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蜂箱视频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搬运蜂箱视频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蜜蜂凶猛 财富甜蜜(2015.10.8)

  精彩看点:傍晚时分,200个蜂箱等待700多万只蜜蜂开始回巢。壮观场景下,人们如果不防护好,就有生命危险。山东菏泽小伙左凤龙从蜜蜂中发现商机。可是他的举动却不被人理解,最艰难时,他借遍了30多个亲戚朋友,艰难度日。看左凤龙如何通过蜜蜂改变命运。

  进入八月,科尔沁草原上的葵花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日子,这也让数不清的蜜蜂闻香而至。

  数以百万计的蜜蜂已经在这里逗留了20多天,随着葵花花期的结束,这些蜜蜂也将赶往下一个地方。左凤龙开始忙乎起来,他要在2小时内把这些蜜蜂装上车。

  左凤龙:2个小时以内,就是说在天黑以内,你一定得把这些蜂箱全部装上,天一黑了以后你就装不了,那蜜蜂爬身上就蜇人,爬身上就蜇人。

  看似简单的搬运蜂箱往往是一场危机的开始。

  蜜蜂平时养在放在固定位置的蜂巢里,随着蜂巢的搬动蜜蜂有时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家。蜜蜂平时并不蜇人,如果找不到窝就会变得很狂躁,撞到人就蜇。如果人被100只蜜蜂蜇了就会有生命危险。而这里总共有200箱蜜蜂,每箱有3万5000只,蜜蜂的总数700万只以上。如果不顺利地让这700多万只蜜蜂找到家,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点燃了烟火熏蜂是为了防止蜜蜂蜇人。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熏一下它就不太会蜇人。

  记者毕月:怕这个烟?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就怕烟,蜜蜂。

  搬家一定要在傍晚,这时蜜蜂已回巢。除了不断烧火熏蜂,每个人都已经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虽穿了防护服,可没过多久现场被蜂群包围的人还是被蜇了。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咬手上,咬这里了,咬了两下。

  记者被蜜蜂两次蜇到手。

  记者毕月:刚才那个蜇针,(手)都没什么劲了,然后一动就特别疼。

  左凤龙说蜜蜂喜欢盯黑色的东西,拍摄过程中蜜蜂围绕摄像机旁盘旋了一圈,突然摄像记者说自己被蜇了。

  

  记者毕月:眼泪流出来了。

  摄像记者李龙:就自己流的,疼得自己流,疼,真疼,真是,等会,坐不住。

  养殖户:怎么回事,难受?

  左凤龙:不是,蜇到嘴唇上面了。

  记者毕月:嘴是不是肿了?肿了

  摄像记者李龙:感觉出来了,肿了,都不敢动,上嘴唇肿了,都不敢动,疼死了。

  摄像的遭遇让前来运送蜜蜂的货车司机大为紧张,从地上捡了个军大衣就披上了,并逃离了搬家现场。

  晚上七点,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数人被蜇,左凤龙终于赶在天黑前帮合作伙伴装完了车,养蜂人将连夜奔赴2600公里外的浙江老家准备采茶花蜜。

  浙江省杭州市蜜蜂养殖户林伟华:那(我们)走了。

  左凤龙:再见。

  送走了合作伙伴,第二天左凤龙带我们来到了他的另一处收蜜的地方。

  左凤龙是山东省巨野县人,今年34岁的左凤龙从14岁就随父亲外出养蜂,10多年打拼平均一年赚两三万元。可就在2013年左凤龙竟然从蜜蜂上发现了商机,两年后竟然年销售额突破了600万元。

  从一个辛苦的养蜂人到励志成为蜂蜜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左凤龙的改变是从父亲的眼泪开始的。

  他是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今年60岁,已经在外采了40多年蜂蜜。可2006年的一天,左凤龙却发现父亲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采访时提到这件事,左凤龙的父亲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因为蜜蜂。它无私地给人类奉献,人们不应该误解它,人们不应该向它身上泼脏水,现在它的这个待遇,就是人们说的它,这种不公平,我就感觉每想起来以后就流泪。

  左凤龙:那一次我觉得是我坚定做这件事的一个理由。

  左凤龙问父亲才知道父亲哭的原因,原来前段时间,父亲拉蜂蜜去卖,可是顾客却说他从从蜂箱里直接取回来的蜂蜜是不能吃的。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蜂蜜不消毒不能吃,这是对蜜蜂的侮辱,你说蜜蜂无私奉献勤劳,我是替蜜蜂委屈。

  记者毕月:替蜜蜂委屈?

