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养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稻田里养
稻田里养小龙虾,刘传光立体水田产黄金

  在淮河中游安徽凤台县钱庙乡张池村,水稻田里生长着一种专吃稻花的小龙虾。置身这个闻名遐迩的瓜果飘香鱼跃虾跳的立体有机农业生态园里,仿若进入一个现代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大车间”:水稻、蔬菜、龙虾、鳜鱼样样有,不上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不撒一颗饲料,个个都是高价货:一斤有机稻虾米10元,一斤小龙虾25元,一斤鳜鱼40元,一斤紫芋8元……一亩地在这个农场主手里一年有3次丰收的喜悦,亩均收益达5000元,而传统庄稼种植能手亩地效益只有几百元。这个传奇农场主像变魔术一样把10多种动植物集聚在一片土地上,创造出多物种种养平衡共荣零排放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建筑老板追梦水稻田

  几年前,刘传光在自家和亲戚的30亩农田里搭了个简易棚,梦想扬帆启动“稻虾共育”实验。从土地的合理设计到套种的蔬菜品种,他进行精确的成本分析:每亩田改造费167元,龙虾防逃设施投入30元,种苗40元,饲料80元,蔬菜种植人工费250元……每亩成本总共不到900元,同时要使各类品种平衡生长,特性上趋利避害、相互促进。刘传光此时感到知识的严重缺乏,他购买了大量农业科技书籍研读,每天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样日日潜心钻研,花掉大把积蓄跑遍了大江南北去和专家们交流专业知识。也有些亲朋对他冷嘲热讽,说那是科学家干的烧钱活,刘传光的举动实在是太荒唐不知道天高地厚瞎折腾!

  而刘传光不为所动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头扎进了立体生态农业的钻研中,他发誓:不干出点名堂绝不收手!苦心人天不负,在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专家的帮助下,刘传光历时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农田沟、垄、面相间,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试验田亩均产龙虾180公斤,水稻、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1412公斤,年均亩产值8000元以上,亩均收益达5000元以上,这组震撼的数字令全县沸腾了!

  稻虾共育水田产黄金

  2007年,他在张池村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租金从农民手中租赁500多亩农田,创办了丰华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此刻,老刘的儿子刘燚和外甥董旭分别毕业于安徽建工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爷仨对示范园进行科学规划开发,把土地撤小田并大田集中规模经营,修整道路,配套水系,竖立标牌,疏通沟渠和地下自动排水通道,以10亩为一单元,按照20%、10%、70%比例改造成“沟—埂—面”,改造后的埂坡面以毛豆、玉米、豆角、扁豆、小白菜等种植为主,一年三茬,堤坝部以种植耐旱作物西瓜、红薯、辣椒、大蒜、黄心乌等为主。田地四周开挖两米多宽1米多深的回形沟,沟内按比例放养不同数量的龙虾、鳜鱼、白鲢,田面种植优质小麦和有机水稻。

  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抗病、抗虫和抗旱涝能力,刘传光将农经作物下脚料养猪,然后利用猪的粪便集中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沼液、沼渣进入农田和沟槽,用于肥田肥水,沼气用于职工生活。经测算,“麦虾共育”期间亩均小麦产值销售达1100元以上,回形沟每亩水面培育的商品虾、龙虾种苗及其他水产品产值4000元左右。

  立夏后生态园便进入黄金稻虾生态共育期。6月份小麦收割秸秆还田后,将田四周筑起小埂,从沼气池中收集出的有机肥按每亩6000公斤洒入大田,然后犁耕深翻放水肥田。在6月中旬有机水稻栽插10天返青后,在田四周小埂每隔10米挖开通道,将回形沟繁育的龙虾种苗按每亩4000只左右让其自由进入稻田。

  为何精确到放养4000只虾苗?这是他承担一项省级研究课题多年实验得出的结论:少于4000只效益没有最大化,多于4000只虾子一多夹毁秧苗。利用该模式平均每亩稻田销售商品龙虾100公斤以上,亩均销售产值3000元,亩产优质水稻500公斤,加工成有机稻米350公斤,亩均销售产值8000元以上,加上“麦虾共育”合计每年亩综合平均产值9300元左右,年利润5200元。

