,显然缺少了一种风雨不惊的镇定和宽阔的胸怀。人生在世,本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本该“笑看剃头者”。细数古今风流人物,就只有苏轼能将“旷达”一词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凭借着亘古罕见的才情,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杰作,更是警醒后人的名言警句!凭着这种生活态度,统治者夺去的,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苏轼,却赢得了人生!把酒东篱下南山下,东篱旁,菊花前,陶渊明悠然自得,终日把盏醅茗,对蝶吟诗。草屋、破床、短褐、环堵萧然,而他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以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泰然,书写了历史上一个不灭的神话。与菊为伴,与雁为友,他结庐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南山下,他的门庭“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自然是源于他的“心远地自偏”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此,中国文人的内心都不自觉地埋下了“土还主义”的根。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的价值本不在于身外的功名利禄,只有保持高洁的心志,活出自我,才不至于失去生活的色彩!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悠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又或者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恩爱……诗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生活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诗,是生活的诗,生活,是诗样的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诗不仅仅成为文坛绝唱,更无孔不入地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启发我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真善美。轻轻合上书,我任思绪在细雨中飞扬,我仿佛听到了雨打荷叶的声音,也看到了鸥鹭惊起的场景,看见了饮中八仙的吟唱,甚至看到了……感谢诗,让我不用早生千年,亦能品味人生!春日黄昏,我独自卧在小屋之中,细品着茶香,任三月的霏霏淫雨轻敲窗棂,洗涤凡世的尘埃。从书架中抽出那本《唐宋诗词鉴赏》,伴着茶香,我缓缓走进了古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生活态度……兴尽藕花深处落日融金,醉意溶溶,她终于怀着满腔的恋恋不舍

,把兰舟划出了芙蓉花群。又是快乐的一天,别人林逋“梅妻鹤子”是孑然一人,今日她“荷夫鹭子”却有知己相伴,何等逍遥快乐!有诗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的,她就是旷世才女,金石专家赵明诚之妻――李清照。短短一首《如梦令》,记载着韶华的欢声笑语,邀友共乐,无忧无虑,在青春的扉叶上,留下一个个欢乐跳动的音符;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文坛上永恒的旋律。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豆蔻年华,人生初春,本应活得飞扬洒脱,无忧无虑。而不应让乌云过早地挡住生活的阳光,让雨点打湿蝴蝶的翅膀,让狂风带走花瓣的芬芳!烟雨任平生一贬再贬,离朝在野,给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以沉重的打击。柳柳州遇贬后终日消沉于永州山水之间;白乐天遭贬后泪染青衫,痛哭江上;范仲淹遭贬后独倚明月高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只有他――北宋大文豪苏轼,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燕,傲视生活中的波涛汹涌,以其旷达与豪情谱写了一首嘹亮的生命之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可贵的潇洒,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七
《描写人生的诗句》

描写人生的诗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几度寻君君不遇,梦里依旧相眷顾。千言万语难再叙,向谁诉?同在茫茫人生路。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多少人生风雨后?多少慷慨不再有?多少壮举一场梦?多少盛情一杯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教冷镜瘦朱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思。

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风只影游。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 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初试清啼长天破,云光凝碧远岚平。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 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出口成章,英雄盖世本无双。才华横溢,多少年来惊天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质天何人能晓我?万里愁云困星锁。人生能有几次搏?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莫要论人生,人生已是夕阳红。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人生自古一场梦,梦到天涯睡狮醒。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

人生自古多曲折,心内雪亮,身外雪亮,旧情一缕独难忘。

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三尺长剑提在手,白发一样杀强贼。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描写人生的诗句

品味人生的句子

人生中的风雨的诗句篇八
《人生有诗味》

人生有诗味

吾生晚矣!无缘与饮中八仙同醉同歌,笑傲浮沉人生;亦无缘与李易安一同穿行于出水芙蓉深处,与鸥鹭为友,共度生活的欢乐时光;也无缘与东坡居士同在竹林间吟啸徐行,直面生活的风雨飘摇;更无缘与陶渊明共饮美酒,赏菊种豆于南山脚下。

春日黄昏,我独自卧在小屋之中,细品着茶香,任三月的霏霏淫雨轻敲窗棂,洗涤凡世的尘埃。从书架中抽出那本《唐宋诗词鉴赏》,伴着茶香,我缓缓走进了古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生活态度 兴尽藕花深处

落日融金,醉意溶溶,她终于怀着满腔的恋恋不舍,把兰舟划出了芙蓉花群。又是快乐的一天,别人林逋梅妻鹤子是孑然一人,今日她荷夫鹭子却有知己相伴,何等逍遥快乐!有诗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的,她就是旷世才女,金石专家赵明诚之妻――李清照。

短短一首《如梦令》,记载着韶华的欢声笑语,邀友共乐,无忧无虑,在青春的扉叶上,留下一个个欢乐跳动的音符;千百年来成为中华文坛上永恒的旋律。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豆蔻年华,人生初春,本应活得飞扬洒脱,无忧无虑。而不应让乌云过早地挡住生活的阳光,让雨点打湿蝴蝶的翅膀,让狂风带走花瓣的芬芳!

烟雨任平生

一贬再贬,离朝在野,给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以沉重的打击。柳柳州遇贬后终日消沉于永州山水之间;白乐天遭贬后泪染青衫,痛哭江上;范仲淹遭贬后独倚明月高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只有他――北宋大文豪苏轼,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燕,傲视生活中的波涛汹涌,以其旷达与豪情谱写了一首嘹亮的生命之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可贵的潇洒,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人到中年适逢逆境,又有多少人能不意志消沉?这些人,显然缺少了一种风雨不惊的镇定和宽阔的胸怀。人生在世,本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本该笑看剃头者。 细数古今风流人物,就只有苏轼能将旷达一词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凭借着亘古罕见的才情,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杰作,更是警醒后人的名言警句!凭着这种生活态度,统治者夺去的,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苏轼,却赢得了人生!

把酒东篱下

南山下,东篱旁,菊花前,陶渊明悠然自得,终日把盏醅茗,对蝶吟诗。草屋、破床、短褐、环堵萧然,而他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以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泰然,书写了历史上一个不灭的神话。

与菊为伴,与雁为友,他结庐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南山下,他的门庭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自然是源于他的心远地自偏了。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此,中国文人的内心都不自觉地埋下了土还主义的根。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的价值本不在于身外的功名利禄,只有保持高洁的心志,活出自我,才不至于失去生活的色彩!

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悠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又或者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恩爱诗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生活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诗,是生活的诗,生活,是诗样的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诗不仅仅成为文坛绝唱,更无孔不入地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启发我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真善美。

轻轻合上书,我任思绪在细雨中飞扬,我仿佛听到了雨打荷叶的声音,也看到了鸥鹭惊起的场景,看见了饮中八仙的吟唱,甚至看到了

感谢诗,让我不用早生千年,亦能品味人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2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