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羊肚菌种植效益:大田种植羊肚菌一亩纯收入一万二

  经过姜老师这么一番实地讲解,我们算是简单了解了了羊肚菌的生活习性,不起眼的大棚居然要满足温度、湿度、光照等这么多的条件。看来这羊肚菌要想大田能种好,首先你得会寻找。哎,说道种的好,那什么样地羊肚菌才算是品质好的呢?

  记者:姜老师,这朵羊肚菌我觉得够大的了。

  您说这样的如果按等级来分这就属于优等品上等品了?

  专家:羊肚菌不是以大小来证明它的等级的好坏,不一定是越大越好,像这个虽然很大,但已经过熟了。

  记者:过熟了,熟透了。

  专家:熟透了这是一点。第二点是它的形状不是很好,它是平顶的,像这种,我给你选一个。你看这种虽然小,但是它的朵形很完整。它是尖的。三角形,颜色还没有变。

  记者:有点儿发着嫩的褐色。

  专家:对。

  记者:而这种就有点儿老了。这两者一比还真是挺明显。那这种形状颜色是最完美的?

  专家:对,最完美的,外观来看最好。还有就是可能比较脆。

  虽说羊肚菌的品质好坏不以大小论英雄,但如果产量低了效益自然就没了保证,专家告诉记者,虽说羊肚菌的大田种植已经成功,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很完善,对于羊肚菌更深层的脾气性格,他们也还在不断地摸索中。那按照目前的情况,农户的效益到底如何呢?

  记者:史社长,您给我讲讲咱这个羊肚菌种植亩效益怎么样啊?

  史社长:保守点说每亩产量可以达到三百斤,市场价能够卖到80元一斤。一亩收入2.4万元左右,除了成本1.2万元,一亩地一年的利润有1.2万元。

  记者:效益还是不错的,这个羊肚菌一斤能成几个啊?

  史社长:一斤能有六七十个。

  记者:怎么能有这么多啊?

  史社长:不信你看,它里面是空的。你看。

  记者:还真是空的。您瞧瞧真是空心的,不光是外表长得像羊肚,就连里面都是空心的,这不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羊肚吗。

  一亩纯收入一万二,看来这羊肚菌的效益还真不错。据了解,羊肚菌的大田种植是从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4月左右[

  记者:水稻,羊肚菌,早秋菜。您瞧瞧,这么大一块儿牌子,这答案啊还真是不难找。很明显,人家这块儿地啊,一年当中要种这三样东西。那这时间上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啊?

  社长:每年11月份种羊肚菌,4月份就采收完了。5月份种水稻,8月份水稻就采收完了。收割水稻过后就种蔬菜,大概2——3个月的种植期,水稻一亩可以有一千八百元的收入,蔬菜能够有两千元的收入,一亩地共计有一万五千元的纯收入。

  种植户:第一年种,种了有7亩,按照目前的效果来说,今年挣个十多万没有问题。

  羊肚菌的大田种植在中国算是成功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采购商纷纷来到金堂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老外:祝贺中国的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研究实现了羊肚菌的大田种植,非常棒。

  主席:羊肚菌的开发利用有很重要的一个示范意义。

  张玉香:羊肚菌它是推广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在这种植面积就有500亩,大田种植是我们一个首创吧。

  采收完的羊肚菌放到自家院子里进行晾晒,这么多羊肚菌堆积的场面,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啊。

  记者:你好,大哥,您这是晒羊肚菌呢?

  农户:对啊。

  记者:这晒和不晒价格上有差别吗?

  农户:鲜菇一般是70元——80元一斤,干菇一千多元一斤。

  记者:大概几斤鲜品出一斤干品啊?

  农户:10斤左右。

  记者:那还是卖干品合适啊。

  农户:对的。把它晾干之后卖到国外去都行。

  记者:这羊肚菌自己舍得吃吗?

  农户:以前就没怎么吃过,野生的资源太少了,都卖钱了。现在自己种了嘛,时常还是会弄一些吃的。

  记者:也吃过,自己现在舍得吃了。

  农户:对。你是不是还没吃过这个东西啊?

  记者:我是来了还没尝尝呢。

  农户:没尝过,媳妇别干了,去宰之鸡来招待我们的客人。

  记者:不不不,这样不好吧。

  农户:没事没事,我们家自己种的嘛。

  美丽的金堂,淳朴的人们,原本不好意思的小邢,在种植户老李的一再邀请下,盛情难却!在老李的农家小院品尝了他们自己种植的羊肚菌。

  记者:那我可实话实说了。羊肚菌炖排骨,做法没什么独特之处,地道的家常菜,可这味道,这么跟你形容吧,羊肚菌和排骨这么一顿是菌中有肉香,肉中有菌鲜。这羊肚菌的鲜香味道在整个菜中融入的淋漓尽致。就这味道,要是不说,我还真吃不出来这是种植的羊肚菌。

  要说这羊肚菌炖鸡,咱们就不得不说一说这羊肚菌的泡发。一般我们买到的都是羊肚菌的干品,到底该如何制作您还真不一定明白。

  厨师:最好的发治方法是用温水,温水的温度控制在45°左右。

  厨师告诉我们经过45分钟发质好后,有一个细节特别要注意,到底是什么时节呢?

  厨师:羊肚菌泡发后的汤不能扔掉,炖鸡时把原汤加进去,会增加鲜味,鸡汤中羊肚菌的味道会更浓一些。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有机锗含量很高,具有强健身体、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另外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品中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

  消费者:这种种植的味道还可以,比较鲜嫩。

  消费者:炖鸡汤,味浓,鲜香。

  消费者:突出它一个鲜味,鲜嫩,口感比较好。

  好处不贵,价格实惠,这是消费者最想得到的结果。走出深山,走入大田的羊肚菌,我们希望能够早一天降下身段,走上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餐桌,成为一朵既富农又惠民的真正的菌中之后。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 姜邻 13908177890

  四川省金堂县农发局 卿太勇 13881926296

  成都市天绿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代勇 13808239892

上一页  [1] [2] 

篇二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桑木耳:分等级卖的桑耳更赚钱种植前景好

  [每日农经]分等级卖的桑耳(20110704)

  记者 王玥:您看,这些木耳都长得差不多,可是它们被分别放在了这样不同的格子里边,而且刚才我看了一下,这个价格它也是不一样,像这种它是每公斤120块钱,而这种是160块钱,这个是260元,这个是360元,我觉得照我看吧,除了这个小个儿的,我能明显看出来和其它的不一样,那这其它的……

  话外音:把它们都放在一块儿你能分得清吗?