  左凤龙的父亲左亚为:对。

  左凤龙:他感到最受委屈的,也是大多数蜂农感到受委屈的一个事,就是什么呢?消费者对我们的不理解。

  父亲落泪的那一幕左凤龙无法忘记。他随后了解到,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买蜂蜜,人们对蜂蜜不信任。提起市民对蜂蜜的偏见,就不得不提成熟蜜和未成熟蜜。【搬运蜂箱视频】

  这是刚采完花蜜的蜜蜂,肚子晶莹剔透。

  蜜蜂采花蜜后,会在蜂箱里对花蜜不断吃进去吐出来,反复酿造,并利用翅膀煽风排除蜂蜜多余的水分。然后蜜蜂会用自身分泌的的蜂蜡给蜂蜜封盖,这样自然成熟的蜂蜜被称作成熟蜜,也称作封盖蜜。这需要蜜蜂工作7天以上。

  而未成熟蜜是蜜蜂刚酿了一两天,还没酿造成熟就被人为取走的蜂蜜,也叫水蜜。未成熟蜜要经过高温脱水后才能销售。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陈黎红:高温长时间浓缩,那么,它就会破坏蜂蜜里面的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还有酶类还有活性物质,那就没有办法保留,芳香味味道会流失,那么颜色也会改变。

  左凤龙一直想做成熟蜜,可在2005年,他做出的成熟蜜却遭到了收购商的排斥,收购商不愿意收,就让他往蜂蜜里加水做成浓度低的水蜜。

  左凤龙:我本身生产出来的是成熟蜜,那么好的蜂蜜,你说我们再兑水进去,把一个好东西给做成坏东西了,你也不忍心,我感觉这个事就特别可气,那我肯定接受不了。

  为什么收购商非得收未成熟蜜呢?从九十年代就有养殖户为了产量高生产水蜜,卖价便宜。消费者从此对蜂蜜不信任了,一些加工厂把水蜜当成熟蜜收购容易变质,从此就统一收购未成熟蜜再进行浓缩加工。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陈黎红:它价格低,那么价格低生产,长期形成的这么一个市场,以这个低价来收购,那么蜂农他就只能是你低价收购,他就没有办法给你生产这种成熟蜜。我们叫成熟蜜全世界就叫它蜂蜜,蜂蜜本身就应该含有天然的本质。

  左凤龙一直想做成熟蜜,2008年,左凤龙考察蜂蜜市场,发现从国外进口的蜂蜜能卖到400元一斤。而国内蜂蜜卖价低,最便宜的才10元一斤。左凤龙了解到国外进口的蜂蜜是成熟蜜。

篇二 搬运蜂箱视频
王淑娟:女大学生养蜜蜂与众不同年售千万

  加入合作社之前,贾友福自己的蜂蜜产量较高,零售卖不掉的蜂蜜,会有零散的经销商收购,但经常遭到压价,一斤蜂蜜最多卖到25元。加入合作社之后,不仅靠合作社拿到了60元/箱蜜蜂的补贴,而且王淑娟全部以30元/斤的价格进行回收,减少了贾友福的损失。

  王淑娟:很多蜂农他产量比较大,他自己没有渠道卖出去,会放到家里面,压在家里面,那就是钱压在那,我们帮他收掉,可以让他们放心去扩大规模,放心的去生产蜂蜜。

  王淑娟对蜂蜜质量要求很高,每次收购蜂蜜,她自己都会到场验收,记者跟着王淑娟去收购蜂蜜,可是没想到她竟然玩起了自拍。

  王淑娟:这个景太漂亮了。

  记者:你俩咋玩起来了?

  王淑娟:这个景太美了,先照两张,待会毁容了就照不了了。

【搬运蜂箱视频】

  记者:怎么会毁容呢?

【搬运蜂箱视频】

  王淑娟:待会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但是那个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被毁容的几率还是挺高的。

  王淑娟带记者来到了村民王思跃的家里。

  王淑娟:带我去看看你那个老巢蜂箱。

  村民:好。

  这就是王淑娟所说的能毁容的东西,老式蜂箱。新式蜂箱一年能取五次蜜,可老式蜂箱一年只取一次蜂蜜,蜂蜜收购价格在一斤一多元,是蜂蜜中的极品,但老式蜂箱里的蜜蜂却有很强的攻击性。

  王淑娟:随时会被毁容。

  记者:是吗?

  王淑娟:真的,因为平常都没有人去动它,你现在一动它会感觉你要去侵犯它的领地,它们就会一起来攻击你。

  王淑娟很快做好了防护措施,我们的摄像记者也全副武装。

  

  记者:戴严点,紧张么?

  摄像:他们说这种蜜蜂容易蜇人,其实挺害怕的。蜇得比较疼。

  记者:被蜇过吗?

  摄像:没被蜇过,想象不出来。

  等大家都做好防护准备之后,村民王思跃开启了危险的老式蜂箱。

  记者:这个漂亮。

  王淑娟:对。这里面有蜜,你看这一块里面都能看到蜜,差不多都满了。把蜂兜放下,敲。

  记者:为什么要用石头敲?

  王淑娟:就地取材,你也可以用刀,你也可以有其它的东西。

  记者:要敲什么位置?就敲这个沿?

