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茭白、泥鳅和猪立体养殖技术 [科技苑视频]


[科技苑]茭白、泥鳅和猪的黄金组合(20110705)本视频由CCTV7科技苑官网提供

  安徽省岳西县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茭白生产基地,虽然茭白销量不错,不过大量的茭白秸秆却不好处理,焚烧会污染环境。怎么才能把茭白秸秆利用起来呢?当地想了一个办法,办一个大型猪场,把秸秆变成猪饲料利用起来。没想到,这一个举措不仅让茭白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猪粪变成沼肥之后还田,让茭白质量提高的同时,还给茭白找了个新搭档泥鳅。本期节目将向您介绍这一生态循环模式。

  安徽省岳西县的主簿镇,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茭白生产基地,那里的农民家家户户都种茭白。不久前,主簿镇的茭白田里发生了一些改变,让茭白的每亩收益从3000元增长到了4200元,涨幅达到40%。其中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在茭白田里养泥鳅。

   泥鳅一斤卖价十几元,每亩增收大概600元钱左右,在茭白田里养泥鳅,不光白赚了养泥鳅的钱,而且泥鳅还为茭白帮了大忙,茭白也增产了,两下一合计,每亩茭白田能增收1000多元。

    茭白和泥鳅,听上去好像不怎么沾边,可把它俩撮合到一块儿,还真是天造地设的好搭档。首先它们都喜欢水,而且都喜欢的是肥水。茭白个头高、长得快,没有肥水养着就长不出白嫩身材和肌肤,而泥鳅爱吃的是微生物,只有肥水才能养出丰富的微生物,才能给泥鳅提供更多的美食。也就是说,虽然泥鳅和茭白都需要肥水,但不会争肥,它俩住一块田里,各取所需,既肥了茭白,又肥了泥鳅,两全齐美!

  在水的问题上,茭白和泥鳅连水的深浅要求都十分相近。茭白要的水位不高,泥鳅要的水位也不深,10厘米左右足够。另外,这一对好搭档还都怕热。就茭白来说可不是一般的怕热,热到一定程度,连孕茭这么重要的事儿也不干了。     所谓孕茭,就是长茭白的过程。人们平时吃到的茭白,并不是茭白苗结的果实,而是根茎膨大后产生的肉质茎。孕茭的位置也很特别,在茭白苗的根部上方30厘米处。这个部分在孕茭的时候需要浸泡在冷凉的水中,如果温度超过25度,茭白孕茭的部位就不会膨大,也就长不出茭白来。

  主簿这块地儿还真是茭白的风水宝地,因为茭白需要水,而且特别喜欢冰凉的山泉水。冷浸田是指长期浸泡在冷水里的田。在主簿镇,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由于水是流动的,田里的水温也超不过16度。主簿镇的水之所以会这么冷,是因为这里地处大别山区,平均海拔750米,属于比较典型的高寒山区。而这种水温条件,恰恰适合茭白怕热的习性。所以,茭白在这儿长得特别好,产量也高,上市的时候还能打价格时间差。

  主簿镇比起大山外的地方,差着节气,炎热的夏天茭白也能孕茭,因此,外面没有茭白卖的时候,主簿这边的茭白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上市。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自然能卖个好价钱。     泥鳅本是一种温水性动物,水温高于30度时就不生长了。所以,主簿的冷浸田,不但茭白喜欢,泥鳅也喜欢。两者性情脾气都相投,还真是好搭档。

篇二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科技苑]周文宗的福寿螺、泥鳅立体养殖技术

[科技苑]养泥鳅的额外效益   

郑州黎华廷,是一个养泥鳅的养殖专业户,但开始的时候总是不成功,于是他养了福寿螺来帮忙。福寿螺繁殖很快,孵出来的小螺蛳是泥鳅最好的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

福寿螺有一个习性,它正好非常耐污染。比泥鳅还耐污染,它生命力也非常强,耐污染,耐低氧,福寿螺是杂食性的,它可不挑食,泥鳅吃不完的饲料,排泄物,它们统统可以把它消灭掉。而且,它的食量惊人。耐污染,还能清除水体里的有机物,满足了这两点,福寿螺就被作为清洁工正式进驻泥鳅池了。

只要搭配好养殖品种,用立体混养的水产养殖模式,既可以解决养殖难题,还实现了养殖上的节能和低排放。

即使死去的泥鳅,周文宗也要利用上,用来养黑鱼,死泥鳅是黑鱼最好的盘中餐,凭借泥鳅池正常死亡的泥鳅,周文宗每年可以收100、200斤的黑鱼。

这样,立体养殖和循环养殖相结合,让泥鳅养殖户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其实现在很多的综合立体的养殖模式已经被应用到水产养殖中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既节能又减排,带来了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农村致富经网//

(主持人)在河南郑州有一个养泥鳅的,叫黎华廷,采用静水养殖泥鳅法,可是最初养泥鳅老是不成功,为了养好他的泥鳅,一年前他请来了一个帮手,这个帮手是谁呢?它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软体动物,叫福寿螺,福寿螺又能帮泥鳅做些什么呢?

