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种植效益和种植前景分析

  【品种介绍】 

  巴西菇原产于南美巴西,又名姬松茸,菇体滑爽脆嫩,营养十分丰富,属于食、药兼用菇类。

  巴西菇子实体粗壮,菌盖扁圆形至半球形,直径5~11cm,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褐色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碎片;菌肉厚,白色,受伤后变橙黄色;菌褶离生,较密集,初时乳白色,受伤后变肉褐色;菌柄圆柱状,中实,柄基部稍膨大,柄长4~14cm,粗2~3cm,菌柄圆环以上的菌柄乳白色,菌环以下有栗褐色;纤毛似鳞片;菌环着生菌柄的上部,膜质,白色;孢子印黑褐色,孢子光滑,宽椭圆形至球形。 

  经过美国、日本、中国专家研究证实: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压、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和调节人体免疫等功效。其抗癌效果为食用菌之首。有神奇的养身治病功能。 

  据报道,巴西菇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30.87%,对人体十分有益,且具有降血脂、安神和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极具种植价值。 

  【巴西菇种植前景】 

  巴西菇子实体脆嫩爽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营养价值:巴西菇的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及醣类等,与其它菌行相比,巴西菇的蛋白质和糖质含量较丰富,且子实体中多糖体B-16-D葡聚糖蛋白质复合含量较多,陆续证明为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及降血糖功能,确认其在医学免疫疗法上及敬用上的价值。至2011年在日本约有五百家医院使用巴西菇来辅助癌症治疗,与菇菌类的当红产品灵芝相较,巴西菇每一克约含有六十到七十毫克的B-16-D葡聚糖蛋白质复合体,比灵芝的十到二十毫克高出许多。 

  另外,巴西菇含有独特的RNA-蛋白质复合体,对抗腹水癌的癌细胞时比猴头菇科的菇菌更有效果。其它菇行多糖体会因为腹水癌细胞增殖速度过快,无法地阻挡癌细胞对生物的影响力。 

  由于巴西蘑菇中含有多种营养和功能成分,相关的休闲产品、功能饮品、胶囊、药酒等,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在不断转变,人们从吃得饱向吃得香,吃得好的营养型、保健型改进,而巴西菇被历代奉为“长寿菇”和“抗癌之宝”,必然成为广大消费者作为营养保健食品的首选。发展巴西菇[来源:

  巴西菇生产利用农作物副产品为生产原料,是变废为宝的过程,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县的农村每年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的桔杆和副产品总量在100万吨以上,可以充分满足生产需求。 

  缺点:巴西菇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在巴西菇生长期管理的关键期与“农忙”时节相冲突,对巴西菇生产的管理不到位,巴西菇一般在5—9月份年生产,一个月产一批菇,每批菇集中在3—5天内生产,产菇较密集,巴西菇采收期较为集中,劳动力跟不上造成散菇等不合格产品,影响出菇合格率,导致减产,严重影响菇农的经济收入。生产巴西菇需要的原料量较大,一个棚170平方米就需要干玉米杆7吨或稻草7吨或甘蔗渣10吨、牛粪3—4吨、碳铵2包、普钙2包,需要原料较多。 

  巴西菇目前主要以干品出口为主,不过,鲜品销量也在不断增加中。 

  【巴西菇种植效益分析】 

  种植巴西菇循环利用资源,除头一年投入较大外,此后投入不多,而且能有效利用种养业的副产品,不抢占耕地,用水少;不产生废水废气,栽培废弃料完全用作农业、林业、园艺的有机肥料。 

  巴西菇是以草料为主要原料,随着农机化的推广应用,耕牛减少,稻草、玉米杆焚烧是一种极大浪费,用稻草、玉米杆来栽培巴西菇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变废为宝。 

  巴西菇6~8月产菇,温区范围16~35℃;栽培原料稻草、玉米秆、芦苇、棉籽壳等,发酵料室内外架层或畦床栽培,覆土长菇,每平方米产出鲜菇5~6公斤,产品脱水烘干,出口为主,内销也行,鲜品一般价格在十块钱左右,干品一般在每公斤120-190元左右。 

  一般而言,巴西菇种植效益比较可观,两个劳动力农村家庭种植户年净收入有3.2~6.4万元。一亩巴西菇种植年收入超过一万以上。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菌丝生长温度为15~32℃,10℃以下和35℃以上菌丝生长缓慢。菇体在16~33℃范围内可正常生长。温度低,菇蕾生长慢、品质好;反之菇体生长慢、易开伞。一般选择在秋季8月中下旬堆料,9月中旬播种。 

