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水上蔬菜栽培技术

  水上栽培蔬菜不同于露地和保护地蔬菜,也不同于扎根在水底泥土中的水生蔬菜,它没有土壤作支撑,蔬菜的根系完全生长在水中,所以,不但要精选适宜的蔬菜品种,还要有相应的设施才能够进行水上蔬菜的栽培。自2007年开始,位于武清区三大水乡之一的泗村店镇恒远水体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着手探索水上蔬菜的栽培技术,借鉴国内外水上蔬菜栽培经验,经过3 a试验研究,在浮床的制作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发出了完整的竹叶菜水上栽培技术和订单生产模式,解决了水上栽培蔬菜投资大、成本高、难管理、效益低的难题,为蔬菜栽培走出土壤向水面上延伸并实现产业化打下了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泗水村牌”水上竹叶菜还取得了绿色认证,热销于京津和港澳地区。 

  1 蔬菜品种选择 

  并非所有蔬菜品种都能在水上生长,经查询和试验,首先选择的是竹叶菜。竹叶菜学名为雍菜,又叫空心菜、藤菜,系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按其对水的适应性分为旱蕹和水蕹,水蕹即水生竹叶菜,是一种可在水面上栽培的叶菜类蔬菜品种,竹叶菜根很浅,生命力顽强,茎叶茂盛浓绿,节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长势强,抗高温,在15~40 ℃条件下均能生长,可弥补淡季的蔬菜供应。其嫩茎、幼叶、叶柄均可食用,竹叶菜非常鲜嫩、清甜、爽口。经化验检测,“泗水村牌”水上竹叶菜不但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比等量的番茄高4倍多,钙含量比番茄要高12倍多,各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百菜之王”的白菜还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叶菜。竹叶菜除可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医疗保健作用也十分明显,中医认为水生竹叶菜还是治病良药,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效。 

  2 育苗 

  一般3月中旬开始在温室内进行育苗,方法有两种,规模化生产时应选第2种方法。 

  2.1 常规育苗法 

  做成蔬菜栽培畦,畦长(根据温室跨度而定)6.5 m,畦面宽1.6 m,同时施商品有机肥1 500 kg。播种前浇足底墒水。 

  2.2 穴盘基质育苗法 

  做宽1.1 m、长(根据温室跨度而定)6.5 m、畦埂高7~10 cm的育苗畦,将畦面整平压实,畦底铺农用薄膜,以防水分渗漏和根系下扎。选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装入育苗穴盘(注意不要装得太满),选用50孔穴盘(540×280),然后分两排均匀摆放在畦内的农膜上,喷透水后待播。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 d,剔除瘪粒和霉变、虫蛀、破损的种子,然后放入55 ℃的温水中浸泡。浸泡期间要不停地搅拌并保持水温15 min,自然降温后用清水冲洗两遍,阴干后播种。 

  2.4 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播在育苗畦(每畦用量50 g)或穴盘上(每孔放1粒),播后覆土或基质,厚度1 cm左右,畦面上覆盖薄膜保湿。 

  2.5 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间,温室内要保持平均25 ℃的温度,播种3 d后就可出苗,待秧苗长出子叶后要浇水一次并要进行除草,子叶平展时灌促根剂,此后要注意在每天中午前后将大棚适当通风,在温度高出36 ℃时要加大通风力度,当竹叶菜苗长出两片真叶后再进行1次浇水和除草。此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满足秧苗生长要求的高温高湿条件。育龄20 d左右起苗移栽。 

  3 浮床制作 

  水上竹叶菜种植在浮床上。要求制作的浮床必须坚固耐用、具有一定的浮力,以承载蔬菜的重量。 

  3.1 做框架 

  要选择优质竹竿,用铅丝捆绑成长方形框架。要求框架必须牢固,不变形。框架长度可按竹竿长短来定,但不宜过宽,要便于浮床中间部位秧苗定植。 

  3.2 固定托管 

  把用来种植、固定秧苗的托管(直径2 cm、高2 cm)用45丝的尼龙绳连成网状,再与绑好的框架连接牢固。使托管按株距15 cm、行距20 cm的距离分布均匀。操作方法:先做出工装,将托管均匀分散、放置在工装上,再用绳与框架连接。但必须确保网绳紧绷,以保证所有托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3 安放浮床 

