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水芹菜种植技术-南方高产栽培培训视频

  [农广天地]南方水芹菜高产种植技术(2010.8.16)

  水芹,又叫水芹菜、楚葵、蜀芹等,是一种生长在池沼边、河边和水田里的水生蔬菜。以食用嫩茎和叶柄为主,生拌炒食都可以,味道鲜美,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水芹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另外,水芹的食疗功效还很显著,有降血压、降血脂、清热、利尿等作用。

  那么水芹菜的种植技术是不是很复杂呢?其实水芹菜的种植技术也不复杂。只要具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方便的灌水等条件,再加上水芹本身具有的特殊芳香气味,属于病虫害讨厌的味道,所以发生虫害的几率比较小, 如果您抓住了水芹菜种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措施,就能取得水芹菜的稳产、高产。水芹菜一般在深秋的11月至第二年的4月分期分批地采收上市,而这个时候正是南方蔬菜冬春上市的淡季,再加上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的市场带动,这几年在南方种植水芹菜的农户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那么,在水芹的种植过程中,如何才能获得高产呢?下面的节目将为您介绍,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水芹。

  一、生物学特性(字幕)

  水芹为伞形花科水芹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芹的根从没入土中和接近地面茎的各节上、向地下丛生长30~40厘米的须根,茎上还有细小的分枝。茎有地上茎和匍匐茎两种,都比较细长,两种茎的各节都能生根,茎中空或者被薄壁细胞充填,茎上部白绿色,下部因为在深水中浸泡通常呈白色。茎长30~80厘米,粗0.5~1.0厘米,因品种和种植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粗锯齿,互生,叶片绿色,冬季气温降到5℃左右的时候,叶片和叶柄通常变成紫红色。夏季自茎的先端抽薹开花,花为复伞形花序,花小,白色,但不结实或种子空瘪,因此生产上不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种苗繁殖。

  二、生长习性(字幕)

  1.温度

  与大多数水生蔬菜不同的是,水芹为喜凉性植物,耐寒不耐热,怕热怕干旱,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夏季气温25℃以下时,母茎开始萌芽生长,秋分后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最快,在10℃以下便停止生长,但霜后仍能保持绿叶,水面结冰时,只要加深水位,水芹能耐-10℃的低温而不会受冻。因此,生产上要想获得高产,在15~25℃的条件下种植最为适宜,温度高于25℃或者低于10℃时,都不建议您种植。

  2.水分

  水芹,水芹,顾名思义,喜欢水湿,不耐干旱,水芹在河沟、水田等终年都不缺水的地方生长最好,种植适宜的水深为5~20厘米。灌溉水则要求为流动、干净的水,并随着植株的不断长高而适当地加深水的高度。

  3.土肥

  水芹喜肥,以土质松软、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壤最适宜生长,土壤酸碱度以酸性至中性土壤最佳。在这里告诉您一个小知识,如果想种出来的水芹又嫩又脆,咱们的肥料就要求以氮肥为主,并适量地配施磷钾肥。而留种田为得到健壮的种苗,则要求氮磷钾钙肥都要施。

  4.光照

  水芹要求种植的地方阳光充足,在较短的日照条件下,水芹不但长得很快,而且植株也生得水嫩嫩的。长日照能够促使匍匐茎的生长和开花结实,但茎叶很快老化,导致食用品质降低不少。因此,在夏季或者长日照地区,通常要采用遮阴网覆盖种植。

  5.适宜种植区域

  水芹原产我国和东南亚,现在,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各省和南方各省的水沟或低洼潮湿的地方还广泛生长着野生种。所以,水芹适宜种植在我国中南部、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现在我们种植的都是经过人工驯化的品种,比野生种的品质要好。

  二、品种选择(字幕)

  俗话说:“好种半年粮”,我们在种植水芹的时候也应该选择一个好的品种。水芹,一般从叶片的形状上分,可以分为尖叶水芹和圆叶水芹两种。

  尖叶型品种叶片尖,植株比较高,一般在70~80厘米,适合于深水种植。这种水芹单株重可达30克左右,但纤维多,香味淡,它的优点是产量高,亩产可达5000~7500千克,具有代表性的尖叶芹种有扬州长白芹、广州水芹、杭州水芹等。

  圆叶型品种的叶片近圆形,植株比较矮,一般在50~70厘米,适合于浅水种植或旱地种植。它的优点是茎叶粗纤维含量比较少,香味浓,品质上要比尖叶水芹好;缺点是产量没有尖叶水芹高,冬收亩产3000~3500千克、春收5000千克左右。代表品种有无锡圆叶芹、玉祁实茎芹、常熟白种芹、长沙大叶水芹等。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尖叶品种,看看尖叶水芹的高产种植技术。

