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收入

| 医生招聘 |

【www.guakaob.com--医生招聘】

篇一 日本高收入
日本最受欢迎前30位职业年收入排行榜 看看你的职业在日本是多少收入

  日剧中经常出现一些高帅富形象,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从事着像律师、医生、银行家这样的职业。

  虽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不同行业及职业之间的收入,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

  另外,就算是同样的职业,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你目前在中国从事的职业,想知道在日本能拿多少工资吗?

  日本政策机构曾根据日本人不同水准年收,做过如下划分:

  高资产阶层:年收入800万日元(56万)以上、或纯金融资产2000万日元(140万)以上(这部分人群占日本人全体的20%)

  低资产阶层:年收300万日元(21万)以下、或纯金融资产300万日元未满(这部分人群也占日本人全体的20%)

  除去上述20%的“高资产阶层”和20%的“低资产阶层”,余下的60%,就是日本的中产阶层了。他们的年收在300万日元(21万)以上,800万日元(56万)以内,属于日本社会的中坚骨干力量。

  大部分日本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每月收入都在20万日元前后,年收入约为240万日元(15.9万人民币)。

  工作几年后慢慢升职,三十多岁工资慢慢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这个年龄基本上也就该结婚生子,很多日本女性婚后便成为全职主妇,丈夫要负担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了。

  下面是日本媒体根据厚生劳动省“薪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统计出的日本最受欢迎的前30位职业的平均年收入,看看有没有你目前的职业吧!

  日本最受欢迎前30位职业年收入排行榜

  第30名:护工

  随着日本进入老龄社会,看护老人的职业越来越显得重要。

  平均年收:450万日元左右(29.8万RMB)

  第29名:作家

  印象里,作家应该是很有钱途的职业,其实那只是一小部分出名的作家。日本作家的收入来自印税(类似于每本书的销售提成)、原稿费、著作权费用、演讲收入等,没有成名之前的日子还是比较苦的。

  一般作家平均年收:300万日元左右(19.9万RMB左右)

  第28名:税理士

  和律师执照一样,税理士执照也相当难获得,需要若干年的努力学习,才能考下从业资格。但是,一旦能够拿到税理士执照,都会有相当不错的收入。

  平均年收:830万日元以上(55万RMB以上)

  第27名:铁道驾驶员

  以前的火车驾驶员,现在的地铁,或者轻轨驾驶员。在日本,每天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就是电车了。可能日本人生活和铁道交通关系太密切的缘故,这份工作在日本还是很受欢的。

  平均年收:400万日元左右(26.5万RMB左右)

  第26名:消防员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成为消防员的原因很简单:帅和能够救人。

  平均年收:400万日元左右(26.5万RMB左右)

  第25名:兽医

  成为兽医,需要持有兽医执照,必须在大学学习6年以上的兽医课程,并通过兽医国家考试。

  平均年收:560万日元左右(37万RMB左右)

  第24名:警察

  正义的化身,是很多日本家长的心中,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够从事的理想职业之一。虽然是有危险的职业,但是工资还是相当不错的。

  平均年收:800万日元左右(53万RMB左右)

  第23名:厨师

  在日本可以吃到绝大多数国家的食品,电视上出镜最多的也是美食节目,因此,作为一个厨师在日本还是很受欢迎的,但不是名厨的话收入比较一般。

  平均年收:350万日元左右(23万RMB左右)

  第22名:美容美发师

  日本的美容美发技术就不用说了,进入任何一个理发店,都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造型。但是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工之前,一般都需要用6年以上的修业时间,这段时间的工资不会很高。

  平均年收:300万日元左右(19.9万RMB左右)

  第21名:设计师

  包括商品包装设计,网站设计,3D设计等,是一个需要天赋的职业,而且不容易出人头地。

  平均年收:500万日元左右(33万RMB左右)

  第20名:面包师

  很多来日本留学的女孩,都有发胖的趋势,一是因为日本甜点过于好吃,二就是因为日本面包太香了。只要走在大街上,肯定能够沿着香味找到面包店,而且每个店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面包品种。

  平均年收:500万日元左右(33万RMB左右)

  第19名:建筑士

  跟国内有些不同,在日本大家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户建独栋房屋。建造房子的时候,需要找专业建筑士,来为自己以后的家设计与建造。即使不是一户建,在买普通楼房时,也会找一些专业建筑设计人员来进行装修设计。

  平均年收:550万日元左右(36万RMB左右)

  第18名:飞机驾驶员

  和国内一样,驾驶飞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驾驶员都是千百人中精挑细选,长期培养出来的,因此也有相当高的收入。

  平均年收:1300万日元以上(86万RMB以上)

  第17名:银行职员

  绝对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工作,一旦进入银行的大门,应该算是衣食无忧了。

  平均年收:1000万日元以上(66万RMB以上)

  第16名:空乘人员

  也就是俗称的空姐、空少,因为能到各地旅游,所以受一些年轻家长们的青睐。

  平均年收:500万日元左右(33万RMB左右)

篇二 日本高收入
去日本打工一年能挣多少钱?预计三年净赚20万

  留学生打工一般有以下集中类型。

  1,完全不打工型:不讨论。

  2,偶尔为之型:料理店或者便利店,时给900左右,一周去个1-2天,每次3-5个小时左右,一个月2-4w日元的收入。这种纯粹是体验打工生活,交个手机费。

  3,悠闲娱乐型:正常工种,时给1000日元左右,一周3-5天,每次3-5个小时,一个月4w-8w日元的收入。这种是最正常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留学生都是如此,赚个房租钱,或者是简单的生活费。