  王玥:要不我试试?

  王玥平时很注意营养保健,也比较喜欢吃黑木耳,这回来到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本来想买一些当地特产桑木耳,可看到这些长得差不多的桑木耳,她究竟应该怎样鉴别?不同的等级她会分清楚吗?

  王玥:好,来看看到底能不能分出来,这个是这个,应该没错,有点儿乱了,分不清了。

  浙江省千岛湖镇某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 王建功:分不清了?

  王玥:这个是这个吗?

  王建功:这个不对,不是。1级春耳,它个儿小,肉质厚,因为没绽开。2级和3级那就很难分辩,就是大小来区分它,大的是3级,小的是2 级。4级木耳的边缘就很薄,它的个头儿就是大,3公分到6公分左右。4级的和冬耳比较,4级的边薄,冬耳的边就很厚,冬耳颜色黑,它的生长周期最少也得50天,阳光照射的时间长,它这个就比较黑。

  据了解,桑木耳属于生长在老龄桑树上的蕈类,形似云朵,又叫桑云耳。过去,桑木耳多为野生,产自浙江的杭嘉湖地区。

  王玥:您看看这蚕宝宝多可爱呀,还吃得挺欢的,在千岛湖镇养蚕的是特别多,您肯定会问了,说这些和木耳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马上给您揭晓答案。看见没,这样它就有关系了。

  桑木耳一般长在桑树上,可王玥剪下来的是新鲜的桑枝条啊,那这里的桑木耳到底又和桑枝条有什么关系呢?

  技术员 王杏华:我们当地有一种桑枝条,就是每一年老百姓都要修剪,修剪下来就把它烧掉,我们就收回来,拿来粉碎成这个刨花。桑叶营养成分也很丰富的,给那个蚕宝宝吃,把它做成这个菌棒营养也很丰富。

  技术员 柳启财:以前用杂木长出来没有那么均匀,我这个木耳长出来很均匀,产量也没有这个枝条那么高,这个养分也好。

  原来这是人工栽培的桑木耳,而这些桑枝条粉碎后是用来制作菌棒的。淳安县是浙江省第四大蚕茧生产县,把每年原本丢弃的桑枝条作为原料,与杂木原料相比,成本降低了,还保护了森林资源。《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柳,此为五木耳,而以桑为上乘。王玥:这儿是千岛湖镇一个木耳的培育基地,这个时节它正值雨季,您看到现在正在下的这场雨,被当地人比作像是下了一场黄金一样,因为木耳非常适合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生长,下了这场雨就可以加快木耳的生长速度。

 

篇三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简答题

思 考 题

第一章 机械设计总论

1-1 一部现代化的机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原动机、执行机构、传动装置、控制系统、辅助系统)

1-2 开发一部新机器通常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试制评价,定型投产)

1-3 作为一个设计者应具备哪些素质?(掌握并能够在设计中合理应用机械设计所需的各种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设计作风、团队协作精神)

1-4 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研究机械装置和机械系统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学科。内容:基础理论、连接部分、传动部分、轴系部分、其他部分)

1-6 什么是失效?什么是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强度准则、刚度准则、摩擦学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

1-7 什么是校核计算?什么是设计计算?(根据零件可能的失效形式所对应的计算准准则,通过计算确定满足该准则的的零件尺寸这样的计算。参照已有的实物、图样或根据经验先确定零件尺寸,然后再校核零件尺寸是否满足计算准则,这样的计算。)

1-8 什么是名义载荷?什么是计算载荷?为什么要引入载荷系数?(在理想平稳的工作条件下零件所受的载荷。载荷系数与名义载荷的乘积。由于冲击及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等影响所产生的附加载荷,加上载荷的分布不均匀,机械在工作中实际受到的载荷通常大于名义载荷,用载荷系数K计入上述因素对载荷的影响)

1-9 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那么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不一定,变应力可以有静载荷或者变载荷产生) 1-10 什么是强度准则?对于零件的整体强度,分别用应力和安全系数表示的强度条件各是什么?

(防止零件发生破坏失效热映满足的条件,也称强度条件。)

1-11 在计算许用应力时,如何选取极限应力?

塑性材料,以屈服点作为极限应力 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1-12 什么是表面接触强度和挤压强度?这两种强度不足时,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失效?(在接触应力作用下的强度,不足时发生疲劳点蚀。面接触的两个零件,承载时在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应力,不足时发生压溃—表面断裂或表面塑性变形) 1-13 刚度准则、摩擦学准则以及振动稳定性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各是什么?这些准则得不到满足时,可能的失效形式是

什么?(刚度准则 实际变形量 <=实际变形量 ,刚性不足将造成过大的弹性变形。摩擦准则 滑动速度低,载荷大时 滑动速度较高时 高速时 造成过度磨损。振动稳定性准则 固定准则f远离变化频率fF

共振造成振幅过大破坏零件)提高零件刚度的方法:减小力臂和支点的距离,增加辅助支撑,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加大截面积和采用加强肋

1-14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是否也可以提高零件的刚度?(不可以)

1-15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三化”?“三化”有什么实际意义?(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减轻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设计人员将精力用于关键零件的设计。便于建立专门工厂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课提高互换性,便于维修,并有利于回收再利用。便于改进和增加产品种类)

1-16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设计机械零件时需遵循哪些原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材料。使用要求、工艺要求、经济要求)

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

2-1 什么是疲劳破坏?疲劳断口有哪些特征?(零件承受变应力,所受变应力中最大应力远低于零件材料的屈服点,在应变力的作用下零件不会立即破坏,但应变力的每次作用仍会对零件造成轻微的损伤,随循环次数的增加,损伤积累,在零件内部或表面出现的的裂纹扩展直至发生完全断裂,这种缓慢形成的破坏。 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表面光滑的疲劳区和粗糙的断裂区)

2-2 变应力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循环应力—对称、脉动、非对称、规律性不稳定,随机变应力)

2-3什么是疲劳极限?什么是疲劳寿命?(在应力比为r的循环应力作用下,应力循环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材料疲劳失效前所经历的的应力循环次数)

2-4 什么是疲劳曲线?什么是极限应力图?用它们可以分别解决疲劳强度计算中的什么问题?(应力比r一定时,表示疲劳极限 与循环次数N之间的曲线。用于解决有限寿命疲劳问题的工具。只适用于高周疲劳 表示不同应力比对应的材料疲劳极限 的关系。解决非对称循环应力下疲劳问题的工具)

2-5 什么是有限寿命设计?什么是无限寿命设计?如何确定两者的极限应力?(要求零件在无限次(N>=N0)应力循环下不发生疲劳的设计称作无限寿命设计,以 为极限应力。在要求零件在有限次(N<=N0)应力循环下不发生疲劳的设计,以 作为极限应力)

2-6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σm-σa极限应力图应如何简化?(从屈服强度考虑,不论是受循环应力还是静应力,都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因此,所受最大应力 均不得超过 ,从屈服点G做135度斜线与AB连线的延长线交于D点,得折线ADG极为材料简化 极限应力线。其中AD线称为疲劳强度线,GD线称为屈服强度线。)

2-7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否对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均有影响?

