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怎样帮助母猪产仔母猪分娩?

  【解说】:原来,饲养员会等母猪生了一半小猪的时候,统一喂奶。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由于每头小猪的大小不一,有强有弱,饲养员要额外照顾弱小的仔猪,给它们吃产乳多的前几对奶头,这在生产上叫固定奶头。

  而当母猪生下五六个猪宝宝的时候,个体间的差异才便于比较,所以通常是当母猪生出五六头小猪时,饲养员才会统一从保温箱中抱出小猪一起吃奶。原本母猪喂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生完五六头小猪之后,母猪都累成这样了,真是难为猪妈妈了。

  母猪一边喂奶,一边还要接着生产,体况弱的母猪这时就会力不从心了,整个产程会进一步拉长。

  【采访】黄国平:长时间生产使母猪大量的消耗,如果在夏天会引起母猪中暑。

  【解说】:长时间的体能消耗还容易让母猪患上产后综合征。

  【采访】黄国平:如产后发热、产后不吃等等症状,这样直接造成了对小猪哺乳的伤害,影响小猪的生长发育。

  【解说】:如果产程过长,母猪的子宫长时间地处于张开的状态,使子宫和产道极容易感染炎症。另外,母猪产程越长,越容易造成难产。

  谭健生以前就遇到过母猪生到五六头时难产的情况,后来出生的小猪由于憋在产道中长时间缺氧,都死掉了。为了保证后面的小猪能够成活。不少养殖户会采用按摩的方法。有用手按的,还有用脚按的。专家并不认可这样的做法。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如果是按摩的部位不恰当,力度不恰当,不仅达不到助产效果,可能还会带来负面的一些危害。

  【解说】:如果按摩力度过大,很可能会伤到仔猪,甚至会伤到母猪的生殖道。

  生产上一些养殖户急于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专家同样不赞同。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因为用力抓出来毕竟不是自然分娩,可能中间会伤及母猪的产道,会引起炎症,甚至很容易引起感染,导致后面的一些疾病,以后繁殖性能的降低。

  【解说】:母猪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郭斌和罗丽华站在一旁干着急。

  【采访】郭斌:当时我就感觉着急,因为后面还有好多小猪七八头还没出来呢,如果这个时间再不出来,有可能后面的小猪难出来了,这都是一条条活活的生命。

  【采访】郭斌:时间由于过长,后面的七八头小猪有可能就会不安全,有可能生下来已是死胎。

  【解说】:母猪体力不支了,饲养员是不是该帮帮忙呢?

  【主持人】:母猪生完五个猪宝宝以后,一声不吭地躺在产床上,肚子里还有大约七头小猪没生出来呢。该怎么帮助它顺利产下所有的猪宝宝呢?

  【解说】:按摩、人工助产(

  【采访】罗丽华:我和小郭商量了一下,要不要给它吃点东西之类的。

  【解说】:可能很多人都和罗丽华有同感,应该给母猪喂些饲料,补充点体力,然而,这个方法在实际上行不通。

  【采访】郭斌:因为那个时候母猪已经疼痛,它没有心情去吃掉料了,就是饲料再好它吃不下去也没用,帮助不了它。

  【解说】:母猪在临产前就不再吃料了,分娩过程当中它也没有食欲,自己不会去吃料,所以让母猪自然采食很难做到,而且这时也不能人为地强制喂食。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你如果人工强制性地去给它补充饲料的话,可能也会带来其它的一些危害。比如说如果饲料太多,引起肠胃肿胀,在分娩的时候反而不利。

  【解说】:按摩、人工助产和喂饲料,这些办法都不好,谭建生又会怎么帮助母猪度过难关呢?

