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温定军养鱼:长江大口鲶鱼养殖致富

  [生财有道]养在深山里的鱼(20140416)

  长江大口鲶鱼肉多刺少,营养丰富。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长江里的野生大口鲶鱼越来越少,市场上一斤都卖到三十元钱!重庆的温定军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在当地第一个人工养起了长江大口鲶鱼。他如何靠养鱼发掘出财富?

  创业故事:

  温定军,男,48岁,云阳县高阳镇青树村六社后靠移民,平湖渔公水产养殖协会理事长,国务院三建委表彰的“三峡工程移民培训工作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劳模。

  靠水吃水,在长江边长大的温定军,注定一生都会和鱼结下不解之缘。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30年来,他醉心渔场。正是靠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他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财富梦想。

  4月15日,说起自己的“中国梦”,这位当代三峡库区的“新渔公”口出豪言:“我想将生态渔业做到三峡库区第一!”

  1984年,机缘巧合之下,他买下濒临破产的高阳种鱼场。1989年,种鱼场初具规模,年繁育鱼苗上千万尾。靠着给云阳县以及周边地区的养鱼户提供鱼苗,温定军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2001年,长江三峡蓄水,高阳镇整体移民到山上,温定军的种鱼场也被水淹掉。为了不让工人们失业,他决定把鱼场再建起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边继续繁殖培育鱼苗,一边到其他渔场打工,通过传授经验推销鱼苗挣钱,还在码头上帮人搞物流管理。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最终,桂家沟的渔场建好了,由移民前的20多亩土塘“上档升级”为60多亩水泥池。

  2005年,温定军又在澎溪河发展了20多只网箱养鱼,年产商品鱼2.5万公斤。

篇二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江从胜:水老虎鳡鱼养殖带来百万财 [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生财有道]一群“水老虎”带来百万财(20130904)

  鳡鱼游动力极强,性情凶猛,常常袭击其它的鱼类,是典型的掠食性鱼类。至少在淡水水域里,水老虎的名头是当之无愧的。湖南常德的江从胜靠着养殖鳡鱼获得了不小的财富。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创业故事: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养殖户看到江老板养鳡鱼做出来的成绩,有一个两亩多的鱼塘产量都差不多接近4000斤,效益挺高,一斤一般都是45块到50块。

  现场会之后,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看到了鳡鱼的效益,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40多个养殖户从江从胜的手上买来了鳡鱼苗,让他赚取了50万元。卖出苗后,江从胜终于可以着手去实现他之前发现的那个商机。

  看来喂鳡鱼适口饵料非常重要,而市场上的冰鲜鱼经销商并不知道养殖户养殖鳡鱼的信息,也不可能从本地市场第一时间调到足够多的适口饵料鱼销售,而江从胜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提前从各地进来适合鳡鱼吃的各种规格的饵料鱼,卖给跟着他养鳡鱼的养殖户,赚取了这笔额外的财富。

  为了进一步推广鳡鱼,2008年江从胜参加了第10届湖南省农博会,带去的这条身长1.45米,体重46斤的鳡鱼被放在了吉尼斯展区,由于是首次展示,一经推出便引起各媒体的高度关注.农博会后湖南的市场在逐步认可鳡鱼,市场行情也越来越好,2010年,江从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由于看到了鳡鱼的效益,很多原先不看好养殖鳡鱼的养殖户也加入了进来。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因养殖鳡鱼成功,谢涛、江从胜等人近日走进了央视。7月23日,央视2套为此做了专题报道。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鳡鱼养殖基地时,艳阳高照,宽阔的水面上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偶然几个黑色的身影划破水面。看到记者到来,谢涛拿起铲子,试着向养殖基地投放鱼饵,鱼饵刚刚入水,平静的水面上顿时像煮沸的开水,漾起巨大的水花,鳡鱼纷纷聚拢争抢食物。

  “我以前养水鱼,水鱼生意结束后,我便和几个朋友寻找转型项目,经过考察,发现鳡鱼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2006年,我们几个人集资近百万元,动手筹建了这个鳡鱼养殖基地。”江从胜说。

   随着生态变化,野生鳡鱼越来越少,养殖鳡鱼第一个难题就是鱼苗的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鱼苗,江从胜便一头扎进湖北省,从当地渔民中收购野生鳡鱼。经过几个月的蹲守,他终于凑够了10条种鱼苗,通过这10条种鱼苗起步,到现在,养殖基地已经有了15000多尾鳡鱼。

  为了养好鳡鱼,江从胜、谢涛查阅了很多资料,鳡鱼喜欢活食,他们便从安乡等地收购小鱼当饵料,本来一趟可以拖1万斤鱼的卡车,却只能拖600斤活鱼饵料,算下来,成本实在太高。“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我就试着用死的冰鲜鱼喂养鳡鱼,经过1周的驯化,鳡鱼终于肯进食死的冰鲜鱼了,养殖成本大大降低。”江从胜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