(应力集中,尺寸,表面状态。只对应力幅有影响,而对平均应力没有明显影响(静应力))

2-8 如何根据几个特殊点绘出机械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图?(曲线ABC上各点横纵坐标之和即为应力比r取-1到1之间各值的疲劳极限 。纵坐标轴上各点均表示对称循环应力状态点A( )为对称循环极限应力点。点B( )为脉动循环(r=0)极限应力点。横坐标轴上各点均表示静应力(r=+1)状态,点C( )为静强度极限点。)

2-9 机械零件受恒幅循环应力时,可能的应力增长规律有哪几种?如何确定每种规律下的极限应力点?如何计算安全系数?

1、

2、

3、

第三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基础

3-1 按照摩擦面的润滑状态不同,滑动摩擦分为哪几种?(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

3-2 什么是边界膜?边界膜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提高边界膜的强度?(在摩擦表面上生成一层与润滑介质性质不同的薄膜,其厚度一般处在0.1 以下,称为边界膜。分为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吸附膜利用分子极性团的化学活性,依靠范德华力牢固的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分层定向排列的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化学反应膜利用润滑油中的硫磷氮元素与金属的反应,迅速生成无机物膜)

3-2 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磨合磨损阶段—有益磨损,改善表面性能,提高使用寿命。稳定磨损阶段—建立弹性接触条件,磨损速度缓慢,处于稳定状态。剧烈磨损阶段—磨损率急剧增加,机械效率下降,温度上升,精度丧失,产生噪声和振动)

3-4 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磨损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黏着磨损—磨损量与法向载荷成正比,与滑动距离成正比,与较软材料的屈服度或硬度成反比。颗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侵蚀磨损,微动磨损)

3-5 粘度的表示方法通常分为哪几种?各种粘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是什么?(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3-6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粘度,油性,闪点和燃点,倾点,酸值、安定性、乳化性、抗泡性。 锥入度,滴点,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

3-7 在润滑油和润滑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改善润滑剂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满足高速高温低温真空等特殊工况条件使用要求。)

第四章 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

4-1 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何处直径为其公称直径?(大径D、d,小径D1,、d1,中径D2、d2,牙型角 ,牙型斜角 ,接触高度h,螺距P,导程Ph,螺纹线数n,螺纹升角 。大径的基本尺寸是螺纹的公称直径 )

4-2 常用螺纹牙型有哪几种?哪些主要用于联接?哪些主要用于传动?(普通螺纹,三角形,联接。管螺纹,三角形,联接。矩形螺纹,正方形,,传动。梯形螺纹,传动。锯齿形螺纹,单向传动)

4-3 螺纹联接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各自适用于什么场合?(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更换,用于被联接件厚度不大且能够从两面拆装的场合),双头螺柱联接(螺柱一端旋入并紧定在被联接件之一的螺孔中,不再拆下,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且需经常拆卸的场合),螺钉连接(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或不便从两边装拆的场合,拆装方便但螺纹孔易磨损,故多用于不多拆装处),紧定螺钉联接(利用螺钉末端顶住另一被联接件表面或顶入凹坑中,以固定两零件的相对位置,可传递不大的横向力或转矩))

4-4 何谓螺纹联接的预紧?预紧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控制预紧力?(螺栓联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装配时就已经拧紧。目的增强联接的刚性,提高紧密性和防止松脱,适当的预紧力可提高螺栓联接的可靠性和螺栓的疲劳强度,提高气密性。可以通过控制拧紧力矩等方法来实现)

4-5 螺纹联接防松的实质是什么?常用防松方法有哪些?(在于防止工作时螺栓与螺母的相对运动。摩擦放松,机械防松,永久止动)

4-6 受剪螺栓联接的可能失效形式有哪些?设计中需计算何种强度?(螺栓杆被剪断与螺栓杆或孔壁被压溃两种。抗剪强度和抗挤压强度)

4-7 单个受拉螺栓联接有哪几种不同的受力情况?每种受力情况下的强度计算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差异?(1、松螺栓联接,只承受工作拉力而不受预紧拉力,螺栓螺纹部分强度条件 ,设计式 。

2、仅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受横向载荷时由预紧力的作用,在结合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横向载荷,此时螺栓仅受预紧力F’,F’在联接承受工作载荷后不变,拧紧时螺栓内将产生由预紧力F’引起的拉应力 和由螺纹力矩T1引起的切应力 。

3、承受预紧力和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螺栓在承受预紧力F’的基础上又承受轴向工作拉力F,但螺栓所受的拉力F0并不等于F’+F,结合面间的压紧力由预紧力时的F’减小为F’’,F’’为剩余预紧力,F0=F’’+F。总拉力等于剩余预紧力与工作拉力之和

4、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除进行静强度计算外,还按应力幅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

4-8 对于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拉力的螺栓联接,设计时应如何确定所需的剩余预紧力F’和预紧力F’’?如何计算螺栓的总拉力F0?(见4-7)

4-9 国家标准中对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性能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按力学性能的不同,螺纹联接件有不同的性能等级,同时又将螺纹联接件按公差大小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的精度和性能等级最高,用于要求配合精确、有冲击振动等重要场合的联接,B级居中,多用于受载较大,经常拆装或调整的联接,C级的精度和等级较低,多用于不重要的螺栓联接)

4-10 螺栓组联接受力分析和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螺栓组联接有哪几种典型的基本受载形式?每种受载形式下,应如何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在于求出螺栓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的工作载荷或所需的预紧力,以便计算螺栓组中单个螺栓的强度,进而确定螺栓的直径。)1.承受轴向载荷 (轴向载荷 通过螺栓组形心时,螺栓组个螺栓承受的轴向工作载荷F相等,则 ,不通过形心时,则将其平移到螺栓组形心后,此时螺栓组联接又收到一个倾覆力矩

