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的产地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金蝉花的产地
金蝉花探秘:营养价值胜冬虫夏草的金蝉花产在哪里?

  收购商2:我们一般每年都收五六吨左右,一般卖到大型的药厂药店,现在药厂的收购价是一公斤300元左右。

  这里的金蝉花够多吧?原来我们是遇见了大的收购商。据了解,野生的金蝉花一般生活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和云南等地的竹林里,而从科学家的科考结果来看,浙江省是金蝉花的主产地。记者还了解到,全国野生金蝉花每年的总产量其实并不多,一共也只有25吨左右,而市场的需求量每年却有400吨左右。

  陈祝安:因为天然的资源毕竟有限,光靠自然界那一点根本满足不了需要,所以我们要人工自己能够培养它,创造它。

  记者:我在这个仓库了发现有这样的干货,乍一看有点像茶叶,实际上它是人工培育的金蝉花,那么它是怎么培育的呢?

  记者:这些盒子里装的呢就是培育了大约十五天的金蝉花,李老师,能不能打开一个给我们看一下?

  李增智:可以,没问题,随便打开一个吧,这15天差不多长好了,所以可以打开。

  记者:我感觉跟金针菇根绝差不多?

  李增智:是吧,就像金针菇,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说它像金针菇,而且你现在尝一尝,味道也差不多像金针菇。

  记者:现在尝,就这样生吃吗?

  记者:嗯,味道是挺鲜的,就是跟一般菌类的植物味道都差不多,但是我觉得稍微有一点腥味。

  李增智:这很正常,你就是拿金针菇生吃不用开水烫它也会腥的。

  记者:这已经十五天了,那大概过多长时间可以采收了?

  李增智:还过十天就可以采了,再过十天可以长到更高一点,更丰满一点。

  据了解,在人工培育金蝉花时,是用小麦来代替自然界的竹蝉,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小麦作为原材料呢?

  李增智:我们从很多材料中来筛选的,最后选中了小麦,这个是最好的,当然小麦里面我们还添加了少量其它的成分,完全可以代替知了来生产金蝉花。

  从外观上来看,这人工培育的金蝉花和野生的金蝉花相差很大,那么它们内在的营养成分能一样吗?

  李增智:它毕竟用的菌种是金蝉花的菌种,所以长出来的子实体的成分跟天然的金蝉花的成分差别不大的。

  据了解,截止目前为止,金蝉花的人工培育技术仍然处在研发和完善中,还没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所以现在在市场上、餐桌上以及在药材加工企业里见到的金蝉花都还是野生的金蝉花。

  记者:啊,这看起来好漂亮啊,这个虫体比较饱满,感觉这个花挺长的。

  也难怪记者发出感叹,这些金蝉花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上品特级金蝉花。那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视为上品呢?

  李新刚:它有一个比较饱满的外观,再加上整体的长度要达到5-7厘米,每一个要大于1.3克,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是孢梗数要大于3只,每一只上面有白色花,其实就是孢子粉。

  记者:像这种特级品在挑选出来的蝉花当中多吗?

  李新刚:很少很少,总体原料里面,实际只有30%我们才能做产品,这种蝉花王在挑选出来的30%里面它只能占1%左右。

  据了解,这种特级上品金蝉花平均每只的卖价在200元左右,而普通的金蝉花平均每只在10-20元之间。

  记者:像这种虫草怎么吃?才能使它的药用功能发挥作用呢?现在我们让李师傅给我们示范一下。字幕:蝉花滋补汤

  金蝉花毕竟是一种中药材,食用时不宜过多,做汤时只需放三至五个就够用了,为了避免鲜味过浓,可以放进适量的红枣和枸杞进行调味,然后使用文火炖制4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

  厨师:你尝一下。

  记者:谢谢!嗯,这汤闻起来就跟一般的菌汤差不多,尝一下,哇,好鲜啊,这个汤,非常鲜美,喝到最后还有红枣和枸杞的回甜味(。不过喝汤时最好连这个虫体一起吃起来,我再尝一下这个虫体,说实话,还是有点不敢吃啊,这个虫体的口感跟那个香菇的口感差不多,因为这个虫体里面包的都是菌丝,味道也是非常鲜美。

  消费者1:觉得加了那个蝉花还是很鲜美的。

  消费者2:这个还是比较有营养的。

  消费者3:这个加了蝉话的菜确实挺独特。

  金蝉花的食用人群比较广,男女老少不限,那么消费者在食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但专家还是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一定要谨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主任医师朱戎:比如中医来讲,它偏向于是寒性的,对于一些本身比较虚寒的病人就不一定非常适合。一般是主张和黄芪结合使用,黄芪是一种补气、甘温这样一个药物,两者结合很容易起到阴阳结合补肾益气这样一个作用。

  另外,业内专家还特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李增智:现在我们调查过药材市场,这个收购的蝉花里面混有大量的其它的种类,不是蝉花的种类,不能够保证有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出现,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经过正确鉴定的金蝉花。

  记者:源自自然,采自深山,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金蝉花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地揭开,再加上现在人工培育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蝉花一定会走上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餐桌。

  联系方式:

  北京办事处:010-58525198

  浙江: 18621937799

上一页  [1] [2] 

篇二 金蝉花的产地
如何种植蛹虫草

  [科技苑]种虫草用上了新虫子(20120213)

  冬虫夏草是名贵的中草药,随着不断地采挖,野生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人工种植一直停留在虫草菇上,也就是利用大米、小麦、蚕蛹等做营养基来培养虫草。之所以很难种出和野生一样的冬虫夏草,除了温湿度等环境很难掌控外,最大的难度就是找适合寄生的虫源。蝙蝠蛾的幼虫是冬虫夏草的寄主,而这种昆虫只能生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所以很难人工繁殖,为了找到蝙蝠娥的替代品,专家们开始了漫长的试验过程,现在他们成功地利用蛹虫做寄主,培植出了蛹虫草,它的各种指标都和野生的冬虫夏草不相上下,本片将详细介绍如何种植蛹虫草。