  菌种选择 

  2005年我镇引进巴西蘑菇3号菌株进行种植。其菌株大朵种,菌盖似馒头形,菌柄中粗壮,基部稍膨大不易开伞,品质优良,适应性广。 

  培养料的选择与配方 

  巴西菇属草腐菌、粪生菌。各类作物秸秆及牲畜粪便等都可用来生产,如果多种原料组合不但有利营养互补,还可提高产量。茎秆坚硬的,应用石磙碾压,粪肥按常规法晒干砸碎到大小为蚕豆粒以下。培养料配方以栽培100kg为例:稻草2000kg、牛粪1300kg(禽粪减半)、复合肥30kg、尿素30kg、石灰50kg、过磷酸钙30kg、石膏粉50kg。培养料碳氮比为28∶1。 

  培养料调配与堆制发酵 

  1、原料的预湿 

  将草料摊放于空场地,每天向堆上喷(洒)水4~6次,每次洒水后能见到底部有水流出即可,如此喷水4~6d。粪肥、磷肥使用前先粉碎,并在草料预湿前1d预湿,加水量为1∶1,预湿后堆起,以利水分吸收均匀。 

  2、培养料堆制 

  培养料经预湿后第2天建堆。场地应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地势高的地方。具体方法是在地面上先投放1层33cm厚的草料,宽度不超过2m,长度不限。然后撒1层5~7cm厚的粪肥,粪肥距堆边缘20cm,然后再铺1层草,再放1层粪肥。堆料从第2层开始,应向堆上洒水,开始少,随着层数增多,逐渐多浇水,化肥应在建堆时溶入水中均匀泼洒在料堆上。当堆到1.5m高时,可用脚踏实,仍1层料1层粪肥,如此堆高1.7~1.8m高,顶部盖1层粪肥,堆建成后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度,堆四周挖一环形沟,沟一头挖一坑,将料堆中流出的粪水再浇到堆上去。堆料时两头呈圆形,避免凸角,以利保温。建堆后每隔5d左右翻堆1次,一般培养料经4次翻堆后才充分腐熟。腐料进棚前先测其腐度,即用手抓捏不成团、无水滴流出、手掌留有潮湿痕迹为准。 

  3、消毒灭菌 

  培养料经堆制发酵达到充分腐熟时,需在进料前1d进行消毒灭菌。可用3%福尔马林加5%敌敌畏溶液喷洒料堆,然后用农膜覆盖密封12h,即达到消毒灭菌杀螨目的。 

  播种与管理 

  1、播种 

  提前1d将培养料搬进棚内摊开降温。播种时料厚20cm,用喷水调节培养料水分,以手用力抓压料指间有2~3滴水流出为宜。再将菌种均匀撒播在培养料上,然后轻压整平,盖上一层薄碎料。 

  2、菌丝阶段管理 

  菌种萌发后保持棚内温度22~28℃,湿度适宜。在菌种吃料期间每天应对菇房进行通风换气,初时每天早晚各通风20min,待菌丝吃料达3~5cm时即可全天进行通风。 

  3、覆土 

  (1)当菌丝吃料深度达料厚的2/3时进行覆土。覆盖土最好选取土质湿粘、干而不散、疏松透气、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提前3~5d在覆盖土上撒施适量石灰粉调节土壤pH值为7.2~7.5。覆土时把泥团打碎成直径2cm的细碎土,覆土厚度3~4cm,并于次日喷洒1次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以杀死土中杂菌。 

  (2)覆土后通风管理同菌丝培养阶段,水分管理视菌丝吃料情况而定。当菌丝全部吃料到培养料底部时,可喷水调湿,让菌丝往上生长。一般喷水1周左右即可见到菌丝长满覆盖土表面,此时再盖上一薄层干细土,压住菌丝,不让其往上生长,使其在覆盖土下自然扭曲形成子实体。 

  4、出菇期管理 

  一般覆土后20d左右,即进入出菇阶段。当菌丝已扭结成团并形成米粒大小的子实体时,进行喷水,以促使菇蕾形成。覆盖土湿度以用手捏成团又不粘手为宜,保持土壤湿度至子实体形成小手指头大小即停止喷水;否则易造成死菇或菇体质量差。每潮菇采收后,要让菌丝自然生长恢复积累营养4d左右,才喷下潮出菇水。自第4潮菇起则要结合喷出菇水补充养分,如喷蘑菇生长素、健壮素等。 