2.承受横向载荷 ,a.采用受拉螺栓,假定预紧力相等,两被联接件之间结合的面数为m,则螺栓组中所有z个螺栓产生的总摩擦力为 ,有两个被联接件不产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可得每个螺栓所需的预紧力为 。才用受拉螺栓需要很大的预紧力,只是螺栓组尺寸过大,可增加减载销套键。b.采用受剪螺栓,承受工作剪力Fs= ,横向载荷方向上两端螺栓不中间受剪力大,载荷方向上的螺栓数目越多,螺栓的剪力相差越大,所以数目不宜过多。所受横向载荷不是作用在被联接件的结合面上时,应向螺栓组形心平移,派生出倾覆力矩,若不通过螺栓组形心,则应向形心平移,派生一个绕通过螺栓组形心的轴线的转矩。)3.承受转矩T ( a.采用受拉螺栓时,转矩由预紧力产生的摩擦力传递,F’>= ,得螺栓直径d’= (4-10)。b.采用受剪螺栓时,各螺栓的剪切变形量与螺栓中心至地板中心的距离ri成正比,距离底板中心的最远的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最大,为Fmax= ,代入(4-5,4-6) )4.承受倾覆力矩M(受转矩T和倾覆力矩M作用的螺栓组,螺栓布置尽量原理回转中心或对称轴线)

4-11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1.改善螺纹牙载荷分布不均匀现象:悬置螺母,内斜螺母,钢丝螺母2.减小螺栓的应力幅3.减小附加弯曲应力4.减小集中应力,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4-12 按用途不同,螺旋传动分为哪几种?滑动螺旋传动的螺杆和螺母分别常用什么材料?(传力螺旋,传导螺旋,调整螺旋)

4-13 设计滑动螺旋传动时,通常需要计算哪些内容?如何确定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距?(耐磨性,螺纹牙的强度,螺杆的强度,螺杆的稳定性,自锁条件,螺杆刚度 )

篇四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羊肚菌多糖的初级分离纯化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羊肚菌多糖的初级分离纯化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羊肚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超声水提醇沉的方法提

取其多糖,经水提得到的羊肚菌粗多糖通过脱色,Sevage法进行脱蛋白,

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用纯水、0.1、0.3、0.5、0.7mol·L-1 NaCl

溶液和0.1、0.3、0.5mol·L-1 NaOH溶液进行阶段洗脱。结果 得到六种组

分TAP-1、TAP-2、TAP-3、TAP-4、TAP-5、TAP-6,其得率分别是24.56%、

18.72%、2.32%、15.08%、6.57%、2.48%。结论 得到不同的多糖,其中中

性多糖占上样量的24.56%,酸性多糖占上样量的42.69%,碱性多糖占上样

量的2.48%。

关键词:羊肚菌;多糖;分离纯化

羊肚菌中多糖的分离纯化

Abstract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morchella. Method by ultrasonic water provided alcohol 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with water provided from

Morchella polysaccharide by decoloration, Sevage method of removing protein

and by DEAE-52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 pure water, 0.1, 0.3, 0.5,

0.7mol - L-1 NaCl solution and 0.1, 0.3, 0.5 mol - L-1 NaOH solution phase

elution. Results six components TAP-1, TAP-2, TAP-3, TAP-4, TAP-5, TAP-6,

the yield was 24.56%, 18.72%, 2.32%, 15.08%, 6.57%, 2.4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olysaccharide from different, which accounted for 24.56% of the

amount of neutral polysaccharides, acidic polysaccharides accounted for 42.69%

of the sample, the amount of alkaline polysaccharide accounted for 2.48%.

Keywords: Morchella essulenta;polysaccharid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 1

1材料与设备 ................................................... 1

1.1材料与试剂 .............................................. 1

1.2仪器 .................................................... 1

2方法 ......................................................... 2

2.1羊肚菌实体多糖的提取 .................................... 2

2.2羊肚菌多糖的脱色 ........................................ 2

2.3羊肚菌多糖的醇沉 ........................................ 2

2.4羊肚菌多糖的脱蛋白 ...................................... 2

2.5 羊肚菌多糖的离子交换柱层析 .............................. 2

2.6离子交换柱的后处理 ...................................... 3

3实验结果与讨论 ............................................... 3

3.1结果 .................................................... 3

3.2讨论 .................................................... 4

4结论 ......................................................... 4

参考文献 ....................................................... 5

致谢 ........................................................... 6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引言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隶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

(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

(Morchella),因其菌盖表面呈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1]。羊肚菌是

一种野生名贵食药用真菌,最早收录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认为其性平,

味甘寒,无毒,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

神之功能[2]。现代研究发现,羊肚菌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特别是羊肚

菌多糖有降血脂、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等作用,并能减

轻癌症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3]。对多糖的分离提纯,国内外常采用有

机溶剂沉淀法和柱层析分离法。本文通过超声,超速离心,有机溶剂沉淀、

离子交换柱层析的的方法对羊肚菌多糖进行了分离提纯。

1材料与设备

1.1材料与试剂

羊肚菌2015年5月采于青海省互助北山林场,经卢教授鉴定为正品;

苯酚(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浓硫酸(分析纯,白银良友化学

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分

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浓盐酸(分析纯,白银良友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95%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白银良友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丁醇(分

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化学有限公司);三氯甲烷(分析纯,天津市富

宇精细化工化学有限公司),DEAE-52(分析纯,北京满仓科技有限公司);

火棉胶(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1.2仪器

A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FZ102粉碎

机(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TD3低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

发有限公司);DHG-9140B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琅玕仪器设备有限公

司);R-215旋转蒸发仪(瑞士步琦有限公司);HSB-3循环水式真空泵 (郑州杜仪器厂);T6新悦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

司);DBS-100自动部分收集器(上海沪西仪器厂);FOU-1100冷冻干燥器(上

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

篇五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羊肚菌菌种分离及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211~212北方园艺2009(9):·食用菌·

羊肚菌菌种分离及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王广耀,蒋晓成,程 喆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摘 要:探讨羊肚菌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不同消毒方式进行菌种分离,通过7种培养基配

方对菌丝生长情况(萌发时间、长满斜面、菌丝长势)的影响,选择出适宜羊肚菌菌丝生长的配方。结果表明:羊肚菌子实体在菌柄处分离易获得菌种,在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污染率最小,并且筛选出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F、E配方。

关键词:羊肚菌;菌丝体;培养基;生长速度中图分类号:S6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9)09-0211-02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L.)Pars.),俗称羊肚

