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与加工技术

   [农广天地]黄花菜种植与加工技术  

      

  黄花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它的可食部分——花蕾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绿色黄金”和“全能营养库”。 黄花菜的采摘与加工,是黄花菜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适期采摘,科学加工,既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期节目介绍黄花菜种植与加工技术。    黄花菜种植与加工技术  

  一、黄花菜种植技术  

  1、黄花菜种植地点选择  

  黄花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贫瘠,适应性强,不管是粘壤土还是沙壤土均能生长良好,无论山坡,平地都可以种植,但土壤肥沃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不积水的地块。  

  2、黄花菜种植施足基肥  

  栽植时,先开好深15-20cm、宽20~30cm的穴,每40穴施人腐熟猪牛粪50kg、复合肥1kg,施后把基肥与穴土拌匀。  

  3、黄花菜种植苗根修剪  

  将生长5~6年的大丛黄花菜头挖起,分割成2-4个单株为一丛备用,并剪去肉质根,只保留1~2层新根,新根长4--5cm,同时将“根豆”和根部的黑须剪掉。这样有利于栽后新根群的旺盛发育。  

  4、黄花菜适时移栽  

  从采摘结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个节气移栽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适宜的气温,植株能够进入2次长叶期,有利于分株繁殖,栽后成活率高,当年就可长出3-5个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产量。  

  5、黄花菜合理密植  

  根据梯园的宽窄,采取单行栽植或宽窄行栽植。  

  单行栽植;行距80---90cm、丛距30---35cm,每丛栽2~4片(株)苗,丛内株距4~5cm,每丛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宽窄行栽植:一般宽行行距80-100cm,窄行行距60---70cm、丛距35-40cm。也可以种植在山坡梯园的前崖,园内套种其他作物,穴距为30-40cm。  

  6、栽植深度  

  以10~15cm为宜。過深分蘖慢,进入盛产期要迟1--2年;過浅植株矮小,分蘖细弱,容易早衰,而且遇干旱易影响出苗。移栽后应及时浇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  

  7、黄花菜适时追肥  

  在春季萌发第1轮新叶时,亩用腐熟的人粪尿500kg加复合肥5kg~70%水浇穴,结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发育茂盛,生长整齐;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亩施人尿素10kg左右,为抽薹打下基础;5月中、下旬结合中耕施催蕾肥,每亩施尿素10kg左右,促使花茎抽生,为现蕾创造条件;采摘完后及时割叶施冬苗肥,亩施人粪尿150---200kg、速效化肥10kg。施肥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掌握“差苗多施,壮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则。  

  8、堆蔸培肥  

  黄花菜根系每年从新生的基节上发生,有逐渐向上生长的趋势,因此在冬苗枯死后,应随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长。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园土次之。  

  9、更新复壮  

  黄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后,因肥水条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蘖成密集的株丛,地下部产生许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质根,这时花蕾减少,采摘期缩短,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采收完成后,结合秋季大中耕,在每丛植株的一侧连根挖掉1/3的老株,促进整个植株发生新的分蘖,萌发新根,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3--4年后用同样的方法复壮另一侧。1--2年后再将剩余的者蔸全部挖掉,并深翻土。  

  10、黄花菜病虫害防治黄花菜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锈病、炭疽病和茎枯病等:

  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蓟马、潜叶蝇等。防治病虫害:首先要搞好农业防治,在黄花菜采摘完后,地上部随即枯死,应及时割蔸并运离黄花菜地外,以减少菌源、虫源;搞好黄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强抗病能力;适时更新复壮老蔸;选用抗病品种等。适时用药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艾美乐3000倍喷雾防治。  

  二、黄花菜采摘与加工技术  

  黄花菜的加工技术包括选料、蒸制、烘晒、检验和包装等。  

  1、黄花菜采摘 

  黄花菜每天应及时采摘,早成熟的先采,迟成熟的后采。過早采收,花蕾未充分膨大,产量低;過迟采收花蕾裂嘴或开放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成熟的黄花菜蕾呈黄绿色,个子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含苞待放。 