  5、病虫害防治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的病虫害主要有胡桃肉状菌、白霉、绿霉、螨类、菌虱、烟灰虫、菇蝇等。防治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减少病虫入侵途径和发生机率,并针对所发生的病虫害对症合理用药。 

  【种植新闻】 

  【大武夷新闻网讯】16日,武夷山市上梅乡下阳村菇农丁德进正在菇棚里采摘巴西菇,满棚洁白的巴西菇犹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成长,丁德进一边采摘,一边乐呵呵地告诉笔者,首批采下的巴西菇已制成干品400多公斤,早已被客户提前下了订单。目前市面上每公斤巴西菇卖200元左右,卖完就有8万多元的收入。

  上梅乡生态好,无矿厂企业,零污染,是武夷山市巴西菇生产基地和示范乡,该乡今年已发展巴西菇棚200多栋,有菇农70多户。目前,全乡巴西菇已进入采摘期,由于菇农精心管理,且通过实践后探索出一套巴西菇生产新技术,比周边乡镇提前20多天上市,正因为提前抢占了市场先机和优质品种,所以,该乡菇农总是能把巴西菇卖到好价钱。

  丁德进介绍,巴西菇一年收获四期,每栋菇棚可采收制成干品400多公斤,他种了3栋,预计全年可采收制成干品1200多公斤,今年总收入约有19.2万多元,扣除成本后纯收入在14万元以上。

  【福建日报讯】听说过“鲜菇种在鸡粪上”的事吗?在光泽县寨里镇茶富村一个叫石浆的村民小组就是用鸡粪作配料栽培鲜菇。 

  这菇学名叫姬松茸,俗名叫巴西菇。菇农陈日云今年一共种了_两个大棚,共840平方米,一棚用牛粪作配料,一棚用鸡粪作配料。陈日云说:“这样好对比。” 

  茶富村从2001年开始采用棚架式种植巴西菇,陈日云是元老之一。可随着农机的普及,农村的耕牛逐年减少,到目前为止,整个茶富村还不到20头牛了。牛少了,种巴西菇必不可少的配料牛粪不但价高而且稀缺,菇农便纷纷改行,全村种菇农户由100多户下降到6户,种植面积也从2万多平方米下降到不足5000平方米。 

  种一亩巴西菇纯收入可达万余元,村民技术熟练,如何解决牛粪替代物问题?镇村领导心急,想种菇的村民心更急。全镇有56家圣农鸡场,能否用鸡粪来替代牛粪?这一想法一提出,镇里便指派科技副镇长林通负责组织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试验,陈日云也就成为了试种户之一。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种巴西菇一般当年3月着手备料,料由刨花、锯屑、芦苇、牛粪等组成。陈日云今年种了两个大棚,拿出一个棚做鸡粪栽培试验,结果到6月中旬头批出菇时,鸡粪作配料的棚和用牛粪作配-料的棚同时出菇,且鸡粪试验棚的菇出得更多,晒干后,X寸比,鸡粪菇比牛粪菇每平方米多出1两。 

  正常情况下,巴西菇每平方米可出干菇0.6公斤左右,目前收购价为每公斤200元左右,种840平方米巴西菇,除了成本,不到两亩田的面积就可得纯收入近3万多元。陈日云高兴地说:“牛粪问题解决了,茶富村、寨里镇又可以种巴西菇了!”

篇二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滑菇栽培技术:滑菇的接种、栽培配方和出菇管理等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田园,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滑菇学名光帽鳞伞,因菌盖、菌柄表面有一层粘滑粘液而得名。滑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较高的保健价值,其含有的滑菇多糖具明显的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目前,我国滑菇主产区主要在河北北部、辽宁、黑龙江等。今天,我们邀请到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立安教授给大家讲一下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王老师您好!
 
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     主持人:滑菇和其它食用菌相比在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专家:主要不同点就是:新鲜滑菇子实体菌盖、菌柄覆有一层粘液,也因此而得名。菌盖颜色由淡黄到黄褐色;菌柄中生,呈圆筒状。子实体相对较小。
 
2.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专家:一是糖类物质。麦芽糖最好,蔗糖次之。但人工栽培时多以阔叶树木屑、秸秆类为栽培料。
 
二是氮源物质。滑菇菌丝能直接吸收氨基酸、铵盐、硝酸盐等低分子可溶性化合物。生产上多用麦麸、米糠、玉米面来做氮源。此外,这些辅料还可提供滑菇生长所需的维生素。
 
三是无机盐离子。如磷、钙等。可通过添加过磷酸钙、石膏等来获得。
 
3.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有何特点?
 
