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灵芝种植技术 【视频】

篇二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灵芝种植技术

  【概述】

  别名:灵芝草、菌灵芝、赤芝、木灵芝、石耳、万年蕈、三秀等。

  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sinenseZhao,XuetZhang)的子实体经干燥后供药用。具有保肝、解毒、强心、抗缺氧及抗惊厥、益心气、补中等功效。主治头晕、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冠心病、肝炎、慢性气管炎、哮喘、矽肺、风湿性关节炎、鼻炎等。

  灵芝主要生长栽培区域:灵芝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河北、山东、浙江、四川、两广等均有分布。普通家庭或庭院以瓶栽或段木栽均可以。目前国内人工栽培的主要是赤芝,其次是紫芝。

  【植物形态】

  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其菌丝无色透明,具分隔及分枝,表面常分泌有白色草酸钙结晶。子实体由菌丝形成,由菌柄、菌盖及菌盖下面的子实层三部分构成。成熟后的子实体变为木质化,其皮壳组织革质化,有漆似的赤褐色光泽。灵芝生长时先长菌柄,后长菌盖。菌柄多侧生,少见中生或偏生,色赤褐有光泽。菌盖多为肾形,上有环状轮纹及辐射状皱纹,大小不一,边缘较薄,稍内卷。初生期黄色,渐变赤褐色,后期变为具光泽的漆皮;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从子实层内产生;孢子褐色,卵形,中央含1个大油球。

  (1)赤芝:木生真菌,菌盖(菌帽)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上面有坚硬的皮壳,初黄色,渐变为红褐色,光泽如漆,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往往稍内卷,菌盖下表面可见白色至浅棕色的菌肉,由无数菌管构成;菌柄侧生,菌柄的皮壳与菌盖相似,红褐色至紫褐色,亦有漆样光泽,菌管内有多数孢子,袍子褐色卵形。

  (2)紫芝:子实体形状与赤芝极相似,主要区别为菌盖与菌柄的皮壳呈紫黑色或黑色;菌肉锈褐色。

  【生物学特性】

  灵芝为高温型腐生真菌,生长在雨量适宜、气候温暖的阔叶林中被砍伐已枯死的树桩地面处或被薄土覆盖的树根上。每年夏、秋生长,秋末终止。以菌丝潜伏越冬,翌年春暖再萌动。

  灵芝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为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纤维素以及少量钾、钙、镁、磷等矿质元素。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在3~40℃时均能生长,以24~30℃生长迅速,以27℃时生长最快。温度低于6℃或高于36。C以上,则生长极为缓慢。子实体在18~30℃之间均能分化,27℃左右分化最快,发育最好。在22℃以上才能产生正常的菌盖并形成子实层。变温对子实体分化无促进作用。

  人工栽培(瓶栽)过程中,在瓶盖打开前,培养基内需保持适宜的水分。一般瓶内的湿度适宜菌丝生长。在瓶塞打开后,空气相对湿度以保持在80%~95%为宜(不低于70%)。室内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或空间喷雾,提高湿度,否则菌盖不易形成。灵芝是好气性真菌。打开瓶塞后,要及时通风换气。在二氧化碳过多的情况下,往往造成菌柄过长,不能形成菌盖,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占0.1%时,可促进菌柄生长而抑制菌盖生长(菌盖不发育或形成畸形的子实体),只要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就能重新发出菌盖。菌丝可在黑暗环境中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分化的过程中需较多的漫散光。在黑暗和微弱光的环境下,不能形成菌盖和子实层。灵芝子实体有正向光性。所以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光源方向不能随意变动。pH在3~7.5之间菌丝能生长,pH在4~6时最适宜菌丝生长。

  【灵芝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灵芝种植可以选室内空房,最好选向阳暖和院子挖半地下室作温室。地下深50~100cm,上面用塑料棚或玻璃房。根据灵芝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作段木繁殖或瓶栽生产的场地。

