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什么鱼赚钱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养什么鱼赚钱
黄用富养鱼:在危险的河里养清流溪鱼年赚钱百万

    这里是福建省清流县境内的九龙湖景区,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这些从森林中奔腾而下的山泉水,汇集成长53公里总面积5万多亩的九龙溪水域,当地老百姓俗称大河,这里生长的鱼在900多年前就已经很有名,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然而,当人们想利用这些河流进行规模化养鱼时,才发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凶险之地。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我那一年光光投苗投了十多万元,结果到了7月份,那个鱼群一下子一天就全部跑光。

    国家二级饮用水、900多年清流鱼的招牌,在种种诱惑下农民把鱼苗投放到河里,尽管在河道的上下游都拦了网,但收获时,却总是捕不到鱼。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这鱼苗投下去,没办法捕捞,变成捕捞不上来。

    至于鱼群怎么神秘失踪渔民不得而知,于是这片风景如画的水域就变成了危机四伏的不祥之地,有的渔民在这里血本无归,有的在这里倾家荡产。

    然而就在大家恐慌并纷纷退出养殖时,2002年,一个叫黄用富的小伙子不听人劝,借来几万元非要承包这条河道,结果当年,他就是在这条河里,一口气捞上来30多万斤鱼。

    黄用富:当地老百姓他都不相信,我们能抓那么多鱼,他们就是觉得不可思议。

    2002年,黄用富到底从这片危险的水域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别人不敢养而他非要养?之后因为这片水域,黄用富赔得倾家荡产,背上50多万元的外债。2009年,黄用富又绝地逢生,从这里捕捞100多万斤,销售收入达到400多万元。这到底是一片什么样神奇的水域,在这危险的水域里,他又是怎么养出值钱的鱼呢?

    黄用富出生这个小村庄,初中毕业时,跟村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到大城市去打工,当过保安、干过鞋厂工人,几年下来,过着勉强能吃饱饭的日子。

    黄用富的父亲黄进南:讲的难听一点,他回来的车费都要我们寄过去让他回。

    2002年,黄用富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清流县成了家并想到要自己创业。可就在这时,周边的渔民接二连三发生一些离奇的事情。

    九龙溪有着5万多亩水域,当地老百姓俗称大河,这条河里纯天然养殖的鱼口感很好。2000年,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养鱼产业,出台了鼓励村民承包河段养鱼的政策,于是几个村民就大胆地承包,当年,江明辉和黄国旺就承包了4000多亩,到了第二年春天可以捕捞时,他们预想这下至少可以捕捞上来20万斤的鱼,可是等撒下去的网拉回来时,他俩傻眼了。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江明辉:完蛋了鱼跑掉了,跑光了,或者最多就抓一点点。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工钱就更不要去想了,我们鱼苗本钱全部泡汤了,这拦网而且又损失了。

    20万斤的鱼只捞上来不到一万斤,这让他俩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在河道的上下游都布好拦网,但养得鱼还是失踪了。那一年黄国旺和江明辉损失惨重。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江明辉:那一年损失几十万元,几十万。

    记者:看了害怕了?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江明辉:当然了,那一年就是投资最惨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几位村民身上,投下了鱼苗却捞不上鱼,一时间,这条风景如画的大河就变成危机四伏的不祥之地,村民开始对它敬而远之,纷纷退出养殖,一时间这条曾经喧闹的河面,突然变得寂静下来。

    就在这时,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黄用富,却向父亲提出要养鱼,而养鱼的地点就是那条村民避之不及的大河,父亲听到这话吓一跳。

   黄用富的父亲黄进南:小孩一周多岁去那边,我说我我又没有钱,如果失败,怎么养儿子养老婆。

    黄用富不顾父亲的反对,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了5万元决定养鱼。2002年底,人们发现这条沉寂的河道,又有人在拦网,长期生活在库边的渔民感到,拦网的人肯定是个外行人。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这个养鱼比较危险,没有经验,水比较急就容易被冲走。

    面对村民的质疑,2003年2月,黄用富在投放完鱼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丢下妻子和孩子一头扎到这间在河面上随意搭的小木屋里。

    黄用富:我原来就住在这边,睡就睡在这里,然后有那个液化灶,我们就在这边煮饭。

    记者: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黄用富:为了怕这个拦网被人破坏掉,也可以观察那个洪水。