   蛹虫草是寄生在多种昆虫蛹体上形成的一种假核。子座一至数枚,从寄主的头部开口处节间缝上长出,其大小因宿主种类和虫体大小而异,一般长1-6厘米,初生时为淡黄色,新鲜时为橘红色,倒苗时为红色,多数为棒状,不分枝。人工培植时,用培养基替代了蛹体。

  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3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蛋白胨3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分装于2000毫升三角瓶中,每瓶装800毫升,高压灭菌60分钟,冷却后无菌操作接入母种,置20℃黑暗静止培养48小时,然后置于转速为100圈/分钟摇床上避光振荡培养,温度控制在18℃,待菌液中出现大量的菌丝球后停止振荡,即可用于接种生产或放在冰箱中保存待用。

篇三 金蝉花的产地
蝉花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12009Vol116No12・159・

蝉花的研究进展

陈 玲 宋捷民

1

1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杭州310053)嵊州312400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蝉花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oome属虫生性药用真菌,寄生于蝉蛹体上,是蝉在羽化前,接近地面约3~4cm处,被蝉拟青霉等麦角菌科(Claviceptaceae)真菌寄生的产物。其药用始载于南北朝刘宋时代的《雷公炮炙论》。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言“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瘛 ,夜啼,心悸”。医家认为蝉花是一种与冬虫夏草相近的珍贵药材。近年来学者们对其来源、性状鉴定、化学成分、人工培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现予以综述。

1 形态特征与鉴别 宋・苏颂等的《图经本草》中记述“:今蜀中有一

一起收购与销用[5]。陈祝安等搜集浙江的蝉花历史产区的1467个样品,分离培养结果中药材蝉花绝大多数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从其中分离的蝉拟青霉菌株能在一些自然基物或组合培养基上发酵,固体培养可长出类似虫体生的孢梗束,从而认为有可能通过人工培养途径,以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2]。

3 分布 据《证类本草》记载:“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者

良,花出土上”。蝉花一般惊蛰以后至秋初生于苦竹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6],森林覆盖率为6513%,700~950m,坡度为30°~40°的向阳山坡上,,,这表明自然界中大蝉草很稀少,常采到的是蝉拟(浙江省衢州、台州、宁波)的1467份抽样调查,药材蝉花主要也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2]。

4 活性成分 蝉花含有肝糖、虫草酸、多种必需氨基酸、D一甘露

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入药最奇。”传统认为蝉花包含大蝉草C.cicadaeShing和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ae

(Miq1)Samson。拟青霉之故,111 大蝉草 2,不

分枝,棒状,褐色;,;子囊壳埋生,拟卵形;子囊孢子断裂,次生子囊孢子柱状,寄生的蝉若虫较大。

112 小蝉花 是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小蝉草寄生于蝉科慈姑

PlatylenreKaempferiFabr1幼虫的体内所抽出的子座及寄生幼虫尸体

醇、多种生物碱、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7,8]。研究人员测定了蝉花中腺苷的含量约为135mg/g[9]、金蝉花多糖含量为24116mg/g[10],为蝉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蝉花尚含真菌多糖成分,对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子座与其虫菌复合体和蝉花菌子座与其复合体均含有多糖成分,而且蝉花菌子座多糖含量高于冬虫夏草,但虫菌草复合体多糖含量,蝉花则低于冬虫夏草[11]。《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蝉拟青霉含有糖原、甘露醇、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通过对蝉拟青霉中营养成分的研究,蝉拟青霉含甘露醇2118%,多糖21173%[12]。蝉拟青霉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均与冬虫夏草相近,且重金属As,Hg,Pb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其中Hg在蝉拟青霉中未检出,说明蝉拟青霉比冬虫夏草更具安全性。通过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的成分比较,可以看出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活性成分,为蝉拟青霉今后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5 蝉花的药用功能 研究表明,蝉花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活性。总

的干燥复合体。小蝉草的子座从寄主前端长出,单生或2~3个成丛,高215~6cm,中空;柄肉桂色,干后深肉桂色,粗115~4mm;头部棒形,肉桂色至茶褐色,干后浅朽叶色,子囊壳埋生,长卵形;寄主为蝉的蛹。小蝉草的无性型是蝉白僵菌Beauveriasobolifera。

113 蝉生虫草 其子座聚生至近丛生,从成虫寄主的整个腹部长

出,子囊壳斜埋在子座内。

114 蝉拟青霉 蝉拟青霉又名雌蝉花,属半知菌类或有丝分裂孢子

真菌,其孢梗束自虫体头部丛聚成束长出,浅黄色,长115~610cm,前端膨大,呈纺锤形。它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分生孢子梗上的分枝多局限于顶部,瓶梗粗而短,密集,分生孢子较大,常弯曲。Petch(1942)和

Mains(1958)认为它是小蝉草的无性型,但通过分离培养、扫描电镜观

察和核糖体基因的ITS序列分析研究表明小蝉草的无性型不是蝉拟青霉而是蝉白僵菌。

2 寄主

211 寄生昆虫 文献记载的蝉花寄主,有蝉科的山蝉(Cicada

flammata)、蟪姑(Platypleurakaempferi)及黑蚱(Crytotympanapustulata)等

结目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归纳其药用功能如下。

【金蝉花的产地】

5.1 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将蝉花菌株进行人工发酵产生蝉花

菌丝,从中提取蝉花多糖,对小鼠进行淋巴转化试验、Ea及E玫瑰花试验、特异性免疫玫瑰花试验(IR-FC)、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P<0101或P<0105)[13]。宋捷民等的研究也表明金蝉花可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功能。