  按水面移栽密度42 万株/hm2秧苗计算出浮床数量,再把浮床用绳索连接,放入种植水面。连接浮床时,浮床之间要留有20 cm左右的距离。浮床摆放在距离两岸4~5 m的位置,并用绳索在岸边固定,确保浮床在水面上不移动位置[来源:

  4 秧苗的移栽与栽后管理 

  4.1 起运苗 

  常规育苗时,应在移栽前一天傍晚给苗床浇1次透水,使第2天起苗时尽量少伤根。秧苗随拔随装入保鲜箱,封闭好,用保鲜车运送到种植基地水面。穴盘基质育苗时,起苗前2天停水,从穴盘中取出秧苗,30株1捆装箱保湿,运送到种植基地水面。 

  4.2 移栽 

  秧苗离开育苗畦当天应栽入水上浮床。每个托管定植1棵苗,让根系完全浸入水中,确保秧苗的成活率。在养殖草鱼的坑塘中栽培时,浮床下部还要加防护网。 

  4.3 管理 

  技术人员随时检查蔬菜的成长情况和浮床的固定情况。一般水生竹叶菜上病虫害发生较少,常见害虫为甘薯麦蛾,当少量发生时可结合采收人工捉虫,严重时应叶面喷洒进行防治。还要保持水面高度不降低,且避免有污染的外缘水进入种植水域污染水质,进一步来污染蔬菜。 

  5 采摘与运输 

  水上竹叶菜在环境和温度都适宜的情况下,大约20 d左右就要采摘1次,这样,菜的叶子鲜嫩,茎也不老。采摘人员用船载保鲜箱下水采摘,将长势茂盛、无干枯黄叶及病虫害的菜用人工采摘,不准用机械性质的工具,采摘生长点以下28~33 cm的幼嫩茎叶,放入保鲜箱,然后用保鲜车及时运往合作社加工车间,保持蔬菜新鲜。 

  6 加工与包装 

  加工车间检验人员对蔬菜进行把关验收,将有机械损伤、腐叶、黄叶、病虫害的蔬菜挑出,做不合格蔬菜处理。严禁把带有不合格的菜进行包装;将检验合格的竹叶菜按每盘0.4 kg装入托盘,要理顺茎叶送入保鲜包装机包装。经检验合格后的保鲜包装蔬菜贴上商标及合格证,装入定制纸箱,每个纸箱装入8 kg竹叶菜。将打包好的蔬菜整齐码放到保鲜库待售。 

  7 种植效益 

  由合作社免费提供水生竹叶菜的秧苗,并协助种植户移栽,无偿提供栽培所需的浮床等生产资料。义务指导技术,产品按保护价1元/kg全部回收,一般种植户年效益为6 万元/hm2左右。与此同时,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水上栽培蔬菜能净化水质,保护环境,提高渔产品质量。扩大水上蔬菜栽培面积,可节约耕地,缓解蔬菜与粮食争地的矛盾。 

篇二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生物浮床鱼菜共养水上蔬菜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生物浮床鱼菜共养技术(20120516)

  水上蔬菜种植因为采用“水上种菜、水下养鱼”这一立体化的农业种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通过“菜净水、水养鱼、鱼养菜”的生态循环,节约了不少成本。同时水面上种菜的立体种植技术,完全不用农药化肥,成本相对低廉,产量、品质却优于陆地蔬菜,秋季还能收获大量鱼虾。本期节目里主要以竹叶菜为例介绍了水上蔬菜的种植过程。

  水上竹叶菜能够美化景观,成为现代人工水域或景观水池。水上种植竹叶菜还可成为鱼菜立体种养新时尚,改变单一水池养鱼的格局,提高每667 mz水池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动了其他水产养殖户投入了水上竹叶菜的生产,社会效益较好。 

  生态效益 

  水上栽培竹叶菜可以净化水质,浮体栽培植物的水质净化主要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透过COD氮磷的浓度来抑制水质的发生进而提高透明度。根据专家研究,一个面积为6670 m。深1.5 m的营养化池塘,只需种植80~277m。的浮体植物,即可以在一年内恢复其农业功能。 