  【采访】谭建生:我们一定要马上给它补充能量。

  【解说】:原来,是用挂吊瓶的方法给母猪补充体能啊。

  【采访】罗丽华:我看到他们拿着吊瓶试管,插在母猪的耳朵上面,应该是给它一些能量。

  【解说】:猪是疲惫不堪了,人可以用输液的方法给母猪补充能量,那为什么要挂三瓶不同的吊针呢?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三个组合它主要针对第一个补充体能,第二个预防感染,第三个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帮助胎衣的排除。

  【解说】:因为母猪的产程很长,要针对产程的特点和身体需求,对症来进行相关的护理。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比如说葡萄糖,葡萄糖就是补充母猪的体能。我们用的阿莫西林,甲硝锉,像这些都有预防感染的功效。

  【解说】:第三瓶是催产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加快胎儿的分娩,缩短整个产程。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通常是在产下第五头猪开始注射,注射时间一个小时左右,那么一个小时通常母猪分娩还没有完全结束。

  【解说】:人工帮助的时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做一些灵活的调整。

  【采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年轻的母猪五头的时候开始补液,如果是老龄的体格差的可能适当提前一些,可能产到第三头或者第四头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它补充体能。

  【解说】:三瓶吊针是针对母猪在分娩过程当中的一些生理需求而添加的。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还有促进子宫收缩,母猪生后面的宝宝就有了充足的保障。 这可是专家们摸索出的新方法。

  【采访】黄国平:原来我们都是对生病的母猪产后对它进行处理,比如母猪生产以后有炎症、不吃料或者是说产后综合征,对母猪会进行治疗。

  【解说】:将产后治疗,改为产中护理,对于母猪顺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这是母猪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采访】黄国平:所以我们就把治疗功效提前到我们生产的时候,对它进行预防保健作用。

  【解说】:补充了能量,母猪体能显然有所恢复,后面的猪宝宝生得顺利多了。现场的气氛也逐渐欢快起来。

  【采访】:

  郭斌:母猪产完十二头小猪之后,我觉得母猪真的挺不容易,辛辛苦苦生下十几头小猪。

  罗丽华:我站在那里看了两个多小时我都看得累了。我觉得它太伟大了,真是劳苦功高。

  【解说】:母猪劳苦功高,生完仔以后,要对猪妈妈进行产后护理。尤其在伙食上要十分仔细。

  【采访】黄国平:母猪产后它的消化吸收都非常差,所以给母猪喂的饲料,产后的第一天应该喂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品,特别是尽量喂那些饲料,不要太干燥,这个时候特别要关注母猪的产道炎症。

  【解说】:母猪产仔大约两个多小时,母猪的生理肌能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过程的确不容易。对养猪场来说,母猪产仔是扩大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母猪产仔猪也是小猪新生命的开始,我们看到万物生灵,各自有各自的生存繁衍方式。猪作为一个物种,它们不仅仅为人类提供食品,它们同样也是我们的伙伴。

  【主持人】:看完整个过程,您知道母猪产仔有多难了吧。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当中一个重要的生产过程,它也是一种胎生动物的生命现象。看了本期视频,您可能会更加关爱母猪和她的猪宝宝了吧。

上一页  [1] [2] 

篇二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夏季产仔母猪常见病防治

    夏季产仔猪常见病防治(2009.7.31)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说起养猪,养殖户都知道,到了夏天,这气温一高,湿度一大,要是饲养管理不好,猪就很容易得病。特别是产仔的母猪,由于产前产后身体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像厌食症、无乳症、乳房炎啊等都是一些常见病,虽然说不是一些致命的大病,可要是得了,也很让人头痛。

  山东省诸城市东河沿村老彭家养的这头母猪,眼看就要产小猪了,前些日子一直还吃得挺欢实,可就在临产前却不怎么吃东西了,按说这个时候正是母猪应该吃好喝好的时候,怎么会突然不爱吃了呢?夫妻俩一时找不到原因就决定找个明白人来看看。

  看看吃的饲料,没有问题,量量体温,发现不太正常。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你来看一下,你看,这个温度表已经是稍微温度高一些,39.5℃、39.8℃左右,你看,这个猪夏天不爱吃食,高温高烧,高温高热引起的不太爱吃食。