5.2 神经系统调节作用 实验表明,蝉花以及人工培养品组小鼠给

3种蝉

[1]

。经陈祝安等研究从竹蝉(Platylomiapieli)若虫寄生物中分

离出与前者相同的真菌菌[2]株,证明竹蝉也是蝉花的寄主昆虫。

212 寄生植物 幸兴球搜集到主要蝉花产地浙江、四川的“蝉花”和

广东的“小蝉花”、福建的“土蝉花”,以及浙江宁波产的另一种“蝉花”

(当地称)共5批样品。经研究可区别为虫草属“独角龙”或“乌角尖”

的两个不同的种:小蝉草(Cordycepssobolifera)和大蝉草(Cordycep

scicadae)。小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是待定名棒束孢菌(Isariasp),大蝉

药1小时后测定10分钟内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亦能增加小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由此证明蝉花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2,15]。蝉花含有大量甲壳质和氮等,经药理研究,能降低反射反应

(中医方药学》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中国药用)。其菌》

草分生孢子阶段是蝉棒束孢菌(Isariacicadae)[3]。研究确认蝉棒束孢菌(Isariacicadae)是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ae)的同物异名

[4]

。大

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称无性型,子囊壳阶段称有性型。在自然界中有性型很稀少,常采到的是无性型,所以在产销地常将二者统称蝉花

・160・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12009Vol116No12

的复杂性,以蝉拟青霉人工培养的孢梗束与天然蝉花可能因菌种数量不同而疗效有差异,因此生产方向应该尽量以仿天然培养为方向。【金蝉花的产地】

目前对于虫草的有效成分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尚了解不足。大多数研究以原材料为主,而对其相关成分的实验研究尚少,应加大对这些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冰岚1蝉药的本草学考证1现代应用药学,1993,10(2):2212 陈祝安,刘广玉,胡菽英1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1

5.3 解热镇痛作用 蝉花以及蝉花人工培养品对正常及人工致热

大鼠在用药后2小时内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蝉花对小鼠化学及热灼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证明蝉花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2,8]。

5.4 改善肾功能 蝉花代虫草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对早、中期慢性肾

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蝉花对肾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护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减轻细胞溶酶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8]。蝉花菌丝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42天的实验研究证实蝉花菌丝以及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改善动物的肾功能和肾衰竭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延缓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和慢性肾衰竭进展速度

[16,17]

真菌学报,1993,12(2):1381

3 幸兴球1大蝉草和小蝉草的分类1微生物学报,1975,15(1):2014 SamsonRA.Paecilomycesandsomealliedhyphomycetes.StudMycol,

1974,6:52.

5 王文元,刘晓光1杭州产中药材蝉花原植物大蝉草的研究1现代

[16]

5.5 促进造血系统功能 蝉花对小鼠失血性贫血和抗盐酸苯肼贫

血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提示蝉花具有促进造血功能作用。

5.6 滋补强壮、抗疲劳、抗应激、耐缺氧、耐高温作用 蝉花与冬虫应用药学,1991,8(3):161

6 黄年来1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717 刘波1中国药用真菌1第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2718 王海颖,陈以平1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夏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18]。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提高小鼠常压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证明蝉花具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19]。

5.7 其他 ,2000,710):711

9 ,,,2000,11(6):3671

宋捷民,忻家础1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蝉花中多糖的含量1

用[9]。还发现蝉花有抗辐射[18]、[8]6 毒性 ,60g/kg,观察72小时,,24小时后均恢复正常;ipLD50为(1412±211)g/kg和(1215±211)g/kg。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蝉拟青霉提取物9g/kg,ig28天,大鼠心、肝、脾、肺、肾无明显异常改变[21],表明蝉拟青霉对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6):4411

11 华巍巍,赵岚,苏新1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比较1现代应

用药学,1989,6(5):131

12 GaoZP.StudyonnutrientcomponentsofPaesilomycescicadas.NatProd

ResDev,1993,5(1):86.

13 迟秋阳,陈宝骥,杨晓华,等1蝉花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药理作

机体的毒性甚微。急性毒理实验还证明蝉花最大耐药量为80g/kg,相当于人用临床量的444倍,表明蝉花安全无毒性[22]。因此误食蝉花中毒的报道[23]有可能是品种以及服用方法有误。但是目前的毒理实验毕竟是动物实验,对人体是否有毒性,还待进一步观察。

7 人工培养 由于蝉花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近些年来,虫草及其类

用的研究1军队医药杂志,1996,6(5):441

14 宋捷民,陈玲,陈玮,等1蝉花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1中

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371

15 刘广玉,胡菽英1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1

似物的利用都是通过深层发酵而获得,此法生长周期短、污染少、产量较高。有研究表明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具有相似的作用[2,24],故可通过人工培养,进行工业化生产,以促进蝉花的开发利用。

蝉拟青霉能利用多种碳源,就产孢而言,葡萄糖最理想,用果糖作碳源则菌丝体产量较高。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但孢梗束形成则要求较低的温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6。蝉拟青霉能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尤以玉米粉琼脂、萨氏麦芽糖琼脂和酵母蔗糖琼脂更佳。液体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液、Richard液、Czapek液等,静置培养14天后,液面形成白色菌膜并不断加厚,有的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有的在厚菌被上长出直立分枝的孢梗束。其中,Richard培养基液面上长出直立分枝的孢梗束。

Richard培养基液面上形成孢梗束多而壮,孢子也丰富,干物质质量为213g,分生孢子总数达到319×1011。固体培养可采用煮熟的小麦、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1

16 朱戎,陈以平,邓跃毅,等1固体培养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

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

(2):701

17 金周慧,陈以平,邓跃毅1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3):1321

18 陈万群,陈古荣1冬虫夏草代用品研究进展1中草药,1994,25

(5):2691

19 王砚,赵小京,唐法娣1蝉花药理作用初步探讨1浙江中医杂

志,2001,36(5):2191

20 宋捷民,忻家础,朱英1蝉花对小鼠血糖及造血功能影响1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7,25(6):11441

【金蝉花的产地】

21 LiuGY,HuSY.Comparisononsedationandanalgesicactionofnatural

paecilomycescicadaewiththoseofitscultivatedtissues.ChinJMedApplPharm,1991,8(2):5.