  水上蔬菜种植技术 

  1 育苗 

  先深耕翻土、整地、碎土,667m。施50kg复合肥作底肥。同时用“多菌灵”掺土,播撒在新整好的地里。隔3~4 cm开沟,作播种之用。 

  2 播种 

  种子播前用水泡14h(保证10~12h),滤干。 

  在播种前1d给育苗地浇水(保证足够的水分,至少提前15~16h),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准备好的行里,用锄头稍微覆一薄层土。浇水,保证足够的水分。然后采用2 m宽的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潮气),两边压实,以免被风吹开,5d后,就会有幼苗生出,此时可以揭开地膜。 

  注意:揭开地膜应根据天气情况,最好在傍晚时分,切忌高温天气和暴晒。 

  3 田间管理 

  大棚育苗苗期为20 d左右,平时大棚两头揭开透气,必要时根据土壤湿度浇水。 

  4 幼苗移栽 

  移栽前1d傍晚给苗地浇足足够的水,泡涨土壤,这样拔苗的时候不易扯断根系。 

  5 浮床制作及移栽方法 

  浮床制作用长2m的小竹杆7根,扎成1m宽的浮床,下水时用毛竹桩进行固定,然后用1根25 cm长塑料PP管,按14 cm×25 cm密度进行栽种,移栽后用泥浆封口以确保菜苗的成活率。 

篇三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鱼塘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鱼塘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实验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和《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郑州市鱼菜共生实验推广项目的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郑州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和《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及《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发展现代渔业、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市场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为目标,利用池塘养殖水面种植蔬菜,达到既能增加渔农收入,为市场提供新的蔬菜品种,又能节约资源,减轻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改善鱼类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水生蔬菜种植推广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韩绍林 郑州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

副组长:刘同德 郑州市农委副主任【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王小红 郑州市农委副主任

杨万友 郑州市农委调研员

王从亭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所长

成 员:王新平、张晓影、卢钦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办公室主任:刘同德(兼)

办公室副主任:王新平、张晓影、龚攀、胡金文、秦 涛

由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项目部,具体承担项目的实验推广工

作。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负责水生蔬菜育苗及病虫害防治,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项目的选址、水上种植、技术推广等具体工作。

三、项目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高产鱼塘中饲料残饵、鱼类排泄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较高,对鱼类生长有害,在水面种植蔬菜可充分吸收鱼塘水体中多余的养分促进蔬菜生长,使养鱼和种菜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种植水生蔬菜可以降低鱼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改善鱼塘水环境,减少换水和渔药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郑州市目前水产养殖水面13.5万亩,水上种植蔬菜项目推广后,可在不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增加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增加优质蔬菜供应1亿公斤,丰富居民“菜篮子”,增加渔民收入,加快推进都市区现代农业发展。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项目实施地点选在荥阳王村黄河滩现代渔业聚集区、惠济区沿黄现代渔业聚集区。 项目计划实验推广面积(以池塘水面计算)2000亩,蔬菜种植净面积不少于200亩。

(三)预期目标

在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和养殖产量的同时,水生蔬菜依靠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实现不施肥、不使用农药,保证蔬菜洁净、鲜嫩、品质优良,同时改良水质,降低水产养殖发病率,减少鱼药使用,从而实现养鱼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每年收获水生蔬菜3~4次,亩产10000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200万公斤。

(四)项目技术要点

1、浮床、种养殖品种选择。种植水生蔬菜的浮床,一种是采用竹子捆绑成框,在竹框上固定聚乙烯网布做浮床,或者固定细PVC管种植蔬菜;另一种使用塑料型材做浮床(45-70cm/块),塑料型材上预留蔬菜种植孔及散热孔。将浮床连接后两端栽桩固定,浮床

的排与排之间相隔120cm,保证阳光对水体的照射。水生蔬菜种植品种选用竹叶菜(意大利空心菜)和水芹菜,水下养殖品种为鲤鱼或鲫鱼。

2、蔬菜育苗、移栽。建设8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两座,用于水生蔬菜无土育苗;蔬菜苗种在营养液中培养出适合水生的根系后,将其固定在浮床上进行水上种植;菜苗移栽时,要处理好菜苗由营养液移植到鱼塘后的变化及适应问题,确保菜苗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顺利扎根并且快速生长。

3、鱼塘选择和种植方式。选择底质、水质肥沃的高产养殖池,每口鱼塘面积8~10亩;在正常养鱼的前提下水面种植水生蔬菜,按照蔬菜种植面积占鱼塘水面比例分别为20%、15%和10%三种种植模式组织实施,实验不同种植比例的蔬菜生长速度和收获批次、产量、品质。