  打造品牌年创千万

  “丰华农业模式”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大农田的土壤、生态、水利条件,彻底改变了一家一户平面种植的模式,充分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通过构建水、陆生经济作物与水生动物间共同生存的立体生态环境,使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协调[来源:

  2008年底,刘传光向国家有关部门成功申报认证了“徽凤绿园”牌清水小龙虾为绿色食品。2010年8月,刘传光的1098亩试验基地被认定为有机米生产基地,其中“华凤绿园”牌稻虾米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每千克售价19.6元。产品大多实现了网上销售,从东南沿海到新疆、内蒙,很多客商都要订货。有机稻虾米年销售15万千克,加上果蔬水产,刘传光的农业园年利润已达到1000多万元。

  刘传光并不满足现状。“我的终极目标是让父老乡亲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朴实的刘传光本可囊中取物般缔造延伸属于自己的财富神话,但他却坚持要把立体生态种养技术无偿奉献给数万父老乡亲。未来三年他准备投资3000万元,创建绿色生态、立体循环、高效可持续发展的10个稻虾共育及“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区;再用5-7年时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虾共育及经济作物面积5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淮河平原生态特区。

  在刘传光的生态园,土地利用程度极高,种植养殖结构合理:示范园的中间是稻田,四周是养龙虾的水沟,边上则是种朝天椒、蔬菜的坝埂和坡面。每亩地中稻田面积约占70%,水沟占20%,田埂和坡面占10%,构成了一幅立体现代农业的画面。

  稻虾共作立体养殖技术:

  冬闲稻田养虾前的准备工作:(1)田块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壤质土田块,面积30~50亩,或更大一些,面积大,主要是便于集中管理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宜选择圩区或湖区地势低洼保水且平整的冬闲稻田。 (2)稻田改造和建设。用于养虾稻田四周的田埂应加宽加高加固,做到田中可保水60厘米以上,结合加固田埂,使田块四周开成环沟,沟宽1.5-2米,深0.6米。面积较大的田,中间应每隔30米左右开挖条状虾沟,沟宽1米,深50-60厘米。环沟和中间沟,提供龙虾秋冬掘洞,保证来年春天获得足够的龙虾苗种;也便于放水、烤田。(3)投放水草。虾种 (亲虾或称母虾)投放前10~15天,排干田水,每亩虾沟面积用生石灰75公斤消毒,杀灭黑鱼、黄鳝等害鱼及小杂鱼。消毒7天后,可在沟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伊乐藻等,栽植面积占虾沟20%左右。

  种虾放养:当稻谷收割后(将稻杆留在田块中),田块清理好后即可灌水放种虾。投放每只25克左右的亲虾10-15公斤/亩,公母比例约1:2。如果是第一年养虾的稻田,由于稻田改造建设需要时间,投放时间可能延迟,可先行购进亲虾放入沟中暂养,水稻收割后再往田中注水,散开亲虾。投放种虾不宜过于集中,应在稻田内多点或均匀投放。

  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在越冬前的这段时间,一般不需投饵(高密度暂养时应适当投喂)。但在越冬后,应强化管理。在2月20日至3月5日开始观察龙虾活动状况,并少量施用一些农家肥。如发现有龙虾出洞活动或发现龙虾苗,应开始投喂饲料。 3月10日到5月底,这两个多月应强化喂养,投喂量根据田中龙虾多少决定,当龙虾长到15-20克时应停止施肥,加大饲料投喂量,以龙虾能吃完为度。饲料可以选择米糠、小麦、玉米、菜饼、大豆粕、螺蚌肉等未加工的天然饲料为主,还应补充大量水草或优质牧草等青饲料,以降低成本。(2)水位控制。龙虾越冬前(11月之前),稻田水位应控制在40厘米左右,以田间沟边埂露出水面为准;当温度达到15℃时,水位应逐步降低至10-20厘米,整个越冬期不得加深水位或干涸。越冬以后,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进入4月中旬以后将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厘米。