    这间不到10平米的小木屋是黄用富吃住的地方,白天检查拦网是否完好,并观察鱼的生长习性。

    夜幕降临后,黄用富还要巡逻水面防止小偷偷鱼,忙完一天的活后才能回到这间小木屋里,木屋没有电,只能靠蜡烛照明,当时黄用富刚刚结婚,并有一个可爱的小孩,每天晚上最难受就是想家想孩子。

    黄用富:晚上的时候坐在门口,就是看看外面的夜色,看看星星月亮,特别想孩子的时候,就是把随身带的照片拿出来看看,心里会好受点,老婆在家里面带孩子,对我意见也特别大,又不能在一起。

    经过2个月的观察后,黄用富又做出一件事,这件事更是让周围的渔民都嘲笑他,说他是外行人尽干折腾事,这件事就是黄用富不惜血本在河道的上下游又各布了两道网。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原来的我们父辈下来养鱼也都没有那样,我们是放一道网。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江明辉:那种投资就很高,非常高,投资本钱非常大,水里面搞的东西海里捞针,没捞起来看不到东西。

    面对这个没有养殖经验的小伙子,又爱折腾,村民替黄用富担心这样下去只会越陷越深到时赔得更多。然后6个月后,就在黄用富起鱼的那一天,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捞上鱼的那一刻,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黄用富:当地老百姓他都不相信我们能抓那么多鱼,他们就是觉得不可思议。

    那么,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为什么会成为养鱼一个美丽的陷阱,别人投放的鱼苗会神秘失踪,可黄用富却一下子捕捞上来30多万斤,难道黄用富发现了鱼苗失踪的秘密,并且找到了破解的良方。

    2002年,就在其他的养殖户因为投放的鱼苗莫名其妙失踪,而退出了养殖时,外出打工回来的黄用富却要承包这条河道养鱼。

    黄用富:我是住在山上,不是靠水边,更不清楚这其中的风险,但是我凭直觉是可以养的。

【养什么鱼赚钱】

    黄用富觉得鱼苗不会无缘无故地失踪,肯定有人们不知道的原因,只要把原因找到,借着清流溪鱼的名气,就一定能挣大钱。

    抱着这单纯的想法,黄用富决定冒险一试,为了找到鱼苗失踪的原因,黄用富就住在了水面的小木屋里,通过2个月的观察他发现在这里养鱼果然有反常的地方。

    黄用富:养下去就是发现有问题,就是那个洪水季节的时候,鱼会往上游跑,退水的时候鱼就往下游跑。

   鱼群遇到洪水台风等恶劣的天气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顺流而下,却是逆流而上,活动能力特别强。之前村民往往在上下游各布一道拦网后就不管了,其实这些表面看起来好好的拦网,水下部分早已经千疮百孔,其中最有可能就是被鱼群中的一种鳡鱼穿破,鳡鱼号称水老虎,攻击力特别强。

    黄用富:它是头尖尖的挺长的,它冲击力很强,它就是如果是有一定的空间,它就是看到网片它就往前冲,就一下给穿过去了。

    黄用富在观察中还发现,这些逆水而上的鱼群逃窜过程中,累了大多选择在河道拐弯处休息。

    黄用富:中途会在这个湾里面,就像这种湾它会停留一段时间。

    记者:就你身后这个堵死的就湾?

    黄用富:是,就等于库湾。

    于是,黄用富就在拐弯地方下拦网,并下三道网,每一道网之间距离30厘米,首先解决了鳡鱼冲网的问题。

    黄用富:距离很短隔个三四十米,它如果穿了第一道,前面力气也用得差不多了,第二道因为间距更短,它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冲了。

    黄用富每天还清理拦网周边的堆积物,避免堆积物过多造成拦网破裂,这样只要保证三道网中有一道网完好无损鱼群就跑不了。就在黄用富苦苦守了三道网半年时间后,奇迹发生了,当年他一下子捕捞上来30多万斤鱼。一时间,整个河道周边都传沸沸扬扬。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我们都是讲这个小伙子胆大而且心细,又勤劳。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高升:都是年轻人,事业心很强这个年轻人。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从那次以后,我们这边整个沙芜乡这些养殖户,也都参照他的方法养殖。

    没想到,之前渔民感到恐慌的事情被黄用富用三道网一下子解决了。这一年,黄永富挣了足足30万元,轻轻松松就把欠债还了。之后不少渔民都开始效仿他的方法养殖,这条平静的河道,又开始热闹起来,到2004年,已经有上百户村民开始养殖清流鱼,年产量达到200万斤。