4、对比实验。选择2~3口同样养殖条件、不种水生蔬菜的鱼塘作为对照组,开展对比实验。一是对比水质变化情况,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影响,改善水体环境;二是鱼类病害及病害防治用药量减少情况,以此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品质;三是对比水面种植蔬菜后,对水体养殖效益的提高比例。

5、日常管理

要加强对水生蔬菜的日常管理和检测工作。按照《郑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做好日常种养殖管理及蔬菜的种植、收割、销售工作;水产养殖全程进行鱼塘水质检测,每15天检测一次;定期检测水生蔬菜质量,做好各项对比数据采集,记录完整的实验资料。

四、项目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2011年2月~2011年3月底)

1、品种选择和实验论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选择适合在鱼塘水面种植的蔬菜和养殖鱼类品种,研究浮床材料、制作、浮床漂移问题;研究蔬菜栽培、生长、收割等技术问题;研究选择鱼菜共生不同模式。

2、实验场地考察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推广场所,完成实验推广场地及种养殖合同签订。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3、考察学习国内水上种植蔬菜先进技术,并且完成浮床制作和购进。

4、实验推广项目明确分工、明确职责,抓好工作落实。

5、争取项目资金,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

(二)蔬菜育苗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15日)

确定实验推广的水生蔬菜种植品种,按要求定期完成菜苗培育。

(三)实验生产阶段(2011年4月~2011年11月)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1、安置浮床。2011年4月10日前,浮床按实验推广池塘面积全部设置到位,随时准备种植菜苗。

2、移栽菜苗。2011年4月15日~2011年5月15日,将育成的菜苗移栽到实验推广塘,全面开始生产实验。

3、生产、实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0月底,做好高产鱼塘养殖管理及蔬菜种植、收割、销售工作,按照郑州地区气候情况,达到一年收割3~4茬的预期目标;水产养殖全程开展鱼塘水质检测、鱼病监测,做好对比数据采集,记录完整的实验资料。

4、经验总结。2011年11月~2011年12月,总结水面种植蔬菜对高产鱼塘水质改善和鱼类病害减少程度,以及增加渔业效益的比例;选择最适合郑州地区种植的水生蔬菜品种,并且制定出最佳生态种养殖模式。

五、资金保障

拟补助蔬菜育苗经费30万元,技术推广服务费3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蔬菜生产补助经费按有关项目指南申报。

六、项目管理

1、该项目由项目单位提出申请,填制《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并经县(市)农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后,由财政、农业部门两家联合行文申报。

2、该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申报,由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负责项目初审,审定项目实施方案,监督项目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县(市)、区农业和财政部门按要求组织检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逐级上报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和财政【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局。市农委和财政局核查项目执行情况。

3、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市蔬菜研究所、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具备条件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管理规范的渔民专业合作社。

七、保障措施

实验推广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是郑州市农委在新形势下加强都市型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工程。一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建设项目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以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二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将责任明确到人,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取得成效;三要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实验推广项目圆满完成。

篇四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水上无土种植蔬菜

水上无土种植蔬菜

篇五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水上的蔬菜

篇六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水上蔬菜种类汇集

水上蔬菜种类汇集

挺水性植物:枝叶会伸出水面。 枝叶会伸出水面,但根径定著在泥土里,通常生长在水流较浅的地方或岸边,常見的有:莲花、香蒲、风车草、野慈菇、鸭舌草、野姜花、水鼻子、水稻、茭白筍、芋头、芦苇、白菖蒲、慈菇、泽泻、茭笋、蒲苇、黄菖蒲、菖蒲、千屈菜、水芹、再力花、石菖蒲、美人蕉、茭白、旱伞草、白苹、大薸、水葱。 浮叶性植物:只看到叶片漂浮在水面生长。 叶片漂浮在水面生长,根径定著在泥土里,叶子通常有宽大的圆形、心形或椭圆形,常見的有:睡莲、荇菜、菱角、田字草、台湾萍蓬草、王莲、菱等。

沉水性植物:枝叶不会长出水面,都是沉在水面下生长的植物,枝叶不会长出水面,都是沉在水面下生长的植物,根径定著在泥土裡,叶片通常为线型、针形或丝状,常见的有:金鱼藻、水蕴草、黑藻、苦草、菹草、狐尾藻等。