1只福寿螺一年就能产下32万个后代。这32万个后代要是进了水稻田,很快就会啃噬掉大量的秧苗。可是,当这些福寿螺放进了黎华廷的泥鳅池里,却被他当成宝贝一样的看待。

(采访)养殖户黎华廷:这个福寿螺可能在别人眼里是个害虫,可能是有害的物种,但是,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宝贝。

可成了宝贝的福寿螺到底能给黎华廷的泥鳅带来点啥呢?

(采访)周文宗:它就会繁殖很快,这个卵,孵出来小螺蛳就会往下掉,成熟就可以掉下去,这个螺蛳是可以吃的,是泥鳅是可以吃的,起到了饲料的作用。

福寿螺有一个习性,在繁殖的时候,会把卵产到比较干燥的地方,在泥鳅池的池壁上、水草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卵块。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风蚀,红色的卵就会逐渐变成白色,然后脱落到水中。刚落进水中的小螺蛳马上就成了泥鳅的美食。

(采访)

黎华廷:而且它的营养一样标准的,比那个饲料应该是更高。

记者:蛋白质含量高一点?

黎华廷:对对。

别说自从在泥鳅池里放上了福寿螺,还真给黎华廷省下来不少的饲料钱,可不是得拿他当宝贝。不过要说福寿螺在给黎华廷当帮手好像就不那么恰当了,是帮手总得帮上点忙吧,可这福寿螺能帮着干什么活呢?

要说最初福寿螺能来到泥鳅池,还真不是要喂给泥鳅来吃的,而是因为黎华廷老是养不好它的泥鳅。

(采访)黎华廷:就是我刚养泥鳅的时候,不到一个月,完了里面的水变浑,还发臭,不到一个月就发臭,泥鳅它还死。

黎华廷采用的是无土养泥鳅的方法,就是池塘里面没有泥土,用静水养殖的方法,想着用这样的方法能减少泥鳅的病害,可明明下了不少的种,到收上来的时候,却没多少产量。

(采访)周文宗:老百姓,养鳝鱼养泥鳅,养的时候都很高兴,觉得今年应该赚钱了,但是到年底卖泥鳅的时候,就拉不上来泥鳅,目前国内泥鳅很难生长到三百斤以上

问题来了,找专家呗,专家这一看,没别的,就是水产养殖的常见问题,水质没有管理好。

(采访)因为你这个水质不好,特别是到中后期,这个泥鳅肠炎,带来很多出血都是由于水质不好引起,

要说这泥鳅还算是水产养殖中比较皮实的养殖动物,一般池塘里的水肥一点,里面的溶氧低一点,它都能受得了,也能活得下来。

(采访)泥鳅是用肠呼吸的,它的鳃、肛门、皮肤只是个辅助,水过肥的话,它可以跳出水面呼吸。

泥鳅能用肠呼吸,也能用腮和皮肤呼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殊功能,一般来说,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非常强。

(采访)一般的鱼氨氮超过1.0毫克每升,1.0基本上就很难生存,泥鳅可以达到2.0以上,3.0都死不了,但是生长速度肯定是有点影响。再就是COD,就是我们说的水的浓度,COD泥鳅可以耐1000以上,这个我们做实验了,1000毫克每升,这个是非常惊奇的,一般的鱼类超过100就比较难生存了。

照说这么耐活的鱼,害怕得了啥样的水质,怎么还能给养不好,甚至养死呢?

(采访)过肥的话本身里面污染物腐败物也特别多,能分解很多有害气体,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包括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本身对鱼就是有害作用,量超过一定程度以后,当然会影响它的生长,会引起血液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篇三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科技苑 给鹌鹑一个舒适的家

科技苑 给鹌鹑一个舒适的家

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太冷了不行,太热了不行,太干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不通风不行,风太大还是不行,如果突然来个晴天霹雳,很可能被吓死。什么东西这么娇气呀?说起来您不陌生,就是鹌鹑。刚才说了那么多的“不行”,说得其实是它的应激反应。您要是想养好鹌鹑,就得千方百计克服它的应激反应。

要说起鹌鹑这种敏感和神经质的特性,很早就被古人发现了,而且还发展出了一个娱乐项目——斗鹌鹑。

但是,现在大多数鹌鹑的养殖户,可不是为了看它们打斗,而是要让它们多产蛋,在这一点上,鹌鹑强烈的应激性,可就给养鹌鹑的人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李朝国:它就是应激啊,有这样的情况一发生啊,就容易造成产蛋量下降

要说起鹌鹑的产蛋量,那可比专业的蛋鸡还要多,一只专业蛋鸡的产蛋量一般在每年300枚左右,而一只蛋鹌鹑的年产蛋量能达到350枚,够多吧。可是据有关专家统计,如果解决不好鹌鹑的应激性,让它们长期受到环境的干扰,可以导致它的年产蛋量下降20%左右,这对养殖户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因此,如何解决好鹌鹑的应激反应,对养殖户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首要的问题,我们得弄明白,鹌鹑的应激反应为什么会这么强呢?

李朝国:就是说鹌鹑这个驯化实际上它比家禽比其他的要晚得多得多,真正人工饲养,也就是七八十年的历史, 驯化时间比较短,应激性就会强吗?

李朝国:这个过程当中,包括鹌鹑现在还保留一定的野性,你就是圈在笼子里养这个鹌鹑,你把它放出去它还可以飞,这些鸡鸭呀都不存在这个问题

记者:鸡驯化多久?