22 宋捷民,忻家础,朱英,等1蝉花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急性毒

大麦以及玉米、豆饼、麸皮、谷壳(3∶1∶4∶5),湿热灭菌40分钟,接种量为1%~3%,置聚乙烯薄膜或浅盘中培养。孢梗束成丝或单生,有明显趋光现象,通常采收期为40天[25]。

8 蝉花的发展前景 蝉花由于其药源紧缺,研究及其应用尚少。根

性实验研究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7):121

23 宋培光1误食蝉花中毒4例1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1):22124 刘广玉,胡菽英1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1

据现有资料,蝉花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较广泛,并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组分和功效,有人在临床上用蝉花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有望将其开发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

现已从蝉花中分离纯化出蝉拟青霉菌株,开始了人工培养蝉花,虽然目前认为蝉拟青霉是主要的感染真菌,但因天然蝉花感染真菌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1

25 陈祝安1虫草真菌蝉拟青霉的研究1真菌学报,1991,10(4):

2801

(收稿:2008-01-24)

篇四 金蝉花的产地
品种产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金蝉花的产地】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艾叶艾叶艾叶(炭)八角/大茴香八月扎巴戟天(制)菝葜/金刚头白背叶根白扁豆白扁豆(炒)白参须白豆蔻白矾白附子(制)/禹白附白胡椒白花败酱草白花茶白及白芥子白莲子白蔹白茅根白眉草白前白芍白术白术(炒)白糖参白头翁白头翁(广东)白薇白鲜皮白芷百部百部(炙)百合百合柏子仁败酱草半边莲半枫荷半枝莲孢子粉灵芝北板蓝根北柴胡湖北湖北湖北广西广东广东湖南广西安徽安徽吉林云南云南河南海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湖南广东湖南广西广东安徽浙江浙江吉林河北广东安徽安徽四川安徽安徽江苏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广东广东吉林安徽河北

47北大青叶48北防风49北沙参50北沙参51北山楂(炒)52北山楂(焦)53北山楂(炭)54北山楂/山楂55北升麻56北细辛57北杏仁

58崩大碗/枳雪草59荜茇60扁豆61扁豆花62扁豆衣63扁蓄64鳖甲

65鳖甲(炒)66鳖甲(炒)67槟榔68冰片69冰糖70薄荷71薄荷叶

72补骨脂/破固子73布渣叶74蚕砂75苍耳子

76苍耳子(炒)77苍术

78苍术(炒)79草豆蔻80草果81草珊瑚82草乌(制)83侧柏(炭)84侧柏叶85茶树菇86柴胡87蝉花

88蝉蜕/蝉退89炒鸡内金90车前草91车前子92沉香

93赤芍安徽黑龙江山东山东山东山东山东山东东北辽宁甘肃广东云南安徽广东安徽广东湖北广东湖北广东广东广东安徽湖南陕西广东江苏安徽安徽河北河北广西云南江西四川广东湖北福建湖北广东浙江广东湖南广东印度吉林

94赤芍95赤石脂96赤小豆97茺蔚子98虫草花99楮实子100川贝101川贝102川贝103川花椒104川黄柏105川加皮106川楝子

107川楝子(炒)108川木通109川牛膝

110川牛膝(制)111川射干112川太/萆薢113川乌(制)114川芎115穿破石116穿心莲117垂盆草118春根藤119椿皮120磁石121磁石(煅)122大风艾123大腹皮124大黄

125大黄(制)126大黄芪127大黄炭128大茴香129大罗伞130大青叶131大通草132大小蓟

133大血藤/红藤134大叶溪黄草135大枣/黑枣136代赭石137代赭石(煅)138玳瑁139丹参

140丹参粉吉林福建广东河北西藏河南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四川广西广东江苏广西广西河北河北广西海南四川四川甘肃四川内蒙古广西安徽四川广东广东 广东河南河北河北海南四川四川

142淡豆豉/香豉143淡竹蜂144淡竹叶145当归146当归(炭)147当归片148当归头149当归尾150党参151党参152倒扣草153稻芽

154稻芽(炒)155灯笼草

156灯心草(花)157灯心草(花)158灯心草皮159灯心草心160地胆头161地丁162地肤子163地骨皮164地龙

165地龙(制)166地念子167地稔根168地榆

169地榆(炭)170丁香171东风橘172冬虫夏草173冬虫夏草174冬虫夏草175冬虫夏草176冬虫夏草177冬虫夏草178冬虫夏草179冬虫夏草180冬虫夏草181冬瓜皮182冬瓜仁183冬葵子184冬凌草185豆豉姜186独活

187独脚金广东广西广东甘肃广东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广东浙江浙江广东广东广东广东广东广东江苏江苏甘肃广东广东广东广东江苏江苏广西广东西藏西藏西藏西藏西藏西藏青海西藏西藏安徽安徽湖南山西广东四川广西

189杜仲(制)190煅石膏191煅珍珠母192莪术(制)193鹅不食草194鹅管石

195儿茶/儿茶膏196法半夏197番石榴叶198番泻叶199飞扬草200榧子201粉防己202粉葛203粉葛204粉葛205风栗壳206蜂房(制)207凤尾草208佛手