  4,中规中矩型:正常工种,时给1000日元左右,一周3-5天,每次5-8个小时(但不超时),一个月9-10w日元的收入。这种是大部分留学生的极限,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费。

  5,留学生强力型:翻译、家教、导游等工种,时给1500日元,一周3-5天,每次5-8小时(家教一般不可能这么长,大多数1-3小时居多,导游时给也不高但回扣比较高,翻译一般按件拿钱,但平均算要比普通的打工高一些),一个月13-15w日元的收入。

  这种基本上是留学生打工的极限了,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行,这种学生只占留学生5%左右。

  以上基本上是留学生能打工的极限了,如果不考虑留学生的限制问题的话,还有以下2种打工方式。

  1,拼命三郎型:料理店或便利店、工地搬砖等等正常工种,时给1000日元,一周6-7天,一天10个小时。一个月25-28w日元。这种情况其实在入管局没有连网之前也是非常常见的,至少排骨就经常是这样,收入相当于一个上班族的收入,还不用缴税。

  生活费和学费都靠打工赚出来,白天还可以去上课!!可惜现在这样的打工在留学生中是很少见了,除非是寒暑假的长假,否则这种打工生活肯定超时。

  2,要钱不要命型:一切正常工种,至少有2份以上的工(或者一份工可以打特别长),时给1000日元,一周7天,一天12-14个小时,一个月35w-38w日元左右,这种基本上是打工的极限,说实话一个月3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日本过劳死的标准了。

  长期这样打工身体肯定会出问题,排骨当年留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身体真是一种煎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要钱不要命”。

  前文也说了,日本现在打工机会其实是比以前多了,但问题是打工赚钱的性价比要比以前低多了。10年前日本最低工资标准是750日元左右,现在增加到888,只是微涨而已。而10年前中国物价是什么水平,房价又是什么水平?

  还不要提当年的汇率是多少。就算你要钱不要命,在日本一年辛辛苦苦赚出300w日元,相当于20多万人民币,回国可以二线城市买到一栋房子了,现在20w人民币连个鸽子笼都未必能买到。

  在日本打工赚钱已经是越来越没有市场,倒不如第一年少打点工,多学习一点东西,考上一个好大学或学好日语,然后边打工边学习,尽量往高处爬,能力强了自然可以打高级工种,时给3000以上的工种反而是很少有人能做的。

  知识:日本留学生不能打工的职业

  日本允许留学生打工,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日本留学打工,那么下面日本留学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日本留学生不能打工的职业:

  第一: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一项,留学生、就学生不能在“风俗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店是指斯纳库、店内照明在10度以下的咖啡店、酒吧、扒金库、麻将馆和赌场。

  第二: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六项,不能在“店铺型性风俗特殊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店是异性浴场、脱衣舞场、情人旅馆和成人用品录象带店。

  第三: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七项,不能在“无店铺型性风俗特殊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工就是色情出场、通讯贩卖成人录象带。

  第四: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八项,不能在“映像送信型风俗特殊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店是指在互联网上转送色情映像的会社。

  第五: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九项,不能在“店铺型电话异性介绍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店是指色情电话俱乐部等场所。

  第六:根据风俗法第二条第十项,不能在“无店型电话异性介绍营业”的店里打工。这些工是指通过打色情电话,把异性约出来的活动。

  为您服务:

  日本哪些行业接收外来劳务?

  电子、机械、水产、缝纫、农业、建筑等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日本接收外来劳务的行业主要有电子、机械、水产、缝纫、农业、建筑等。从职业看,专业人员、技术职员、技工的需求比例最高。

  “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因此,电子、机械等各个行业都缺人。”陕西善通对外合作交流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负责人陈涛介绍说。

  “目前来说,去日本打工的,主要是电子、机械等。缝纫工人并不多。”另一家对外劳务公司的负责人称。

  据日本劳动省《劳动经济动向调查》表明,目前已有60%的日本企业感到劳动力不足,甚至有22.3%的企业因劳动力不足而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利润。

  去日本打工应具备什么条件?

  初中以上学历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大学生最吃香

  陈涛介绍说,从学历来看,要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年龄大致是19周岁以上、33岁以下,技术类人员可适当放宽至40岁。“如果有相关技术经验更好,比如电焊、缝纫类技术要求高的工种,而电子类基本上没什么技术门槛。”陈涛说。

  据介绍,目前向日本输出的务工人员,九成以上都不是大学生,但高级人才也很紧缺。陈涛说:“高级人次指的是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这类人才很受欢迎。如果干得好,也有机会成为日本永久居民,甚至拿到日本国籍。”

  “只要是国家统招工科类大学本科毕业生,均有机会在日本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其中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类等专业最吃香。”陈涛说。

  出国打工应注意哪些事项?