  2.灵芝繁殖方法

  灵芝的人工栽培有瓶栽、段木栽培、液体培养、露地栽培以及深层培养等方法。以瓶栽为最多,其次是段木栽培。

  (1)瓶栽灵芝

  1)制备培养基:根据灵芝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11)。

  2)基质类型:木屑以阔叶树种植物,如柞树、栗树、桃、杏、国槐等木料的木屑为最好,桦木、榆、锻、杨、柳、枣、柿等树的木屑次之,不能用松柏类木材锯末,木屑新鲜的或陈旧的均可,已霉烂的不可用。

  3)拌料:先按培养基组分配好料,把木屑和主要成分拌匀,然后将其他成分溶于水,一并/JI.,k,最后再加适量的清水,保持一定的湿度(用手抓一把配料,以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滴水为宜),拌水料后调整pH在5~6间为宜。

  4)装瓶:用干净广口瓶(以容量500~750ml为好),将调好的培养基,分装在瓶中,边装边捣紧、装至容器的3/4处,使成平面。然后用木棒或用筷子在中心由上向下扎一洞,至培养基高度的2/a处,旋转退出捣棒。在旁边再扎1~2个深3cm左右的副孔为接种点。清洁瓶外壁,用棉花塞塞好(或用4层干净报纸一层纱布包扎亦可),有条件可再在瓶口上包一层油纸或牛皮纸

  5)菌种分离和培养:可用采集野生的活灵芝或培养的活灵芝和保存的菌种。活灵芝经表面消毒后,用锋快小刀,取菌盖或芝柄组织,在无菌下接种。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菌种。菌种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常用的有两种:

  地瓜培养基:地瓜2509、葡萄糖209、琼脂17~209、水1000ml、酸碱度(pH)6。

  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509、葡萄糖209、琼脂17~209、加水1000ml、酸碱度(pH)6。

  以上两种培养基均可作为菌种培养基。方法是将马铃薯或地瓜等去皮、挖去芽眼切成片或丝状,加水500~600ml,放入搪瓷锅内,煮开后经15~20分钟,用纱布、脱脂棉滤过,滤后放入琼脂熬溶,再加各种原料。待溶解后另行滤过分装(水分一定要保持1000m1),1.96×105P、30分钟高压灭菌或蒸笼90分钟(以水沸蒸算起)。灭菌后分装各试管中,塞上棉花塞,趁热斜放,使培养基形成适当的斜度备用。按常规无菌操作法接种在试管中,放在25-28℃的恒温箱或培养室内,培养7~10天即可使用。最好购买一点菌种。

  6)接种时间:一般在5~10月。有恒温条件者,全年均可培养。将试管中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以接种针挑取一块菌丝(约一分硬币直径大小),打开装有培养基广口瓶的棉花塞,将菌丝体置于副孔接种点上,塞好棉花塞。放在培养室里培养。

  (2)段木栽培灵芝

  1)段木栽培用料:主要以木质较硬的桦树、栎树、苹果树、按树、洋槐、悬铃木等。段木直径一般在5~15cm。选定树种后立即砍伐,但不必剥皮,锯成长为lm的段木。如果树种含水率较高,则要堆积干燥,直至用木楔打进段木内,不见流出树液时,便可接种。

篇三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

综 述

灵芝栽培技术的研究

灵芝【Ganoderma lucidom(Leyss ex Fr.)karstl】又称瑞草、灵芝草,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eotina)、层菌纲(Hynlenomye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1obasidionlyeetidae)、非褶菌目(Aphyliophorales)或者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菌科(Canodernlataeeae)灵芝属(Ganoderma)。我国现已知有灵芝属真菌66种,并将其分为三个亚属:灵芝亚属、粗皮灵芝亚属、树舌亚属[6-7]。灵芝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福建及台湾等地。野生灵芝资源有限,且不易被发现,而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已广泛推广全国,其产量与质量早已超过野生灵芝。