    然而因为是在大河道里分段承包养鱼,所以养鱼过程中容易受大河道水位的影响。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黄国旺:库区里面水位不正常,比如说今年的雨水比较少,这个水肯定自然退得更早,退得更早变成我们投下去的鱼苗,原来养七八个月,我这个鱼可以养到三四斤重,那你如果养三四个月,那这个鱼可能才一斤左右,造成这个鱼又上不了市,变成很多都是几毛钱一斤,拿去卖给人家喂猪。

    水位高低直接影响着养鱼,有时碰到干旱季节鱼没长大河道就干涸了,只能被迫贱价卖鱼。2005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黄用富想出一个办法,在主河道的拐角处用土坝要把这些清澈的水蓄起来,当地人称库湾,库湾不受天气影响,黄用富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十分得意,但就是这个奇思妙想,让他刚刚走出险地就走向一个绝地,因为在这条河的另一端已经有人这样做过,结果是全军覆没。

    2005年,黄用富在用土坝拦起来的300亩水面里,经过几次试验后,发现这样养出来鱼口感跟以前并没有太大差别,这让黄用富有些飘飘然。

    黄用富:我就想说,密度养大一点,一亩养个2000斤,到年底收获了,就是最少也能赚个四五十万元。

    于是,2007年底,黄用富加大了养殖密度,一下子投放16万尾鱼苗,就等着来年9月收获,然而就在捕捞前一星期的一天,黄用富隐隐约约有不祥之感,他觉着可能有一件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黄永富:天很暗,就是乌云密布的,就是像下暴雨的感觉。

    天很阴沉,黄用富一步也不敢离开鱼塘,始终在观察鱼塘里的每一个细节。

   黄永富:就是当时到鱼塘里看了,也没发现什么很大异常,就是有一些鱼一小部分,就是浮头,心想第二天早上,叫工人把五台增氧机开起来就可以了。

    黄用富守到夜里12点多才离开鱼塘,可不到凌晨四点,他就听到有人在敲门,说鱼塘出事了!

    黄永富:工人来巡塘的时候就发现鱼几乎都浮在水面上,就是缺氧,那个水也变成很浑浊,才发现这下完蛋了。

    当黄用富赶到现场时,眼前出现的就是镜头里这番景象。

    渔场工人黄国寿:我看到满片都是鱼,都是白白翻过来,大的三四斤,小的可能最少有两三斤以上。

    这一刻,黄用富整个人懵了,眼看着50多万斤的鱼马上就可以上市了,一夜之间,价值上百万元的鱼就变成眼前这一堆堆的死鱼,他担心的事就这样蹊跷地发生了。

    福建省清流县畜牧兽医水厂局水产站站长黄文华:挂电话给我的时候带着哭腔,我说既然已经碰到了,那你先采取一些措施,先把库里面的活鱼解救过来。

    黄用富这才想到要赶紧把死鱼捕捞起来,看能否抢救一些活鱼,他好不容易找到20个工人,开始马不停蹄地捕捞死鱼。

    渔场工人黄国寿:一个挂机两个小船,总共三艘船,一船一船地捞起来。

    记者:倒哪里?//了解更多创业知识请到创业第一步网

    渔场工人黄国寿:倒到外边路边埋掉。

    记者:臭不臭?

    渔场工人黄国寿:那是很臭,闻都不敢了。

    死鱼整整捕捞三天时间,最后抢救回5万斤的活鱼。

    这一年,黄用富赔了100多万元,背下了50多万元外债,妻子因为养鱼长期的分歧最终也离了婚,那段时间,人们看到黄用富经常孤零零一个人在池塘里,一夜之间,黄用富变得什么都没有了。难道这条大河,真的就是养鱼的陷阱,对黄用富来说,规模化养鱼就真的只是一个梦吗?