飄浮性植物:植物會随水流漂动,植物体會随水流漂动,水少时虽会定著于泥土,但水多时会脱离泥土生长,植物体通常较小,但繁殖力惊人,根部发达,对植物体有平衡作用,常见的有:布袋莲、槐叶萍、水芙蓉、大漂、水鳖、满江红。

挺水植物:

莲花:

荷花又名莲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属喜温、喜光、喜肥的水生植物。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0—30℃。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宜浅水,怕水淹和狂风吹袭。 荷花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的莲子,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真是全身是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荷花古时是宫庭花园或私人庭园的珍贵花卉,近代园林布置中,被广泛选作为水景园的主题植物。无论是绿化水面,还是美化庭园,均能产生较强的风景效果。并且还有净化水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等功能。荷花生于沼泽、湖泊、池塘。

繁殖 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每年4月上旬将主藕或子藕挖出,进行分栽,种藕必须带完整的顶芽,否则种后当年不开花。播种,莲子无休眠期,可随采随播。如将种皮挫破浸种,播后1周发芽。碗莲当年可开花。 栽培 池栽或缸栽荷花,应施足基肥,种藕栽植,顶芽向下,这样有利根茎生长发育。生长初期水位不宜过深,随着浮叶和立叶的生长,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逐渐提高水位。秋末长藕期要求浅水。生长期不能摘叶或损伤叶片,否则影响种藕发育。荷叶要让其自然枯黄。一般每隔2—3年重新栽植l次。

病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大蓑蛾、蚜虫和斜纹夜蛾。可用9O%敌百虫1500倍液喷杀。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和斑点病。用25%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喷洒。

应用 荷花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品种繁多,有单瓣、重瓣,又有千瓣莲、重台莲、并蒂莲等。在城市园林水景中广泛应用。在家庭中以缸栽或盆栽,布置阳台、庭院也十效赏心悦目。

香蒲:

别名有蒲草、蒲菜。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茎极短且不明显。走茎发达,不分歧或偶尔分歧,不呈肥大状,外皮殆为淡黄褐色,前端可以不断地分化出不定芽株。叶殆为青绿色,极近生至呈丛生状,直立型,线形,长度有时可以达一公尺以上,基部鞘状包覆;叶鞘边缘膜质。花单性,雌雄同株;盛花期在夏季,正常茎会在植株成熟时快速抽长,并于顶端著生穗状花序;花序殆为黄绿色,雄花序在上方,雌花序在下方,雌花序较之雄花序长许多;雌雄花序紧紧相连,其间并有大型的苞片参差。花粉鲜黄色。

栽培管理

栽植香蒲的地方应阳光充足,通风透光。管理较粗放,可参见花菖蒲管理。 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一般用分株繁殖。分株可在初春把老株挖起,用快刀切成若干丛,每丛带若干个小芽作为繁殖材料。盆栽或露地种植。一般3---5年要重新种植,防止根系老化,发棵不旺。

用途

香蒲叶绿穗奇常用于点缀园林水池、湖畔,构筑水景。宜做花境、水景背景材料。也可盆栽布置庭院。蒲棒常用于切花材料。全株是造纸的好原料。叶称蒲草可用于编织,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称蒲绒,常可作枕絮。嫩芽称蒲菜,其味鲜美,可食用,为有名的水生蔬菜。

风车草:

又名:伞草、旱伞草、台湾竹

原产马达加斯加。喜温暖湿润和腐殖质丰富的粘性土壤,耐阴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5℃。

生境分布: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大湖、河流边缘的沼泽中。

繁殖

可用扦插和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可剪取健壮顶生茎叶,留茎3厘米剪去,叶退化成鞘,顶端总包片叶状,伞状总包叶 略加修剪,将茎部插入沙床。插后10天生根,以花前扦插效果最好。分株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时进行,将大丛株分切成数丛即行。 栽培

生长期每2周施肥1次,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夏季勿使强光直晒,应适当遮阴。经常清除黄叶、倒株,力求茎杆坚挺有力,叶片翠绿宜人。冬季搬室内养护。 病虫害

常发生叶枯病和红蜘蛛危害。叶枯病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红蜘蛛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

应用

风车草株丛繁茂,顶部叶片扩散如伞形。它适宜书桌、案头摆设,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南方露地栽植,适宜溪边、假山、石隙点缀。 风车草的生长特性和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风车草全年保持生长,即使在冬天仍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风车草在生活污水中培养10 d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2%、70%和73%,其中风车草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净化量的55%和53%.种植风车草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对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4%、47%、74%和74%,与不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相比,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8%、19%、14%和13%.