  成虾捕捞:龙虾起捕时间一般集中在4月20旬至5月30日。采用虾笼 (地笼)进行诱捕,回捕率可达80%以上。每天或隔天移动一次地笼,以增加捕捞效果。

  文/阿友

篇二 稻田里养
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饲养禾花鱼是目前稻田养鱼中技术最简单、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禾花鱼是在稻田里放养2个多月至3个月,长成10~14厘米长的大规格鱼花,收割水稻时捕捞上市。由于禾花鱼与水稻共生,不喂配合饲料,是完全生态养殖的绿色安全食品,在餐馆、饭店里已是名菜。目前禾花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值得大力推广。

  在免耕稻田养禾花鱼,667平方米(1亩)投人300多元,1年收获2次,可产禾花鱼60多千克,增收660多元。以下是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稻田养禾花鱼的方法

  1.稻田的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能常年保持一定水位的保水田。

  2.稻田改造:在田内开挖“田”字形或“井”字形深沟,沟宽40厘米、深25~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和纵横沟交叉处挖鱼坑,鱼坑长2米、宽1米、深0.8米。沟、坑总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

  3.多品种大规格鱼苗混养:667平方米稻田混养体长5厘米左右的杂交鲤鱼苗400尾、鲫鱼300尾、草鱼80尾、野鲮70尾,共850尾。

  4.提早进田:插秧时将鱼苗放人鱼沟封闭饲养,插秧后7~10天开沟放鱼苗进田。

  5.饲料充足,肥水、活水养鱼:养鱼的稻田冬季要种绿肥,除了施足底肥外,平时还要追施农家肥或化肥来培肥水质,并在田里养浮萍,在田上安装黑光灯集虫,以供给鱼更多的天然饲料。6~8月稻田水温30℃以上时,要加深田水并保持水流进出,增加水中溶氧量,实现活水养鱼。

  6.防病害:备耕时先用石灰清田,杀灭稻田中的水蜈蚣等敌害生物和侵害鱼的病菌;放养前鱼体应先用2%食盐水浸泡消毒;养鱼后每隔15天泼洒1次EM原露稀释液,667平方米水面用EM原露1.5千克,以后每个月用EM原露1次。

  (二)667平方米稻田的养殖投资概算(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引种费:667平方米稻田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每尾0.05元,共42.5元。

  2.饲料生产费60元。3.消毒药品、水电费共50元。667平方米稻田半年投资合计152.5元,全年为305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卖鱼收入:

  ①早稻插秧后10天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早稻收割时捕捞,以成活率80%计,共产商品禾花鱼680尾,每尾平均体重50克,合计鱼重34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12元,半年收入408元;晚稻饲养第二批,同样收入408元。全年卖鱼共收入816元。

  ②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入966元。

  2.当年支出:305元。

  收支相抵,盈利661元。

  (四)经营管理提示

  要获得上述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苗种质量,放种时认真消毒。

  2.随时做好水质管理,营造稻、鱼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3.定期抽测鱼体重和预测鱼的成活率,并据此安排生产活体饲料的供应量。

  4.减少销售中间环节,直接向饭店或深加工厂销售,争取卖得好价钱。

篇三 稻田里养
农村稻田8大“野味”,吃过6种以上才是农村人

农村稻田8大“野味”,吃过6种以上才是农村人

在农村,有许多的稻田,稻田里必定有许多的野味,在稻田里养稻花鱼是一种不错的

选择,稻花鱼非常的鲜嫩

农村稻田里有许多的黄鳝非常的美味,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用铁丝做一个钓钩,到稻

田里抓黄鳝

在农村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螃蟹,它们非常的鲜美,经常在田坎打洞

在农村稻田里,还有许多的泥鳅,它们喜欢钻进泥巴里,也是不错的野味

在农村稻田里还有许多的青蛙,也是不错的美味

在农村稻田里,还有王八,也是不错的美味

【稻田里养】

在农村稻田里,还有牛蛙,牛蛙可比青蛙要大,它可以把青蛙给吃了,叫声非常的

篇四 稻田里养
稻田河蟹种养技术要点

稻田河蟹种养技术要点

唐玉华

在稻田里养蟹,是利用稻田的自然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资源等更加充分地被河蟹所利用。并通过河蟹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和增肥之目的。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家富民工程”为依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技对接专家的驻点指导下,注重河蟹稻田养殖技术推广,取得了一水两用、稻蟹双收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养蟹稻田的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田埂厚实,保水力强,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的田块,面积通常以10~20亩为宜,土质以粘壤土为佳。一般以自然田块为单位,进行集中连片种养。有条件的最好选用一熟沤田,这样的田块保水性能好,容易创造适合河蟹养殖的良好环境,促进稻蟹共生,实现稻蟹双赢。 2 田间工程建设