  三、种植技术(字幕)

  水芹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浅水种植、深水种植和湿润种植3种,浅水种植指的是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都采用浅水灌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水位深度变化在0~10厘米之间,最深不超过20厘米;深水种植要在水芹生长的后期要逐步灌蓄深水,水位最深要达50~60厘米左右;湿润种植则要求小水勤灌,不使畦面干燥发白,经常保持畦面润湿。

  其中浅水种植在产量上略低于深水种植,但是用这种方式种植出的水芹,一般品质较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现在,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进行的是浅水种植,也就是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浅水灌溉。这里我们就把浅水种植技术介绍给大家。

  1.        水田的选择(字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水芹种植对农田方面的要求。

  我们一般选择地势不过于低洼、能灌能排的水田,其中水田的淤泥层要较厚,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

  2.        大田耕耙(字幕)

  选好了水田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大田进行耕耙了。为提高耕耙的质量,首先要把田里的水放干,深耕细耙,耕深20~30厘米,同时施入比较充足的有机肥,像粪肥、绿肥或厩肥都可以,每亩地施有机肥 2000~3000千克,其中可以掺施氮素化肥,像尿素等15~20千克,以促进苗期生长。

  耕耙、施完基肥以后,在水田的四周开边沟,如果地块比较大还需要开中沟,以利于灌排均匀。田面要尽量做到光、平、湿润,严防高低不平。

篇二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视频

    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豆科牧草、它适口性好,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家畜家禽喜食的优质蛋白质饲料。要使苜蓿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经济效益,减少投入成本,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优质紫花苜蓿栽培过程中的生产环境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及收获等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2930.1~2930.1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GB 6141 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 5084 农田灌溉水标准;GB 9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生产环境条件  

  3.1 气候条件 紫花苜蓿种植地域要求年平均气温5 ℃以上,10 ℃以上的年积温超过1 700 ℃,极端最低温-30 ℃,最高温35 ℃。紫花苜蓿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400~800 mm的地区,不足400 mm的地区需要灌溉,如果降雨量超过1 000 mm则要配置排水设施。  

  3.2 土壤条件 播种紫花苜蓿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砂粘比例适宜,土壤松散,通气透水,保水保肥,以壤土和粘壤土为宜。另外,要求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土壤pH值在6.5~8.0之间,可溶性盐分在0.3%以下。  

  3.3 环境质量 紫花苜蓿种植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3095要求。  

  4 紫花苜蓿栽培播种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好、抗倒伏的品种;选择播种秋眠级为2~4的品种;外引品种至少要在当地经过了3年以上的适应性试验才可大面积种植。  

  4.1.2 种子质量 种子符合国家种子分级标准,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90%,种子不得携带检疫对象。  

  4.1.3 播种量 根据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播种方式、利用目的及种子本身的纯净度和发芽率的高低略有差异。土壤不肥沃,紫花苜蓿分枝较少,可以多播一些;干旱地区水分不足,要适当增加播量;条播少些,撒播则多些;盐碱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紫花苜蓿收草田播种量为10~15 kg/hm2,撒播增加20%播量。简便的计算播种量的公式为:实际播种量(kg/hm2)=种子用价为100%的播量/种子用价/首发

  4.1.4 根瘤菌拌种 从未种过紫花苜蓿的田地应接种根瘤菌。按每千克种子拌8~10 g根瘤菌剂拌种。经根瘤菌拌种的种子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农药、化肥等接触;已接种的种子不能与生石灰接触;接种后的种子如不马上播种,3个月后应重新接种。  

  4.1.5 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小,幼苗顶土力弱。播种前必须将地块整平整细,使土壤颗粒细匀,孔隙度适宜。紫花苜蓿是深根型植物,适宜深翻,深翻深度为25~30 cm,在翻地基础上,采用圆盘耙、钉齿耙耙碎土块,平整地面。  

  4.2 播种  

  4.2.1 播种期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及栽培用途确定适宜播种期。  

  4.2.1.1 春播 春季4月中旬至5月末,利用早春解冻时土壤中的返浆水分抢墒播种。春播的前提是必须有质量良好的秋耕地。春季幼苗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快,春播一定要注意杂草防除。  

  4.2.1.2 夏播 夏季(6月~7月)播种,播前先施用灭生性除草剂消灭杂草,然后播种。要尽可能避开播后遇暴雨和暴晒。  

  4.2.1.3 秋播 沈阳以南地区可以采用秋播。秋播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利,出苗齐,保苗率高,杂草危害轻。秋播在8月中旬以前进行,以使冬前紫花苜蓿株高可达5 cm以上,具备一定的抗寒能力,使幼苗安全越冬。  