    洞口村的黄用富,通过3年的观察,找到了鱼苗失踪的原因,并开始在大河的拐弯处拦坝蓄水,进行高密度养殖,然而,就在鱼马上要上市的时候,价值100多万的鱼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死亡,为此妻子离异,他也欠下了50多万的外债,让黄用富没有想到的是,死了这么多鱼正是和自己拦坝蓄水有关。

    当时为了留住这水黄用富想到用土坝把水蓄起来,可水再好终究是一潭死水。就在死鱼的前一天晚上,气温在下半夜骤然下降了10度。

    福建省清流县畜牧兽医水厂局水产站站长黄文华:每年的第一股强冷空气下来的时候,表层的水温突然间下降,那就往底下走了,那就形成一个对流,就把底下的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全部带上来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引起氨氮中毒。

    因为是死水,鱼的排泄物长期堆积在池底,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氨氮等有害气体。死鱼的原因,正是气温骤降导致底下的氨氮有害气体上浮,致使鱼中毒,这让黄用富欲哭无泪。更让黄用富哭笑不得的是,在距离他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养殖户早在一年前就用同样的方法试验过,结果也是全军覆没。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赖广辉:整个县城都知道了,后面我才知道,反正我那边是乡下,信息各方面还有手机信号都没有,也收不到也不懂,我等于说比他前一年,已经出现这个问题。

    记者:要是黄用富早点来请教你一下,当时也会避免了那么大的一个损失,对吧?

    福建省清流县沙芜乡村民赖广辉:那会的,那我们绝对会劝他说,按什么样方法养我们都会跟他讲。

【养什么鱼赚钱】

   黄用富没想到自己苦苦摸索三年的养殖模式,竟然只是重走了别人的一条失败之路,为此还欠下了50多万元的外债。就当黄用富感到绝望的时候,县里要加大发展溪鱼养殖的力度,县领dao听说了黄用富的事情后,主动协调了银行部门帮助贷款几十万元让他重新创业,这让黄用富激动不已。

    福建省清流县县委常委范成田:我们想把整个渔业做上去,在专业户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政府要帮助他。

    拿到这笔钱后,黄用富决定要最后一搏。因为有了氨氮中毒的教训之后,他知道要想要这片水养鱼,既要围起来不受大河道水位的影响,同时必须还是活水。2008年,经过四处考察,黄用富终于找到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地方。

    黄用富:有三股山泉水水源比较充足,做这个坝把这个水拦在里面,然后就是有开关在底下阀门。

    记者:哪个是阀门,指来我看看?

    黄用富:这个就是我们的阀门,这个方向这个是我们用来调节水位,我们在丰水期的时候。我们把阀门打开,让水流通。

    记者:怎么流走呢?

    黄用富:就往底下,这边有个涵洞,直径一米多。

    这个库湾有三股山泉水,同时,黄用富在土坝底下埋了水管,可以随时调节水位。为了向记者展示这个地方水有多清澈,黄用富带我们到山泉水的源头去看了看。

    黄用富:你看这都是我们山上下来的山泉水,它都可以直接引用的,你看它都是特别清,我们都可以直接喝,很甜的。

    2009年,黄用富在当地水产部门的指导下合理投放了草鱼、鲫鱼等多个品种。年底,这1000多亩水域捕捞上来100多万斤的鱼,这些鱼吸引了漳州、福州等地客商前来收购。

    漳州客商:主要就是它水质好,吃起来比较甜,我们那边鱼吃起来没有这么好吃。

    福建省清流县畜牧兽医水厂局局长李水根:价价格比这个别的地方养得鱼都贵,仅草鱼就贵5毛到1元钱。

    2009年,清流溪鱼还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在黄用富的带动下老百姓养鱼的积极性更大了。同时,黄用富还投资建设一个加工鱼干的厂房,仅2009年,靠卖鲜鱼和鱼干黄用富总收入达到400多万元,纯利润100多万元。

篇二 养什么鱼赚钱
朱正伟:不用喂食的家鱼让他每年多赚50万

[致富经]想赚钱 就找他 20161202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想赚钱 就找他(2016.12.2)

  他养的四大家鱼,每年,至少能赚50多万元。可这些鱼,他却从来都不喂。不花钱养大的鱼,只是他财富的一小部分,他真正的财富还藏在这泥巴里。黑鱼,就是他的财富,因为养黑鱼,每年一入冬,他都是村里最忙的人,家门口总站着找他的人。看江苏小伙朱正伟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让周边买鱼的、卖鱼的都来找他,都相信他呢?

  大叔:来来来

  朱正伟:口号

  大家:一二三

  他就是朱正伟,今天是他抓鱼的日子,他说,等一下他要在这塘里抓出三万五千斤鱼。

  朱正伟:太兴奋了,养这么好,养这么大。钱又来了,钱,都是钱。

  可朱正伟想拿起一条来给记者看看,却根本抓不住。

  记者:白(鲢)鱼太厉害了,他一拉网,(白鲢鱼)撞我的腿。这白(鲢)鱼平均都多大?这么大!

