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种植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茨菰种植
慈姑种植技术

  5.大田管理

  (1)水层管理以浅水勤灌,严防干旱为主。在高温多雨情况下,适当放水搁田,以防引起徒长。在高温干旱情况下,注意适当深灌凉水,以防引起病衰。植株生育前期保持3~6厘米浅水,梅雨季节,植株易生长过旺,可于7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搁田,以控制地上部生长,使长相转为稳健,提高植株的抗性。搁田程度视苗情决定,如植株叶色嫩绿、叶薄要重搁,反之,则轻。一般搁到田土细裂,然后灌水。以后进入高温季节,水层可适当加深。在7~8月间,气温达35℃以上时,于深夜或清晨引灌凉水,加深水层至12~20厘米,适当深灌和勤换凉水,既可保证慈姑植株旺盛蒸腾和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高温的不良影响,发挥防暑降温作用,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抑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8月中旬以后,气候转凉,宜再恢复浅水,一般以8~10厘米为宜。到9~10月,植株进入大量结球阶段,还要落浅到3~5厘米,最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合理施肥在整个生育期间,肥料的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并且必须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据试验,晚熟栽培慈姑,施磷肥50千克的田块比不施磷肥的田块增产15%,且球茎显著增大。慈姑对钾肥反应良好。施钾肥后不仅产量显著增加,而且质量提高,球茎大,皮青色带紫,无锈斑,无苦味,耐贮藏。在一般肥力土壤中,以每亩地施13千克氯化钾为宜,钾肥要早施,并与氮、磷配合。早水慈姑在定植后10~14天,即成活后开始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每亩施入20%左右的腐熟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碳酸氢铵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均匀施入,施后耘田与土壤均匀混合。到天气转凉,植株抽生匍匐茎时,应追施一次较重的肥料,以促进结球。此时新叶仍在生长,同化作用最强,植株吸肥量大。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粪尿2500千克或尿素30千克,另施草木灰100千克,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晚熟慈姑由于生长期短,通常只进行一次追肥,多在定植后25~30天进行,数量与早熟慈姑的结球肥相似。

  (3)耘田除草和摘除老叶慈姑定植缓苗后,即进行第一次耘田除草工作,在整个茎叶生长期,每隔15~30天耘田一次,直到抽生匍匐茎为止,通常需耘田2~4次。为改善田间光照和通风条件,并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病虫危害,在生产上都实行摘除老叶的措施,称为捺叶,即将植株外圈老叶连同叶柄捺揿,塞入株旁泥中。这样既增加土壤肥力,又利于通风透光,可以防止植株叶片较多时,在高温季节抽生匍匐茎,结出小球茎。一般每株打去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新叶4~5片,每隔15~20天进行1次,共捺叶2~4次,直到天气转凉,气温降到25℃以下时为止。往后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植株养分的积累和抽茎结球,应注意保护叶片和根系,不再耘田和捺叶,以防人畜下田踩坏匍匐茎。

  (五)留种

  慈姑很难采集到种子,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留种。多用田间选株和收后选球茎结合进行。株选是在田间采收前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不开花、匍匐茎短、结球集中、单株球茎在12~13个、符合品种特征的植株作种株单独采收。球茎应选择球茎肥大、顶芽粗短而略弯且有3道环节的作种球用。

  (六)慈姑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防治

  1.慈姑病害

  中国慈姑的主要病害有以下3种,常同时或先后发生。

  (1)黑粉病又名泡泡病、火肿病,是慈姑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能危害球茎,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该病在长江流域6~7月高温多湿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和发展,开始在叶片上出现褪绿的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发展为黄绿色不规则圆形泡状突起,泡状突起部分表面粗糙,内部似海绵状,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后期病斑变灰褐色,表皮枯黄破裂,散出许多黑色小粉粒状物,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团,叶片发黄。叶柄上病斑初为褪绿圆形小点,发展成椭圆形瘤状突起,上面有数条纵沟,后期呈枯黄色,表皮破裂后散出黑粉孢子团,严重时常会折断,花器受害后,子房变成黑褐色。球茎受害,其基部全被黑色厚垣孢子团所取代,球茎变小,不堪食用。