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应按一水两用、稻蟹共生的种植要求和养殖技术等条件,合理设计、科学施工。【稻田里养】

2.1开挖养蟹沟。养蟹沟通常由环形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形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3米处开挖,沟宽为3~4米,沟深为0.8~1.2米,坡比1:2,环形沟面积占大田面积的20%左右;田间沟又称洼沟,出现在田块中央,其形状呈“井”字形,面积可视整个田块大小而定,其沟宽为1.0~2.0米,沟深为30~40厘米,田间沟与环构相通,为河蟹爬进稻田栖息、觅食、隐蔽提供便利;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深0.8~1.0m,面积150~200㎡的暂养池用作暂养蟹种和成蟹。有条件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改建成河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改造而成。环形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30%。

2.2田埂加固。一般的田埂低、矮、小,保持的水位低,为了养好河蟹,可用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对田埂加高加宽,大块的土要铲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田埂要压实夯牢,做到在大雨大水中不倒、不 1

塌、不漏,避免漏水逃蟹。通常改造后的田埂为斜坡形,其高为0.8~1.0米,上宽1米,底宽5.0~6.0米,内坡比为1:3。加固后的田埂可防止汛期溢水和蟹的逃逸。

2.3进排水系统。养蟹稻田应单独建设进水渠道,也可直接用水泵将水打入田中。排水渠道可利用农田原有的排水渠。用铁丝网封好进排水口,网眼大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确定。管道与田埂之间应用水泥混凝土浇灌封实,不能有缝隙,否则,进排水时如有细微水流,都会引起蟹的逃逸。

3 防逃设施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因此,要采取防逃措施。通常选用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田埂四周内侧埋设防逃墙。钙塑板高60~70厘米,埋人土中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每隔1m竖1根立柱将其支撑固定,用细铁丝扎牢,接头处要紧密,不能留有缝隙,转角处做成圆弧形。这种防逃设施防逃性能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是当前渔(农)民较为常用的一种防逃设施。

4 水稻栽插与管理

在稻田里养蟹,水田两用,稻蟹共生,形成了一个新的复活生态系统,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稻田内获得稻蟹双丰收的理想效果。因而抓好水稻的栽插与管理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4.1稻苗选择

养蟹的稻田,由于土壤的肥力较好,因而宜选用耐肥力强、茎秆坚韧、不易倒伏、抗病害、产量高、且稻谷的成熟期与河蟹的捕获期相一致的稻苗。

4.2稻苗栽插

水稻田通常要求在5月底翻耕,6月10日前栽插稻苗。稻苗先在秧畦中育成大苗后再移栽到大田中。稻苗栽插前2~3天使用一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通常采用浅水栽插、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株行距为16厘米×20厘米,并适当增加田埂内侧养蟹沟两旁的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

2

4.3水稻生长期管理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4.3.1施肥

水稻栽插前施足基肥,基肥以长效有机肥为主,每亩可施有机肥200~300公斤,也可在栽插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碳酸氢铵40~50公斤,追肥以尿素为主,全年施2~3次,每次4~6公斤/亩,视水稻生长情况而定。

4.3.2除草治虫

养蟹的稻田,一些嫩草被河蟹吃掉,但稗草等杂草需要用人工拔除。养蟹稻田应尽量少施农药,如确需使用,要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如稻瘟净、稻脚青等。注意粉剂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在露水干后喷雾,施药前先灌满水,施药后要及时换水,以避免农药污染造成河蟹死亡。