蘑、网兜蘑,隶属子囊菌纲,羊肚菌属。它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药兼用大型真菌。羊肚菌营养丰富,风味奇鲜,是食用菌中的佳品,在欧洲被认为是仅次于块菌的美味食用菌,深受人们的喜爱。羊肚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脂肪[1]

酸。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具有帮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及补脑提神等功效,是一味良好的传统中药[2]。现代医学研究又表明,羊肚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辐射、抗肿瘤、抗疲劳,并且能够减轻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3]。

近年来,羊肚菌国外有栽培成功报道,已申请技术专利,国内也有栽培成功的报道,但处于试验性阶段。由此可见,羊肚菌子实体的栽培是相当困难的,而羊肚菌的菌丝体在营养成分上与子实体相当,并且菌丝在干燥或冷冻后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增味剂。为了对羊肚菌菌丝的开发利用,对羊肚菌菌种分离及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

[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1.1 供试菌株 羊肚菌菌株,引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用菌实验室。1.1.2 不同培养基配方 A:马铃薯200g(去皮、煮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对照);B:黄豆芽500g煮汁,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水1000mL;C:栎木屑500g(煮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D:蛋白胨1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维生素B11g,酵

第一作者简介:王广耀(1971-),男,吉林市人,硕士,实验师,现从事食用菌栽培及加工教学与科研工作。收稿日期:2009-04-05

母膏1g,水1000mL;E:马铃薯200g(去皮、煮汁),葡

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0.5g,牛肉膏0.5g,水1000mL;F:豆饼200g(煮汁),玉米粉10g,蔗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硝酸钠0.01g,酵母膏0.5g,水1000mL;G:马铃薯200g(去皮、煮汁),玉米粉5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1.2 试验方法1.2.1 不同分离部位对组织成活的影响 将新采集的羊肚菌子实体放在操净台上进行组织分离,采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对菌柄和菌盖两个部位进行分离,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菌丝萌发时间、长势及成活率,每处理重复20次。1.2.2 不同消毒方式对组织污染率的影响 将新采集的羊肚菌子实体放在操净台上进行组织分离,采用酒精棉擦拭和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2种消毒方式,对菌柄和菌盖两个部位进行分离,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菌丝萌发时间、长势及污染率,每处理重复20次。1.2.3 不同母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获得的羊肚菌一级试管菌种分别接种于上述7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菌丝密度、色泽、边缘整齐度、长势及长速,每处理重复10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分离部位对组织成活的影响

通过羊肚菌不同分离部位对组织成活的影响见表1,不同分离部位菌丝萌发和菌丝长势都相同,但菌盖分离成活率较低,菌柄分离较易成功,成活率比菌盖高出30%。2.2 不同消毒方式对组织污染率的影响

通过羊肚菌不同消毒方式对组织污染的影响见表

·食用菌·

2,不同消毒方式采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菌丝萌发时间比酒精棉擦拭消毒推迟1d,菌丝长势都相同,但采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分离污染率高达65%,采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分离污染率较低。  表1  羊肚菌不同分离部位对组织成活的影响

分离部位菌盖菌柄

菌丝萌发时间/d

22

长势弱弱

成活率/%

3565

9):211~212北方园艺2009(

A、D差异性不显著,但配方F、E与配方B、G、C、A、D

差异性极显著,因此配方F、E最好,适合菌丝生长,配方C、D最差,不适宜菌丝生长。  表4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菌丝生长速度的

差异显著性测验

处理FEBGACD

平均数55.16676.16676.33336.56.56.6667

    差异显著性    5%aabbbbb

1%AABBBBB

  表2 羊肚菌不同消毒方式对组织污染率的影响

消毒方式酒精棉0.2%的升汞水

菌丝萌发时间/d

23

长势弱弱

污染率/%

6515

2.3 不同母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通过羊肚菌不同母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菌丝在各培养基配方上都有菌丝密度、颜色和长势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培养基配方F、E菌丝浓密,菌丝颜色深黄褐色,长势强,边缘整齐;培养基配方B、G菌丝较密,菌丝颜色黄褐色,长势较好,边缘较整齐;培养基配方C、D菌丝较稀疏,菌丝颜色浅黄褐色,长势较差,边缘不整齐。由于羊肚菌在7种培养基中长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  表3 羊肚菌不同母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A(对照)BCDEFG

菌丝密度菌丝色泽菌丝长势较密较密较稀疏较稀疏浓密浓密较密

黄褐色黄褐色浅黄褐色浅黄褐色深黄褐色深黄褐色黄褐色

+++++++++++++

菌丝边缘整齐度较整齐较整齐不整齐不整齐整齐整齐较整齐

菌丝长速/mm·d-1

6.56.16676.56.66675.166756.3333

3 小结

通过分离不同部位菌丝萌发和菌丝长势都相同,但

菌盖分离成活率较低,菌柄分离较易成功,成活率比菌盖高出30%。通过不同消毒方式采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菌丝萌发时间比酒精棉擦拭消毒推迟1d,菌丝长势都相同,但采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分离污染率高达65%,采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分离污染率较低。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羊肚菌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进行筛选,羊肚菌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F、E配方,其菌丝浓密,菌丝颜色深黄褐色,长势强,边缘整齐。

参考文献

[1] 马向东,陈红歌.食用菌栽培新技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270.

[2] 孙晓明,张卫明,吴素玲,等.羊肚菌抗疲劳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1):12-13,17-18.

[3] 邢增涛,孙芳芳,刘景圣.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4,11(4):38-43.

[4] 赵桂云,马庆斌.羊肚菌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研究[J].食用菌,2002(6):15-16.

  注:+++代表极好、++代表较好、+代表一般。

  由表4可知,配方F、E差异性不显著,配方B、G、C、

StrainsSeparatedandSelectionofMotherCultureMediaofMorchella

WANGGuang-yao,JIANGXiao-cheng,CHENGZhe

(JilinAgricultual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Jilin,Jilin132101,China)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dthemorelfruitingbodypartsofdifferentorganizations,differentdisinfectionofstrainsiso-latedmanner,throughthemediumofthesevenkindsofhyphalgrowth(germinationtime,coveredslope,hyphal

growth),willselectappropriateMorchellamycelialgrowthformula.Theresultsshowedthat:MorchellaFruitbodyDe-partmentinstipeseparationeasytoobtainstrains,with0.2%aqueoussolutionofmercuricchloridethecontaminationrateofimmersiondisinfectionwasthesmallest,andselectedthebestmediumfortheparentspeciesofF,Eformula.Keywords:Morchella;Mycelium;Medium;Growthrate