  防治方法:实行合理轮作,已发病的田块,需间隔2年以上才可再种慈姑;选用无病球茎做种;摘除黄叶、病叶、集中烧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使用,防止施氮偏多;及早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25%的多菌灵500倍液,以及硫酸铜∶石灰为1∶1.5加水250倍的波尔多液进行交替喷雾,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天喷雾1次。多雨天气,雨后及时进行补喷,直到天气转凉时为止。

  (2)斑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叶片上的病斑褐灰色,呈圆形、椭圆、多角或不规则形,上稍生呈同圈状灰色霉层,直径1.5~15毫米,周围具明显的黄绿色或深绿色晕带;叶柄上的病斑,呈褐色,短线状。

  防治方法:及早清除田间及四周泽泻科杂草,收集烧毁遗留田间的病残株组织。注意氮、磷、钾肥料的配合施用,防止氮肥偏多。使用硫酸铜∶石灰为1∶1加水200~250倍的波尔多液和50%的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喷用时间与黑粉病相同。

  (3)褐斑病

  又名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上密生细小的深褐色斑点,小斑点上常着生白色小点为病菌的子实体。该病发生比较普遍,但危害比上述2种病害为轻。该病也是由一种真菌,即慈姑柱隔孢菌侵染所引起。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与慈姑斑纹病基本相同,可以统筹兼治。

  2.慈姑虫害

  (1)莲缢管蚜长江流域于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主要为害嫩叶,集中吸食汁液,造成新叶卷缩,植株生长不良。该蚜虫冬季以卵在桃树等核果类果树上越冬,春季孵化繁殖4~5代后即发生有翅蚜迁飞到慈姑、莲藕上危害,在慈姑等水生蔬菜上可繁殖25代左右,10月中旬又开始迁回至越冬寄主核果类果树上,交配产卵。气温在22℃~30℃之间,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最适于该蚜虫的繁殖。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用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2000倍液,或20%的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交替使用,喷雾防治。

  (2)钻心虫又叫慈姑髓虫。长江流域一般在7~9月发生,成虫产卵于叶片或叶柄,孵化幼虫后,即钻入叶柄内蛀食使被害叶折断凋萎。

  防治方法:在种植前清除慈姑残茬,消灭越冬幼虫。在幼虫孵化初期,及时喷80%的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治。如幼虫已钻入叶柄蛀食,造成挂叶现象,要及时将病叶连同叶柄一起捺入泥中沤杀。

上一页  [1] [2] 

篇二 茨菰种植
慈姑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慈姑栽培技术      

  慈姑球茎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做成各式菜肴,是人们喜食的水生蔬菜之一,目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栽培普遍,多用于加工出口。本期节目介绍慈姑的栽培技术。  

  相关知识:    

  慈姑夏秋露地栽培技术 

  1、品种的选择:慈姑露地栽培一般可在7月定植,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迟可以在8月上旬前完成定植。栽培品种可以根据消费和生产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如紫金星、紫园、慈玉、苏州黄等。 

  2、 育苗: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留种用的顶芽用芦席或草包围好,上面覆盖湿草,于燥时洒些温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湿度,经10-15天出芽后,再进行露地育苗。如栽植较晚,气温已达15℃以上时,可不经催芽而直接育苗。清明前、后插秧,以株、行距各8cm为宜。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3节位入土2cm,以利生根,水深保持3cm左右,以利提高土温,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3、定植:慈姑秧苗的定植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在谷雨或立夏定植。与其它作物套种的,多在小满前、后定植,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整地要求松软平坦。定植时拔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16-20cm叶柄,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时将根部插入土中10cm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植株的行距因品种而异,一般生长期长、发棵大的株.行距为40cm见方,亩栽5000-6000株。 

  4、水肥管理:慈姑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层,严防干旱。苗期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栽植后约1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高温期间,夜间可灌水降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可适当排水搁田,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促使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慈姑生长期,需肥量大。为了不断满足慈姑生长发育对肥的要求,可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 

  5、 耘耥除草:慈姑栽植1个月至开始形成球茎止,需经常进行耘耥、除草。后期去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最后1次除草、剥叶时,可结合进行培土,以保护根系和匍匐茎。 