4.3.3烤田

为了保证河蟹的觅食生长,要妥善处理好稻、蟹生长与水的关系,平时要保持稻田田面有5~10厘米的水深。烤田时则采用短时间降水轻搁,水位降至田面露出水面即可。

5 蟹种放养

在稻田中养蟹,要想取得较好的收益,苗种放养工作尤为重要,须在准备工作就绪、保证蟹种质量的基础上择机投放。

5.1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稻田里养】

5.1.1清田消毒

稻田在蟹种放养前10天,必须停止施用农药和化肥,并将稻田水排干、晾晒2~3天,然后用75~100公斤/亩的生石灰水浆全田泼洒,以达到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之目的。

5.1.2注水施肥

消毒5~7天后,药效消失,开始注水,注水时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及其它大型敌害生物及卵进入养蟹稻田。施发酵过的鸡粪、牛粪、猪粪、人粪尿等有机肥,用量为300~500 公斤/亩, 3

并施氨基酸肥水素2~4公斤/亩,促使浮游生物繁殖,为刚入池的蟹提供大量的适口饵料,并保持池水透明度达35厘米以上。

5.1.3水草移栽

通常在养蟹沟中移栽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生植物。水草移栽的密度以布环形沟和暂养池面积的1/2~2/3为宜。如被河蟹吃完,还应及时补栽,使养蟹沟和暂养池中始终保持丰盛的水草。移植水草是稻田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作为河蟹喜食的天然优质植物性饵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以防被敌害发现,并减少相互残杀;三是其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含氧量,并可吸收水休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四是在高温季节水草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为河蟹创造健康生长的优良环境。

5.1.4投放螺蛳

待养殖池塘移栽的水草成活后,投放螺蛳200~250公斤/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一次螺蛳,投放量为100公斤/亩左右。螺蛳价格较低,来源广泛,活螺蛳肉味鲜美,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饲料。在河蟹养殖池塘中适时适量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同时还能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

5.2蟹(鱼)种放养

充分利用稻田水域的优越生态条件,放养大规格蟹种, 并适当加大放养量,实行以养蟹为主,蟹鱼稻结合,是当前提高稻田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经。

选择自育或在本地培育的规格整齐、体表鲜亮、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的1龄蟹种,规格为50~80只/公斤,放养密度控制在500~600只/亩。放养前将蟹种放入3~4%的食盐水中(不含碘)浸洗消毒3~5分钟,以消灭蟹体上的寄生虫和致病菌,提高放养的成活率。蟹种的放养时间仍以12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为主,先在稻田暂养池中进行暂养,强化饲养管理,待稻苗栽插成活后再加深田水,让蟹进入稻田栖息、觅食、生长。蟹种放养后半个月,在养蟹沟内套放花白鲢鱼种各10~15尾/亩。5月中上旬套放5 4

㎝以上的鳜鱼种5~8尾/亩。

6 河蟹饲养管理

6.1饵料投喂

河蟹为杂食性,尤其喜食动物性饵料,且贪食。因而在河蟹饵料的组合与统筹上,要根据季节和河蟹的生长情况,坚持“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和“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的同时,还应多渠道开辟人工饵料来源,实行科学投饵,随时调整饵料品种,使河蟹吃饱吃好,使之满足河蟹生长的营养需求,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增大成蟹规格和肥满度。具体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

6.1.1饵料培育

充分利用稻田中的光、热、水、气等资源优势,搞好天然饵料的培育与利用。采取施足基肥、适量追肥等方法,培育大批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以及底栖生物、杂草嫩芽等。同时,4~5月份还应投放部分螺蛳,投放量为200~400公斤/亩,或投放一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等,让其自然繁殖,从而为蟹种提供大量优质适口的天然饵料。这样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新的饵料来源。