篇六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分离羊肚菌菌种方法

分离羊肚菌菌种方法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消毒剂,既容易萌发,同时也能降低污染,并能较顺利的分离到羊肚菌菌种的分离羊肚菌菌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分离羊肚菌菌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胶带封闭的羊肚菌用75%消毒酒精均匀擦拭后,用烧灼的刀具从菌柄顶端在

火焰上方切割掉子实体头部,露出的新鲜菌柄横切面,在火焰上轻快过2-4下,用刀具在新鲜菌柄内侧环割菌柄新鲜菌肉组织并送入抗生素平板培养荃上,于20-30℃的温度下培养,待萌发出菌丝后,及时转接。

所述的刀具为手术刀片。

羊肚菌子实体在切割前要基部菌柄完整,用透明胶把羊肚菌整个缠绕密封,中间

不留空隙。

所述的抗生素平板培养基为:马铃薯400g,草炭l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lg,

硫酸镁0. 5g,酵母膏50g,琼脂20g、水1000mL,链霉素30U/mL,青霉素30U/mL, pH6.5

所述抗生素平板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土豆削皮切薄皮加3000m1.水煮30min,过

滤 取2000mL,加入草炭,小火浸煮20min,过滤取滤液1000mL,在此滤液中加入葡萄糖、酵母膏、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小火煮至琼脂溶解, 定容至1000mL,分装于三角瓶,在高温121℃-126'C,高压0. 1-0. 14MPa灭菌30min。待冷却至50℃左右加入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复合抗生素母液,使抗生素终浓度在30U/ml.左右,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 中或直接冷却成固体培养基。

本技术的分离方法,先是对羊肚菌进行封闭式消毒,防止消毒酒精浸入菌组织,有利分离成功。另外,割掉子实体头部后,露出的菌柄内侧为无菌组织,环割取内侧 菌肉组织防杂效果较好。采用抗生素培养基也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的组分营养非常全面,特别是加入草炭和酵母膏,为羊肚菌菌丝生长提供了保证。本发明 的整个操作过程不用消毒液,全用火焰消毒,萌发率较高,既保证了容易萌发,同时也能降低污染,并能较顺利的分离到羊肚菌菌种。

篇七 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羊肚菌分类_分布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_李渊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4):565-568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6.04.36

JournalofShanxiAgriculturalSciences

羊肚菌分类、分布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9)

要:羊肚菌是一种珍稀而著名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尚未实现规模化栽培,市场供不应求。羊肚菌

的子实体形态多种多样,种类界定困难,种间和种内划分也比较混乱。从分类学、分布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羊肚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羊肚菌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分类上相互矛盾的问题,以期为羊肚菌的正确分类、起源、传播和早日实现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羊肚菌;分类;分布;分子遗传学中图分类号:S6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6)04-0565-04

ResearchStatusonTaxonomy,DistributionandMolecular

GeneticsofMorchellaesculenta(L.)Pers

LIYuan

Ltd.,Taiyuan030009,China(TaiyuanWaterSupplygroupCo.,)

Abstract:Morchellaesculenta(L.)Persisrareandbest-knownediblefungiandithasveryhighnutritionalvalue.Ithasnotbeenimplementedinlargescalecultivationandthemarketdemand.Themorphologyoffruitingbodyvarietyisdiversityandhardtodefine.Interspecificandintraspecificdivisionischaotic.Here,thepaperreviewsrecentresearchprogressesofitstaxonomy,distribution,moleculargeneticsdevelopments,discussesthemajorissuesremaininginthecurrentresearchforthesetwofungalorganismsandsuggesttheapproachesforfuturestudies.Themoleculartaxonomyandmorphologytaxonomyofmorelsaremutuallycontradictory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sforthecorrectclassificationofmorels,originandspread.Theearlyrealizationofartificialcultivationisworthforlookingforward.

Keywords:Morchellaesculenta(L.)Pers;taxonomy;distribution;moleculargenetics

羊肚菌(Morchella)又被称为羊肚蘑、羊肚菜和阳雀菌等,外表酷似羊的肚子,是一种珍稀而著名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

羊肚菌的子实体做菜煲汤都十分美味,其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在欧洲各地,羊肚菌作为食品的美味我国的《食疗本程度仅次于块菌,是贵族们的最爱。中对羊肚菌描述为:“甘寒无毒,化痰理气、益肠草》

胃”。羊肚菌的菌丝体内含有大量的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够抗辐射、抗诱变、抗病毒及抗肿瘤,且可以减少放疗过程带来的各种副作用[1-3]。干制的羊肚菌目前,由于羊肚菌的人工供不应求,市场售价昂贵。栽培尚处于起步阶段,产量低,主要来自野生采集,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导致羊肚菌濒临灭绝。所以,羊肚菌资源已迫在眉睫。

收稿日期:2016-04-05作者简介:李

由于羊肚菌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其一直是笔者从分类学地位、分布、分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对羊肚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羊肚菌的正确分类、起源、传播以及早日实现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分类

羊肚菌属隶属于子囊菌门(Aseomyeota)盘菌目

(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其中,羊肚菌)、钟菌属(Verpa)和羊肚菌科由皱盘菌属(Disciotis属(Morchella)3个属组成[4-5]。3个属在子囊果形态、地理分布及多样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1)。

根据系统学分类及《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羊肚菌属的正确名称为MorchellaDillex法规》

Pers.,1801年确定模式种为Morchellaesculenta(L.)Pers。在羊肚菌科中,钟菌属和皱盘菌属的种类很

渊(1987-),男,山西绛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及相关水质检测工作。

··565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44卷第4期

少,种间分类清晰,界限明确,容易鉴定;而羊肚菌属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羊肚菌属长期被地理变化和生活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使其具有复杂的营

表1

羊肚菌科的3个属

皱盘菌属钟菌属羊肚菌属

地理分布北温带北温带

北温带、南美洲及澳洲

养方式和生活史,致使羊肚菌的子实体形态多种多样,种类界定也十分困难,属内种间的分类和种的

划分比较混乱(表2)。

羊肚菌科皱盘菌属、钟菌属、羊肚菌属的差异

子囊果形态

顶部有光滑或皱褶的套管样的菌盖,菌柄内呈丝网状

杯状菌盖

套管状的菌盖,菌柄内呈丝网状

物种多样性

低低高,种类丰富

表2羊肚菌属的种类划分【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羊肚菌属主要分类依据参考文献

的种类3~50研究整理[6]6形态鉴定[7]23直生组、开裂组、假直生组和纸质生组[8]28研究整理[4]28罗列出88种羊肚菌(共出现210个名称)[9]100种以上形态学划分[10]4个多态种黑色、黄色、红色、开裂[10]

澳洲的羊肚菌是白人从北半在澳洲(Pilz等[14]认为,

球引入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具有亚热带气候)、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等[15]。世界上羊肚菌资源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德国、巴基斯坦、印度等[16]。

2分布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的真菌,喜阴,有着多样的

植被类型和生境,受海拔限制不明显,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都有分布[11](图1)。我国羊肚菌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四川和云南,其次是甘肃和陕西,这4个地区的产量大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0%,每年收购约100t的干品[12]。

羊肚菌科的物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其中,红褐羊肚菌(M.rufobrunnea)和危地马拉羊肚菌(M.