  4.2.1.4 冬播 冬季播种在上冻之前1周左右进行。  

  4.2.2 播种方式  

  4.2.2.1 条播 产草田行距为15~30 cm,播带宽3 cm。  

  4.2.2.2 撒播 用人工或机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镇压。这种方法适于人少地多、杂草不多的情况。山区坡地及果树行间可采用撒播。  

  4.2.2.3 垄作条播 产草田行距为40~50 cm,播带宽3 cm。  

  4.2.3 底肥 底肥可以用农家肥和化肥。播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农家肥3 000~5 000 kg,施过磷酸钙50 kg做底

[1] [2] [3] 下一页

篇三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藜蓠人工高效栽培技术

篇四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芦蒿栽培技术

芦蒿栽培技术

芦蒿又名蒌蒿、藜蒿、香艾、水艾,俗称降压菜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蒿能起到降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且无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天然保健蔬菜。并且含有许多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平抑肝火、消炎、镇咳、抗癌等功效。

蒌蒿的栽培选择阳光充足、潮湿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冲积土为佳,亩施约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和25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翻耕,平整,开沟作宽约1.5-2米的畦。

在春季3月份之前,温度约在10-15℃时,即时播种。可先将种子与少许细沙拌匀,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50-85克,尔后用细土覆盖,以盖住种子为度,并适量洒水。一般10多天就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和补苗。

地下茎繁殖(可周年进行)按行距约45厘米开沟,挖出地下茎,去掉老茎和老根,每段剪成4-6厘米长,按株距30-45厘米平铺于种植沟中,覆土浇水。一般每亩需种根约150公斤。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扦插繁殖 春季4月下旬至5月,剪取生长健壮植株上的枝条,去掉上部幼嫩和下部老化部分,剪成长10-15厘米的插条,上端保留2-3片叶,下端剪成斜面。扦插时按3-5厘米的行距,开成10厘米深的小沟,将插条按3-4厘米的株距放在沟的一边,培土(深度约10厘米)。扦插完浇1次透水,此后保持土壤湿润,待长出新芽后,适当追肥。

分株繁殖 在离地面5-6厘米处剪去地上茎(可留作插条用),然后将植株连根挖起,分害成几个单株,使每1分株均带有一定根系,栽植后比扦插易成活。分株繁殖的时间和扦插时间结合起来,一般4-5月较适合。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自繁 蒌蒿野生性强,种子萌发能力强,能在自然条件下大量繁殖,可在上年采收时,适当留下母株,让其自繁自生,这种方法较简单,省工且产量不低。

田间管理

1、 施肥 当新的植株长到4-5厘米高时,亩施尿素20-30公斤,15天后再追施1次。每次采收后均要追肥1次,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中耕除草 封行前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

3、 浇水 蒌蒿耐湿性很强,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每次追肥后要浇1次透水。 采收【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当萎蒿株高8-15厘米、顶端心叶尚未散开、颜色白绿色时,便可采收嫩茎叶。采收后【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按粗细分组捆把,一般每隔1个月可采收一次,亩产4000-5000公斤。12月至翌年1月开花结果后,可挖掘地下肉质根食用。