  合同中有违约处罚条款 一旦违约就得接受处罚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去日本工作一般为期3年,这期间原则上不允许回国。一些企业合同中有违约处罚条款,一旦违约回国(创业网:

  提醒:海外打工看着容易其实很难

  人力资源经理:“出国劳务尤其是现在国内大环境下赚不到钱,都选择出国,都想出去想多赚点。他们出去待遇也还可以,工作性质差不多,但是工资是咱的几倍,这段时间尤其是过完年之后一天打电话的有几十个吧。一般年龄都集中在25到45中间,以男的为主。 ”

  记者在网上查询多家可办理境外务工派遣手续的劳务公司发现,一般劳务公司多提供服务员、厨师、建筑工、船员等工种,可前往新加坡、日本、沙特、利比、阿尔及利亚以及欧洲等国。普通服务员每年收入在6—12万人民币,木工、瓦工、钢筋工、水电工、油漆工、架子工、维修工、各类司机、厨师收入大约在12—25万人民币。

  据国家商务部官方统计,截止2014年1月,我国对外劳务人们数量3.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000人。对于这种出国打工的潮流,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中国海外劳务市场既面临很大机遇,但是也有很多挑战。

  李长安:“因为我们国家对外贸易量非常巨大,劳务输出也是对外合作的很大方面,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这个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推出来的话会对劳务输出起到推动作用,所对广大想要外出务工人员来讲很好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大挑战,因为现在国际经济环境也不是很好,有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比较慢,相对来说会对劳务需求减少不少。会对我国劳务输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国的劳务市场还是会有很大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但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朋友也遇到了人身安全、工资结算、生活和日常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发生问题难以维权的现象。李长安称,目前我国到海外务工的市场秩序、相关政策法律还不是很完善。

  李长安:“一个是信息不完全,很多农民兄弟想要出去打工。不知道相关信息,都是道听途说,一说就容易激发出去国外打工的愿望。另一个现在一些中介机构有很大问题,他们不规范,按照我们国家相关规定,只要是涉外的劳务,相关机构必须有一定资格证书,但是现在很多中介机构并没有经营许可证,属于黑中介,它的目的就是骗取中介费,这个很多农民工到海外打工面临很多的收费标准,各种各样的报名费,交了很多钱到国外后还会出现手续不全啊。第三个是对中国劳务需求的海外的企业也可能存在风险,像用工不规范啊,拖欠工资啊,超长加班。”

上一页  [1] [2] 

篇三 日本高收入
日本收入分配杂谈

ChineseWorkers

日本社会发展的过程再次证明,如果抛开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争论,拥有稳定收入与分配能力的中产阶层的出现和壮大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指数。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重大变革的时期,掌握各种资源的阶层或个人在收入上总会走在时代的前列。收入与分配不仅可以看出社会消费的特点,也可以了解社会总体的发展方向。收入既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强弱,也反映了国民物质生活的水准,而对收入如何进行分配则可以反映更多的问题,诸如收入与家计、社会消费、贫富差距的关系,甚至社会结构的变化。

与我国只有一水之隔,在西方人眼里又同属“东方”的日本的收入分配与我国明显不同。尽管近几年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盛行,收入和分配的差距呈扩大趋势,但相对而言,日本的收入分配仍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反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上则是大量的中产阶层的出现以及全民的中产阶层意识。

日本是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力平价(PPP)统计,200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4.35万亿美元,人均约3.4万美元。其国民的整体收入自然也在发达之列。可能是为了鼓励纳税,日本国税厅从1983年到2005年每年都会发布一个高纳税者排名表(1983年以前是高收入排名,2005年以后因保护个人隐私废止),由此可以推出收入的多少。

2005年纳税最多的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高管,2004年一共交了近37亿日元(约合3700万美元)的税,由此推算出其年收入超过了100亿日元。当年纳税前10人中2人是公司高管,8人是公司最高负责人。前100人中33人与转让

刘星

股权有关,而通过不动产交易获利纳税的只有5人。可见,“炒股”、“高管”这些“高收入职业”在全球化浪潮的波及下也在日本有所斩获。由于日本持续的经济低迷和不动产泡沫的破裂,不动产行业没能再成为高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然,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如此高收入者似乎脱离了实际,更接近“现实生活”、至少“可望”的不是个人,而可能是某个阶层或职业。哪些阶层属于高收入阶层呢?根据统计资料,在日本平均收入最高的职业是配音演员,排在第二位的是暴力团(黑社会),第三位是律师,随后是职业运动员、民航飞行员等。大体上平均年收入在1200万日元(约12万美元)以上。可这些也都是“非现实性的职业”,专业性要求很高,能够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尽管“可望”,但似乎也属于“不可及”的范畴。

高收入职业再往下推移,还包括消费生活助言师、房地产鉴定士、税理士、私人侦探等,他们都在800万日元(8万美元)左右。就平均工资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了。这些职业相对更多了些平民化色彩,但也与高利润行业和新兴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房地产鉴定士自然与房地产有关,税理士也就是帮助进行诸如报税等的工作,而消费生活助言师则是比较时髦的职业,他(她)们向人们提出如何更合理地进行“现代生活”的建议。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高收入层中也会出现这些名目繁多的服务业专业人士。

那么,公务员的收入如何呢?日本公务员是指各级政

42

中国工人

2010.6

国际视野

、法院、国立学校与医院、国家

所属部门的所有人员,共约450万人左右。尽管日本的公务员系统在日本国内屡遭恶评,但实际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与GDP比例关系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处于高质高效的水平(根据日本的统计,每万人拥有公务员数,日本在发达国家中是最低的,公务员与GDP之比也只逊于美国)。

日本公务员(国家和地方)的工资金额是国家人事院参照同期全国平均工资的标准设定,以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务员的工资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能够吸引相对高水准的人才从事服务于国民的公务员工作,二是不能让公务员工资明显高于社会的平均工资而导致给国民以公务员高高在上的印象。前者要求公务员收入走高,后者则要求收入“含蓄”。总体上,由于公务员的工资不能像企业那样随着收益进行浮动,特别是上调,所以公务员的工资会相对高一些。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公务员的工资增长速度往往赶不上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速度。在日本经济的鼎盛时期,甚至出现过有公务员的收入

增长远远赶不上民间收入的增长速度,以致到了年底,政府不得不多支付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以稳定军心的现象。