  成年猪的正常体温在38℃~39.5℃之间,39.8℃稍微有点偏高,技术人员说这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高湿引起的,高温高湿导致猪的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发生紊乱,从而出现厌食症。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夏季的时候,高温情况下这个猪如果是环境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它是采食量比较正常,那么是一旦高热的话,因为这猪它不耐高热,一旦高温情况就好象咱们人一到夏天不大爱吃饭似的,苦夏,那个猪呢也有苦夏那个说法。在夏季高温下,它也是苦夏的一个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产前不食。

  苦夏的表现就仿佛人中了暑一样,浑身难受,还不愿意吃东西,对即将产猪小猪的母猪来说,要不及时治疗,危害不小。母猪产前采食量下降,直接导致营养不良,体况下降,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往轻里说,产下的小猪体重和个头会大小不一,长势不均匀,往重里说,会直接导致胎儿流产。

  看来啊,这厌食症还真忽视不得。

  (采访)

  养殖户:怎么调治?

  尚来助:你说怎么调治这一块怎么说,就是一个是把这个饲料的这一块,少喂勤添,多喂它几顿,一天喂两顿,改成喂三顿四顿,少喂勤添。还有一个什么?再一个在水中给加点电解多维缓解缓解它的肠道,稍微再加点那个药物。再就是关键关键就是把这个棚别叫太阳直射。

  像老彭这样的散养户,猪舍都是开放式的,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猪舍,所以一旦发现母猪厌食了,很可能就是舍内温度高了,这时候呢,除了增加每天饲喂的次数,在饲料里添加一些缓解肠道的药物,还有,就是要防暑降温,给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比如说我们在开放式前面挡上遮阳网,一层不够我们可以搭两层。第二个呢就是说给这个母猪,中午的时候,在12点至2点气温高的时候,我们给它圈里泼水。

  在圈舍的地面上泼泼水,同样能起到降温的作用。通过这些饲喂和降温措施,一般三四天的时间,厌食的母猪就能恢复正常了。

  (主持人)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老彭把母猪厌食症的问题算是弄明白了,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厌食症发病原因简单,治疗起来也就容易些,可还有一种母猪夏季常见病,就多少有点复杂了。

  这是在诸城的另外一家养猪场,产房里住着许多刚产仔的母猪和它们的小猪。大多数刚出生的小猪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可是这一群小猪却总是吱吱地乱叫,身体看上去也明显比其它母猪生的小猪瘦弱。

  (采访)

  饲养员:刚才那个小猪,它看着挺瘦的吧,这有可能是母猪产奶,它产奶少,产奶少小猪吃不上奶。

  经过一检查,果然奶水很少,这就是夏天产仔母猪的第二种常见病——无乳或者少乳的表现。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你像最简单的一个判断产后无乳一个办法就是看小猪,看小猪的胖瘦程度,精神状态,还有个什么比如小猪一般吃饱了就睡,整天就是围着老母猪吱吱地叫,那肯定就是说这个小猪,如果是整群小猪都在叫的话,那就可以初步判断就是老母猪肯定奶水是无乳或者是奶水很少。

  引起母猪无乳或者少乳,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营养不良,母猪不能分泌乳汁,或者乳汁的分泌量很少。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母猪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体况过于肥胖。

  营养不良、乳汁分泌不足,这一点好理解。刚才说了,夏季高温高湿,待产母猪会得厌食症,其实产后母猪也会得。产后母猪厌食,营养跟不上,奶水就会分泌的少。

  那为什么产前吃得太好,产后也会少乳呢?