专家:滑菇是低温型食用菌。发菌温度为20~25℃;出菇温度在7~15℃之间。通常情况下,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0℃,子实体菌盖薄,菌柄细,开伞早。另外,滑菇原基的形成需要7~12℃的昼夜温差。
 
4.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对湿度的要求有何特点?
 
专家:这里湿度包括培养基里的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一般说,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75%~80%为最好。出菇期,菇棚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5.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对氧气要求有何特点?
 
专家:滑菇是好氧性菌类,发菌期、出菇期都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因此,滑菇栽培室中如果通风不良或培养料的通透性差时,使得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增多,菌丝体的呼吸就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菌丝体的正常发育,培养料也容易被杂菌污染。特别是出菇阶段,如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滑菇子实体易变得菌盖小、菌柄细、早开伞。
 
6.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光照的要求有何特点?
 
专家:发菌期不需要光线,直射光对菌丝有抑制生长作用。但出菇期需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光线对已生理成熟的滑菇菌丝有诱导出菇的作用。若光线过暗,菌盖色淡,菌柄细长,品质差,还会影响产量。
 
7.     主持人:滑菇正常生长对酸碱度的要求有何特点?
 
专家:滑菇菌丝生长需要酸碱度为5~6。木屑、麦麸、米糠制成的培养料酸碱度一般为6~7,但经加温灭菌后pH值要下降,无须再调整pH值。所以,滑菇人工栽培一般不添加石灰或加量很少。
 
8.     主持人:滑菇的主要栽培方式有哪些?
 
专家:滑菇人工栽培方式主要有:块栽和袋栽两种方式。袋栽方式是利用塑料大棚,从袋的两头出菇,和一般木腐菌装袋栽培方式类似;但滑菇的主要栽培方式为块栽或盘栽。块栽可利用简易棚出菇。
 
9.   &

[1] [2] [3] [4] 下一页

篇三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蘑菇栽培技术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篇四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栽培新技术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篇五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巴西菇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培养料的堆制。⑴栽培原材料。配方一:稻草42%、棉籽壳42%、牛粪7%、麸皮6%、磷肥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1%,另加原材料总量70%的水。配方二:稻草375公斤、米糠10公斤、鸡粪15公斤、碳酸钙8公斤、水700-800公斤。⑵堆料。一般在姬松茸播种前20天左右堆料。一般堆后第4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磷肥。第一次翻堆后4-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石膏粉和碳酸钙。

2、二次发酵。将培养料含水量调整到70%左右运至菇房或菇棚,上架或铺床,培养料的厚度约为20厘米左右

3、播种。二次发酵结束后,待料温降到25℃以下进行播种,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在培养料中挖深约10厘米的接种穴,每隔断20厘米挖接种穴一个。接种量按3.3平方米用750毫升容积的菌种3瓶,接种量约为干料的6%,最后在料面上撒播一层菌种,播完后,轻轻压一下,以免影响发菌,最后盖上薄膜。

4、覆土。播种后15-10天,菌丝向接种穴四周蔓延生长3-5厘米时,用稻田土进行覆盖。覆土时将土调至半干半湿,中间无白心,pH值7.0-8.0,约呈碱性,再在培养料料面上喷一次细水,然后覆土,覆土厚度约3.3-3.5厘米。

5、出菇前管理。温度控制在20-27℃,湿度保持在75%左右,料面保持湿润。

6、出菇管理。接种20天左右要加强保温,温度在18-21℃,增大湿度,使土层水分含量在55%-6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但忌直接向床面喷水,以免造成死菇,烂菇。采菇结束后,整理菇床料面,2天后再喷水,为下潮出菇作准备,逐批出菇和采收。

三、专家忠告

不要单一栽培姬松茸,应在栽培姬松茸的同时再培植一些大众化的菇类,如平菇、金针菇等。走大众菇和特色菇相结合的路子,采取立足本地市场,逐步走向出口创汇之路。品种太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

篇六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建水县官厅镇巴西菇栽培技术

篇七 巴西菇的做菇栽培管理
陶永安种巴西菇效益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