  朱正伟:这个还不算大的,你看。

  记者:这个有多重?

  大叔:十几斤。

  朱正伟:十一斤左右。

  大叔:十一二斤重。

  记者:十一二斤重。

  大叔:对。

  朱正伟:你抱一下。抓紧,抓住。小心它甩。

  记者:好沉。溅了我一脸,抓不住了。

  朱正伟:惠会,你脸脏掉了。

  朱正伟说,塘里不仅有十几斤重的白鲢鱼还有其他四大家鱼。

  记者:这是草鱼吗?

  朱正伟:这是草鱼,对对,草鱼,看。这是白鱼,白鲢鱼。

  记者:其实你就是放了草鱼。

  朱正伟:白(鲢)鱼,鲫鱼,还有花鲢。

  记者:根本抓不住你这鱼,太厉害了。今天这一下能(捞)起来多少?

  朱正伟:白鱼大概,(这口塘)上次拉过一网了,大概还有一万多斤吧白鱼。

  记者:你一开始放的时候有多少?

  朱正伟:放的时候小,放的时候才几两重。

  记者:这么大一点,小小的。

  朱正伟:对。六两左右。

  记者:六两左右。这就长到十几斤(重)了。

  朱正伟:对。现在都是十几斤(重)。

  记者:那你饲料得喂多少?

  朱正伟:不喂。

  记者:你不喂的?

  朱正伟:这个不喂的,这个不花钱的,这个花钱干吗?花钱谁养它?

  朱正伟说,这一塘不用喂食的四大家鱼能卖到6万元,而这只是他财富的一小部分,眼前这些塘底的泥巴里,才隐藏着他真正的财富。

  记者:这个就是。

  朱正伟:对。惠会你抓一下看看。

  记者:这个。是的。

  朱正伟:是吧

  记者:是的。他在泥巴里的,这条好像不是很大。

  朱正伟:嗯,这个是小的。

  记者:你看它在钻。

  朱正伟:它要往下面钻。

  记者:在逃跑是吗?

  朱正伟:嗯,它要埋下去,它基本上都喜欢钻到泥土底下,隐蔽得很好的。

  这就是朱正伟的财富,黑鱼。

  

  别看这鱼塘只有五亩,但每年能养出4万多斤黑鱼,这些黑鱼能卖到30多万元。而在这鱼塘里,朱正伟还有一份额外的收入。

  朱正伟:你看,像这条鱼,它每天吃食最少吃到一斤左右,它吃的都是海鱼,油性高,所以它粪便拉下来都是油,排下来就被别的鱼吃掉了。

  记者:就是你的花鲢、白鲢是吗?

  朱正伟:对,它就吃的是(黑鱼)拉出来的粪便。

  记者:所以你说你不花钱。

  朱正伟:对我不花钱。

  如今,朱正伟混养了180亩黑鱼和四大家鱼,就因为他回家养鱼,村里20多户乡亲都跟着他靠养殖黑鱼赚钱,老百姓还自发成立了抓鱼队伍。

  朱正伟:以前没有。

  队长:他们回来养鱼,我们就抓鱼。

  朱正伟:成立了一个逮鱼队伍,我老是叫他叫人,他就是队长了。每年都要赚好几万块钱一个人。

  记者:真的吗?

  队长:真的。

  记者:你们能赚多少钱一年?

  队长:(每个人)赚到3、4万元。他们不养鱼我们就没有收入,他养鱼我们就有收入。

  大叔:我们朱老板富了把我们工人也带富了。

  不光忙着养黑鱼,朱正伟简直就是村里最忙的人,他家里常常聚了好几拨人都在找他。

  妻子:人家师傅在这里等。

  记者:这个,这位是师傅。

  妻子:嗯,他们从常州来的。

  记者:你们是在这等阿伟?

  杨:对,我下来吧。

  记者:行,你下来吧。上面这位师傅也是。

  杨:对,我们是在一起合伙(来装鱼)的。他答应我们弄两车鱼肯定是帮我们弄两车鱼回家。为了抓到好鱼情愿等一会,值得的。

  这两位师傅从常州开到盐城要300多公里,而离常州100多公里的湖州市,也盛产黑鱼,他们舍近求远,就是为了买到朱正伟手里的黑鱼。

  杨:他的(黑鱼)质量好,鱼好,损伤小,别人要要,我们客户只认这种鱼,懂吧,我们客户不一定知道他,但是我们比较清楚,我们找他,就能弄到这样的鱼。

  这两位师傅还没等到朱正伟,而那边又来了一波新客人要找他。

  记者:你俩也是来拉鱼的吗?