1灵芝成分的化学研究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及现代新型科学仪器测定,已证明在灵芝子实体及菌丝体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有7大类、150余种,其有生理活性的有效化学成分也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有灵芝多糖、灵芝酸、灵芝腺苷[14]。

1.1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lll Polysaccharide)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目前已分离到的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葡聚糖,分子量从数百到数十万,大多不溶于高浓度酒精,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立体构型和DNA、RNA相似。灵芝多糖具有刺激宿主非特异抗性、免疫特异反应以及抑制移植肿瘤生理活性的特性[1,14]。灵芝多糖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抗放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和蛋白质的能力。

1.2灵芝酸

灵芝酸(Gallodenic acid)是一种三萜类物质,是灵芝苦味的主要来源,各种灵

芝中已分离到的灵芝酸已达100多种。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不但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降血脂、防止组织氨释放,减少过敏症状,亦能止痛、镇静、解毒、保肝,与灵芝多糖相辅相成。灵芝酸在不同种的灵芝中或同一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中,其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其苦味程度也有不同,一般味苦的灵芝其灵芝酸含量往往较高,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含量是随着其成熟度的提高而递增,且集中在子实体的外周部位。

1.3灵芝腺苷

灵芝腺苷是以核苷和嘌呤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灵芝含有多种腺苷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红蛋白、2,3一二磷酸苷油的含量,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对心、脑的供氧能力,并能诱导干扰素形成、增强免疫力。

2灵芝的药理研究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平滑肌、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多方面有治疗或调节功能[7,14-16]。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抗肿瘤作用。灵芝多糖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等内源性抗癌物质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灵芝对淋巴细胞增殖、抗体形成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对吞噬细胞吞噬及碳粒清除,NK细胞活性、白介素-1、-2的产生,以及对受损肝脏的保护和造血系统都有作用。灵芝有效成分对于免疫细胞、免疫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该作用与机体状态、免疫系统功能水平、免疫细胞激活程度、以及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

抗衰老作用。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通过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灵芝多糖的拟SOD活性有抗自由基作用,可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灵芝多糖能显著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阻止血小板聚集,能预防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灵芝的临床应用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随着灵芝人工种植的大规模推广,灵芝产量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灵芝的研究步入正轨,我国的药学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灵芝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灵芝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的医疗和科研单位,用灵芝及其发酵菌丝体作为原料药材,制成糖浆、口服液、配剂、片剂、注射液等各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脂症、白血球减少、肝炎、肌营养不良、斑秃病、神经衰弱、癌症等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7]。灵芝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途径来达到治病的效果。灵芝对人体有扶正固本的效果,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凡与血液循环不畅、机体虚弱、抗病力下降有关的疾病,灵芝对其皆有一定的疗效。

4 灵芝的栽培方法研究

4.1古代对灵芝人工栽培方法研究

我国最早的灵芝栽培方法,记载于王允的《论衡》一书中(距今1900余年)。不过,当时的栽培方法是藉灵芝孢子的自然接种,为灵芝生长增加一些营养成分,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而已[7,14]。《抱朴子内篇》记载:“夫菌芝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具令人长生”。清朝《花镜》中亦有记载:“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包暴干冬笋,侯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用“药”,即用淀粉、糖类、矿物质和有机氮化合物组成的人工培养料来栽培灵芝,甚至考虑到在“冬

至日”低温季节施“药”,以避免杂菌污染。

可见,我国古代学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人工栽种方法均做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论述,其中许多内容已为现代真菌学研究所证实,这些均指出,我国古代学者对灵芝的发展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4.2当代对灵芝人工栽培方法的研究