  2、黄花菜的加工技术 

  2.1 黄花菜选料  

  应选择饱满、花瓣结实、花蕾充分发育,富有弹性、黄色的新鲜黄花菜为原料。裂嘴前1~2h采摘的花蕾产量高,质量好。  

  2.2 黄花菜蒸制加工  

  蒸制是决定黄花菜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采下的花蕾要及时送入黄花菜蒸橱蒸制,蒸制前要除去已开的花蕾,铺层要蓬松,厚度为6~lOcm为宜,太厚熟悉不均匀,太薄燃料浪费。中间要留l小孔,以利蒸汽上升,蒸制前先将清水倒入铁锅内,锅内盛水量以距最底屋木格条lOcm左右为宜,然后生火将水烧开,同时将装好花蕾的铺筛迅速放进蒸橱内。蒸制时间视火力大小而定,一般蒸8min。蒸制熟度标准一般为5成熟度,即颜色由黄转绿、花柄开始发软、手搓花蕾有轻微的嗦嗦声。通常橱内蒸汽往外冒时即可。  

  2.3 黄花菜烘晒加工  

  蒸制后的花蕾薄薄地摊在晒帘上,把晒帘放在晒花架上使其架空,以利水分向四周散发。晒至半天后,如花蕾颜色发白,说明蒸制良好。一般需日晒2.5~3d。日晒中应勤翻动,可用大小相同的空帘对翻1次,以致花蕾干燥一致。日晒中须防止雨淋。如用水泥晒场或山坡岩石晒花,则往往因温度过高,产品色泽不比架空晒的好。 

  小型直接温水烘焙法。即将焙笼置于柴灶或煤灶上,下面烧木炭或煤进行烘烤。此法在烘焙开始时火温要高,以使花蕾中的水分迅速蒸发。花蕾烘至6、7成干度时,须减弱火力。烘焙

[1] [2] 下一页

篇二 黄花菜种植技术
种植黄花菜巧致富

  “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这是人们对黄花菜的作用总结出来的一句话。那么,种植黄花菜的效益到底如何呢?市场前景又怎样呢?黄花菜种植基地的农民高军告诉笔者,他种的黄花菜每667平方米(1亩)收益4000元,而且这种植物特别适合绿化,如果卖种根,效益将更加可观。

  1.有市场 目前,在祁东县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达1.06万公顷。虽然在东北种植黄花菜的人相当少,但东北人却特别喜爱吃黄花菜。另外,由于北方地区的黄花菜比南方提早1个月成熟,大约在6月份大量上市,一般用于鲜食,当7~8月南方大量种植的黄花菜成熟以后,北方已经没有货了,市场就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现在各个城市或者景区都在搞绿化,因为黄花菜适应能力强,而且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所以很多地方看好这个品种做绿化用花。

  2.好管理 黄花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只要第1年栽下,以后仅需要进行常规管理就可以了,每年到了6~8月份就可以收获。另外,这种植物对北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应,它的根可以扎进土里1米深,抵御干旱和水涝的能力也特别强,非常容易成活。春天栽苗的成活率几乎为100%,秋天栽成活率也很高,不过没有春天栽苗的效果好。

  3.赚钱多 黄花菜每667平方米可以种植6000~7000株,产干菜一般可达150~200公斤,按目前市场行情,667平方米的收益头两年一般为2000元左右,第三年正常生产后可达4000元左右。另外,种植黄花菜只是第一年投入比较高,以后的种植成本就比较低了。如果卖根,市场价格早苗每株0.1元,晚苗每株0.3元。由于黄花菜属于无性繁殖,因此也可以“串根”。(湖南 周志鹏)

篇三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篇四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栽培技术

黄花菜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黄花菜主要品种、生育阶段及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黄花菜;品种;生育;栽培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属百合科萱草属宿根多年生植物,是我国的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研究表明,黄花菜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糖、钙、铁、磷等营养成分远远高于胡萝卜、番茄、花椰菜、菠菜等蔬菜,且黄花菜在采摘期内不施农药,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绿色健康食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黄花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市场行情也一直看好。种植黄花菜成本低、投产快、效益高,是发展高产农业的有效途径。