李朝国:鸡这个一般是三四千年这个样子,另外它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这个禽类还有一个特点,个体越小,它越容易引起这个应激反应,它就是说神经比较敏感,

从专家的话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鹌鹑应激性大的原因,第一是驯化比较晚,残留的野比较太多,二是个体太小,神经比较脆弱,对很多东西都很敏感。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会造成鹌鹑的应激反应呢?综合起来说,就是声音、光效、温度、密度和通风这几大方面。 首先来说声音,鹌鹑对声音的敏感度非常强,尤其是忽然听到鞭炮声或者喇叭声这样激烈的声音。

李朝国:就是打比方你放个鞭炮,它突然在笼子里到处碰飞啊,不舒服,它搞不清你怎么回事,这个晚上打个比方这个地方一栋鹌鹑舍,这个窗子下面是公路,晚上你骑个摩托车,汽车开过去。

您看,要是没在笼子里,鹌鹑听到这些激烈的声音,就会飞起来;要是在笼子里,就不顾一切地冲撞笼子,想逃离这种声音的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它们对声音的应激实在很大。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养鹌鹑的场所尽量要选在远离街道和闹市的地方,避免汽车的轰鸣声和其它声响对鹌鹑的刺激。

但是,如果无法避免街道或者闹市区的声音干扰,是不是就不能养鹌鹑了呢?

不用担心,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我们也有招数应对,就是在鹌鹑小的时候加以声音训练,让它逐渐适应这些声音。 这些是刚刚孵出来小鹌鹑,我们用不同的音乐,来看看它对声音的反应如何。

先用一首比较舒缓的歌——小鹌鹑好像有点兴奋。

再用一首比较激烈的歌。——看着跟刚才没什么变化

最后直接它们放鞭炮看看。——好像还是没什么变化。

您看看,不管是轻音乐,还是摇滚,乃至鞭炮声,小鹌鹑的反应好像都差不多,看来它们对声音的敏感度,要远远低于那些成年的大鹌鹑,而且有很强的适应性。

文金明:小鹌鹑象一张白纸,你给它什么样的声音,它感觉都是一样的。

如此看来,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鹌鹑养殖场无法避开街道或者闹市区,无法避免各种声音的干扰,我们就可以在鹌鹑小的时候加以训练。训练的方法就是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用音乐刺激。

比如我们可以分阶段的训练,从刚孵化出来的小鹌鹑,我们可以给它们多听听喇叭声和鞭炮声,因为这个时候它们对声音的敏感度最低。到6天大的时候,它的听觉越来越灵敏,要相对减少激烈的鞭炮声的刺激,多听听车辆的喇叭声,让它们熟悉街道的喧闹声。一直到20天大的时候,我们就保持喇叭声的刺激次数,间隙性地给予鞭炮声。

这样等到40天的时候,它们到了产蛋期,已经适应了街道的喧闹声和偶尔的鞭炮声,就表明我们的训练已经成功,不用担心它们受到声音惊吓而影响产蛋量了。

胆子得从小练,这话用在小鹌鹑的训练上,也是挺合适的。可是鹌鹑对光线的应激反应,却没法通过训练来解决,得另想办法,什么呢?四个字:顺其自然,也就是根据鹌鹑对光线的要求来布置环境,帮助它们减少应激性、提高产蛋量。

说起光线对鹌鹑的影响,咱们先得了解一下,鹌鹑喜欢什么样的光线,讨厌什么样的光线。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鹌鹑特别害怕波长比较短的绿光和蓝光,这样的光会让它们内心紧张,惊恐不安,尤其会影响蛋鹌鹑的产蛋量。而波长比较长的白光和红光,则是鹌鹑比较喜欢的光效。

根据它们的偏好,在鹌鹑养殖舍里,光效主要是以白光和红光为主,但这样的光效该如何使用呢?

一般来说,从凌晨4点钟开始,开起白灯,一直到上午9点钟的时候,太阳完全出来了,就关掉白灯。通过一天的太阳光照,到傍晚6点钟太阳落山了,再开起白灯,补偿阳光,一直照到晚上9点。9点之后,把白灯换成红灯,一直到凌晨4点,再换成白灯。这就是一天的光照安排。

您看这白灯和红灯用的使用时间还挺复杂,为什么这样使用呢?它们各自发挥什么样作用呢?

文金明:白光主要是刺激鹌鹑的发育和性成熟,让它多吃饭,多下蛋;而红光主要是起到安神作用,主要是晚上帮助它安静,让它有安全感,好好休息。

说起来比较有意思的是,红光对咱们人类可以引起兴奋、紧张这样的情绪,所以,很多电影里的紧张恐怖的场面,主色调经常用红光,用以烘托氛围。但是,对鹌鹑来说,红光却可以让它们情绪安定下来。所以,在晚上九点以后,开起红灯,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休息。

红光的使用时段是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那它的亮度是多少才合适呢?

文金明:这个红灯10瓦。

记者:怎么算呢?

文金明:按平方算的。

红光是10瓦,那白光用多少瓦合适呢?

