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潘光伟养鸽子:飞笼飞出好种鸽

  [科技苑]“飞笼”里飞出好种鸽(2011.3.9)

  温州瑞安上望的潘光伟养鸽子在鸽笼上做了个变动,以前种鸽关在一个小笼子里,现在他给种鸽换了个20米长10米宽的巨大的笼子,鸽子能在笼子里自由飞,飞起来的种鸽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本期节目将为您讲述。

  潘光伟养鸽子的创业故事:

  潘光伟是瑞安上望人,3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读初一那年,背他上学的同学辍学了,他也黯然离开了校园。

  15岁那年,潘光伟拄着拐杖开始独立谋生,选择的第一个行业是修理自行车。潘光伟还带出了6个徒弟,还开起了镇上最大的自行车配件店。

  1991年,潘光伟瞄准商机,开始涉足服装行业,从家庭作坊开始,和妻子一起打拼市场。头脑灵活的潘光伟很快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海蛇王西服,成为瑞安当时数一数二的服装企业。

  2007年潘光伟当选为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后,潘光伟一直思索着找一条更好的路子来帮助残疾人。

  那段时间,他经常和一批从事农村种养殖的残疾朋友进行探讨。在参观了几个残疾人的小型养鸽场后,潘光伟决定创办一个上规模、上档次、标准化生产的新型鸽子养殖企业。确定要养鸽子后,他还考察了广州、江苏、上海等许多国内知名的鸽子养殖企业,学习吸收了先进经验。

  2008年3月份,潘光伟正式结束了自己的服装事业,一心做起鸽子养殖基地的创办工作。项目定好了,首要任务就是给养殖基地选址。最后,他把眼光放到了飞云镇中洲村一片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滩涂地上。

  刚开始养殖时,由于经验不足,潘光伟遇到了鸽子成活率低,鸽子蛋产量不高等情况。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销的鸽子养殖企业转回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潘光伟的致富鸽业有限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解决成活率低、产量不高等问题,潘光伟多方寻求帮助,在中国肉鸽产业协会会长、中国鸽业首席专家姜家佑的共同合作研究下,开发了“无亲鸽喂养技术”——由人工配置鸽乳,对雏鸽进行人工喂养。“无亲鸽喂养技术”的研发,使养殖基地的产量翻了3倍,彻底打破传统养殖生产方式,也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

  为了提高鸽子的肉感和营养,潘光伟导入了健康养殖的概念,以绿色天然饲料喂养,搭配各种维生素,达到营养均衡。为了预防鸽子生病,他还专门聘请了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长期对鸽子的流行疾病进行预测,提早搭配好中草药喂养鸽子以预防疾病。

  少吃多餐,提高饲料的摄入量,潘光伟养出来的鸽子肉质与口感都超过普通肉鸽,鸽子蛋也比较大,很多人都认准了他的品牌。

  据了解,在创办养殖基地前,潘光伟就将创造全国知名农业品牌摆在第一位,决心实施品牌战略。2008年10月,他注册了商标,成立合作社,将鸽子带上脚环,鸽子蛋装进礼品盒,创立自己的“蓝灵”品牌。

  现在潘光伟的鸽子养殖基地一共有80000多羽鸽子,每天出产1300羽的肉鸽和1000枚鸽子蛋。

  本视频由CCTV7科技苑官网提供。

篇二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杨明军:养鸽赚钱从上当开始

  核心提示:放弃年薪三万的工作回乡养鸽子,遭遇挫折不气馁,利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把养鸽事业做大做强。

  致富项目:肉鸽

  养殖案例地点:平顶山舞钢市

  致富人物:杨明军

  适合人群:喜欢养殖业的人

  所需场地:固定场地 

  2006年12月10号,在平顶山舞钢市武功乡的一个养鸽场里,33岁的杨明军正满面春风的和工人们一起卸货。虽然已是身家上千万的养鸽场的董事长,但他却依然习惯于和工人们一起干活。 