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务员的收入也不会下降得过快,铁饭碗也就变成了金饭碗。2007年度公务员的平均收入与民间相比,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是662万日元,比前一年上升0.55%,地方公务员为729万日元,上升0.04%。上市企业平均收入为589万日元,上升了0.87%,民间企业平均为435万日元,减少了0.46%。也就是说,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上升,而民间反而在下降,因此最近几年在日本国内,对公务员不与民同苦的不满时有流露。当然,公务员特别是一般的公务员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加班多且少有加班

费,节假日少,较为严格的财务制度也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多少灰色收入,更谈不上“被腐败”的机会了。

1999年的“年家计调查报告”(总理府)将日本家庭的实际收入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等级(收入最低的20%)实际月收入为32.6万日元,消费22.9万日元。第五等级(收入最高的20%)分别为93.9万日元与51.1万日元。实际收入差为61万日元,消费支出差为28万日元。可以看出,日本收入差距并不是很大,最高收入层和最低收入层之间的收入差只有2.88倍。在分配上,最高收入层与最低收入层之间

更是只差2.25倍,还没有收入差高。另一数据称日本员工和老总的收入平均相差10倍,而美国平均是30倍。近几年全球汽车产业独领风骚的丰田公司3名最高决策者的收入只有美国福特公司最高决策层的1/10。这些都说明日本在收入分配上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2007年日本总务省的调查勾画了日本家庭的典型构图。我们暂且把这个家庭称为铃木(日本人口最多的姓)家吧。铃木家一家三口人,铃木先生47岁,是公司职员,铃木

太太则没有正式工作(日语里把家庭主妇称为专业主妇),只打一些零工补贴家计,他们有一个孩子。在2006年,全家月收入52万日元,其中铃木先生收入43万,太太打零工5万(一周工作10-12个小时),孩子也打点零工,大约挣1万日元。其他包括存款的利息、炒股以及到期保险金的返金大约3万日元。铃木先生的收入是12个月的工资以及一年两次的一次性奖金(年终奖和夏季奖金)的收入总和,比一般的月工资多10万日元。当然,这52万收入中需要扣除税和社会保险等费用,实际到手的收入约44万日元。

这笔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呢?根据统计,铃木家是这样分配收入的:伙食费6.9万,家具被褥等家庭消费4.4万,

2010.6中国工人

43

ChineseWorkers

电2.2万,保健医疗1.1万,交通通信4.6万,教育1.9万,娱乐3.1万,其他支出7.7万,合计约32万。这样,每个月还有12万日元的盈余,但生命保险的保险费和房贷等还需出资5万日元。也就是说,日本平均每个家庭每个月有7万日元的剩余。除此之外,铃木家还有存款772万日元,其中6成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3成是生命保险,1成是股票等有价证券。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中的发达国家,整体收入高也在情理之中。从上述一系列的数字可以看出,日本用于衣食住行的费用仍然是较低的,即使加上社会保险和住房还贷等,仍然能有相当一部分结余。也就是说,除了“硬性支出”外,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不少。同时,如果按照平均收入和平均支出分析,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支出只占家庭总收入的不到一半,这说明高收入和生活必需所占比例的相对低下,使得人们对收入的分配多样化。

收入的增加、分配和社会消费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无疑,收入的增加必然带动分配的增加和变化。无需多言,可供分配的收入增加了,人们自然要去考虑如何消费,如何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之外寻找新的消费点;而反过来,社会消费的趋势又带动了人们对收入增加以及进行更进一步分配的意愿。

另外也可看出,总体而言日本国民始终保持着比较高的储蓄率,少有“超前消费”和“信贷消费”的倾向。日本的高储蓄率曾被认为是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但如此,较高水平的储蓄率也使得普通日本人对经济不景气的反应似乎总有些“迟钝”。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美国很多家庭失去了工作和房子,开始认识到储蓄对生活的价值,而对于大多数日本家庭的影响,也仅仅限于是否要更谨慎地进行消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蓄成为确保家计稳定的重要保证。【日本高收入】

其实上述数字更反映了日本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日本式的平均主义以及由此带来的普遍富裕和中产阶层的稳定与中产阶层意识。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往往被树为平均主义的典型,而平均主义带来的则是更多的日本国民成为中产阶层。在日本经济最受世人瞩目的80年代,对日本的赞誉之一就是“全民的中产阶层化”。

其实战前日本并非如此,特别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期间,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贫富分化现象,这也是导致日本最终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了民主制度改革,工会组织的力量得以加强,劳动阶层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出诸如改善

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的诉求。但是,尽管有了合法的诉求途径,却不能自动使得劳资关系变得和谐,特别是在收入等涉及劳资双方直接利益的问题上。战后初期,日本的劳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劳资纠纷不断,甚至还发生过流血冲突。

20世纪50年代后,企业一方面受到来自社会、工人乃至政界的压力,一方面也受益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逐渐认识到稳定的劳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日本经营史的研究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很多企业家和资产阶级尽管处于支配地位,但却放弃了对企业利润的垄断,而倾向于将财富分配给员工和国民。在企业和社会的努力下,日本在战后“创造”了中产阶层,实际上也就创造了一种平等的概念。

在制度上,企业从报酬制度到生产经营管理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对提高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企业制度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和行之有效的企业内职工培训体系,这两点都与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不仅保证了员工不会仅因业绩差等工作能力问题而被解雇,并且还包括了一套有利于收入稳定增长的工资制度。