利用人工接种,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使灵芝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条件的栽培技术,是近30余年才发展起来的。从60年代以来主要有:(1)室内人工瓶栽技术:此法在70年代初期推广到全国各地,至今仍在应用;(2)室内人工袋栽技术:利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塑料袋的栽培方法,始于70年代末,至今仍在应用;(3)室外露地栽培技术:灵芝菌丝体在室内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再移至室外露地半人工条件下,促其子实体进行繁殖生长,这种技术包括有瓶栽、袋栽及断木栽培。此法生产的灵芝子实体质量好,形状好,但因需在室外露地栽培,在城市无法推广;(4)温室人工栽培技术:90年代中期由大棚种植技术发展而来,依靠温室设备控制灵芝的生长条件,实现灵芝周年化生产,是目前国内灵芝种植方法的主力[4-5]。

自60年代我国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需要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4.2.1 对人工栽培灵芝环境条件的研究

4.2.1.1营养成分

灵芝属于腐生菌,常腐生在阔叶树的倒木、枯木、树桩上。灵芝以碳源、氟源、无机盐类为营养基础,也需要极少量的维生素。在野生自然条件下,常在椴、桦、杨、白松等腐木上生长,或以这些树种的锯木屑为生长基质。但在单纯的木屑上生长不良,应增加一定量的麦麸、稻草、麦秸、棉杆、米糠、玉米粉、硫酸铵、尿素等有机和无机氮源。

适合灵芝栽培的原料很多,常用的培养基主料有4类:(l)木材类,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阔叶树的木屑作培养基的主料;(2)秸草类,常用的有稻草、麦杆、豆秸、玉米秸、干草等;(3)皮壳类,常用的有棉子壳、高粱壳、玉米芯、花生壳等;(4)工业废弃物,常用的有酒糟、蔗渣、废棉、豆腐渣等。常用的培养基

辅料有:麦麸、米糠、豆饼、玉米粉等。生产上多采用不变质硬杂木屑做为栽培主料,选用麦麸、豆壳、米糠、棉子壳、稻草粉作辅料,来源容易,又能提高原料综合利用价值[1-5]。

4.2.1.2培养基含水量

灵芝子实体组成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水,灵芝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才能被菌丝吸收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也都要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分过高,容易造成袋内培养料通气不良,不利于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而水分过低,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原因主要是灵芝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主要是依靠分生能力极强的菌丝体尖端,要求有湿度较高的环境才有利于其生长。

我们发现,关于培养基含水量的研究多集中于培养基的料水比上,忽略了栽培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培养基的水分缺少;虽然注意到了在灵芝子实体生长阶段对水分的特殊要求,但多数研究只是通过提高湿度来补充水分,未研究培养基含水量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4.2.1.3温度

灵芝属高温型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与菌丝体接近。灵芝菌丝体在12—35℃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长,但在22℃以下菌丝体生长缓慢,33℃以上菌丝体几乎停止生长,以22—28℃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灵芝子实体在17—33℃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长,低于20℃子实体生长极慢,生长的子实体个小、光泽差、产量低;室温在33℃以上子实体停止生长,以25—30℃为宜。

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虽然有关灵芝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各种资料上比较一致,但温度范围较宽,而对于最适温度的报道也有较大的差别。

4.2.1.4湿度

灵芝栽培培养基内正常的含水量,一般都能满足菌丝体生长的需要,灵芝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空气湿度对菌丝体生长无直接影响。但若空气湿度长期过高,培养袋内容易滋生杂菌。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85%—95%的空气湿度,不能低于70%,培养室相对湿度低于60%,子实体停止生长,即使再将其移至适宜湿度条件下,也很难恢复生长;湿度超过95%,又容易滋生杂菌,同时妨碍子实体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而子实体的蒸腾作用是细胞

篇四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林下仿野生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潘庆松 韦淑花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5期