  6、捺叶:在耘田时,结合捺叶,将枯黄的叶脚踩入泥中;同时进行剥叶,在球茎膨大期间,每株仅留7-8片叶,将外叶和老叶剥去,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待新叶抽出2-3片时,还要向根际培土,以利球茎生长。慈姑在生长前期结合耘田除草进行捺叶,即捺除植株外围的黄叶,只留当中绿叶5-8片,慈姑一般从小暑开始捺叶,每隔20天捺叶1次,共捺3-4次,直到白露为止。白露以后,慈姑大量抽生匍匐茎,进入结球阶段,这时应保护绿叶面积和地下根系,以加强养分的制造和吸收。 

  5、采收: 采收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异。山东一带自秋季初霜后(茎叶枯黄时)到第2年球茎发芽前,即11月至翌年3月,可随时采收,在霜降到大雪期间采收较多,在地上部茎叶刚枯黄时采收产量较低,一般延迟采收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刚枯黄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向球茎输送,使球茎继续膨大,从而增加产量。所以,在10月底到11月初排去田水,并割去慈姑叶片,留茬15cm左右。割叶后每隔2m开沟,沟深30cm左右,畦面晒干并整细,套种越冬青菜,既可增加慈姑产量,又可在1-2月蔬菜淡季供应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7、 病虫害防治 

  慈姑的病害主要有慈姑黑粉病、慈姑叶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钻心虫(慈姑髓虫)。收获后彻底清除病虫残体;选用无病虫球茎的顶芽作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和水肥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慈姑黑粉病用25%粉锈宁1 000倍液、25%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交替防治,每隔5~ 7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叶斑病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交替防治;蚜虫和钻心虫可分别用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粉剂2 000~3 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防治。 

   相关资料: 

  紫圆慈姑在南方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征与植物学特性  

  1、 植物学性状  

  紫圆慈姑原产江苏省宝应县,引种到南方地区,由于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植株比较高大,株高常达95厘米左右。叶箭形,色深,叶片长15~20厘米,宽8~15厘米,具长柄,柄长30~50厘米;茎为短缩茎,向下着生须根,向上环生叶柄,短缩茎上各叶腋向地下四周斜下方抽生葡匐枝,枝长约20~40厘米,粗0.8厘米左右;每株有葡匐枝10~12个,每枝先端着生膨大的球茎,卵圆或近球形, 一般高3厘米,横径4厘米,有2~3道环节,皮青紫色,肉白色,单球重40~50克,球茎先端有一顶芽,长2~4厘米,稍弯曲,外有数层芽鞘包被。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圆慈姑在南方地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表现为: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球茎顶芽在15℃以上才能萌发,25℃萌发较快; 叶片生长以25~30℃为最适;抽生葡匐茎和球茎膨大以20~25℃为最适;球茎休眠过冬,以保持7~12℃为宜,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贮藏;紫圆为浅水生植物,萌芽期水位3~5厘米为宜,旺盛生长期水位加深至15~20厘米,最大不宜超过30厘米,结球期回落到10~15厘米为宜,进入休眠越冬期保持田间薄层浅水或湿润即可。  

  3、适应性和抗逆性  

  在华南地区,凡能种沙姑的地方均可种植紫圆慈姑,紫圆适应性广,株高、球大而喜肥,适应于土壤质地软烂、肥沃的田块栽培,以pH值为5.0~7.0,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好;紫圆喜光,不耐遮荫,特别是结球期光照要充足。紫圆对慈姑黑粉病抗性强,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黑粉病危害率仅为0.45%。 

  二、育苗  

  1.1 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水田作紫圆慈姑育苗秧田,育苗田与大田比例为1∶10。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1 500~2 000千克,带水耕耙、田平泥化,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  

  1.2 选择种芽  

  为培育壮苗,必须选用成熟、肥大、端正、无病、无损伤顶芽、具有本品种特性、顶芽粗短而弯曲的球茎作种。其顶芽粗度0.6~l厘米为宜。如种球过大,用种量大,且生长速度快,肉质疏松,不耐贮藏,育苗栽植后,植株茎叶生长易过盛,所结球茎反而偏小。但若种球茎过小,常导致植株生长量不足,产量和品质较差。  