日本企业的工资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龄工资,也就是说参加工作后,随着工龄的增长,工资也会随之相应提高,这一部分工资与职工的业绩没有必然关系。另一部分是职能工资。员工到了一定工龄之后,尽管职称上不可能得到提升,但是可以根据技能评定等手段获得相当于某些职称的工资级别。因此很多日本大企业出现了独特的“借进借出”关系,即员工在二三十岁时的收入少于业绩(一部分业绩收入借给企业),而四五十岁时收入则多于业绩(从企业借回业绩收入),而到退休时业绩与收入基本一致。可以说,日本企业员工的收入制度再配合上长期雇佣制度,体现了日本企业平均主义的特点。当然,企业也得到了回报,日本员工的敬业和效率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也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发展。

同时,日本企业还在引进美国员工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员工培训体系。企业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从事职工培训,不仅保证了员工可以带薪受训,还刺激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客观上使在报酬和培训上的投入通过员工的贡献得到了回报。毫无疑问,稳定的雇佣关系和有效的企业内职工培训体系是企业为了拥有一支熟练高效的职工队伍、稳定军心的重要一环。客观上,员工也得到了很大的利益,逐渐形成了双赢的劳资关系。

另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资方对蓝领阶层支付报酬方式上

44

中国工人

2010.6

国际视野

的变化。战前,日本企业中的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各有其工资制度。白领阶层的工资实行月薪制,按月拿工资,并且可以根据工龄享受加薪。而蓝领工人则仍实行计时制工资,按照劳动时间领取报酬。另一点区别则在一次性奖金的分发制度上,白领能领到的一次性奖金大约是2至4个月的工资,这与现在的惯例基本上一致,而蓝领只能领到两个星期以内的奖金。在战后,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工会的力量壮大,蓝领阶层的工资制度最终与白领阶层相统一,使得这两个决定收入差距的因素都在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当然,即使有了制度和法律的保证,也不能保证资方就会自动自愿地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劳动者阶层的角度看,如何进行斗争与妥协也十分重要。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推动要素就是日本工会与企业所形成的微妙的共存关系以及每年就涨工资形成的“春斗制度”。战后经过民主改革,日本的工会(主要是大企业工会)都会进行某些活动并提出某些要求,以显示工会的价值。比如组织工人进行五一集会,要求改善工作条件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集会逐渐成为不成文的制度和劳资间的默契。每到春季来临,工会就会提出下年度希望涨工资的金额,企业则根据经营情况给予答复,这种交涉模式被称为“春斗”。春斗的成败与涨工资与否

挂钩,并成为劳资之间达成妥协的最佳工具。至少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战后日本的收入调节向着平衡各方利益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和社会规则上注重实践“共同富裕”的理念。

日本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60年代初,为了平息因美日安保条约签订造成的国民的不满和国内政治上的不稳,池田内阁推出了“国民所得倍增计划”(国民总产值在10年内翻一番),试图将国民的注意力从政治引向经济。至少从结果上看,这一经济发展计划的确为日本国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据统计,进入6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工资的上升率都以10%以上(10%~15%)的速度递增。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城市消费水平提高了83%,农村提高了150%,消费结构的重点由饮食服装等生活必需品的充实转向住宅、汽车、教育以及

娱乐。

平等主义式的收入分配政策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中产阶层,或者说中产阶层意识的形成。工资收入上升幅度高于物价上涨幅度,国民实际收入不断上升,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消费上,大众消费社会得到了扩大和发展,而带来的一个社会心理的变化就是社会阶层逐渐消失,国民开始普遍持有“中流意识”。

1958年的国民生活舆论调查显示,一半的国民觉得自己属于“中层里面的下层”和“下层”,而到了1973年,61%的人觉得自己是“中层里面的中层”,被称为“一亿总中流化平等化”模式。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鼎盛时期,更是有近90%的人表示自己拥有中产意识,使得日本出现了“全民中产化”的社会现象。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再加上日本国

民比较内敛的国民性格,在分配和消费上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均质化”现象,除了少数十分富裕的阶层外,很多日本国民的生活和消费都处在相对接近的层次上。在美国,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在消费上也会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每个阶层有自己固定的消费场所,而在日本并不明显,至少在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意识中,日本社会实现了“平等”。

中产阶层的收入与分配往往是促进社会消费的最为可靠的力量,因为尽管中产阶层不能进行

“高消费”,但却可以进行持续稳定的大量消费。根据日本学者的一种计算方式,在购买同一类型的商品时,高收入阶层支出10万日元,中产阶层支出7万日元,低收入阶层支出3万日元。如果按100万人的市场计算,1958年,高收入阶层占4%,中产阶层占41%,低收入阶层占55%,那么合计消费就是10万×4%+7万×41%+3万×55%万=492亿日元,而如果按照1973年中产阶层化之后,同样的算式就是10×8%+7×64%+3×29%=615亿日元。可见大量的中产阶层要比少数高收入阶层的购买能力更强。

全民中产阶层化的意识也影响到了消费。如果大多数老百姓认为自己成为了或可以成为中产阶层的一分子,他们就会进行可以被确认为中产阶层的消费,从而也影响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在全民中产阶层化的潮流中,家电、汽车、纺织产业等日本的支柱产业也都开始指向

2010.6中国工人

45

ChineseWorkers适合中产阶层需要的产品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是中产阶层的首选,而日本的产业发展正适合了这种需求,因此这些支柱产业的产品少有高端更无低端。同时,为了适应全民中产阶层化的趋势,与面向少数高收入阶层进行高利润销售的欧洲销售模式不同,日本的销售模式将重心置于向不断扩大的新中产阶层大量销售价廉物美的产品。