  养殖户:没有我们是过来向朱老板学习的。

  记者:你们也想养黑鱼是吗?

  养殖户:对。(朱正伟)口碑很好,不好的话我就不可能来了。

  找他学技术,找他买鱼,而更多找上门的,则是当地的养殖户,他们都想让朱正伟帮忙把黑鱼卖出去。

  今年是朱正伟养黑鱼的第五年,五年前,他还是一个一年就赚10多万元的拉鱼司机,而朱正伟究竟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让这么多人都相信他、都来找他呢?

  这辆能装下一万斤鱼的运货车跟着朱正伟已经快10年了,当年,为了买这辆车,朱正伟在家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多年前,刚刚20岁的朱正伟靠着哥哥赞助的两万元开了家婚庆公司,两年时间他攒下了10多万元。那时的朱正伟每天想的不是怎么享受,而是怎么能多赚钱。

  老婆:他就是闲不下来,整天想着怎么怎么赚钱。他要是整天朋友叫他吃饭,今天吃了明天吃了,吃了两天他回来他就说老婆,我天天出去吃饭,再这样下去我就成废人了,明天要赶紧出去(赚)钱。

  不满足于两年就赚10万元,朱正伟想去上海找哥哥,学做生意。

  他就是朱正伟的哥哥,在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做批发生意。那时,他提出让弟弟买辆水车,从浙江的养殖户手里买鱼拉到上海,兄弟俩合伙赚钱。朱正伟听哥哥说,开车拉鱼一年至少能赚15万,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去买车了。可手里只有10多万元的他却非要买辆近30万元的车,钱不够,朱正伟就想和哥哥借,哥哥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

  哥哥:我们的都是农村人,脚踏实地地做点小生意,对吧。我有一百(元)钱,我用七十(元),留三十(元)。我说你是拿一百块钱要干一千块钱的事情,比较爱冒险的。

  朱正伟:他胆小,他做什么事情很谨慎的,他不像我,我胆大一点,他如果胆大一点,他老板做得更大了。

  朱正伟说哥哥胆小,正是因为他心里有本账,买大车,一天就能多赚不少钱。

  朱正伟:小车装不了多少,这个大车可以装一万多斤的。这个大车拉得多,费用(和小车)一样的。

篇三 养什么鱼赚钱
生态养鱼好赚钱

龙源期刊网 .cn

生态养鱼好赚钱

作者:吾谷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第20期

“放弃年薪60万元的工作,回到家乡养鱼,费神费力还费钱,很多人认为这是„犯傻'。”重庆酉阳县年过四旬的李强放弃优厚待遇,决心回乡创业,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生态发展路子。

【养什么鱼赚钱】

日前,笔者一路辗转寻访重庆酉阳兴隆镇积谷坝村,找到了乡亲们口中的“傻人”李强。今年42岁的李强说话爽朗、干脆果断,曾是全村第一个本科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云南铜业(集团)公司任职,月工资数千元。但一心想创业的他没几年便辞去工作,回乡建起一家苕粉厂,可由于经营不善、工厂效益低下,最终破产。

李强再度四处求职。2003年,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李强获聘进入新加坡彩虹矿业(集团)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职务,前往南非负责一家控股子公司的金矿开采技术指导,年薪折合人民币60万元。

2013年,骨子里天生有一股创业冲动的他认为时机成熟,便作出了让所有亲友瞠目结舌的决定:辞去高收入工作返回酉阳,在涂市乡钟岭村建起了养鱼场。【养什么鱼赚钱】

“宁愿当5元钱的老板,也不想当5元钱的打工仔!”李强告诉笔者,回到家乡后,他应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商邀请,成立了酉阳农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涂市乡钟岭村流转土地100亩,挖掘鱼塘,养殖清波、虹鳟、金鳟、中华鲟等冷水鱼和亚冷水鱼。