文金明:这个白灯13瓦。【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前面说过,白灯一般是在太阳没有升起的早晨和落山的傍晚开起的,这就表明,鹌鹑舍里的白光,其实是对太阳光的一种补偿。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万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很大作用,所以在太阳落山的傍晚,或者太阳还没出来的早晨,饲养员就会开启白灯,让鹌鹑更多地吸收这些白光,刺激身体的发育生长,尤其是蛋鹌鹑卵巢的发育和激素的生长。

说起白光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刺激鹌鹑多产蛋,也能用它来延迟鹌鹑产蛋期的到来。一般来说,鹌鹑一般长到35天的时候就性成熟、可以下蛋了,但我们的养殖户却总要控制它们的产蛋期,等到40天的时候才让产蛋,这是为何呢?

李朝国:要是过早开产了之后呢,它有些问题,一个是它这个产蛋高峰来了以后,高峰持续这个时间短,就是早产早衰。再一个我说这个问题,就是这个开产过早之后,群体发育不正常,就是说没有达到这个体况,早产之后,像鸡子也是脱肛,鹌鹑也有这个问题,脱肛

过早产蛋主要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早产早衰,影响整体的产蛋量;二是体格发育不健全,导致脱肛,之后无法再产蛋。所以一般我们会控制在40天的时候才让她产蛋,控制的手段除了饲料和营养方面的减少,主要就是光照上的了。

篇四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科技苑:牛粪变成“牛鲜花”

科技苑:牛粪变成“牛鲜花”

2010-01-29 15:48:02 作者:niuye 来源:淘牛网 浏览次数:557 网友评论 0 条

奶牛过着集体生活,不仅产出牛奶, 产出更多的是牛粪,这些牛粪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很多影响——对水源的危害、对空气的污染、对奶牛健康的危害„„。那么如何让牛粪不再成为养殖烦恼,牛粪又如何处理成为“牛鲜花”呢?

都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可您别忽略了一点,人家奶牛在挤奶贡献的同时,也有排泄的自由。而且这排出的牛粪比挤出的奶还多。大概算算,一头奶牛每天产奶26公斤左右,但是产牛粪50公斤左右,需要冲洗的污水也得将近10公斤。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那么我们按照千头牧场来做比较,一个千头的牧场,每天要产生60吨左右的粪便和污水,如果不对这些粪便和污水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那么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包括对我们的牛场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想想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么多牛粪要是不及时清走,别的不说,牛往上面一趴,下半截身体全泡进去了,这下乳房炎,肢蹄病就都找上门了。奶牛场里成堆的牛粪不但给奶牛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一到夏天,还会引来成群的苍蝇蚊子,并且成为它们繁殖后代的温床。

蚊蝇一天到晚影响奶牛休息。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奶牛每天要休息12个小时以上才能达到高产,那么夏季奶牛在卧床上,或者在运动场,或者在牛舍,有大量的蚊蝇趴在身上,它没法卧下来,尤其到了晚上,闷热,空气不通畅,蚊蝇长期骚扰奶牛的生活,奶牛来回走动,休息不好,会造成产奶量下降。”

刚刚出生的小牛犊皮薄肉嫩,又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蚊蝇就专门找它们叮,小牛犊哪里受得住?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蚊蝇叮得新生小牛犊身上很多脓包,这些脓包化了以后,会造成犊牛死亡率上升。而且这些蚊蝇还会造成病牛身上的伤口腐烂,传染。”

牛粪在夏天会引来蚊蝇的危害,到了冬天,蚊蝇是没了,可是在北方,那些粪便清理不好的奶牛场,又成了“天然溜冰场”了。对于身大体沉的奶牛来说,牛场变成了溜冰场可不是件好事。

牛场结冰后,奶牛活动起来非常困难,容易滑倒,尤其在去往挤奶厅的路上。

越是高产的奶牛,体格越大,大块头在冰上摔一跤,后果可是不堪设想,轻的骨折,重的可就一命呜呼了。这养殖人的辛苦可就是白费了。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如果不及时清粪,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药物给奶牛进行治疗,投入药物的治疗,第一加大我们的运营成本,另外药物打在牛身上,牛奶里含有药物残留,对牛奶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奶牛发病率上升,会加速奶牛的淘汰。一头奶牛从犊牛到产奶,饲养成本大概要花近万元钱,牛本身的价值近万元钱,我们早淘汰一年,会加大我们牧场的运营成本。”

牛粪不及时处理还会影响到周围环境,如水,土壤,空气等,所以说,奶牛场的污粪处理系统是相当的重要。不过只要方法得当,这些让人头疼的牛粪,就有可能变成可爱的“鲜花”。

我们先来看看这家干净的牛场,牛舍干净整洁,从表面上看,几乎看不到牛粪,牛粪都到哪里去了呢?

照明和采暖用的沼气是牛粪转化而来的,还有这些郁郁葱葱的蔬菜、庄稼,漂亮的鲜花,都是因为吃了牛粪转化成的肥料才能长得这么好。按说这牛粪发酵,产沼气,转化成肥料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这里的牛粪怎么和鲜花就有了关系呢?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我们这个土地是经过长期以来施用有机肥种植,土壤透气性好,非常松软,玉米容易扎根,只有在这种土壤里种出来的饲料,才具有丰富的营养。”

这种从牛粪里转化而来的有机肥,营养丰富,没有任何的臭味,特别适合蔬菜、庄稼和高档花卉的生长,能为牛场多增一份效益。这肮脏的牛粪不但和漂亮的鲜花联系在了一起,还变得和鲜花一样值钱。