6.1.2饵料组合

按照不同季节和河蟹的不同发育生长阶段,搞好饵料组合。蟹种放养初期,由于气温、水温偏低,河蟹个体较小,捕食能力还不强,此时饵料的投喂应以精料为主,并采取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饵料的主要种类为小鱼、小虾或豆饼、小麦、玉米等商品饲料,也可选择幼蟹配合料投喂。7~9月份是河蟹摄食的高峰期,也是河蟹快速增长的旺季,饵料的投喂则以青料为主,适当搭配一些动物性饲料。此时应多喂水草、南瓜、山芋等青绿饲料,辅以小杂鱼、螺蛳等动物性饲料。10月份是河蟹准备生殖洄游的季节,体内需要积蓄大量营养物质。因此此时饵料的投喂又应以精料为主,应多投喂一些小杂鱼和螺蚬贝肉,促进河蟹摄食,增加河蟹的规格和体重。同时又能为河蟹捕捞后暂存、运输、提高成活率创造条件。

6.1.3投饵方法

根据河蟹生长和昼伏夜出的生活规律,实行科学投饵,投饵量随 5

篇五 稻田里养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稻田里养】

稻田生态养鱼技术

摘要 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以期指导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关键词 稻田养鱼;科学管理;生态

稻田养殖可充分利用水体,改良水质,实现互利共生。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的投入,促进稻苗生长。

1稻田条件

应选水质好、水源充足、进排方便、保水好、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浅滩。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怕缺水;稻田的地形地势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施足基肥,视水稻生长情况,少量追肥,一般不用除草剂和农药。水稻应选生育期短、耐肥抗倒状、抗病害的高产品种,采用大苗移栽,栽足基本苗,宽行密植。

2因地制宜选择鱼种

稻田水浅,受气温影响大,盛夏时水温有时可达40℃;在饵料方面,稻田中杂草、昆虫和底栖动物较多,浮游生物较少。因此,稻田中适宜养殖耐浅水、耐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的杂食或草食性鱼类。稻田养食用鱼以鲤鱼为主,培育鱼种可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鲤、鲢、鳙及鳊鱼、团头鲂等。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养杂交鲤、罗非鱼、鲫鱼等。

【稻田里养】

3养鱼设施建设

3.1加高增宽田埂

农田整修时,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必要时采用条石或三合土护坡。田埂高度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丘陵地区应高出稻田40~50cm,平原地区应高出稻田50~70cm,冬闲水田和湖区低洼田的田埂应高出稻田80cm以上,田埂顶宽50cm以上。

3.2开挖鱼凼和鱼沟

开挖鱼凼和鱼沟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鱼凼最好用条石修,也可用三合土护坡。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左右,每田1个,由田面向下挖深1.5~

篇六 稻田里养
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科技苑: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在湖北省宜城有一片特殊的稻田,这片稻田的效益是普通稻田的10倍,同样的水稻品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当地在稻田里又是怎样“淘金”的呢?郭忠诚:“我们现在一亩地要比普通种一亩地,相当于10亩地的收入。”郭忠诚是这片稻田的主人,大田里弯弯的稻穗儿、绿油油的茎秆儿,和其它稻子长得也没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一片片的稻田都被水沟包围着,这连着水沟的稻田正是郭忠诚淘金的地方。在郭忠诚的稻田里养了一群甲鱼。这凶狠的甲鱼就是大家常说的鳖,最爱吃肉,各种虾和小鱼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甲鱼是小龙虾的天敌,郭忠诚很清楚。可稻田里除了甲鱼,他却还养的就有小龙虾。正是这种“敌我双方”住在一起的方法,让郭忠诚反而在稻田里“淘出了金”。郭忠诚:“它放在稻田里就跟野生甲鱼是一样的。”野性强、肉质有弹性,让郭忠诚的甲鱼身价猛涨,是池塘甲鱼的三四倍。而小龙虾一亩地100斤左右的产量,也让他进账不少。最重要的是,连这看似普通的水稻都变成了“金稻子”。鳖、虾、稻这样的黄金组合让郭忠诚稳赚不赔,那么鳖、虾、稻三者为什么能成为“黄金搭档”呢?死对头的甲鱼和小龙虾又为什么可以“共处一室”呢?