  1.3 插播  

  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将球茎从留种田中挖出,清洗干净,在太阳下晒1~2天,至顶芽尖端略有萎缩,然后装在草包里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可将草包放在水里浸泡一下,以保证每只种茎都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搬动时注意不要将芽碰断。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一般经15天左右,顶芽就会开始萌发,顶芽萌发后,就可以插播到事先平整好的秧田中。生产上常用两段育秧方式来缓解秧田紧张的局面,即先按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将球茎栽于播种田中进行第一阶段育苗,6~7月利用部分春藕田、早稻田作第二段育苗大田,将播种田中的分株苗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移栽于整理好的水田中,进一步扩大繁殖。  

  1.4 秧田管理  

  秧苗萌芽生长期间,保持2~3厘米的浅水,以利提高土温,促进发根。播后7~l0天,开始发根生长,可追施苗肥1次,667平方米施20%的腐熟粪肥1 300千克或尿素25千克,促苗早发。同时应注意除草和防治蚜虫等。此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应逐步加深水层到6~l0厘米,适当增施磷钾肥,既要防止生长过旺,又要防止生长不良。  

  顶芽发芽生根后长成幼苗,在幼苗长出2~3片叶时,适当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或化肥1~2次,促使姑苗生长健壮整齐。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抽出匍匐茎。随着气温升高和幼苗生长的加快,地下匍匐茎顶芽便发育成为许多分株,当分株长出了3~4片叶,苗高26~30厘米时即可移栽到大田。  

  三、大田栽植  

  1、 适时套种  

  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秋藕的结藕肥施后不久,秋藕有10%以上的藕叶枯黄时套种。按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定植,667平方米栽植4 000株左右。栽植时将苗带根掘出,摘去主根及外围叶片,仅留叶柄20厘米左右,每株留3叶1心。用手捏住顶芽基部,将根插入土中10厘米左右,随时回土填平根旁空隙。保持水层2~3厘米。此时,基肥视藕田肥水情况决定是否施用,若高肥力的藕田,可不施底肥,肥力较差的藕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粪肥1 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作基肥。  

  2、 田间管理  

  2.1 剥叶  

  紫圆慈姑生长至7~8片叶时,要进行剥叶,将外围老叶和侧芽去掉埋入土中作肥料,每株慈姑苗留新叶4叶1心,以利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一般剥叶2次。  

  2.2 施肥  

  定植成活后追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千克;第一次剥叶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10千克、钙镁磷肥15~20千克;第二次剥叶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30~35千克。  

  2.3 管水  

  紫圆慈姑从定植长叶、匍匐茎伸长、球茎膨大全过程都要求浅水灌溉。但不同生长阶段又稍有区别,定植时要求浅水灌溉,水层2~3厘米即可;到生长旺盛阶段,水层保持5~10厘米,球茎膨大期,植株需水量减少,水层可以降到2~3厘米,这样白天水温、地温容易增高,夜间水温、地温降低,有利于养分积累和球茎膨大。如球茎在田里越冬,只要保持土壤长期湿润即可。  

  2.4 病虫防治  

  紫圆慈姑病害主要是斑纹病。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叶片上的病斑灰褐色,呈圆形、椭圆、多角或不规则形,上生同心圆状灰色霉层,周围具明显的黄绿色或深绿色晕带。叶柄上的病斑,呈褐色,短线状。该病由真菌即慈姑尾孢菌侵染所引起。主要以菌丝块附着于病部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慈姑及其它泽泻科植物。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轮换使用。每隔7~l0天l次,共喷3~4次进行防治。  

  紫圆慈姑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在植株上集中于嫩叶刺吸汁液,使植株矮缩,生长不良,并可繁殖多代,加重危害,气温22~30℃,相对湿度80%~85%,最适蚜虫繁殖。蚜虫的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喷雾进行防治。  

  四、采收  

  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一般地上茎叶逐步枯黄、球茎充分膨大成熟时即可采收,根据市场行情和需求或单独采收或结合秋藕同时采收上市。 

篇三 茨菰种植
茨菇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四 茨菰种植
冬茨菰高产种植法

重庆维普

篇五 茨菰种植
大棚西瓜—露天茨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露天茨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大棚西瓜—露地茨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模式、品种选择、西瓜栽培技术、茨菇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西瓜;茨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棚

【茨菰种植】

为探索西瓜的栽培技术模式,以实施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契机,联系30个省级示范户、15个部级示范户,根据科技示范户的不同情况,制订分户指导方案,为科技示范户提供生产全程技术指导。同时,为了让示范户做到学有榜样、看有样点,笔者承包土地