[13]

guatemalemis)分布在中美洲,部分物种零星分布

表3

中文名称

羊肚菌小羊肚菌高羊肚菌硬羊肚菌宽肋羊肚菌宽圆羊肚菌粗柄羊肚菌茶褐色羊肚菌淡褐色羊肚菌尖顶羊肚菌西藏羊肚菌普通羊肚菌网孔羊肚菌双脉羊肚菌德钦羊肚菌半开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紫褐羊肚菌

拉丁名

MorchellaesculentaMorchelladeliciosaMorchellaelataMorchellarigidaMorchellacostataMorchellarobustaMorchellacrassipesMorchellaumbrinaMorchellasmithianaMorchellaconicaMorchellatibeticaMorchellavulgarisMorchellacmeruliusMorchellabicostataMorchelladeqinensisMorchellasemiliberaMorchellaangusticepsMorchellapurpurascens

皱盘菌属和钟菌属在我国四川、西藏等地均有分布,单生于林地或草地中;据统计,羊肚菌属在我国分布有18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内蒙古、云南、甘肃、四川、陕西、河南、青海等28个省市自治

[17-22]

区(表3)。

我国羊肚菌属的种类、生境及分布

分布地区

云南、山东等23个地区河南、北京等13个地区四川、甘肃、云南

四川浙江、福建甘肃

辽宁、四川等14个地区云南、江西、河南

甘肃

甘肃、陕西等18个地区

西藏吉林云南四川云南四川、甘肃、新疆山西、西藏等12个地区甘肃、四川、云南

生境

阔叶林地林地

混交林地、阔叶林地

林地林地山林地混交林地阔叶林地林地阔叶林、混交林灌木丛、落叶林

砂地阔叶林、混交林

冷杉林针叶林地、混交林地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地杂木林

备注美味羊肚菌

肋脉羊肚菌粗腿(皱柄)羊肚菌

双肋羊肚菌离柄羊肚菌小顶羊肚菌

··566【羊肚菌按大小分等级】

李渊:羊肚菌分类、分布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3分子遗传学

LSU,EFl-a,RPB1和菌支系[37]。杜习慧[38]基于ITS,

RPB2共5个基因片段联合分析,结果显示,羊肚菌属由61个系统发育学物种构成(包括黑色羊肚菌支系33种、变红羊肚菌支系1种和黄色羊肚菌支系27种)。

关于羊肚菌的分子遗传学已经有很多的研究

(表2),使用的分子标记涉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简单序列重复区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uclearRibosomalDNA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nrDNAITS)的序列以及LSU,EFla,RPB1,RPB2序列等。近年来,在羊肚菌属的系统分类研究中,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研究手段逐步被引入[23-24]。针对特定的DNA序列,通过比较同源性,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系统进化关系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有效方法。3.1

利用RAPD,RFLP和微卫星手段进行分析

[21]

4讨论及展望

羊肚菌属不同物种的分布格局差异较大,其

中,22.4%的物种为洲际广布种,77.6%的物种为地区特有物种[36](地区特有物种中大约有30个物种分布于东亚,其中有20个物种属于地区特有种)。在欧洲,以土耳其、法国、丹麦、德国和瑞典等国为主的分布区内共有23个物种(包括5个黄色羊肚菌物种和18个黑色羊肚菌物种),其中包括近期和早期分化形成的物种(有13个物种属于地区特有种);在北美洲分布区内共有19个物种(包括5个黄色羊肚菌物种和14个黑色羊肚菌物种),以基部羊肚菌属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为主。由此得出结论,

的中心在我国或东亚[38]。搞清楚东亚的羊肚菌遗传分布可以更好地对其起源和传播进行解释。

羊肚菌的种类多样性十分丰富,单一的分子标记技术(如PCR-RAPD和PCR-ITS)无法准确鉴定尽管已经运用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其归属。

对羊肚菌进行了研究,但在分类上依然存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相互矛盾的现象,分歧始终贯穿于羊肚菌属的分类系统中。我国作为全世界34个物种多样性地区之一,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和气候多样,为羊肚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可能未知的种类有待去发现,还有许多还有许多新的、

需要重新鉴别的种类和标本等待去研究。

研究羊肚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利用它们为人类造福,羊肚菌要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方面已有很多研究[39-43],期待羊肚菌规模化栽培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75-1396.

[2]李烨,温鲁.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食用菌,2004,23(1):

6-7.

[3]赵琪,康平德,戚淑威,等.羊肚菌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266-269.

[4]KirkPM,CannonPF,DavidJC,etal.Dictionaryofthefungi[M].

9thed.UK:CABI,2001.

[5]陈建军,伍晓洪,刘振乾.羊肚菌生态位及其培养技术研究[J].

刘文丛等选择了56个羊肚菌菌株(滇西北地区),应用ISSR-PCR技术讨论了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亲缘关系和地理距离明显相关;经同工酶分析显示,小美味羊肚菌(M.deliciosa)是美味羊肚)的同物异名。陈吉岳等运用菌(M.esculenta

RAPD分析技术,将15个来自各地的羊肚菌完全区分,羊肚菌的遗传特点被准确地表达出来。

[25]

[26]

3.2利用rDNAITS序列为主进行分析

[27]

Buscot等研究结果证实,ITS序列适用于区分种间差异。依据形态学分类,羊肚菌被分为黄色羊肚菌群(Yellowmorel)、半开羊肚菌群(Halfmorel)、黑色羊肚菌群(Blackmorel)和红褐色羊肚菌群(Red-brownblushingmorel)4个群体。基于ITS序列,桂明英[16]和刘文丛[31]都对不同羊肚菌样品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ITS序列可以很好

[28-30]

地区分各个样品,但与依据形态学建立的各个种无法对应,即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存在差异。3.3

多基因联合分析

多基因联合分析法就是通过多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物种界定,该法减少了对物种的主观划分,广泛应用于真菌的系统学研究中[31-34]。基于RPB1和ITS序列,在经典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的羊肚菌支系的祖先类群进行分析,说明羊肚菌是从西部传播至东部的[35]。O'Donnell等[36]基于LSU,EFla,RPB1和RPB2这4个基因片段,对羊肚菌属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属由变红羊肚菌支系(Rufobea-Clade)(包括32个种)、黄色羊肚菌支系(EsculentaClade)(包括16个种)和黑色羊肚菌支系(ElataClade)(包括1个种)构成,以形态学分类界定的半开羊肚菌类被划分为黑色羊肚

··567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44卷第4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38-639.