  王淑娟:对,把它敲到那个蜂兜里面去。

  蜜蜂全部被敲赶到蜂兜里面后,王思跃开始取蜜。

  王淑娟:这里面就是蜂蜜,然后这些都已经封盖了,这个是蜂蛹,然后这里就是蜜蜂,你看在咬盖,马上就要出来了。

  记者:现在这蜜蜂在蜂兜里呢。

  王淑娟:对。你看全部挤成一堆了。

  记者:这些蜜蜂要追着人跑。

  王淑娟:要不要尝试一下,把手伸进去,把蜜给你身上抹一点,它就会跟着你走了。

  记者:不用了。这就好了。

  王淑娟:对,还要抖一下。

  老巢蜂蜜取好后,王淑娟跟记者提出到加工厂看她的神秘财富。

  王淑娟:这是我们这几天去山里收的老巢蜜,每桶大概有200斤左右,这个库房放了有80多桶,卖完应该有100多万,这段时间要大量收蜜,而且这段时间价格相对来说会偏低一点,到冬天没有蜜的时候,我们这边囤了蜜,我们才能卖个稍微好的价格。

  王淑娟对回收的蜂蜜进行了包装,全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2015年销售额达到了1700多万元。

  自王淑娟成立公司,有很多亲戚都加入进来,有的还在重要的位置。

【搬运蜂箱视频】

  王淑娟公司的经理:王淑娟的父亲介绍了两个亲戚的孩子过来,但两个小孩都不争气,在盘点的时候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最后库存都发霉了,给公司造成了十几万的损失,而且这样的事干过几次,这样的人肯定不能留在公司,所以淑娟把他开掉了。

  因为这件事情,王淑娟的父亲想不开,离家出走,到外面自己去养蜜蜂。

  王淑娟的父亲:我教她怎么做人,怎么来处理有些社会关系,但是她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这个年轻人嘛,认为自己不得了,她没理解我。

  王淑娟:就这个事情本身的话我觉得我这边没有做错,可是就感情方面而言,我觉得不应该跟老爷子争论的那么厉害。

  虽然对企业管理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王淑娟的父亲还是在背后默默的帮助女儿,王淑娟也很清楚。

  记者:他走的这一段时间你会想他吗?

  王淑娟:还是会,前段时间我们这边因为一个种蜂的调剂,我们这边找不到种蜂,给老爷子打电话,老爷子也还是积极的给我们种蜂源,给我们凑那个蜜蜂。

  每年的六-八月,这里的保护区内花繁叶茂,蜜源丰富,养蜂的村民就会把蜂箱搬到保护区里。

  这个人叫张成房,他5月份将蜂箱搬进入了保护区,可是没多久就遭遇了狗熊偷蜜的事。

  王淑娟: 熊就这几天搬了他三箱蜂蜜,而且他拿手电筒照,还照到那个小狗熊抱着那个蜂箱,那个狗熊看起来差不多有100多斤,是头小狗熊,不大。

  记者:不大。

  记者:他说什么?

  王淑娟:按算经济价值的话还是挺高。

【搬运蜂箱视频】

  狗熊和猴子在保护区內是蜜蜂最大的天敌,熊为了偷蜜不择手段,保护区内的蜂农就抓拍到了狗熊偷蜂蜜的画面。

  不仅如此,保护区内的猴群数量众多,不仅偷蜂蜜,而且还会将蜂箱毁坏。王淑娟必须在六月底之前,帮合作社蜂农把安放蜂箱的地点确定,让蜂农将蜂箱搬入保护区,而且都是夜里帮蜂农搬蜂箱。

  王淑娟:因为蜜蜂白天的时候都出去,出去采蜜了,它只有晚上才会归巢,所以我们这个时候来搬运蜂箱,如果白天搬,蜜蜂蜂群会乱掉,对蜂农来说会损失很大。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王淑娟又被蜜蜂蛰了。

  王淑娟:现在差不多两三点钟。然后像这,啊。

  记者:怎么了?

  王淑娟:被咬了。

  记者:又被咬了。

  王淑娟:拔一下,快,最后一句,快快,不行了。

  记者:刚被咬了。

  王淑娟:刚被咬了。

  记者:晚上搬还容易被咬。

  王淑娟:对,蜜蜂有趋光性,一有光就会咬过来,而且我今天下午去取了蜜之类,身上有蜂蜜的味道,所以就会被它蜇,不过这两个月,我们应该会经常过来,而且可能经常会忙到晚上一两点钟再出去。

  到2016年6月,王淑娟的合作社已有400多户社员。她告诉记者,她要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靠养蜜蜂致富。

  县长:王淑娟大学毕业之后,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把老乡们产出的蜂蜜,她就来积极收购,把好的东西卖到世界各地,让我们老百姓增收致富。

上一页  [1] [2]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