中国畜牧工程协会 常务理事 胡朝阳:“第一个问题要彻底从根源抓起,首先牛舍里的牛粪要及时清除,利用传统的人工清粪方式,已经不能给奶牛创造一个干净、干燥舒适的环境,什么样的清粪方式最好?我本人认为,是利用机械刮板清粪或者水冲清粪。”【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机械刮粪板或者水冲清粪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及时地把牛粪清理干净,而不是等到奶牛去挤奶的时候才清理。而且清粪的时候,对奶牛的影响很小,这样不但给奶牛带来了一个好的生活与休息的环境,而且也会改善牛场的空气。不过专家建议,清粪方式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

篇五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科技苑: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在湖北省宜城有一片特殊的稻田,这片稻田的效益是普通稻田的10倍,同样的水稻品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当地在稻田里又是怎样“淘金”的呢?郭忠诚:“我们现在一亩地要比普通种一亩地,相当于10亩地的收入。”郭忠诚是这片稻田的主人,大田里弯弯的稻穗儿、绿油油的茎秆儿,和其它稻子长得也没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一片片的稻田都被水沟包围着,这连着水沟的稻田正是郭忠诚淘金的地方。在郭忠诚的稻田里养了一群甲鱼。这凶狠的甲鱼就是大家常说的鳖,最爱吃肉,各种虾和小鱼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甲鱼是小龙虾的天敌,郭忠诚很清楚。可稻田里除了甲鱼,他却还养的就有小龙虾。正是这种“敌我双方”住在一起的方法,让郭忠诚反而在稻田里“淘出了金”。郭忠诚:“它放在稻田里就跟野生甲鱼是一样的。”野性强、肉质有弹性,让郭忠诚的甲鱼身价猛涨,是池塘甲鱼的三四倍。而小龙虾一亩地100斤左右的产量,也让他进账不少。最重要的是,连这看似普通的水稻都变成了“金稻子”。鳖、虾、稻这样的黄金组合让郭忠诚稳赚不赔,那么鳖、虾、稻三者为什么能成为“黄金搭档”呢?死对头的甲鱼和小龙虾又为什么可以“共处一室”呢?

2009年,在池塘养了一辈子甲鱼的郭忠诚,和儿子小郭打起了稻田的主意。小郭:“在四川宜宾有一个搞稻田养殖的,过去一看,他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甲鱼品质养的还不错,他说在当地的话就卖100元钱一斤。”从池塘搬进稻田,人工养殖变成了自然生长,甲鱼也成了野味儿,这让老郭和小郭都很动心。而让甲鱼进稻田这件事,对当地的水产专家马达文来说却有更深的思考。马达文:“在我调研的时候,农民跟我讲,现在稻田里面连蚂蟥都没有了。我们稻田的生态环境很恶劣。蚂蟥它是生存力很强的一个生物,你把它剁断以后它还能够再生,它的生命力非常强。你想象一个生命力非常强的动物在环境里面都生存不下来,你其他的生物能够生存得了吗?”日积月累的农药化肥,让稻田土壤板结、生产力下降、伤痕累累。曾经“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景也早已成了往事回忆。要想修复稻田的生态,对农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的长期工程,而对于曾经的古人来说,这却像是“家常便饭”。中国在水稻田中养鱼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鱼在稻田里吃杂草和害虫,粪便肥田,不用人工打药和施肥,让鱼稻共生,鱼粮共存。可甲鱼不是鱼,到底对水稻有多大帮助呢?当初郭忠诚父子虽然看到别人水稻、甲鱼双丰收,但还是心存疑虑。稻田不仅不用药,而且不施肥,让郭忠诚觉得半信半疑。甲鱼会怎么帮水稻生长呢?

当地专家马达文通过试验证明,帮水稻,甲鱼不仅能做到,而且比鱼做的更好。一只甲鱼每天吃60克饵料,最后有一半都会被拉出来,粪肥足够水稻用的。除了帮水稻施肥,专家试验后发现,甲鱼还有很强的除草能力。在稻田里爬来爬去,甲鱼代替了除草剂,变成了最实用的“除草机”。消灭杂草的同时,甲鱼也在消灭虫子。习性特殊的甲鱼,让它成为水稻更合适的“伙伴”。水稻不再打药和施肥,甲鱼靠吃稻田里的小鱼虾和虫子自然生长,二者和谐共生。专家的一番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也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条有特色的致富路。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郭忠诚迅速的开始流转稻田、机械开沟。他满怀希望的把甲鱼请进了稻田,可三四个月后却发生了意外。甲鱼受伤以后就容易被感染、发病,一旦蔓延后果严重。可为什么甲鱼会受伤呢?多年养殖经验的郭忠诚很了解,甲鱼可是个“暴脾气”,动不动就开打。尽管一些甲鱼身上有伤,但郭忠诚父子俩并不认为这是甲鱼自己所为。由于甲鱼碰面机会多,就会大打出手,所以郭忠诚在放养密度上很注意。为了避免咬伤,父子俩不光是注意密度,还特别关注甲鱼的性别。养甲鱼,郭忠诚对公母性别很重视,目的就是要给它们“分居”。性成熟的甲鱼,到了发情交配的时候,容易冲动,为了争夺配偶,也会自相残杀。公母分开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受伤的甲鱼不是自相残杀,那“凶手”会是谁呢?郭忠诚父子俩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种鸟。白鹭在当地也俗称白鹤,身材清秀的白鹭不仅吃鱼虾,也会攻击甲壳类的动物,郭忠诚过去池塘养殖时就发生过白鹭咬伤甲鱼的事。虽说曾经发生过白鹭吃甲鱼的事儿,但小郭发现白鹭是欺软怕硬,个大的甲鱼它并不敢轻易出