可以说,日本的产业发展与中产阶层的收入分配实质上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消费指引分配,收入促进消费,平等主义式的收入分配模式影响着整个经济生产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形成。日本社会发展的过程再次证明,如果抛开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争论,拥有稳定的较为充分的收入与分配能力的中产阶层的出现和壮大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指数。

与此相对照,我国的中产阶层大约上升到了22%,尽管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但应该说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可是,由于大量的收入被用于还贷、子女教育,再加上没有可靠的医疗保险制度,中产阶层的社会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如果中产阶层尚且如此,对于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这种无形和有形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对于社会来讲,收入的增长固然是一个必要的因素,但是通过收入增进平等意识和稳定的心理,从而进行合理和较为自由的分配,进而促成多样化的消费,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加重要,因为即使总体收入不断上升,如果没有稳定有序的制度作为保证,还是无法促进合理多样与可持续性的分配与消费。

这几年日本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了扩大的倾向。在自由主义理论支配的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更多的竞争机制被导入了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在失业者增加的同时,一部分企业的报酬制度也转向注重业绩的能力主义,拉大了个人收入的差距,同业企业之间的员工收入也出现了差距拉大现象,终身雇用、年功序列的工资体系以及企业内的保障制度等日本传统的雇佣体系成本渐高,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

另外,日本国民平等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在经济构造的变化下,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在收入上的“机会平等主义”的价值观,就是说,只要大家在起跑线上是平等的,那么按照自由主义的原则,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其结果各不相同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与日本传统上对平等的认识大不相同,在一些新兴企业和行业颇为流行并开始更为猛烈地向传统企业行业渗透。

即使如此,对收入分配的传统意识在日本仍然十分强劲。在如何对待临时工雇用的问题上似乎就可以看出对收入平等的执著。本世纪初,日本政府对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规制缓和”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允许大型制造业可以更自由地雇用临时工。在这一松绑政策下,很多大企业雇用了临时工或钟点工,这样可以节省诸如培训费、劳保费、奖金等很大一笔开支。世界金融危机后,企业首先从这些临时工开始裁员,于是媒体也开始了报道,批评临时雇用制度无法保证临时员工的收入,侵犯了他们的劳动权益。

在各个媒体竞相报道,厚生劳动省(类似于我国的人保部)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数千临时工已被或将被解雇。即使如此,平等对待临时工的舆论导向已经形成,并成为政党斗争的政治工具。去年执政的民主党始终表示要采取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改革临时雇用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雇用正式工等。去年年底,厚生劳动省决定在近期废止大型制造业可以雇用临时工的政策,这些无疑都会提高民意对政府的支持率。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难道不应该寻求一种让绝大多数人满足或有满足感和平等感,为此需要让某些阶层放弃一部分权益的更为合理、和谐的收入分配制度吗?

栏目主持:王升华

中国工人【日本高收入】

2010.6

篇四 日本高收入
挣多少,才算“高收入”?

挣多少,才算“高收入”?

借鉴资本利得税20%的纳税比例,对应的工薪税在此之上的应该算作高税率。对应的收入是多少呢?从税率表上可以看到,月收入达到8000~12500元,对应的年收入为96000~150000元。相应的税后年收入为91860~135060元,再加上社保等的扣除,最高差不多能到12万元。

全国人均工资收入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589元。所以,年收入12万元确实不低。

但是,为啥引起一片骂声呢?

一刀切不合理

不同地区税率一刀切。如果是在中西部省份,年收入12万元可以算是实打实的高收入。例如,2015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7元,12万元远高于此。

但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呢?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85038元,此外还有其他各项收入。而且从消费角度,在北京地区12万完全算不上高收入,最多只够买两平米的房子(还不一定够)。

工薪阶层和高收入阶层一刀切。工薪税的征收是最简单的,但个人收入并不仅有工薪收入,还有租金、投资所得等。如果想要让税收发挥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更应该重视的是工薪收入以外的部分。

第一,早在多年以前,王小鲁在其撰写的《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中表示,2011年国内居民灰色收入高达6.2万亿元,超过GDP的10%,而且这部分收入主要集中在少部分高收入人群手中,这些没有纳入并不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中。也就是说,收入越高,反倒是纳税比例越低。

第二,除了不清不楚的灰色收入,高收入人群还有其他的合法收入来源,如资产增值(比如房产)、投资红利(股票等),这一部分收入的纳税比例同样低于工薪收入。

从上面的个人所得税表中可以看到,工薪税率最高可达45%,接近一半,但股息、红利等的税率仅为20%。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工资性收入与资产性收入差距过大。 有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了12万,但有的人仅靠一套房子,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资产就增值了数十万元。这岂不成了变相的打压劳动致富?

由此可见,当前税制的调整,并不应该针对依靠工资性收入的人群,而是应该调整税收构成,从资产性收入和灰色收入等方面下手。

一种比较精细化的税收制度

日本的税收制度对于国内个人所得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国内比较类似,但更为精细化。

(日本税收制度,资料来源:日本国税厅)

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同样是分级累进税制。但在扣税之前,会有一部分免税所得和税收优惠(与国内3500元的起征点类似)。

以工资性收入750万日元(人民币48.6万元)的A君为例,首先要减去工资所得扣除额。

【日本高收入】

工资所得扣除额为750万×10%+120万=195万日元(人民币12.6万元)。之后是“所得控除”,只要适用于低收入配偶、赡养老人、保险费等。例如配偶工资性收入低于103万日元(人民币),可以获得38万日元的所得配偶扣除;孩子可以获得63万日元的“特定抚养亲族扣除”。