2009年,在池塘养了一辈子甲鱼的郭忠诚,和儿子小郭打起了稻田的主意。小郭:“在四川宜宾有一个搞稻田养殖的,过去一看,他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甲鱼品质养的还不错,他说在当地的话就卖100元钱一斤。”从池塘搬进稻田,人工养殖变成了自然生长,甲鱼也成了野味儿,这让老郭和小郭都很动心。而让甲鱼进稻田这件事,对当地的水产专家马达文来说却有更深的思考。马达文:“在我调研的时候,农民跟我讲,现在稻田里面连蚂蟥都没有了。我们稻田的生态环境很恶劣。蚂蟥它是生存力很强的一个生物,你把它剁断以后它还能够再生,它的生命力非常强。你想象一个生命力非常强的动物在环境里面都生存不下来,你其他的生物能够生存得了吗?”日积月累的农药化肥,让稻田土壤板结、生产力下降、伤痕累累。曾经“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景也早已成了往事回忆。要想修复稻田的生态,对农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的长期工程,而对于曾经的古人来说,这却像是“家常便饭”。中国在水稻田中养鱼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鱼在稻田里吃杂草和害虫,粪便肥田,不用人工打药和施肥,让鱼稻共生,鱼粮共存。可甲鱼不是鱼,到底对水稻有多大帮助呢?当初郭忠诚父子虽然看到别人水稻、甲鱼双丰收,但还是心存疑虑。稻田不仅不用药,而且不施肥,让郭忠诚觉得半信半疑。甲鱼会怎么帮水稻生长呢?

当地专家马达文通过试验证明,帮水稻,甲鱼不仅能做到,而且比鱼做的更好。一只甲鱼每天吃60克饵料,最后有一半都会被拉出来,粪肥足够水稻用的。除了帮水稻施肥,专家试验后发现,甲鱼还有很强的除草能力。在稻田里爬来爬去,甲鱼代替了除草剂,变成了最实用的“除草机”。消灭杂草的同时,甲鱼也在消灭虫子。习性特殊的甲鱼,让它成为水稻更合适的“伙伴”。水稻不再打药和施肥,甲鱼靠吃稻田里的小鱼虾和虫子自然生长,二者和谐共生。专家的一番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也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条有特色的致富路。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郭忠诚迅速的开始流转稻田、机械开沟。他满怀希望的把甲鱼请进了稻田,可三四个月后却发生了意外。甲鱼受伤以后就容易被感染、发病,一旦蔓延后果严重。可为什么甲鱼会受伤呢?多年养殖经验的郭忠诚很了解,甲鱼可是个“暴脾气”,动不动就开打。尽管一些甲鱼身上有伤,但郭忠诚父子俩并不认为这是甲鱼自己所为。由于甲鱼碰面机会多,就会大打出手,所以郭忠诚在放养密度上很注意。为了避免咬伤,父子俩不光是注意密度,还特别关注甲鱼的性别。养甲鱼,郭忠诚对公母性别很重视,目的就是要给它们“分居”。性成熟的甲鱼,到了发情交配的时候,容易冲动,为了争夺配偶,也会自相残杀。公母分开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受伤的甲鱼不是自相残杀,那“凶手”会是谁呢?郭忠诚父子俩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种鸟。白鹭在当地也俗称白鹤,身材清秀的白鹭不仅吃鱼虾,也会攻击甲壳类的动物,郭忠诚过去池塘养殖时就发生过白鹭咬伤甲鱼的事。虽说曾经发生过白鹭吃甲鱼的事儿,但小郭发现白鹭是欺软怕硬,个大的甲鱼它并不敢轻易出

【稻田里养】

手。郭忠诚放进稻田的甲鱼都是至少半斤以上的,不太可能是白鹭攻击的,但又不像是自相残杀,那么究竟有些甲鱼身上为什么会受伤呢?专家马达文的解释让郭忠诚觉得有些意外。专家认为甲鱼受伤还是因为密度大造成的,可郭忠诚一开始就很重视放养密度,稻田里甲鱼的数量只有池塘的六分之一,可专家为什么还说密度大呢?