手。郭忠诚放进稻田的甲鱼都是至少半斤以上的,不太可能是白鹭攻击的,但又不像是自相残杀,那么究竟有些甲鱼身上为什么会受伤呢?专家马达文的解释让郭忠诚觉得有些意外。专家认为甲鱼受伤还是因为密度大造成的,可郭忠诚一开始就很重视放养密度,稻田里甲鱼的数量只有池塘的六分之一,可专家为什么还说密度大呢?

马达文:“他介绍了,他介绍一亩田放多少只,这个他说的,我们要求应该一亩田放100只左是非常好的。”100只,这比郭忠诚放养的数量少一半。原来,在稻田里放养多少只甲鱼,和稻田的构造有关。稻田的环形沟水深一般在60~80公分,这里水的深度比池塘低了一半。郭忠诚他们最初只考虑到环形沟的面积比池塘少了,却忽视环形沟的水深也低了,整体空间小了,甲鱼就得再少放些,才能避免自相残杀。针对在稻田搞养殖,专家马达文,还给郭忠诚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建议。郭忠诚:“马主任给我提建议,你这小龙虾本身放在田里,你是不是把这个小龙虾也搞起来,小龙虾在市场价位也很高。”如今小龙虾的价格节节攀升,如果在稻田里养上小龙虾无疑是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可马主任的这一建议,让老郭和小郭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小龙虾一向是郭忠诚父子俩用来喂甲鱼的饵料。稻田里的甲鱼除了自由捕食小鱼、小虫,郭忠诚还将买回的杂鱼粉碎后补充饲喂甲鱼,买回来的小龙虾则作为活饵给甲鱼“加餐”。如果把小龙虾和甲鱼一起放在稻田里养,让郭忠诚感觉好像不太现实。可既然专家建议这么养,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引起了小郭的思考。他发现稻田里出现了很多龙虾洞。小龙虾比较喜欢打洞,洞是它们的家,也是它们的藏身之处。小龙虾并没有全部被甲鱼吃掉,所以才会出现龙虾洞穴。可事实上有一部分小龙虾能活下来,并不全是它们有洞“避难”。原来,小龙虾一生可以蜕十几次壳,每蜕一次壳就长大些。蜕壳时,盔甲的保护度降低,小龙虾身体也变得柔软,这时候甲鱼很容易“得手”。而不蜕壳时,小龙虾并不会受到甲鱼的伤害。更重要的是,活下来的小龙虾又会孕育新的生命。专家的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在稻田里放养小龙虾。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稻田里的植物碎屑,还可以和甲鱼一样吃虫子,帮助水稻生长。而吃了小龙虾的甲鱼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稻田里的小龙虾,也是甲鱼长期的补充饵料。实践证明,富含虾青素的小龙虾让甲鱼变得色泽光亮、肉质更好。上千亩的稻田里,郭忠诚父子俩不仅收获了高品质的甲鱼和小龙虾,也收获着甲鱼和小龙虾所帮助的稻谷,这些迈上有机品质的稻米供不应求。郭忠诚的成功,让当地不少农户都纷纷效仿,开始了稻田里“淘金”的工程。相生相克的鳖、虾、稻,不仅给像郭忠诚这样的农民带来了高收益,而且慢慢恢复起了一条原始的食物链。有了这样的生态链条,当地的稻田也逐渐焕发着生机!

湖北宜城南营办事处所推广的鳖、虾、稻立体混养模式,也是湖北省这几年主推的技术之一。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这样的生态模式在湖北省迅速发展到了三万亩左右。当地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在高效益、高品质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对生态的修复,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六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科技苑 如何挑选高产蛋鸡

科技苑 如何挑选高产蛋鸡

今天给您说如何挑选蛋鸡。要说下蛋这事,好像所有的母鸡都会做,鸡的品种又那么多,怎么个挑法呢?现在都讲究专业化,这挑选蛋鸡也得找专业选手。那什么样的蛋鸡才够得上专业呢?

专业蛋鸡,最重要的指标当然就是产蛋量了。这产蛋量是怎么个算法呢?先来引入一个概念——产蛋季

蛋鸡的一个产蛋季,说的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一年四季中的季,一季是三个月,这一个产蛋季的时间是350天,也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这350天可不是随便算的,它的起点,是从一只母鸡达到150日龄左右开始产蛋算起,终点就是500日龄。在这么一个时间段里,蛋鸡的产蛋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额度。

潘裕华:专业蛋鸡一个产蛋季能下到300多个蛋。

350天下300个蛋,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专业蛋鸡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平均每10天要下9个蛋!10天下9个蛋,这就是专业蛋鸡的标准,那么那些鸡符合这个标准呢?

柴鸡,有的地方叫笨鸡,有的地方叫土鸡、本地鸡,各地的叫法不一样,品种也很多,什么北京油鸡、固始鸡、仙居鸡、菊花鸡„„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农家散养的本地品种,这两年柴鸡蛋的价格可是一路攀升,不过,柴鸡的产蛋量怎么样呢?