8.67 hm2探索大棚西瓜—露天茨菇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大棚西瓜—露天茨菇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通过实行水旱轮作,使西瓜产量提高到52.5 t/hm2,茨菇产量提高到22.5 t/hm2,年种植效益超过15万元/hm2,实现了万斤产量万元产值的“双万”工程。

1 栽培模式

上茬西瓜1月整理大棚苗床,2月上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至7月上旬采收结束。脚瓜及瓜蔓上水后用大拖拉机耙2遍待用。下茬茨菇4月上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11月开始采收。

2 品种选择

西瓜选择市场畅销的优质高产品种8424。茨菇选择高产优良的宝应侉老乌。

3 栽培技术【茨菰种植】

3.1 西瓜栽培技术

3.1.1 精细播种,科学育苗。选好品种后晒种,经种子处理后催芽。当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育苗采用大棚电热线温床进行,苗盘选70孔穴穴盘,每1 hm2大田用150张穴盘,每穴1粒种子,用基质盖籽,覆基质厚度1.0 cm。穴苗盘要及时补水,确保瓜苗不卷叶。定植前5~7 d,开始加大苗床通风量。电热温床停止加温,并逐渐发展到白天小拱棚全部揭开,夜晚再盖上,使瓜苗适应定植环境。为防止西瓜缓苗期感染病害,定植苗必须带药下田,一般在定植前一天,叶面喷施1次70%甲基托布津1 000~2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

3.1.2 大田准备。移栽前30 d左右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饼肥750 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450 kg/hm2,在定植行开沟深施,再用旋耕机旋匀,然后做畦,净畦面宽1.8 m,整平整细畦面,开好内外“三沟”。定植前20 d搭好棚架,扣好棚膜,铺好地膜。

篇六 茨菰种植
光慈姑人工种植技术

光慈姑人工种植技术

慈姑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层,严防干旱。苗期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栽植后约1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高温期间,夜间可灌水降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可适当排水搁田,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促使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慈姑生长期,需肥量大。为了不断满足慈姑生长发育对肥的要求,可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合理的喷施植物电子肥可以超常发挥肥效。

慈姑栽植1个月至开始形成球茎止,需经常进行耘耥、除草。后期去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最后1次除草、剥叶时,可结合进行培土,以保护根系和匍匐茎。

在耘田时,结合捺叶,将枯黄的叶脚踩入泥中;同时进行剥叶,在球茎膨大期间,每株仅留7~8片叶,将外叶和老叶剥去,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喷施植物细胞免疫因子可提升植物抗逆性,可使病毒DNA断裂凋亡。待新叶抽出2~3片时,还要向根际培土,以利球茎生长。慈姑在生长前期结合耘田除草进行捺叶,即捺除植株外围的黄叶,只留当中绿叶5~8片,慈姑一般从小暑开始捺叶,每隔20天捺叶1次,共捺3~4次,直到白露为止。白露以后,慈姑大量抽生匍匐茎,进入结球阶段,这时应保护绿叶面积和地下根系,以加强养分的制造和吸收。

篇七 茨菰种植
慈姑的高产栽培技术

慈姑的高产栽培技术

1、生长特性

慈姑以球茎的顶芽繁殖。球茎高3-5cm,横径3-4cm,球形或卵形,具2-3道环状节,节上着生褐色鳞片叶,先端顶芽呈尖嘴状。春季气温达14℃以上时,球茎顶芽萌发生叶,并自茎的第3节发生须根,萌芽生长,叶片宽大,呈箭头形,叶柄粗,有棱断面,为三角状。植株幼小时,生长缓慢,需肥较少,水位宜浅,保持3cm左右为宜,以利提高土温,促进生长和发根。植株进入生长盛期时,水肥要充足,水位可适当加深,但不宜超过15-20cm。入秋后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日照时数渐短,植株地上部生长转慢,而地下部叶腋间的侧芽抽生匍匐茎,先端膨大,形成球茎。球茎膨大时,适当控制水肥,以防徒长,水深为6-10cm。在发生匍匐茎的同时,部分植株从叶腋抽生花梗,开花结实。