  冬天在普通的养鸽户那里,一般两三对种鸽一个月只能出一只乳鸽,而在杨明军这里,凭借这套电脑孵化设备,一对种鸽每月可以出3到4只乳鸽。目前,杨明军已经拥有将近五万对的种鸽,年产乳鸽100万只左右。按一直乳鸽十五块钱来算,杨明军的养鸽场的产值已经超过千万元了。 

  1992年,高考落榜的杨明军决定开始养鸽子,当时鸽子的价格高,而且还不愁销路,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杨明军:没有听说鸽子有大批的传染病,好养、好管。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然而杨明军面临的大问题,就是技术问题。虽然自己平时比较爱看养殖类的报纸和杂志,但毕竟没有实践经验,无奈之下,他就开始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去请教养殖业有名的专家。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杨明军:他们对农村出去的人有一种同情心,感觉着有这种上进心,最后可以说被感动了。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他的朴实和上进心打动了专家们,专家教会了他很多知识,有的甚至还推荐他到一些养殖基地去参观、学习[来源:

  杨明军:经过选育后,留下了不到三十对鸽子。 

  原来是种鸽场老板欺骗了他。由于种鸽品种不纯,给接下来的乳鸽繁育带来了很大困难。于是他开始狠抓鸽子的良种培育工作,经常参加各种行业展会,跟业内精英和专家交流,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剩下的三十对种鸽中,多次选育、优中选优、提纯复壮。1998年春天,第一批成品乳鸽终于进入了市场。 

  杨明军妻子:有了第一笔收入吧,一万元左右。 

  经过认真的市场分析后,杨明军发现,乳鸽和鸽蛋的主要客户是一些较大的宾馆、酒店.,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 

  杨明军:他们有一道菜叫掌上明珠,就是一个鹅掌上面放一个煮熟的鸽蛋。一百多元一道。 . 

  于是他开始把目光盯向了大城市。然而,事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 

  扬明军妻子:有一次往郑州发了两批货,就7000元,要了几次账,他总是推。最后他只给我1500块钱,还让我写保证以后不准再要。 

  长时间的打拼之后,杨明军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然而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他的几百只种鸽被偷了。 

  杨明军:因为价值十几万,全是精华部分,派了十多个人去寻找。 【科技苑养鸽大王,杨明军】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说在离当地百十公里外的一个禽类市场上,看到有一批鸽子很像他家的。 

  杨明军:因为脚环在(鸽子)不到十天时戴上,终生去不下来。有场名、鸽舍号、它的系谱,还有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在警察的帮助下,杨明军终于要回了这批种鸽。事后了解到,偷种鸽的人是附近去厂里参观学习的人,因为杨明军向他们介绍过这批种鸽最珍贵,他们当晚就把鸽子给偷走了。即使如此,杨明军对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依然敞开大门。 

  杨明军:通过来学这个东西,有心人会提出很多问题,普通职工不提问题,对企业发展没有好处,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杨明军把养鸽子所得的收益全部用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企业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杨明军的新鸽场占地60亩,引进了自动调控光照系统、微型探头显示、自动饮水、人工育肥等国际先进技术程序,产量和效益成倍增长。 

  武功乡副乡长刘俊绍:杨明军同志是一个青年养殖能手,是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杨明军取得今天的成就,在这中间他不但体会到了辛酸和失败,还总结出了很多独到的养鸽经验。 

  杨明军:第一是不断引种,每年都要引进新鸽种,看它的适应性,提纯抚壮、优中选优、双优结合,给它编上编号,把它的系谱信息都存留到上面,保证不会近亲繁殖。最优良的品种再杂交选育进行八次选育。 

  在引进设备方面,杨明军也尝到了甜头。 

  杨明军:这是自动饮水器,可以自动控制流量,不用人提水加水。 

  技术员:我们过来后,种鸽出现惊悸,这种应激现象把它的表皮就蹬破了。像这种就不用管它,所以人在室内待的时间比较短,这样鸽子按它自身的生活规律最恰当的调配自己的时间。 

  企业规模扩大以后,重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杨明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农民那种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等很多缺点都暴露出来了,来实习的大学生我们择优选用,留作为技术储备。他们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咱企业进步的过程。记者:许耀治4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