摘 要:灵芝,素有“仙草”之称,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 关键词:灵芝;栽培技术;林下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分可分为10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Fe、Ca、Mn、Zn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同时,灵芝还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防治艾滋病等功效,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是桂北山区乡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3℃,降雨量2194.6mm,相对湿度79%,具有林下人工种植灵芝极佳的自然环境。怀宝灵芝从1996年开始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经过10多年的探索,技术已经成熟,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怀宝灵芝”,菌体结实、光华、亮泽,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与野生灵芝相媲美。在林下发展仿野生栽培的椴木灵芝菌前景十分广阔。

1 生产季节

根据灵芝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桂北地区在农历10月下旬~11月下旬伐木,伐木后10~15d可以进行菌棒生产。第2年清明左右下地埋棒,当年可收灵芝1~2批。但伐木时间最迟不能超过清明,因清明后伐木含水量高,树皮易脱落,且营养流失,不宜生产。 2 木料要求

凡是适合椴木栽培香菇、木耳的树种都可用于栽培灵芝,但枫香木又是所有生产灵芝材料中的最佳木料,用材直径一般3~16cm为宜,弯曲多疖疤木营养丰富更好。

3 断木

杂木砍伐后为防止木料水分过湿或过干,一般以砍后12d左右为宜,枫树因含水量大则需20~30d。将杂木锯断为长度14~15cm或28~30cm短椴木,不论何种规格,均须断面平整、长短一致。

篇五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的灵芝区别

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的灵芝区别

1、 性状:野生灵芝一般大小不一,不规整,形状一般较畸形,很多都是各形各异的。人工栽培的灵芝菌盖大,平整;

2、 本身生长问题:野生灵芝由于没有经过精心栽培和照料,风吹日晒雨淋,品质很差。当人们发现时,灵芝不是老化变质,就是虫蚁蛀蚀,灵芝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将逐渐减少,最后整体木质化而降低功效。野生灵芝多在幼芽时期便被虫蛀,且因为野生灵芝环境的随机性,许多不明菌种混杂在野生灵芝中或者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导致野生灵芝重金属超标,诸多原因使得野生灵芝品质难以保证,误食对身体是有害的。而人工栽培灵芝经过精心栽培和照料,能够保证灵芝的功效。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3、 采摘优势:野生灵芝无法掌握合适的采摘时间,如果在成熟期未采摘,生长三年后有效成分就会老化变质,子实体木质化,药理活性就会消失。而人工灵芝可控制生长条件,能够在灵芝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时采摘并及时采收灵芝孢子粉,品质较野生灵芝稳定安全,且无任何副作用。

4、 孢子粉收集优势: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最精华部分,野生灵芝在采摘时,一般只能采摘到子实体,灵芝的孢子粉属于特定生长周期的产物,非人工栽培几乎不可能收集到。而人工栽培灵芝则能很好地掌握其生长周期,孢子粉能完全收集。在生理活性方面,研究者在进行灵芝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实验时,将野生灵芝粉、人工栽培灵芝粉及人工栽培灵芝粉加孢子粉等进行三组实验对比发现:野生灵芝与人工栽培灵芝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基本相同,在人工栽培灵芝粉中加入孢子粉后,其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增强了10倍,说明孢子粉与灵芝子实体配伍合用极大地提高了灵芝的生理活性。

5、 营养成分优势:有机锗溶于水,野生灵芝在风吹、日晒、雨淋下,有机锗几乎流失殆尽,这也是野生灵芝的反面看起来不黄的原因。野生灵芝无遮盖,风吹雨打,灵芝中最精华的部分——孢子粉也难以留存。另外,野生灵芝在野外有可能因霉变而失去药用价值。

篇六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的区别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的区别

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的区别,野生灵芝形状不规则,另外颜色黑中带紫红色,而种植灵芝野生灵芝形状比较规则,好看,另外颜色黑得发亮,买的时候大家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1、野生灵芝正面【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2、野生灵芝背面

3、野生灵芝袋装

4、种植灵芝正面

5、种植灵芝背面

篇七 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1116.html

    上一篇:挖山药机器

    下一篇:鲶鱼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