篇五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藜蒿

藜蒿 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 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 耳聪目明,防衰.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鄱阳湖 盛产藜蒿.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鄱阳湖藜蒿 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有一种野生植物,名叫藜蒿. 水乡 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这里的月份指的是农历,说的是藜蒿 要看时节,这个时节是宝贝的菜蔬,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杆子了.在江西 ,这根草说的就是黎蒿. 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 南昌人爱黎蒿的味美,黎蒿在其心中分量很重. 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 大的肉质茎均可食用.藜蒿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芽菜粗细,可摘成一段段, 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比芹菜的味道好.藜蒿本是野生,现在技术发达,可以 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 其实藜蒿并不是有多好看,细细的,长长地缠绕在一 起,乱蓬蓬的.吃的时候要先摘去根茎上的小叶子,再留下嫩茎掐成一小段一小 段.南昌人买来藜蒿,常放置于白瓷盆内,蓄上清水浸养,碧绿青脆,别有风味. (来源:中国都昌网美食频道)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营养价值 藜蒿,又名水蒿.藜蒿营养丰富,每 100g 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 3.6g, 钙 730mg, 硫胺素 0.0075mg, 102mg, 磷 胡萝卜素 1.39mg, 抗环血酸 49mg, 2.9mg. 铁 它生育期间病虫害少,基本不施农药;藜蒿嫩茎味道清香,肉质脆嫩,可作主食 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凉拌,色味极佳;一年种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别是春秋 两季,可以批量供应.因此,随着人们菜谱的变化,经过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 解寻常百姓家, 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 酒店. 一般藜蒿亩产鲜茎 4000kg-5000kg, 效益较高.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生育习性 藜蒿的生育习性是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旱,虽在种类土壤中均可 生长,但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栽培中有几点要注意 可采用多种方法繁殖 种子繁殖: 可于春季将藜蒿种子与细土混匀直播于大田, 播后覆土浇水, 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开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 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下茎 150kg 左 右.扦插繁殖:7 月份剪地地上茎 15cm 长,条栽于新开好的沟中,沟深 10cm,行 距 3cm-5cm,株距 3cm-4cm,插后浇透水,然后再视墒情浇催根水,并经常保持湿 润. 压条繁殖: 月-8 月, 7 将生长健壮的成蒿齐地面割下, 去掉上部 20cm 的嫩茎, 1 然后开沟置于整好的大田,沟深 6cm 左右,行距 45cm,成蒿要首尾相连,栽后覆 土浇水,当年茎秆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 3 月陆续萌生

大批新芽.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根据地力情况可作 2m-3m 宽的厢面,沟深 18cm-20cm.每亩施腐熟的栏 粪或石灰杂肥 2000kg-3000kg,或精制惠满丰有机肥,生物有机肥 40kg-50kg.春 季追清水粪 750kg.以后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 田间宜湿不宜旱.随时锄除行间杂草. 适时采收 藜蒿的嫩茎长到 10cm-15cm 高时,顶端心叶尚未展开,茎秆脆嫩,要及 时齐地割下.可一次割完,也可分批割取.待割部分要注意防止倒伏和老化,一 般每月可收割一次. [ 编辑本段]藜蒿采摘 编辑本段 ] 每年藜蒿上市的时候,正是环鄱阳湖一带家家户户晒腊肉的时候,鲜嫩 的藜蒿和香喷喷的腊肉可以一直吃到 3 月份.等藜蒿老了,腊肉也吃完了,这个 美食就要等到来年.也许正是要期待一年,才使得人们更加垂涎. 湖口" 湖口" 藜 蒿客" 现在这个时节,你如站在鄱阳湖口的双钟堤上望望,湖口这边的湖 蒿客 " 滩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头摘着什么,对岸的梅家洲一带的湖滩上一群人远远近近 地低头摘着什么,这些人就是当地的"藜蒿客" .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阳湖边碧绿 的藜蒿密密地疯长着. "藜蒿客"们就开始行动了,小小藜蒿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较 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藜蒿虽好,却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 上饭桌.今年还好,雨水不多,作业比较方便.往年的春雨沥沥,作业就更辛苦. 每天清晨,湖口西门老渡口的铁皮渡船里就坐满了来自湖口县双钟镇一带的"藜 蒿客" .100 多人的队伍去鄱阳湖对岸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为主,也 有年轻人,遇上双休日,还带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带上食物.只有少 数是中午回来的.一天下来,手脚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 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生计,摘取了卖钱,卖给酒店或小贩.一种是摘来自己家里 炒着吃的.这部分人以年纪稍大,家境较好的老太太为主,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就随着大部队来摘.一者锻炼锻炼身体,二者弄点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 姓生活条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来吃,现在是返璞归真了. 今年雪大 冰盖,天气严寒,藜蒿冻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前段时间藜蒿稀缺时候, 也就是元宵前后几天,藜蒿很嫩,属于质量好的上品,除去叶子后可以卖到 15 元一斤.现在农历 3 月了,价钱下来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后开始上市,短短 二三周就少了,因为长老了. 船到对岸的梅家洲渡口后,大家就开始为采摘 做准备,三四个蛇皮袋压在腰间带子下面,手握一把弯弯的镰刀.大家各自向草 洲走去,个个身形矫健,动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几号人分散开来,挥动着手 中的镰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带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新港镇一带沿鄱 阳湖向星子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方向这样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经验丰富,专挑那些叶子青翠发亮的 2 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 中午的时候,大家就陆续端出带来的食物,就着 咸菜,大口大口地吞着.吃完饭坐在草地上稍微休息下,又振作精神开始继续割, 直到下午五点多,最后一班从梅家洲回湖口的轮渡靠岸,才挑着捆得结结实实的 蛇皮袋乘船回湖口,袋子里自然是装满了压得实实的藜蒿了.一路上有说有笑, 满载而归,充满着劳动后的喜悦! (来源:中国都昌网美食频道)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南昌人与藜蒿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 腊肉》 (用南昌方言演唱) .看这歌词: (白)呷稀哩哟?候死人奈! (吃什么呢? 馋死人了!(唱)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南昌人饭桌上变成了宝.喷喷香咯日子 ) 红火火咯过哟,活得有滋又有味,赛过那藜蒿炒腊肉,千家万户乐陶陶,乐陶陶.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 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 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 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种植的藜蒿,但味道差远 了,人们还是热衷野生的.往年这时鄱阳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 很难见到鄱阳湖野生藜蒿. 去年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 野生藜蒿开始大面积减产, 加上今年罕见的雨雪冰灾,野生藜蒿面临绝收的境地.直到后来天气转暖,鄱阳 湖畔的藜蒿才迟迟地发芽生长, 满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在鄱阳湖附近县区的 一些馆子店前,到处可以看到店员围着买来的一大桶藜蒿去除叶子的现象.江湖 交汇的湖口县城更是如此,许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叶 子,小孩子也来帮忙,现摘现卖.这是纯正的鄱阳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 香,让人食之不厌,视为珍宝. 阳春三月,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水面边,丛丛 密密的藜蒿总让人生发无限遐想,似乎有关生命力和生命意义的哲学象征.可以 约二三好友,面对鄱阳湖把酒临风,以藜蒿炒腊肉下酒,酒酣饭饱之余,醉倒于 阳春三月的江南,岂不快活! (来源:中国都昌网美食频道)其栽培要点: 扦插 育苗:4月底5月初,挖取藜蒿地上茎,抹掉中下部叶片,剪成10-15厘米 的插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的规格插入苗棚内.苗床的整地施肥按一 般蔬菜育苗的标准操作,深度以插条入土三分之二为宜,每平方米插条约200 根.插后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整地施肥 选择灌方便,土质肥沃的砂质土壤栽培.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 -5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