潘裕华:咱们说的产蛋年,这一个产蛋年大概是160枚到180枚这样子。

160——180 个,比专业蛋鸡差了将近一半了!也就是说,这一年里头,柴鸡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在下蛋!如果让它们当专业蛋鸡,干等着它们下蛋,那还不把养鸡的人给急坏了!可是话说回来,剩下的时间柴鸡们都干嘛去了呢?

潘裕华:因为它就巢性,它不下了嘛,它会影响它下蛋。

就巢性,听着挺专业,实际上就是咱们俗话说的“抱窝”,“孵蛋”。有句俗话叫“老母鸡孵蛋”,可见这个现象是多么普遍。大多数家禽,像火鸡、鹅、鸭都有报窝的习惯,不过鸡抱窝的欲望是最强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抱窝与鸡的内分泌活动有关。当脑垂体分泌一种特殊的的催乳激素增加时,鸡的卵巢萎缩,自然而然就会孵蛋去了。

密云百年栗园 技术员:因为它到了这个年龄了,性都是发育成熟了,蛋也产过一定数量了,所以就是该抱的时候。

母鸡下蛋之后就会趴在窝里孵蛋。可是,每抱一次窝,就把下蛋的时间给耽误了。

密云百年栗园 技术员:抱窝至少两个月吧 。

记者:抱两个月?

密云百年栗园技术员:不是,它抱的时间应该是20天左右,但是在抱的时候,它从现在开始抱窝,到下一次产蛋,中间至少两个月左右。

为什么鸡抱窝只需要20天左右,却会耽误两个月的时间呢?原来,母鸡在抱窝期间是吃不好喝不好,体力消耗又很大,等到小鸡孵出来之后,母鸡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力气再下蛋了,只有重新补充营养,慢慢地恢复过来,才会重新下蛋,而这个恢复期还挺长,平均每抱一次窝,就得休息30—40天左右,跟抱窝的20天加起来,前前后后地,2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家专业蛋鸡,可是一点都没耽误,按每10天休息一天计算,少说也能再下50个蛋了!

柴鸡不但下蛋少,脾气还挺倔。一旦抱窝,想让它离开鸡窝和蛋,实在是不容易!瞧瞧,这毛竖得跟狮子王似的,已经做好了随时反击的准备!

如果谁胆敢去动它的蛋,它就不客气了!

下蛋少,抱窝性又这么强,按照挑选专业蛋鸡的标准,柴鸡当专业蛋鸡还真是不够格。

再来说说乌鸡,乌鸡肉营养丰富,下的蛋也是很有特色,市面上我们所看到的绿壳鸡蛋就是乌鸡下的蛋,绿壳蛋很受欢迎的,味道也是相当的不错,那么乌鸡是不是专业蛋鸡呢?

技术员:高产蛋鸡100只的产蛋量应该是在90%左右,而我们的鸡产蛋量在45%-50%左右油鸡下的蛋应该是比较多一点,它应该在50%左右,麻鸡30%左右,乌鸡最少,应该在20%左右。

人家100,它才20。这距离相差的也太大了。原因,也是因为抱窝习性太强,而且乌鸡比柴鸡还顽固,很难改变抱窝性。所以现在大家养乌鸡都是作为肉蛋兼用型的来养,要做专业蛋鸡,乌鸡也不够格。

柴鸡、乌鸡因为抱窝的习性强,在产蛋数量上达不到要求,所以就不能把它们当专业蛋鸡来养了。不过呢,虽然做专业蛋鸡不够格,咱们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让它们尽量多产蛋,向专业蛋鸡靠拢。

潘裕华:就是折腾它,让它很快醒过来,它这个就巢性一般有时间一个礼拜马上就过去了。

专家说得没错,要想让柴鸡乌鸡多产蛋,就得想办法克服它的抱窝习惯。那到底都有哪些方法呢?专家给我们支了几招,照着专家支的招,我们的记者也去试了试。

第一招:硬哄。 这一位心眼比较活动,看看呆不住,走为上策!可这招对这位就不灵了,看来得换个法。 第二招,来点鲜草。还挺顽固,再换点好吃的试试,美食当前不为所动,那只好用最后一招了。

第三招,泼水,终于待不住了。

其实为了不让鸡抱窝,招数还多着呢,比如给鸡打针吃药,改变它的生理特性。不过相比之下,这个办法成本相对高点了,不合算。按专家说法,土方法就很管用。

潘裕华:环境上刺激比较厉害,基本这种事底下就长采取的,因为药有成本吧,换环境,冷水刺激,这是最便宜的了,也不用花多少钱,这个用的比较多。

其实,想当初专业蛋鸡的老祖宗们,也是经过了上面这些类似的训练,还有不断地人工选育,逐渐克服了就巢性,提高了产蛋量,才成为专业的产蛋选手的。挑选专业蛋鸡,产蛋量是第一个硬指标,还有一项指标也不能不看,那就是长相。

可能好多人觉得,不就是蛋鸡吗?都长得差不多,有什么可选的。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可多了。蛋鸡的体型很重要,这跟能不能多少蛋有直接的关系。什么体型算是高产蛋鸡的体型呢?这里边有一个指标必须得看,那就是它的胸角。【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潘裕华:嗯,蛋鸡你要是选育选的胸角要宽了,这产蛋率就没了,产蛋率就下来了。

这是一副蛋鸡的骨骼,在胸脯的位置有一块骨骼,这个角度,就叫胸角。为什么胸角宽会影响产蛋率呢?