209佛手(制)210芙蓉叶211茯苓212茯苓213茯苓皮214茯神215浮海石216浮海石217浮萍218浮小麦219覆盆子

220覆盆子(制)221干蟾皮222干姜223干膝224甘草

225甘草(炙)226甘松227岗梅根228岗稔根229高良姜230藁本231葛花232蛤蚧233贡菊

234贡菊湖北湖北广东四川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安徽海南广东浙江浙江广西广西广西广东河北广西广东广东广东湖北湖北湖北湖北广东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内蒙古内蒙古湖南广东广东广东辽宁广西广西浙江杭州

篇五 金蝉花的产地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金蝉花经常会被称为蝉花,其实蝉花俗称大虫草,属于虫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04种虫草中,金蝉花、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很多人都知道冬虫夏草的珍贵,也有不少人有尝过冬虫夏草的鲜美,然而却很少人接触过金蝉花,更别说是食用了,那么,金蝉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又是如何食用的呢?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研究表明,金蝉花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活性;总结目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归纳其药用功能如下:

1 增强机体免 疫调节功能;

2 神经系统调节作用

3 解热镇痛作用;

4 改善肾功能;

5 促进造血系统功能;

6 滋补强壮、抗疲劳、抗应激、 耐缺氧、耐高温作用; 7 有文献报道蝉花中的腺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 8 蝉花有抗辐射、抗肿瘤以及降 血糖等作用。

金蝉花的食用方法:

一、取两三个蝉花洗净,置于炖盅内,再添三两红枣,加水而炖.空腹日服三次。

二、也可把蝉花碾成粉末,灌装于胶囊之中.和水吞服。

三、把蝉花入于菜肴之中,药膳调服;

四、取蝉花10g(约7-8个),置入容器,用冷水将虫体泡软。去除外衣及虫体上的硬壳,保留虫体及菌丝体并洗净。注入清水适量,隔

水蒸(或煮)约40分钟,倒出汤汁即可食用。再次注入清水蒸(或煮)40分钟,汤汁可连同虫体、菌丝体一同食用。

篇六 金蝉花的产地
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对肾病康复的作用

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在肾病康复的作用

2013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报道了大虫草金蝉花的科研成果播出后,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量的肾病、痛风患者、高尿酸和冬虫夏草服用者进行电话咨询。为此我们采访了该片解说文字的撰写、整理、审定等工作的的参与者吕迪主任。他整理了一些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

1、金蝉花是什么?

金蝉花是蝉花的一种,为一味古老的名贵滋补中药,又称为“大虫草”,为7-17年生,是苦竹蝉感染蝉拟青霉而形成的“蝉”和“花”的复合体,和冬虫夏草一样同属虫生真菌。所谓的“花”其实就是草,从蝉体头部发芽,结“种子”用的。可作为药用的大虫草金蝉花药用部分一是“蝉体”即菌丝体,二是“种子”即俗称的“孢子粉”,三是“草”也有一定功效。《神农本草经》等古籍记载:“(金)蝉花,稀缺,生于岭南峰间凹处,日时隐时现之密竹林,雾缭绕,上以厚落叶覆之,雨后出,可见白花,六七月者佳,苦竹蝉者良,药用之,有奇效,服之,可不老,身轻,延年益寿”等,可见金蝉花的原产地在岭南山区,经过科学考察横断山脉、天目山脉为最佳。由于金蝉花不易保存,使这一稀珍滋补品未能广泛使用,如古籍记载“蝉花,掘之,存不易,鲜有过旬者”,从这些文献记载表明,金蝉花不容易保存,一般保存不能超过一旬即10天,这限制了金蝉花应用范围。金蝉花也因而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遗憾地在原始竹林沉寂千年。

2、播放的金蝉花在何地拍摄?

这次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的拍摄地点在浙江的天目山脉和云南横断山脉的原始竹林。

3、《走进科学》中提到了冬虫夏草,那么冬虫夏草和金蝉花有什么关系?冬虫夏草是否有毒性?

金蝉花又称为“大虫草”,为7-17年生,是一味名贵滋补中药;和冬虫夏草同属虫生真菌,为正宗的“同门同根兄弟”;冬虫夏草古籍称为“小虫草”就鲜为人知了,为2年生。两者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和功效。金蝉花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活性成分含量上优于冬虫夏草,如虫草酸为70.6mg/g,是冬虫夏草的1.99倍,腺苷为0.57是冬虫夏草的1.19倍,叶酸210ug/100g是冬虫夏草的9.13倍,而抗血管硬化的维生素E是冬虫夏草的143倍,不饱和脂肪酸、硒Se、多球壳菌素等在冬虫夏草中未有检出,多球壳菌素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免疫调节、慢性疾病康复、养生等领域有较好功效,目前德国正在开发此药。

(2)重金属含量未有检出或远远低于冬虫夏草(见下表)。

肾病患者、痛风、高尿酸最怕重金属残留,肾脏很容易受到重金属

的损伤,因而,服用大虫草金蝉花是很安全的。

(3)金蝉花药性更适合我国国人体质服用。

金蝉花药性甘凉、适宜内热体质;冬虫夏草药性温性,不适宜内热体质服用,仅适宜内寒体质者。

冬虫夏草虽好,但并不是人人可以服用,作为一味名贵滋补药品,冬虫夏草药性属于温热,一般内热体质的人服用往往引起牙痛牙龈出血、口唇发干、咽干发痒、内心烦热、失眠、便秘甚至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因而,在服用前,一定要了解自身体质是否适宜;如是内热体质慎服冬虫夏草可服大虫草金蝉花;内寒则宜服冬虫夏草。慢性病体质以内热为主,比较适宜大虫草金蝉花。

两者比较可以参阅下表。

4、并非所有的“蝉花”对肾病都有帮助?有些蝉花还有肾脏毒性?