笔者跟随李强来到养殖场,场地三面环山,树木繁茂,飞蛾数量巨大。“走生态发展之路,正是渔业养殖的发展趋势。当初看到这一环境优势,便买来12盏紫外线灯,安装在一口口鱼塘上方。到了晚上,灯一打开,数以万计的各类飞蛾趋光而来,最后掉落水面,成为鱼儿的美食。”李强一边说着,一边往池子里撒谷芽。

“当然,喂飞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鱼饲料问题。我现在喂的是稻谷芽,是纯天然农产品,不含生长激素之类的添加剂。鱼吃这个长得慢些,却属于真正的高品质生态鱼。”摸索一个多月后,李强还发现,除了虹鳟,其他几个品种的鱼都适合饲喂稻谷芽。

近段时间,李强的鱼已经开始批量上市,目前主要供应酉阳县城。由于这些鱼总体上属高端产品,虹鳟售价40元/斤,清波30元/斤,中华鲟40元/斤。但和外地市场相比,这个价格定得稍低,李强主要是考虑到本地市场接受能力偏小,高端鱼在酉阳打开市场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如此,经济效益仍然相当可观。从目前销售情况看,今年至少能售出虹鳟、清波和中华鲟累计5万斤,收入150万元以上。”李强说。

篇四 养什么鱼赚钱
淡水养虾新模式 亩赚7000元

龙源期刊网 .cn

淡水养虾新模式 亩赚7000元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04期

周京怀是湖北仙桃人,曾移居广西北海市多年,后来发现养殖南美白对虾利润可观。于是,在2011年他回到老家承包鱼塘养虾,他是最早在仙桃养虾的农民之一。目前,虾的亩产量一般为300~400公斤,产量较高,效益很好。

【一次投苗 多次捕捞】【养什么鱼赚钱】

一直以来,湖北许多地方都是四大家鱼混养的模式。目前,当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是鱼虾混养模式,主要混养鳙鱼、鲫鱼、草鱼、白鲢等。一般养殖周期为一年左右,先放鱼再放虾。虾养殖3~4个月,一次性投苗,多次抓虾,抓完虾后才开始出鱼。

周京怀的养殖模式是:虾苗密度为9万~10万尾/亩。鲫鱼密度为1000~2000尾/亩(规格为1200~2000尾/公斤)、草鱼密度为20尾/亩(规格为1~2尾/公斤)、白鲢密度为500尾~1000尾/亩 (规格为600~1000尾/公斤)、鳙鱼密度为50尾/亩(规格为6~20尾/公斤),每2亩鱼塘配置增氧机1台。其中,鲫鱼、白鲢、鳙鱼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投苗;虾苗在5月份开始放苗;草鱼则在投完虾苗后的20~30天开始下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时间为3~4个月,春节前出完鱼后干塘。

在鱼塘中放养草鱼主要为了预防病害,因为通过草鱼吃死虾、病虾、弱虾,能有效控制病害,但是不能放养过多的草鱼。也正因为草鱼会吃虾,所以养殖户要注意草鱼不能与虾苗同时投放,必须等虾苗投放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投放。放养鲫鱼、白鲢则是为了增加产值,而放养鳙鱼是为了起活水、稳水的作用,因为鳙鱼有“水中清道夫”之称。

虽然周京怀采取的是鱼虾混养的模式,但盈利主要来自虾的产量。据周京怀介绍,一般虾苗养殖70天后开始出虾,当地以地笼出虾为主,达到上市规格后每天都出虾,一塘虾养下来,出虾至少30次,亩产300~400公斤,鲫鱼亩产400~500公斤,其他鱼加起来也有300公斤/亩。其中,虾的利润约5000元,鱼的利润2000元左右,平均亩利润为7000元。

周京怀以前养殖二代虾苗,都是从广西北海市空运过来,后来在实践中他发现二代苗长速并不快,而且成活率不高,2013年他开始转为投放一代苗。据了解,他买的一代苗的生长速度确实快很多,而且成活率相对高很多。他指出,养殖户在准备投放虾苗前,不管选取的是一代苗还是二代苗,买回来的虾苗必须都经过淡化、标粗两个步骤后才能养殖。而在这两方面,他做得较好。同时,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养虾新技术——网箱淡化,小塘标粗模式。具体如下:

【网箱淡化】

篇五 养什么鱼赚钱
大学生养鱼3年赚了50万

篇六 养什么鱼赚钱
大学生回乡养驴年赚百万元

篇七 养什么鱼赚钱
淡水养虾新模式 亩赚7000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