潘老师:这是遗传上的一个,这个胸角宽的都是长肉长得快的,长肉长得快的它下蛋它就少,这是在遗传上就是说肉长得快和下蛋这个性能是反相关,你过分强调我前期增肉高了我产蛋率就低了,过分强调产蛋率高的,胸角就下来了。

专家的话,总结起来就是:长肉多的鸡下蛋少,长肉少的鸡下蛋多,所以,体型清秀、不那么肥胖,就是高产蛋鸡的另一个特征。

下蛋多、体型清秀是专业蛋鸡的总体特征,您在挑选的时候一定得记住了,不过,经过不断的选育,专业蛋鸡的品种是很多的,它们的品系和名字,您心里也得有个数。

潘老师:一般来讲,现在专业蛋鸡,一般就是说,一个是按蛋壳的颜色,褐壳蛋的,下白壳蛋的,一般主要是分这两种,但是现在还有一种就是粉壳蛋,主要就是以蛋壳的颜色来分。

白壳、褐壳和粉壳,是现在我国专业蛋鸡的三大主力品系,在每个品系里,还各有不少个成熟的优良品种,挑蛋

篇七 科技苑泥鳅立体养殖
2015.05.29冠县合顺精致农业产业园简介

冠县合顺精致农业产业园简介

冠县合顺精致农业产业园位于黄河故道、马颊河西岸,该园区由冠县合顺渔业专业合作社和北京新辣道餐饮集团合资建设,总投资1.6亿元,占地2100亩,是集农业科研、渔业养殖、水稻种植、鱼糜制品加工、休闲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是以种养加一体化、三产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的精致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主要有五个功能区,即:鱼饲料加工区、鱼苗繁育区、成品鱼养殖区、生态立体种养区、鱼糜制品加工区。

鱼饲料加工区,投资1000万元,占地20亩,年产饲料10万吨,主要用于自养和合作社社员养殖,确保了饲料质量安全。

鱼苗繁育区,占地50亩,投资2000万元,年产鱼苗5亿尾。相对于养殖,种苗繁育是个“核心技术活”,同时也是整个水产产业链的最前端。为抢占产业链微笑曲线的高端利润点,合顺渔业围绕地区需求与特色发展鱼苗繁育,相继建立了梭边鱼、罗非鱼、淡水雪龙鱼等种苗繁育场。良种育苗除自养及供应冠县养殖户外,部分销往天津、河北、辽宁等地。同时,解决了从南方购买鱼苗,空运成本高、成活率低等发展瓶颈。

成品鱼养殖区,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6 0 0亩,秉 承“南 鱼北养,科技先行”的理念,利用钢构大棚和地热资源进行热带鱼养殖,主要种类有:梭边鱼、罗非鱼、淡水白鲳、澳洲龙虾等,可年产成品鱼1.5万吨。其中,梭边鱼突破杂交优化技术和高密

度养殖技术,既达到了高品质,又实现了高产量。淡水白鲳全雄全雌技术全国领先。雪龙鱼中药催卵全人工技术全国独有,2014年6月雪龙鱼F1代在合顺渔业成功繁育,属全国首例。渔业养殖的成效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CCTV-2“生财有道”栏目、CCTV-7“科技苑”栏目分别从致富、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科技推广等角度进行了陆续报道。

生态立体种养区,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1300亩,采用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水生态修复、增值放流技术,可实现养鱼尾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利用养鱼尾水种植水稻、莲藕,养殖龙虾、螃蟹、泥鳅等,进行立体化种养。实现了“鱼稻共生、鳅稻共生、稻藕连做”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其中,与连云港合作的精品台鳅,成鳅直接出口韩国。同时,园区大力培育林渔、林养、林粮等高效复合经营模式,坚持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鱼糜制品加工区,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130亩,年产鱼糜制品7万吨。2015年4月15日,“冠县万吨淡水鱼深加工项目”正式签约。目前已开工建设,围墙已建完,预计今年12月份建设完毕并达产达效。该项目主要以鱼类为原料,将鱼肉加工成鱼糜及制品,将鱼骨加工成易于吸收的鱼骨钙食品,将鱼皮和鱼鳞加工成在美容、医药、保健品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的胶原蛋白,把一条鱼“吃干榨尽”,让每个环节都产生商业价值。

园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规模化、

产业化生产,工厂化规模化养殖名优品种成效凸显。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吸纳社员476户,带动周边1200户养殖户脱贫致富,并通过技术辐射、产品带动等形式,带动了冠县17个乡镇及周边县市上千户农民养鱼致富,养殖面积达2万亩,产值2亿元。养殖户年均收入高于种植户2倍以上,养殖利润率能达20%以上,农民水产养殖积极性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致富之路。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园区先后获得3项国家级、5项省级荣誉称号:国家十二部委首批示范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山东省渔业合作社首批示范合作社、山东省优秀科普示范养殖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山东省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2015年5月29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9801.html

    上一篇:稻草种植菇磨

    下一篇:湾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