观众在《走进科学》中,看到金蝉花在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成果很令人兴奋。其实其背后付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等专家、学者近30年的心血及无数次的临床实验和观察,联合了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上海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苏州大学药理学院等临床、科研机构一起攻关,才取得金蝉花在肾病、糖尿

病、肿瘤等领域的广泛认可。

临床实验前,临床应用金蝉花中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蝉花从土地中采挖出来后其携带约400种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中致病细菌、病毒30余种,如何解决也是一个科学难题。

(2)金蝉花刚采挖出土后时仍为活着的生命体。若不及时灭活其体内的活性成分仍然自耗,这样一来蝉花的品质大大降低。导致功效降低甚至无效。灭活又是一个难题。

(3)由于蝉花产地的不同,重金属含量有的非常高,这样的蝉花不仅对肾病患者没有功效,而且有肾毒性,更加对肾病康复不利。所以,需要逐步挑选金蝉花的产地,以筛选出没有重金属残留的金蝉花。

金蝉花既要灭活、灭菌、又要保护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又要确保最低的重金属残留、也要确保金蝉花的遗传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些科研难题,十余家大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联合攻关,特别是泛亚生命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花费三年时间,终将破译了金蝉花的基因图谱,有了金蝉花的标准基因图谱,其遗传稳定性就有了客观的比对指标,即将新采挖一批次的金蝉花进行基因测定,然后和标准金蝉花基因图谱比较,基因遗传变异率低于1%的金蝉花品质稳定,方可入药。所以说,高科技是确保金蝉花品质的重要利器。

5、陈以平教授研制的“金蝉补肾汤”对慢性肾病、肾衰具有显著功效,用的是什么样的金蝉花?为什么选用上海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金蝉花?

在金蝉花的临床应用中,也是一波三折,陈以平教授以“野生苦竹蝉金蝉花”为主药,配伍十余种中药而独创“金蝉补肾汤”,并非是单独使用金蝉花一味药,而金蝉花仅仅是一味主药。因此,要依据患者病情、病理分型、发病因素、患者体质、甚至精神因素等综合诊断才能判断是选用金蝉花单味药还是复方入药。只有根据辨证施治、因症施药方能取得对肾病的临床功效,不能迷信某一药物对多种病理类型的肾病都有效果。一定要经过专科医生、专家的建议服用,不可擅自自珍自治。

经过对金蝉花十余年的艰苦筛选工作和上千次的临床实验,终于选出了横断山脉或天目山脉的苦竹蝉金蝉花比较适宜肾病应用,科学检测其活性成分含量高、重金属残留少、具有遗传稳定性、功效好等,即使这样,对每一批次的必须检测,方可放心使用。

其他产地的蝉花在临床上也实验过,这些蝉花一般是柳蝉或鸣蝉感染真菌(不一定是蝉拟青霉)而形成所谓的“金蝉花”(医药界称之为“类金蝉花”、“类蝉花”、奇异虫草或蜂毒虫草等)等,这些“类金蝉花”或“类蝉花”等从外表形态观察和苦竹蝉金蝉花是一样的,即使专业人员也很难鉴别区分其“真伪”,必须采用基于测序和标准金蝉花基因图谱对比才能鉴别开来。大家可以想一想,柳蝉、鸣蝉等在生长中吸取柳树、桐树、杨树等树汁,这些树汁本身就有毒性,长期在蝉体内蓄积,对肾

病康复无益,所以在肾病诊疗过程中一般不能选用,以免加重病情(有个别患者刚开始服用时也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类金蝉花”中的毒素在人体内的逐渐蓄积,而渐渐使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快速进展为尿毒症期,这也是从临床研究中得到的血的教训)。近期有文献报道患者服用所谓“金蝉花”(可能是“类蝉花”等)而致中毒事件,如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淮北旷工总医院临床4例患者服用后中毒,其中一人引起休克,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的论文报道。基于上述原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等只选用上海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经过检测的金蝉花,以确保患者安全。研究领域的专家也告诉我们,购买、服用金蝉花一定要慎之又慎,以免造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6、金蝉花应用于肾病的临床实验结论是什么?

临床研究以大虫草金蝉花为主药的“金蝉补肾汤”在预防、治疗蛋白尿、血尿、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炎、慢性肾病、肾衰、痛风、高尿酸等肾小球、肾小管疾病确有很好疗效,可使部分早期受损的肾功能逆转,也是非常适合国人体质的优质虫草。

篇七 金蝉花的产地
蝉花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20(O

V01.16No.2

159・

蝉花的研究进展

陈玲宋捷民1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嵊州312400

1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3)

等麦角菌科(C/,a愀)真菌寄生的产物。其药用始载于南北朝

蝉花C,trdyceps成蛳(脚.)姒.dBroome属虫生性药用真菌,

寄生于蝉蛹体上,是蝉在羽化前。接近地面约3—4一处,被蝉拟青霉

刘宋时代的《雷公炮炙论>。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言“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瘸,瘛癜,夜啼,心悸”。医家认为蝉花是一种与冬虫夏革相近的珍贵药材。近年来学者们对其来源、性

状鉴定、化学成分、人工培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现予以综述。

l形态特征与鉴别宋・苏颂等的<图经本草’中记述:“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入药最奇。”传统

认为蝉花包含大蝉草C.c妇daeslI女w和蝉拟青霉Pa积10啊粥c妇d∞

(^幻.)&—・。这都是由于人们长期一直认为大蝉草的无性型是蝉

拟青霉之故,所以常把这两种真菌混用“蝉花”一词。

1.1大蝉草大蝉草又名金蝉花,其子座一般单生、2个或多个,不分枝,棒状,褐色;可孕部顶生棒状,柄柱状;子囊壳埋生,拟卵形;予囊孢子断裂,次生子囊孢子柱状,寄生的蝉若虫较大。1.2小蝉花