  母猪的怀孕期是114天,等到了80天,胎儿开始发育的时候,为了保证母猪和胎儿的营养需要,这时候养殖户就会给母猪增加饲喂量,让它多吃是必要的,但是加料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要是吃多了,把母猪催肥了,也是个麻烦【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因为你在妊娠阶段,就怀孕阶段养得过肥了,它脂肪沉淀过大了,那么它的乳汁不通了,也有可能出现这种产后无乳。

  身体过瘦,营养不良可能造成产后无乳或少乳,而营养过剩,吃得太胖,也会无乳或少乳。母猪无乳或者少乳,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现以后首先要安排好小猪的生活,保证让小猪吃饱奶水。如果小猪缺了奶就影响发育了。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找个奶水好的母猪,产的少的母猪,然后抓紧时间寄养,让小猪尽快恢复体力。

  寄养时也不是随便找窝猪放进去就行了,寄养的母猪除了要奶水好,自己产的小猪也不能太多,标准就是小猪的总数不能超出母猪乳头的数量。而且被寄养过来的小猪和它自己的小猪,从个头到体重都要相似,属于同一品种,这样才能减少小猪之间争抢打架,才能保证整窝猪长势均匀。

  安排好了小猪的生活,然后再给无乳的母猪进行治疗。

  要判断到底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引起的缺乳或者少乳,要从观察母猪的体况入手,特别要看它们的背膘。从怀孕后期到产仔前期,母猪比较标准的身材的是8成膘,也就是中等身材吧。刚才那头少乳的母猪,体况偏胖,那么少乳的原因可能就是营养过剩造成的。

  在治疗时,对于营养过剩的母猪,需要及时地给它们减肥,平时饲喂的时候适当减减料。

  对营养不良的母猪,适当添添料,并且添加一些含蛋白质高的饲料。

  再就是每天傍晚凉爽的时候,吧母猪赶到外边运动运动,促进乳腺畅通。

  除了厌食症、无乳或少乳症,夏天产仔的母猪还有一个常见病值得注意,就是乳房炎。

  这几头出生没几天的小猪正在吃奶,可是老母猪似乎不太情愿,一直在躲避着,拒绝哺乳,这是怎么回事呢?工作人员过去一检查,发现乳房有点问题。

  (采访)山东省诸城市某畜牧科技公司技术员尚来助:你像这头母猪,刚才咱看到了,这个刚才这个乳房,第一个是,你看稍微肿,第二个发红,还有什么?按上去以后摸摸,猪有舒服的感觉,因为它有点痛,还有一个什么?用手这样初步探查一下以后,你看,放上去以后烫手,这么初步就可以判断说,这个猪有可能这个乳房发生炎症了,也就是一个乳房炎了,

  怪不得母猪不给小猪喂奶,是因为乳房发炎了,疼得难受!乳房炎如果比较严重,母猪还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引起乳房炎的原因有好几个,一是母猪奶水过多。

  

[1] [2] 下一页

篇三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母猪分娩前管理

母猪分娩前管理

时间:2014-09-25 10:2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分享到:

0 160次

摘要:母猪分娩前管理.

驱除寄生虫。如果母猪有症状表现出感染蠕虫,应在转移至产房的前两周进行驱虫。驱除体外寄生虫应至少治疗2次(在所用药品允许多次使用情况下),并且要在母猪转移至产房的前几天内完成。

产床的准备。在可能的情况下,所有的产床应彻底清洗干净和消毒,并在母猪入住前闲置5-7天。如果无法实现,至少应保证有产床在一头母猪入住之前是已经清洗干净并完成消毒。消毒剂是无效的,除非已经完成了整个清洗工作。市面上有许多很好的消毒剂可以使用,包括季铵类化合物、碘制剂和其他一些如碱类的消毒剂,可在清洗工作完成后使用。一些含有煤焦油或是碱类的消毒剂使用时应彻底冲洗几个小时,特别是母猪皮肤可接触到的设备表面。

清洗母猪。母猪进入产房前,应用温和型肥皂液和温水清洗乳头和腹部。这样可以清除母猪身上可能带有大量细菌的土壤和粪便,消除可能造成哺乳仔猪腹泻的隐患。这也可以消除可能感染哺乳仔猪的蛔虫卵。