钾25公斤,或 饼肥1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施肥后,深耕细耙整地,连沟 1.2 米 开厢,厢面宽1米,做成高厢.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适时定植 6月底7月初是多雨季节, 是插扦移栽的好时节. 将苗圃中的藜蒿拔起, 3 剪除地下茎,又可作插条用,掐去嫩尖,抹掉叶片,剪成长为10-15厘米的 插条,开沟扦插定植.定植规格为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深度以插条入土 三分之二为限,插后浇一次透水.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田间管理 大田扦插定植后,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萌芽.插条生 根后追肥1-2次,每亩用尿素15公斤.追肥后随沟灌水润土.野生藜蒿一般 无病虫害危害.若在高温雨季通风不良时,侵染白粉病,可喷施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编辑本段] [ 编辑本段 ] 分层采收 10月下旬至翌年2月,挖取地下茎,洗净根茎的泥土即可上市.采收地下 茎后,将厢面用薄膜覆盖好,以利残留茎节萌发新株.3月下至4月中旬,是地 上茎的盛收期,当藜蒿茎高20厘米时,用锐利的刀离地面3-4厘米处割下扎 把销售,春季外界气温较低,割茎后的畦面仍需覆膜保温,这样可收获2-3次. 每收割一次,随即亩追施尿素10公斤.一般每亩可收获地下茎1500-20 00公斤,地上茎800-1200公斤. 也可采取在4月底收割藜蒿后, 栽种一季杂交中稻,中稻成熟收割时,低留稻桩,尔后开好厢沟,保持土壤湿润, 残留于田间的地下茎可慢慢长出地上茎,茎长出后追肥1-2次,并及时采收嫩 茎出售. 藜蒿是南方地区在清明前后食用的传统菜,多为野生,为天然绿色食品,主 食其鲜嫩茎秆, 一般在3-4月采集. 当其嫩茎长到8-15厘米高, 顶端新叶尚未散开, 茎秆未硬化,颜色呈白绿色或浅红色时,从近地表处割收,收后去掉基部老叶, 保留顶部嫩叶,洗净沥干,按100公斤鲜重加盐35公斤腌渍.方法是:将容器洗净 沥干,一层食盐一层藜蒿,层层压紧,食盐下层少上层多,顶层加盖2厘米厚盖面 盐,其上用聚乙烯塑料密封.此法可保存6-12个月.也可采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嫩 茎,食用前置清水中漂洗脱盐后再烹饪. 4 5

篇六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蔡甸藜蒿栽培技术

篇七 藜蒿种植技术视频明细
黄石市大棚藜蒿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