是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小蝉草寄生于蝉科慈姑

砌伽钟KaempfeT/Fal-".幼虫的体内所抽出的子座及寄生幼虫尸体

的干燥复合体。小蝉革的子座从寄主前端长出,单生或2■3个成丛,高2.5~6cm,中空;柄肉桂色。干后深肉桂色,粗1.5—4ha'n;头部棒形。肉桂色至茶褐色,千后浅朽叶色,子囊壳埋生,长卵形;寄主为蝉的蛹。小蝉草的无性型是蝉白僵菌BⅫH谢口I曲Df扣Ⅺ。

1.3蝉生虫草其子座聚生至近丛生,从成虫寄主的整个腹部长出,子囊壳斜埋在子座内。

1.4蝉拟青霉蝉拟青霉又名雌蝉花,属半知菌类或有丝分裂孢子真菌,其孢梗束自虫体头部丛聚成束长出.浅黄色,长1.5—6.0cm,前端膨大,呈纺锤形。它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分生孢子梗上的分枝多局限于顶部,瓶梗粗而短,密集,分生孢子较大,常弯曲。Perch(1942)和Maim(1958)认为它是小蝉草的无性型。但通过分离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和核糖体基因的rls序列分析研究表明小蝉草的无性型不是蝉拟青霉而是蝉白僵菌。2寄主2.1寄生昆虫

励mM缸)、蟪姑(甩嘲妇∞妇蜊)及黑蚱(铆倒娜即嗍船乱锄)等

文献记载的蝉花寄主,有蝉科的山蝉(C/mda3种蝉【IJ。经陈祝安等研究从竹蝉(忍彬b删)若虫寄生物中分

离出与前者相同的真菌菌【2]株,证明竹蝉也是蝉花的寄主昆虫。2.2寄生植物幸兴球搜集到主要蝉花产地浙江、四川的“蝉花”和广东的“小蝉花”、福建的“土蝉花”。以及浙江宁波产的另一种“蝉花”(当地称“独角龙”或“乌角尖”)共5批样品。经研究可区别为虫草属

的两个不同的种:小蝉草(凸岬础蜘)和大蝉草((.,:ordycep

“∞d∞)。小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是待定名棒束孢菌(isar池p).大蝉草分生孢子阶段是蝉棒束孢菌(,棚砌d∞d∞)¨J。研究确认蝉棒束孢

菌(缸妇d础e)是蝉拟青霉(战冽lcD,】叩Ⅸ蛔如P)的同物异名【“。大【金蝉花的产地】

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称无性型,子囊壳阶段称有性型。在自然界中有性礁很稀少,常采到的是无性型,所以在产销地常将二者统称蝉花

万方数据

一起收购与销用【5】。陈祝安等搜集浙江的蝉花历史产区的1467个样品,分离培养结果中药材蝉花绝大多数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从其中分离的蝉拟青霉菌株能在一些自然基物或组合培养基上发酵,固体培养可长出类似虫体生的孢梗束。从而认为有可能通过

人工培养途径,以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圳2。

良,花出土上”。蝉花一般惊蛰以后至秋初生于苦竹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6】6,森林覆盖率为65.3%,大多分布在海拔700—950m,坡度为3俨一406的向阳山坡上.璺明显的垂直分布状态。蝉花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且多在低洼地带。在滇藏高原仅见于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这表明它适宜在温热地区生长。自然界中大蝉草很稀少,常采到的是蝉拟青霉及其寄主山蝉若虫的干燥体。根据蝉花的历史产区(浙江省衙州、台州、宁波)的1467份抽样调查,药材蝉花主要也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2j。

4活性成分蝉花含有肝糖、虫草酸、多种必需氨基酸、D一甘露醇、多种生物碱、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7・。I。研究人员测定了蝉花中

腺苷的含量约为135l蜡/g【训、金蝉花多糖含量为24.16IT犍,/一划,为蝉

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蝉花尚含真菌多糖成分,对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子座与其虫菌复合体和蝉花菌子座与其复合体均含有多糖成分,而且蝉花菌子座多

糖含量高于冬虫夏草,但虫菌草复合体多糖含量,蝉花则低于冬虫夏

草【11】。<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蝉拟青霉含有糖原、甘露醇、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通过对蝉拟青霉中营养成分的研究,蝉拟青霉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t2】。蝉拟青霉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均与冬虫夏草相近,且重金属A暑,Hg,Pb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其中Hg在蝉拟青霉中未检出,说明蝉拟青霉比冬虫夏草更具安全性。通过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的成分比较,可以看出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活性成分,为蝉拟青霉今后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5蝉花的药用功能研究表明,蝉花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活性。总结目Iii『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归纳其药用功能如下。

5.1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将蝉花菌株进行人工发酵产生蝉花菌丝,从中提取蝉花多糖,对小鼠进行淋巴转化试验、Ea及E玫瑰花试验、特异性免疫玫瑰花试验(1R—Fc)、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抗绵羊

红细胞(S衄C)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多糖具有明最的提高免

疫功能作用(P<0.01或P<0.05)【13.1。宋捷民等的研究也表明金蝉花IlJ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功能。5.2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实验表明,蝉花以及人工培养品组小鼠给药1小时后测定10分钟内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亦能增加小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由此证明蝉花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2.15】。蝉花含有大量甲壳质和氮等,经药理研究,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中医方药学>、‘中国药用其菌>)。

3分布据《证类本草>记载:“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者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2009

V01.16No.2

5.3

解熟镇痛作用蝉花以及蝉花人工培养品对正常及人工致热大鼠在用药后2小时内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蝉花对小鼠化学及热灼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证明蝉花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tz,g】。

5.4改善肾功能蝉花代虫草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蝉花对肾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

护肾小管细胞Na+一K+一A什酶,减轻细胞溶酶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蝉

花菌丝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42天的实验研究证实蝉花菌丝以及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改善动物的肾功能和肾衰竭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延缓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和慢性肾衰竭进展速度【16,17J。