母猪饲养。母猪在产床上待产期间,可以像在妊娠期间一样饲喂,可根据天气和猪舍环境条件限制每天饲喂量在4-6磅(1.8-2.7千克)。虽然生产者往往上报不错的成果,但是还是要添加适量的泻药防止母猪便秘。防止便秘可通过调整母猪日粮,在每吨日粮中添加20磅(9千克)泻盐或15磅(6.8千克)氯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有亚麻籽粉的蛋白质饲料中,或是使用其他泻药。燕麦和麦麸可以按日粮的25%添加;在一些地区,如苜蓿粉和甜菜粕等纤维饲料也是日粮添加的首选。在母猪分娩后应尽快将这些添加的饲料成分去除掉。另外,水应无限制提供,但是要避免水添加过多而溢出,弄湿猪舍。

篇四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母猪产前、中、后疾病

篇五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分娩母猪管理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篇六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母猪分娩应该注意啥

母猪分娩应该注意啥?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益求精的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等工作,避免滥用缩宫素,并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

1仔细观察母猪分娩征兆

1.1乳房的变化【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乳堤隆起,乳房肿胀,由后向前逐渐下垂,临产期前3天,中心膨胀发亮,腹底两侧象带着两条黄瓜一样,乳房呈“八”字型分开并挺立,皮肤紧张,初产母猪的乳头还发红发亮。

1.2乳汁的变化

当母猪前部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汁时,约4~6小时产仔。

1.3母猪的表现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临产前母猪阴户肿大,充血,颜色由红变紫。母猪出现筑巢行为(叼草絮窝)。当表现突然停食,呼吸加快,烦躁不安,时起时卧,频频排粪排尿,拉小而软的屎,每次排尿量小,但次数频繁等情况,说明当天即将产仔。

【母猪临产前的症状】

在生产实践中,常以叼草絮窝(距产仔8~16小时),呼吸次数每分钟大约由25次增加到80次(距产仔4小时左右),尾巴摆动,躺下,四肢伸直(1.5小时以内产仔),用力努责,阴户流出沾有血液的羊水(20分钟以内产仔),所有的乳头能挤出浓稠乳汁,挤时乳汁如水枪似射出,同时阵缩间隔时间渐短等,作为母猪即将产仔的主要症状,一旦有分娩征兆,则应做到人不离猪。

2详细记录分娩持续时间和出生间隔

一天中要对母猪进行多次检查。母猪分娩持续时间平均为2.5小时(40分钟~5小时),超过8小时可能是难产。两仔猪分娩间隔平均为16分钟(5~30分钟),如果母猪安静,仔猪相隔几分钟出生,说明产仔正常。相反母猪十分烦躁不安,极度紧张,不断努责,显得十分吃力,并且产仔间隔在45分钟以上,可能是难产,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产仔间隔越长仔猪就越不健康,早期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为此,要准确记录两头相邻仔猪出生间隔的时间。

3注意做好人工助产

母猪分娩时一般不需要帮助,分娩过程中决定是否需要助产至关重要,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方面,不需急于助产,因为助产会增加产道感染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又没有及时进行助产,不仅会增加死胎,降低仔猪生活力,而且还会造成母猪死亡。

3.1怎样确定母猪是否难产

首先看它是否烦躁、极度紧张、剧烈努责和出生间隔时间大于45分钟。还要看它的腹

部饱满程度(是否还有仔猪)和它所产仔的数量来确定母猪分娩是否结束。如果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迹象可表明为难产。

(1)已经顺利出生一头或几头仔猪,但母猪不再用力的时间已超过45分钟。

(2)母猪羊水已经流出并不断努责,但是已超过至少45分钟还没有仔猪产出。

(3)所有出生仔猪的粘液都已经干了,但饲养员仍能确定母猪体内有仔猪。

3.2怎样正确助产

当确定需要助产时:

(1)助产者应用温水和消毒剂或肥皂洗母猪的阴户及周围的部分,去掉有机物和污物。

(2)手和胳膊要戴新的经过消毒的长臂手套并涂上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将手卷成锥形,当母猪不努责和产道扩张时胳膊才能进入。如果母猪右侧卧,就用右手,反之用左手。