马达文:“他介绍了,他介绍一亩田放多少只,这个他说的,我们要求应该一亩田放100只左是非常好的。”100只,这比郭忠诚放养的数量少一半。原来,在稻田里放养多少只甲鱼,和稻田的构造有关。稻田的环形沟水深一般在60~80公分,这里水的深度比池塘低了一半。郭忠诚他们最初只考虑到环形沟的面积比池塘少了,却忽视环形沟的水深也低了,整体空间小了,甲鱼就得再少放些,才能避免自相残杀。针对在稻田搞养殖,专家马达文,还给郭忠诚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建议。郭忠诚:“马主任给我提建议,你这小龙虾本身放在田里,你是不是把这个小龙虾也搞起来,小龙虾在市场价位也很高。”如今小龙虾的价格节节攀升,如果在稻田里养上小龙虾无疑是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可马主任的这一建议,让老郭和小郭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小龙虾一向是郭忠诚父子俩用来喂甲鱼的饵料。稻田里的甲鱼除了自由捕食小鱼、小虫,郭忠诚还将买回的杂鱼粉碎后补充饲喂甲鱼,买回来的小龙虾则作为活饵给甲鱼“加餐”。如果把小龙虾和甲鱼一起放在稻田里养,让郭忠诚感觉好像不太现实。可既然专家建议这么养,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引起了小郭的思考。他发现稻田里出现了很多龙虾洞。小龙虾比较喜欢打洞,洞是它们的家,也是它们的藏身之处。小龙虾并没有全部被甲鱼吃掉,所以才会出现龙虾洞穴。可事实上有一部分小龙虾能活下来,并不全是它们有洞“避难”。原来,小龙虾一生可以蜕十几次壳,每蜕一次壳就长大些。蜕壳时,盔甲的保护度降低,小龙虾身体也变得柔软,这时候甲鱼很容易“得手”。而不蜕壳时,小龙虾并不会受到甲鱼的伤害。更重要的是,活下来的小龙虾又会孕育新的生命。专家的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在稻田里放养小龙虾。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稻田里的植物碎屑,还可以和甲鱼一样吃虫子,帮助水稻生长。而吃了小龙虾的甲鱼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稻田里的小龙虾,也是甲鱼长期的补充饵料。实践证明,富含虾青素的小龙虾让甲鱼变得色泽光亮、肉质更好。上千亩的稻田里,郭忠诚父子俩不仅收获了高品质的甲鱼和小龙虾,也收获着甲鱼和小龙虾所帮助的稻谷,这些迈上有机品质的稻米供不应求。郭忠诚的成功,让当地不少农户都纷纷效仿,开始了稻田里“淘金”的工程。相生相克的鳖、虾、稻,不仅给像郭忠诚这样的农民带来了高收益,而且慢慢恢复起了一条原始的食物链。有了这样的生态链条,当地的稻田也逐渐焕发着生机!

湖北宜城南营办事处所推广的鳖、虾、稻立体混养模式,也是湖北省这几年主推的技术之一。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这样的生态模式在湖北省迅速发展到了三万亩左右。当地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在高效益、高品质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对生态的修复,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七 稻田里养
在农村,一种稻田里的杂草,现在变成了城里人宠爱的宝草,你叫得

在农村,一种稻田里的杂草,现在变成了城里人宠爱的宝

草,你叫得上名字吗!

这是一种很漂亮的水生植物。曾经在民间被农民朋友当做田间的杂草,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城市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水生花卉。它的名字叫梭鱼草。

梭鱼草:也叫北美梭鱼草、海寿花,小时候家里的稻田里有不少这种花,被当做田间

杂草拔除。也可以做为饲料喂猪。

梭鱼草原产北美,在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它们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

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

梭鱼草叶色翠绿,花色迷人,花期较长,可用于家庭盆栽、池栽,也可广泛用于园林美化,栽植于河道两侧、池塘四周、人工湿地,与千屈菜、花叶芦竹、水葱、再力花等相间种植,每到花开时节,串串紫花在片片绿叶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情趣。梭鱼草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水生观赏植物。主要应用的品种有白心梭鱼草与蓝花梭鱼草。梭鱼草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采用分株法和种子繁殖,分株可在春夏两季进行,自植株基部切开即可,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温度需保持在25℃左右。现在人工栽培,是园林景观不可或缺

的优良植物,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关注一下小编,也可以尽情吐槽!谢谢!

本文作者:小时候在农村的记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7554.html

    上一篇:葛根管理支术

    下一篇:乌贼好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