5.5

促进连血系统功能蝉花对小鼠失血性贫m和抗盐酸苯肼贫

血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提示蝉花具有促进造血功能作用【16j。5.6滋补强壮、抗疲劳、抗应激、耐缺氧、耐高温作用

蝉花与冬虫

夏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18J。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问,显著提高小鼠常压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问,证明蝉花具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19】19。5.7其他

有文献报道蝉花巾的腺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

用【9】9。还发现蝉花有抗辐射【18】、抗肿瘤【8】以及降血糖等作用【驯。6毒性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小鼠分别ig大蝉革或蝉拟青霉提取物609/kg,观察72小时,两组动物均无死亡。给药后动物仅活动减少,24小时后均恢复正常;ip大蝉草或蝉拟青霉的加b为(14.24-2.1)∥kg和(12.54-2.1)r/kg。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蝉拟青霉提取物99/kg,

i828天,大鼠心、肝、脾、肺、肾无明显异常改变…,表明蝉拟青霉对

机体的毒性甚微。急性毒理实验还证明蝉花最大耐药量为809/kg,相当于人用临床量的444倍。表明蝉花安全无毒性【22】。因此误食蝉花中毒的报道【23】有可能是晶种以及服用方法有误。但是目前的毒理实验毕竟是动物实验,对人体是否有毒性,还待进一步观察。7人工培养由于蝉花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近些年来,虫草及其类似物的利用都是通过深层发酵而获得,此法生长周期短、污染少、产

量较高。有研究表明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具有相似的作用【2,24】,故

可通过人工培养,进行工业化生产,以促进蝉花的开发利用。

蟀拟青霉能利用多种碳源,就产孢而言,葡萄糖最理想,用果糖

作碳源则菌丝体产量较高。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但孢梗束形成则要求较低的温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6。蝉拟青霉能【金蝉花的产地】

在多种培养基1-.生长,尤以玉米粉琼脂、萨氏麦芽糖琼脂和酵母蔗糖

琼脂更佳。液体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马铃薯一蔗糖液、Riduud液、cz叩el【液等.静置培养14天后,液面形成白色菌膜

并不断加厚,有的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有的在厚菌被上长出直立分

枝的孢梗束。其中,Richard培养基液面上长出直立分枝的孢梗束。RichaId培养基液面上形成孢梗束多而壮,孢子也丰富,干物质质缝为2.39.分生孢子总数达到3.9×1011。固体培养可采用煮熟的小麦、大麦以及玉米、豆饼、麸皮、谷壳(3:1:4:5),湿热灭菌柏分钟,接种景为1%一3%,簧聚乙烯薄膜或浅彘巾培养。孢梗束成丝或单生,有明显趋光现象,通常采收期为40天【引。

8蝉花的发展前景蝉花由于其药源紧缺,研究及其应用尚少。根据现有资料,蝉花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较广泛,并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组分和功效,有人在I缅床上用蝉花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有望将其开发为冬虫夏草的替代晶。

现已从蝉花中分离纯化出蝉拟青霉菌株,开始了人工培养蝉花,虽然目前认为蝉拟青霉是主要的感染真菌,但因天然蝉花感染真菌

万方数据

的复杂性,以蝉拟青霉人工培养的孢梗束与天然蝉花可能因菌种数量不同而疗效有差异,因此生产方向应该尽量以仿天然培养为方向。

目前对于虫草的有效成分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尚了解不足。大多数研究以原材料为主,而对其相关成分的实验研究尚少,应加大对这些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l李冰岚.蝉药的本草学考证.现代应用药学,1993。10(2):22.2陈祝安,刘广玉,胡菽英.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真菌学报,1993,12(2):138.

3幸兴球.大蝉草和小蝉草的分类.微生物学报,1975,15(1):20.

Samson

RA.Paecilomyeesand

some

all词hyphomycetes.Stud

Mycol,

1974。6:52.

5壬文元,刘晓光.杭州产中药材蝉花原植物大蝉革的研究.现代

应用药学,1991,8(3):16.

6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7.7刘波.中国药用真菌.第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27.8王海颖,陈以平.陈以平教授巧用蝉花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00,7(10):71.

9宋玉良,宋捷民,严建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蝉花中腺苷的含

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6):367.

10朱英,宋捷民,忻家础.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蝉花中多塘的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6):441.

1l华巍巍,赵岚,苏新.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比较.现代应

用药学,t989,6(5):13.

12

Gao口.Study

on

nu击eatcomptmentsofPaeeilanyc&dcadas.NatProd

ReaDer,1993,5(1):86.

13迟秋阳,陈宝骥,杨晓华,等.蝉花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药理作

用的研究.军队医药杂志,1996,6(5):44.

14宋捷民,陈玲,胨玮,等.蝉花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

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37.

15刘广玉,胡菽荚.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

16朱戎,陈以平,邓跃毅,等.固体培养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

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2):70.

17金周慧,陈以平,邓跃毅.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3):132.

18陈万群,陈古荣.冬虫夏草代用品研究进展.中草药,1994,25

(5):269.

19王砚。赵小京,唐法娣.蝉花药理作用初步探讨.浙江中医杂

志,2001,36(5):219.

20宋捷民,忻家础,朱英.蝉花对小鼠血糖及造血功能影响.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7。25(6):1144.

2l

uuCY,HuSY.C,olll[m/iso[i

oil

sedlltion

and∞al耐c

actionofnatural

paedlomyces

cicadaewiththoseofitscultivatedtissues.(2finJMed

Appl

Phann,199l,8(2):5.

22宋捷民,忻家础,朱英,等.蝉花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急性毒

性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7):12.23宋培光.误食蝉花中毒4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1):22.24刘广玉,胡菽英.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

25陈祝安.虫草真菌蝉拟青霉的研究.真荫学报,1991,10(4):

280.

(牧稿:2008—01—2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8578.html

    上一篇:茶庄买卖

    下一篇:我爱发明诱捕鱼网