(3)将手用力压,慢慢穿过阴道,进入子宫颈,子宫在骨盆边缘的正下方。

(4)手一进入子宫常可摸到仔猪的头或后腿,要根据胎位抓住仔猪的后腿或头或下牙巴慢慢的把仔猪拉出。注意,不要将胎盘和仔猪一起拉出。

(5)如果两只仔猪在交叉点堵住,先将一只推回,抓住另一只拖出。注意,不可将阴门、子宫颈和子宫碰伤。

(6)如果胎儿头部过大,骨盆相对狭窄,用手不易拉出,可用打结的绳子伸进仔猪口中套住下巴帮助拉出。

(7)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产道内无仔猪,可能是子宫阵缩无力,胎儿仍在子宫角未下来,这时可用催产素,促使子宫肌肉收缩,帮助胎儿尽快出生。要准确掌握剂量,一般注射剂量为30~50单位,笔者试用阴唇内侧注射20单位,效果很好,不仅发挥作用快,而且还能节省用量。如果30分钟仍未见效,可第二次注射催产素。如果仍然没有仔猪出生,则应驱赶母猪在分娩舍附近活动,可使产道复位以消除分娩障碍,使分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8)助产后必须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防止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无乳或少乳。 4避免滥用催产素

通常,当母猪分娩过程较慢时,有的饲养员或初学兽医人员,为求快速分娩,喜欢用“催产素”(缩宫素)来催产。值得注意的是催产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适应症的,不能滥用,更不能超剂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催产不成,反而会造成胎儿窒息而死,母猪子宫破裂而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仔猪出生慢的原因很多:

(1)产道里有一头大的仔猪,而骨盆腔又相对狭窄。(尤其是初产母猪或过于肥胖的或双肌臀品种猪)

(2)同时有两头仔猪出生,堵在交叉部。

(3)胎位不正。

(4)已分娩很长时间,母猪虚弱,子宫阵缩无力。

(5)产房中温度过高或冬季生煤炉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高,舍内氨气过量等。 如果出现分娩较慢的问题,不去认真分析和检查产道,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注射催产素,弊多利少。轻者,造成胎儿与胎盘过早分离,或在分娩前脐带断裂,使仔猪失去氧气供应,胎儿窒息死亡;重者,如果骨盆狭窄,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横位),母猪会造成子宫破裂。

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催产素呢?

(1)在仔猪出生1~2头后,估计母猪骨盆大小正常,胎儿大小适度,胎位正常,从产道娩出是没问题的,但子宫收缩无力,母猪长时间有努责而不能产出仔猪时(间隔时间超过45分钟以上)可考虑使用催产素,使子宫增强收缩力促使胎儿娩出。

(2)在人工助产的情况下,进入产道的仔猪已被掏出,估计还有仔猪在子宫角未下来时可使用。

(3)胎衣不下。产仔1~3小时即可排出胎衣,若3小时以后,仍没有排出则称为胎衣不下,可注射催产素,2小时后可重复注射一次。

5认真做好分娩护理

5.1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体表,尤其是乳房、外阴及臀部,检查乳头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之。同时将所有乳头头几滴奶挤掉。

5.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当仔猪裹在胎衣里,先出一个大水泡时,就要尽快撕破胎衣,把仔猪从胎衣中取出来;当胎膜盖住鼻子和嘴时,要及时把胎膜从仔猪鼻子和嘴上扳开,并用抹布将猪体身上的羊水擦干。

5.3搞好“假死”胎儿救助。“假死”,是指心脏仍有跳动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产程过长,羊水呛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无法正常喘气。为此,首先要用毛巾将口鼻部粘液擦干净,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几种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猪后腿,右手有节奏轻轻拍打其胸部,使粘液从肺中排出。二是让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出现叫声和呼吸为止(屈伸动作应与猪的呼吸频率相近,每分钟约50~60次)。