1 主要品种

黄花菜的品种按成熟时间可分为早熟、中熟及迟熟3种类型,早熟型有四月花、五月花、清早花、早茶山条子花等;中熟型有矮箭中期花、高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茄子花、杈子花、长把花、黑咀花、茶条子花、炮竹花、才朝花、红筋花、冲里花、棒槌花、金钱花、青叶子花、粗箭花、高垄花、长咀子花等;迟熟型有倒箭花、细叶子花、中秋花、大叶子花等。

2 生育阶段

黄花菜分为7个生育阶段:2月至3月上中旬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分展叶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萌蕾开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采后枯叶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为秋季展叶期,霜后到翌年1月为休眠期。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选地 黄花菜喜温暖,适应性强,但地上部遇霜则枯萎;根系发达,耐旱力强,在山坡地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种植。但以红黄土壤最好。【黄花菜种植技术】

3.2 深翻整地 黄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时应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翻地深度20~30 cm,搂平、打埂、修渠作畦。为便于以后的日常管理,畦宽以1~1.5 m为宜,畦长不限,以方便为原则。

3.3 栽植

3.3.1 繁殖。①种子繁殖。这是快速生产种苗的方法,但黄花菜种子发芽率低,必须先浸种催芽,播后1年方可定植。②分株繁殖。选健壮、无病害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丛的1/4~1/3分蘖作为种苗,连根从短缩茎

篇五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作者:马兴春 赵英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0期

摘 要:黄花菜,别名金针菜,鹿葱花忘忧草等。黄花菜是百合萱草属多年生蓿根草本植物,也是吉林地区,名,特,优农产品之一。

关键词:黄花菜;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64

1 种植基地选择

黄花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干旱、喜水、喜肥,黄花菜种植地土壤中性或微酸性,质地疏松不粘重,平原,山岗,丘陵土壤都可以种植,对光适应范围比较广,也可在桑园、果园间作。

2 品种选择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气温较低、主要品种应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抗倒伏、产量高的品种。如金针1、金针2、白花、荆州花、大鸟嘴等品种。

3 适时移栽

黄花菜在一年中任何季节栽培都能成活,除苗期和采摘期不宜栽培外,其余时间都可栽植,但最适宜的栽培季节主要是早秋时期,即花蕾采摘期不宜栽植外,其余时间均可栽植,但适宜栽培季节有两个,即春夏两季,栽培完毕后,到秋苗萌发前的这个时期,另外时期是冬季降霜后,从秋苗调蔫起到历年来苗萌发的冬季休眠期。

4 科学种植

黄花菜可分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东北地区因天气寒冷,主要以春季栽培为主,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移栽。为便于采摘和管理,黄花菜易采用宽窄行种植。

4.1 中耕除草

黄花菜中耕除草要进行3次。第1次在春季发芽后进行。第2次是在黄花菜采完进行。第3次是在落叶进行,主要是奎土,以确保根系能够安全越冬。

4.2 科学施肥

篇六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种植技术】

一、幼苗管理:

在苗床上进行种子、切片、苔腋和分株繁殖成苗,在苗期用奇农素1袋 磷酸二氢钾100克(2两) 尿素50克(一两),加水30市斤,每相隔1—2月喷施一次,大大提早时间成苗。小苗移栽到大田,用奇农素1袋 磷酸二氢钾100克(2两) 尿素50克(一两),加水15市斤,将根及全株枝叶浸泡1—3分钟栽入窝穴中,成活率极高。

二、苗期管理:

移栽入大田的黄花苗,用奇农素1袋(10克) 磷酸二氢钾100克(二两) 尿素1两加水30市斤喷施1—3次,大大促进生长,提前进入开花期。

三、花期管理:

花蕾期和花期,或每次采花后,都应进行一次喷施,奇农素一袋,硼肥100克(二两),赤霉素1/4袋(0.25克),硫酸锌50克(一两),磷酸二氢钾100克(2两),加水30市斤喷施。每摘一交花或相隔20日喷施一次,显著生花,花量可成倍增加。一般增产30—50%以上,亩产干花可达800市斤。

四、防治病虫害:

用奇农素1袋(10克) 灭扫利1支 吡虫啉1袋 尿素50克(一两),加水30市斤左右。

【黄花菜种植技术】

五、经济效益显著:

投入和效益比为1:10---50以上。效益包括节约种子、农药、肥料和人工增产。

篇七 黄花菜种植技术
黄花菜高产栽培管理

黄花菜高产栽培管理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木植物,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花卉食品,黄花菜角长、肉厚、色泽金黄,久煮不黏,脆嫩可口,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而且钙、磷、铁、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出很高。黄花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能祛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

黄花菜对气候和土地壤的适应性都很强,其地上部分不耐寒,遇霜会枯萎,植株有发达的根系,并有含水分较多的肉质根,种植简便,管理粗放。耐阳,耐阴,耐旱涝,耐瘠薄,坡地埂地,房产屋后,苹果林地、核桃林地均可种植。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于下:

一、繁殖

1、分株敏殖

选择生长旺盛、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的株从,在花蕾采摘后到冬苗抽生前的一段时间内,挖出的部分按分蘖作为种苗。挖出的部分按分蘖带根从短缩茎割开。剪除已衰老的根和块状肉质根,并将根适当剪短,即可栽植,也可在冬天植株枯萎后到春天抽生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分株繁殖。一般掘起分株的部分占整从的1/4-1/3,经几年后可再在从株的另一侧掘起分株。

2、种子繁殖

选盛产期的优良植株,于旺花期每草料、每薹留5-6个粗壮的花蕾让它开花结果,其他花蕾仍正常采摘,在蒴果已成熟、其顶端稍裂开时摘下脱料,晒干备用。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

二、选择良种

选择品质好、产量高、分蘖较强,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猛子花”。该品种分株栽植经3-4年进入盛产期,花薹蚊帐120-130厘米,采摘方便,花蕾黄绿色,可持续采摘40-50天。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干花125-150公斤,高的可达250公斤以上。

三、整地栽植

地面深耕,平整后,按宽行90厘米、窄行70厘米开定植沟,顺沟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服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在基肥上加盖6-7厘米厚的一层细土,然后将种植和秧苗栽下,再盖土,使根部韩入土下10-15厘米,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栽植1250穴,每穴栽2株,穴深25厘米,30厘米见方,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四、科学管理

1、春苗培育

主要以根外追肥为主,追肥以整效氮肥为主,配施磷肥、钾肥,不可偏施氮肥,苗期追肥分三步进行,催苗肥:春季出苗前进行第一次中耕,在行间中耕,锄深的13厘米,井

施1次整肥料,每667平方米用腐的人粪尿200-300公斤与钾肥8-10公斤混合兑水淋施,可促使春苗粗壮整齐。催薹肥:在抽薹前于地间进行深6-7厘米的浅中耕,追施第二次速效肥,667平方主施生物有机肥40公斤或45%复合肥30公斤,在土地壤湿润条件下开穴深施后覆土 ,促使抽薹粗壮,分枝多,早现蕾。催蕾肥:在采收旺期追施第三次速效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公斤,可使黄花菜后期多发花蕾,减少脱落,延长采摘期。

2、合理排灌

【黄花菜种植技术】

春季多雨,应提前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7-8月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间,以提高品质和产量。引水抗旱宜早、晚进行,不能漫灌。

3、适时采收

收获期一般多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收获时间要求在上午6时~12时。花蕾采摘过早,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加工后颜色带黑色,影响干制品的外观及品质。采摘也不可过迟,过迟花瓣开裂,花粉散出,品质变差,失去商品价值。花蕾摘下至加工这段时期,过大的花蕾可能会开放,一般宜在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采摘时,应轻巧细致,带花蒂,不带梗,不损花,不碰伤幼蕾,依次循序采收。

4、冬苗培育

花蕾采收完毕,立即割除枯薹和老叶,行间深翻,并施入腐熟粪肥150~200公斤或猪粪尿350~400公斤。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黄花菜主要病虫有叶斑病、叶枯病、根腐病和锈病等,主要害虫有红蜘蛛和蚜虫。

1、叶斑病和叶枯病

可用0.5%~0.6%倍液、65%或80%可湿性代森锌700~8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根腐病

首先剔除病株,用石灰2.5公斤,碾细拌匀在病株周围的植株基部土面。

3锈病

用石硫合剂防治。

4红蜘蛛、蚜虫

用阿维菌素、啶虫脒等防治,在采花蕾前10天停止用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