[6]BrockTD.Studiesoncultureofmorchella[J].Mycologia,1951,43:

402-422.

[7]SeaverHL.TheGreatRevoltinCastile:Astudyofthecomunero

movement[M].NewYork:OctagonBooks,1928:1520-1521.[8]JacquetantE.Lesmorilles:Themorels[M].Lausanne,Switzerland:

Piantanida,1984:114.

[9]HallenH,VolkT,AdamsG.MayismorelmonthinMichigan[M].

EastLansing,MI:MichiganStateUniversityExtension,2001:35.[10]BunyardBA,NicholsonMS,RoyseDJ.Phylogeneticresolutionof

Morchella,VerpaandDisciotisbasedonrestrictionenzymeanaly-sisofthe28sribosomalgene[J].ExperimentalMycology,1995,19:223-233.

[11]桂明英,朱萍,郭永红,等.顶尖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8):7-9.

[12]朱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8,27

(4):3-5.

[13]GuzmanG,TapiaF.TheknownmorelsinMexico,adescriptionofa

Morchellamfobrunnea,andnewdateonM.newblushingspecies,

Guatemalasis[J].Mycologia,1998,90(4):705-714.

[14]PilzD,McLainR,AlexanderS,etal.Ecologyandmanagementof

morelsharvestedfromtheforestsofWesternNorthAmerica[J].USDAGeneralTechnicalReport,2007(1):1-61.

[15]GoldwayM,AmirR,GoldberD,etal.Morchellaconicaexhibiting

alongfruitingseason[J].MycohgicalResearch,2000,104(8):1000-1004.

[16]桂明英.滇西北地区羊肚菌属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D].昆明:云南大学,2009.

[17]任丹丹.ITS序列在羊肚菌属中的进化规律及其系统学意义

[D].昆明:云南大学,2013.

[18]谢占玲,谢占青.羊肚菌的研究综述[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7,25(2):36-40.

[19]朱林,程显好,田吉腾.羊肚菌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10):4054-4057.

[20]才晓玲,何伟,安福全,等.羊肚菌分子分类及人工培养研究现

状[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4):44-47.

[21]刘文丛,刘颖,郭相,等.滇西北地区羊肚菌的分子鉴定及ITS

序列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31-34.

[22]何培新,楼海军,申进文.郑州市粗柄羊肚菌生境调查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9(2):95-97.

[23]杨祝良.基因组学时代的真菌分类学:机遇与挑战[J].菌物学

报,2013,32(6):931-946.

[24]GeiserDM,PittJI,TaylorJW.Crypticspecialionandrecombina-

tionintheaflatoxinproducingfungusAspergillusflavus[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998,95:388-393.

[25]YoonCS,GessnerRV,RomanoMA.Populationgeneticsand

systematicsoftheMorchellaesculentacomplex[J].Mycologia,

1990,82:227-235.

[26]陈吉岳,刘培贵.国产羊肚菌菌株的RAPD鉴别[J].云南植物

研究,2004,26(4):434-438.

[27]BuscotF,WipfD,MunchJC,etal.DNApolymorphisminmorels:

PCR/RFLPanalysisoftheribosomalDNAspacersandmi-crosateilite-primedPCR[J].MycologicalResearch,1996,100(1):63-71.

anewspeciesfromwesternNorth[28]KuoM.Morchellatomentosa,

2008,105:America,andnotesonM.rufobrunnea[J].Mycotaxon,441-446.

[29]MasaphyS,ZabariL,GoldbergD.Newlongseasonecotypeof

MorchellarufobrunneafromNorthernIsrael[J].MicologiaAplicadaInternational,2009,21(2):45-55.

[30]RevankarSQ,SuttonDA.Melanizedfungiinhumandisease[J].

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s,2010,23(4):884-928.

[31]刘文丛.滇西北地区羊肚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系统学和遗传多

样性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32]DettmanJR,JacobsonDJ,TaylorJW.Amultilocusgenealogical

approachtophylogeneticspeciesrecognitioninthemodeleukary-2003,57:2703-2720.oteNeurospora[J].Evolution,

[33]TaskinH,BuyukalacaS,DoganHH,etal.Amultigenemolecular

phylogeneticassessmentoftruemorels(Morchella)inTurkey[J].FungalGeneticsandBiology,2010,47(8):672-682.

[34]TaskinH,BuyukalacaS,HansenK,etal.Multilocusphylogenetic

analysisoftruemorels(Morchella)revealshighlevelsofendemicsinTurkeyrelativetootherregionsofEurope[J].Mycologia,2012,104(2):446-461.

生态及生物地理研究[D].昆明:中[35]陈吉岳.羊肚菌科系统学、

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6.

[36]杜习慧,赵琪,杨祝良.羊肚菌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及栽培研究

进展[J].菌物学报,2014,33(2):1-16.

[37]O'DonnellK,RooneyAP,MillsGL,etal.Phylogenyandhistorical

)revealsanearlycretaceousbiogeographyoftruemorels(MorchellaoriginandhighcontinentalendemismandprovincialismintheHo-larctic[J].FungalGeneticsandBiology,2011,48(3):252-265.[38]杜习慧.羊肚菌属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兼论该属两

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学[D].昆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2.[39]刘卫红.羊肚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J].农业科技通

讯,2011(11):81-83.

[40]李晓明,赵嘉平,唐周斌.羊肚菌液体发酵的研究[J].西北林学

院学报,2004,19(3):116-118.

[41]侯志江,程远辉,戚淑威,等.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

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5):2020-2022.

[42]欧超,王娣,张兆轩,等.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条件[J].食品与

生物技术学报,2007,26(2):80-86.

[43]白晨,王淑珍,陆文蔚.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发酵条件

的研究[J].食用菌,2010(1):17-18.

··568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3087.html

    上一篇:做速冻饺子生意

    下一篇:制作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