6先捋脐带血后断脐

先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其方法是:一手紧捏脐带末端,另一手自脐带末端向仔猪体内捋动,每秒一次,不要间断,等脐动脉停止跳动时,距仔猪腹部4指处,用拇指甲钝性掐断脐带,并在断端处涂上5%碘酊(不要涂2%的人用碘酊)。注意,如无脐带出血,不要结扎,因结扎脐带后,断端渗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脐带干燥,反而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另外,要及时断脐,否则脐带拖之地面,很容易被蹄踏踩而诱发“脐疝”。 7吃好初乳

众所周知,人类胎儿是通过母体胎盘获得免疫球蛋白(一种抗病蛋白)。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抗体能自由穿过胎膜进入胎儿体内,由母体的抗病能力和类型来保护出生的胎儿。而猪的胎盘(6层)是上皮绒毛膜型的,这种胎盘阻止母猪抗体通过胎盘直接传递给胎儿,新生仔猪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猪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后从母猪初乳那里获得的,被称为被动免疫。仔猪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含抗体丰富的初乳,尤其是头6小时内更重要,这是因为此时初乳中不仅抗体水平高(免疫球蛋白多,在4~6小时后很快下降),而且此时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经过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仔猪出生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仅可持续12-18小时,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必须分解后才能吸收进血液,所以要尽快吃初乳。饲喂初乳6次可使仔猪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8收集好初乳

在分娩时和分娩后1小时内,初乳很容易排出。为了保护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应在分娩过程中用人用的“吸奶器”立即收集母猪的初乳(每个乳头收集的奶不应超过5毫升),每头母猪可收集到60毫升,足够供3~4头仔猪使用(每公斤体重15毫升)。人用吸奶器的使用方法是:

(1)使用前要取下吸球(吸球不可煮),将吸奶罩清洗干净,并放入水中煮沸消毒1~2分钟,晾干备用。

(2)用干净纱布及温开水擦试乳头,看有无“乳塞”堵住乳头并清除之。

(3)将吸球压瘪,罩口对准乳房按紧,吸奶罩突出部分朝下,慢慢放松手指,即可吸出乳汁,可反复进行。吸出的乳汁可用注射器吸入其他容器内保存备用,使用时应避免将乳汁吸进吸球。

(4)用一手挤压乳房,另一手操作吸奶器,可提高吸出效率。初乳可冷冻保存,当初生仔猪需要初乳时,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在37℃温水(不要热水)中解冻。收集初乳的工作目前仍被很多猪场所忽视,不吃初乳的仔猪仅靠吃牛奶是养不活的,尤其是患由2型圆环病毒引起的“抖抖病”仔猪,因颤抖、嘴唇含不住奶头无法吃奶常被饿死。只要能进食40~60毫升初乳(每小时灌一次,每次灌10-20毫升,连灌3~4次),将能提供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有条件连灌5~6次更好)。再灌牛奶等替代物,连喂5~6天,患病仔猪将慢慢自行吃奶而康复。

9防压、防寒、防饥饿、搞好寄养、注射铁制剂

初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生后的头2~3天,多数被冻死、饿死或压死,约有60%~80%的断奶前死亡发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在生后前几个小时加强对仔猪进行护理,就能救活许多后来可能会死亡的仔猪,尤其是弱仔。关键是防压,防寒冷,防饥饿,有的小猪被挤压而造成肝破裂,肋骨骨折,穿透肺脏。有的弱仔因吃不到奶而患低血糖被饿死。为此要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因这些特殊原因而导致的死亡。如将仔猪放在有红外线加热灯的保温箱内,帮助弱仔尽快吃上初乳,应将他们放在单独的乳头下面,以利于吃奶,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遇到寒冷的天气,仔猪将在三天内死亡。还要为无乳或少乳母猪所产仔猪尽早找“奶妈”寄养。寄养必须确保吃足初乳,寄强不寄弱,且应在生后24~48小时内寄养,并用2%来苏儿喷洒寄养母猪及被寄养仔猪,或在仔猪身上涂抹代养母猪的尿液。为防止缺铁性贫血。 10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

应牢固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克服和纠正PPDS发生的各种致病因素。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缴,要保证充足饮水,防止便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