野慈菇:

别 名:长瓣慈姑

产地分布:

产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上海地区有野生分布。 形态特征:

为慈菇的变种,从栽培状态逸生。多年生挺水型水生植物。高50-100厘米,根状茎横生,较粗壮,顶端膨大成球茎,长2-4厘米,径约1厘米,土黄色。基生叶簇生,叶形变化极大。多数为狭箭形,通常顶裂片短于侧裂片,顶端裂片长4-9厘米,宽1-2厘米,基部裂片长4-18厘米,宽6-11毫米。顶裂片与侧裂片之间缢缩,叶柄粗壮,长20-4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状,边缘膜质。7-10月开花,花梗直立,高20-70厘米,粗壮,总状花序或圆锥形花序,花白色,雌雄同株。10-11月结果,同时形成地下球茎。种子褐色。霜冻后地上部分枯死。

同属的水生植物还有:

慈姑:S.trifolia。又名茨菇。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球茎球形或长球形,上具较粗的顶芽。叶箭形,较大,长25-40厘米,宽10-20厘米,叶柄长。花果期6-10月,从叶腋间抽生花茎1-2枚,花白色,成总状花序。瘦果斜倒卵形,背腹两面有翅。为栽培食用蔬菜。

生长习性:

野慈姑适应性强,喜光,喜在水肥充足的沟渠及浅水中生长。慈姑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宜肥沃的黏壤土。

园林用途:

用球茎或顶芽进行繁殖。通常在3月下旬将种球茎催芽,或4月上旬露地插顶芽育苗,株行距9厘米左右,5月上旬种植布置于园林水景的低洼地,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生长期间需经常清除杂草,并追施2-3次肥料。有黑粉病、稻风虱等危害,应注意防治。越冬时应保持0℃以上的泥温。

繁殖培育:

慈姑类植物叶形奇特秀美,可数株或数十株种植于河边,与其它水生植物配植布置水面景观,对浮叶型水生植物可起衬景作用。

鸭舌草:

鸭舌草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MonochoiavaginaliS ( Burm.f. )

PreslexKunth. 的嫩茎叶,又名水锦葵。鸭舌草鲜品每百克含水分97 克,蛋白质0.6 克,脂肪0.1 克,纤维素0.6 克,钙40 毫克,磷80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鸭舌草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疔疮等。

【别名】水玉簪、肥菜、合菜

【来源】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 Pre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炎,痢疾,咽喉肿痛,牙龈脓肿;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疖。

生物学特性 (1)休眠与萌发 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早春休眠解除。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3~15℃,较稗草略高,变温有利于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30℃以上萌发受到抑制。鸭舌草是典型的水生杂草,可缺氧萌发,萌发需较高的水分,在淹水或土壤水分超饱和的条件下萌发较好,湿润条件下发芽较慢,但水层超过1厘米以上,发芽又转慢。鸭舌草种子较小,千粒重仅为稗草的4%~5%,下胚轴伸长受到限制,只能浅层萌发,以土层0~1厘米萌发最好,1~2厘米较差,2厘米以下不能萌发。 (2)营养生长 鸭舌草植株较大,根系较浅,需水、肥多,营养生长与温度、水分、光照、肥力关系密切。鸭舌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此时,水分适宜,每3~4天即生长1片叶,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生长最为迅速。鸭舌草在土壤水分超饱和或略有薄水的条件下生长最好。鸭舌草叶片较大,在稻田中,漫射光照条件下亦能正常生长,但过于荫蔽生长较差,在同一块稻田中,稻株间的鸭舌草与中心沟、田边鸭舌草生物量相差1倍以上,但由于鸭舌草叶片大而薄,直射光照过强,亦不利于生长。鸭舌草根系较浅,植株较大,生长迅速,需肥量特别是氮肥较多,如过多地使用速效氮肥作追肥更有利于鸭舌草根系的吸收。鸭舌草叶片肥嫩,易受多种害虫侵

篇七 水上种植蔬菜技术
水上种菜赚大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