【茨菰种植】

2、品种选择

2.1紫圆姑:产量高,成熟早,各地广泛栽植。生育期为180-190天,植株矮壮,叶柄粗壮,生长整齐。叶片宽,球茎圆形,高4-5cm,单球重20-30g。外皮青紫色,肉白色。顶芽粗壮,多向一边弯曲。为早熟品种,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产1100-1500kg,高产时可达2000kg以上。

2.2白衣姑:晚熟品种。植株高大,株形开展。单株结球11-15个,球茎卵圆形,外皮黄色,肉黄白色,单球平均重30-32g,有3道环纹。顶芽长4-5cm,生育期为190-200天。品质好,肉质细嫩,每1000平方米产量为1100-1500kg。

2.3沈荡姑:中晚熟品种。株高70-80cm,球茎椭圆而略扁,高

5.5cm。顶芽扁而较长,外皮淡黄色,单球重33g。肉质柔软,含淀粉多,品质好,每1000平方米产量1500kg。【茨菰种植】

2.4白肉姑:早熟品种。抗逆性强,生育期为110-120天。株高70-74cm,叶片狭长,叶柄粗大。匍匐茎粗大、白色,球茎卵圆形,外皮和肉均为白色,故有白肉慈姑之称。单球重50g左右。肉质松爽,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运,多供出口。

【茨菰种植】

2.5马蹄姑:栽培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农家品种,山东广为种植。株高75cm,叶片细长,叶色青绿。叶柄粗大,有纵沟,球茎扁圆形,外皮和肉均为白色,生育期120天左右,抗逆性强,为晚熟品种。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以产2200-3000kg。淀粉多,风味好,品质优,耐贮运。

3、栽培技术

3.1育苗: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留种用的顶芽用芦席或草包围好,上面覆盖湿草,于燥时洒些温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湿度,经10-15天出芽后,再进行露地育苗。如栽植较晚,气温已达15℃以上时,可不经催芽而直接育苗。清明前、后插秧,以株、行距各8cm为宜。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3节位入土2cm,以利生根,水深保持3cm左右,以利提高土温,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3.2定植:慈姑秧苗的定植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在谷雨或立夏定植。与其它作物套种的,多在小满前、后定植,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整地要求松软平坦。定植时拔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16-20cm叶柄,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时将根部插入土中10cm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植株的行距因品种而异,一般生长期长、发棵大的株.行距为40cm见方,亩栽5000-6000株。【茨菰种植】

3.3水肥管理:慈姑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层,严防干旱。苗期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栽植后约1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高温期间,夜间可灌水降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可适当排水搁田,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促使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慈姑生长期,需肥量大。为了不断满足慈姑生长发育对肥的要求,可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

3.4耘耥除草:慈姑栽植1个月至开始形成球茎止,需经常进行耘耥、除草。后期去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最后1次除草、剥叶时,可结合进行培土,以保护根系和匍匐茎。

4、捺叶

在耘田时,结合捺叶,将枯黄的叶脚踩入泥中;同时进行剥叶,在球茎膨大期间,每株仅留7-8片叶,将外叶和老叶剥去,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待新叶抽出2-3片时,还要向根际培土,以利球茎生长。慈姑在生长前期结合耘田除草进行捺叶,即捺除植株外围的黄叶,只留当中绿叶5-8片,慈姑一般从小暑开始捺叶,每隔20天捺叶1次,共捺3-4次,直到白露为止。白露以后,慈姑大量抽生匍匐茎,进入结球阶段,这时应保护绿叶面积和地下根系,以加强养分的制造和吸收。

5、采收

采收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异。山东一带自秋季初霜后(茎叶枯黄时)到第2年球茎发芽前,即11月至翌年3月,可随时采收,在霜降到大雪期间采收较多,在地上部茎叶刚枯黄时采收产量较低,一般延迟采收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刚枯黄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

向球茎输送,使球茎继续膨大,从而增加产量。所以,在10月底到11月初排去田水,并割去慈姑叶片,留茬15cm左右。割叶后每隔2m开沟,沟深30cm左右,畦面晒干并整细,套种越冬青菜,既可增加慈姑产量,又可在1-2月蔬菜淡季供应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4743.html

    上一篇:竹椅制作视频

    下一篇:香菇的栽培技术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