比如A君妻子是家庭主妇,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那么就可以获得38万+63万=101万日元(人民币6.5万元)的免税扣除额。

这之后,剩下的才是应纳税所得。也就是750万-195万-101万=454万日元(人民币29.4万)。

按照日本当前的7级超额累进税制,纳税金额为34.5万日元(人民币22350元)。纳税金额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6%。

除了国税,日本还有住民税,基准是应税收入10%(45.4万日元),但会有一定的减免。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总额应为37.75万日元(人民币24447元)。

所以,A君总纳税金额为72.25万日元(人民币4.68万元),实际纳税比例为9.63%。2015年,日本平均年薪是人民币23万元。上面已经提到,北京201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85038元,在平均工资两倍的收入水平上,也就是年收入17万时应纳税多少呢?如果不考虑社保等,纳税额为1661.75,占比为11.73%;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之后,应缴纳个税约为1100元,也就是8.2%,还是挺良心的。

篇五 日本高收入
中国与日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中国与日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东方视点2014-12-23星期二

中国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刘应杰认为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与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摘要:通过在日本的访问、考察、接触和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日本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

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与此相对照,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与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发展的定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高度重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深刻教训,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和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此前,我们组团到日本进行21天的考察调研,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到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访问交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到东京、大阪、福冈等地参观考察。

总的感受是,虽然日本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低迷,被称为“失去的20年”,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高度发达文明的阶段,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与日本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时刻自省自警自励,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巨大差距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和野村综合研究所是两家知名的民间智库。我们访问交流时,学者们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横井正配是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中国区域担当部长,他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日本,他说感觉两边落差非常大,中国的发展是朝气蓬勃,日本则是死气沉沉。

中原丰是三菱综合研究所的副社长,他比喻说,日本是一个“日出的国家”,但现在却是太阳下山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太阳当空的国家。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许多有识之士都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研究日本面临的问题症结,并寻找着重振日本雄风的未来。

访日之前,我们研究了中日经济发展的对比,可以说中日经济发

展经历了一个彼消此长的过程。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最高峰时的17.6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

1994年日本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8.55倍,达到战后以来的历史顶峰,随后中日经济差距迅速缩小,1997年日本GDP降为中国的4倍多,2002年降为中国的2倍多,2006年降为中国的1倍多,2008年之后两国GDP已比较接近。

1990年中国居世界经济第10位,1995年超过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4位。

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后五年,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2015年中国GDP可能达到日本的

1.5倍以上。世界各国公认,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中国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不振,使得国内外许多人看好中国,而看衰日本,甚至有不少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即将全面超越日本。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和日本的发展?这是访日前后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的问题。

通过在日本的访问、考察、接触和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日本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深陷泥潭”,相反日本经济运行总体还比较平稳,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到有序运行的轨道,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精细化的程度。

日本的就业相对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比较富足,国民心态比较平和,社会秩序安定和谐,城乡地区之间发展比较均衡。总体上,日本

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与此相对照,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与日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一,经济实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反过来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

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而中国只有4260美元。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中名列前茅,而中国仅排在第120位左右。

日本经济方面的巨大优势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制造、金融实力、技术优势。这是日本维持世界经济霸权的三大支柱。

一是强大的高端工业制造能力。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彦先生说,日本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的高端制造大国?

因为日本没有多少资源,能源自给率不到20%,粮食自给率只有28%,要维持日本人的生存,满足能源和粮食的进口需要,就必须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制造业,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线所在。日本正是以这种深刻认识和进取精神,牢牢占据世界制造业的高位。

工业实力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成为日本最重要的王牌。工业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制造大国。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有68家跨国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如丰田、三菱、日产、索尼、东芝、松下等,其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精益求精,享誉全球。

在日本工作的中国教授告诉我们,日本产品很少有质量问题,更不可能有假冒伪劣,同样的产品各地价格也相差不多,顾客尽管放心购物。日本制造成为品牌、技术、质量的代名词。

二是强大的金融实力。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世界金融帝国的地位,后来虽然受到泡沫经济破裂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金融实力依然强大。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2010年,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总计为3.07万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5.8%。

三是强大的技术优势。永远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在研发领域始终保持世界至尊地位。

日本的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20%,而其人口只占全球

的2%。日本的科研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其中77%来自企业,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只有2.3%。

全球十大发明型企业中,有八家在日本。其专利发明集中在电子、机械、精细化工、纳米新材料、能源与环保等高科技行业。在可见的将来,日本的技术领先地位难以动摇。

第二,日本处在现代化的领先地位。访问日本期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日本完善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发达的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

日本全国近1.28亿人,居住在面积只有37.78万平方公里的列岛上,而且还主要集中在本州岛上,但到处的交通都很通畅,包括东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几乎看不到长时间堵车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虽然日本汽车工业发达,居民家庭汽车拥有率很高,但大城市地下铁路、地上高架轻轨构成了一个立体交通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方便,人们出行首选的是轻轨和地铁(日本人都叫电车),很少有人会开车上班,甚至一些大公司的经理、政府的高官也都乘坐地铁。我们在东京的几天活动,充分体验到了地铁和轻轨的方便之处。

日本人很为他们完善便捷、节能环保的基础设施自豪,并认为日本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优势。

日本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已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从南到北,沿途所见,各地区发展都很现代化。日本的农村一样能够享受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交通便利,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生活水平与城市差别不大。

与此相对照,中国的城乡、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中国还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的阶段,仅消化吸收这庞大的农村人口,最终达到城乡之间的相对均衡,恐怕就需要两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与日本现代化的差距。

第三,日本在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成就。日本虽然是一个地域狭小、自然灾害频发和多山的国家,但生态环保做得非常好。人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自觉地保护环境。穿行在日本的城市之间,高速公路许多时候是在山洞和桥梁之间通过,所见山峦到处都是森林覆盖,一片郁郁葱葱。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4%,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

一。日本非常重视绿化,即使在繁华的东京,高大的树木、整齐的草坪、大片大片的绿色也尽收眼底,似乎有土地的地方就被绿色的植物

所覆盖。

访问日本真正地感受到什么是整洁干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到日本的强烈感受。

据介绍,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管理最严格的国家,家家户户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按时定点收集,甚至街道上的垃圾筒也不多,人们出门都自觉地带着塑料袋,把准备扔的垃圾保存起来,放在有收垃圾的地方。

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现象,也没有如美国纽约地铁乱写乱画的问题。

日本更是十分强调节约的国家,全民具有强烈的节约意识。日本的饭菜都份量较少,刚好够一个人吃即可,即使是大家一起聚餐,所点食物也是够吃就好,不会出现吃不完浪费的现象。

日本人认为,他们的资源和食物有限,虽然现在已经非常富裕,但视浪费为犯罪,良心上感到不安。对比中国人餐桌上的巨大浪费,真使我们感慨万千。这次东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造成电力普遍紧张,日本人更是感到了能源的紧缺,提倡和推行各行各业和全社会节能,办公室、家庭和许多公共场合都只开一半的灯,虽然没有强制,但人们都非常自觉地实行。日本一些企业都配备有能源管理师,负责落实节能标准。

【日本高收入】

交通节能也是日本节能的一大领域,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国民自觉不开汽车,现在骑自行车在日本又流行起来,既节能,又减少污染,还可以锻炼身体,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日本是世界上节能减排做得最好的国家,其能源使用效率相当于中国的15倍之多。

第四,日本是世界上最和谐有序的国家之一。日本社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有序。交通人流都在无形中听从一个指挥,就是都遵守规则。

在大城市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警察,各个路口只有红绿灯在指挥交通,绿灯亮时发出一种“啼嘟啼嘟”的声音,提醒盲人可以过马路。

汽车和行人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市内还是市外的车流,看不到如中国常见的不断强行并线、超车、夹塞、甚至进入逆行道往前超车等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

据说日本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在世界上也是交通事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日本是一个很守规则的社会。

在日本访问旅行,中国人经常会问,这里安全吗?东西会丢吗?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这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日本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

篇六 日本高收入
日本收入最高、满意度爆表的名企业!快来这里找工作!

日本收入最高、满意度爆表的名企业!快来这里找工作!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日本职场的残酷了,由于职场实行年功序列制度(员工的基本工资随员工本人的年龄和企业工龄的增长而每年增加,而且增加工资有一定的序列,按各企业自行规定的年功工资表次序增加,故称年功序列工资制),导致职员不敢跟上司提意见,小心翼翼的生存。

但是日本便利的生活、个人空间的被保护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去日本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留学生想要留在日本。

小编从日本知名就业网站上搜罗了薪资和员工幸福度最高的企业,有能力的同学就快去争取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一跳,以上这些企业还不是全部的,但是已经有非常多厉害得大牛在里面了。除了这些,还有像任天堂这样的年轻人会很喜欢的公司评价也非常不错。

不过和国内一样的,日本升学压力、就业压力都很大,名校出来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所以选择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一定要争取上好学校,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呀!

篇七 日本高收入
中国快成高收入国家了 可美国竟然不是第一

中国快成高收入国家了 可美国竟然不是第一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人民日报今日报道称,中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综合来看,再用六七年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高收入”是个很美好的词,人人都爱“高收入”。那么现在的高收入国家都有那些呢?【日本高收入】

其实人民日报所说的“高收入”的定义并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的高收入”。世界银行以“人均年国民总收入”为衡量指标,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目前高收入国家有80个。而公认的发达国家只有24个。所以即使2024年中国跨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依然不是发达国家。

至于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和强国,竟然没有夺得全球高收入国家排行榜第一名。按照世界银行的排名,美国去年以55200美元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排第六。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仅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挪威,却是全球人均国民总收入最高的国家。去年的统计显示,挪威人均国民总收入高达103050美元,属于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个西欧最大的产油国简直是富得流油。

排名第二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卡塔尔,拥有200万人口的卡塔尔去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0420美元。卡塔尔拥有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总储量为全世界第三名。

澳大利亚是进入高收入国家前三中的唯一一个大国。在南半球上,澳大利亚是最发达的国家,这个号称“骑在羊背的国家”去年人均国民总收入高达64680美元。

工业发达的瑞典在去年位列全球高收入排名国家第五。这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61600美元。瑞典是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80%左右。

国土面积仅五百余平方公里的亚洲城市国家新加坡,在全球高收入国家排名中位列第7。去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5150美元。虽然国土小,但新加坡的经济中仍有比重不小的炼油、造船等重工业产业。

欧洲经济竞争力第一的德国,在高收入排名中以人均47640美元位列第10。在铁娘子默克尔的领导下,德国保持着欧洲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地位,也是欧盟的带头大哥。

土豪国度阿联酋人均国民收入为43480美元,在全球排名中列第14。和卡塔尔一样,这个中东国家也是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富庶之国。

浪漫国度法兰西共和国,人均国民收入比英国高出一点,达到43080美元。不过眼下的法国民众认为法国的经济正在走下坡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9051.html

    上一篇:药材鸡养殖

    下一篇:林下散养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